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
叶维廉《中国诗学》
《中国诗学》叶维廉262——263:中国的现代化、现代性不是从内在经济、政治、社会的自然演变而来,譬如,西方将现代化、现代性与垄断资本主义中极端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整个生命缩减变形的现象相提并论;但在中国,现代化、现代性和继起的现代主义从一开始便与西方帝国主义霸权的殖民企业牵联,是被迫走向现代化,在表达的本质上,在解读的取向上,都与西方的现代不尽相同。
因为西方的现代性的形成与其扩张主义、侵略主义有关,反映在文学上则往往趋向于隐退入“唯我论”及某种有意无意间的“忘却”(包括集中在摒弃政治历史的唯美主义——用萨义德的话说,aesthetic是一种anaesthetic,唯美主义是一种麻醉药,“美学”即“媚学”,包括把“他者”的文化现象边缘化,把“他者”的文化团体纳入霸权中心的论述构架使其特性消之无形。
)中国作品,既是“被压迫者”对外来霸权和本土专制政体的双重宰制做出反应而形成的异质争战的共生,所以它们一连串多样多元的语言策略,包括其间袭用西方的技巧,都应视为他们企图抓住眼前的残垣,在支离破碎的文化空间中寻索“生存理由”所引起的种种焦虑。
有一点是最显著的,那就是,中国作家的激情里——焦虑、孤绝禁锢感、犹疑、怀乡、期望、放逐、忧伤。
几乎找不到西方式的“唯我论”、出自绝缘体的私密的空间;他们同时是内在的、个人的,也是外在的、里似的激情,个人的命运是镌刻在社会民族的命运上的,因为它们无可避免地是有形殖民和无形殖民活动下文化被迫改观、异化所构成的张力与绞痛的转化。
像大部分第三世界的作品一样,它们不得不包含着批判的意识,虽然不一定有批判的语句。
这些作品往往充满了忧患意识,为了抗拒本源文化的错位异化,抗拒人性的殖民化,表面仿佛写的是个人的感受,但绝不是“唯我论”,而是和全民族的心里情境纠缠不分的。
265:中国人是苦难的,他们恒常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在不同的错位空间、风景、梦的夹缝中哀伤穿行,承受着身体的、精神的、语言的放逐之痛。
中国现代化史
• 1、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1)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现代化的定义 • 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 解和定义有所不同。 • 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 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 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的社会变迁 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 • 20世纪60年代,欧美工业化国家已经进入发达工业社会。 所以,当时的现代经济指工业经济,现代社会指工业社会, 现代文明指工业文明。
• 斯宾塞 作为社会学的先驱,他的思想和理论深 得赏识,被学界视为“思想泰斗”、“维 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社会进化论 是他关于社会发展的的理论。 早期的其于外力论的社会进化思想
后期的基于竞争论的社会进化思想
“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
• 迪尔凯姆
– “机械团结” – “有机团结” – 社会分工与社会变迁
• 四、现代化标准: • 1950年,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 提议,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中创立了一个经济 增长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后,组织了一系列的 学术活动,首先使用“现代化”一词来描述从农业社 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特征。为现代化论题确定了一个 大体认同的8项基本标准: • (1)人口比较高度地集中于城市,整个社会越来越以城 市为中心; • (2)使用非生物能源的程度比较高,商品流通广泛,服 务设施增加; • (3)社会成员在广大的空间内相互作用,广泛参与经济 和政治事务; • (4)村社和代代相传的社会群体普遍解体,导致个人有 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个人在社会的行为具有更广泛和 多种不同的范围;
• (2)经典现代化理论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现代化过 程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摘要:从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将中国现代化建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进行有效衔接,既可以化解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困境,又可以联系实际,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因此,着眼于当前发展课题,了解中国现代性追求的历史溯源,通过历史方位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切入点,明确中国现代性建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性建构;具体策略引言: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来讲,既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也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快速迎接发展挑战,使中国现代性构建与相关理念的优化达到了相互统一的状态。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现代性追求曲折的发展历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重要驱动力,研究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因此,本文在探讨过程中,主要结合现代思想启蒙等相关内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发展动向,从而明确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概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研究内容,深入研究各项切入点,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有效研究: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从历史进程研究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充分顺应中国现代化发展,可以在追赶现代化、优化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同时,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历史一同联系起来。
在对现代思想和观念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起点任务方向的明确,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性。
因此,要对我国现代性观念和历史方位进行全面反思,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完善最新成果的巩固,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更加科学全面。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论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
长江文艺评论·2021/1现代性与现代主义:论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唐静菡..什么是现代?中国何时出现现代艺术?中国现代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不同在哪?中国有“现代”艺术么?若想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先需要在西方语境中阐明所有关于“现代”的词汇的含义,也就是“现代(modern )”“现代性(modernity )”“现代主义(modernism )”“现代化(modernization )”所包含的一系列家族词汇,然后再回到中国的语境下来探讨现代与艺术的问题。
关于艺术的现代性问题十分庞杂,所以这篇文章必须要在一定范围之内才能讨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的内涵,其次需要明确在人文学科中的“西方现代艺术”所体现的“现代”是什么,最后我们才能讨论在中国艺术的“现代”是什么,又如何体现于艺术作品和理念之中。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从词源上来看,modern (现代、现代的),名词或形容词,英语来源于法语词汇moderne ,最早出现于14世纪,写作moders ,意为“和古代不同的处于近期时代的人们”[1],1455年出现moderne ,为形容词,意为“现在的”,在此之后的长时间当中用来形容时间、文学、科学、艺术、建筑等,有时也可以作为“现代人”理解[2]。
而其他从“现代”衍生而来的词语,从语法上来说,“现代性”是一个名词,体现了“现代”与其他事物不同的特征;“现代主义”是一种类似口号的存在,它是一种理想化的倡导,“一种可能以哲学、政治、意识形态或是美学为中心的运动。
”[3]而“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演变。
虽然有关“现代”的词汇出现得比较早,但对于其频繁的使用还是在较为晚近的时期,比如“现代时代(modern times )”一词在18世纪才被大量使用,从而深刻地影响了西欧的历史学科,“现代史(modern history )”的使用也在此时期开始兴起。
2023最新-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最新9篇)
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最新9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篇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有别于西方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现的。
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由于社会大部分物质生产力以资本的形式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生产目的不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的发展以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的欠发展为条件,这种现代化不可能成为全体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西方发达国家顺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串联式”发展过程改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方式,让科技发展由“跟跑”逐步转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发挥其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的积极作用,又克服其消极作用;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消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及国家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正在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对于国家而言,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新时代具有新使命;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新时代具有新担当和新作为。
