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称为室上速。
---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 指南二、分类广义分类: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狭义分类:特指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一般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三、机制折返机制四、病因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五、临床表现1、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2、大部分有心悸、心慌、胸闷3、少数有胸痛、晕厥4、心衰、休克六、心电图特点1、节律规则,频率150-250次/分2、P’波不易辨认3、QRS波形态正常七、治疗1、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是12对颅神经中的第10对神经。
迷走神经占主导而心率降低。
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它所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M受体。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及减少Ca2+内流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延缓,甚至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效应。
迷走刺激主要作用在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及减慢传导。
1、诱导恶心在舌咽神经的下方有许多附于延髓的根丝集合成干。
2、按摩颈动脉窦迷走神经经颈静脉孔颅腔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每次5-10s,按摩前需要先听诊,确保无杂音3. 乏氏动作憋气声门10~30秒,相当于胸内压增加30~40mmHg,摒气期间由于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心脏回流减少.使心排出量及血压下降。
此即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缩;在停止动作后,心排出量回复正常,血压则因血管收缩而短暂地较动作前升高,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减慢。
用力呼气,此时腹肌应是收缩的4、眼心反射可将冰冷的湿毛巾放在面部,或让患者面部浸入10℃的水中,也有终止室上速的作用。
5、因压迫眼球的方法有潜在危险,故已屏弃不用。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为27.7%,而做乏氏动作比颈动脉窦按压更为有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发表时间:2009-09-29T09:05:42.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2期供稿作者:纪建君 (大兴安岭图强职工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3 [导读] 大多数患者常呈短阵发作,可自行终止发作或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发作【中图分类号】R54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2-0142-0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应包括:①终止发作;②预防复发;③根治治疗。
任何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均应把PSVT发生的机制和选用方法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结合起来考虑。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PSVT选择药物治疗。
1 终止发作大多数患者常呈短阵发作,可自行终止发作或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发作。
持久发作而症状明显者可用药物治疗,极少需要直流电转复或电起搏治疗。
1.1兴奋迷走神经的治疗1.1.1适应证兴奋迷走神经可使房室结内慢径路传导减慢直至终止发作,或使频率减慢。
由于迷走神经刺激后房室结前向传导阻滞,使前传型房室旁路折返中断。
适应证为无器质性心脏病、无高血压病史、窦房结功能良好的年轻人,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开始发作时可采用此方法。
1.1.2方法 (1)乏氏动作:嘱患者关闭声门后用力呼气,最好能使胸腔内压保持在40mmHg正压,并维持10~20s。
成功率可达54%。
(2)压迫眼球:嘱患者眼往下看,露出占大部分的巩膜,用拇指加压于一侧眼球的巩膜,以刺激球后副交感神经末梢,持续压迫时间不超过15s。
切忌过分用力压。
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禁用。
老年人不宜应用。
(3)按压颈动脉窦:让患者取卧位,触及颈动脉搏动,用手向颈椎横突方向加压并按摩。
一般先压右侧,一次加压时间不能超过15s。
在按压过程中应同时听诊或进行心电监护,如心动过速终止或出现室性早搏或出现窦性停搏时应立即停止按压。
切忌同时按压双侧颈动脉。
有颈动脉病变者、颈动脉区有血管杂音者、有颈动脉过敏史者及老年人不宜采用。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疾病名】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英文名】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缩写】【别名】病理性期外收缩型室性心动过速【ICD号】I47【概述】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athologic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PVT)通常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此类室性心动过速多起自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其心电图特点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类似,两者常不易被鉴别,然而后者多发生在正常健康人,预后良好,因此由于完全迥异的病因,故两者的及时鉴别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对前者冠以“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名称,能更好地反映其本质。
本型也称期外收缩(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
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属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分为两型:1.病理性非持续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点为连续5个或5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大多持续在30s内自行终止。
占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70%。
