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人文地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时空对称性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时空对称性 2 强震 2 可公度 2 非结构网格 1 雷诺数 1 量子论 1 诊断分析 1 规则编译 1 西太平洋俯冲带 1 蝴蝶结构图 1 能量密度 1 群体搭建 1 统一 1 空间分析 1 移动机器人 1 秦岭 1 真空能量 1 相互作用 1 流激振动 1 流场测试 1 气候带 1 气候变化 1 机器人应用 1 有效能量 1 智能系统 1 时空协调 1 数值模拟 1 支撑算子格式 1 挠率 1 扩散方程 1 弯曲时空 1 引力效应 1 广义相对论 1 干燥度 1 对称性自发破缺 1 对称性破缺 1 对称 1 宇宙学 1 大变形网格 1 外尔方法 1 地震预报 1 含挠引力 1 台风暴雨 1 凹网格 1 几何 1 五维时空 1 中尺度 1 vacuum energy density, cosmology 1 constant, sponta stigmergy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4年 科研热词 趋势判断 菲律宾 时空对称性 地震 可公度 量子论 稳定性特征 相对论 相对-绝对性 时空 振荡流 拟序结构 对称性 多样性 推荐指数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非正态分布 非对称性 蝴蝶结构图法 自然灾害 稳定性分析 破碎带 测地线方程 水星进动 时空对称性 时空分布 断层 数值模拟 弯曲时空中的运动方程 史瓦西时空 可公度 历史温度观测 光线偏折 偏度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摘要:一、引言二、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三、获奖项目简介1.项目一:《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2.项目二:《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及应用》3.项目三:《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四、获奖意义与影响五、结论正文:一、引言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结果揭晓,多个研究团队凭借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和突破性成果,荣获这一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本文将介绍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名单及部分获奖项目简介。
二、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以下是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名单:1.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2.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及应用3.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三、获奖项目简介1.项目一:《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该项目针对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电子材料,并在器件制备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国际竞争力,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项目二:《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及应用》该项目深入研究了生物体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验验证,发现了若干关键调控因子,并成功应用于生物系统分析、药物设计与疾病治疗等领域。
这一成果为我国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3.项目三:《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该项目对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宿主天然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应答机制,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这一成果对我国病毒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有望促进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四、获奖意义与影响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选结果充分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地球科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地球科学部D01地理学D0101自然地理学D010101 地貌学D010102 水文学D010103 应用气候学D010104 生物地理学D010105 冰冻圈地理学D010106 综合自然地理学D0102人文地理学D010201 经济地理学D010202 社会、文化地理学D010203 城市地理学D010204 乡村地理学D0103景观地理学D0104环境变化与预测D0105土壤学D010501 土壤地理学D010502 土壤物理学D010503 土壤化学D010504 土壤生物学D010505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D010506 土壤肥力与土壤养分循环D010507 土壤污染与修复D010508 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D0106遥感机理与方法D0107地理信息系统D010701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D010702 遥感信息分析与应用D010703 空间定位数据分析与应用D0108测量与地图学D0109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10901 污染物迁移、转化、归趋动力学D010902 污染物生物有效性与生态毒理D010903 污染物区域空间过程与生态风险D0110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11001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D01100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公共安全D011003 重大工程活动的影响D011004 生态恢复及其环境效应D0111自然资源管理D011101 可再生资源演化D011102 自然资源评价D011103 自然资源利用与规划D0112区域可持续发展D011201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D011202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D011203 可持续性评估D02地质学D0201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D020101 古生物学D020102 古人类学D020103 古生态学D020104 地球环境与生命演化D0202地层学D0203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学)D0204岩石学D0205矿床学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D0207石油、天然气地质学D0208煤地质学D0209第四纪地质学D0210前寒武纪地质学D0211构造地质学与活动构造D021101 构造地质学D021102 活动构造D021103 构造物理与流变学D0212大地构造学D0213水文地质学(含地热地质学) D0214工程地质学D0215数学地质学与遥感地质学D0216火山学D0217生物地质学D0218环境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D03地球化学D0301同位素地球化学D0302微量元素地球化学D0303岩石地球化学D0304矿床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D0305同位素和化学年代学D0306实验地球化学和计算地球化学D0307宇宙化学与比较行星学D0308生物地球化学D0309环境地球化学D04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D0401大地测量学D040101 物理大地测量学D040102 动力大地测量学D040103 卫星大地测量学(含导航学)D0402地震学D0403地磁学D0404地球电磁学D0405重力学D0406地热学D0407地球内部物理学D0408地球动力学D0409应用地球物理学D040901 勘探地球物理学D040902 城市地球物理D0410空间物理D041001 高层大气物理学D041002 电离层物理学D041003 磁层物理学D041004 