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理论 中文版
激光切割理论及切割机工作原理简
![激光切割理论及切割机工作原理简](https://img.taocdn.com/s3/m/284746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6.png)
激光切割理论及切割机工作原理简激光切割是利用高能量激光束对物体进行切割的一种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石材加工、纺织品切割等领域。
激光切割机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然后再将光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热能对物体进行切割。
激光切割机主要由激光器、光束传输系统、切割头、控制系统和床身组成。
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经过光束传输系统,通过镜头将其聚焦成一条聚光线束。
切割头是激光束与工件接触的部分,通常由几个透镜和一个喷嘴组成。
喷嘴通过喷出气体形成切割通道,同时冷却并排除切割区域的熔融渣。
控制系统是激光切割机的核心,主要功能是控制激光器的开关、调整激光的功率和脉冲频率,使其适应不同的切割要求。
通过调整激光功率和脉冲频率,可以实现对不同厚度和硬度的材料进行切割。
床身是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基础,用于支撑和固定工件,确保切割的精度和稳定性。
激光切割的工作过程是光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
首先通过光束传输系统将激光束传输到切割头。
然后聚焦光束通过切割头喷嘴喷出的气体形成切割通道,并施加在工件上。
激光束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使材料局部快速加热到达熔点或汽化点。
同时,喷嘴喷出的气体通过切割通道吹走熔融渣。
通过控制激光束的移动轨迹,完成对工件的切割。
激光切割机工作原理的优势是精度高、速度快、切割面光滑、变形小。
它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切割,包括金属、非金属等。
总之,激光切割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物体进行切割的高精度加工技术。
它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再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对工件的切割。
激光切割机工作原理简单明了,通过激光器产生激光束、光束传输系统传输激光束、切割头将激光束聚焦成尖锐的激光束,然后通过喷嘴向切割区域喷出气体,形成切割通道。
激光切割机工作原理的优点是切割精度高、速度快、切割面光滑、变形小,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切割。
第三节切割器及理论分析
![第三节切割器及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9746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5.png)
α 滑切
正切
2.茎秆的物理机械性质的影响
茎秆的物理机械性质主要是指茎秆本身所固 有的一些特性,他包括切割阻力、弯曲阻力、弹 性摸量、抗弯强度等。而这些因素随茎秆的品种、 成熟度和湿度等的变化而变化。只要割刀克服了 横切面内的切割阻力,茎秆就会被切断。
但是,在切割象小麦、水稻这样的刚度较小 的作物时,只要受到较小的外力就会发生弯斜, 给顺利切割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实现对茎 秆的完全切割,一般可采取二种措施:
1.切割方式对切割性能的影响
所谓切割方式主要是指割刀进入材料 的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正切和滑切两种 基本方式。
正切——割刀的绝对运动方向垂直与割刀 刃口的切割方式。
P
割刀刃口 V
观察几种典型的切割方式
P P
横切
斜切
削切
结论:横切、斜切、削切三种切割方式均应属正切。
实验结果表明:正切中的三种切割方式因其切入茎 秆的方向与茎秆本身的纤维方向存在较大的差异,切割 阻力和切割功率消耗也不同。其中,横切阻力最大,斜 切比横切下降30%~40%,削切比横切下降60%。
割刀进距——割刀完成一个行程 S的时间t内机 组所前进的距离。
H
Vmt
30Vm n
设:λ—割刀速度Vp与机组前进速度Vm的比值。
nS
Vp 30 S
Vm nH H 30
试验结果表明,λ的大小对割刀的切割质量影响很 大,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量化处理,即给出λ值的大小, 确定Vp 与Vm的配合关系。通常我们用作图的方法—— 切割图,来确定λ值的大小。
3.切割速度与切割阻力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加,切 割阻力有所下降。速度—阻力关系图如下:
切 割 阻 力
公共基础知识切割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切割基础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f2551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c.png)
《切割基础知识的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切割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手段,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艺术创作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远古时代人类使用简单的石制工具进行切割,到现代高科技的激光切割、水切割等技术,切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切割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且深入的理解框架。
