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钳体的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提交格式
成果报告需以PDF格式提交,同时附上所有相关数据和图表。
报告内容
报告需包含设计思路、工艺流程、数据分析及结论等部分,要求 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成果展示形式和内容安排建议
展示形式
鼓励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如PPT、视频等。
内容安排
建议按照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工艺流程、数据 分析、结论与展望等顺序进行展示。
时间安排
每个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20分钟,需提前做好时 间规划。
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及成绩评定方法
01
评价标准
将从设计创新性、实用性、技术 难度、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 评价。
02
成绩评定方法
03
优秀作品选拔
采用百分制评分,其中设计创新 性占30%、实用性占20%、技术 难度占20%、报告质量占30%。
铸造材料选择
根据零件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成本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铸造合金,如铸 铁、铸钢、铝合金等。
性能要求
铸造合金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收缩 性、偏析倾向小等性能,以保证铸件 质量。同时,合金成分和性能应符合 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
03
案例分析:典型铸件生产工艺设计
铸件结构分析与设计优化建议
根据评分结果,选拔出优秀作品 进行表彰和奖励。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
积极推广先进的铸造技术和新材料,如3D打印技术、高性能铸造合 金等,提高铸件的精度和性能。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铸造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 平,为铸造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06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标准
课程设计成果提交要求说明
提交时间
所有成果需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内提交,逾期将不予受理。

口腔铸造之嵌体的造

口腔铸造之嵌体的造
温差,提高铸 造成功率。
烘烤和焙烧 的方 法
烘烤焙烧时机:包埋后至少 2 个小时
先低温烘烤,此时 先去除铸 圈底座,口 向下放置;
再逐渐 升温焙烧 ,此时 应 口向上放置。
两次恒温:烘烤阶 段和最高温度时 。
烘烤与焙烧 的注意事项
① 升温不能过快,以免水分蒸发过快,造成 包埋材料爆裂;
② 不能在铸圈升温至预定温度时停留过久或 降温后再升温铸 造;
嵌体的铸 造
学习 目标
1 、叙述烘烤和焙烧的目的和注意 事项 ;
2 、了解常用的热源和铸造的方法 ;
3 、说出熔解合金时的注意事项
4 、了解铸造缺陷的原因和预防措 施。
烘烤及焙烧
蜡型包埋凝固后,为 使包埋材料 中的水分蒸发 ,蜡型熔失,需通过 缓 慢升温进 行低温烘烤。经 过 烘 烤后,蜡型大部分会被熔化外流、 燃烧 和挥 发 ,但少部分浸入包埋 料中,须 进 行焙烧 ,即继 续 加热 升高温度,使蜡型去净 。
③ 如果烘烤箱中没有温度显示,可通过观察 铸 模腔中的颜 色来判断温度;
④ 铸型在烤箱中摆放要留有空隙,减少开门 的次数;
⑤ 铸型烘烤焙烧达到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应及 时 完成铸 造。
铸造
加热 熔化合金,并将液态 合 金通过 一定的力量注入铸 模 腔内,形成铸 件的过 程。
热源
1. 可燃性气体吹管火焰 : 汽油、煤油和乙炔、 氢 气、丙烷 等。火焰的大小可通过 吹管调 节 。 煤气 - 氧气吹管火焰的温度最高可达 1600℃ ,而乙炔 - 氧气吹管的温度则可达 3750℃ 。 2. 高频感应 : 高频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继而 产生热能,温度高达 1400℃ 以上。广泛应 用。 磁场 有一定辐 射。 3. 中频感应 : 与高频感应相似,也有区别, 工作频 率低,环 保。

嵌体制备实验报告(3篇)

嵌体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嵌体制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嵌体制备过程中各步骤的操作技巧;3. 学习分析嵌体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嵌体制备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

本实验以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E/PP复合材料。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1. 药品:聚乙烯(PE)、聚丙烯(PP)、过氧化物引发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等;2. 仪器:双螺杆挤出机、平板硫化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

四、实验步骤1. 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预处理:将PE和PP原料分别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

2. 挤出共混:将干燥后的PE和PP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引发剂、热稳定剂和润滑剂,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

3. 硫化:将挤出共混的物料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得到PE/PP复合材料。

4. 性能测试:对制备的PE/PP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性能测试。

5. 分析与讨论: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探讨影响嵌体制备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强度:随着PP含量的增加,PE/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PP含量为4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2. 弯曲强度:PE/P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着PP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3. 冲击强度:PE/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PP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当PP含量为30%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4. 微观结构分析:SEM分析表明,PE和PP在复合材料中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

