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试讲肌理教案

初中美术试讲肌理教案

教案:初中美术——肌理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肌理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材质和肌理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肌理的定义和特点。

2. 肌理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肌理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材质和肌理的感知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肌理的图片、作品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剪刀、胶水等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明显肌理特征的图片,如大理石、皮革、布料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肌理的存在。

2. 学生分享对肌理的认知和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肌理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2.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肌理创作作品,分析其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一种肌理的创作方法,如涂抹、擦拭、拼贴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验肌理创作的乐趣。

四、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肌理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肌理创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肌理创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肌理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材质和肌理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肌理创作的魅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进度和需求,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肌理_初中美术教案

肌理_初中美术教案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一种漂亮的纹理,称为肌理。
3. 教师出示课题:“肌理”。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其肌理。
2. 教师指导学生用手触摸树叶的叶脉,感受其表面的纹理。
3. 教师提问:如何将这些漂亮的肌理表现在画面上呢?
4. 学生讨论拓印的方法,教师进行示范。源自教案:肌理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肌理的概念,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各种材料的肌理效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2. 重点让学生掌握拓印、磨印等方法,能够表现出各种材料的肌理效果。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表现能力。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肌理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2. 教师强调观察、触摸和动手表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收集不同质地的材料,尝试创作肌理作品。
教学反思:
三、学生创作(15分钟)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如麻袋、树叶等,进行观察和触摸。
2. 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材料的轮廓。
3. 学生选择拓印或磨印的方法,将材料的肌理表现在画面上。
4. 学生可以适当添加颜色,使作品更加丰富。
四、展示评价(5分钟)
1.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肌理的表现、色彩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触摸和动手表现,使学生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拓印、磨印等方法,表现出各种材料的肌理效果。通过展示评价,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了表现能力。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肌理的概念和表现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师资格证笔试初中美术《材质肌理》教案

教师资格证笔试初中美术《材质肌理》教案

初中美术《材质肌理》一、考题回顾二、【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纸艺、铁艺艺术作品图片,请同学根据图片上的作品想一想: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用到了什么材料?学生交流回答,带着问题引出课题。

活动二:描述分析1.继续观察多种材料制作的艺术作品图片,思考问题: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那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纸、金属、塑料、木质、尼龙、泥土等等,可谓是多种多样。

2.展示纸艺作品《鲸》以及玻璃钢作品《游鱼》,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不同材料的艺术作品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纸质——轻盈、纤薄、精巧;纸除常见的折、撕、剪、贴的纸张使用方法外,还可以把纸泡在水里还原成纸浆,用来做雕塑,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纸塑美。

金属——冷峻、厚重、坚硬;在现代雕塑作品中,常使用金属材料。

3.走上台来摸一摸,小组为单位,想一想、论一论,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感受?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材料软硬不同、轻重不同、粗细不同的材料有它自身特有的质地。

这些材料软硬不同、轻重不同、粗细不同,使得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也不同。

不同的材料有它自身特有的质地,对它的运用和组合,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创作的美术作品,往往有特殊的材质美感。

活动三:示范讲解视频展示纸艺作品的制作流程:想一想,视频中都用到了那些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折、撕、剪、贴等。

有什么方法能让纸艺作品更加美观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用画笔增加纹饰、多色卡纸搭配、适当加入其它材料等等想一想,还有其它纸艺的制作方法吗?学生回答,上台展示,教师鼓励并总结:还可团、揉等等,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活动四:实践展评用自己喜欢的彩色卡纸来完成一件纸艺作品,可选择任意题材,制作过程要注意安全的使用工具,保持教室的整洁和秩序。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鼓励有创意的作品;对制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和引导。

不同的肌理编织教案

不同的肌理编织教案

不同的肌理编织教案教案标题:不同的肌理编织教学目标:1. 了解和识别不同的纺织品材质,如棉、羊毛、丝绸、涤纶等,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探索和理解各种肌理编织技术,如平纹、斜纹、提花、针织等,并能够应用它们在设计和创作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纺织材料和编织技术创造个性化的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制作一个包含不同纺织品材质的展示板,并要求学生观察和描述每种材质的特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对纺织品材质有什么了解?你知道如何区分它们吗?探索不同的纺织品材质:3. 分发不同的纺织布样给学生,并提供放大镜以便更仔细地观察。

