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课件 肝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5-肝功能不全-课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肝脏是最大的代谢器官
一、肝脏疾病的
常见病因和机制
1 .生物性 2. 理化性 3 .遗传性 4 .免疫性 5 .营养性
(二)其他细胞
❖肝Kuffer细胞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肝星形细胞与肝纤维化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功能障碍 ❖Pit细胞与肝功能障碍
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HO
CHOHCH2NH2
HO
CHOHCH2NH2
HO
CHCH2NH2
CHOHCH2NH2
HO
HO
HO
CHOHCH2NH2
HO
去甲肾上腺素
CHOHCH2NH2
苯乙醇胺
HO
CHCH2NH2
HO
多巴胺
CHOHCH2NH2 HO
羟苯乙醇胺
谁是假性神经递质?
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 上与正常神经递质相似,当其增多时可 取代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被摄取、贮 存和释放,但生理效应远较去甲肾上腺 素和多巴胺弱,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一)氨中毒学说
❖肝功能严重障碍时血氨为什么增高? ❖氨对脑组织有哪些毒性作用?
肝功能严重障碍时
血氨为什么增高?
➢尿素合成减少,氨清除不足 ➢氨的产生增多
为什么尿素合成减少,氨清除不足?
1.鸟氨酸循环障碍
氨+CO2 鸟氨酸
氨甲酰 磷酸盐
酶
瓜氨酸
2.门--体分流
尿素 氨绕过肝脏
精氨酸
琥珀酰 精氨酸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形成的机制?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昏迷的机制?
brain
酪胺
MAO
liver 苯乙胺
正常代谢
病理肝功能不全课件
鸟氨酸循环障碍
38
(2)氨的产生过多
75%的氨来源于肠道
蛋白质
氧化酶
氨基酸
氨
尿素酶
尿素
氨
39
①肠道产氨增多
上消化道出血
血液蛋白质分解
氨产生增加
40
肠粘膜淤血、水肿
食物消化、吸收和排空
氨的生成增多
41
对肝昏迷患者用乳果糖500ml加水 500ml灌肠作为首先治疗,特别有用。 乳果糖口服后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 乳酸和醋酸,使肠腔呈酸性,从而减 少氨的形成和吸收。
⑸肾血流量减少,醛固酮过代谢紊乱
低钾血症
醛固酮过多,导致肾脏排泄K+增多
低钠血症
ADH增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而引起细胞水肿。
14
三、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
⑴ 高胆红素血症
⑵ 肝细胞内胆汁淤积症 肝细胞内胆汁分泌器严重结构和功能碍障
肝内胆汁淤积 对机体的影响:
34
(一)氨中毒学说(ammonia intoxication)
认为氨是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因素
根据 bibliography(文献)
①80%患者常有血氨及脑脊液氨升高; ②高蛋白饮食及铵盐可诱发肝性脑病,控 制饮食或降低血氨后病情好转; ③动物实验给予大剂量铵盐可诱发可逆性 昏迷;
35
正常人血氨不超过为59μmol/L,在氨的生成与 清除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32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脑组织无特异性形态学改变, 仅可见到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 细胞水肿;
脑组织水肿。
目前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病机 制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患造成 肝功能衰竭而导致的代谢紊乱、 代谢毒物蓄积,从而引起脑组 织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学15-肝功能不全ppt课件
●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amino acid imbalance hypothesis) ▲氨基酸不平衡(Amino acid imbalance)
healthy:
支链氨基酸 / 芳香族氨基酸=3.0 ~3.5
branched aa / aromatic aa=3.0~3.5
(BCAA)
(AAA)
过度的炎症反应等
进一步in, Fn):主要是指一组在结
构上类似、免疫原性相同的糖蛋白。它主要存在于人和动 物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和血浆中,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免疫 调理素,也是连接细胞和细胞外纤维和基质的一种介质。
目前认为, Fn是与IgG和C3不同的第三种免疫调理素。
NAD
ATP
谷氨酰胺
(1)进入三羧酸循环的-酮戊二酸 ,ATP产生
(2)NADH消耗过多,呼吸链递氢受阻;ATP产生
(3)ATP消耗过多。
2.干扰脑内神经递质—神经介质成分改变
丙酮酸
NH3↑
×
草酰乙酸
乙酰辅酶A +
胆碱
乙酰胆碱↓
× 琥珀酸
NH3↑
柠檬酸
γ-氨基丁酸↑
α-酮戊二酸
NADH
+NH3↑
NAD
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
②肝内外侧枝循环 氨不经过肝脏→体循环→血氨↑ 门体分流
