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胸痹完整版.ppt
合集下载
胸痹(ppt文档)
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 见肺、肝、 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腑之 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在胸痹的治疗中,尤其是对于真心痛的诊治,必须 辨清证候之重危顺逆,一旦发现脱证之先兆,必须尽早 投用益气固脱之品。
13
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吴谦认为胸痹的初始病因为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阳 气,所谓暴寒折阳,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发展 趋势多 由标及本,由轻转剧,轻者多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阻 滞气机,临床表现胸中气塞,短气;重者则为痰瘀交阻,壅塞胸 中,气机痹阻,临床机认识
方肇权在《方氏脉症 正宗·第三卷·心痛》中说:“古人之言 ‘真心痛'者,寒邪客其 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人之 死也,何其如是之速矣?岂其君 主之柔弱乎?抑是寒邪之利 害乎?此拟病之发耳,未穷病之源也。果人之心痛而速死者, 非一朝一夕之由也。必平居闲日,或软掌王事,而期功成;或 谋虑忧心,而恐未遂;或时乖运否,家计日促; 或遇事惊骇, 心伤神损。皆令人之气血日益煎伤,元神衰败,本命 之将 危耳。忽遇风寒乘其伤而中之,则将危之君主,何能复胜其 害 乎?虽然君主之病也,死于一刻,未尝不由于气血、脏腑 皆先病矣。”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卷四·心痛门》中说:“真 心痛者, 手足青至节,夕发旦死,寒邪伤其君主也。今之治例,皆 非真心痛也,以其在心之部位而名心之脉络,或手心主之 脉络,或 胃脘胸膈,或食伤,或寒伤,或气逆,或痰饮, 或死血,或虫,或 郁火,皆致痛也。” ——指出九种心痛中既包括真心痛,也包括胃脘痛 或胆道 蛔虫症等上腹疼痛证候,并认为:“肝虚则胸痛引背胁,实 则胸痛不能转侧,喜太息。”
——指出了心痛与胃脘痛有着本质的 区别和不同的预后。
10
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13
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吴谦认为胸痹的初始病因为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阳 气,所谓暴寒折阳,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发展 趋势多 由标及本,由轻转剧,轻者多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阻 滞气机,临床表现胸中气塞,短气;重者则为痰瘀交阻,壅塞胸 中,气机痹阻,临床机认识
方肇权在《方氏脉症 正宗·第三卷·心痛》中说:“古人之言 ‘真心痛'者,寒邪客其 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人之 死也,何其如是之速矣?岂其君 主之柔弱乎?抑是寒邪之利 害乎?此拟病之发耳,未穷病之源也。果人之心痛而速死者, 非一朝一夕之由也。必平居闲日,或软掌王事,而期功成;或 谋虑忧心,而恐未遂;或时乖运否,家计日促; 或遇事惊骇, 心伤神损。皆令人之气血日益煎伤,元神衰败,本命 之将 危耳。忽遇风寒乘其伤而中之,则将危之君主,何能复胜其 害 乎?虽然君主之病也,死于一刻,未尝不由于气血、脏腑 皆先病矣。”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卷四·心痛门》中说:“真 心痛者, 手足青至节,夕发旦死,寒邪伤其君主也。今之治例,皆 非真心痛也,以其在心之部位而名心之脉络,或手心主之 脉络,或 胃脘胸膈,或食伤,或寒伤,或气逆,或痰饮, 或死血,或虫,或 郁火,皆致痛也。” ——指出九种心痛中既包括真心痛,也包括胃脘痛 或胆道 蛔虫症等上腹疼痛证候,并认为:“肝虚则胸痛引背胁,实 则胸痛不能转侧,喜太息。”
——指出了心痛与胃脘痛有着本质的 区别和不同的预后。
10
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胸痹的ppt
青 衣
《金匮要略》 正式提出“胸痹”名称 归纳出“阳微而阴弦”的病机 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白酒汤、乌 头赤石脂丸等胸痹七方。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
《证治准绳》 创失笑散
《医青衣林改错》 创血府逐瘀汤
三、讨论范围 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包炎、胸膜炎、病毒性
心肌炎、心脏神经症等疾病。
青 衣
病因病机
➢ 阴寒凝结,气失温煦,日久寒邪伤及阳。
➢ 淤阻脉络,血行瘀滞,淤血不去,新血不生, 留淤日久,心气痹阻,心阳不振。
➢ 心气不足,易为风冷邪气所伤,致血运无力而 瘀滞。
➢ 心肾阴虚则水亏火炎,炼液为痰。
➢ 心青病及肾,阴阳并损,阳虚生内寒,寒痰凝络。
