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赏析
这是中国的土地读后感
![这是中国的土地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ee87e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03.png)
这是中国的土地读后感《〈这是中国的土地〉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篇特别棒的文章,叫《这是中国的土地》。
哎呀,读完之后,我的心里那叫一个激动!文章里讲了好多好多关于咱们中国土地的事儿。
就好像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超级大超级美的画卷。
我仿佛看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那绿色的草儿像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骏马在上面欢快地奔跑着。
难道这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吗?我忍不住想,要是我能在那草原上尽情地奔跑,感受着风在耳边呼呼吹过,那该有多爽啊!还有那金黄的麦田,麦浪滚滚,农民伯伯们辛勤地劳作着。
他们的汗水滴在土地上,难道这土地不是他们的希望吗?他们望着那沉甸甸的麦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再看看那雄伟的高山,山峰直插云霄,好像要把天给捅破了似的。
我就在想,山上是不是住着神仙呢?文章里还提到了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
从古老的长城到神秘的兵马俑,这每一处不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吗?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给我们讲他们小时候的事儿一样,充满了回忆和情感。
我读着读着,就想起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候。
我们在公园里奔跑,在小河边捉鱼,那脚下的土地,不也承载着我们的快乐吗?我还想到了老师给我们讲的那些英雄的故事。
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土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吗?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了不起!它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给我们提供了一切,包容着我们的一切。
我们可不能随便对待它,要像爱护自己最心爱的玩具一样爱护它。
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它做更多的事情,让它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总之,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
《中国的土地》阅读题二
![《中国的土地》阅读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dd937d7b1ed9ad51f01df2c6.png)
《中国的土地》阅读题二阅读《中国的土地》,完成习题。
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敦厚外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1.你是怎样理解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二节“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一节写□□,后一书写□□(不得超过格子数),结构完整,艺术浑成。
4.诗的第二节由□□写到□□,再写到□□。
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
5.这首诗不少诗句,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起来。
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黄金般的相思”是指对祖国始终不渝的思念。
凡是华夏人民,无论久居故土,还是云游他乡,都永远思念着这块土地。
它之所以使华人“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是因为它很“神奇”,有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这些细节是一种意象,表明这块土地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发祥之地,也是我们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
2.指中国人民经饱经风雨的洗礼,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与开放。
这一句不仅饱含着对未来的期待,更体现了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
3.土地人民4.外貌性格内心5.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由长江三峡中巫峡的神女峰而联想到帮助大禹治水的神女,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神奇秀美,又自然地暗示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
《中国的土地》导学案(含答案)
![《中国的土地》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750f3c763231126edb11ea.png)
A.“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一句表明了作者由三峡的神女峰联想到帮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这既写出了祖国山川之美,又自然地暗示出中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古老。
B.作者恰当地用“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这两个比喻,概括了中国人民敦厚、顽强、勇敢的性格。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五)矫正评价能力测读(15分钟)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组内小结准确表述待师验证
(4)第三节诗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10分)
参考答案:(1)诗人排列了下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这些事物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它们所受的苦难,同时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这些意象,形象地展示了祖国饱经沧桑的苦难历史。
(3)如: 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f580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b.png)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那画面感简直绝了!就像我们在寒冬里看着雪花一片片飘落,感受着那份寒冷与凄美。
你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得多形象啊,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了那种彻骨的寒冷。