它与病理性持续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临床、电生理特征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2.病理性持续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点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持续在30s以上,至数小时、数天,甚至无休止持续发作。
常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恶化成心室颤动的倾向,常不能自行终止发作,需用药物或电复律才能纠正。
程序期前刺激能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预后差、猝死率高。
属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占70%。
【流行病学】非持续性室速的发病率与检测方法和所研究的病人群体直接相关。
非持续性室速的发病率取决于基础心脏病存在与否、类型和严重程度。
急性心肌梗死48h内非持续性室速的发病率最高,45%的病人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溶栓时代开始后非持续性室速的发病率从16%降至7%。
进行溶栓治疗时,梗死后2周进行24h监测发现6.8%的病人有非持续性室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四大方法帮助你
室上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四大方法帮助你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必须积极治疗。
就目前来说,治疗此病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物理方法、二是药物方法,如果是静脉用药的话要提前备好阿托品等、三是手术治疗,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
★ 1.物理方法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终止SVT。
方法有:①冰水毛中敷面法:用毛中在4~5℃水中浸润后敷于病儿面部或将冰袋置于面部来刺激迷走神经,每次数十秒。
如1次无效,隔3~5分钟再用,一般不超过3次。
此法对新生儿及小婴儿较适用。
②用力、屏气、饮冰水、Valsalva动作或采取特殊体位:适用于较大的儿童。
③按摩颈动脉窦法:每次按摩5~10秒,勿同时两侧按压,一旦恢复窦律即停止按压。
④以手或压舌板刺激患者咽喉部使之产生恶心、呕吐。
★2.药物方法静脉用药者均宜备用好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钙剂。
(1)洋地黄类药物:伴有心衰表现者,宜选用洋地黄类药物。
此药能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慢房室交界处传导,使SVT转为窦性,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控制心衰。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所致SVT及有预激综合征表现的较大儿童禁用此药。
低钾、心肌炎、SVT伴房室传导阻滞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剂量同前。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普奈洛尔、艾司洛尔。
静脉应用时作用快、副作用少。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及心衰者禁用。
剂量同前。
(3)普罗帕酮(心律平)有明显延长传导作用,能抑制旁路传导。
静脉用药快速有效,较安全,国内认为可作为首选药。
每次1~3mg/kg.溶于葡萄糖液10ml中缓注10~15分钟。
无效者20分钟后重复1~2次。
一般不超过3次。
(3)腺苷强烈兴奋迷走神经,抑制房室结的起搏,减轻房室传导,打断折返条件而终止发作。
具有复律快、高效、可重复又无蓄积及无负性肌力作用的特点。
是治疗SVT最好的药物之一。
用量一般为每次0. 05~0. 25mg/kg,要求静脉快速注射(1~2秒内),慢速给药或从远端静脉给药一般无效。
应用时应有心电监护,哮喘病儿不宜用。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有哪些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有哪些*导读: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二尖瓣脱垂等疾病都会引起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洋地黄类药物、拟交感胺药物用药不当也会引起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有哪些?……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二尖瓣脱垂等疾病都会引起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洋地黄类药物、拟交感胺药物用药不当也会引起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有哪些?*一、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室性心动过速常常伴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故一般认为是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为严重。
常有心悸,因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出现呼吸困难。
心排血量明显降低时,则发生低血压、全身乏力、眩晕和昏厥。
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可诱发心绞痛。
短阵性心动过塑,可无明显心血管症状。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体征心率变化大是病人常见的体征,轻者心率为70次/分,重者心率为300次/分,正常者心率为150-200次/分。
节律齐或轻微不齐。
据专家所言,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房室分离时,颈静脉搏动出现间歇性大炮波,第一心音响度和血压随每一心搏而发生变化。
室性心动过速伴有心房颤动者,大泡波小时。
但第一心音响度额很难过地不变,若听到宽分裂的心音,则病人病情较为严重。
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非药物治疗了解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后,如出现症状,应及早治疗。
治疗可用方法有很多,比如直流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外科手术等。
1.直流电复律:原理是为使折返环不复存在,将其内的所有细胞去极化。
目前,直流电复律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安全有效,为首选治疗措施。
2.射频消融术:适用于束支折返性室速心动过速者,不适用于并发心脏结构性病变者,具有一定疗效,已经过临床验证。
特发性室速心动过速者也可以用此方法治疗。
3.外科手术:如室壁瘤切除术,适用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者。
手术的目的为切除扩大的左心室,减缓症状,治愈疾病。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一、概述一)定义与分类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100~200次/min,在30秒内自行终止。
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秒,或虽然少于30秒,但伴随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