作为新时代基层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一线服务一方群众,这是我的荣幸。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首先回顾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解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性反思。
随后,我们将转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结合本国国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和结合,我们试图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在实践中借鉴和发展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同时也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如何注重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立和自信,展现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批判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源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和批判。
他认为,现代性不仅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现代性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进步;另一方面,现代性也加剧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马克思强调,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冲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生活资料,却承受着资本家的剥削。
这种剥削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渗透到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马克思认为,现代性的真正问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而非单纯的技术进步或社会变迁。
2“现代性”与“现代化”
“现代性”与“现代化”陈嘉明“现代性”是自上世纪末叶以来,不仅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
对于我国学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因此探讨现代化过程的本质及其结果,即“现代性”,是尤其有意义的。
特别是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出现之后,它对现代性的批判更加引起我们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因为这一批判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代性问题,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应当产生什么样的现代性。
在进行这一思考时,什么是“现代性”,它正确的内涵是什么,与“现代化”概念有什么区别,无疑是首先应当辨明的。
一、现代性的诸种界说对“现代性”的研究涵盖了哲学、政治、社会与文化等不同领域,因此这一概念的运用也就相应有了学科上的差别,从而有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以及文化和审美等意义上的现代性。
吉登斯对现代性的研究是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因此他将现代性看做是“后传统的秩序”。
它首先指的是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或者说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大致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
其次是指资本主义,包括其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
西方结构功能学派所概括的现代性的特征,同样是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
它从社会的变动方式着眼,立足于“现代性”与“传统”的区别,由此对现代化进程及其产生的现代性属性作出界说。
在这一理论中,“传统”与“现代性”分别是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性是社会在工业化推动下发生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各发达国家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这些特征是:①民主化;②法制化;③工业化;④都市化;⑤均富化;⑥福利化;⑦社会阶层流动化;⑧宗教世俗化;⑨教育普及化;⑩知识科学化;⑾信息传播化;⑿人口控制化,等等。
结构功能学派的上述现代性界说的一个优点是较好地辨析了“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把后者看做是前者的“属性”。
三、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作者简介:罗兹曼(Gilbert Rozma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日本和俄国这类社会的相互对比与彼此理解,也兼及有关现代化与前现代的宏观社会学比较,或东亚与西方发展路径的比较。
他著有《清代中国的人口与市场调节》等,编有《中国的现代化》、《东亚地区:儒家遗产及其现代调适》、《日本对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回应》等。
名著拾萃:多年来,人们对中国的认识一直在大起大落,从现代纪元发轫之初的情形来看,似乎除去欧洲诸国及其繁衍地之外,倘使哪个国家将走向现代化的话那无疑是中国。
这里所谓的现代化,指的是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这样一种巨大转变。
……然而,当现代化的各种模式在世界上展现时,中国不但未能跨入先行者的行列,而且一百多以来,甚至直至今日,它也未曾展现出任何堪称为本书所谓“成功的后来者”的迹象。
人们早先对中国的期望已成泡影。
确实,19世纪初,当欧洲现代化尚处在第一阶段时,18世纪那些中华帝国仰慕者们的乐观情绪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为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现代化是由于某些方面存在的特殊缺陷造成的,乃是一种糊涂观念。
相反,现代化的进程从总体上来说是如此之困难,以致需要解释的只是为什么某些民族能够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的模式。
……19世纪中国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乃是由于中国政治结构的固有脆弱性及后来其所遭到的腐蚀。
中国政治体制不仅仅因其本身的性质日益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的变化不协调,无法应付与外部政治挑战俱来的冲击力所强加给它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可悲记录表明,旧的政治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内伤。
中国人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记取了这一教训,但外国的影响终于唤起他们的共识,必须迅速地实现现代化。
在改革风潮中下决心大干一番之后,政治上出现了分裂,其后却未能实行中央集权。
这使得后来政治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无从明确而迅速地走向现代化。
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启示论文
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学术的解放力量,曾经风靡过中国学术界。
现代性这一概念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国内。
然而现代性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却可以追述到一个世纪之前。
本文试从现代性概念的梳理、限定,现代性在中国的接受与拒绝的原委的辨析,来探讨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示。
一、“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当我们试图将西方学理概念引入到东方学术视野中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困境。
一方面西方学术思想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逐渐的演变发展的,比如说文学就先后经历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我们要在一个动态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某个特殊历史时期将这些理论概念同时拿来吸收理解,弹劾容易。
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又注定了此种研究具有了比较的性质。
汪晖将此描绘为“一种时间性的空间关系”。
而回到现代性问题,就变成了现代性程度有差别的中西关系。
现代性理论以中性的理性化为特征,将空间上时间并列的文化关系置换为时间上的普遍关系。
现代化被理解为与西方趋同的时间性赶超关系。
理解现代性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影响,绕不开对西方现代性概念进行梳理,而将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概念进行辨析,可以更好的帮我们理解现代性的内涵。
根据英国学者的考证,“现代性”(modernity)一词首先出现于1672年,主要是在音乐方面使用的,亦即现代性主要与声音和语调有关。
而一般公认的、并有较大影响的则是法国文学评论家波德莱尔的一句名言:“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另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
”今天,现代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了更多的内涵。
而透过众说纷纭的关于现代性的界说,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见解:1、现代性就是理性化。