二、基本概念1. 切割的定义切割是指利用各种工具或方法将物体分离成两个或多个部分的过程。
切割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尺寸、形状或功能要求。
2. 切割的要素(1)切割工具:包括刀具、锯片、激光、水射流等。
不同的切割工具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切割要求。
(2)切割对象:可以是金属、木材、塑料、石材等各种材料。
(3)切割参数:如切割速度、切割深度、切割角度等,这些参数会影响切割的质量和效率。
3. 切割的分类(1)按切割工具分类:可分为机械切割、热切割、化学切割等。
- 机械切割:利用刀具、锯片等机械工具进行切割,如锯切、剪切、铣削等。
- 热切割:通过加热使材料熔化或燃烧,然后进行切割,如气割、等离子切割、激光切割等。
- 化学切割:利用化学试剂对材料进行腐蚀切割,如化学蚀刻。
(2)按切割对象分类:可分为金属切割、非金属切割等。
(3)按切割方式分类:可分为直线切割、曲线切割、三维切割等。
三、核心理论1. 材料力学切割过程中,材料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和断裂。
材料力学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刚度、韧性等,对于理解切割过程中的材料行为至关重要。
2. 热传导理论热切割过程中,热量会在材料中传导,影响切割的质量和效率。
热传导理论研究热量在材料中的传递规律,为热切割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3. 流体力学水切割和磨料水切割等技术涉及到流体力学的知识。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对于设计和优化水切割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4. 激光物理学激光切割是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密度进行切割。
事件切割理论
![事件切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862a744852458fb770b56c5.png)
事件切割理论:咦,我刚才是要干什么来着?2012-10-11 16:52:44 来源:果壳网评论:0点击:6631一转身、一扭脸、一进门总是忘了自己要干什么,一张嘴、一提笔、一开电脑总是忘了自己想说什么。
这是为什么呢?再没有什么比记忆还让人灰心丧气的了。
它真是一件设计糟糕的产品——即使是片刻之前的事情,转眼间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你在电脑前写着文章,决定去书房查些资料,可当你来到书架前,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你注意到茶杯脏了,拿着杯子走到厨房里,拧开水龙头,却看着白花花的水流不知所措。
类似的场景,真让人抓狂!究竟是谁偷走了你刚才的记忆?使人遗忘的神奇之门在―阴谋论者‖的眼中,这件事情绝不简单:―每当你走进一间房间,却忘了自己进去时想干什么时,其实都是房间里有个外星人正好被你撞见了。
火速赶来的黑衣人特工将外星人处理掉后消除了你的记忆,而你原来本想做什么事的记忆也被一起消除了。
‖不过,玩笑归玩笑,从美国圣母大学的加百利•雷万斯基(Gabriel A. Radvansky)等人在2011年发表的研究看来,门的确是个不祥的事物。
仅仅是穿过一扇门,就会诱发人遗忘刚才的事情。
在实验中,参与者在电脑前控制一个人物在虚拟空间里走动。
他们要从一张桌子上拿起一件物品,放进―包‖里,然后走到另一张桌子前放下。
有时,两张桌子都在同一个大房间里;有时,人物需要穿过一扇门,才能到达另一间房间里的桌子。
当人物刚经过一扇门,或在同一间房间走过相同的距离时,程序会让参与者就他们正拿着或刚放下的物品做出判断,记录他们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
而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把实验搬到现实生活中。
虚拟的电脑空间换成了真实的房间。
参与者把物体放在鞋盒中,在桌子间移动,同时携带笔记本电脑,随时回答问题。
两个实验都呈现类似的结果:穿过一扇门后——不管这是一扇虚拟或真实的门——参与者对物品的回忆,反应更慢,准确率也更低。
碎片化的生活这扇神奇的门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对记忆发挥作用?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记忆的几个基本概念。
切割理论—钢线
![切割理论—钢线](https://img.taocdn.com/s3/m/4669a5679b6648d7c1c746b8.png)
定义:钢线一般为镀铜的钢丝,由于厂家的不同性能有所差异; 钢线的选择和钢线切割参数的调整取决于钢线的消耗、损耗和直径(切口损耗)的平衡。
推荐使用120-180um 的钢线由于线锯,250um 的结构钢线用于开方机。
钢线的存储与包装包装:防止钢线腐蚀;储存:钢线防止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在纸箱内有干燥的木板隔开。
最佳的相对湿度:30%;不能损坏线轴,防止磕碰;放置在水平的地面,防止法兰盘挤压损坏;拆除塑料包装后6个月内必须用完;在用清水清洗机床时用塑料袋包好承载线轴的轴,防止线轴沾水生锈。
钢线的存储(干燥通风水平放置)线轴线轴的伸长率和压缩率:在切割过程中磨损的旧线缠绕在收线轴上,随着钢线缠绕的增加,法兰盘受到的向外扩张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换句话说就是承载线轴的轴经受到压力变细。
在两个轴上,叠放的弹簧垫片在切割过程中控制两轴的扩张收缩。
注意:保持弹簧垫片区域的洁净,清除砂浆,防止损坏内部的机械部件。
安装好轴以后不要忘了安装防护罩。
在切割过程中钢线的压力通过轴杆传递到轴的核心位置。