分为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和不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超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
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发生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常围绕心电图等电位线扭转,被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
TdP常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延迟复极密切相关,因此,发生TdP时应积极寻找并纠正相关诱因。
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指24小时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超过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
二)流行病学1.NSVT: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性心律失常。
在结构性心脏病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都较常见,也可见于表面健康的人群。
在伴有心悸症状的所有患者中,约有6%为NSVT。
由于大多数NSVT患者无症状,仅有50%左右的NSVT患者可重复记录,所以难以得到可靠的NSVT流行病学资料。
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约有3%的健康、无症状的个体发现有NSVT,男性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别。
有报道显示11%的表面健康的老年人有NSVT。
多数情况下,NSVT发生短暂,无临床症状。
因此,临床上对NSVT患者的主要问题是甄别这些看似正常而实际上有潜在疾病的人群,并对合并有NSVT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在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NSVT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性猝死(SCD)危险性增加的信号,所以对于NSVT患者,治疗患者的基础心脏病比治疗心律失常更重要。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VT,简称室速)是指发生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的快速连续性室性异位激动。
自发者异位激动须连续》3个,程序电刺激诱发者须连续》6个,且频率》100次/分。
90%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见于冠心病及各种心肌病。
10%左右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1 .原有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2.大多数为阵发性,发病突然,经治疗或自限性突然消失。
发作时的临床表现随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频率、持续时间,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以及心功能的状况等因素变化而不同。
少数症状轻微,多数突发心慌、胸闷、恐惧、颈部发胀及跳动感、眩晕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呼吸困难、肺水肿、晕厥,甚至导致心室扑动、心室颤动而猝死。
3 .体征:心率波动在150〜220次/分,节律多较规整。
颈静脉搏动强弱不等,间歇出现较强的颈静脉搏动。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有时可闻及与房室分离有关的炮轰音。
可出现低血压。
4 .心电图:(1) 宽而畸形的QRS波连续出现》3次,节律基本规则,频率》100 次/分, ST-T 与主波方向相反。
(2) P 波与QRS波无关系,形成房室分离;室率>房率,但因P波常融于QRS波中,难以辨认。
(3) 完全性或部分性心室夺获;窦性激动可完全夺获心脏,表现窄ORS K,其前有P波P-R >0.12 s ;窦性冲动与异位激动同时兴奋心脏时表现为部分夺获,图形介于室性与窦性之间称室性融合波。
5 .分类:临床上常将室性心动过速分成以下类型:(1) 根据室速的QRS波群形态分成单形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2) 根据室性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分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前者为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短于30 s ;后者为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超过30 s 或虽未达到30 s 但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立即终止发作者。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室性并行心律占并行心律60%。
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比其他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更为常见。
并行心律患者通常无症状。
频繁并行心律或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出现心悸、心悸、胸部压迫等症状。
一、病因1.器质性心脏病约占86%,以50~70年发生率最高,约65%60岁以上的患者。
冠心病心肌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其中50%上述患者有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时室性并行心律占1.7%,多见于发病24h在内部,可间歇出现数小时,药物易于控制,是良性心律失常。
并行心律也可见于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室性并行心律的发病率高于室上性并行心律。
房间并行心律健康的人更多。
2.尿毒症、低钾血症、淀粉样变、白血病、硬皮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炎等罕见病因。
洋地黄中毒不会引起室性并行心律。
3.在压迫颈动脉的过程中,可以减缓和终止室性并行心律,但也可以导致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这是由于对迷走神经刺激的急性反应。
4.室性并行心律持续发生,但无病因可循。
5、约有15%健康人并行心律见:有些人运动或吸烟后并行心律。
有报道称,无器质性心脏病中青年人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更为常见,占74.5%(35/47)。
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失眠是常见的诱因,表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体液因素有关。
在心脏置入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中,许多起搏性心律失常属于并行心律的范畴。