马克斯·韦伯是首位对现代社会进行合理化分析的理论家。
在韦伯看来,现代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合理性”,可以说,欧洲的现代化和合理化是同一历史过程,而这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的理性化、经济理性化以及政治法律的理性化。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内容提要: 本文系作者1999 年5 月26 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 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 后现代" 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 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 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 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同时试图解释" 后现代" 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 现代性" 和" 后现代性" 相互交融的状况, 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 年秋天, 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 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 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 后现代", 或者说"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 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
在当时来说, 此举相当大胆, 因为他80 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 而他的那本" 大书" 《后现代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 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
换言之, 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 是在北京大学。
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
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 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 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1998), 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 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
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 年到1998 年的8篇论文,1983 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
中国化阐释与现代性建构——略论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
第40卷第3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40,N o .32024年5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M a y 2024ʌ收稿日期ɔ2024G01G22ʌ作者简介ɔ刘阳军(1984-),男,贵州铜仁人,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国化阐释与现代性建构略论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刘阳军(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㊀550025)ʌ摘要ɔ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是其立足中国和世界现代语境而展开的一种文论现代性建构.这一探索可概括为两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研究.其不仅坚定主张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要贯通生产到消费㊁创造到接受之完整过程,系统总结和反思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成就和经验等,同时还突出了古今中外交流互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从而也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乃是当代中国文艺学创新建构之根本途径.ʌ关键词ɔ朱立元;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阐释;现代性建构ʌ中图分类号ɔI 0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4)03G0012G05C h i n e s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M o d e r n i t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nZ h uL i y u a n s I n n o v a t i v eE x p l o r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T h e o r yL I U Y a n g Gju n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G u i z h o u M i n z uU n i v e r s i t y ,G u i y a n g 55002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Z h uL i y u a n s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s a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m o d e r n i t yi n l i t e r Ga r y t h e o r y b a s e d o n t h em o d e r n c o n t e x t o f C h i n a a n d t h ew o r l d .T h i s e x pl o r a t i o n c a nb e s u mm a r i z e d i n t o t w o p o i n t s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s y s t e ma n d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S i n i c i z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n d a r G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t n o t o n l y f i r m l y a d v o c a t e s t h a t t h e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o t h e c o m p l e t e p r o c e s s f r o m p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o n s u m p t i o n ,c r e a t i o n t o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su mm a r i z e s a n d r e f l e c t s o n 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t h e S i n i c i z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b u t a l s o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 h i s t o r i Gc a l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o g i c o f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w i t hC h i n e s e s o c i a l r e a l i t y ,l i t e r a r y r e a l Gi t y ,a n d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a sw e l l a s t h ee x c h a n g ea n d m u t u a l l e a r n i n g b e t w e e na n c i e n t a n d m o d e r n C h i n a a n d f o r e i g n c o u n t r i e s ,i na d d i t i o n ,i th i g h l i g h t s t h a t t h eS i n i c i z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s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w a y t o i n n o v a t i v e l y c o n s t r u c t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K e y wo r d s :Z h uL i y u a n ;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C h i n e s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m o d e r n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㊀㊀作为当代中国文艺学和美学领域的著名理论家,朱立元先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展开了创新探索,而且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立场和研究方式加以持守和阐扬.这一探索所涉问题根本而复杂,所获成果深刻而丰硕,可以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核心领域取得重要推进和突破的现代性探索.鉴于此,为突出其文艺理论现代性建构成就和意义,笔者的写作思路确定为以凸显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领域所获新阐发和新进展为重心,并尝试对此进行总体评价.一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立足中国和世界现代语境,朱先生积极探索以«巴黎手稿»哲学革命和美学革命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思考与探索 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以下简称«思考与探索»)和«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以下简称«求解»)当最具代表性.