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精品课件(PPT20张)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精品课件(PPT20张)

名人警句
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 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读书的滋味!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窃读记”如果改成“偷读记”好不 好?为什么?
明确:“窃”是“偷偷地”的意思,不能改。因为此文以“窃读”为叙 事线索,着重描写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情感经历,“窃读”两字真切 反映了作者囊中羞涩的窘态,更表现了作者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和形象。
(2)“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 爱里长大的!”
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浓浓的爱,不经意的细节往往给人 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爱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 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 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 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 感情的方法;品味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 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 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书 ,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和骨肉,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 ,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将黯然失色 ,没有书的人生将会孤苦寂寞,那么,生活中真的没有 书,或者书不能满足于我们的欲望,该怎么办?我们今 天来体验林海音的窃读经历。

1《窃读记》 ppt课件

1《窃读记》 ppt课件

在进行人物的心理描写时,可以通过恰当的
动作与神态的描写,来表现或暗示人物的心情, 使人物的心理波澜传达的更为细腻。
2020/12/27
19
《窃读记》中“窃”是什么意思?
① 偷盗。偷窃。窃取。 ② “偷偷地”、“暗中”之意;
• “窃读”的含义: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 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2020/12/27
10
1. 自由读课文,看看生字词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 读通顺。
2. 再读课文,想一想: a.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b.“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偷读)
2020/12/27
11
2020/12/27
写“我”经常到书店去窃读及窃读滋味。
【析】动作描写。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 识与智慧。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 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第十段)
【析】只有知识与智慧都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
康成长起来的人。
2020/12/27
18
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境界
的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不应笼笼统统去写, 而是要根据人物的处境,借助内心的独白,进 行细腻的描绘。
【析】“精神食粮”更吸引“我”
2020/12/27
15
人物分析
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 书的穷学生。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 里?左边第三排,不错……”(第二段)
【析】心理描写。体现我当时的心境。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 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 来了。(第三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窃读记》课件(优秀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窃读记》课件(优秀课件)

粮食哺育的是人的身体,而书籍哺 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 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课件在线
5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 牌,闻见炒菜香味,听见锅勺 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突出了看、闻、听这三个词
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不直接 写出主要写什么,而是用看、闻、 听呢?
课件在线
6
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讲课人:优质老师
课件在线
1
窃 读 记
课件在线
黄少玲
2
课件在线
3
“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 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记 ”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课件在线
4
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12
放学后的“我”奔向窃读的书 店。
我又快乐又惧怕地窃读着。来自我窃读后的感受是我们是吃饭 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课件在线
13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 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 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 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 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 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 故乡台湾。
课件在线
11
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 勤于读书的穷学生。
“我”读书读到忘我的境界,如痴如醉 。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 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 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 把书放回书架”
形象地描写出自己读完书后恋恋不舍的
样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PPT课件

16-24节由于 对知识的渴望 到其他书店 窃读,得到 店员的同情。
25-28节 点题
讲授新课
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
──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讲授新课
第一段总结 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这句话以及第一段中描写窃读的句子和描写老板的句子 写出“我”热爱读书和老板冷酷无情。
解析: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 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 里边来了 。
解析: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
第三段总结 因窃读受到店主羞辱后,我的心灵受到创伤,将一 首像为我写照的小诗抄录下来,并贴在床前诵读。
讲授新课
第四段总结 由于对一本新书的渴望,使我再度一试窃读,这次的经 历使我感受到了一位店员的关爱,使我备受感动。
第五段总结 我在读书中成长,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
讲授新课
分析人物形象
1.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 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 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采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板的粗暴。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板的势利。
讲授新课
2.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 后面紧跟着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
讲授新课
“记”:就是指记载描写事或物的文章,就像同学们平时 写日记、周记,也会写游记、参观记。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1、《窃读记PPT教学课件

1、《窃读记PPT教学课件
第4页/共30页
qiè chǎo guō diǎn yō è jù
窃炒锅踮哟饿惧
窃读 炒菜 火锅 踮起 哎哟 饥饿 惧怕
chōng yán zhòu wǎn suān chēng guì
充 檐 皱 碗 酸 撑柜
充饥 屋檐 皱纹 洗碗 酸甜 支撑 书柜
第5页/共30页
第6页/共30页
饥肠辘辘:
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了一番心思。“我”要时时注意“隐藏”自己,有时还要贴在一个大人身边,假装是人家 的小妹妹或是小女儿。从“我”“狡黠”的表演中,我们体会到的是“我”窃读时的提心 吊胆与小心翼翼。
第24页/共30页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 着:‘大些!再大些!’ ”
这两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哪些? 表示动作的词语有跨、踮、挤。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既写出了书店里的顾客很多,更表现了“我”读书的迫切心情。
第18页/共30页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 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 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 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第20页/共30页
想想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找出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 滋味!
这是文章的( 中心 )句 。集中概括了窃读的 (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快乐是 因为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我惧怕是因为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第21页/共30页
第29页/共30页
谢谢大家观赏!
第30页/共30页
第23页/共30页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 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 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 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窃读记-第一课时PPT课件