4.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布样的特点,如质地、透明度、弹性和重量等。

5. 学生之间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特点,并讨论不同纺织材料的用途和优缺点。

介绍肌理编织技术:6. 向学生展示不同肌理编织技术的样品,如平纹、斜纹、提花、针织等,并解释每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7.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样品的特点,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创作自己的作品。

应用肌理编织技术:8. 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的纺织材料和编织工具。

9. 要求每个小组使用所分发的材料和工具,运用所学的肌理编织技术设计并制作一个小作品。

10.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创意。

评估和总结:11. 观察学生在制作小作品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并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反馈。

12.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强调纺织品材质和肌理编织技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设计项目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拓展学习:1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的纺织品材质和肌理编织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14. 提供更多相关资源,如纺织工艺书籍、网站和纺织品展览,以深入了解纺织品的世界。

教学反思:此教案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纺织品材质和肌理编织技术的兴趣与认知,通过观察、实践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中职美术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设计表现——材质与肌理

中职美术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设计表现——材质与肌理
每组选派代表讲解自己的作品,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师生共同分析评价,说出优点与不足,最后评出优秀的一组,进行表扬。
学生通过多看、多说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课堂小结(5分钟)
学生通过欣赏,在教师引导下自己总结出身边的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和体验。
思考总结
总结知识点落实知识目标
重点
1.欣赏和分析材质和肌理的艺术表现,了解相关知识,感受设计特点。
难点
感受材质和肌理在艺术中表现的情绪,理解设计所要表达的意境。
教学
方法
启发引导法欣赏法 积极评价法
课堂
类型
新课
教具器材
教案、课件、黑板、多媒体
课后要求

课外作业
复习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
预习新课
完成日期
下一节课前
实施情况
和反思
教学过程:
提示: 请大家不要乱刻、乱画,注意保护公共财产。
学生积极发言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接的体会到肌理的概念
环节2(20分钟)
艺术表现(难点)
1、牙刷设计
1、多媒体播放资料,学生感受并思考:
从材质和肌理分析设计师的设计灵感。
2、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手上的皮肤,然后再次感受牙刷。
3、学生分组讨论
结合自己的观察,讨论下牙刷的创意思想。
4、再欣赏
2、鞋的设计
1、多媒体播放大量的各种鞋子的资料图片,学生欣赏并感受。
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五花八门的鞋子。
2、多媒体播放有关“鞋”的设计要求,让学生分组讨论:
共同商讨设计一款可以穿的鞋。
3、学生谈谈各组的设计方案
4、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在材质的选择和灵感的产生。
对比总结

九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肌理之美》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肌理之美》优秀教学案例
3.邀请学生上台触摸和观察实物作品,让他们亲身体验肌理的美感,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质朴肌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对肌理的初步认识。
2.讲解不同材质和技法在表现质朴肌理方面的应用,如纸张、布料、木头、石头等,以及拓印、雕刻、编织等技法。
3.分析课本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源自习肌理在美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表现手法。
2.展示实物作品,让学生亲手触摸和感受肌理,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创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质朴肌理,如老家具、传统建筑等,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有效方法。我将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质朴肌理的知识。
4.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创作质朴肌理作品的方法和步骤,为学生后续的实践创作奠定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大自然中的肌理”、“传统建筑肌理”等,进行讨论和创作。
2.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的材质和技法表现质朴肌理,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创意。
3.各小组进行实践创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质朴肌理创作一幅作品,主题自定,材质和技法不限。
2.作业要求:作品需充分展现质朴肌理的美感,具有创意和独特性;完成作业后,学生需撰写创作心得,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提交作业:学生按时提交作品和创作心得,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九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肌理之美》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九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中,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肌理感知和创作实践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质朴的肌理之美》这一教学案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美术作品中肌理的质朴美感,结合课本内容,运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本案例以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感受质朴肌理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质朴的肌理表现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在创作中收获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肌理教案设计制作模板范文

肌理教案设计制作模板范文

教案名称:《巧用肌理》美术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肌理,并能通过观察和触摸发现不同物体表面的纹理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创作出具有肌理效果的美术作品。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学生:用于拓印的有较粗糙表面和规律的纹理的物品;油画棒;颜料;排笔;调色盘;水洗;白纸。

2. 教师:范画若干;用于拓印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范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肌理效果。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肌理吗?肌理在美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肌理是指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纹理,它在美术创作中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二、感受肌理1.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摸一摸,感受它的平滑度。