太阳大气和行星际物理学D041005 宇宙线物理学D041006 行星物理学D0411地球物理实验与仪器D0412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D05大气科学D0501对流层大气物理学D0502边界层大气物理学和大气湍流D0503大气遥感和大气探测D0504中层与行星大气物理学D0505天气学D0506大气动力学D0507气候学与气候系统D0508数值预报与数值模拟D0509应用气象学D0510大气化学D0511云雾物理化学与人工影响天气D0512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D0513气象观测原理、方法及数据分析D06海洋科学D0601物理海洋学D0602海洋物理学D0603海洋地质学D0604海洋化学D0605河口海岸学D0606工程海洋学D0607海洋监测、调查技术D0608海洋环境科学D0609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D0610海洋遥感D0611极地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人文地理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科研热词 驱动力 研究进展 城市化 演变 南京 区位选择 人地关系 中国 gis 资源安全 评价 行为地理学 脆弱性 聚落 网站信息流 空间布局 生态水文过程 服务业 新石器时代 广州 广东 导引作用 基督教 城市边缘区 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 喀斯特山区 可持续发展 农户 兰州市 全新世 人流 人文地理学 产业集群 中产阶层化 黑河流域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塬 飞地特征 飞地旅游 飞地影响效应 非城市建设用地 青南高原 需求预测模型 集聚因子 集聚 陕西 陕北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 长江三峡库区 长江三峡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国家自然基金标书-地理学
国家自然基金标书-地理学1. 研究背景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涵盖了地形、气候、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突出和资源利用的紧张,地理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以下问题:- 地理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质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 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层现象的形成机制,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 综合文献调研: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在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2. 野外实地调查: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野外调查,收集实地观测数据,验证理论和模型。
3.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利用统计学分析和数学模型建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4. 结果验证和推广应用: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研究成果,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4. 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 揭示地理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考察地质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研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城市规划和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这些成果对于推动地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5. 研究计划和预算本研究将按以下计划和预算执行:1. 第一年:进行文献调研和野外实地调查,预计耗时6个月,预算50万元。
2. 第二年: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预计耗时9个月,预算60万元。
3. 第三年:结果验证和推广应用,预计耗时6个月,预算40万元。
总预算为150万元,用于研究活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
6. 参考文献- 张三,地理学研究进展,地理科学杂志,2020年。
- 李四,地球表层的地质活动及其影响,人文地理学报,2019年。
以上是关于国家自然基金标书-地理学的文档,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成果和意义,以及研究计划和预算等内容。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代码
分解 A011710 自适应方法 A011711 并行算法
A02 力学
A0201 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 246 ·
A0202 A0203
A0204
A020101 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 数学方法
A020102 物理力学 A020103 力学中的反问题 动力学与控制 A020201 分析力学 A020202 动力系统的分岔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A. 数理科学部
A01 数学
A0101 A0102
A0103 A0104 A0105 A0106
数论 A010101 A010102 A010103 代数学 A010201 A010202 A010203 A010204 A010205 A010206 A010207 几何学 A010301 A010302 A010303 拓扑学 A010401 A010402 A010403 函数论 A010501 A010502 A010503 A010504 A010505 泛函分析 A010601 A010602 A010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A0503 A0504 A0505
A050202 量子色动力学、强相 互作用和强子物理
A050203 电-弱相互作用及其 唯象学
A050204 非标准模型及其唯 象学
A050205 弦论、膜论及隐藏的 空间维度
A050206 非加速器粒子物理 A050207 粒子天体物理和宇
混沌 A020203 运动稳定性及其控制 A020204 非线性振动及其控制 A020205 多体系统动力学 A020206 转子动力学 A020207 弹道力学与飞行力学 A020208 载运工具动力学及其
202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人文地理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文地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用于支持科学研究的专项基金,其目的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在人文地理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者提供资金和支持,促进人文地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发展。
以下是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项目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空间行为和空间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人类定居行为、城市发展、社会文化地理等方面。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推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项目的研究目标可以定为:深入研究人类在地理空间中的行为和影响因素,探索社会文化与地域环境的互动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三、研究内容1. 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探索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布与功能布局等问题。