2. 这首诗里的情感表达,哇,真的好强烈!比如“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这把风比作悲哀的老妇,太妙了吧!这难道不是把那种悲伤和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吗?3. 诗中的描写多细腻啊!“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这简单的话语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那时的艰难处境,这不就像是我们走在一条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吗?4. 想想那些在雪地里挣扎的人们,“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多让人心疼啊!这和我们遇到困难时的无助是不是很像呢?5. 这首诗真的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这不就像是历史在我们眼前重演吗?6. 它的感染力超强的!“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哎呀,读到这里,真的好想知道那是谁呀!7. 诗中的每个场景都好像在跟我们诉说着什么,“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吗?8. 那文字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就这么简单的一句,却能勾起我们无尽的思绪,这不是很神奇吗?9. 读这首诗,就像打开了一扇时光的大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我们仿佛能看到过去的中国,这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对比,多么强烈啊!10.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真的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啊!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感受到了现在,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啊,不是吗?。
刘湛秋诗歌《中国的土地》原文及赏析
![刘湛秋诗歌《中国的土地》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37e1c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5.png)
刘湛秋诗歌《中国的土地》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刘湛秋诗歌《中国的土地》原文及赏析【导语】:《中国的土地刘湛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中国的土地·刘湛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歌颂祖国,礼赞人民,这是重大题材和古老主题,在一首十二行的抒情小诗中予以容纳,并且翻旧为新,难度极大,需要很高的艺术功力。
艾青诗选雪花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艾青诗选雪花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38d53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d.png)
艾青诗选《雪花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时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全诗皆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就,无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其语言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使诗的情境得以拓展,深邃广漠。
原文如下;原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1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土地
![中国的土地](https://img.taocdn.com/s3/m/232c996158fafab069dc0244.png)
《中国的土地》说课稿李茹尊敬的名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的土地》,作者,刘湛秋(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中国的土地》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该单元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展开,所选的诗歌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诵读这些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与家乡的感情。
《中国的土地》这首诗是一首现代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这首诗主要通过对中国土地的神奇与土地上人民的美丽两个方面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中华民族以及热烈欢呼充满希望的未来的思想情感。
注重感人至深的意象的运用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并依据本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 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4.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5.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情感。
这5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根据本课的一些特点,再结合近几年来中考的一些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把握诗歌的主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3分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点拨法,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方式进行的,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7d5ad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c.png)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示例文章篇一:《〈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哎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艾青的一首特别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就感觉像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了一下心呢。
诗的开头就特别抓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你看啊,这就好像是一幅特别冷的画一下子就摆在你面前了。
雪,咱们都见过,那白白的雪落在地上,本来是挺美的景色。
可是艾青笔下的雪,不是那种让人高兴的雪。
这雪就像一个大坏蛋,把整个中国都给困住了。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冬天,我出去玩,结果一阵特别冷的风刮过来,我感觉自己都要被冻僵了。
那时候我就想,这一点冷我都受不了,那诗里整个中国都被寒冷封锁,得多难受啊。
诗里还写到那些在雪地里的人呢。
像“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你说这个比喻多妙啊。
风就像老妇,还伸出指爪拉扯人,这就把风写活了。
我就想啊,那些行人得多冷啊,在那么冷的天,被风这么折腾。
就像我们在学校玩的时候,要是有个调皮的同学老是在后面拽你的衣服,你是不是觉得很讨厌?那这风比那调皮的同学可讨厌多了,它是在折磨人呢。
再看诗里描写的那些人物,有赶着马车的农夫,有蓬发垢面的少妇。
这些人物就像一幅幅小画一样,在诗里动起来了。
农夫在这样的雪天里,他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的马都要冻得受不了了,他还得赶路,他得多辛苦啊。
我就想到我爷爷有时候去田里干活,要是遇到个下雨天,回来都是一身泥,还特别累。
那这农夫在雪天里,肯定比我爷爷下雨天还惨呢。
还有那个少妇,她的日子肯定也充满了忧愁。
她的丈夫呢?她的家呢?在这样寒冷的雪天里,她能去哪儿呢?艾青写这首诗的时候,肯定是怀着特别沉重的心情的。
他就像是一个诉说者,把中国大地上这些受苦的人的情况都讲出来。
他的每一行诗,都像是在喊着:“看啊,我们的同胞在受苦呢。
”这诗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苦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0047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b.png)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啊,就像一把锐利的小钩子,一下子就勾住了人的心。