注意:收线轴缠绕钢线长度必须在机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钢线的伸长率在切割过程中,尤其是在切割表面是,随着钢线的磨损钢线的张力也随之变小,这时需要减小收线端得张力(收线轴方面的张力)。
这只适用于单向切割,往返切割时收放线张力相同。
两个较高的张力为切割时用的张力,两个较低的张力为过线结或者编线网时的张力。
线轴力矩不同类型的线轴需要用扭矩扳手用不同的扭矩上紧。
钢线焊接在切割过程中可能由于一些原因造成断线,一个节省和减少损失的办法就是利用半自动焊接机把断线焊接到一起。
线轴的容量作为切割辅料,根据钢线的用量km和线轴的型号选择钢线。
直径150um钢线的破断力为59N,经过10um的磨损钢线的破断力为50N,减小了(30%)。
注意:当你更换钢线容量,钢线直径或者钢线厂家是,一下参数需要注意:1、检测新线轴的重量,内外规格的大小。
如果有必要,更改下图中的相关参数。
(完整)第一节 焊接与切割概述
![(完整)第一节 焊接与切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e4e3ec987c24028905fc3ba.png)
第一章焊接与切割基础知识第一节焊接与切割概述一、焊接与切割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一)基本原理在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产品的制造中常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的形式和尺寸联接在一起,这种联接通常分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的联接,就是不必损坏被联接件本身就可以将它们分开、如螺栓联接等,见图1—1.另一类联接是永久性联接,即必须在毁坏零件后才能拆卸,如焊接。
图1—1 机械联接(a)螺栓联接(b)铆钉联接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使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方法。
为了获得牢固的结合,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使被焊件彼此接近到原子间的力能够相互作用的程度。
为此,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需要结合的地方通过加热使之熔化,或者通过加压(或者先加热到塑性状态后再加压),使之造成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与扩散,从而达到不可拆卸的联接。
(二)焊接方法的分类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及工艺的特点,可以将焊接方法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
图1—2 永久性联接焊接熔化焊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联接处的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而完成的焊接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增强了金属原子的功能,促进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当被焊接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形成液态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密接触,因此冷却凝固后,即可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
常见的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均属于熔化焊的范畴。
压力焊是利用焊接时施加一定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
这类焊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被焊金属接触部分加热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燃后施加一定压力,以使金属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如锻焊、接触焊;摩擦焊和气压焊等就是这种类型的压力焊方法.二是不进行加热,仅在被焊金属接触面上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借助于压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以使原子间相互接近而获得牢固的压挤接头,这种压力焊的方法有冷压焊、爆炸焊等。
钎焊是把比被焊金属熔点低的钎料金属加热熔化至液态,然后使其渗透到被焊金属接缝的间隙中而达到结合的方法。
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
![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50dd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a.png)
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
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解决几何问题和证明几何定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来谈谈切割线定理。
切割线定理是指,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被称为切割线,它将平行线分割成相似三角形。
这个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相似性问题时非常有用,通过切割线定理,我们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的某些角度相等,从而推导出它们是相似的。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割线定理。
