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PPT课件
5.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ⅠC类)
四、最大无菌屏障措施
在放置CVC、PICC或更换导丝时,应进 行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患 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ⅠB类)
五、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1.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 料前,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 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 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ⅠA类) 2.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 表面的消毒剂已干燥。(ⅠB类)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指南亮点
1 2 3 4 5
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
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 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 定的海绵敷料
十、全身性抗生素预防
不要在插管前或留置导管期间,为预防导管定植或CRBSI而常规全身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ⅠB类)
十一、抗生素/消毒剂软膏
在插管操作完成及每次透析后,在血液透析管出口处可使用聚维酮碘 消毒剂软膏或杆菌肽/短杆菌肽/多粘菌素B软膏。须根据制造商的建 议,保证透析导管的材料不会与油膏发生反应)。(ⅠB类)
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
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ⅠA 类)
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 性评估。(ⅠA类)
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 的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ⅠA类) 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 士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 (ⅠB类)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课件
•22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v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血管通路局部干燥 ❖严格消毒 ❖工作人员和患者戴口包 ❖使用透气的敷料 ❖吡咯烷酮敷于导管出口
v 抗菌液封管 ❖10%~20%的枸橼酸钠与庆大霉素(23mg/ml)混合液 ❖抗 生 素 - 肝 素 封 管 技 术 : 头 孢 拉 定 ( 1 0 mg/ml) 或 庆 大 霉 素 (5mg/ml)与肝素(5000u/ml)溶液,抗菌浓度可维持72h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21
人造血管内瘘的处理
❖ 人造血管内瘘相关感染早期经全身性抗感染和(或)局部处理, 多数无须切除人造血管
❖ 人造血管切除指证 ❖移植血管感染并阻塞 ❖人造血管周围形成脓肿 ❖动脉瘤样扩张 ❖人造血管感染成为菌血症的根源,积极抗感染无效,尤其 MRSA 感染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致病菌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1
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
v 血管通路相关感染
❖局部感染: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内瘘感染 ❖菌血症或败血症
•15
抗生素治疗
v 皮肤局部感染 ❖口服抗生素 ❖局部消毒、换药 ❖局部治疗无效,应给予静脉抗感染治疗
v 全身性感染 ❖长程静脉抗感染治疗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16
抗生素治疗
❖ 未明确致病菌 ❖经验性用药,对G+球菌,如β内酰胺类:PG、第1代头孢菌素 ❖院内感染 ❖革兰阴性菌为常见致病菌 ❖第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或第3代头孢菌素类 ❖美国疾控中心:先锋霉素Ⅴ或先锋霉素Ⅴ(透析后给予1g )+庆大霉素(3次/周) ❖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1次/周)+庆大霉素(3次/周 )或第3代头孢菌素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医学课件 28
5、抗凝剂:
(1)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 染的风险。 (2)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其中15%是导管 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5%,而颈内 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是锁骨下的4倍。导管继发血栓 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非血栓患者的2倍之多。 (3)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
医学课件
14
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1.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 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 70%酒精。(ⅠA) 2. 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 毒作用差异。(未明确) 3. 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 消毒剂已干燥。(ⅠB)
医学课件
22
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
留血迹时,及时更换
无针导管系统
医学课件
23
八、患者清洁
使用2%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1次以减 少CRBSI。(Ⅱ类)
洗必泰全身擦浴
1、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MRSA、VRE、鲍曼等) 2、减少交叉感染 3、降低CRBSI的发生率 4、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26
十一、更换CVC、PICC及血透导管
1、不要常规更换CVC、PICC、血透导管或肺动脉 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ⅠB) 2、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CVC或PICC。应根据临床 表现综合评估。(Ⅱ) 3、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 管来预防感染。(ⅠB) 4、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 更换。(ⅠB) 5、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 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ⅠB) 6、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 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Ⅱ)
5、抗凝剂:
(1)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 染的风险。 (2)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其中15%是导管 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5%,而颈内 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是锁骨下的4倍。导管继发血栓 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非血栓患者的2倍之多。 (3)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
医学课件
14
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1.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 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 70%酒精。(ⅠA) 2. 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 毒作用差异。(未明确) 3. 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 消毒剂已干燥。(ⅠB)
医学课件
22
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
留血迹时,及时更换
无针导管系统
医学课件
23
八、患者清洁
使用2%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1次以减 少CRBSI。(Ⅱ类)
洗必泰全身擦浴
1、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MRSA、VRE、鲍曼等) 2、减少交叉感染 3、降低CRBSI的发生率 4、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26
十一、更换CVC、PICC及血透导管
1、不要常规更换CVC、PICC、血透导管或肺动脉 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感染。(ⅠB) 2、不要仅因发热而拔除CVC或PICC。应根据临床 表现综合评估。(Ⅱ) 3、对于非隧道式导管,不要常规通过导丝更换导 管来预防感染。(ⅠB) 4、对于非隧道式导管可疑感染者,不要通过导丝 更换。(ⅠB) 5、当没有明显感染证据时,可通过导丝引导更换 有故障的非隧道式导管。(ⅠB) 6、在通过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时,在对新导管进行 操作前,须重新更换无菌手套。(Ⅱ)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VAP CRBSI CRUTI
减少耐药菌 的传播,加 强感染控制 预防措施
7
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问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
8
如何预防CR-BSI?