关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发展差异和模式选择,研究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人口迁移与定居行为研究人口迁移与定居行为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城市郊区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的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探索农村地区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农民工迁移和城市居民定居的动力机制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 社会文化地理与地域差异探索社会文化地理现象的地域差异和空间分布规律,揭示文化景观、习俗传承、社会网络等现象与地域环境的互动关系。
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性文化传承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对于推动地域文化发展和差异的深入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研究人文地理问题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如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和大数据分析,获取相关数据,验证相关假设,从而支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人地关系地域系统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科研热词 概念框架 格局 景观生态学 旅游景观生态系统 成长过程 山地高(度)梯度效应 山地地域综合体 山地地域发展 山地人地关系 尺度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球系统科学 地域分异 变化 功能 东北三省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可持续发展 防范巨灾风险 综合减灾 经济地理学 矿业城市 灾害风险科学 灾害系统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研热词 机理 长汀 经济地理学 生态补偿 理论基础 实施模式 复杂性 剖析 人文视角 人地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主体功能区划
科研热词 人地关系 铜山区 采石废弃地 逐步回归分析 资源与功能区划 能值 经济地理学 系统优化 空间分析模型 研究进展 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矩阵 生态文明 生态效应 理论框架 环境变迁 特色产业 演变 演化机理 河洛文明 水资源 武威绿洲 情景分析 山地农业资源结构 山区人地关系 山东省村庄 城镇化 地理科学 地理环境 地理学方法论 地理哲学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哲学著作 哲学基础 周围环境敏感程度 可持续性评价 县域经济 创新 农村空心化程度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全息地域分工 人地关系认知路线图 人地关系认知路径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三元论 中国地理学 中国 东北地区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完整word版)地理学院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
65
肖鹏峰
2017。1-2020。12
19
个体动态空间决策及其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5
李飞雪
2017。1—2020.12
20
基于网络Voronoi图启发和群智能的空间优化建模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3
谢顺平
2017.1-2020。12
21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水文模型的大型湖泊水储量空间格局及变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30
程亮
2017。1—2019.12
7
雪冰稳定同位素气候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30
庞洪喜
2017.1-2019。12
8
河口海岸学:潮控河口海岸沉积体系与地貌演化的现代过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50
汪亚平
2017.1-2021.12
9
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智能处理与地理过程时空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
韩志勇
2017。1-2020.12
16
长江中下游树轮碳、氧稳定同位素的气候意义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
史江峰
2017.1—2020。12
17
宁绍平原全新世植被对气候—海面变化-人类活动耦合过程的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
马春梅
2017.1—2020。12
18
利用SAR极化相位差反演北疆典型区积雪累积期的雪深
296
杜培军
2017.1—2021。12
10
第四纪东亚季风轨道尺度变率的低纬度记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40.5
地理类核心期刊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2015)[1] 《冰川冻土》,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ISSN:1000-0240[2] 《测绘科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ISSN:1009-2307[3] 《测绘学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ISSN:1001-1595[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ISSN:1004-8227[5] 《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ISSN:1002-1329[6] 《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ISSN:1000-3363[7]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等,ISSN:1671-5942[8] 《地理科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ISSN:1000-0690[9] 《地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ISSN:1007-6301[10]《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SSN:0375-5444[11]《地理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ISSN:1000-0585[12]《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ISSN:1672-0504[13]《地球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ISSN:1001-8166[14]《地球信息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SSN:1560-8999[15]《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ISSN:1005-2321[16]《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学会,ISSN:0001-5717[17]《第四纪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ISSN:1001-7410[18]《干旱区地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中国地理学会,ISSN:1000-6060[19]《干旱区研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ISSN:1001-4675[2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ISSN:1003-7578[21]《极地研究》,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ISSN:1007-7073[22]《经济地理》,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ISSN:1000-8462[23]《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SSN:0023-074X[24]《旅游科学》,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ISSN:1006-575X[25]《旅游学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ISSN:1002-5006[26]《泥沙研究》,中国水利学会,ISSN:0468-155X[27]《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ISSN:1002