XRD分析表明,PE/PP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

六、讨论1. 嵌体制备过程中,共混比、引发剂、热稳定剂和润滑剂等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2. 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共混比,以获得最佳性能的复合材料。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步骤和方法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步骤和方法

(3)砂芯按不透明处理,砂芯用蓝笔作图,用蓝笔标注尺寸,
图3 铸造工艺图
注意:图中的粗糙度是用老标准表示的。请改用新标准。
3. 作出上模样、下模样的立体图
模样的作用:用来形成铸件的外轮廓和芯座。
模样的尺寸:由铸件和芯头尺寸决定。 见图4。
图4 模样的形状
模样设计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模样尺寸要在铸件尺寸上加铸造收缩率。
(2)模样材料通常为铸铁HT200。
(3)壁厚用标注尺寸和符号。
4. 浇注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浇口杯、浇口窝、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1)先确定砂箱内铸件总重量G,由灰铁中小件的工艺出 品率70-80%,计算出浇注的金属液重量G L, GL (2)查表,确定内浇口的总截面积:
5. 上模板、下模板装配图设计 上模板复杂,见图6。下模板简单,见图7。
图6 上模板示意图
图7下模板示意图
以上模板为例,说明模板设计。 (1)模样及浇注系统在模板上的布置 同一砂箱中尽可能多放模样。要留出足够的砂箱边缘厚 度、砂箱厚度和吃砂量,查表确定这些参数。 模板是装配图,要标注装配尺寸,列表说明全部零件的
2014年课程设计安排
一. 课程设计时间和设计方法
1. 课程设计时间
第17-20周,共4周,做铸造工艺设计。 2. 课程设计方法 (1)用计算机和手工作图。计算机制图,使用UG软件。 (2)到图书馆借《铸造工艺设计手册》,每人一册。 3. 设计内容 每人完成一个铸件的铸造工艺设计。内容包括: (1)用计算机作出的铸件的立体图、上下模样的立体图。 (2)手工作出铸造工艺图,作出上模板、下模板装配图。 (3)写出设计说明书。所有图粘在或作在设计说明书上。
作出铸件立体图的方法:

嵌体的制作教案及反思中班

嵌体的制作教案及反思中班

嵌体的制作教案及反思中班教案标题:嵌体的制作教案及反思(中班)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嵌体的概念和制作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制作自己的嵌体作品。

3. 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嵌体作品。

教学准备:1. 嵌体制作所需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色铅笔等。

2. 嵌体制作所需工具:尺子、铅笔、橡皮擦等。

3. 展示区域:用于展示学生的嵌体作品。

4. 学生评价表:用于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嵌体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嵌体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嵌体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嵌体作品,让他们描述作品的特点和材料使用。

制作嵌体:1. 分发所需材料和工具给学生,让他们准备开始制作嵌体作品。

2. 向学生展示制作嵌体的基本步骤,并逐步指导他们完成作品。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材料进行嵌体设计。

展示和评价:1. 将学生的嵌体作品展示在展示区域,让学生欣赏和比较彼此的作品。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嵌体作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评价。

3. 分发学生评价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评价填写表格。

反思:1.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嵌体制作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以便今后的嵌体制作活动。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嵌体制作,如羊毛、纽扣、贝壳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工艺品市场,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嵌体的应用和发展。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嵌体作品和经验,可以在班级或学校举办嵌体展览或比赛。

教案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步骤和材料选择。

2.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3. 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制作和展示嵌体作品,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机会。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锻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序言3本设计的意义3本设计的目的3本设计的意义3本设计的技术要求 4本课题的发显现状 4本事域存在的问题 4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5本设计拟解决的重点问题52设计方案5部件的材质剖析6支座工艺设计的内容和要求7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9浇注地点的选择与分型面的选择9浇注地点的选择9分型面确实定11砂箱中铸件数量确实定133设计说明14工艺设计参数确立14最小铸出的孔和槽14铸件的尺寸公差15机械加工余量16锻造缩短率16起模斜度17浇注温度和冷却时间18砂芯设计18芯头的设计19砂芯的定位构造19芯骨设计20砂芯的排气20浇注系统及冒口,冷铁,出气孔的设计20 浇注系统的种类和应用范围20确立内浇道在铸件上的地点、数量、金属引入方向20决定直浇道的地点和高度 21计算内浇道截面积21计算横浇道截面积22计算直浇道截面积23冒口的设计234锻造工艺装备设计24模样的设计24模样资料的采纳24金属模样尺寸确实定25壁厚与增强筋的设计25金属模样的技术要求25金属模样的生产方法25模板的设计25模底板资料的采纳26模底板尺寸确立26模底板与砂箱的定位26芯盒的设计26芯盒的种类和材质26芯盒的构造设计26砂箱的设计26砂箱的材质及尺寸265结论错误!不决义书签。