置管时: 留置导管术时采用大手术铺巾 洗必泰皮肤消毒 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 严格执行手卫生 抗菌导管 插管后的护理 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
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 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19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
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碘伏消毒2次/日,但
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对留置导尿管者 两周更换一次
10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置管后
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 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 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 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 日常护理。
23
病原菌在环境中生存的时间
微生物
不动杆菌属 艰难梭菌(孢子) 大肠杆菌 肠球菌类包括VRE
生存时间
3天-5个月 5个月 1.5小时-16个月 5天-4个月
流感病毒
诺如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
1-2天
8小时-7天 7天-7个月
24
护理活动中,容易被污染的物表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4.关于氯己定在<2月婴儿中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无推 荐意见。(未明确)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 (ⅠA类) 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 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Ⅱ类) 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ⅠA类) 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 其易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 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 (例如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ⅠB 类)
十七、成人和儿童患者外周动脉导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管及压力监测装置
1. 对于成人,选择桡、肱、足背动静脉较股动静脉或腋 窝更有利于预防感染。(ⅠB类) 2. 对于儿童,不应使用肱动静脉,选用背部及胫骨后血 管较股部或腋窝部血管更有利于预防感染。(Ⅱ类) 3. 在外周动脉穿刺操作时,最少佩戴帽子、口罩和无菌 手套,并使用小的无菌布。(ⅠB类)
识培训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指南亮点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南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指南亮点
1 2 3 4 5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
(二)、中心静脉导管(CVC) 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 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 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 的风险。(ⅠA类) 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ⅠA类)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 (ⅠA类) 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 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Ⅱ类) 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ⅠA类) 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 其易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 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 (例如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ⅠB 类)
十七、成人和儿童患者外周动脉导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管及压力监测装置
1. 对于成人,选择桡、肱、足背动静脉较股动静脉或腋 窝更有利于预防感染。(ⅠB类) 2. 对于儿童,不应使用肱动静脉,选用背部及胫骨后血 管较股部或腋窝部血管更有利于预防感染。(Ⅱ类) 3. 在外周动脉穿刺操作时,最少佩戴帽子、口罩和无菌 手套,并使用小的无菌布。(ⅠB类)
识培训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指南亮点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南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指南亮点
1 2 3 4 5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
(二)、中心静脉导管(CVC) 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 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 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 的风险。(ⅠA类) 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ⅠA类)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处理措施
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抗生素 治疗。
预防建议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 接口清洁干燥,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02
03
预防措施不足
目前对于导管相关感染的 预防措施还不够完善,缺 乏有效的预防策略和规范 的操作流程。
诊断标准不统一
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 不统一,导致感染的漏诊 和误诊率较高。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因长期住院接受化疗,留 置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高热
、寒战等症状。
感染诊断
血液培养阳性,诊断为导管相 关感染。
处理措施
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抗生素 治疗。
预防建议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 接口清洁干燥,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
案例二:导尿管相关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手术留置导尿管 ,术后出现尿频、尿急
置管操作规范与无菌原则
严格无菌操作