-6819[28]《气象学报》,中国气象学会,ISSN:0577-6619[29]《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ISSN:1003-2398[30]《山地学报》,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ISSN:1008-2786[31]《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ISSN:1000-0933[32]《湿地科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ISSN:1672-5948[33]《水科学进展》,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中国水利学会,ISSN:1001-6791[34]《水土保持学报》,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ISSN:1009-2242[35]《土壤通报》,中国土壤学会,ISSN:0564-3945[36]《土壤学报》,中国土壤学会,ISSN:0564-3929[37]《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武汉大学,ISSN:1671-8860[38]《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ISSN:1004-0323[39]《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ISSN:1007-4619[40]《应用气象学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ISSN:1001-7313[41]《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ISSN:1001-9332[42]《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ISSN:1674-7240[43]《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ISSN:1002-2104[44]《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研究会,ISSN:1002-9753[45]《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水土保持学会,ISSN:1672-3007[46]《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ISSN:1001-8158[47]《资源科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ISSN:1007-7588[48]《自然灾害学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ISSN:1004-4574[49]《自然资源学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SSN:1000-3037[50]SCI或SCIE分区库中大类或亚类属于地学的期刊[51]SSCI库中的Geography类的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学相关方向
D01 地理学D0101 自然地理学D010101 地貌学(5)地貌系统与演化(6)风化与沉积作用(7)构造与岩石地貌(8)冰川冰缘地貌(9)重力地貌(10)风成地貌(11)流水地貌(12)湖泊地貌(13)河口、海岸地貌(14)黄土地貌(15)喀斯特地貌(16)地貌学的其它方向D0103 景观地理学(79)景观分类(80)景观格局与过程(81)景观评价与规划(82)景观变化与模拟(83)景观综合(84)景观地理学的其它方向D0105D010501 土壤地理学(92)土壤发生与演化(93)土壤分类(94)土壤调查、制图与评价(95)土壤退化及区域特征(96)土壤地理学的其它方向D0106 遥感机理与方法(79)景观分类(80)景观格局与过程(81)景观评价与规划(82)景观变化与模拟(83)景观综合(84)景观地理学的其它方向D0107 地理信息系统D010701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156)地理本体与空间认知(157)地理数据不确定性分析(158)时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159)时空剖分与编码(160)空间数据管理(161)几何空间分析(162)空间统计(163)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164)地理信息系统建模(165)地理信息可视化(166)虚拟地理环境与增强现实(167)三维地理信息系统(168)网络地理信息系统(169)地理信息服务(170)专题地理信息系统(171)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的其它方向D010702 遥感信息分析与应用(172)全球变化遥感(173)资源遥感(174)环境遥感(175)生态遥感(176)水文遥感(177)灾害遥感(178)城市遥感(179)极地遥感(180)行星遥感(181)遥感信息分析与应用的其它方向D010703 空间定位数据分析与应用(182)位置感知与位置计算(183)基于位置的服务(184)空间定位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其它方向D0108 测量与地图学(185)测量原理(186)航空航天摄影测量(187)近景摄影测量(188)激光测量(189)干涉测量(190)位置与姿态测量(191)地图认知与视知觉(192)地图模型与地图符号(193)地图设计与制图综合(194)数字地图与应用(195)测量与地图学的其它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地球科学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D.地球科学部D01地理学D0101自然地理学D010101 地貌学D010102 水文学D010103 应用气候学D010104 生物地理学D010105 冰冻圈地理学D010106 综合自然地理学D0102人文地理学D010201 经济地理学D010202 社会、文化地理学D010203 城市地理学D010204 乡村地理学D0103景观地理学D0104环境变化与预测D0105土壤学D010501 土壤地理学D010502 土壤物理学D010503 土壤化学D010504 土壤生物学D010505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D010506 土壤肥力与土壤养分循环D010507 土壤污染与修复D010508 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D0106遥感机理与方法D0107地理信息系统D010701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D010702 遥感信息分析与应用D010703 空间定位数据分析与应用D0108测量与地图学D0109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10901 污染物迁移、转化、归趋动力学D010902 污染物生物有效性与生态毒理D010903 污染物区域空间过程与生态风险D0110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11001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D01100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公共安全D011003 重大工程活动的影响D011004 生态恢复及其环境效应D0111自然资源管理D011101 可再生资源演化D011102 自然资源评价D011103 自然资源利用与规划D0112区域可持续发展D011201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D011202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D011203 可持续性评估D02地质学D0201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D020101 古生物学D020102 古人类学D020103 古生态学D020104 地球环境与生命演化D0202地层学D0203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学)D0204岩石学D0205矿床学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D0207石油、天然气地质学D0208煤地质学D0209第四纪地质学D0210前寒武纪地质学D0211构造地质学与活动构造D021101 构造地质学D021102 活动构造D021103 构造物理与流变学D0212大地构造学D0213水文地质学(含地热地质学)D0214工程地质学D0215数学地质学与遥感地质学D0216火山学D0217生物地质学D0218环境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D03地球化学D0301同位素地球化学D0302微量元素地球化学D0303岩石地球化学D0304矿床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D0305同位素和化学年代学D0306实验地球化学和计算地球化学D0307宇宙化学与比较行星学D0308生物地球化学D0309环境地球化学D04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D0401大地测量学D040101 物理大地测量学D040102 动力大地测量学D040103 卫星大地测量学(含导航学)D0402地震学D0403地磁学D0404地球电磁学D0405重力学D0406地热学D0407地球内部物理学D0408地球动力学D0409应用地球物理学D040901 勘探地球物理学D040902 城市地球物理D0410空间物理D041001 高层大气物理学D041002 电离层物理学D041003 磁层物理学D041004 太阳大气和行星际物理学D041005 宇宙线物理学D041006 行星物理学D0411地球物理实验与仪器D0412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D05大气科学D0501对流层大气物理学D0502边界层大气物理学和大气湍流D0503大气遥感和大气探测D0504中层与行星大气物理学D0505天气学D0506大气动力学D0507气候学与气候系统D0508数值预报与数值模拟D0509应用气象学D0510大气化学D0511云雾物理化学与人工影响天气D0512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D0513气象观测原理、方法及数据分析D06海洋科学D0601物理海洋学D0602海洋物理学D0603海洋地质学D0604海洋化学D0605河口海岸学D0606工程海洋学D0607海洋监测、调查技术D0608海洋环境科学D0609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D0610海洋遥感D0611极地科学。