7.儿童并行心律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多为良性心律失常,不易发生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还有2天的报告年龄~14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占65%,急性肾炎等疾病12%,原因不明的占23%。
多以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诱因。
二、发病机制并行心律的电生理基础是在心脏的一个小范围内,由于各种原因,细胞缺血、缺氧、变性等,改变膜渗透性,导致不同程度的膜电位降低,部分细胞产生3相阻滞;部分细胞增加自律性,兴奋形成异位起搏点,可产生四相阻滞。
终止室上速的简易方法
终止室上速的简易方法
终止室上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物理刺激:这是一种实用的手段,基本没有副作用,初发患者较为有效,但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效果较差。
- 食道调搏:又叫超速抑制,通过将电极从鼻子放入食道,接近心脏,用快速的刺激打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环路。
这种方法常被急诊医生使用,但患者可能会感到难受,而且刚吃完东西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以免引起食物返流和误吸。
- 药物终止:使用药物改变电路的传导性,打破环路的电循环。
常用的药物有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胺碘酮等,其中首选维拉帕米。
药物的有效性较高,但要注意药物可能会减慢心率、减慢收缩力和导致低血压等副作用,需要在监护下使用。
- 电复律:用电击的方法打破电环路,使传导恢复正常。
以上方法仅能终止室上速的发作,完全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目前主要是射频消融手术。
如果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建议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F.胺碘酮:5MG/KG 20-30MIN内IV,后600800MG/24H维持,此种药一般20分以上 起作用。AMI 二十四小时内禁用西地兰。 硫氮卓酮,氟卡胺,乙吗噻嗪等均可试 用。
G.同步电复律,一般用50WS开始(出现心绞痛、 心衰、低血压时)。
H.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可治愈,目前可优 先考虑。
收缩期血压随心搏变化。 • 严重者可转为室颤而致病人死亡。
56
短阵VT:
时间短于30秒,能自行终止,可无症 状。
连续性室速:
时间长于30秒,需药物或电复 律。常伴 有明显旳血液动力学 障碍。 症状:低血压、少尿、晕厥、气短及心 绞痛等。 体征:心律略不齐,第一、二心音分裂。
57
心电图:
(1)3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心室率100-250次/min,心律规
4
临床体现
• 症状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健康心脏者,故虽然心 率快,病人尚能耐受,数年发作呈良性经过; 少数因心室率过快而发生晕厥。
心悸、焦急不安、心跳有力或跳之欲出旳感 觉。
还可能体现为出汗、四肢皮肤湿冷、紫绀、 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丧失或晕厥。
• 体检时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心率不久,可达150~250bpm。
电图或发作PSVT被发觉,以男性居多。
28
解剖生理学基础
• 旁路束是指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旳,和正常传导系统不同旳肌性通道。其一端 插入传导组织内,另一端和心肌纤维束相连。
• 类型: • 房室旁路Kent) 连接心房与心室,可位于房室环旳任何部位。 • 房希氏束(James) 连接房室结和希氏束旳肌束。 • 结室纤维(Mahain) 连接希氏束和心室或房室结和心室。 • 分支室纤维。
短阵室速的标准
短阵室速的标准
短阵室速是一种心电图诊断,具体标准如下:
在心电图上,短阵室速表现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且持续时间小于30秒。
这些室性早搏的频率通常大于100次/分。
短阵室速可以
分为单形性以及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相对较低,而多形性室速常伴有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变化,可能进一步转变为室扑、室颤,严重时会引起心跳骤停。
请注意,短阵室速可能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喝咖啡等原因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原因引起。
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黑蒙、晕厥等症状。
如果发现有短阵室速的情况,建议在心内科进行详细诊治,查明引起短阵室速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室上速的治疗原则
室上速的治疗原则
室上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是一种心律失常,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确认诊断:首先要对室上速进行确诊,通过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等检查手段进行确认。
2. 稳定患者: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可以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如Valsalva动作、冷水刺激、咳嗽等来终止室上速。
3. 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症状严重或无法通过非药物方法控制室上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
具体选择哪种药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
4. 心电复律: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可耐受,可以考虑进行心电复律。
常用的复律方法包括电复律、药物复律和射频消融术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心脏结构和心电图特征等综合考虑。
5. 预防复发:对于频繁发作的室上速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长期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术来预防室上速的复发。
室上速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特征和心脏结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终止室上速、缓解症状,并预防室上
速的复发。
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室早射频消融术指征
室早射频消融术指征
室早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利用射频能量对室早心
律失常的起源点进行消融,达到治疗室早心律失常的目的。
室早心律
失常是指心室自主性节律发生异常所引起的早搏和短阵心动过速,在
心脏病患者中比较常见。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室早射频消融术呢?