在置管过程中,遵守无菌原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导管的无菌状态。
规范置管操作
遵循标准的置管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的风险。
导管护理与敷料更换
定期清洁消毒
定期对导管的皮肤入口和出口进行清 洁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敷料更换
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潮湿、污染 或过紧,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03
导管相关感染的控制
早期识别与诊断
早期识别
对疑似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应尽早进行临床评估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单孔导管 若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应用一个中心静脉
插管或留一孔作为胃肠外静脉营养专用 对需要长时间(30日以上)使用者,使用经
隧道置管或非植入性血管装置
27
选择导管插入部位
选择最适宜插入部位能降低感染危险性 评价感染危险性和器械复杂性,选择恰当
的穿刺部位 除非有医学上的反指征,对非隧道置管法
17
CRBSI影响因素
医院规模 病房 导管类型 插入部位 持续时间
18
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诊断)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
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
理化因素所致)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烧>38℃,局部有压痛,无其
皮肤穿刺之前,不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 等穿刺时,不在穿刺部位常规使用抗菌油膏
30
导管与导管部位护理
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在下列情况下须更换,变潮湿、松动、有
脏物或检查穿刺部位时 不将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作为导管穿
刺部位常规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预防导管栓塞保持导管通畅能减少感染的 机会 除非生产厂家有说明,常规使用抗凝剂冲 洗中心静脉导管
一旦取得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尽可能降 级换用敏感的窄谱抗生素
如最初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不伴免疫缺陷或 心脏瓣膜病),抗生素一般应用10-14天
若拔除导管后,患者仍持续存在菌血症或真菌血 症,或伴有心内膜炎、化脓性血栓时,应延长治 疗时间,应用4-6周,伴有骨髓炎时,应用6-8周
23
CRBSI的治疗
他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导管管尖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
物
19
CRBSI临床诊断
插管或留一孔作为胃肠外静脉营养专用 对需要长时间(30日以上)使用者,使用经
隧道置管或非植入性血管装置
27
选择导管插入部位
选择最适宜插入部位能降低感染危险性 评价感染危险性和器械复杂性,选择恰当
的穿刺部位 除非有医学上的反指征,对非隧道置管法
17
CRBSI影响因素
医院规模 病房 导管类型 插入部位 持续时间
18
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诊断)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
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
理化因素所致)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烧>38℃,局部有压痛,无其
皮肤穿刺之前,不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 等穿刺时,不在穿刺部位常规使用抗菌油膏
30
导管与导管部位护理
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在下列情况下须更换,变潮湿、松动、有
脏物或检查穿刺部位时 不将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作为导管穿
刺部位常规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预防导管栓塞保持导管通畅能减少感染的 机会 除非生产厂家有说明,常规使用抗凝剂冲 洗中心静脉导管
一旦取得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尽可能降 级换用敏感的窄谱抗生素
如最初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不伴免疫缺陷或 心脏瓣膜病),抗生素一般应用10-14天
若拔除导管后,患者仍持续存在菌血症或真菌血 症,或伴有心内膜炎、化脓性血栓时,应延长治 疗时间,应用4-6周,伴有骨髓炎时,应用6-8周
23
CRBSI的治疗
他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导管管尖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
物
19
CRBSI临床诊断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讲课PPT
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遵守 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不随意 触碰导管和注射部位。
提醒患者如有异常症状,如发 热、疼痛等,应及时告知医护 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和干预。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患者出现菌血症,其临 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等,且除其他明确感染源外,与导管插入及使用有关。
分类
CRBSI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类型,急性CRBSI通常在导管留置后48小时内发 生,而亚急性CRBSI则在导管留置后的48小时至30天内发生。
等。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教育,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预防
意识。
PART 0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感染预防
总结词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详细描述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血液循环减慢,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此,对 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管,保持导管通畅,并加强护理和监测,预防感染的发生。
对导管插入部位进行彻底 清创,使用抗菌药物敷料 覆盖,以控制局部感染。
预防性措施
对于高风险患者,采取预 防性措施,如定期更换导 管、保持导管通畅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补液 等治疗,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 的对症治疗措施,如降温、止痛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导管相关性感染医学教材课件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和导管腔内感 染。
感染机制与风险因素
感染机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 素有关,包括导管材料、留置时 间、操作技术、患者自身免疫力 等。
风险因素