衣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主症:心前区或膻中憋闷疼痛,痛可彻及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 侧等部位。性质为绞痛,隐痛,闷痛;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 2、诱发因素:①劳累(典型心绞痛多见),如上坡,登楼,上肢用力活动, 性交,在寒冷的天气(周围血管阻力增高)作体育活动等;②情绪激动,如恐 惧,焦虑,愤怒等;③其它如寒冷、饱餐、吸烟等。 3、缓解因素:休息(劳累性心绞痛在休息后多数不到5分钟缓解,情绪激动引 起的心绞痛则持续较久);用药治疗(含化硝酸甘油后均可在3~5分钟内缓 解)。 4、伴随症状: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 持续时间较长,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 或可发生猝死。 5、多见于中年以上。
胸——病位在心脉
痹——痹阻不通
心痛—膻中或左胸部 憋闷、疼痛
青 衣
青 衣
青 衣
沿革
清代 《医林改错》
明代 《证治准绳》 北宋 《太平圣惠方》 汉代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正式提出“胸痹”名称 归纳出“阳微而阴弦”的病机 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白酒汤、乌 头赤石脂丸等胸痹七方。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
《证治准绳》 创失笑散
《医青衣林改错》 创血府逐瘀汤
三、讨论范围 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包炎、胸膜炎、病毒性
心肌炎、心脏神经症等疾病。
青 衣
病因病机
➢ 阴寒凝结,气失温煦,日久寒邪伤及阳。
➢ 淤阻脉络,血行瘀滞,淤血不去,新血不生, 留淤日久,心气痹阻,心阳不振。
➢ 心气不足,易为风冷邪气所伤,致血运无力而 瘀滞。
➢ 心肾阴虚则水亏火炎,炼液为痰。
➢ 心青病及肾,阴阳并损,阳虚生内寒,寒痰凝络。
衣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主症:心前区或膻中憋闷疼痛,痛可彻及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 侧等部位。性质为绞痛,隐痛,闷痛;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 2、诱发因素:①劳累(典型心绞痛多见),如上坡,登楼,上肢用力活动, 性交,在寒冷的天气(周围血管阻力增高)作体育活动等;②情绪激动,如恐 惧,焦虑,愤怒等;③其它如寒冷、饱餐、吸烟等。 3、缓解因素:休息(劳累性心绞痛在休息后多数不到5分钟缓解,情绪激动引 起的心绞痛则持续较久);用药治疗(含化硝酸甘油后均可在3~5分钟内缓 解)。 4、伴随症状: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 持续时间较长,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 或可发生猝死。 5、多见于中年以上。
胸——病位在心脉
痹——痹阻不通
心痛—膻中或左胸部 憋闷、疼痛
青 衣
青 衣
青 衣
沿革
清代 《医林改错》
明代 《证治准绳》 北宋 《太平圣惠方》 汉代 《伤寒论》
中医内科学之胸痹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胸痹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胸痹概述 02. 胸痹辨证论治 03. 胸痹预防与调护 04. 胸痹现代研究
1 胸痹概述
胸痹定义
01
胸痹是中医内 科学的一个重 要概念,指胸 部闷痛、憋气 等症状。
02
胸痹的病因包 括气滞、血瘀、 痰阻、寒邪等。
03
胸痹的症状包 括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心 悸等。
02
气短:呼吸困难, 气短,活动后加
重
03
心悸:心悸,心 慌,心跳不规律
04
冷汗: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
发冷
05
头晕:头晕,头 痛,视物模糊
06
恶心呕吐: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
07
失眠:失眠,多 梦,易惊醒
08
乏力:乏力,疲 倦,精神不振
09
便秘:便秘,大 便干结,排便困
难
10
水肿:下肢水肿, 颜面水肿,眼睑
水肿
2 胸痹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包括病因、病机、病 位、病性、病势等
2
病因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外感六淫、内伤 七情、饮食劳倦等
3
病机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气血津液、脏腑 经络、阴阳气血等
4
病位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心、肺、肝、脾、 肾等
5
病性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寒、热、虚、实、 表、里等
饮食调理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 水,避免脱水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 瘦肉、豆腐、鸡蛋等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 免情绪波动过大