当然,实际上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都可视为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构整体之具体化尝试.这一建构,已初步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状况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学创新这一历史和理论特征.不妨先看«求解».«求解»指出,«巴黎手稿»初步形成的唯物史观及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尤为关注 实践唯物主义之存在论意义[1] 决定性地标示哲学革命和美学革命之开启,由此标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之哲学基础和历史-实践定向.在此基础上,«求解»第三编开篇即判定: «手稿»首次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它指出,艺术㊁宗教㊁法㊁道德㊁科学等, 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即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受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制约.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全面开展了艺术生产理论.按照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完全可以推想㊁设计㊁构建起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理论框架. [2]这一概括性阐发,道出了«巴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构建中的奠基性位置,切中了以艺术生产论为标识范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构成性本质特征.之所以要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干而施展创新建构,«求解»给出的解释即是,基于唯物史观基础,艺术生产论相较于艺术反映论更为根本且包容后者,但又相互协和与统一.«理解与对话»则明示了这一解释的奥秘:马克思 艺术生产论 具有 根本性 原生性 以及 框架性 [3].与此同时,«求解»新版增补 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 ,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唯物史观基础的人学揭示和阐释.其要义在于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互相确证㊁内在交融㊁统一整体,即强调人的发展演进与社会形态发展演进㊁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规律应是总体同步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尺度即是衡量社会形态先进性㊁科学性的尺度[4].«理论的历险»尝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入手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学基础[5],可视为对 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 的建构性巩固.至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唯物史观基础㊁艺术生产论主干等基础构件,被揭示或提示出来.相较«求解»,«思考与探索»则专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但两者实可统筹起来互读.«思考与探索»涉及如下重要议题:首先是对象和范畴体系.该书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象在于艺术存在方式,即 艺术生产ң艺术作品ң艺术消费的运动过程 [6].该书明示了范畴系统建构的总体性原则:一则以马克思艺术即精神生产观点㊁艺术生产受制于物质生产观点为基准,把物质生产范畴确定为其始原点,由此衍生艺术发生学㊁艺术意识形态学等;另则,范畴具有历史性和工具性,应建构切合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过程之审美特质的范畴系统,同时强化兼容和嫁接中国社会文化,尤其是中国文艺和审美精神传统之本质重要性,也即范畴系统建构应 自觉地朝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向努力 [6]28.其次是哲学基础.该书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哲学基础为列宁所言 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即把完整的㊁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唯物史观作为基础.进而,该书推定唯物史观要通过 实践唯物主义 所确定的实践范畴为过渡中介和逻辑起点,由此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艺学美学,从而确立 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㊁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这一对概念 为叙述起点并引出作为社会/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范畴,并由此勾勒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框架[6]44~46.其中 以实践为核心的存在论(本体论) 还被确认为当代文艺学之哲学基础[7].再次是方法论.其方法论指向实践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根本原则,即坚守方法论的历史性㊁实践性㊁辩证性㊁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等 文艺学美学是具有 革命意义 的 历史科学 [8].由此,朱先生既主张由社会存在和物质生产方式来探究文艺和美学产生㊁变迁的根源和根因,倡导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相结合之 最高标准 ,同时也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而强调矛盾统一观点㊁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㊁逻辑与历史统一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哲学层次与非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统一等,以揭示和阐释艺术作为 实践-精神 的掌握世界之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过程等.由此,哪怕科学主义和其他人文主义之方法,只要通过哲学中介㊁美学中介等转换㊁吸收及提升,均可引入这一方法论体系[6]127~129.关于现代化和民族化问题.«思考与探索»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构建应 走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之路 或 既有现代精神又富民族特色 之途,其理论形态和模式也应多样多元.而这一构建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传统之科学整理和阐释,也包括其运用化㊁中国化以及对其他学说转换和吸收的理论经验㊁实践经验总结和升华.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民族化具体路径问题,朱先生指出: 应当从文化体系和类型上,从哲学和美学思维方式的较深层次上,寻求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民族化的途径,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交融㊁契合点 而达于整体的㊁深层的熔合. [6]50在哲学思维方式层面,强调寻求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基础上文艺理论间的融通点和接合部㊁化合点.在这里, 以人为本的整体思维方式 两端中和的思维方式 流动圆合的思维方式 直觉妙悟的思维方式 等,就与辩证唯物主义总体相通㊁异质相合.«理解与对话»重申了哲学思维层次上民族化融通之根基意义[3]146~165.在基本思路和观念层面,强调在政治中介说㊁文艺本质观㊁文艺功用观㊁文艺批评观等关键方面,中国文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存在相近㊁相合之处.譬如根本思路上, 文随世移 论㊁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决定论[6]68等,与马克思主义艺术即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观点㊁总体精神文化环境决定论以及文艺能动反作用论等,就存在相合之处.«美的感悟»也强调基本观念上的民族化契合和链接[9].这意味着, 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总结㊁提高㊁改造中国传统文论,另一方面又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中国式的思路和观念得到表达和充实㊁丰富 [6]63.在概念范畴系统层面,其途径和原则在于,通过替代和补充方式而吸收和改造富于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艺学美学范畴概念以充实和扩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范畴系统,批判借鉴两端中和思维方式以建构辩证对立范畴,力求实现两大异质范畴群有机融合㊁高度统一.由此,所谓民族化建构无疑凸显了中国精神㊁风格和气派,亦显示其现代化㊁世界化逻辑,因为这实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与中国文艺学现代化㊁世界化双向进程.关于文艺本体论问题.«思考与探索»揭示了作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最基本研究对象和课题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关系课题的本体论意义:一是艺术消费乃是艺术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其内在动力机制和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二是艺术消费乃是艺术产品获得现实生命和现实存在之内在根据 消费者与作品之关系变成了内在关系;三是艺术生产对艺术消费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它 为消费提供材料㊁对象 给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㊁消费的性质,使得消费得以完成 ,并生产出艺术消费主体即 为材料提供需要 [6]314~320.该书进而判定,文学不仅是创作㊁作品㊁接受之间动态流程,也是 生产和消费的社会交流过程 [6]305.这是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相互媒介㊁相互依存㊁相互作用和创造的动态辩证过程,不过文学作为社会存在方式,需要凭借商品交换中介而生成这一过程.由此,就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本体论基础.