长期卧床、糖尿病、免疫缺陷、 营养不良、留置导管的部位和方 式等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例如,美国制定了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指南,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防控意 识和技术水平。
此外,一些国际性的研究机构和组织也在开展CRI相关研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05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 展
新技术与新方法
新型检测技术
利用高灵敏度检测试剂和仪器,提高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准确率。
费用增加。
CRI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地域差 异、医院类型、患者人群和导管 类型等,不同特征的CRI发病率
和病原体分布也有所不同。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04
05
严格执行手卫生
选择合适的导管 和置管技术
定期更换导管和 敷料
预防性使用抗生 加强监测和诊断 素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操 作导管前,应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减少手部细菌 传播。
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 症状(如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 )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 等)。
诊断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和导管 尖端培养。
02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导管选择与置管技术
01
02
03
导管材料选择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光滑、 透气的导管材料,降低感 染风险。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和导管腔内感 染。
感染机制与风险因素
感染机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 素有关,包括导管材料、留置时 间、操作技术、患者自身免疫力 等。
风险因素
长期卧床、糖尿病、免疫缺陷、 营养不良、留置导管的部位和方 式等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例如,美国制定了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指南,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防控意 识和技术水平。
此外,一些国际性的研究机构和组织也在开展CRI相关研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05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 展
新技术与新方法
新型检测技术
利用高灵敏度检测试剂和仪器,提高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准确率。
费用增加。
CRI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地域差 异、医院类型、患者人群和导管 类型等,不同特征的CRI发病率
和病原体分布也有所不同。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04
05
严格执行手卫生
选择合适的导管 和置管技术
定期更换导管和 敷料
预防性使用抗生 加强监测和诊断 素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操 作导管前,应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减少手部细菌 传播。
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 症状(如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 )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 等)。
诊断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和导管 尖端培养。
02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导管选择与置管技术
01
02
03
导管材料选择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光滑、 透气的导管材料,降低感 染风险。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幻灯片PPT【54页】
• 3〕需要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居民的体外 导尿管〔如阴茎套导尿管〕的定期使用 〔如夜间〕以及使用导尿管预防皮肤破溃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2
• 2、有适应证时,考虑采用其它方法替代留 置导尿。
• 1〕对于能够合作的、没有尿潴留或膀胱颈 口梗阻的男性患者,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 〔阴茎套导尿管〕替代留置导尿。〔推荐 等级ⅡB〕
• 其中66%—86%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 导尿管的插入术后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和诊断
• 定义
• 特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 尿管48小时之内发生的尿路感染
临床诊断标准:
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病症,包括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 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 内源性 • 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病症菌
尿病人为主
感染源
• 外源性
• 10-20%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 多发生在24-48小时内
• 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
• 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
• 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 • 医护人员的手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
• 4、留置导尿的代替方案 • 1〕对需要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当膀胱剩余尿量
较少时,可以考虑选择阴茎套作为短期〔推荐等 级ⅠB〕或长期的〔推荐等级ⅡA〕替代方案,以 降低患者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的风险。 • 2〕可以考虑选择间歇性导尿作为短期〔推荐等级 ⅡB)或长期(推荐等级ⅠB)留置导尿的替代方案, 以降低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 染〔CA-UTI〕的风险。 • 3〕可以考虑选择耻骨上导尿作为短期留置导尿的 替代方案,以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推荐等 级ⅡA)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2
• 2、有适应证时,考虑采用其它方法替代留 置导尿。
• 1〕对于能够合作的、没有尿潴留或膀胱颈 口梗阻的男性患者,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 〔阴茎套导尿管〕替代留置导尿。〔推荐 等级ⅡB〕