学会自我调节,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演讲人
目录
01. 胸痹概述 02. 胸痹辨证论治 03. 胸痹预防与调护 04. 胸痹现代研究
1 胸痹概述
胸痹定义
01
胸痹是中医内 科学的一个重 要概念,指胸 部闷痛、憋气 等症状。
02
胸痹的病因包 括气滞、血瘀、 痰阻、寒邪等。
03
胸痹的症状包 括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心 悸等。
02
气短:呼吸困难, 气短,活动后加
重
03
心悸:心悸,心 慌,心跳不规律
04
冷汗: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
发冷
05
头晕:头晕,头 痛,视物模糊
06
恶心呕吐: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
07
失眠:失眠,多 梦,易惊醒
08
乏力:乏力,疲 倦,精神不振
09
便秘:便秘,大 便干结,排便困
难
10
水肿:下肢水肿, 颜面水肿,眼睑
水肿
2 胸痹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包括病因、病机、病 位、病性、病势等
2
病因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外感六淫、内伤 七情、饮食劳倦等
3
病机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气血津液、脏腑 经络、阴阳气血等
4
病位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心、肺、肝、脾、 肾等
5
病性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寒、热、虚、实、 表、里等
饮食调理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 水,避免脱水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 瘦肉、豆腐、鸡蛋等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 免情绪波动过大
学会自我调节,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
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特
概 述
点
文 献 摘 要
概 述
★ 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正式提 出“胸痹”的名称。 ★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
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不得卧,
心痛彻背”。治疗胸痹“宣痹通阳”。
范
★
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 ( 心绞痛、
★代 表 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 ★常 用 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 ★加 减:失笑散;丹栀逍遥散;当归芦荟丸。
痰 浊 闭 阻 证
★证 候:胸闷痰多气短,肢重肥胖,倦怠乏力,吐涎,
辨 证 论 治
舌胖有齿痕,苔腻或滑,脉滑,阴雨天发作。
★病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 ★治 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
诊 查 要 点
发作特点 诱发因素
胸痹
胃 脘 痛
兼夹症状
相关检查
小
结
诊断依据:主症——胸部疼痛;诱因——操劳
诊 查 要 点
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感受 寒冷等;发病年龄——中年以上。
相关检查:ECG、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 病证鉴别:悬饮、胃脘痛、真心痛
胸痹
辨 证 论 治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中医内科学— —胸痹
胸痹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辨 证 论 治 预 防 调 护 结 语 临 证 备 要
定
义
★ 胸痹: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
概 述
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 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特
概 述
点
文 献 摘 要
概 述
★ 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正式提 出“胸痹”的名称。 ★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
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不得卧,
心痛彻背”。治疗胸痹“宣痹通阳”。
范
★
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 ( 心绞痛、