这诗一开篇,那雪就像个调皮又冷酷的家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下子就把那种寒冷、那种压抑的氛围给造出来了。
这雪啊,可不仅仅是自然的雪,那是当时中国面临的重重苦难的象征呢。
你就感觉那寒冷从纸面上直往身上钻,冷得人打哆嗦。
诗里那些人,像赶着马车的农夫,蓬发垢面的少妇,真的就像从那个苦难的年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站在你面前似的。
艾青把他们写得特别真实,农夫在雪地里挣扎着,那是多少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写照啊。
少妇那迷茫又痛苦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无尽灾难。
这些形象就像拼图的碎片,一块一块地拼出了那个饱受战乱、贫穷和压迫的中国社会的全貌。
艾青的语言也特别有力量。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儿,简单又直白。
就像跟你唠家常一样,可是每一个字都能砸到你心里去。
他的这种表达啊,就像一个很实在的朋友,在很诚恳地跟你说那些事儿,让你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感受。
再说说这诗的感情,那是满满的悲悯啊。
艾青就像一个特别善良的大哥哥,看着这些受苦的人,心里特别难受。
他对这片土地,对土地上的人民,那是爱得深沉。
这种爱不是那种喊口号的爱,而是真真切切的心疼,是想为这些受苦的人做点什么的冲动。
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好像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大雪纷飞的中国大地。
能听到风的呼啸,能看到人们在雪中瑟瑟发抖的样子。
艾青就像一个时代的记录者,用他的笔把这一切都留下来了。
他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是多么不容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诗就像一瓶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每一次读都能有新的感受,新的触动。
《中国的土地》教学教案
![《中国的土地》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8c5f5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c.png)
《中国的土地》教学教案第一章:土地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1. 理解土地的概念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2. 了解土地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3. 认识土地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1. 土地的定义与特点2. 土地的重要性3.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地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实例。
1.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提问学生对土地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土地的重要性。
2. 讲解土地的概念与特点:详细讲解土地的定义、不同类型及特点。
3. 强调土地的重要性:分析土地在人类生活、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土地资源的保护。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利用2.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2. 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3. 认识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1.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2. 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3.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 地图分析法:分析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分布的理解。
2.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2. 讲解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地图分析,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3. 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如农业、建设、生态等方面。
4. 探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矛盾和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1. 了解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赏析
![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85f2e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1.png)
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赏析九年级课外阅读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
中学时代就在《进步青年》杂志上发表过诗作。
他曾当过工人、编辑、翻译。
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报刊发表过诗、散文、评论、小说及报告文学等。
现为《诗刊》社副编审。
《中国的土地》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诗人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
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美。
“黄金般的相思”“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
用“黄金”修饰“相思情”,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这里诗人将人文景观融合到自然景观中,“跃动的欢乐”、“复兴的契机”不仅饱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
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中国的土地”因此会更加神奇,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
诗歌特色赏析 1、注重意象,感人至深,诗人把对“中国的土地”的讴歌和礼赞都具体化了。
花美、山美、水美、土美,再加上那“黄金般的相思”,这样就避免了空泛抽象,大而无当。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山川河流,土地鲜花,树木海浪,这些景观无不透着“奇”;一是因为人文景观: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有着敦厚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宽广的心胸,解放的思想,这有机的结合,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这首诗以对祖国、民族的爱为抒情线索,感情真挚,意象丰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美、人性美、祖国美的画卷。
论《啊!中国的土地》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
![论《啊!中国的土地》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767abf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e.png)