⑵ 氨产生过多 原因机制:①肠腔产氨↑
肝功能↓ 肝硬化 →门脉高压→肠粘膜淤血、水肿 胆汁分泌↓→抑制肠道细菌功能↓,促进 肠蠕动↓
食物蛋白消化吸收排空障碍→细菌丛生→氨产生↑ 肝硬化伴有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合并尿毒症→尿素弥散入肠腔↑ 肠腔中氨的吸收情况取决于肠腔中PH
➢1)高血氨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2)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
病理生理肝功不全-PPT文档
兴奋性下降
突触后神经元
Cl- ClC- lCl-
突触前神经元 兴奋
超极化状态
GABA
主要论点
GABA是哺乳动物脑内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 递质。肝功衰使得肠源性GABA清除减少, 通过通透性增强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 经系统,与受体结合后使神经元呈超极化 状态,抑制中枢系统功能
当前的观念
高血氨与血浆氨基酸失衡相互依赖, 互为因果,共同促进昏迷发生
二 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 黄疸
胆红素的摄取、运载、酯化、排泄及胆汁 酸的摄入、运载及排泄均由肝细胞完成。
高胆红素血症
肝细胞内胆汁淤积症
三 凝血与纤溶障碍 出血倾向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凝血因子消耗增多 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原发性纤溶 血小板的量与功能异常
四 免疫功能障碍
细菌感染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ntestinal endotoxenia)
五 解毒功能障碍 肝性脑病 六 肝性腹水 七 肝性功能性肾衰竭
肝功能不全是一个由轻到重渐进的 过程,肝功能衰竭是它的晚期阶段, 在临床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与肾功 能衰竭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olopathy
定义: 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临床表现由轻到重:
昏迷
性格行为 轻微改变
假性神经递质 竞争结合受体
突触
Nomal
Hepatic failure
假说三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Plasma amino acid imblance hepothesis
提出依据
肝性脑病患者BCAA/AAA较正常人显著下 降(decrease from 3-3.5 to 0.6-1.2)
纠正BCAA/AAA,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得到 改善
病理生理学--肝功能不全 ppt课件
肾脏产氨
血氨升高
肝硬化
门静脉淤血 pH对肠道氨吸收的影响 OHNH4+ NH3 H+ ppt课件
肌肉分解代 谢增强
55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
(易破裂出血)
ppt课件
56
(2)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①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氨从四个环节干扰脑组织有氧氧化)
ppt课件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七)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障碍
肝性腹水(hepatic ascites)
门脉高压 局部因素 血浆胶体渗透压↓ (腹腔内因素) 淋巴回流障碍 GFR↓ 全身因素 ADS↑ (腹腔外因素) 利钠激素活性↓
ppt课件 35
肝性腹水(hepatic ascites)
ppt课件 36
1、氨中毒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4、GABA学说
5、当前观点
6、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
ppt课件 53
1、氨中毒学说 (ammonia intoxication hypothesis)
(1)血氨升高 ①氨的清除不足
A、酶系统受损 B、底物不足
C、消耗大量ATP
ppt课件
54
②氨的产生过多
2、枯否细胞功能受抑
3、内毒素从结肠漏出
4、内毒素吸收过多
内毒素→肝损害
1) 直接作用 2)细胞因子 3)肝微循环障碍 4)过度炎症反应 ppt课件
32
正常
1、 枯否细胞
2、 Ig、补体
3、 处理Ag-Ab复合物的场地 后果 1、 细菌感染 2、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生理病理学肝功能不全课件
肝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
1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抗炎等 2 营养支持:补充营养,提高肝脏功能 3 保肝治疗:使用保肝药物,保护肝脏 4 抗纤维化治疗:使用抗纤维化药物,防止肝脏纤维化 5 并发症治疗: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如腹水、肝性脑病等 6 肝移植: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可以考虑肝移植治疗
演讲人
生理病理学 肝功能不全 课件
目录
01 肝功能不全概述 02 肝功能不全的生理病理学 03 肝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04 肝功能不全的案例分析
1
肝功能不全概 述
肝功能不全的定义