★代 表 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 ★常 用 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 ★加 减:失笑散;丹栀逍遥散;当归芦荟丸。
痰 浊 闭 阻 证
★证 候:胸闷痰多气短,肢重肥胖,倦怠乏力,吐涎,
辨 证 论 治
舌胖有齿痕,苔腻或滑,脉滑,阴雨天发作。
★病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 ★治 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
诊 查 要 点
发作特点 诱发因素
胸痹
胃 脘 痛
兼夹症状
相关检查
小
结
诊断依据:主症——胸部疼痛;诱因——操劳
诊 查 要 点
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感受 寒冷等;发病年龄——中年以上。
相关检查:ECG、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 病证鉴别:悬饮、胃脘痛、真心痛
胸痹
辨 证 论 治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中医内科学— —胸痹
胸痹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辨 证 论 治 预 防 调 护 结 语 临 证 备 要
定
义
★ 胸痹: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
概 述
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 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
厥阴俞穴
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主治心悸、心痛等
症。
内关穴
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 ,主治心悸、心痛、失眠等症
。
神门穴
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 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悸
、失眠等症。
针灸治疗胸痹的手法与注意事项
手法
采用毫针刺法,根据病情选择补泻手法,如提插、捻转等。
注意事项
避免在胸痹发作时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加重病情;针灸治疗时应选择专业医师操作,避 免误伤经络。
03
中药治疗胸痹的方法
气滞血瘀型胸痹的治疗
总结词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详细描述
针对气滞血瘀型胸痹,中药治疗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原则,常用药物包括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以疏 肝理气、活血化瘀。
痰浊闭阻型胸痹的治疗
总结词
豁痰开窍,宣痹通阳
详细描述
针对痰浊闭阻型胸痹,中药治疗以豁痰开窍、宣痹通阳为原则,常用药物包括瓜蒌薤白半夏汤、涤痰 汤等,以祛痰化浊、宣痹通阳。
针灸治疗胸痹的疗效评估
症状改善情况
通过观察患者心悸、心痛等症 状的缓解程度来评估疗效。
心电图改善情况
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改善程 度来评估疗效。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通过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 况来评估疗效。
复发率
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来 评估疗效。
05
其他疗法在胸痹中的应用
推拿按摩在胸痹中的应用
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通过手法按摩患者的身体,可以 缓解胸痹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 停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病情监测
环境与气候
中医内科学--胸痹 ppt课件
ppt课件
13
辨疼痛程度
轻——疼痛持续时间短暂,偶发或遇劳而发 ,休息、服药可止。 重——疼痛持续不止,频发,休息、服药不止。 危——疼痛持续数小时,服药不止,甚至数日不休。
ppt课件
14
分析病位
胸闷、膺背肩胛间痛,短气者,病位在心、血脉;
情志因素诱发者,除胸闷膺痛,多伴胁下痛或两胁 胀痛,病位在心、肝,以心为主。
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 而入,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 病。《医门法律· 中家门》云:“胸痹心痛,然总 9 ppt课件 因阳虚,故阴得乘之。”
病因病机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心、肝、胃、脾、 肾等脏腑亏虚,功能失调;标实指因感受寒邪、内伤 七情、劳逸过度、饮食失节导致的气滞、寒凝、痰浊、 血瘀等。