道谢错误!不决义书签。

参照文件281前言本设计的意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以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以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质的训练,所以,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据有重要的地位。

本设计的目的锻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学完了锻造工艺基础课程后,对锻造工艺过程进一步认识的练习惯的教课环节,是学习深入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的能力培育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达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切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绘制相关图表。

铸造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及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一、造型材料选择 (1)二、铸造工艺参数设计 (1)1.加工余量的选择 (2)2.铸件孔是否铸出的确定 (2)3.起模斜度的确定 (2)4.铸造圆角的确定 (3)5. 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3)6.考虑加工余量后的尺寸 (4)三、造型方法的设计 (4)1.环形型芯外形 (5)2.环形型芯尺寸 (5)3.中心孔木质芯盒造型 (6)4.1/4环形木质芯盒造型 (7)四、木模的设计 (8)1.木模的外形设计 (8)2.木模的设计尺寸 (9)五、浇注系统和冒口设计 (10)1.浇注系统选择··················································································10.2冒口的选择 (10)六、铸型装配图设计 (11)一、造型材料和铸造合金的选择1. 造型和造芯材料由于本次课程设计的铸件是中等批量生产,所以造型和造芯的方法应采用灵活多样,适应性强的手工造型。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分工: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前言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

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1.1零件基本信息 (4)1.2材料成分要求 (4)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1.3.2机械加工余量 (5)1.3.3铸造收缩率 (5)1.3.4拔模斜度 (5)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1.4.1工艺补正量 (5)1.4.2分型负数 (5)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1.4.4反变形量 (5)1.4.5分芯负数 (6)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2.3.1软件简介 (6)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3.1工艺方案的确定 (7)3.1.1铸造方法 (7)3.1.2型(芯)砂配比 (8)3.1.3混砂工艺 (8)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3.2铸造熔炼 (8)3.2.1熔炼设备 (9)3.2.2熔炼工艺 (9)3.3分型面的选择 (9)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3.5砂芯设计及排气 (11)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11)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12)3.5.3砂芯的排气 (12)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4.2浇注位置的选择 (12)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3)4.3.1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13)4.3.2铁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 (13)4.3.3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 (14)4.4冒口设计计算 (14)4.4.1铸件工艺出品率 (14)4.4.2出气孔 (15)4.4.3冒口的作用及位置确定 (15)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 (15)4.5.1冷铁的选用及作用 (15)4.5.2冷铁的尺寸及放置位置的选择 (15)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图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1.1零件基本信息零件名称:上冠铸件。

(完整word版)铸造工艺课程设计1

(完整word版)铸造工艺课程设计1

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4)2.1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4)2.1.1 零件基本信息 (4)2.1.2 零件分析 (4)2.2 造型方法与铸型种类的选择 (5)2.2.1造型方法选择 (5)2.2.2 造型材料 (6)2.3 砂芯种类与制芯方法的选择 (6)2.3.1 砂芯种类的选择 (6)2.3.2 制芯方法的选择 (6)2.4 制芯机的选择 (6)2.5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 (6)2.5.1 分型面确定 (6)2.5.2 浇注位置的选择 (7)第三章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8)3.1 机械加工余量 (8)3.2 铸造尺寸公差 (8)3.3 铸造收缩率 (9)3.4 起模斜度 (9)3.5 最小铸出孔和槽 (9)3.6 工艺补正量 (9)3.7 反变形量 (10)3.8 非加工壁厚负余量 (10)第四章砂芯设计 (10)4.1 芯头的设计 (10)4.2 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芯头结构 (11)4.3 芯骨设计 (12)4.4 砂芯的排气 (12)4.5 砂型负数 (13)第五章浇注系统设计 (13)5.1 选择浇注系统 (13)5.2 铸件在内浇道上的位置 (13)5.3 直浇道的位置和高度 (14)5.4 计算浇注时间并核算金属上升速度 (15)5.5 内浇道的截面积计算 (16)5.6 各浇道的比例关系 (17)5.7 计算横浇道截面积 (18)5.8 计算直浇道截面积 (18)5.9 浇口窝设计 (18)5.10 冒口设计 (19)5.11 冷铁设计 (19)5.12 浇口杯的设计 (19)第六章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19)6.1 模样设计 (20)6.2 芯盒设计 (20)6.3 模板设计 (20)6.4砂箱设计 (21)总结 (22)参考文献 (23)铸造工艺图(附) (23)第一章绪论铸造生产通常是指用熔融的合金材料制作产品的方法,将液态合金注人预先制备好的铸型中使之冷却、凝固,而获得毛坯或零件,这种制造过程称为铸造生产,简称铸造,所铸出的产品称为铸件。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熟悉铸造装备的类型和结构。