首先,对于室早心律失常较为明显的病人,尤其是出现短阵室上性心
动过速,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或心功能下降等情况时,就需要考
虑室早射频消融术。
其次,对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频率越来越频繁
或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患者,室早射频消融术也是很好的治疗选择,
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
此外,如果患者的室早心律失常触发猝死风险
比较高,或者合并心肌病等严重的心脏病变,室早射频消融术也是值
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室早射频消融术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
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一般来说,在术前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床旁心电监护以及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以确定室
早心律失常的类型、程度和位置,以及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血管状况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确认患者无禁忌症,如心房颤动、器质性心脏病等。
总的来说,室早射频消融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明确
诊断和合适人群进行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
查和评估,并在了解治疗方案和风险后,与医生共同决定是否进行室
早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称为室上速。
|---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指南二、分类广义分类: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狭义分类:特指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一般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三、机制折返机制四、病因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六、心电图特点1、节律规则,频率150-250次/分2、P'波不易辨认3、QRS波形态正常七、治疗1、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是12对颅神经中的第10对神经。
迷走神经占主导而心率降低。
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它所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M受体。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及减少Ca2+内流3.乏氏动作憋气声门10~30秒,相当于胸内压增加30~40mmHg摒气期间由于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心脏回流减少.使心排岀量及血压下降。
此即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缩;在停止动作后,心排岀量回复正常,血压则因血管收缩而短暂地较动作前升高,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减慢。
用力呼气,此时腹肌应是收缩的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为27.7%,而做乏氏动作比颈动脉窦按压更为有效。
2、用药腺苷ATP三磷酸腺苷给药剂量:首次6mg腺苷,快速推注并盐水冲洗,观察1~2分钟无效时,再给12~18mg的腺苷快速推注。
原来已有一度以上的房室阻滞、病窦者,或预激者禁用腺苷。
此外,腺苷不能和地高辛或异搏定合用。
3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洋地黄类毛花苷丙低血压者间羟胺食管心房调搏术经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
它包括经食道心房调搏through esophagus atrial pacing (TEAp 禾口经食道心室调搏through esophagus ventricle pacing (TEVP)。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怎样治疗?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依据IVT的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
仅有短阵发作,患者无症状,不需用药,可定期随访,进行心脏超声及动态心电图检查。
1、左室IVT:首选维拉帕米首剂5mg/20mlGS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不能转复隔10分钟再加用5mg,可重复3-4次,总量不宜超过25mg;次选:普罗帕酮70mg+20mlGS稀释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0分钟后重复。
总量不宜超过210mg;胺碘酮静脉注射,首剂15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0-20分钟,继之1-1.5mg/min维持,如室速控制不满意,可隔30分钟再追加75-150mg。
2、右室IVT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尚无统一方案,可选用维拉帕米(异搏定)、普罗帕酮(心律平)或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药物作用的个性差异较大。
对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
3、儿茶酚胺敏感性IVT:采用β阻滞药效果最好。
*2、预后室性心动过速患儿总预后良好,Pfammatfer报道94例未有死亡病率,并认为婴儿期首次发作者,室性心动过速自行消失率明显高于幼儿期以后首次发作者(89%∶56%)。
同时发现右室起源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预后较左室起源者好。
对于反复发作的特发性室速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后效果好。
但是因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心肌病变呈亚临床型,故对该病患者应长期随诊,行心脏X线、ECG、心动图等检查注意原发性心肌病可能,并警防猝死。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针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目的有:①改善症状;②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即预防心源性猝死。
