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学校:泾源高级中学
教师:马仙龙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泾源高级中学马仙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通过知史鉴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促进,通过师生共研,生生合作,由浅入深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以恰当的评价。在本课商业的繁荣一目中,通过动脑筋的思考,使学生会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通过知史鉴今使学生联系发展的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
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价值观,为做到这一点,我通过知史鉴今和课后延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叙述与讲解,图表填写,史料填写,联系对比,联系记忆,问题探究,引导归纳,合作讨论。
五、教学媒体
搜集影音,图片资料,运用多媒体,进行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
六、授课课型:新授课。
七、授课课时:一课时
八、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2日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首先我们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来回顾一下,经过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风雨夹击,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西汉之初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怎样的景象呢?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又是如何做的呢?(P67)
生:经济萧条、国家贫困、一片荒凉的景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农业发展。
[师]:经过统治者的治理,西汉经济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东汉时期统治者也励精图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汉经济的发展这一节。过渡:要了解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如何,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情况,因为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兴修水利
[师]:在两汉时期,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使黄河之水变的水旱从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学生复述)
[师]:由此看来,两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一次是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
[师]:多媒体图片展示治理黄河的场景。
[板书]:汉武帝时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
补充:黄河原称“河水”,西汉初年开始有了黄河的称呼。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到了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砍伐殆尽。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因此,治理黄河成了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与东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正是认识到了“农业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之本”。不过同学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汉武帝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的,他对黄河水患的认识有一个可以说是相当漫长的过程。听任黄河水泛滥了二十多年,直至影响到了国家财政收入,他才下决心治河的。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动脑筋题目?
生: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因为他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可使他免除水患。武帝又迷信思想,所以会听田蚡的话。
当黄河决堤影响到财政收入了,汉武帝才派人去治理,而且亲自力行。
[师]:这次治理有何效果?
生:黄河有八十多年没有泛滥。到景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次黄河有八百多年没有改道。
[师]:同学们需注意,治理河水最好的办法是疏通而不是堵塞。
[教师过渡]:两汉农业的发展,除了水利兴修之外,它的其他表现有农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种植(请同学们自读)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学生:阅文回答农业工具各自的作用并回忆牛耕的历史。
[师]:多媒体图片展示改进的农具。
了解:①在耕犁上安装犁壁。便于翻土碎土。(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②发明了耧车,用于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
③使用二牛抬杠的方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速度,增加了产量。(扶犁者用牛鼻串环来控制牛的方向,用犁箭来控制犁的深度。)耧车的构成分为种子箱、播种器、输种管、开沟器、牵引装置。由牛牵引,利用前进时的摇摆振动,使种子由种子箱落入播种器和输种管,然后通过开沟器上的小孔摇落于耧腿开的沟内。优点在于将开沟、下种两项作业合二为一,播种均匀,深浅一致且能节省种子,一次可播两行,提高了劳动效率。
了解: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桑麻广泛种植,种桑为了养蚕,种麻为了织布
3.农作物的种植
汉朝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师]:多媒体图片展示农作物的种植的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