• 其中66%—86%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 导尿管的插入术后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和诊断
• 定义
• 特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 尿管48小时之内发生的尿路感染
临床诊断标准:
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病症,包括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 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 内源性 • 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病症菌
尿病人为主
感染源
• 外源性
• 10-20%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 多发生在24-48小时内
• 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
• 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
• 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 • 医护人员的手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
• 4、留置导尿的代替方案 • 1〕对需要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当膀胱剩余尿量
较少时,可以考虑选择阴茎套作为短期〔推荐等 级ⅠB〕或长期的〔推荐等级ⅡA〕替代方案,以 降低患者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的风险。 • 2〕可以考虑选择间歇性导尿作为短期〔推荐等级 ⅡB)或长期(推荐等级ⅠB)留置导尿的替代方案, 以降低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或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 染〔CA-UTI〕的风险。 • 3〕可以考虑选择耻骨上导尿作为短期留置导尿的 替代方案,以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菌尿(推荐等 级ⅡA)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风
导管相关性感染(共26张PPT)
尽早拔管
抗生素涂层导管
国家卫生部十一五规划:建立感控系列标
准
2006年10月成立卫生部医院感染标准
委员会,制定系列标准
2008年正式立项《血管静脉导管相关
感染预防规范》
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使用抗菌溶液清洁插管部位
不要在插管部位应用溶剂或抗凝生物软膏
插管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无菌衣
使用透明敷料,有渗血时使用纱布敷料
肝素帽注射接口消毒,用力摩擦
污染或不服贴时更换敷料
所有的用品放在一换要包
减少护理人员操作的步骤与过程的差异
每日检视伤口
足够护理人力
小结
防治导管相
关感染有重
要意义
积极预防
导管相关
感染的发
生
留取血培养
早期诊断导
管相关感染
针对性处
理导管以
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至少一份血培养为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症
状(例如发热、寒战、低血压等),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
确感染灶。
确诊具备下述任1项,可证明导管为感染来源:
(1)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同
时外周血培养阳性并与导管节段为同一微生物;(2)
菌落计数比 导管血:外周血≥5:1;
(3)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早2 h;(4)外周血
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大(20%~~33%)
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 1072–8
Am Heart J,2004; 147(3): 536-9
抗生素涂层导管
国家卫生部十一五规划:建立感控系列标
准
2006年10月成立卫生部医院感染标准
委员会,制定系列标准
2008年正式立项《血管静脉导管相关
感染预防规范》
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使用抗菌溶液清洁插管部位
不要在插管部位应用溶剂或抗凝生物软膏
插管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无菌衣
使用透明敷料,有渗血时使用纱布敷料
肝素帽注射接口消毒,用力摩擦
污染或不服贴时更换敷料
所有的用品放在一换要包
减少护理人员操作的步骤与过程的差异
每日检视伤口
足够护理人力
小结
防治导管相
关感染有重
要意义
积极预防
导管相关
感染的发
生
留取血培养
早期诊断导
管相关感染
针对性处
理导管以
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至少一份血培养为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症
状(例如发热、寒战、低血压等),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
确感染灶。
确诊具备下述任1项,可证明导管为感染来源:
(1)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同
时外周血培养阳性并与导管节段为同一微生物;(2)
菌落计数比 导管血:外周血≥5:1;
(3)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早2 h;(4)外周血
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大(20%~~33%)
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 1072–8
Am Heart J,2004; 147(3): 536-9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训ppt课件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等 。
插管前检查
如医生是否开具插管医嘱,患者是否需要 插管等。
拔管后检查
如拔管时间、拔管后护理等。
插管操作
如插管方式、插管时间、插管后护理等。
检查表使用方法
在插管时,按照检查表要求进行 操作,并记录操作时间、操作人 员等信息。
在拔管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 后护理等信息。
做好防护措施
手套佩戴
在置管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佩戴无菌手套,以减少与患者之间的细菌传播。
遮挡措施
在置管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遮挡措施,以减少导尿管与外界的接触,避免细 菌污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环境消毒
01
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避免细菌污染
。
操作规范
02
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 培训和考核,提高其 对CAUTI预防和控制 措施的掌握程度。
02
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这类感染通常 包括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分类
CAUTI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 以及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都有不良影响。
了解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害