肝功能不全是指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导致肝脏无 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包括:黄疸、腹水、肝性脑病、 肝性肾病等。
08
预防措施:健 康饮食、规律
作息等
病例分析思路
0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家 族史等
02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结果等
03
诊断思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可能的诊断
04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肝功能不全的预后与预防
预后:肝功能不全 患者预后较差,但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
以改善预后
预防: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饮 酒、吸烟等不良习 惯,定期体检,及 时发现和治疗肝病
治疗:肝功能不全 的治疗主要包括药 物治疗、手术治疗
和肝移植等
生活方式: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如 饮食清淡、适量运 动、保持良好的心 态等,有助于预防
06维生素代Biblioteka 异 常:维生素A、 D、E等维生素
病理生理学之肝功能不全.ppt
肝性功能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示意图
• 第三节 肝纤维化 • 定义: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各种病
因引起肝细胞发生炎症及坏死等变化,进而刺激 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失调,导致肝内纤 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
GABA
氨与氨基酸比例失调
高血氨 胰高血糖素 血糖 胰岛素 BCAA 、AAA
当前观点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复杂,研究尚不明确 •基本倾向于上述四个致病机制 •各个致病学说相互关联、促进或加重肝性脑病, 特别是高血氨的致病性非常重要
• 三、肝性脑病发生的常见诱因 (一)消化道出血 食管下端和胃底部
血氨增多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1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酮戊二酸↓
NH3
NH3
谷氨酸↓
谷氨酰胺↑
NADH
NA D
ATP
① -酮戊二酸消耗→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量减少→ATP↓
② NADH消耗,妨碍呼吸链的递氢过程→ATP↓
③ 氨抑制丙酮酸脱羧酶活性→乙酰辅酶A生成减少
→ATP↓
④ 氨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消耗大量ATP
解 质
③淋巴循环障碍;④钠、水潴留(GFR
代
降低,醛固酮增多,ANP减少)
谢 紊
电解质代谢紊乱: ①低钾血症(醛固酮 );②低
乱
钠血症(ADH )
肝硬变时肝腹水的发生机制
胆
汁 分
胆红素的摄取、运载、酯化、排泄障碍可导致高 胆红素血症或黄疸
泌
和 胆汁酸的摄入、运载或排泄障碍可导致肝内胆汁 排 淤积
上行激动系统功能 ◆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睡眠的周期与醒觉 网状结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 ◆γ-氨基丁酸,谷氨酸
病理生理学-肝功能不全本科 PPT资料共113页
1、氮的负荷增加
外源性氮负荷增加 内源性氮负荷增加
上消化道出血 过量蛋白质饮食 输血
肝肾综合征 便秘 感染
2、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
机制: IL-6、TNF-α增多 高碳酸血症 脂肪酸 饮酒
3、脑敏感性增高
当使用镇静、麻醉及氯化氨等药物,易 发生肝性脑病,便秘,酒精中毒也可作 为肝性脑病的诱因。
③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
氮质血症
产氨增多
胃肠道的尿素
④肾脏产氨增加
见于肾小管泌氢
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用排钾利尿剂 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⑤肌肉产氨增多
肌肉收缩加剧 腺苷酸分解 产氨增多
影响肠道氨吸收的因素
pH NH3
pH
NH4+
乳果糖,在肠腔中分解乳酸、醋酸,降低 肠腔的pH值,减少氨的吸收,达到降低血 氨的作用
机制:
①大脑长期受一些毒性物质作用的结果 ②大脑缺乏某些必须的物质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昏迷期)
肌张力增强,瞳孔散大
肝性脑病的分类
按原因
肝性脑病
内源性 肝性脑病
外源性 肝性脑病
内源性肝性脑病
由急性严重肝细胞坏死 引起,毒性物质在通过肝脏 时未经解毒即进入体循环。
外源性肝性脑病
多由慢性肝脏疾患引起, 毒性物质通过分流绕过肝脏, 未经解毒即进入体循环。
根据发生的速度
急性肝性脑病:多见于重症病毒性肝 炎或严重急性肝中毒患者。
一、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 Causes and Mechanisms
(一)、生物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