论《啊!中国的土地》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啊!中国的土地》是一首歌颂祖国土地的抒情歌曲,他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通过对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进行探索与研究,具体从创作背景、调式特征、旋律结构、伴奏特征等特点来进行分析,希望对此能够提高演唱能力和艺术涵养,总结一定演唱经验,进一步融合演出及教学的经验,能够有效地促使声乐表演技能提高。
一、引言歌唱是一种美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美,传递真实的情感,歌唱的处理越成熟,就说明歌曲的表现力就越强,《啊!中国的土地》这首歌而言,整体在演唱上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进一步的掌握美声唱法,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掌握好歌曲的细节,用正确的唱法展示给观众。
本文的出发点是让大家了解有关于《啊!中国的土地》这首歌,讲解这首歌的演唱风格,介绍了如何表达情感以及思想,如何演唱出一首优秀的作品,如何通过具体的创作将需要展现的因素表达出来,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对歌曲的处理与演唱风格进行归纳与分析。
二、《啊!中国的土地》《啊!中国的土地》创作于1984年5月,曲作者陶思耀、词作者孙中明。
是作者在全国闻名的英雄连队杭州“硬骨头六连”体验生活时创作的。
同年的六月被《上海歌声》杂志发表,从此,《啊!中国的土地》这首歌从中国的舞台唱到了美国、日本及东欧等。
三、《啊!中国的土地》艺术特征分析(一)歌曲的调式特征《啊!中国的土地》是一首降B大调、4/4拍的歌曲,从调式上分析,它是一个二段式结构,构成简单,音域合适,只有九度,给人的感觉宏伟大气,第一段曲调委婉,句尾反向大跳,使该曲颇具感染力,第二段乐曲开始形成高潮,用离调的手法造成新的色彩变化,歌曲以属主和弦贯彻全曲,其结构稳定。
(二)歌曲的旋律结构特征在《啊!中国的土地》这首乐曲里,每个乐句都有4个小节,旋律结束音落在五级上。
当歌曲演唱到第9小节,这是歌曲的第一次高潮,从深情到激扬的表达,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也表示了对祖国深厚的情感。
《中国的土地》教学教案
![《中国的土地》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7619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2.png)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知识点梳理与重点难点解析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课程介绍与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祖国土地的辽阔壮美,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实践应用建议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土地资源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如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如阅读相关学术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提升专业素养。
跨学科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积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应对土地资源问题。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促进课堂交流和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步。
知识点梳理与重点难点解析
中国的土地制度
土地利用与保护
土地市场与地价
土地法律与政策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耕地保护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地价评估方法以及土地税收等相关知识。
土地资源利用
深入分析中国土地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等。
土地利用问题与挑战
介绍中国土地利用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让学生了解土地利用的规范和管理。
土地利用政策与法规
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课堂讲授
选取典型的土地利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对土地赤诚不变的深情——《我爱这土地》与《中国的土地》比较阅读
![对土地赤诚不变的深情——《我爱这土地》与《中国的土地》比较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1d8e78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8.png)
作者: 刘菊仁
作者机构: 河南新安县北冶乡初级中学
出版物刊名: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摘要:艾老作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以下称“前者”)这首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诗歌名篇,新编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出版社出版),在这一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者设计辑入了刘湛秋先生的现代诗歌《中国的土地》(以下称“后者”),要求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
现根据自己的粗浅认识对两首诗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
初中语文九年级《中国的土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中国的土地》](https://img.taocdn.com/s3/m/c2dad5e13186bceb19e8bb52.png)
诗歌特色赏析 1. 注重意象,感人至深 诗人把对“中国的土地”的讴歌和礼赞都具体化 了。花美、山美、水美、土美,再加上那“黄金 般的相思”,这样就避免了空泛抽象,大而无当。 2.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 “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山川河流,土地 鲜花,树木海浪,这些景观无不透着“奇”;一 是因为人文景观: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有着敦 厚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宽广的心胸,解放的思 想,这有机的结合,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 露.
(三)理解能力。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 意,句意,段意,能准确概 括。 2.理解选文中一些句子的 深层含义 。 3.能根据需要,筛选文中 的主要信息和材料。
(四)领悟能力 1.能赏析选文优美,精辟 的语句。 2.能就选文内容,语言, 写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3、能联系实际,展开联想 和想象,做好开放性试题。
3、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2)、列数字 (3).作比较(4)、分类别 (5).打比方 (6)、下定义(7).配图表 (8)、作诠释(9)、摹状貌 (10)引用
4、说明要有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
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 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 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 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 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 序。
祖国深沉厚重的眷恋 之情.
②“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 的叹息”“三峡神女,一 语双关,既写出三峡神女 峰,以表现祖国山川的神 奇秀美,又暗示神妇帮大 禹治水的典故,暗示出中 华民族悠久和古老变化,
使作品既有横向的地域 感,又有纵向的中国历史 感.”