2. 将这张纸揉成团,再展开、摸一摸,感受它的凸凹不平,并观察上面形成的纹理。

3. 教师总结:这张纸被揉成团后形成了很多褶皱,这些褶皱、纹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肌理。

三、学习肌理拓印方法1. 教师演示拓印方法,让学生了解拓印的基本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实验。

四、实践创作1. 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物品,选择合适的拓印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更具个性的肌理作品。

二、拓展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肌理现象,如树叶、石头、砖瓦等。

2.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这些肌理,如绘画、剪纸、拼贴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肌理、学习拓印方法、实践创作,让学生了解了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九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肌理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肌理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四、总结与拓展
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所学肌理知识,创作一幅具有质朴美的作品。
3.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深入了解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美术学习后,已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肌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肌理创作的实践操作和深入鉴赏方面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学情,本节课将注重以下方面:
4.强调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5.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所学肌理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肌理作品,以便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肌理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肌理作品。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运用不同的材质和技法,表现出质朴的肌理之美。
教师将根据作业提交情况和评价标准,给予学生综合评价,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融入生活,拓展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肌理现象,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同时,通过课后拓展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6.跨学科融合,提高综合素质:将肌理创作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肌理作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7.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协作精神:课堂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肌理创作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新授
1.介绍肌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欣赏和分析不同肌理作品,了解肌理在美术史上的发展和演变。

肌理课程教案初中

肌理课程教案初中

肌理课程教案初中教案标题:肌理课程教案初中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设计一节肌理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肌理的概念、种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学生将能够积极参与并深入理解肌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了解肌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不同种类肌理的特征和应用。

3.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肌理。

4.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创造具有不同肌理的艺术品。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多媒体展示设备。

2. 不同种类的材料和物体,如纸张、织物、石头等。

3.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4.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 使用幻灯片或多媒体展示设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肌理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肌理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肌理?为什么肌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2. 知识讲解:- 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展示设备,向学生介绍肌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分类讲解不同种类的肌理,如粗糙、光滑、柔软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观察与实践:- 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和物体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描述它们的肌理特征。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肌理?4. 创作活动:- 分组给学生分发不同种类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设计和创造具有不同肌理的艺术品。

-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富有创意和独特肌理的作品。

5. 总结与评价:- 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艺术品,并互相评价和讨论。

-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 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肌理的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不同肌理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展示和评价创作的艺术品,评估他们对肌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练习册和作业本中的练习和问题,评估学生对肌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不同物体的肌理,加深对肌理的理解。

肌理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肌理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肌理艺术创作课程目标:1. 了解肌理艺术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2. 掌握肌理制作的常用材料和工具。

3. 学会运用肌理技巧进行艺术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对象:初中美术兴趣小组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美术教室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肌理制作材料(如砂纸、布料、毛线等)3. 工具(如剪刀、胶水、画笔等)4. 学生作品展示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肌理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肌理的特点。

2. 提问:什么是肌理?肌理艺术有哪些种类?二、讲授新课1. 肌理的概念: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质感、图案等。

2. 肌理的种类:自然肌理、人造肌理、综合肌理。

3. 肌理的特点:丰富多样、富有创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示范操作1. 教师演示如何运用不同材料制作肌理。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肌理制作材料,进行肌理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肌理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肌理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肌理艺术的重要性和创作技巧。

2. 学生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肌理艺术创作一、肌理的概念二、肌理的种类三、肌理的特点四、肌理的制作方法五、肌理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机理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材料机理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肌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材料肌理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肌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不同材料的肌理特点,运用材料肌理进行创作。

2.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肌理,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类材料(如纸张、布料、木头、石头、贝壳等)、绘画工具、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各类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各类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材料的肌理特点。

2.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具有肌理特点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不同材料的肌理特点,如纸张的纹理、布料的质感、木头的纹路等。

2. 介绍不同材料肌理的表现手法,如绘画、拼贴、拓印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进行肌理创作。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材料肌理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在材料肌理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材料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尝试运用不同材料肌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2. 收集生活中具有肌理特点的物品,进行观察和记录。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材料肌理的相关知识?2. 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如何解决?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2024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巧用肌理》教案设计