3.了解铸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能够运用铸造工艺知识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5.能够操作和维护铸造装备。

6.能够对铸造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铸造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和装备的敬畏之心,注重安全生产。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铸造工艺部分:包括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铸造方法的分类和特点、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2.铸造装备部分:包括铸造装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等。

3.铸造生产部分:包括铸造生产的过程、安全操作、生产管理等。

4.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铸造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6.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工艺设计。

7.铸造装备的类型和结构及其操作和维护。

8.铸造生产的过程和安全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铸造工艺及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铸造工艺及装备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七后牙近中邻牙合金属嵌体的制作(一)(精)

实验七后牙近中邻牙合金属嵌体的制作(一)(精)

实验七后牙近中邻牙合金属嵌体的制作(一)牙体预备(3学时)【目的和要求】1.加深对嵌体设计基本原则的理解2.掌握后牙近中邻牙合嵌体牙体预备的方法和步骤,尤其掌握其窝洞的特征【实验内容】在仿真头模的实验牙列模型上进行36近中邻牙合铸造金属嵌体的牙体预备。

【实验用品】1.仪器设备仿真头模、高速手机、低速弯手机、低速直手机、气冲、酒精灯、玻璃离子充填器2.消耗材料刚玉牙列模型、器械盘、口镜、镊子、牙科探针、夹持针、单面片切盘、700#短柄裂钻、TF-12金刚砂车针、干棉球、75%酒精、牙胶【方法和步骤】1.设计在仿真头模刚玉牙列模型的36患牙上,设计近中邻牙合铸造金属嵌体的部位和范围。

2.牙体预备(1)邻面片切:用单面片切盘在36牙合面近中边缘嵴内1.0㎜处,由牙合面向龈端片切。

要求:①片切面应与牙长轴平行或略向牙长轴内聚2~5°,且表面光滑,切忌形成肩台和倒凹。

②片切面龈缘达到龈沟内0.5㎜,颊舌向要扩展至自洁区。

(2)邻面窝洞预备:用700#裂钻于片切面中央,沿牙体长轴方向从牙合缘至片切面龈缘上1.0㎜范围内向远中磨出一条深为1.0㎜的沟,然后向颊、舌侧扩展,形成小箱状洞形。

要求:①箱状洞形颊、舌轴壁应与牙长轴平行或略外展2~5°。

②髓轴壁与牙长轴平行或略向牙长轴内聚2~5°。

③龈壁应底平且与髓轴壁垂直。

或者可以(1)和(2)合为一点:邻面预备:TF-12金刚砂车针在邻面接触点处与牙体长轴平行方向备出一条平齐龈沟的沟,再向颊舌侧扩展至自洁区。

要求:①龈壁底平,宽1mm,且与髓轴壁垂直。

②颊、舌轴壁应与牙长轴平行或略外展2~5°。

③髓轴壁与牙长轴平行或略向牙长轴内聚2~5°。

(3)牙合面窝洞预备:用700#裂钻于小箱状洞形(邻面箱状洞型)轴壁的牙合缘向远中磨除至远中边缘嵴内2.0mm处,去掉所有龋坏和无基釉,做预防性扩展,但应避开牙尖。

牙合面窝洞要预备成鸠尾形。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811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工艺总学时数:2 周学分: 2 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实践: 2 周适合层次:本科适合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注:课程性质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适合层次为专科、本科或研究生课程)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后,进行实践环节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巩固砂型铸造工艺设计原理,工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方面的知识,完成工艺工装图。