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2018-2019年考研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最新第四轮地理学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
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共有43所开设地理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东师范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人文地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在1988年被评选为全国重点学科(包括历史地理学),当时北大是全国唯一的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点。
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选中,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得票率名列全国第一。
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由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具体负责,目前,该系有16个主要方向:城市与理论地理、城市研究、经济地理、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房地产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设计、旅游与城市游憩空间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户外环境教育与旅游解说、世界遗产研究、国家风景名胜区研究、城市社会地理学、城市空间结构与规划。
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从事基本理论与方法教学的同时,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理科院校宏观、综合研究的特长和学科联合、技术先进的优势,积极投入到城市与区域规划科研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当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科研和教学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做规划项目中重视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的科学研究,先后编制成了近百个城市和地区的规划项目,很多规划项目都已付诸实施。
近五、六年来,规划方向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十多项,其它基金如高校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点专项基金及国内外横向课题等达三十多项,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
近二十年来,培养了硕士生和博士生200余名,其中有近一半人走上了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的领导岗位,成为这些领域的骨干力量。
点_轴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_孙东琪
收稿时间:2016-02-11;修回时间:2016-03-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15306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1137)作者简介:孙东琪(1985—),男,山东单县人,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
E-mail :sundq@ 。
※通讯作者:陈明星(1982—),男,安徽巢湖人,博士,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区域发展。
E-mail :chenmx@ 。
1984年10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经济地理和国土规划学术讨论会”上,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首次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Pole-Axis Sys⁃tem Theory ),并以《工业的点轴开发模式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二〇〇〇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为题分别于1985、1986年发表在《学习与实践》和《地理科学》上[1-2]。
随后,陆大道在对我国宏观区域发展长期研究与深入实践的基点—轴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孙东琪1,2,刘卫东1,2,陈明星※1,2(1.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摘要:自1984年点—轴系统理论提出以来,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了,对我国学术界和国家战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章对这一产生于中国土壤上的地理学理论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模式提出的背景、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阐述。
研究认为,点—轴系统理论揭示了点轴之间的互动关系,跳出了传统区位论中单一要素和静态的思维模式,重视对市场因素的考量,是基于我国有限资源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转移的最优路径。
由点—轴系统理论中提出的“T ”字型沿海和沿江经济布局被纳入《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
点—轴系统理论和点—轴空间布局模式在诸多国家和区域战略规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2253 基于ERP的汉英词汇语用信息加工处理研究 2254 基于交叉验证的汉语语体计量研究 2255 敦煌文献中的藏文咒语对音研究 2256 新发掘韵书五种与清代北京官话语音史研究
6
2246 韩国留学生汉语篇衔接手段习得研究 2247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核心区华语虚词比较研究 2248 基于虚拟现实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新模式研究 2249 框架语义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句式系统研究 2250 留学生全程性中介字字库建设及汉字习得研究 2251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常用形容词搭配研究 2252 多维参照的国别化汉语中介语动态语料库库群构建与 研究
牛香兰 王辉 李艳 陈林俊 郝兴跃 尼玛普赤 王绍峰 孙汝建 刘立壹 夏历 潘艳艳 张颖炜 葛云锋 杨石乔 孙晓明 李慧敏 邹立志 陈宏俊 刘涛 赵硕 刘熠 韩宝成 陈建林 蔡基刚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常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藏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华侨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 院 南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安徽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兰州大学 复旦大学