病毒:肝炎病毒 细菌 阿米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案【动物医学专业】第十章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肝脏具有多种生理机能:例如物质代谢功能(如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合成分泌功能(如合成分泌白蛋白,胆汁,细胞因子,凝血因子,某些抗凝物质,某些激素如血管紧张素原、EPO)、生物转化功能(如药物代谢、解毒)、免疫调节功能(如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抗原提呈,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联系起来),据估计其机能至少有500多种以上;同时肝脏也具有强大的适应代偿能力和再生能力。
只有当病因的损伤作用超过肝脏的适应代偿能力时,才会发生肝功能不全,而且会对机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一、概念和分类各种致病因素使肝实质细胞(肝细胞)和肝非实质细胞(如窦状隙内皮细胞、枯否氏细胞、贮脂细胞等)发生严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合成分泌、生物转化和免疫调节功能障碍,机体发生水肿、黄疸、出血、继发感染、肝性脑病等一系列症状。
这一病理过程称为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
肝功能不全的晚期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
按病情经过可分为急性肝功能不全和慢性肝功能不全。
二、原因(一)感染:细菌(沙门氏菌、坏死杆菌、化脓菌、钩端螺旋体),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鸡包涵体肝炎病毒、雏鸭肝炎病毒),霉菌(黄曲霉、烟曲霉),寄生虫(猪蛔虫幼虫、肝片形吸虫的幼虫、组织滴虫、血吸虫卵)感染等,都能损伤肝脏。
肝片形吸虫的生活史:肝片形吸虫的成虫寄生在牛羊胆管内→卵→外界→毛蚴→进入椎实螺体内(中间宿主)→胞蚴、雷蚴、尾蚴→囊蚴→附在水生植物上→牛羊采食受到感染→肠内逸出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进入肝→在肝内进入肝管发育为成虫。
(二)中毒:外源性毒物如四氯化碳、氯仿、黄曲霉毒素;内源性毒物如腐胺(鸟氨酸脱羧生成)、尸胺(赖氨酸脱羧生成)、酚类。
(三)血液循环障碍:右心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肝淤血、缺氧,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甚至发生淤血性肝硬变(cirrhosis of liver)。
(四)胆通阻塞:胆道阻塞致胆汁淤积,肝细胞淤胆、坏死而发生胆汁性肝硬变(biliary cirrhosis)。
(五)肝细胞广泛性严重变性:如严重的脂肪变性引起的脂肪肝。
(六)肝脏肿瘤:如见于牛、马、羊、猪、鸭的肝癌。
三、对机体的主要影响(一)物质代谢和蛋白质合成1.低糖血症:肝细胞损伤使肝内糖原储备减少;肝细胞滑面内质网膜上葡萄糖-6-磷酸酶减少(葡萄糖-6-磷酸酶使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肝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而进入血液。
结果造成低糖血症。
2.低白蛋白血症:肝细胞损伤使合成白蛋白减少;此时A/G比降低。
3.低钾血症:肝功不全对醛固酮灭活作用减弱(保Na+排K+);腹水形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
醛固酮过多可使钾排出过多。
4.低钠血症:肝对ADH灭活作用减弱水潴留;腹水形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经容量感受器分泌增多尿量减少,水潴留。
水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二)胆汁分泌和排泄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导致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引起黄疸。
胆汁排泄障碍可导致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
(三)凝血与纤溶肝脏几乎合成全部凝血因子(因子IV即钙离子除外);肝脏可清除多种激活的凝血因子(如IXa、Xa、Xla);肝脏制造纤溶酶原;肝脏可清除纤溶酶原激活物。
故肝功能不全可引起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障碍,发生出血和出血倾向。
(四)生物转化(药物代谢、激素灭活、内源性毒物转化)药物代谢障碍:使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half-life)延长。
激素灭活(如醛固酮、ADH、胰岛素)障碍。
内源性有毒物质(如胺、氨)转化障碍。
(五)免疫功能正常时门静脉中细菌的99%被肝脏枯否氏细胞吞噬,且枯否氏细胞还能有效清除肠道内来的G-菌释放的内毒素。
肝功能不全时可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菌血症和细菌感染。
轻者导致肝细胞损伤、炎性细胞浸润,重者引起肝严重坏死、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
(六)血清酶肝细胞内酶的含量极丰富。
肝脏受损可引起血清酶的改变。
通过临床检测血清酶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肝细胞的损害程度或胆道系统的阻塞情况。
1.有些血清酶含量升高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参与代谢的酶,当肝细胞变性、坏死时可释放入血,使血清中含量升高。
如GPT(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谷丙转氨酶)、GOT (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谷草转氨酶)、LDH(lactate dehydrogenase,乳酸脱氢酶)、SD(sorbite dehydrogenase,山梨醇脱氢酶)。