通过该课程实际锻炼,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针对具体的零件图,完成砂型铸造工艺设计,能够分析比较每种可能分型方案的优缺点,确定砂型结构等。

2 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浇注系统的面积,确定浇注系统的尺寸,冒口的设计与计算。

3 在工艺图的基础上,完成模板图、模样图、铸件图,并写出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1.指定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2.讲解铸造工艺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过程;3.学生根据给定任务,首先要看懂图纸,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对零件的铸造工艺性分析,进行相关的工艺计算,完成工艺设计图。

完成铸造工装总体结构和各部分零部件设计。

4. 依据工艺图,完成上下模板图、模样图及铸件图或芯盒图。

要求有主视图、上下平面图、详细的技术要求及明细栏等;非标零部件零件图(由指导教师指定),要求标注完整的尺寸及公差与配合、技术要求等;图纸工作总量不少于两张 0 号图纸5.学生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不得少于15 页。

要求有目录、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零件工艺性、经济性分析、铸造工艺方案的拟订、工艺分析比较,浇注系统计算过程,冒口设计等,上下模板图、模样图及铸件图或芯盒图的设计计算过程、参考资料等。

6.指导教师查错,学生根据教师的检查纠正错误,出正式图。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题目由教师拟定,最好是根据东风公司生产实际情况,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汽车零部件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要求难度和工作量适中。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铸钢支座工艺
设计要求: 1 用 CAD 绘制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铸件零件二维三视图,经过指导老师检 查合格打印出图,图纸采用 A0 图幅; 2 在 A0 铸件图样上用红蓝铅笔做铸造工艺设计,包括分型面、加工余量、 分型(芯)负数、拔模斜度、铸造体(线)收缩率、补正量、冷铁,浇注系统设 计、冒口设计、砂芯设计、工艺说明等;必须设计 3 种分型方案,从中选取一种 合适的方案做铸造工艺设计, 设计中冒口及浇注系统等设计须有详细的计算过程 和计算依据; 3 铸造工艺图设计完成后,根据铸造工艺图设计金属模板装配图、金属芯盒 装配图(中等难度砂芯) ,用 A2 图幅打印出图;
表22铸件质量公差数值323机械加工余量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铸钢支座工艺420铸件为保证其加工面尺寸和零件精度应有加工余量即在铸件工艺设计时预先增加的而后在机械加工时又被加工去的金属层厚度称为机械加工余量简称加工余量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铸钢支座工艺
指导老师: 课程题目:铸钢支座的铸造工艺 课程题目:支座的铸造工艺 材 料: 材 料: ZG270-500 班 学 姓 级: 号: 名: 11 铸造 1 班
图 1.1 零件图
1 / 20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铸钢支座工艺
1 零件分析 1.1 零件结构分析 零件为支座,其零件结构如图 1.1 所示。该件结构复杂,壁厚较为均匀,长、 宽和高相差大,结构上的铸造工艺性能较为合理。 1.2 零件化学成分分析 零件为支座,其零件结构如图 1.1 所示。材料为 ZG270-500,对材料的化学 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见下表 1.1 和表 1.2。 表 1.1 ZG270-500 化学成分(%) 元素 C≤ 0.40 Si≤ 0.50 Mn≤ 0.90 S≤ 0.04 P≤ 0.04 Ni 0.30 残余元素≤ Cr Cu Mo 0.30 0.30 0.25 V 0.05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 计指导书
2024-01-25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 铸造工艺设计实践 •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 铸造工艺实施与质量控制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铸造工艺理论 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熟悉 铸造工艺设计的全过程,掌握铸 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程设计流程与安排
课程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题目 → 收集资料 → 制定设计方案 → 进行详 细设计 → 绘制铸造工艺图 → 编写设计说明书 → 答辩 与评审。
第一周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
制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第三周
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设计。
第四周
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造型材料
用于制造砂型的材料,如原砂、 粘结剂、水等。要求具有良好的 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
性。
熔炼材料
用于熔炼金属的原材料,如生铁、 废钢、回炉料等。要求成分稳定、 纯净度高、杂质含量低。
辅助材料
包括涂料、脱模剂、除渣剂等,用 于改善铸件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 率。要求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火 性和环保性。
施等。
03
案例三
铝合金压铸件工艺设计。研究铝合金压铸件的材料特性、压铸机选择、
压铸模设计、压铸工艺参数设定、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讨论
1 2 3
学生作品展示
选取部分优秀课程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包括设计 思路、方案制定、实施过程及成果呈现等方面。
互动讨论环节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 设计目的与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及其它有关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知识;2.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艺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4.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2. 设计任务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四周)内,必须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采用机器造型的主要铸造技术文件汇(编)制工作。