2176 中国古代名物学史研究 2177 上古汉语动词词义系统演变研究 2178 基于语义地图的汉语连词语义专题研究 2179 基于学科互动的汉语修辞史研究 2180 2181 中外上市公司年报话语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预测对比研 究 形式句法语段理论与名词短语的句法、语义和形态研 究
2182 认知语言学视阈下先秦典籍中的隐喻研究 2183 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的认知研究 2184 基于类比/平行语料库的英汉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
2230 中国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研究 2231 藏族中学英语三语习得与教学研究 2232 中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及素养等级量表建设和培养 路径研究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概念。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我国在地理科学领域中开展科研项目资助时划分的一种分类体系,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则是指我国地理学科整体的学科组织架构。
首先,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在国家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资助体系中划分的一种分类体系。
该体系将地理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地理学等几个不同的方向。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自然系统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地理信息系统等;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城市规划、人口迁移、区域经济发展等。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主要用于指导科研项目的资助管理,为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规划研究内容提供了参考。
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指我国地理学整体的学科组织架构。
中国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特色。
根据国内地理学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地理学学科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等几个方向。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的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结构等问题;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推动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在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和划分,是对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的细化和具体化表达。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的划分是根据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项目需求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资助地理科学研究。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则是对地理学学科的整体组织架构进行的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的确定。
总之,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概念。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2021与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区别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2021与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
区别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与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体系: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由国家基金委负责管理,负责资助和指导地理科学研究项目。
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由教育部负责管理,负责指导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2. 研究领域: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的研究领域相对较广泛,涵盖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和相关领域。
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则更偏重于传统的地理学研究,包括地理学基础理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
3. 资助项目: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主要通过资助项目的方式支持地理科学研究,包括校内科研项目、地理科学青年基金、地理学学术团队项目等。
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则更注重高校地理科学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与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国家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是为了促进地理科学研究的发展而设立的,而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则是为了推动地理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发展而设立的。
两者共同致力于地理科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额 19 60 60 60 19 15 60 60 60 60 25 19 60 20 19 19 60 19 19 19 60 19 300 55 19 19 19 36 60 19 60
项目起止年月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6-12至2016-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6-01至2018-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1-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41671179 D010204 江汉平原乡村生活空间变化:规律机制及效应 41601127 D010202 旅游扶贫背景下山地民族社区生计方式变迁与社区重构研究 41601147 D010202 传统村落簇团空间结构的社会关联演进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余斌 李亚娟 胡娟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辽东学院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洛阳师范学院 南昌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晓庄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宁波大学 宁夏大学