窃读记-第一课时PPT课件
qiè

1
给句子中的不同颜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偷 ②偷偷地 ③ 谦指自己
1.林海音窃读的滋味是复杂的。 ② 2.警察抓住了一个在小区里行窃的小偷。① 3.窃以为,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③ 4.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她心中窃喜。 ②
2
1. 窃读 记
3
有感情朗读课文,想一 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碗(饭碗 ) 蜿(蜿蜒) 宛(宛如) 婉(婉转) 豌(豌豆)
酸(酸甜) 俊(俊美) 竣(竣工) 峻(险峻) 骏(骏马)
9
“我”为什么要“窃 读” ?
10
“窃读” 的滋味是什么?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11
根据下面所给出的解释,从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填空
1、比喻雨势非常急,非常猛烈。(倾盆大雨) 2、饿得肚子直叫。( 饥肠辘辘 ) 3、比喻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白日梦 ) 4、留恋,不忍分离。( 依依不舍 )
12
4
我会读 一
窃读 招牌 炒菜 锅勺 担忧 踮脚 急切 贪婪 惧怕 环境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倾盆大雨 屋檐 其实 饥肠辘辘 支撑
5
我会读 (二)
réng
lán qīng
仍然 贪婪 倾盆大雨
zàn tuò
暂时 唾沫

腋下

饥肠辘辘
6
yān
dāi
咽 yàn 待

dài
zhuǎn
zhǒng


zhuàn
zhòng
7
窃( ) 炒( ) 饿( ) 窍( ) 抄( ) 俄( )
吵( ) 蛾( )
碗( 蜿( 婉(
) 酸( ) ) 俊( ) ) 骏(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窃读记》PPT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窃读记》PPT优质课件
林海音一身为台湾文坛牺牲奉献, 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 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 学贡献奖”。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关上课本 自己尝试写一写
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
窃读记中的“记” 是什么意思?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
课文赏析
作者为什么要“窃读”?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课文赏析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 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 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
尝试用这几个动词组词造句。
课文赏析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 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 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 的地方了。
窃 读 记

作者简介
认字识词
课文赏析

拓展学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林海音
(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 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 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 于是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 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作者简介
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 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 《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课文赏析
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 窃读的滋味!
作者为什么又快乐,又惧怕?
课文赏析
我的腿真够酸了,交替着用一条腿支 持另一条,有时忘形地撅着屁股依赖在书 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1《窃读记》ppt课件1

1《窃读记》ppt课件1
系列动词——轻手轻脚(“窃读”);急 切
▪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 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 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 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 在昨天的地方了。
从这句话中,哪个字让你感受到了作 者窃读的快乐?
4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道出了作者 窃读时的滋味,能找出来吗?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 读的滋味!
选字组词。 具惧
(具)备 (具 )有 恐(惧)(惧)怕 工(具)
充冲
(充)满 (冲)锋 (冲 )垮 (充 )足
巩固·复习
▪ 看解释写词语 1、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2、留恋,不忍分离。
贪婪 依依不舍
3、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白日梦
4、形容雨很大。
倾盆大雨
5、肚子饿得发出类似车轮滚动的声音饥。肠辘辘
一、划去错误的读音。
踮 (diǎn d﹨iān)脚 哟(yō ﹨yāo) 皱纹(zhòu z﹨òu) 酸(s﹨ān suān)
• 总结写法:
• 1、心理活动描写(作用:揭示人 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 2、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作用: 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 性格) 3、自语式的独白(作用:表达 自己当时的心境和情感,能够更 真切地袒露主人公的心理,读起 来倍感真实、亲切。)
读写结合练习
• 推荐情境:
• 1、我要吃冰激淋 • 2、我要玩电脑 • 3、我要那条连衣裙 • 4、我要......
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 是什么?默读课文,找出有关 的语句,并作简单的批注。
怕被老板发现—— 走 怕被别人发现—— 贴 怕理由不充足—— 装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怎么理解这句话?
“快乐”是她总算找到了想看的书。 “惧怕”是担心被书店老板发现, 会把她赶 出去。