CAUTI可导致患者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以及尿 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菌血症、 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CAUTI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同时也会降低患 者的生活质量。
1.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管期间发生的尿路感染,不包括拔除导尿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插管前检查
如医生是否开具插管医嘱,患者是否需要 插管等。
拔管后检查
如拔管时间、拔管后护理等。
插管操作
如插管方式、插管时间、插管后护理等。
检查表使用方法
在插管时,按照检查表要求进行 操作,并记录操作时间、操作人 员等信息。
在拔管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 后护理等信息。
做好防护措施
手套佩戴
在置管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佩戴无菌手套,以减少与患者之间的细菌传播。
遮挡措施
在置管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遮挡措施,以减少导尿管与外界的接触,避免细 菌污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环境消毒
01
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避免细菌污染
。
操作规范
02
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 培训和考核,提高其 对CAUTI预防和控制 措施的掌握程度。
02
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这类感染通常 包括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分类
CAUTI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 以及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都有不良影响。
了解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害
CAUTI可导致患者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以及尿 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菌血症、 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CAUTI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同时也会降低患 者的生活质量。
1.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管期间发生的尿路感染,不包括拔除导尿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PPT课件
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
04 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 换。
最新课件
5
插管后
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
注意对导管的保护, 05
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输液管更换不宜过
频,但在输入血及血
制品、脂肪乳剂后或 06
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 换。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
紧急置管,应在48h 内更换导管,选择另
07
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 染时,应考虑拔
7
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01
常规对拔出导管尖端进行 细菌培养。
02
在穿刺部位局部涂抗菌 药物的药膏。
03
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 来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最新课件
8
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04
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
05
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 静 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06
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 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最新课件
4
进行插管操作。
插管后
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
01 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 渗血名现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
02 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 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
03 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 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最新课件
3
2
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
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3
宜采用2%氯已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置
管
4
04 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 换。
最新课件
5
插管后
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
注意对导管的保护, 05
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输液管更换不宜过
频,但在输入血及血
制品、脂肪乳剂后或 06
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 换。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
紧急置管,应在48h 内更换导管,选择另
07
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 染时,应考虑拔
7
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01
常规对拔出导管尖端进行 细菌培养。
02
在穿刺部位局部涂抗菌 药物的药膏。
03
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 来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最新课件
8
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04
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
05
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 静 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06
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 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最新课件
4
进行插管操作。
插管后