2024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巧用肌理》教案设计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能够理解和分析较为复杂的美术知识和技巧。
2024/1/30
5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肌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学习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造肌理 效果,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 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肌理表现自 己的创意和想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024/1/30
17
04 课堂实施过程设计
2024/1/30
18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欣赏导入
展示几幅具有明显肌理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表面的纹理特征,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主题
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巧用肌理》。
2024/1/30
2024/1/30
9
辅助资源推荐及使用方法
2024/1/30
辅助资源
各类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或图 片,如树叶、布料、石头、木纹等。
使用方法
在课堂上展示这些实物或图片,引 导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肌理的特点 和美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打下基 础。
10
创意实践活动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 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6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必要的支 持,如购买绘画材料、安排学习时间等。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成长进步,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美术教育。
2024/1/30
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更深入地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展示,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 和信任。

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doc

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doc

《材质与肌理》的教学案例授课者: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金水中学李奕平一、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多感官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活动体验,来丰富独特的视觉感受。

本课程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结合,是属“综合·探索”的单元性学习领域,其中第一课以“欣赏·评述”为主,第二课以“造型·表现”为主,适当结合“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将两课并为一个课时来完成该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探求、制作的美术活动过程中,既了解材质、肌理等美术语言和形式美感和特点,又学习利用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来丰富美术作品的表现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对美术特有语言——肌理的认识了解,主要通过肌理视觉材料观察和文字解析,让学生对肌理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围绕美的形式要求发表各人的见解与感受,进而揭示生活与美术的一种必然关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视觉审美要素,达到领会美术源于自然生活的基本涵义。

通过对肌理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肌理在各种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或探索课本中介绍的两种造肌理制作方法(拓印法、抗水法),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操作经验和艺术创作乐趣,增强对艺术的感悟力和审美体验。

三、教学设计四、教学反思“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为因素”。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

本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即“感知——思维——知识——技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在课堂上同学们看到自己小组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都雀跃不已,有学生说:“平时生活中并不怎么关注所谓的美,而今天肌理一课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还有学生说:“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真是一种享受!不要畏惧,其实我真的能行!”……我想,做为一名美术老师,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并掌握知识,那就是我的快乐!五、案例点评:(点评人:欧阳碧玲)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第3课 材质肌理的表现力-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3课 材质肌理的表现力-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3课材质肌理的表现力-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材质和肌理概念;2.掌握材质和肌理的表现方法;3.能够用不同的线和笔触表现材质和肌理;4.能够通过实践绘制材质和肌理。

二、教学重点1.材质和肌理的表现方法;2.用不同的线和笔触表现材质和肌理。

三、教学难点1.通过实践绘制材质和肌理。

四、教学过程1.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绘画背景和基础。

并问学生是否了解材质和肌理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材质和肌理的概念材质是指物体触摸的感觉和视觉效果。

肌理则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图案。

材质和肌理都是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对作品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材质和肌理的表现方法艺术作品中,材质和肌理可以通过线条、笔触、色彩、形状和光影等手法来表现。

其中,线条和笔触是比较常用的表现方法,能够有效地表现材质和肌理。

3.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名家画作或课本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材质和肌理的表现方法。

例如,可以选择梵高的《向日葵》或者毕加索的《吉它》等画作进行分析。

4. 实践操作1.选择物品绘制材质让学生选择一种常见的物品,例如纸张、布料、金属、石头等,用素描或绘画表现出其中的材质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和素材,例如鉛筆、橡皮、铅笔卷、平板等。

2.绘制肌理让学生选择一种常见的物品,例如树皮、砖墙、地面等,用素描或绘画表现出其中的肌理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和素材,例如钢笔、墨水、水彩、油彩等。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交流和分享绘画经验。

教师也可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五、教学资源1.教材: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2.示例画作: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吉它》等;3.素材:纸张、布料、金属、石头、树皮、砖墙、地面等。

六、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材质和肌理的表现能力;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创新和尝试。

材质肌理教案初中

材质肌理教案初中

材质肌理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材质与肌理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不同材质和肌理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材质和肌理进行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材质与肌理的概念解析2. 材质与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 生活中的材质与肌理实例分析4. 创作练习:运用材质与肌理进行艺术创作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系列具有不同材质和肌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材质与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材质与肌理的认知和感受。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材质与肌理的概念,解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艺术作品的材质与肌理运用,分析其艺术效果。

三、实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材质与肌理实例,如衣物、家具、自然景观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创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运用材质与肌理进行艺术创作。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材料。