《窃读记》教学课件1

《窃读记》教学课件1
精品课件
林海音
精品课件
林海音: (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 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 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 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 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 在北京长大,1948年 回到故乡台湾。
精品课件
曾任記者、編辑、后 从事文艺创作。她的 创作丰富,代表作有 散文集《两地》《芸 窗夜读》;短篇小说 集《城南旧事》《烛 心》;长篇小说《春 风》《晓云》;广播 剧集《薇薇的周记》 等。
精品课件
学习生字
窃 qiè 盗窃 哟 yō 哎哟 惧 jù 恐惧 撑 chēng支撑 锅 guō 锅炉 饿 è 饥饿 檐 yán 屋檐 碗 wǎn 饭碗 柜 guì 柜台
腋 yè 腋窝 婪 lán 贪婪 辘 lù 辘辘 炒 chǎo 炒菜 踮 diǎn 踮脚 充 chōng 充气 皱 zhòu 皱眉 酸 suān 酸楚
“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析]比喻,略带夸张。形象地刻画了“我”对于 读书的深度渴望和“窃读”的复杂心理。
“当书店里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 觉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书,咽了一 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下去了。” [析]形象地写出自己读完书后恋恋不舍的样子。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国文老师说:“记住,你们是吃饭 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精品课件
窃读 在读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 在读书中……
精品课件
窃读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 在读书中渐渐成长!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全国中小学 最大最全的教学课件资源网

1、《窃读记》ppt课件【18页】

1、《窃读记》ppt课件【18页】

“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 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窃读记”中己
图书馆
书 店
读书,大家可以大大方方地读,为什么作者却 要窃读呢?
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小组合作探究
1、对生字、新词是否读准、会写、理解 了。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 哪些困难?
课后作业
1、推荐林海英的《童话》《城南旧 事》。 2、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 怕的是什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 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了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 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读书,能 使人愉快,使人聪明。
作者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 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生于日本大坂。1948年8月同 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 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作 品:《城南旧事》《芸窗夜读》 《窗》等。
曾任记者、编辑、后 从事文艺创作。她的 创作丰富,代表作有 散文集《两地》《芸 窗夜读》;短篇小说 集《城南旧事》《烛 心》;长篇小说《春 风》《晓云》;广播 剧集《薇薇的周记》 等。
3、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 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 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
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 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 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 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 康成长的人。

窃读记(1)PPT课件

窃读记(1)PPT课件

窃读记
林海音
文章详细记了几次窃读的经历? 这些经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 领悟到了板粗暴阻止看书 屈辱,对人类的仇恨
第二次:店员留书等待阅读。 爱,人间的温暖
记住,你是吃 饭长大的;读书长 大;也是在爱里长 大的!
作者又是怎样窃读?注意时 间、条件、办法和滋味。
时间: 放学下课后
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 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通过以上心理动作描写,可 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怕困难、勤奋读书的精神。
你从作者的窃读中 体会到了什么?
作业:
• 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 的描写“我”的动作和 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 美读积累,并写一段。
积累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 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条件:
书店挤满顾客 雨天
办法: 挤在大人中间, 躲藏在偏僻处,
分几家店读
滋味: 很快乐,也很惧怕
品读文中描写“我” 窃读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的语句.
•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 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 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 到里边来了。
我走进书店,来到书柜边,拿 下书读了起来。
表现出作者对书的渴望,急切 读书的心态。
•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打开书,我开始读起来。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 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 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 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 大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她会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学习
“我”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
些困难?
a. 受到驱逐

b. 隐藏、伪装

c. 渴望下雨读书

d. 饥肠辘辘

拓展学习
课后作业
1. 读了课文,你知道童年的林海英是怎样 读书的吗?
2. 文章中有很多精彩语句,请圈画出来, 并说说看你喜欢它们的理由。
课文赏析
上一句解析
解析: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 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一方 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 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 使人如历其境。
第 四 章
拓展学习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qiè

lán腋

qiè
yán


识字识词
窃读
生 词
踮脚
屋檐
炒菜 贪婪 惧怕
锅勺 支撑 招牌
识字识词
“窃读”是什么意思?
识字识词
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识字识词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问题阅读全文
第 三 章
课文赏析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窃读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课件
1 作者介绍


2 识字识词

3 课文赏析
4 拓展学习
第 一 章
作者介绍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作者介绍
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 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 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 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 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 乡台湾。
同学们下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课件
主要作品:
作者介绍
林海音本人的创作丰收期,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总共 写了四部长篇小说:《晓 云》、《城南旧事》、《春 风》、《孟珠的旅程》,和 三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 咸蛋》、《婚姻的故事》、 《烛芯》,产量十分可观
第 二 章
识字识词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课文赏析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 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 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课文赏析
上一句解析
解析: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 己的感情,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 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 着读的惊喜;
拓展学习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表现了什么?
答案:把“我”比作“饿狼”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拓展学习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1. 当她感觉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 候,她会________________ ;
2. 为了隐藏自己,她会___________________ ; 3. 最令她开心的是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
课文赏析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 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 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
课文赏析
上一句解析
解析: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 “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课文赏析
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 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我有 时还要装着皱着眉头不时望着街心, 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