11 ppt课件 5.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运动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ppt课件
12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疼痛性质 气滞——闷重痛轻,伴胸胁胀满,善太息。 痰浊——天阴加重,痰多,苔腻。 血瘀——刺痛不移,夜间多发,舌质紫暗,瘀斑。 寒凝——绞痛,遇冷而发,畏寒肢冷。 心阴不足——灼痛,兼心悸,眩晕,烦热,口干 盗汗。 心气不足——隐痛而闷,劳累而发,伴心慌气短 乏力。
ppt课件 19
方药:柴胡15、枳壳10、芍药20-30、甘草6、香附10、川芎10。 加减 : 气滞湿阻者,合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 气郁化火者,改用丹栀逍遥散。 气滞血瘀者,合失笑散(蒲黄、五灵脂)。
ppt课件
20
痰浊壅塞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病机:心脉不通、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等
症状:胸闷、胸痛、心悸、气 短等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阳散 结、化痰降浊等
胸痹的分类
气滞血瘀型: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痰浊阻滞型:痰湿内生,阻滞胸阳,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寒凝心脉型:寒邪入侵,心脉受阻,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心肾阳虚型:心肾阳气不足,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心脾两虚型:心脾两虚,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常用药物:丹参、红花、 川芎等
药物作用:活血化瘀、通 脉止痛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体 质调整
药物疗程:一般需要长期 服用,定期复查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运动锻炼: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心理调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等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避免脱水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虑
心理调适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胸痹的预后与病 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效果以及患 者的生活习惯等 因素有关。
胸痹患者需要长 期坚持治疗,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戒烟、限 酒、合理饮食等。
胸痹患者需要定 期复查,以便及 时发现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胸痹患者需要保 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以免加重 病情。
药物治疗
治疗学研究进展
【胸痹】课件(2)
( 1 )本虚标实:因脏气功能不强,胸阳 不振,阴寒、痰浊、瘀血内聚所致,故为 本虚标实证。 虚实之间可互为影响,因阴邪易伤阳气, 阳虚则阴邪内聚。
【病因病机】
( 2 )多偏于标实:病势明显阶段,因寒、痰、 瘀等邪气阻遏胸阳,不通而痛,故偏于标实。
❖即使病久正虚或老年体虚者,在发作阶段,亦属邪实为 主或虚实夹杂。
( 1 )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真心痛)。
( 2 )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悸动, 脉结代。
( 3 )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咳喘,肢 肿(水肿)。
【病因病机】
5、转化:
胸痹病机转化可因实致虚,亦可因虚致实。
痰踞心胸,胸阳痹阻,病延日久,每可耗气伤阳, 向心气不足或阴阳并损证转化;
( 3 )病久或老年体虚者可见虚证:胸痹久发, 可由实致虚,于标实缓解阶段表现各种虚象。
❖若初为胸阳、脾气不振,日久及肾;或迳以肾阳亏虚为 主。
❖痰瘀久郁化火伤阴,或老年肝肾亏虚,肾水不能上济, 则为心肾(肝)阴虚。
各种虚证常多错杂,可见气阴两虚、肝肾阴虚、 阳气虚弱等证候。
【病因病机】
( 4 )相兼为病 气滞血瘀 寒凝气滞 痰瘀交阻
↓ 痰瘀同源→ 痰阻血瘀
脾胃虚弱→ 气血生化乏源→ 气血亏虚
不荣则痛 痰(病理产物) 瘀(病理产物)
【病因病机】
3.情志失节
忧思伤脾 脾运失健 津液不布 痰
思则气结
津液不布 血行瘀滞
痰(病理产物) 瘀(病理产物)
郁怒伤肝
肝失疏泄
肝郁气滞
血瘀 痰阻 灼津为痰 气郁化火
炼液为瘀
心脉痹阻
【病因病机】
4.劳倦内伤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 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病因病机】
( 2 )多偏于标实:病势明显阶段,因寒、痰、 瘀等邪气阻遏胸阳,不通而痛,故偏于标实。