3.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材质与肌理运用效果,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材质与肌理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观察和分析更多生活中的材质与肌理,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材质与肌理的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对生活中材质与肌理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学生艺术创作的创意和技巧表现。

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展示不同材质和肌理的图片。

2. PPT课件:讲解材质与肌理的概念和应用。

3. 创作材料:如纸张、画笔、雕塑材料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材质与肌理,提高其审美能力。

肌理课程教案

肌理课程教案

肌理课程教案教案标题:肌理课程教案教案概述:肌理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触感、纹理和质感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艺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肌理元素来创作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肌理的概念,并分辨出不同材料的触感、纹理和质感。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肌理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肌理元素来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并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准备:1. 材料:不同纹理和质感的艺术作品图片、各种材料(如纸张、布料、油画颜料、粘土等)。

2. 工具:投影仪、计算机、投影幕布。

3. 课堂布置:艺术作品展示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学生用品区。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不同材料的艺术作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触感、纹理和质感。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艺术家会选择不同的材料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情感?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肌理的概念,解释触感、纹理和质感的区别。

- 分类和展示不同材料的肌理元素,如粗糙、光滑、柔软、硬质等。

- 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运用的肌理元素。

3. 实践活动(3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并用该材料创作一个小型艺术作品。

- 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肌理元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技巧和材料组合。

4. 展示和讨论(15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并解释作品中运用的肌理元素。

- 全班讨论各组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肌理元素如何影响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5. 总结(5分钟):- 强调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不同材料的肌理,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肌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邀请艺术家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肌理创作的讲座或工作坊。

幼儿园立体肌理教案大班

幼儿园立体肌理教案大班

幼儿园立体肌理教案大班标题:幼儿园立体肌理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材料和纹理,培养他们对立体肌理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参与手工制作活动,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3. 帮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倡导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1. 不同的材料和工具:颜色纸、纽扣、绳子、羊毛、棉花球、海绵等等。

2. 艺术品或图片:展示不同艺术品或图片上的立体肌理纹理,例如树皮、花瓣、石头等等。

3. 教学反思表格:用于记录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后续评估和改进教学。

教学活动:1. 引入:展示不同艺术品或图片上的立体肌理纹理,向幼儿介绍不同的纹理是怎样创造出立体感的。

2. 激发兴趣:让幼儿触摸不同材料并询问他们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纹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3. 美术活动: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制作自己的立体肌理艺术品。

- 指导幼儿使用纸张剪出不同形状,再使用不同材料将其贴在纸上,如羊毛制作的绵羊毛,颜色纸剪出的花瓣等等。

- 鼓励幼儿使用多种材料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立体肌理效果。

4. 分享与交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作品上的立体肌理纹理。

同时,鼓励幼儿欣赏和评论他人的作品。

5. 教师总结:再次强调立体肌理纹理的重要性,并帮助幼儿认识到使用不同材料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立体肌理效果。

教学反思:根据教学反思表格,记录每个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根据反馈改进教学策略,以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中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

2. 鼓励幼儿对材料进行自由探索和创造,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在评估幼儿的成果时,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和肯定,而不仅仅关注最终作品的成品。

4. 鼓励家长与幼儿分享他们在家中发现的立体肌理纹理,并与幼儿一同观察和欣赏不同的立体肌理。

材质肌理美术教案初中

材质肌理美术教案初中

材质肌理美术教案初中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材质与肌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材质与肌理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各种材质与肌理的表现方法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材质与肌理表现艺术作品。

2. 创新性地运用材质与肌理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准备:1. 各种材质与肌理的实物或图片。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材质与肌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材质?什么是肌理?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材质与肌理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和讲解。

2. 讲解材质与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质与肌理进行观察和表现。

2. 学生动手实践,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所选材质与肌理。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展示作品,讲解作品中的材质与肌理表现。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材质与肌理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性地运用材质与肌理进行艺术创作?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如何创新性地运用材质与肌理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材质与肌理,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质与肌理进行创新性艺术创作。

2. 学生动手实践,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所选材质与肌理。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展示作品,讲解作品中的材质与肌理表现及其创新之处。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肌理教案设计

肌理教案设计

肌理教案设计教案标题:肌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肌理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肌理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3. 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材料和物体的肌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肌理的概念和分类。