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以下简称«中国化研究»)关于文艺学体系的构想作此小结: 从人的自由㊁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以文学活动为文艺学的研究中心,把文学活动纳为人类整个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从实践存在论㊁价值论(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角度来反思文学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并且将整个文学活动视为一个从生产到消费㊁从创造到接受的完整流程. [10]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研究朱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状况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另一个理论实践,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㊁成就和经验的总结㊁反思和阐释.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的回顾和检视,也是对中国文艺学现代性㊁世界性探索之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揭橥和确证.由朱先生主编或领衔统筹完成的集体性成果«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㊁«中国化研究»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以下简称«美学研究»),虽非专著,但由于贯彻和落实了其架构思路和基本主张等,因而可作为代表性例证来说明这一实践.«报告»前言指出: 百年的历程是中国文艺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借鉴㊁改造㊁吸收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并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程,也是不断汲取㊁融合中国古代文论理论资源并对之现代转换的历程,更是伴随着民族命运的沉浮而艰难探索㊁曲折前进的历程 可以说,我国现代文艺学从诞生㊁萌芽㊁生长到逐渐形成新传统并在新时期以来走向成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 [11]基于这一判断,«报告»被其纳入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 课题框架加以规划和统筹.由此,«报告»特别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中国化形态研究(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和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接受和影响研究等提炼㊁概括及评价[11]152~204.在总结和反思中,«报告»启示我们:这些成绩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艺学创新成果.与此相比,«中国化研究»则作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刻画㊁总结和反思.«中国化研究»开宗明义判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历史㊁现实和文化语境中对译㊁实践㊁沟通㊁再阐释和再创造的开放性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化艺术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创作㊁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研究实现普遍指导的过程. [10]1由此,该书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科学命题应当且必须置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过程和总系统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㊁建设㊁改革之实践结合以及中国现代化事业由理想追求步向实施和实现之过程 中加以考察,同时把它与具有现代性㊁人文性文艺学创新体系之一体化本质凸显出来,并确立由文化传播角度辩证地㊁总体地考察和检视这一历史命题及成就和经验的进路.在此构架下,该书取得了如下新斩获: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并宏阔地判定这是既充斥偏离㊁错位㊁曲折㊁ 停滞与异化 ,同时又总体上保持积极探索和建构之定向的历程.更为重要的是,该书还极富引领性地提出有待拓展和深化的四大课题,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研究㊁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学关系研究㊁社会主义文学特征和规律研究以及中国当下文艺问题的应答能力研究[10]140~143.第二,认为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运用,聚焦唯物论文学观㊁社会历史批评和历史文化批评两种范式等.尤其是,该书反思性地判定,伴随着时代主题由革命转向建设㊁改革㊁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和发展应当且必须由 化中国 转向 中国化 ,由 政治显形态 转向 文化隐形态 [10]226~227.再次,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当代审美意识形态论㊁文学功能和价值等的回答和阐释,其要义在于:一是审美意识形态论乃是应对文艺意识形态化危机和扬弃中西文艺意识形态论和审美论之传统的理论创造,也是马克思艺术本质论和艺术意识形态论中国化产物.二是反思和超克人文精神失落状况而倡导具有人文精神和现实精神的 新理性精神 文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的本土化发挥也是中国人文精神传统的当代性转换.三是全球化语境下文艺学体系构建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范导,立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状况,古今中外互动融通㊁交流互鉴,中国性㊁现代性及世界性多维㊁多元兼容共生[10]318.该书还断言:信息化㊁消费化时代审美文化和艺术产业新现实㊁新需要,召唤和催生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和艺术生产力理论新一轮本土化㊁民族化,以不断获得中国的现实性和历史性 以作为生产力的艺术和美学为文艺建设之现实基点和文艺学研究逻辑起点,以扩展审美日常生活化㊁塑造时代性话语系统等,此乃 中国化 题中之义[10]387.此外,该书从 理想㊁完全艺术人类学 判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话语中国化 体现为 地方性知识论 社会文化存在形式真理性显现论 等,其关键在于构筑中国问题㊁话语㊁理论,以及 真理指向和普遍性真理意味 [10]428~429.总体看,«中国化研究»意味着,如此中国化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百年中国社会文化需要㊁中国文论传统和人文传统现代转换相结合的跨文明创造.«美学研究»聚焦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发展状况总结和反思.就文艺学而言,该书新创获体现在:一是宏阔地指出,邓小平以文艺政策论为核心的文艺观㊁江泽民以文艺民族性特征论为核心的文艺观和胡锦涛以文艺与社会发展科学关系论为核心的文艺观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中国化之当代三阶段标志成果,奠定了这一中国化进程之方向㊁底色和格局,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发展[12].二是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发展兼具 全局性和统领性 ,对整个当代文论建设和创新具有 基础和指导的作用 ,即当代文论发展进程乃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逐步拓展和深化过程[12]337,340.由此,该书判断以审美意识形态论㊁ 三个传统 论㊁文学-文化论㊁文学-阐释论为核心的文艺学观念创新,以古今中西交流互鉴㊁跨学科交叉综合为核心的文艺学方法变革等突破性成就之取得,根因在于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理论的历险»不仅确认了这一点,而且把这一中国化视为文艺学创新建构根本之途[5]3~27.三是认为关于文艺与现实㊁人文性与人民性㊁民族性与世界性㊁审美属性与批评标准等马克思主义文论核心问题的当代探讨,最关本质地凸显和强化了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历史㊁人民㊁艺术㊁美学 四结合 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美学精神等根本重要性.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人文性与人民性之显性历史和理论逻辑始终贯穿这一中国化当代进程.«美学研究»判定关于文艺人文性的讨论之实质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时代化,包括基于中国式现代化㊁改革开放语境而对马克思人道主义㊁共同美㊁ 劳动创造美 及 自然的人化 等命题施行跨文化阐释和本土化运用,由此不断彰显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的人学基础.«略论人㊁人性和以人为本»也力证了这一判断[13].而作为关乎文艺性质㊁方向㊁使命及范式的人民性,乃社会主义文艺或 人民的文艺 之本质属性,而且文艺与人民构成相互的㊁内在的本质性需要,强调把人民性与娱乐性㊁审美性㊁现代性㊁爱㊁文化传承㊁文明交流互鉴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结合起来,并判断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新方向㊁新契机和新高度[12]388,391业已昭示出来.这无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大众化及人类性之维度.另外,朱先生参与的另一集体性著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14],对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亦可构成一种有益补充和参照.三㊁一个总体性评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何以㊁如何是革命的,何以㊁如何扬弃和超越其它文艺学的?又何以㊁如何是世界的同时又是中国的,何以㊁如何历史地因应和统摄中国的与世界的?又是何以㊁如何 化中国 和 中国化 的?又是何以㊁如何应当而且必须予以坚守和发展的?总体看,朱先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创新探索,如下几点尤为值得重视:一是以«巴黎手稿»为核心的经典阐释,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革命奥秘 唯物史观及 实践唯物主义 ;二是创造性建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㊁以艺术生产论和艺术消费论为核心标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历程及成就状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生活和文艺现实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四是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状况,突出了由中国化㊁时代化到大众化,民族性与世界性㊁人文性与人民性相融合的发展取向.