❖即使病久正虚或老年体虚者,在发作阶段,亦属邪实为 主或虚实夹杂。
( 1 )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真心痛)。
( 2 )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悸动, 脉结代。
( 3 )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咳喘,肢 肿(水肿)。
【病因病机】
5、转化:
胸痹病机转化可因实致虚,亦可因虚致实。
痰踞心胸,胸阳痹阻,病延日久,每可耗气伤阳, 向心气不足或阴阳并损证转化;
( 3 )病久或老年体虚者可见虚证:胸痹久发, 可由实致虚,于标实缓解阶段表现各种虚象。
❖若初为胸阳、脾气不振,日久及肾;或迳以肾阳亏虚为 主。
❖痰瘀久郁化火伤阴,或老年肝肾亏虚,肾水不能上济, 则为心肾(肝)阴虚。
各种虚证常多错杂,可见气阴两虚、肝肾阴虚、 阳气虚弱等证候。
【病因病机】
( 4 )相兼为病 气滞血瘀 寒凝气滞 痰瘀交阻
↓ 痰瘀同源→ 痰阻血瘀
脾胃虚弱→ 气血生化乏源→ 气血亏虚
不荣则痛 痰(病理产物) 瘀(病理产物)
【病因病机】
3.情志失节
忧思伤脾 脾运失健 津液不布 痰
思则气结
津液不布 血行瘀滞
痰(病理产物) 瘀(病理产物)
郁怒伤肝
肝失疏泄
肝郁气滞
血瘀 痰阻 灼津为痰 气郁化火
炼液为瘀
心脉痹阻
【病因病机】
4.劳倦内伤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 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11.2.胸痹PPT课件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 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 痛 。”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 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2021
8
《金匮要略》 设专篇论述 提出“阳微而阴弦”的病机 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 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 丸等方剂。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 《证治准绳》 创失笑散 《医林改错》 创血府逐瘀汤
1)年龄: 中老年
2)部位: 左侧胸膺 、膻中 3)症状: 憋闷、疼痛(隐、胀、刺、绞、灼痛) 4)放射: 肩、背、前臂、咽、胃脘、中、小指 5)时间: 突发、短暂 6)伴证: 心悸、气短、喘促、惊恐、面色苍白、
冷汗出、脉结代
7)诱因: 情志波动、气候变化、暴食、过劳或无
2021
18
1) 寒凝心脉
2021
14
鉴别诊断
胸痹心痛 胸 痛 胃痛 胁痛
部位 左胸膺膻中 胸部 上 腹部 胁肋部
疼痛 闷痛 呼吸运动 胀痛压痛 肋下 特点 诱因而发 转侧加剧 持续时间长 压痛
伴证 心悸短气 咳喘痰鸣 纳呆恶心 厌油 黄疸
辅检 EKG
X线
2021
胃镜钡餐 B超肝功
15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疼痛性质
气 滞 ----闷重痛轻,伴胸胁胀满,善太息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味。心电图示“心 肌缺血”。
诊断:
分型: 治法:
方药:
2021
27
中国 医学 将走 向国 际!
2021
28
治法:通阳泄浊,
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
加味 (栝蒌、薤白、半夏 、 厚朴 、枳实、桂 枝、茯 苓、甘草、干姜、细辛)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 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2021
8
《金匮要略》 设专篇论述 提出“阳微而阴弦”的病机 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 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 丸等方剂。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 《证治准绳》 创失笑散 《医林改错》 创血府逐瘀汤
1)年龄: 中老年
2)部位: 左侧胸膺 、膻中 3)症状: 憋闷、疼痛(隐、胀、刺、绞、灼痛) 4)放射: 肩、背、前臂、咽、胃脘、中、小指 5)时间: 突发、短暂 6)伴证: 心悸、气短、喘促、惊恐、面色苍白、
冷汗出、脉结代
7)诱因: 情志波动、气候变化、暴食、过劳或无
2021
18
1) 寒凝心脉
2021
14
鉴别诊断
胸痹心痛 胸 痛 胃痛 胁痛
部位 左胸膺膻中 胸部 上 腹部 胁肋部
疼痛 闷痛 呼吸运动 胀痛压痛 肋下 特点 诱因而发 转侧加剧 持续时间长 压痛
伴证 心悸短气 咳喘痰鸣 纳呆恶心 厌油 黄疸
辅检 EKG
X线
2021
胃镜钡餐 B超肝功
15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疼痛性质
气 滞 ----闷重痛轻,伴胸胁胀满,善太息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味。心电图示“心 肌缺血”。
诊断:
分型: 治法:
方药:
2021
27
中国 医学 将走 向国 际!