而AKP(alkaline phosphatase,碱性磷酸酶)在胆道阻塞时逆流入血,同时肝细胞合成也增多,造成血清中含量升高;类似情况还有GGT (γ-glutamyltransferase,γ-谷氨酰转移酶)、LAP(leucine aminopeptidase,亮氨酸氨基肽酶)等。
2.有些血清酶含量降低胆碱酯酶(choline esterase,ChE)在肝细胞内合成后释放入血,因肝细胞受损此酶在血清中含量降低。
(七)肝性水肿(hepatic edema)严重肝功能不全,特别是肝硬变时,发生全身性水肿,同时伴有大量的腹水(ascites)形成。
这一病理过程称为肝性水肿。
发生机理1.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渗压降低;2.肝对醛固酮、ADH 灭活作用减弱,引发水、钠潴留;3.肝硬变致门静脉高压,腹腔器官毛细血管内血压升高;4.肝硬变时淋巴液淤积可通过肝被膜渗入腹腔内。
(八)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有毒代谢产物,使其进入体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动物出现一系列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称为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最后阶段可引起肝性昏迷(hepatic coma )。
发病机理1.氨中毒学说(ammonia intoxication hypothesis )肝功能不全时,肝内鸟氨酸循环发生障碍,使氨的清除不足;同时消化道淤血、水肿,饲料消化、吸收、排空障碍,使氨生成增多。
结果造成血氨水平升高。
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可进入脑组织。
① 氨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3 谷氨酰胺② 脑内神经介质发生改变:脑氨增多可能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乙酰胆碱等)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谷氨酰胺等)增多。
③ 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氨可干扰神经细胞膜上Na +-K +-ATP 酶的活性,从而干扰兴奋性和神经传导的活动。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false neurotransmitter hypothesis )肝功能不全时,肠内产生的胺类(如酪胺、苯乙胺)在肝内得不到分解清除,通过体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这些胺类在脑细胞非特异性β-羟化酶作用下被羟化,生成羟苯乙醇胺(鳞胺,octopamine )和苯乙醇胺(phenylethanolamine ),在化学结构上,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相似。
但它们传递信息的生理功能很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取代真性神经递质,使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失常,因而发生意识障碍、昏迷。
肠道细菌脱羧酶β-羟化酶HO CH2CHNH2COOH 酪胺HO CHCH2NH2酪氨酸(对羟苯丙氨酸)羟苯乙醇胺(假)OH肠道细菌脱羧酶β-羟化酶CH2CHNH2COOH 苯乙胺CHCH2NH2OH苯丙氨酸苯乙醇胺(假)HO HOHO CHCH2NH2 HO CHCH2NH2去甲肾上腺素(真)多巴胺(真)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amino acid imbalances hypothesis)肝功能不全时对胰岛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过多的胰岛素可增强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支链氨基酸(BCAA, 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均不带有苯环)的摄取和分解,故血浆中BCAA 水平下降。
而芳香族氨基酸(AAA, aryl amino acid, 如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分解代谢只能在肝内进行,故肝功能不全时血浆AAA水平升高。
这样造成血浆氨基酸失衡,即BCAA水平下降,AAA水平升高。
BCAA和AAA由同一载体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在通过血脑屏障时它们之间可发生竞争,因AAA过多而竞先进入脑内并生成假性神经递质。
因此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可看作是对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
目前对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尚未完全定论。
四、一般治疗原则1.积极防治原发病,清除病因。
2.降低血氨:可用乳果糖(lactulose)治疗,使肠道pH降低,可吸引血氨向肠道扩展,以利排出。
这样既可降血氨,又可清除氨。
3.氨基酸疗法:输入支链氨基酸(即复方氨基酸溶液),矫正氨基酸失衡,有较好疗效。
4.改善饲养管理,保肝解毒,促进肝功能恢复:给予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如奶牛用优质干草、胡萝卜、块根类饲料;保肝主要用高渗葡萄糖、V A、V B、V C;解毒用肝泰乐、胆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