1.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对策(1)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症状者,不必用药,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2)无器质性心脏病,有症状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先用镇静剂,无效时可选用美西律(慢心律)、普罗帕酮;心率偏快、血压偏高者可用β受体阻滞药。
(3)有器质性心脏病伴轻度心功能不全者:原则上只处理基础心脏病,不必用针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
如室性期前收缩引起明显症状者则参考(2)用药。
(4)有器质性心脏病并有较重的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成对或成串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
宜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美西律(慢心律),其次才选用普罗帕酮、莫雷西嗪(乙吗噻嗪)、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以上药物无效时可短期慎用丙吡胺或阿普林定。
紧急情况下可静脉给药,必要时联合用药。
(5)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宜静脉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无效者用普鲁卡因胺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期及陈旧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可参考(3)、(4)用药。
宜首选β受体阻滞药和胺碘酮。
(6)室性期前收缩伴发于心力衰竭、低血钾、洋地黄中毒、感染、肺心病等情况时,应先治疗上述病因。
(7)曾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作史,或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期时的室性期前收缩(大多为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应选用曾对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无论何种期前收缩,有特定病因者在去除病因后期前收缩即可消失,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对较顽固的期前收缩,治疗时不宜以期前收缩完全消失为终点只要控制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预后好转就可以。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对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主张选用Ⅱ类的β受体阻滞药和Ⅲ类的胺碘酮、索他洛尔,尽量避免使用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和ⅠC类(恩卡尼、氟卡尼甚至普罗帕酮)等药物。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分析
F a m i l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o c t o r
家庭心理医生 ຫໍສະໝຸດ 临床 医 学 阵 发 性 室性 心 动 过 速 临 床 治 疗 分 析
张 效 霁
( 黑龙江省 宝泉岭管理局 中心 医院 黑龙江 鹤 岗 1 5 4 2 1 1 )
者, 其 中男 1 6例 , 女2 O例 , 年龄 2 2—6 4岁 , 平均 4 6岁 。首次 发 作者 1 2例 , 其 余均反复发 作 ; 冠心病 5例 , 高血 压病 1 O例 , 预激 综合 征 6例 , 风湿性 心脏 病 2例 , 不 明原 因 1 3例 。 1 . 2 方法 : 利 多卡 因首先 5 0一l O O mg加入 2 5 % 葡 萄糖 液
摘要 : 目的 : 探 讨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P S V T) 的药物的选用及防 治。方法 : 对3 6例 阵发性 室性心动 过速 患者的药物选取 进行 分
析 。结果 : 经治疗有效 3 4 例, 有效 率 9 4 . 4 4 %, 产 生心脏 副作 用 4 例, I 度 房 室传 导 阻滞 2 例, 心 电图 Q R S综合 波增宽 2 例 。结论 : 阵发性 室速 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 需在短 时间内予以控制 , 否则可诱致休克 、 心力衰竭或室颤 , 造成 严重后 果。
阵发性室性心 动过速冠状动 脉粥样 硬化并 发心 肌梗死 者多 见, 亦见 于风湿 性心 脏病 、 心肌 炎 、 心 肌病 、 二 尖瓣 脱垂 、 右心 室 发育不全 , 或见 于洋地 黄 、 奎 尼 丁等药 物 中毒 , 以及严 重 的低 钾 血症 、 低镁血症 等… 。阵发性室性 心动过速 时 , 药物均无 效 时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
导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很多人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总是特别容易导致患有心脏疾病,其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是我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很多人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总是特别容易导致患有心脏疾病,其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出现这样的疾病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它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大多发生在心脏病人中,可造成严重后果,增加病死率。
需要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立即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其治疗原则:
①室性心动过速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发作。
②消除诱因,注意低血钾,洋地黄药物的使用。
③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心衰,心梗后室壁瘤的治疗等。
④预防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发,在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应使用药物或非药物措施预防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发。
⑤防治心脏病猝死。
1.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终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首选的方法是立即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单形型室性心动过速或QT间期正常的多形型室性心动过速,一般采用药物治疗,静脉注射。
①利多卡因;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