2021
28
治法:通阳泄浊,
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
加味 (栝蒌、薤白、半夏 、 厚朴 、枳实、桂 枝、茯 苓、甘草、干姜、细辛)
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全
★常 用 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
炙甘草、茯苓;柏子仁、枣仁、五味子、
远志;丹参、当归身、芍药、阿胶。
★加 减:酸枣仁汤;珍珠母、灵磁石、石决明、
琥珀、黄连阿胶汤;左归饮。
心肾阳虚证
★证 候: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神倦怯寒;舌
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迟。
辨 证
★病机概要:阳气虚衰,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
持续时间: 阵发性、时间短、反复发作
兼 症: 心悸、气短、自汗,甚喘促
胸
痹
诊断依据
主要症状: 胸部疼痛
诊
查
诱发因素: 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
要 点
饮暴食、感受寒冷等
发病年龄: 中年以上
诊 查
相关检查
要
点 心电图(ECG)
心 脏 超声 心脏 X 线 冠 脉 造影
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 静息ECG、发作ECG、负 荷试验、动态监测。
因 病 机
缓
日频 。
急 急 素无不舒之感,或许久不发,遇诱因猝然而发心痛。
危 心胸卒然大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真心痛)
病 因 痰踞心胸,胸阳痹阻 耗气伤阳,心气不足 阴阳
机 实 并损
转致
化 虚 阴寒凝结,日久伤阳 心阳虚衰
病
因
瘀血阻络 新血不生 心气痹阻,心阳不振
病
机
因 心气不足,鼓动不力 气滞血瘀
诊 查
病症鉴别
要 点
悬饮
痰饮之一,胸膈饱满, 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
卧。——饮流胁下
胃脘痛
真心痛
胸痹与悬饮
病变 疼痛部位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脏腑
诊胸
左胸部, 闷痛;突发、历 受寒、饱 心系病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
胸痹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 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VS
调护
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 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
04
胸痹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具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中成药
如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适用于胸痹症状较轻或缓解期患者,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的优点。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和气血、舒经通络,缓解胸痹症状。
艾灸
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常用于寒凝血瘀型胸痹的治疗。
推拿按摩
推拿
通过手法推拿,放松肌肉、舒缓疼痛,改善 胸痹引起的胸闷、胸痛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 胸痹概述 •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 胸痹的中医特色疗法 • 胸痹的案例分析
01
胸痹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 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胸痹可分为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类型。
黄芪等。
03
现代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现代医学分类与诊断标准
分类
根据胸痹的病因、症状和体征,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心绞痛、 心肌梗死等类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结 合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
胸痹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 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VS
调护
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 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
04
胸痹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具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中成药
如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适用于胸痹症状较轻或缓解期患者,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的优点。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和气血、舒经通络,缓解胸痹症状。
艾灸
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常用于寒凝血瘀型胸痹的治疗。
推拿按摩
推拿
通过手法推拿,放松肌肉、舒缓疼痛,改善 胸痹引起的胸闷、胸痛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 胸痹概述 •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 胸痹的中医特色疗法 • 胸痹的案例分析
01
胸痹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 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胸痹可分为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类型。
黄芪等。
03
现代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现代医学分类与诊断标准
分类
根据胸痹的病因、症状和体征,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心绞痛、 心肌梗死等类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结 合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灵枢·厥病》有“真心痛”之说,谓“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金匮要略》对胸痹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宋金元时代有关胸痹的治疗方法十分丰富。 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如《玉
机微义·心痛》中揭示胸痹病证不仅有实证,亦有虚证。 《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
;.;
5
概述
❖ 本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见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 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 慢性肺系疾病等。
;.;
6
病因病机
❖ 胸痹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
体虚。 外因:寒邪内侵。
;.;
7
;.;
9
诊查要点
❖ 胸痹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当为胸闷痛,并
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 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 药后可缓解。悬饮为胸肋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 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 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
10
诊查要点
病因病机
❖ 胸痹的主要病机
❖ 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 心脉痹阻。
❖ 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阴 伤、阳衰及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为瘀血、寒 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
❖ 病理演变:轻者多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重 者则为痰瘀交阻,壅塞胸中,气机痹阻。严重者部 分心脉突然闭塞,气血运行中断,可见心胸猝然大 痛,而发为真心痛。
;.;
14
辨证论治
;.;
15
辨证论治
❖ 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 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 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 枳壳、当归、生地、降香、郁金。
香、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 《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
4
概述
❖ 《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 《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进行了专
门的论述,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 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 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蒌薤白白 酒汤等九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 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
❖ 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当益气活 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仁四物汤加减,重用人参、黄芪;
❖ 卒然心痛发作,可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活 血化瘀、芳香止痛。
;.;
17
辨证论治
❖ 气滞心胸证 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 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赤芍、香附、陈皮、川芎。
❖ 胸痹与胃痛的鉴别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
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 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 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痛与饮食 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 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证候。
;.;
11
诊查要点
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
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 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
13
辨证论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 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 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 顾同治。
❖ 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 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 脉治法;
