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设计,测量,评价的具体内容。
答:设计:科研目的和理论假设的成立,确立研究设计方案,研究对象的选择,估算合适的样本量,确定研究的观察指标和观察期限,确定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是指研究者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发现和度量发生在环境中和人体中的某些效应。
评价: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评价,临床意义的评价,研究结果的经济学评价、研究项目的综合评价。
2 发病率与患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有什么区别?
答: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1.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区别: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
患病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发病率是由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1、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2、病死率:表示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
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2、区别: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
3 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随机原则遵循随机化原则分配研究对象的目的在于达到"组间的均衡"
2、对照原则
3、重复原则有合理的样本量
4.客观原则采用盲法以避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主观因素的影响。
5、多中心原则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指有多名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机构内参加并按同一试验方案要求用相同的方法同步进行的临床试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符合伦理道德原则
4 按因果联系强度分类的临床研究方案可以分为几类,几型?各型方案间主要有何不同?
答: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有随机对照实验,交叉对照研究,前后对照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实验,非随机对照实验,历史性对照实验,序贯实验,
1、前瞻性研究因→果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2、回顾性研究果→因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
5 简述诊断试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答:1、建立研究假设:在选题时应当考虑题目的科学性、新颖性、可行性以及所选课题是否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本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辅助问题。
2、明确研究范围:审慎考虑规定适当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本次实验的受试对象。
3、确立处理因素:分清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并注意处理因素的标准化。
4、明确观察指标:选用客观性较强,易于量化,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指标。
5、控制误差和偏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误差(error)和偏倚(bias),使处理措施的效果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来。
6 疾病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移有哪些?如何控制。
答:1、集合偏移 2.零点偏移 3.迁移偏移 4.测量偏移 5.回忆偏移6.报告偏移7.诊断怀疑偏移8.观察怀疑偏移9.混杂偏移
控制: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采用多种对照 3.采取措施提高应答率 4.制定明细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 5.尽可能采用“盲法”收集资料6.尽量采用客观指标的信息7.随机化8.配对9.标准化10.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7 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含义是什么?
答: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即错误地判为有差别,这种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
其概率大小用即检验水准用α表示。
α可取单尾也可取双尾。
假设检验时可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其大小,一般取0.05,当拒绝H0时则理论上理论100次检验中平均有5次发生这样的错误.。
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 ,也就是错误地判为无差别,这类取伪的错误称为第二类错误。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β的大小很难确切估计。
当样本例数固定时,α愈小,β愈大;反之,α愈大,β愈小。
因而可通过选定α控制β大小。
要同时减小α和β,唯有增加样本例数。
统计上将1-β称为检验效能或把握度,即两个总体确有差别存在,而以α为检验水准,假设检验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实际工作中应权衡两类错误中哪一个重要以选择检验水准的大小。
8 临床科研设计中研究变量有哪些?
答: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1、自变量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3、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9 简述临床科研选题的来源和步骤。
答:来源:1、指令性课题2、指导性课题3、委托课题4、自选课题
步骤:1、课题调研调研与考察是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新的起点上选择课题。
2、课题选择根据调研和实际考察的结果,初选出诸个科学问题,认真分析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制约科研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等。
3、课题论证论证是指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
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研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课题确定经过课题论证之后,该课题若通过,即课题确定。
若没通过,该课题则被淘汰,需再按照选题的程序和原则,另行选定其他课题。
10 简述随机化分组的方法。
答:随机化分组有下述几种方法:
1、完全随机化分组:先将受试者编号搜集整理,再用抽签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组。
这种情况适合于一些主要干扰因素在受试者之间的分布比较均匀的样本人群。
2、区段随机化分组:根据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的时序分为若十个区段,再对每个区段随机化分组。
这种设计比较适合临床特点,根据患者陆续就医的情况,将患者按就医先后分成不同区段,然后在每组随机分配,可提高研究效率。
3.分层随机化分组:先根据干扰因素或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分层,然后再在每层随机化分组。
这种情况适合于受试者之间干扰因素分布不均衡时,可以消除干扰因素对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