这一探索是文论现代性和世界性双重建构.具体而言:一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方式阐释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及其中国化,此乃这一探索的根本;二是始终立足当代中国㊁面向现代世界,以文艺㊁审美自身规律及问题为中心,走古今中外交流互鉴之探索道路;三是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实际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本质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四是倡扬和践行跨时代㊁跨文明㊁跨学科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五是这一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相互介入和据有意义上,既是现代性总结和集成也是世界性据有和构成.与此同时,还有两点须引起注意:其始终坚持反思对话㊁守正创新,注重时代问题㊁理论阐释㊁历史总结和思想创造相统一;还引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历史化课题.ʌ参考文献ɔ[1]朱立元.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69G187.[2]朱立元.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300.[3]朱立元.理解与对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7G203.[4]朱立元.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80.[5]朱立元.理论的历险[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28G53,63G81.[6]朱立元.思考与探索 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8.[7]朱立元.对于当前文艺学建设的几点想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5G7.[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7.[9]朱立元.美的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1G79.[10]朱立元,王振复,汪涌豪,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4.[11]朱立元.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G2.[12]朱立元,刘旭光,张弓,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G3.[13]朱立元.略论人㊁人性和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人学基础初探[J].东方丛刊,2006(4):132G147.[14]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348G529.[责任编辑:王作华]。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论文关键词:现代性启蒙断裂反思理想的现代性论文摘要:“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民,救亡图存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相差甚远,以至于“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在“文革”之后,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求在中国实现理想的现代性。
关于“现代性”,吉登斯曾言简意赅地提出:“现代性之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这影响…”。
而法国学者伊夫·瓦岱从反面意义上对现代性进行了定义:“现代性可定义为那种主要特征与传统文化特征相对立的文化状态”。
这种宽泛而概括的定义方式对众说纷纭的现代性来说,是一种比较客观而折中的界定。
在中国文献中,“现代性”一词最早在1918年《新青年》中出现。
周作人在一篇译文中首次把“modernity”译成“现代性”。
20世纪9O年代初,“现代性”概念开始进入中国文学批评领域。
概言之,现代性是在欧洲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以科学和理性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因为“现代性”在产生之初即有启蒙的性质,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人“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民,救亡图存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相差甚远.以至于“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在“文革”之后,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求在中国实现理想的现代性。
一、启蒙“现代性”走进中国,已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事情。
其时,当西方诸国已迈着现代化的步伐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却依然沉浸在“泱泱大国”的骄傲与自大里,固执地守候在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文明里。
一大批有识之士,在目睹了自身的落后、屈辱和西方的先进后,决定在中国开始“现代性”,用“现代性”唤醒围人的意识,以期达到救亡图存,救国救民的目的。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昭示着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机、活力和韧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也证明了人类文明道路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能维护自身独立性,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文明曾经比同时代的欧洲各国具有更强的某种意义的现代性,但因结构性原因使其处于一种封闭系统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最终在现代化道路中成为后发国家。
后发国家在建构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既有发展提速以缩短差距的压力,也存在着现代化道路的路径依赖问题。
率先实现现代化国家所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发展局面和发展模式,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吸引并发挥示范作用,发展中国家将主动模仿或被动接受这些模式。
但从实践情况可知,发展中国家直接照搬西方模式并不是终南捷径,有的甚至成为发展失败国家。
针对这种情况,加快现代化发展,走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历经上下求索后而最终适合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具有高效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能够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为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驱动力量[1]。
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又为国强民富现代化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同向发力,避免了经济活动的盲目性,能够把现代化进程中阵痛、社会转型阶段出现的动荡减少到最低,开辟了经济现代化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了科学的思维程式和提供正确的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让中国解决历史性问题有了科学方法,逐步成为了56个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与价值取向,从而对一百年来困扰现代化的价值失范和价值崩溃进行了重整。
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一、现代性的起源与分类按照一般的说法,现代性发源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到18、19世纪之交初步形成,是一个摆脱迷信、愚昧和专制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理性、科学和自由的过程。
[1]但其实,现代性的来源要复杂得多。
姚斯认为它于十世纪末期首次被使用,它用于指称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过渡的时期,目的在于把古代与现代区别。
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种面具》中,认为现代性观念起源于基督教的末世教义的世界观。
历史学家汤则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黑暗时代(675-1075),中世纪(1075-1475),现代时代(1475-1875),后现代时期(1875-至今)。
他划分的“现代时期”是指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
而他所认为的后现代时期,即是指1875年以来,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崩溃为特征的“动乱年代”。
现在一般意义上把现代性视为与资本主义同源的东西,但即便如此,资本主义的起源依旧是一个含糊的时间段而决非明晰的时间点。
现代性无疑是一个意识形态范畴的概念,内涵比较庞杂。
因此,如果要进行详细的辨析最好先对其进行分类。
韦伯从宗教和形而上角度分离现代性,从而得到科学、道德和艺术三个方面。
加拿大学者Charles Taylor的文章《两种现代性》中,他综合了一般国外学者对于现代性的理解,提出了现代性的两种模式,其一就是从韦伯的思路发展出来“科技的传统”,出发点在于所谓现代性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西方的启蒙主义以后,理性的发展,工具的理性,工业革命到科技发展,甚至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资本主义,这一系列的潮流是不可避免的。
韦伯当时创出了一个名词,叫“合理化”。
这个传统后常为一般的社会学家所用。
在科学现代性方面,现代性标志着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
论述金耀基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意义和不足.doc
论述金耀基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意义和不足现代化或者现代性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人文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论及当下问题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要谈起现代化或者现代性的问题。