①“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 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这里诗人将人文 景观融合到自然景观中,“跃动的欢 乐”、“复兴的契机”不仅饱含了诗人 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充满希望的未来 的热烈欢呼。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 “中国的土地”因此会更加神奇,更加 美丽,更加充满生机。)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语言鉴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语言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b5332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a.png)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语言鉴赏示例文章篇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语言鉴赏嘿,你读过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吗?那可真是一首特别的诗呢!一打开这首诗,就像被一股寒冷的风猛地吹了一下。
诗里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开头,就像有人在你耳边大喊一声,让你不得不去注意。
“雪”和“寒冷”,这可不仅仅是说天气啊。
你想啊,就像我们冬天的时候,如果外面下着大雪,我们都想躲在暖和的屋子里,那时候是不是觉得整个世界都被雪给困住了?诗里的雪和寒冷,就像是把当时的中国给困住的那些不好的东西,像战争、贫穷,把整个中国都弄得苦哈哈的。
这就好比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突然有个大坏蛋出现,把我们的玩具都抢走了,还把我们关在一个小角落里,那种感觉多难受呀。
再看诗里描写那些人的部分。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哎呀,这些垦植者多可怜呀。
就像我们辛辛苦苦养的小宠物,突然有一天就没了,自己种的花花草草,本来长得好好的,一下子全毁了。
他们只能挤在那些又脏又破的巷子里,感觉生活都没希望了。
艾青写这些的时候,就像是他自己也在那些人中间,他能看到那些人的眼泪,能听到他们的叹息。
我想,他写的时候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就像我们看到小伙伴摔倒受伤了,自己也会觉得疼一样。
诗里还有那些描写苦难的句子,那真的是像一幅幅画一样出现在我眼前。
“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大地怎么会伸出手臂呢?这就是诗人的奇妙之处呀。
这就像我们在画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大地画成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在受苦,它在向老天求救呢。
我们要是饿了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向爸爸妈妈伸出手,希望他们给我们点吃的?大地饥馑的时候,也只能向老天伸出手臂,可是老天会回应它吗?这让我心里直发酸。
而且呀,诗里的语言节奏也很有特点。
有时候读起来就像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着,就像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艰难地迈着步子。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好句赏析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好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bf514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7.png)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好句赏析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描绘的是一幅壮丽而宁静的中国风景,展示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美丽景色。
诗中用巧妙的言语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崇敬。
诗句结构简洁,文字凝练,清新脱俗,抒发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中第一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的热爱,是对中国美景的一份崇敬。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表现出冬日里苍茫而宁静的气质,也表达了作者关注气候变化的忧虑。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唏嘘之情,表达了对美好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第二句“那白茫茫的壮丽一片”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景色进行了形象的描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将大自然的雪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把雪描写成“白茫茫的壮丽一片”,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雪的蔚蓝、纯净、宁静和壮阔。
诗中第三句“怡然见融,肃穆之情叹息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怡然见融表示作者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宁静景象的赞叹,肃穆之情叹息着表达了作者对雪的祥和、宁静和清新的敬畏之情。
艾青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把诗歌的内涵表达得简洁而有力,写出了一幅冬日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表达了对美好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人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热爱。
在艾青的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他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抒发了自己深切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和谐与宁静。