采用CAD 出图,如有条件可以进行三维设计和动态模拟。

模拟软件可以开放使用。

具体任务包括:1.零件图一张2.铸造工艺图一张3.模板装配图一张4.芯盒装配图一张5.铸型装配图一张6.铸造工艺卡一张7.设计说明书一份3.设计内容和步骤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总的程序是:根据已下达的课题任务-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后,绘制出铸造工艺图。

然后以工艺图为依据,设计出模板图和芯盒图,然后再绘制铸型装配图(合箱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和工艺卡。

3.1按设计步骤分别介绍各项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3.1.1首先了解和熟悉铸造零件图纸通过阅读图纸,应着重了解以下各点:1.了解铸造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各投影间的关系,建立零件形状的明确完整的立体概念,以保证工艺设计及各项设计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2.弄清零件图的各项尺寸,并着重记录铸造零件的重量,主要壁厚及最大壁厚,零件最大尺寸(长宽高轮廓尺寸),以供工艺设计使用;3.零件各项公差要求,零件加工位置及零件各项加工要求(包括边面光洁度),并对加工方法做初步了解;4.零件材质及性能要求,以及图纸上指出的各项特殊技术要求。

3.1.2了解和分析铸造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其负载情况及其工作条件,如了解零件所受载荷性质(静载荷,交变载荷,冲击载荷等)和载荷大小,并对受力情况做初步了解。

3.1.3了解设计任务所要求的生产批量在课程设计中,一般按成批或大量生产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钳体的铸造工艺设计指导老师:郭永春班级:学号:姓名:1绪论1.1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发展1.2中国铸造技术发展现状1.3发达国家铸造技术发展现状1.4我国铸造未来发展趋势2零件分析2.1下钳体的生产条件、结构及技术要求1)零件材质——铸钢2)零件的外型示意图如图2.1所示,零件图如图2.2所示,下钳体外形轮廓尺寸为380mm*122mm*232mm,主要壁厚6mm,铸件重量为2.5-3Kg,为一小型铸件;铸件除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及材质方面的要求外,无其他特殊技术要求。

图2.1 水泵体外形示意图(a)(b)图2.1 水泵体外形示意图图2.2水泵体零件图2.2水泵体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件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

审查、分析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铸件应有合适的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此铸件根据《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手册》第一页表1-1与表1-2综合考虑,我们选用碳素铸钢作为铸造此铸件的材料。

2.铸件结构不应造成严重的收缩阻碍,注意薄壁过渡和圆角铸件薄厚壁的相接拐弯等厚度的壁与壁的各种交接,都应采取逐渐过渡和转变的形式,并应使用较大的圆角相连接,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裂纹缺陷。

3.铸件内壁应薄于外壁铸件的内壁和肋等,散热条件较差,应薄于外壁,以使内、外壁能均匀地冷却,减轻内应力和防止裂纹。

4.壁厚力求均匀,减少肥厚部分,防止形成热节。

5.利于补缩和实现顺序凝固。

6.防止铸件翘曲变形。

7.避免浇注位置上有水平的大平面结构。

据此规则分析水泵体的零件图:此零件图有两处需要予以改正如下图所示图2.3 零件图修正对于下钳体的铸造工艺性审查、分析如下:支座的轮廓尺寸为。

砂型铸造条件下该轮廓尺寸为380mm*122mm*232mm,允许的最小壁厚查《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手册》第一页表1-1与表1-2得:最小允许壁厚为6mm。

根据《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手册》第一页表1-3、表1-4与表1-5 经过检验零件图上各处的铸造圆角、壁厚的过度形式、铸件壁的连接形式均较合理,符合要求。

2.3 下钳体的毛胚结构考虑铸造生产的局限性以及零件加工面的技术要求的到下钳体体的铸造毛胚图如图2.4所示。

2.4 水泵体毛胚图3.工艺分析3.1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

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

初步对下钳体进行分型有:方案一如图3.1所示,图3.1分型面确定方案一而选择分型面时应注意一下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测5.不使砂箱过高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7.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对方案一如图3.1进行综合分析如下:1.铸件大部分位于同一半型内,这样合箱时易于对准,不会产生偏错;2.分型面只有一个,保证了精度。