社会学家金耀基先生是以天下为己任,怀着满腔热情关注现代化的一位着名学者。
他独辟蹊径,采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现代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研究第一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化及传统在社会、文化转变中的角色,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从传统到现代》和《现代化与知识分子》两本着作中。
金耀基本人认为他的论着《从传统到现代》是中国第一部真正从学理上探讨中国现代化的专着.他的现代化理论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和推崇。
着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学者刘小枫就非常推崇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认为金耀基先生的学术言述自觉地致力以社会科学之实证知识为工具来建构关于现代现象的理论,即现代化理论,虽逾二十余年,至今仍有现实的学术意义,在现代汉语学术史上亦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大陆对金耀基先生现代化理论评述的论文仅有两篇,这与金耀基现代化理论的地位和影响是很不相称的。
笔者打算在全面梳理金耀基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并反思其不完善的地方。
一、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中国需要现代化,这在今日的中国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但是在《从传统到现代》第一次出版的1966年,中国大陆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台湾处于威权式的统治之中,当时整个中国谈论现代化的声音是很少的。
金耀基受到哈佛大学社会学者帕森斯(Parsons)的影响,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中国文明秩序的建构问题,因此在当时的中国,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具有超前性,发前人之未发而且以敏锐的眼光抓住了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
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现代化的本质与过程现代化的概念众说纷纭。
金耀基综合了本迪克斯(Re-inhardBendix)和李维的观点,认为现代化是指传统性社会利用科技之知识以宰制自然,解决社会与政治问题的过程。
我心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文(合集四篇)
我心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文(合集四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心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文(合集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我心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文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词汇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才渐渐流行起来,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以中国特色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思路。
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强调国家的主导作用,并且重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协调发展。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显得更加具有价值。
在我的心中,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它应该是一种民族自信的表现。
中国式现代化不应该是照搬西方经验的简单复制,而应该是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中国的独特文化传统。
比如,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的解读和再创作。
这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也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重视社会公平和民众福利。
现代化不应该只是经济的发展,更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此外,还需要在治理方面加强公平和公正性的落实,保障每个人的权利,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
再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大难题,中国不应再走西方革命的老路。
相反,应该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建立科学规划和良好的治理机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贡献。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更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贡献。
奉行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和全球治理进程,为建设一个和平、发展、繁荣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程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但是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开放、文明的国家!【篇二】我心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文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既涉及到国家的发展,也涉及到人民的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标准
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标准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本质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体现着现代化的共同“本质规定”。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发展方向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安下心来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加快了现代转型进程。
从发展规律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实质是社会结构及其要素的变迁,是过程性量变和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在现代化初始阶段,大都面临旧体制机制、思维、习惯的束缚,首先需要“破旧”,注重解放思想、打破规矩,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现代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风险越来越多,这时就需要保持“平稳”,处理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现代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要突破现代化发展的内部“瓶颈”与外部“天花板”,就特别需要“立新”,注重完善社会治理来实现现代化实践和理论的成熟定型。
从现代化社会的一般特性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社会现代性特质的普遍增长。
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总会有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等现代性的普遍特征”①。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现代性特质普遍增长,但没有重蹈西式现代化的“自我反噬”,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超越和改写着现代性的内涵。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属性规定”。
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属性和制度基础。
历史和现实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架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类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与开创,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社会属性上有根本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金耀基中国“化”为“现代”的道路,并没有任意或太多选择的余地,但却绝不是没有创造的空间。
中国或东亚的人(也包括一切非西方的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自觉地调整并扩大现代化的“目标的视域”,在模仿或借鉴西方的现代模式之同时,不应不加批判地以西方现代模式作为新文明的标准。
中国建构新的现代文明秩序的过程,一方面,应该不止是拥抱西方启蒙的价值,也应该是对它的批判,另一方面,应该不止是中国旧的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也应该是它的重构。
中国的新文明是“现代的”,也是“中国的”。
中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古文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I碧玉)把中国与印度、希腊、近东列为纪元前世界上的几个“轴心期文明”,这些“轴心期文明”都有特殊的文化取向,影响后世至巨。
中国自先秦以迄清末,其间虽有异族入侵,或异文化进入“中国”的情形,但中国始终是一个以儒家为主导价值所构建的悠久而赓续不断的文明。
诚然,中国是一个国家,但它不同于近代的“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它是一个以文化,而非以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有学者称之为“文明体国家”(civilizational情形),它有一独特的文明秩序。
中国是一个“文明体国家”中国这个“文明体国家”,自成一天下。