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
01 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 渗血名现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
02 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 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
03 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 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最新课件
3
2
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
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3
宜采用2%氯已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置
管
4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VAP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1、防御功能发生障碍。 2、足够数量的致病菌达到口才的下呼吸道
路并破坏患者的自身防御机制。 3、出现很强的致病菌。
6
VAP诊断中的护理干预
VAP的诊断包括两个步骤: 1、 通过临床症状明确是否存在VAP(临床
症 状包括:发热、脓性气管分泌物、影像学 异常表现、白细胞增加)。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
1
医院感染常见部位
国内
呼吸道 手术部位 泌尿道 血流 皮肤软组织 胃肠道 其它
国外
泌尿道 呼吸道 手术部位 血流 皮肤软组织 眼耳鼻喉 其它
2
美国CDC近期监测资料
86%的医院肺炎与机械通气有关 87%的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 95%的泌尿道感染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他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导管管尖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
物
19
CRBSI临床诊断
除了插管部位的局部感染,临床CRBSI是十分困 难的
在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源存在时,如出现临床败 血症表现,应高度怀疑与导管相关
拔除导管后给予抗生素治疗,24小时内抗生素治 疗有效,则高度提示CRBSI,如治疗48小时后,临 床表现无好转的迹象,往往提示感染与导管的相 关性不大
20
CRBSI的治疗
一旦怀疑CRBSI,首先要决定是否拔除导管,开始抗生 素治疗,对于短期置管,提倡拔除导管有以下情况 导管所在部位局部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导管保留时间已超过7天 易感染部位的导管(如股静脉插管)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心内膜炎、骨髓炎 持续2天以上的菌血症 抗生素治疗后再次感染,即使没有菌血症的证据,如果存 在导管尖段、肝素帽和导管插入部位的细菌培养阳性,则 这个感染是最可能的临床CRBSI
9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机械通气途径选择 2、呼吸管路更换频率 3、气管吸痰器选择 4、胸部物理治疗 5、拔管时机的护理抉择 6、避免再次气管插管 7、气道湿化 8、吸痰频率的抉择
10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9、 鼻饲营养
首选空肠营养管,能明显减少胃液返流, 降低VAP发生率,且能增加蛋白质吸收;插 管途径首选经口,可以通过降低鼻窦炎发生 率,而降低VAP发生。尽可能持续输注鼻饲 营养,避免分次给予,可以明显降低VAP发 生率。
14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2、医护人员配备
护士工作量过大和使用没有很好培训的护 理人员,会使感染控制出现失误,导致VAP 发生率增加。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预防VAP 方面强制性培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15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3、心理护理 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往往因环境紧张、病
情危重、感觉剥夺、感觉超负荷(如疼痛、 噪声等)等到因素而导致巨大心理压力,使 患者对镇静剂的需要增加,接受机械通气治 疗时间延长,引发VAP。尽早心理干预,有 助于VAP发生。
17
CRBSI影响因素
医院规模 病房 导管类型 插入部位 持续时间
18
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诊断)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
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
理化因素所致)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烧>38℃,局部有压痛,无其
3
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定义 VAP指机械通气48h后出现的肺实质感
染,是病人在气管插管时不存在肺炎,也无 潜在肺炎,而在机械通气后发生的一种医源 性细菌性肺炎,X线检查提示一个新出现或持 续的肺部浸润暗影,伴发热,白细胞增多, 痰量或颜色改变或分离出病原体。
4
VAP的高危因素
1、年龄大于60岁。 2、机械通气大于2天。 3、鼻胃插管。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6、误吸综合征。
12
清理气囊上分泌物的方法
1、气管内吸痰 2、清理口鼻咽腔分泌物 3、调节PEEP压力15~18cmH2O 4、气囊放气 5、经口腔吸引分泌物 6、气囊充气,还原呼吸机设置
13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1、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必须在气囊充气情况下进行,一
般每天2~4次,操作时需特别注意双颊部和口 咽部两个易残留污垢和细菌的部位。
11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0、气囊上分泌物吸引
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分泌物易于积聚在声门下 区气囊上,成为细菌积聚定植场所,该处细菌尝试 可达108~1010 cfu/ml,当气囊内压力低于20cmH2O 时,积聚于声门下的分泌物可漏下或误吸入下呼吸 道,导致VAP的发生。
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方法包括:经口腔吸引;应 用可吸引气管插管;应用支气管镜。
16
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
血管内置入导管已成为危重患者处治不可缺少的 装置
血管内导管广泛的使用,相关的感染也随之而来 最为常见的是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 主要与中心静脉导管CVC有关 美国CRBSI已成为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占
整个医院感染的10%~20% ICU的病人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早期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 明确VAP病源菌 临床上,明确VAP病原菌的金标准:纤维支气 管镜保护性标本刷(FOB-PSB)、支气管肺泡 灌洗(FOB-BAL)。
7
VAP病原学诊断的采样方法
1、气管内吸引。 2、盲法采样 3、经纤维支气管镜方法采样。 4、开胸肺活检(OLB)。
8
VAP预防中的护理干预
1、勤洗手 2、体位管理 3、呼吸功能锻炼 4、护理操作中只使用灭菌用水 5、冲洗吸痰管道 6、更换吸痰容器
21
CRBSI的治疗