3.砂芯大都在下半型中,便于合箱时检查尺寸。

3.2确定型内铸件数目由于铸件外形尺寸较小,也考虑到所选用的铸造方法是砂型铸造,故采用一箱一件的铸造方案。

图3.3 砂箱中铸件排列示意图4砂芯设计4.1 1#砂芯如下图所示:5浇注系统的设计5.1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是铸型中引导液体金属进入型腔的通道,它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5.1.1选择浇注系统类型浇注系统分为封闭式浇注系统,开放式浇注系统,半封闭式浇注系统和封闭-开放式浇注系统。

因为封闭式浇注系统控流截面积在内浇道,浇注开始后,金属液容易充满浇注系统,呈有压流动状态。

挡渣能力强,但充型速度快,冲刷力大,易产生喷溅,金属液易氧化。

适用于湿型铸件小件。

而支座就是采用湿型的铸件小件,所以选择封闭式浇注系统。

5.1.2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目、金属引入方向支座结构较为简单且是小型件,铸造时采取一箱四件,故每个铸件上只用一个内浇道。

为了方便造型,内浇道开设在分型面上。

因为铸件采用底座朝上且铸件全部位于下箱的方式进行铸造,这样铸件凝固顺序为由下至上凝固,这样有利于支座的重要部分先凝固并得到补缩,如此内浇道则设置在底部侧面引入金属液,浇注系统分为直浇道,内浇道,和横浇道由内浇道最小截面积查表法可知由《铸造工艺设计》李弘英赵成志编书69页表2-10可知,内浇道最小截面积取1.2cm2由于内浇道数量n=2,所以内浇道的最小面积应该是0.6cm2内浇道开设在砂型的分型面上,造型方便,应用广泛。

内浇道采用扁平梯形,如此可有效防止夹杂物流入铸型型腔,不易在铸件连接处产生缩松,同时便于清理。

横浇道采用高梯形,直浇道为圆柱形,浇口杯采用普通漏斗形。

浇注系统为封闭式浇注系统,各基元尺寸及比例关系为:F 内:F 横:F 直=1:1.1:1.15各浇道面积如图:4.2冒口的设计冒口是铸型内用于储存金属液的空腔,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有防止缩孔、缩松、排气、集渣的作用。

支座所用的蠕墨铸铁在凝固时其体积变化情况与一些工业上常用的金属及合金不同,其特点是在液态冷却时发生收缩,冷却至共晶温度时停止收缩,由于析出石墨而发生膨胀,在接近凝固终了时余下的液态金属凝固时又开始收缩,直至凝固结束。

所以其凝固时的膨胀和液态收缩趋于互相补偿。

故蠕墨铸铁补缩时需要的铁水量少,而且支座壁厚均匀无厚大壁,所以可利用浇注系统进行补缩不设置冒口。

4.3冷铁的设计为了增加铸件局部冷却速度,在型腔内部及工作表面安放的金属块称为冷铁。

支座铸件壁厚较为均匀,且无厚大壁,固不易产生裂纹缩松等缺陷。

而且设置冷铁会增加生产工序,使成本增大。

所以不设置冷铁,但是采用在壁厚交叉部位的型腔和砂芯上刷激冷涂料用以防止缩松等缺陷。

4.4出气孔的设计出气孔用于排出型腔内的气体,改善金属液充填能力、排除先冲到型腔中的过冷金属液与浮渣,还可作为观察金属液充满型腔的标志。

出气孔设置位置详见工艺图。

9 1110防止出气孔过大导致铸件形成热节,以至产生缩孔,出气孔根部直径,不应大于设置处铸件壁厚的0.5倍。

即出气孔直径应小于10.5mm(0.5*21mm)。

防止出气孔过小导致型内气压过份增大,出气孔根部总截面接应大于内浇口总截面积3cm²。

因此设计出气孔根部直径为10mm,一箱4件共4个出气孔。

为方便取模采用上小下大的锥形,斜度为起模斜度а=1°10'出气孔总截面积为3.14*(1.0/2)²*4=3.14cm²浇注系统5.工装设计5.1模样的设计5.1.1模样材料的选用模样是造型工艺过程必须的工艺装备,用来形成铸型的型腔,因此直接关系着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精确,水泵体为大批量生产,所以用金属模样,该金属模样的材料选用如下:模样:铝合金(质轻、不生锈,加工性能好,加工后表面光滑,并有一定的耐磨性,但耐磨性较差)出气针、气孔针:45#钢5.1.2金属模样尺寸的确定模样尺寸=铸件尺寸 (1+K),(模样尺寸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注:K 铸件线收缩率水泵体的收缩率K=0.8%5.1.3金属模样的技术要求模样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偏差应严格控制。