2. 不同材料和物体的肌理表现。

教学准备:1. 材料:各种材质的样本,如纸张、布料、木材、金属、塑料等。

2. 工具:放大镜、放大镜架、相机等。

3.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肌理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样本展示不同肌理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肌理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都接触到哪些不同的肌理?你们对肌理有什么了解?探究: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发放不同材质的样本。

2. 要求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给材质的肌理特点,例如颜色、纹理、光泽等。

3.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肌理特点进行分类,如粗糙、光滑、柔软、硬邦邦等。

4. 学生交流并展示各自观察到的肌理特点和分类结果。

拓展:1. 学生观察教室内不同物体的肌理特点,并进行描述和分类。

2. 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细微的肌理特点,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3. 学生自由发挥,利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肌理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总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肌理的概念、分类和观察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材料和物体会有不同的肌理?肌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和描述肌理的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创作作品中运用肌理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描述不同材料和物体的肌理特点。

2. 学生可以尝试利用肌理元素设计出更具创意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样本展示不同肌理的特点。

2. 各种材质的样本。

3. 放大镜、放大镜架、相机等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
《材质与肌理》的教学案例
授课者: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金水中学李奕平
一、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多感官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活动体验,来丰富独特的视觉感受。

本课程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结合,是属“综合•探索”的单元性学习领域,其中第一课以“欣赏•评述”为主,第二课以“造型•表现” 为主,适当结合“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将两课并为一个课时来完成该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探求、制作的美术活动过程中,既了解材质、肌理等美术语言和形式美感和特点,又学习利用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来丰富美术作品的表现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对美术特有语言——肌理的认识了解,主要
通过肌理视觉材料观察和文字解析,让学生对肌理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围绕美的形式要求发表各人的见解与感受,进而揭示生活与美术的一种必然关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视觉审美要素,达到领会美术源于自然生活的基本涵义。

通过对肌理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肌理在各种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或探索课本中介绍的两种造肌理制作方
法(拓印法、抗水法),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操作经验和艺术创作乐趣,增强对艺术的感悟力和审美体验。

三、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选用一种方法制作一幅人造肌理的美术
作 美术作品。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指导他
们大胆的创新制作肌理,体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 之间
的多向反馈结构,充分考虑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 立体
性。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轻松愉跃的气氛中积极主动 的学习,
一幅幅意想不到的精美作品从中应运而生。


(一) 公布本节课学习规则:以小组比赛计分形式,
一节课累计高分小组,课后颁发奖品奖励。

(借鉴娱乐 竞赛
的形式,满足他们的好胜和好奇的心理, 让学生在 轻松愉快
的气氛中手、脑得以释放,小组合作的形式提 供学生与学生
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 团结协作的精
神。


(二) 游戏创设、激趣导入
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

游戏的名称叫 “盲人”摸物(课件展示,教师简要讲解游戏规则, 教 师预先准备一些肌理特征明显的实物, 如瓦楞纸、毛笔 卷、贝壳、陶瓷等),请个“小老师” 上台协助。

(培 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团结协作的精神,“小老师” 引导全班同
学一起学习本课知识 。


1、触摸实物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今天我们学习了肌理这一艺术形式,我们感悟肌
后理、创造肌理、享受肌理,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肌理延伸延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制作成具肌理美感的装饰作
四、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为因素”。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

本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即“感知一一思维一一知识一一技能” 始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在课堂上同学们看到自己小组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都雀跃不已,有学生说:“平时生活中并不怎么关注所谓的美,而今天肌理一课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还有学生说:“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真是一种享受!不要畏惧,其实我真的能行!”……我想,做为一名美术老师,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并掌握知识,那就是我的快乐!
五、案例点评:(点评人:欧阳碧玲)
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教师能否牢牢抓住课堂的开端,注重导入的精心设计,会对整堂课起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的创设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一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

学生通过摸、看、猜几个环节一般都能初步感悟不同的肌理带给人的不同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学会捕捉第一
感觉并运用语言或文字加以表述,为深入学习肌理做好铺垫。

2、本课注意结合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请“小老师”当助教,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使他们进一步深化肌理概念,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奇妙的肌理就存在与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实物
中,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培养并锻炼学生的细微观察能力。

3、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知识深入浅出能从多方面的问题诠释重点内容。

练习简单易懂,分析力强。

4、小组合作无间,师生互动密切,课堂气氛活跃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