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派---朱丹溪.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阴派 --- 朱丹溪
朱丹溪( 1281~1358 年),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
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因其故居有条美
丽的小溪,名“丹溪” ,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
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 、“朱半仙”。倡导“阳
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
火的方药,为“滋阴派” (又称“丹溪学派” )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 ,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其故里浙江义乌有墓园、纪念堂、纪念亭、丹溪街等。别名
“朱一帖”“朱半仙”“丹溪翁”元朝,汉族人物简介
朱丹溪
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
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
医家”。朱丹溪青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钻研儒家经典。
35 岁师从理学家许谦。43 岁从罗知悌学医。
在他小时候,读书能过目成诵,日记千言,言章词赋,一挥即
成。听说著名理学家许文懿在东阳八华山中讲学,专门传授朱
熹的理学,他对许文懿讲授那套理学非常崇拜,听了,“自悔
昔之沉冥颠齐,汗下如雨。”他“每宵挟册,坐至四鼓,潜
验默察,必欲见诸实践。”这样,他坚持学了几年,
日有所悟,学业大进,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 。在
他三十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脾病。他心情焦急,请了
许多医生治疗都治不好。原来这些医生,大都医术粗劣,受当时社
会风气影响,盲目搬用《局方》。开的药大同小异,吃下去一点
效果也没有。这时,他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 (《格致余论》序)。于是他立志学医,日夜攻读《素问》。以前,他也曾读过《素问》,觉得“词简而义深,去
古渐远,衍文错简” ,然后“茫若望洋,淡如嚼蜡” 。罗(知悌)精于医学,其学宗法刘河间,
旁通于张子和、李东垣二家之说,认为:“学医之要,必本于
《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朱丹溪得罗氏
之传,又续加发挥。其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 (1347)、《局方发挥》 (1347) 、《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 3 卷(1358) 。其门人整理编纂的《丹溪心法》可以体现他的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较大。童年磨难
朱丹溪祖父名环,父名元,母戚氏。祖父辈均以孝闻名乡里。
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重医
德。堂祖父叔麒,宋咸淳进士,晚年从事医学,医德十分高尚,
他们均对丹溪有一定的影响。
元至元十八年( 1281 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朱丹溪诞生于义
乌县赤岸村。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日记千言。
元贞元年( 1295 年),丹溪父亲因病去世。丹溪和两个弟弟
都尚年幼,全家靠戚氏一人支撑。朱丹溪的童年既经历了艰
辛的磨难,又得到了母亲的良好的教育与熏陶。发奋为学在
逆境中成长的朱丹溪,性格豪迈,见义勇为,从“不肯出
人下”。元大德四年( 1300 年),朱丹溪年满 20 岁,时任义
乌双林乡蜀山里里正。他刚正不阿,敢于抗拒官府的苛捐杂税,
因而深得民众的拥护,连官府都忌他三分。
丹溪 30 岁时,母亲患病,而“众工束手” ,因此他就立志学医。他刻苦钻研《素问》等书,“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 ,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经过 5 年的勤奋苦学,既治好了
母亲的病,也为日后的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丹溪已
经 36 岁,他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到东阳从师许谦,学习
理学。过了 4 年,成为许谦的得意门生。后来他将理学结合
于医学,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
延祐元年(1314 年)八月,恢复科举制度。丹溪在学习期间,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
科举失败并没有使丹溪灰心,他认为:要使德泽远播于四方,只有学医济人,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时,他的老师许谦,卧
病日久,也鼓励丹溪学医。于是,朱丹溪决意断绝仕途,专
心从事医学事业。
有志不在年高,朱丹溪专业从医的时候,已
心扑在医学上,学业大有长进。过了两年,丹溪40 岁了。他一
42 岁时,
治愈了许谦多年的顽疾。千里求师
泰定二年( 1325 年),朱丹溪 45 岁,渡钱塘江,千里迢迢来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后到宛陵(今安徽宣城),上南徐(今江苏镇江),辗转建业(今南京),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适合当老师的人。有人告知,杭州罗知悌医术高明,学问精湛,
他就不顾夏日的炎热,日夜兼程,匆忙赶到杭州求教。罗知
悌精于医,得金刘完素之学,为刘完素的二传弟子,旁参张
从正、李东垣两家,曾以医侍宋理宗。罗知悌对朱丹溪既有
理论的传授,又有实践的教诲。使朱丹溪的医术有了长足的
进步。朱丹溪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总结出一个重要的论点,即“阴易乏,阳易亢,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为创立后来的丹溪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半后,罗知悌去世。丹溪安葬了师傅后回到义乌老家。朱丹溪济世救人,为百姓
治病,数年后,“声誉顿著” 。
至正十八年( 1358 年)夏,一代医学宗师朱丹溪与世长辞,
终年 78 岁,葬于义乌东朱之郭头庵。学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