项目批准 申 请 代 项目名称 号 码 41601142 D010202 区域旅游产业结构演化对旅游效率的时空影响及动力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41671136 D010202 贫困山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作用机制研究 41671164 D010203 跨江发展下城市新空间的生成过程、机制和效应——以长江经济带武汉、南京、芜湖为例 41671163 D010203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特征、形成机理及路径模式研究——以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省为例 41601177 D010204 华北平原典型农区乡村空间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4.168E+10 D010203 中英城市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对于社会公平的作用及其规划实践 41671156 D010203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花园城市运动及其中国实践 41671120 D010201 中国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的综合效应研究 41671157 D010203 基于质性方法和地理生活史视角的北京城中村个体活动空间 41671167 D010203 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关联分析 4.161E+10 D010203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中瑞城市规划研究与教育合作 41601150 D010203 基于双尺度湍流模式的城市建筑形态对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 41671165 D010203 城市要素空间匹配测度与模式研究 41601160 D010203 社会公平视角下北京城市服务设施的空间优化与模拟研究 41601129 D010202 中国野生动物栖息地旅游行为模式及调控机制研究 41601148 D010203 居民出行模式与空气污染暴露的健康影响机理研究——以北京为例 41671170 D010204 基于风险认知和风险偏好的农户气候变化适应行为选择的决策机制 41601168 D010203 基于UAD大数据的居民职住空间特征识别及规划策略研究 41601176 D010204 人口外流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以京津冀典型县域为例 41601141 D010202 新医改背景下成都市医疗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41671117 D010201 三沙市岛礁与后方陆岸基地功能联动网络的驱动机制与拓展模式研究 41601152 D010203 我国大城市消费空间的青年化研究——基于街区尺度 41630749 D010201 东北振兴空间过程与综合效应研究 41671126 D010201 基于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的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机理研究 41601165 D010203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城市网络空间结构与动态演化特征——以江苏省为例 41601161 D010203 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包容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41601146 D010202 语言景观视角下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地方性建构研究 41661024 D010201 明清以来珠江中上游山地的人类活动与环境效应 41671143 D010202 城市女性社会空间的建构过程、文化生产与自组织机制 41601138 D010202 城市犯罪的社区分异模式与机理 41671175 D010204 珠三角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项目负责人 方叶林 王群 李俊峰 焦华富 于正松 赵鹏军 阙维民 李国平 冯健 陈彦光 柴彦威 刘芳 孟斌 谌丽 丛丽 马静 金建君 王蓓 方方 宋雪茜 王辉 张婧 王士君 王强 柯文前 张国俊 张蔼恒 刘祥学 姚华松 徐冲 龚建周
依托单位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70 60 19 35 26 35 36 19 60 75 60 16 19 19 19 19 19 60 19 19 19 19 19 19 19 55 250 19 19 60 50 19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1-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19-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20-12 2017-01至2019-12
41671128 D010201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过程、机制与路径研究 41671130 D010201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珠三角制造业空间重构的过程、效应与机制 41601170 D010203 城市边界化、去边界化与重边界化进程与机理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41661041 D010204 易地扶贫搬迁对山区乡村聚落影响机制及其空间重构研究:以贵州为例 41661030 D010201 后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创新网络时空进化动态:广西与云南的比较 41661031 D010202 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及其对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理研究 41661028 D010201 热带海岛农业地域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海南岛为例 41601128 D010202 旅游者符号实践的空间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 41671121 D010201 数据通信支持的空域资源配置模型与机制 41671138 D010202 泥河湾盆地衰落农村发展模式与演化规律研究 41671127 D010201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区域特征、形成机理及空间效应研究 41601110 D010201 西藏农地流转、农户响应与农业规模经营模式选择:机理与实证 41601108 D010201 淮河流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水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 41601130 D010202 上海市犯罪时空格局及形成机制研究 41601178 D010204 长时段视域下县域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与重构——基于河南省巩义市600年的考察 41601175 D010204 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土地变化的历史过程及主要驱动力 41601119 D010201 欠发达地区金融产业集聚机理与路径研究——以郑东新区为例 41671172 D010204 中国典型农区专业村集聚的地域模式与路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41601120 D010201 耕地流转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及机理——以河南省为例 41601112 D01020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测量及优化调控研究——以河南省秦巴山区为例 41601116 D010201 新数据环境下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41601143 D010202 传统村镇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机理及途径构建 41601144 D010202 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机制的多尺度研究 41601159 D010203 大城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居民时空行为与生活圈模拟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41601113 D010201 演化和制度综合视角下资源型城市新产业路径发展机制研究 41671150 D010202 中国省域旅游业创新能力的空间格局、演化机制及其协调发展 41630635 D010202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移民的人地互动与地方协商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41601134 D010202 服务性消费场域的空间实践与主体身份建构 41601133 D010202 转型期移民地方实践的空间、过程和机制研究——以广州和东莞为例 41671146 D010202 跨国精英移民“家”的实践与空间政治——以珠三角为例 41671173 D010204 宅基地有偿退出与有偿使用策略对农户决策行为的影响机理、响应阈值与政策优化 41601123 D010201 酒店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