由《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手册》查表6-29与表6-30得:模样表面的粗糙度为3.2,模样与模板接触面的粗糙度为6.3 。

5.1.4金属模样的生产方法为增加材料浇注后的致密度,现将材料制作成与该模样形状类似的腔体,然后进行热处理,以增加其硬度,增加抗磨损能力,然后在用机器按模样的尺寸加工成模样的形状。

5.2模板的设计模板也称型板,是由模底板和模样、浇冒口系统及定位销等装配而成。

模底板用来连接与支承模样、浇冒系统、定位销等。

本设计采用单面模底板,其工作面是平面。

5.2.1模底板材料的选用对模底板材料的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度,有良好的耐磨性,抗震耐压,铸造和加工性。

根据模样的结构及生产要求,选用铸造铝合金作为模底板的材料。

5.2.2模底板尺寸确定模底板长=砂箱长+2×砂箱分型面出边缘厚度=450+2×25=500 mm模底板宽=砂箱宽+2×砂箱分型面出边缘厚度=350+2×25=400 mm由《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查表6-20得:模底板的壁厚取为12mm5.2.3模底板与砂箱的定位模底板与砂箱之间采用定位销与销套定位。

5.3模样的设计砂型铸造对铸件结构设计有一定的要求,砂型造型铸件设计,不仅要考虑工作功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还必须考虑合金铸造性能、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铸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铸件质量、生产率和制造成本都有很大影响。

铸件的结构,假如不能满意合金铸造性能的要求,将可能产生浇不到、冷隔、缩孔、缩松、气孔、裂纹和变形等缺陷。

流动性好的合金,充型能力强,铸造时就不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而且能铸出铸件的最小壁厚也小。

不同的合金,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能铸出的最小壁厚也不同。

设计铸件的壁厚时,一定要大寸:该合金的“最小答应壁厚”,以保证铸件质量。

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主要取决于合金种类、铸造方法和铸件的大小等。

但是,铸件壁也不宜太厚。

厚壁铸件晶粒粗大,组织疏松,易产生缩孔和缩松,力学性能下降。

铸件艰载能力并不是随截面积增大成比例地增加。

设计过厚的铸件壁,将会造成金属浪费。

为了提高铸件承载能力而不增加壁厚,铸件的结构设计应选用合理的截面形状。

此外,铸件内部的筋或壁,散热条件比外壁差,冷却速度慢。

为防止内壁的晶粒变粗和产生内应力,一般内壁的厚度应小于外壁。

铸件各部分壁厚若相差过大,厚壁处会产生金属局部积聚形成热节,凝固收缩时在热节处易形成缩孔、缩松等缺陷。

此外,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易形成热应力,致使铸件薄壁与厚壁连接处产生裂纹。

因此在设计铸件时,应尽可能使壁厚均匀,以防止上述缺陷产生。

结合以上综述,我们分别设计如下:(a)(b)图5.1 上模板模样图5.2下模板的设计(a)(b)图5.2下模板模样图5.3模具合模图5.3模板的设计模板也称型板,是由模底板和模样、浇冒口系统及定位销等装配而成。

模底板用来连接与支承模样、浇冒系统、定位销等。

本设计采用单面模底板,其工作面是平面。

5.3.1模底板材料的选用对模底板材料的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度,有良好的耐磨性,抗震耐压,铸造和加工性。

根据模样的结构及生产要求,选用铸造铝合金作为模底板的材料。

5.2.2模底板尺寸确定模底板长=砂箱长+2×砂箱分型面出边缘厚度=450+2×25=500 mm模底板宽=砂箱宽+2×砂箱分型面出边缘厚度=350+2×25=400 mm由《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查表6-20得:模底板的壁厚取为12mm5.2.3模底板与砂箱的定位模底板与砂箱之间采用定位销与销套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