他把生活中诸多纷扰尘嚣的清新和祥和,作为一种永恒的美景留在人们的心中。
艾青的诗不仅仅是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歌,它更把大自然的美丽湛然留在我们灵魂深处。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诗歌鉴赏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2daac3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2.png)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诗歌鉴赏示例文章篇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诗歌鉴赏》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像一幅冷峻而深沉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整个人就像被什么击中了一样。
诗的开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简单的句子,却有着一种强大的力量。
就好像你在冰天雪地里,一下子被那寒冷给包围了,逃都逃不掉。
雪,本是大自然中很美的东西,雪花飘飘洒洒,像白色的精灵。
可是在这里,雪却成了一种沉重的压迫。
这让我想起生活中那些看似美好的东西,有时候却藏着苦涩。
就好比那包装精美的糖果,咬开一口,里面可能是酸的。
艾青把雪和当时中国遭受的苦难联系在一起,这创意真的是绝了。
再看诗里描写的那些人物。
有赶着马车的农夫,他“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从那遥远的林间出现。
我仿佛能看到他那无助的眼神,在雪地里显得那么绝望。
他的生活被这战争、被这苦难搅得乱七八糟。
这就像在狂风暴雨中的小船,随时都可能被掀翻。
他在想什么呢?也许他在想自己那可怜的庄稼,也许在想家里饿着肚子的妻儿。
艾青写这个农夫,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是通过这个农夫来表现无数普通老百姓在那个时代的悲惨境遇。
还有那蓬发垢面的少妇,她“垂在铁丝网上”,她的命运就像被暴风雨摧残后的花朵。
她在哭诉着,她的家呢?她的幸福呢?在战争的炮火下,都没了。
她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找不到可以栖息的地方。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
我想对那些制造战争的人说,你们怎么能这么残忍呢?把好好的家庭给破坏成这样,把人们的希望都给碾碎了。
诗里那些描写环境的句子也特别出彩。
那“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这比喻多形象啊。
风本来是无形的,可是艾青却把它比作老妇,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哀伤的感觉。
风在到处吹着,就像老妇在到处哭诉着,这风似乎也在诉说着中国土地上的悲哀。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我们走在一些古老的小巷子里,那股子冷飕飕的感觉,好像墙壁都在散发着悲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土地》赏析
歌颂祖国,礼赞人民,这是重大题材和古老主题,在一首十二行的抒情小诗中予以容纳,并且翻旧为新,难度极大,需要很高的艺术功力。
诗人知难而进,努力创造,不懈耕耘,终于在这片感情的沃土上,培植出一枝独秀的心灵之花。
作品先写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凡是华夏人民,无论久居故土,还是云游他乡,都永远思恋着这块土地。
它之所以牵动着炎黄子孙的“相思”,是因为它拥有壮丽的山川、广阔的沃土、悠久的文化、丰富的物产、绵长的海岸线……这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发祥之地,也是他们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
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这些细节,可以视之为写实,也可以视之为写意,把中国的东西南北、古往今来全都概括进去。
似乎随意拈来,其实经过精心选择,内涵丰富,诱人遐想。
正是所谓“信手新诗落珠贝”。
作品后写中国土地上人民的“美丽”。
神奇的土地固然动人相思,美丽的人民尤为惹人爱恋。
他们的外貌是美的:“黄皮肤、黑头发”;他们的性格也是美的:“敦厚”温柔、“顽强勇敢”;他们的思想更是美的:葡萄挂霜,并且核里“绽开复兴的契机”,表明已经成熟;犹如中国人民饱经风雨的洗礼,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与开放。
而成熟意味着新的生长与繁荣,亦如中国的复兴与昌盛。
作品由外貌写到性格,再写到内心。
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
直把抒情推向高潮,作品便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前一节写土地,后一节写人民,结构完整,艺术浑成。
中国的神奇,不止在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更在于人民已经成熟,挣脱了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枷锁,思想解放,勇于开拓。
地灵由于人杰,天宝基于物华。
因此,中华神龙腾飞在即,复兴有望。
而这,更加使人思恋。
刘湛秋十分注重意象的创造,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避免了这类诗作最易出现的弊病:空泛抽象,大而无当。
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由长江三峡中巫峡的神女峰而联想到帮助大禹治水的神女传说,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神奇秀美,又自然而然地暗示出中华民
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使作品具有横的地域感和纵的历史感。
再如,“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是喻体,也是意象,概括出中国人民性格中敦厚的一面和顽强的另一面,有柔有刚,具体地传达出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征。
以“挂霜的葡萄”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成熟,更属典型的意象手法。
诗人在《无题抒情诗•心灵的波动(也算是序)》中说:“人的感情和人的思想一样,是一片美丽、神奇而富饶的大地。
但是,它同样需要开垦、耕耘。
”《中国的土地》正是诗人在中国“人的感情和人的思想”这片沃土上辛勤“开垦、耕耘”,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艺术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