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科学实验中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

江苏扬中三跃中心小学孙厚荣(212214)论文摘要:作为省级课题《小学科学活动中学生思维可视化的探索与研究》中的核心环节,科学实验中的思维可视化不可忽视。本文就实验活动的几个主要环节的思维可视化构建了一种教学模式,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科学实验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

我们把科学课堂活动作为课题实验的主阵地,通过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成功构建了“活动前的预测中——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实验现象的描摹中——活动后的交流中”的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

第一步:预测中的思维可视化

预测就是利用已有的主观认识经验和逻辑判断与推理方法为主,对事物未来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的推测和判断。科学活动前的预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我们合理地挖掘此类教学内容,精心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预测用形象化的手段展示出来,达到思维可视化的目的。

(1) 明确预测的目的、任务。

如《植物的生长与环境的影响》实验的预测,一棵植物幼苗,罩上一个左上角开口的纸盒,几天后,会朝着哪个方向生长呢?目的任务明确,不是朝左上角,就是朝右边黑暗处生长。记录自己的预测?我们的学生用简单的箭头符号就能展示自己的思维了。

(2) 教给预测的方法。

科学预测方法的掌握,是对自己知识经验的验证。如《种子的萌发》一课,哪颗种子会萌发呢?空气中的?水中的?还是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的呢?首先让学生明白,空气中的少了水分,水中的少了空气,中间的则既有水,也有空气,要做全面的分析,结合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考虑,可以预测得更准确一些。如此,文字与画圈相结合,哪颗种子会萌发一目了然。

(3)合理记录预测内容。

预测内容是学生自己的思维结果,要用合理的方式记录下来。记录的目的可以等实验活动结束时让学生自己去验证预测的准确性。文字、画图、箭头符号等等都可以,只要他自己明白,只要他能解释清楚都行!一句话,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

第二步:设计中的思维可视化

活动方案的设计,目的在于更好地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方案合理明了,思维导图应运而生。思维导图能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

在学生设计的同时,教师要予以适当指导。比如:《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教师首先向每个小组提供这些实验材料:装有水的水槽、烧杯、餐巾纸、气球、塑料袋各一份;其次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教师手拿一只空烧杯让学生观察里面有什么?有些学生说:“没有东西。”但也有学生说:“有空气。”接着教师引导: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观点呢?生答:用实验方法。师问:谁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法来加以证明——杯中有空气。小组研讨,设计方案。结果到视频展台上展示的实验方案有好几种:

(1)用杯子口朝下放入水槽中,再倾斜杯子,杯口旁边向上冒“气泡”;

(2)将餐巾纸塞于杯子底部,杯子口朝下放入水槽中(要直),然后轻轻提起,餐巾纸不湿;

(3)用嘴向周围吸气后吹入气球,使气球鼓起来,再对准人的脸放开,人就感觉到有空气,从中说明人的周围有空气,再推理出杯子内也有空气;

(4)塑料袋袋口张开,横扫一下,使塑料袋鼓起来,再将袋口对准人的脸,轻拍塑料袋,人的脸就感觉到了周围有空气,再推理出杯中也有空气。

设计方案用彩笔,结合文字、简图,甚至箭头符号,汇报时还搭上了肢体动作,使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外化。

第三步:观察和记录中的思维可视化

观察和记录是实验探究的核心环节。而核心环节的核心应该算学生的思维轨迹。如何描摹学生的思维轨迹?思维可视化的工具自然可以派上用场。观察什么,目的要明确,记录要准确。要合理地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仔细地描摹下来。抓住关键,瞄准核心。

例如《空气的成分》一课,探究空气中至少几种成分的问题,要记录什么?要记录罩上集气瓶前,培养皿里的水的位置是多少?点燃蜡烛,罩上集气瓶后,培养皿里水的位置?集气瓶里的水的位置变化?蜡烛熄灭后,集气瓶里的水的位置又是多少?抓住“水的位置的变化”这是核心之一,用什么记录?简单的图,文字,箭头符号,彩笔,绘制下来,可以形象地记录集气瓶中水的位置的变化。通过水的位置的变化,可以推测空气中帮助蜡烛燃烧的气体的多少。用点燃的木条插入倒置的瓶子,可以判别剩余气体是否能帮助燃烧。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工具进行记录。况且,这样记录的速度和方式都比较适应现在的快节奏。

第四步:交流和汇报中的思维可视化

交流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语言。但,语言的表达不尽完美之时,我们想到了思维的可视化。科学探究后的交流,常常采用实验展示、或者说,简单图文与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如《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在视频展台上展示电路的组装,直观形象。

科学活动中思维可视化模式,在实验的预测中,在实验的进行中,在实验的汇报时,都可以发掘孩子们思维的轨迹,只要我们留心去捕捉,精彩和智慧就在不经意间飞扬!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郝京华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思维导图》[英国]东尼·博赞、巴利·博赞中信出版社2009年

3、《例谈图文结合的运用》孙厚荣《科学课》2010.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