三千年中,中国与天下之外非全无交通,但传统中国没有今日之国际体系的概念。
在中国的文明秩序下,中国的“王权”的理念是有“普世性”的,中国的文化价值亦自觉与不自觉地被用作界划文明的尺度。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虽然代有损革,但它的基本性格,特别是社会结构、生活型态与深层的意义结构一直延续到清末,“前现代期”的中国真正具有一个独特的文明模式。
这个文明模式影响到日本、韩国,因此中国的文明模式也可以说是东亚的文明模式。
中国的文明秩序在19世纪中叶以来受到了前未之有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这个挑战不仅是来自西方,而是西方的“现代”文明,亦即是已经现代化洗礼的西方文明,而这个西方现代文明出现在中国与东亚的是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面目。
当时,李鸿章、严复等感到这是中国三千年的大变局,为秦汉以来未有之世变。
对这个“大变局”或“世变”的理解是经历了一个颇长的过程的。
事实上,百年来中国对这个来自西方的“挑战”的本质的掌握是一步步地深刻化的。
百年来中国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的回应,用一个最有力的概括性的概念来说,是中国的现代化,亦即中国传统文明的更新与发展。
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个运动是曾国藩、李鸿章以及张之洞等人所领导的同光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只理解到西方现代文明“物质的技器”层次,重点在“开铁矿、制船炮”;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则进而理解到要“考求西法”,亦即进入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制度”层次。
中国现代化中狂飚式的运动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这是中国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可以说是把中国由一“文明体国家”变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起点。
中国文明秩序的核心是其政治体系,此政治体系自清末已始动摇。
1905年清室废除考试制,这个政治体系的一根重要支柱被拆除了,而辛亥革命则把这个政治体系彻底瓦解。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消极方面的成就——消灭了君主制,而此种君主制不仅是欧洲式民族国家那种君主系统,而且是天命式的普遍王权系统”①。
无疑的,辛亥革命可以视为中国走上“现代”的征象,但更是中国古老文明的政治秩序解体的标志。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再不是以前的中国了,辛亥革命是现代型的政治革命,它突破了二千年朝代更迭的政治格局。
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变为成功的共和国,更没有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国,但在意识形态上,“民权”的取代了“王权”,民权理论取代了“天命说”作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基础。
满清帝制解体后,中国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不止在寻找一个现代型国家的形式,也是在寻找一个现代文明的政治秩序。
辛亥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说,可以与辛亥革命相提并论的是五四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标举“科学”与“民主”,显然带有强烈的欧洲启蒙运动的色彩,新文化运动如杜威所说乃是一个“思想革命”。
其主要精神是对中国古典文明秩序的价值体系作新的“重估”,举凡“打倒孔家店”、“去礼”、“非孝”、“吃人的礼教”、“反封建主义”的口号都在抨击主导中国文化的儒家思想,这个运动的中心目标是个人的解放,把个人从传统社会的束缚中解放,把个人的思想从儒家的伦理观中解放,引发了中国家庭、伦理上革命性变化。
五四所倡导的新思想,五四前的人,如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说过,但在五四,这已是一般新知识分子的普遍信念。
应该指出的是,五四的目标性价值“科学”与“民主”都是从西方借请过来的。
胡适的“充分世界化”的观点清楚说明传统中国的文明秩序必须从“中国的”转向“世界的”,但不能不指出胡适心中的世界的文明秩序实际上是由西方的模式所界定或支配的。
现代化只发生过一次,那是在西欧,而到目前为止,源于西欧的现代化文明仍然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或支配性的现代模式。
中国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全球化中国的现代化,由清末至今,经历了整个20世纪。
20世纪的中国有太多的事件阻滞或扭曲了现代化的过程,特别显著的如军阀割据,日本的侵略,内战,文化大革命。
今日,中国人的社会,包括大陆、台湾以及港澳都自觉地在现代化,不论大陆走的是社会主义的道路,或台湾、港澳走的是资本主义的道路,在根本意义上,都是自觉地在推行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一个组成。
上文已提及,现代化始源于西欧,现代化的“全球化”乃是西方的现代化文明模式向世界扩散的过程,因此,全球化的“文明标准”不期然而然是西方的“特殊主义的普世化”(universalion kf忠于理论),这从“世界时间”(世界时间)与格里高里历法(阳历)的制度化,可见端倪。
在今天现代化的“后期”,现代化的全球化现象已不止限于经济上华勒斯坦(Wallerstein)所讲的资本主义扩展所形成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上西欧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形式亦已成为今天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更深刻的是,在价值观上,最初出现在西方的观念如民主、人权,以至同性恋权利、性解放等亦已有全球化的趋势。
诚然,今天还没有或永远不会有一个“单一的现代文明”,但是,不能不看到一个强烈的经验现象,西方的特殊的文明模式,尤其是50年代之后,美国的特殊的文明模式,已愈来愈产生全球化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到了20世纪的后期,台湾与香港在经济领域都赢得“小龙”的美誉,而大陆的经济发展在文革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也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19世纪社会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杜尔凯姆、韦伯都寻求一个单一的解释“现代”性格的动源,此在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在杜尔凯姆是“工业主义”,在韦伯,则是体现于科技及科层组织的“理性化”。
诚然,现代化是一“多面向”(multi-空间的)的社会转化过程,但经济领域的转化(由农业转向工业),则扮演了社会转化的主轴性的作用,而经济领域的转化,不论是资本主义或工业主义的运作都有赖韦伯所讲“理性化”,特别是他洞察的“目的理性”或“工具理性”。
这种“工具理性”特别强烈地显现在资本主义市场运作的过程中,这在台湾与香港的现代化中都可找到证验。
在20世纪90年代,不止中国人社会已出现旺盛的现代化(特别是经济层面),东亚的日本,更出现“全面的”现代化。
美国社会学者勃格(冰山)甚至认为东亚在西欧之后,产生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家现代性)的“第二个个案”。
他说东亚的“现代性”与西方的“现代性”有不同的性格。
无疑的,东亚在现代化上已取得相当的成功,这一“经验事实”已引发了学者对“现代化”,特别是“现代性”问题的新省思。
反现代化与去现代化运动现代化固然是一全球化的现象,但自60年代以还,世界都出现了各式各样“反现代化”,“去现代化”(de-moderniezation)的运动,此发生在“开发中”社会,也发生在“发展”社会。
在根源上说,这是对“现代性”的不满,今日呈现的“现代性”是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性的世界如韦伯所言是“世界的解魅”(使清醒-ment世界的)。
无疑的,“现代性”确然有解放的功能,个人的自主性之扩大是现代性的主题,但现代性也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如“疏离感”,“意义的失落”,“心灵飘泊”等,更深刻的是现代化虽基源于“理性化”,但“工具性理性”的膨胀实在是对“理性”(理由)的逆反,德国社会学家哈贝玛斯(Habermas)且指出今日的现代性已出现“生活世界的殖民化”(colonialization生命世界的)。
对现代性的不满激起了“去现代性的冲动”(de-现代化推动),此一冲动特别强烈地表现在环保运动、神秘性的宗教运动等。
今天,一方面,现代化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推动,另一方面,“去现代性的冲动”则见方兴未艾。
不过,“去现代性的冲动”毕竟有它“内在”与“外在”的限制,要停止或倒转现代化是无可能的。
必须指出,现代化虽出现不少“病态”与恶果,但现代化带给人类的新的机会与“善果”(货物)却也是真实的,更根本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除现代化之外,还看不到有别的出路。
墨西哥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巴斯(Octavio Paz)的看法与心境也许是有代表性的。
他说:“现代化对墨西哥而言是唯一理性的,事实上也是无可避免的道路。
现代化会基本性地改变或更替墨西哥人世世代代依循的道德规范,不是所有这些家庭价值,生命目标,社会规范的改变都是正面的。
”他表示,他一方面觉得墨西哥是“命定地现代化”(被责难的到现代化),另一方面他说墨西哥是“被诅咒地去现代化”(被责难的到现代化)的。
对他而言,墨西哥前途除现代化之外,别无他途,但现代化却又不是一个福音。
其实,中国之现代化又何尝不是“命定地现代化”和“被诅咒地去现代化”的?古老的文明如中国、墨西哥要在世界立足,能够不自觉地有一个现代的转向(现代的转动)吗?“现代转向”实际上是中国百年来所选择的道路。
但是我们要问,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是完全追随着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轨迹呢?中国所追求或正在浮现的“现代性”是不是西方的“现代性”翻版呢?更重要的是,中国能够开展出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现代性”吗?这当然涉及到西方的现代性的“普世性”意义问题了。
现代转向是中国百年来选择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是有意模仿西方的现代化的。
我们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知识界或政治的精英是以西方的现代模式作为范本的,尽管清末有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一类主张,但自此之后,在意识形态上,都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胡适的“分世界化”为圭皋了。
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取向上,先则要求保住“中国之为中国”的“体”,只肯在“用”上接受西方的,这个“体”是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骨干;到了后来,则为了求中国之富强,“用”固可变,“体”亦可弃,亦即在寻求一个中国现代文明的新的“体”与新的“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