❖ 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肝、 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 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中医内科学
;.;
1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临证体会
胸痹
;.;
2
概述
❖ 胸痹的概念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
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 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
3
概述
❖ 胸痹的源流 胸痹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
;.;
16
辨证论治
❖ 心血瘀阻加减变化:
❖ 心血瘀阻重症,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降 香、丹参加强活血理气之功;
❖ 若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荜茇 辛香理气止痛;
❖ 若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者,伴畏寒肢冷,脉沉细或沉迟, 可加桂枝或肉桂、细辛、高良姜、薤白温通散寒,或人 参、附子益气温阳;
;.;
8
诊查要点
❖ 诊断要点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 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 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 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 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 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 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
18
辨证论治
❖ 气滞心胸证加减变化: ❖ 胸闷心痛明显,为气滞血瘀之象,可合用失笑散,
以增强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作用; ❖ 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
脉弦数者,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 ❖ 便秘严重者,加当归芦荟丸以泻郁火。
;.;
19
辨证论治
❖ 痰浊闭阻证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
❖ 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
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 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
12
辨证论治
❖ 胸痹辨证: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掌握虚实,
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 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金匮要略》对胸痹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宋金元时代有关胸痹的治疗方法十分丰富。 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如《玉
机微义·心痛》中揭示胸痹病证不仅有实证,亦有虚证。 《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
;.;
5
概述
❖ 本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见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 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 慢性肺系疾病等。
;.;
6
病因病机
❖ 胸痹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
体虚。 外因:寒邪内侵。
;.;
7
;.;
9
诊查要点
❖ 胸痹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当为胸闷痛,并
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 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 药后可缓解。悬饮为胸肋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 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 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
10
诊查要点
病因病机
❖ 胸痹的主要病机
❖ 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 心脉痹阻。
❖ 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阴 伤、阳衰及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为瘀血、寒 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
❖ 病理演变:轻者多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重 者则为痰瘀交阻,壅塞胸中,气机痹阻。严重者部 分心脉突然闭塞,气血运行中断,可见心胸猝然大 痛,而发为真心痛。
;.;
14
辨证论治
;.;
15
辨证论治
❖ 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 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 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 枳壳、当归、生地、降香、郁金。
香、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 《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
4
概述
❖ 《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 《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进行了专
门的论述,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 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 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蒌薤白白 酒汤等九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 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
❖ 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当益气活 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仁四物汤加减,重用人参、黄芪;
❖ 卒然心痛发作,可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活 血化瘀、芳香止痛。
;.;
17
辨证论治
❖ 气滞心胸证 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 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赤芍、香附、陈皮、川芎。
❖ 胸痹与胃痛的鉴别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
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 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 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痛与饮食 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 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证候。
;.;
11
诊查要点
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
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 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
13
辨证论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 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 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 顾同治。
❖ 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 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 脉治法;
❖ 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肝、 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 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中医内科学
;.;
1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临证体会
胸痹
;.;
2
概述
❖ 胸痹的概念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
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 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
3
概述
❖ 胸痹的源流 胸痹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
;.;
16
辨证论治
❖ 心血瘀阻加减变化:
❖ 心血瘀阻重症,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降 香、丹参加强活血理气之功;
❖ 若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荜茇 辛香理气止痛;
❖ 若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者,伴畏寒肢冷,脉沉细或沉迟, 可加桂枝或肉桂、细辛、高良姜、薤白温通散寒,或人 参、附子益气温阳;
;.;
8
诊查要点
❖ 诊断要点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 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 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 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 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 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 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
18
辨证论治
❖ 气滞心胸证加减变化: ❖ 胸闷心痛明显,为气滞血瘀之象,可合用失笑散,
以增强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作用; ❖ 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
脉弦数者,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 ❖ 便秘严重者,加当归芦荟丸以泻郁火。
;.;
19
辨证论治
❖ 痰浊闭阻证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
❖ 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
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 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
12
辨证论治
❖ 胸痹辨证: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掌握虚实,
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 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