由于CRBSI出现并发症风险大,无论是否排除导 管,都应该在早期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
近年来在CRBSI中,MRSA日益增多,目前推荐万 古霉素为首选药物
怀疑为革兰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首 选头孢三代、四代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 肟等
22
CRBSI的治疗
疑有真菌感染时,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亦可作为经 验用药
VAP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1、防御功能发生障碍。 2、足够数量的致病菌达到口才的下呼吸道
路并破坏患者的自身防御机制。 3、出现很强的致病菌。
6
VAP诊断中的护理干预
VAP的诊断包括两个步骤: 1、 通过临床症状明确是否存在VAP(临床
症 状包括:发热、脓性气管分泌物、影像学 异常表现、白细胞增加)。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
1
医院感染常见部位
国内
呼吸道 手术部位 泌尿道 血流 皮肤软组织 胃肠道 其它
国外
泌尿道 呼吸道 手术部位 血流 皮肤软组织 眼耳鼻喉 其它
2
美国CDC近期监测资料
86%的医院肺炎与机械通气有关 87%的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 95%的泌尿道感染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他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导管管尖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
物
19
CRBSI临床诊断
除了插管部位的局部感染,临床CRBSI是十分困 难的
在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源存在时,如出现临床败 血症表现,应高度怀疑与导管相关
拔除导管后给予抗生素治疗,24小时内抗生素治 疗有效,则高度提示CRBSI,如治疗48小时后,临 床表现无好转的迹象,往往提示感染与导管的相 关性不大
20
CRBSI的治疗
一旦怀疑CRBSI,首先要决定是否拔除导管,开始抗生 素治疗,对于短期置管,提倡拔除导管有以下情况 导管所在部位局部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导管保留时间已超过7天 易感染部位的导管(如股静脉插管)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心内膜炎、骨髓炎 持续2天以上的菌血症 抗生素治疗后再次感染,即使没有菌血症的证据,如果存 在导管尖段、肝素帽和导管插入部位的细菌培养阳性,则 这个感染是最可能的临床CRBSI
9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机械通气途径选择 2、呼吸管路更换频率 3、气管吸痰器选择 4、胸部物理治疗 5、拔管时机的护理抉择 6、避免再次气管插管 7、气道湿化 8、吸痰频率的抉择
10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9、 鼻饲营养
首选空肠营养管,能明显减少胃液返流, 降低VAP发生率,且能增加蛋白质吸收;插 管途径首选经口,可以通过降低鼻窦炎发生 率,而降低VAP发生。尽可能持续输注鼻饲 营养,避免分次给予,可以明显降低VAP发 生率。
14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2、医护人员配备
护士工作量过大和使用没有很好培训的护 理人员,会使感染控制出现失误,导致VAP 发生率增加。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预防VAP 方面强制性培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15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3、心理护理 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往往因环境紧张、病
情危重、感觉剥夺、感觉超负荷(如疼痛、 噪声等)等到因素而导致巨大心理压力,使 患者对镇静剂的需要增加,接受机械通气治 疗时间延长,引发VAP。尽早心理干预,有 助于VAP发生。
17
CRBSI影响因素
医院规模 病房 导管类型 插入部位 持续时间
18
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诊断)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
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
理化因素所致)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烧>38℃,局部有压痛,无其
3
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定义 VAP指机械通气48h后出现的肺实质感
染,是病人在气管插管时不存在肺炎,也无 潜在肺炎,而在机械通气后发生的一种医源 性细菌性肺炎,X线检查提示一个新出现或持 续的肺部浸润暗影,伴发热,白细胞增多, 痰量或颜色改变或分离出病原体。
4
VAP的高危因素
1、年龄大于60岁。 2、机械通气大于2天。 3、鼻胃插管。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6、误吸综合征。
12
清理气囊上分泌物的方法
1、气管内吸痰 2、清理口鼻咽腔分泌物 3、调节PEEP压力15~18cmH2O 4、气囊放气 5、经口腔吸引分泌物 6、气囊充气,还原呼吸机设置
13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1、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必须在气囊充气情况下进行,一
般每天2~4次,操作时需特别注意双颊部和口 咽部两个易残留污垢和细菌的部位。
11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0、气囊上分泌物吸引
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分泌物易于积聚在声门下 区气囊上,成为细菌积聚定植场所,该处细菌尝试 可达108~1010 cfu/ml,当气囊内压力低于20cmH2O 时,积聚于声门下的分泌物可漏下或误吸入下呼吸 道,导致VAP的发生。
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方法包括:经口腔吸引;应 用可吸引气管插管;应用支气管镜。
16
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
血管内置入导管已成为危重患者处治不可缺少的 装置
血管内导管广泛的使用,相关的感染也随之而来 最为常见的是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 主要与中心静脉导管CVC有关 美国CRBSI已成为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占
整个医院感染的10%~20% ICU的病人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早期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 明确VAP病源菌 临床上,明确VAP病原菌的金标准:纤维支气 管镜保护性标本刷(FOB-PSB)、支气管肺泡 灌洗(FOB-BAL)。
7
VAP病原学诊断的采样方法
1、气管内吸引。 2、盲法采样 3、经纤维支气管镜方法采样。 4、开胸肺活检(OLB)。
8
VAP预防中的护理干预
1、勤洗手 2、体位管理 3、呼吸功能锻炼 4、护理操作中只使用灭菌用水 5、冲洗吸痰管道 6、更换吸痰容器
21
CRBSI的治疗
由于CRBSI出现并发症风险大,无论是否排除导 管,都应该在早期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
近年来在CRBSI中,MRSA日益增多,目前推荐万 古霉素为首选药物
怀疑为革兰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首 选头孢三代、四代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 肟等
22
CRBSI的治疗
疑有真菌感染时,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亦可作为经 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