割线定理是指,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相交,那么这条直线被称为割线,它将圆分割成两个不相交的部分。
割线定理在解决圆的性质和相关定理时非常重要,通过割线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圆内角和弧的关系,以及切线与半径的垂直关系等。
总的来说,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都是几何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它们为我们理解几何形状和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过运用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知识,推导几何定理,解决几何难题。
在实际应用中,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形状和结构来设计合适的切割线和割线,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美观。
在工程测量中,切割
线和割线也经常被用来确定地表的坡度和地势的高低,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几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探索几何学的奥秘。
切割理论
![切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cdfc338376baf1ffc4fad16.png)
VT (μm/min)
The MWSS “wear” is the distance u in the cutting direction. The wear rate, or cutting speed, is hence & = du dt . The total volume of wear or removed u material is from geometry Vu = K ⋅ L ⋅ u (Fig. 3). The volume-wear rate, or Material Removal Rate (also noted & = dV dt = K ⋅ L ⋅ u &. MRR) is V u u
vT =
π D
2 K
bPvf
(4)
This MWSS wear law expresses the proportionality between the table speed vT and the product P.vf under permanent regim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4) is illustrated in Fig. 4. This result is perfectly in line with recent work on multi-wire sawing [6, 7].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A THEORETICAL MODELLING OF CONSUMABLES USAGE AS A TOOL FOR COST REDUCTION IN SILICON WAFERING USING MULTI-WIRE SLURRY SAW P. M. Nasch and S. Schneeberger HCT Shaping Systems SA, Route de Genève 42, CH-1033 Cheseaux-sur-Lausanne, Switzerland Phone : +41 (0)21 731 91 00 Fax : +41 (0)21 731 91 01 E-mail : pnasch@hct.ch
切割线定理PPT教学课件
![切割线定理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ab5259fab069dc5122016d.png)
系 运
>
大于
算 >= 大于或等于
符=
等于
a<=b a>b a>=b a=b
<>
不等于
a<>b
逻 AND 辑 运 OR 算 符 NOT
且
x<5 AND x>1
或
x<0 OR x>3
非
NOT x>a
数学表达式
a<b b
a>b b
a=b b
1<x<5
x<0 或 x>3
a
六、QBASIC 的标准函数
➢常用数学函数见下表 ➢不能随意造函数 ➢自变量部分必须用圆括号括起来 ➢自变量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 ➢三角函数的自变量应为弧度
DO
m=(x1+x2)/2
f=m^2-2
IF f=0 THEN
解 法 二
PRINT m:END ELSE
IF f<0 THEN
X1=m
ELSE
X2=m
END IF
END IF
LOOP UNTIL ABS(x1-x2)<c
PRINT m
END
X1=1
X2=2
C=0.005
DO
m=(x1+x2)/2
f=m^2-2
S T
A C
. O
D
B
讲解的主要内容及流程
一、知识结构 二、BASIC语言的发展 三、QBASIC 上机指导 四、QBASIC语言的基本字符 五、QBASIC 的算术表达式 六、QBASIC 的标准函数 七、质数判断
八、二分法
九、闰年问题
百超激光切割机理论操作培训ppt课件
![百超激光切割机理论操作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6ba3a3a26925c52dc5bfb6.png)
培训人:王春伟
激光切割基本原理
辅助气体: O2 / N2 / Air 气压
切割质量
喷出溶料 ©C01o2.m007p0.a92n0By0y9ps,rtorSoflinildeice 2
Lens 切割速度
焦点位置 激光功率密度
切割方式 切割过程是激光束、切割辅助气体和工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即激光作用在材料表面,高温使材 料加热熔化,然后利用辅助气体将炽热材料燃烧或吹走形成切缝。 (1)激光熔蚀切割 切割过程中,入射的激光功率密度达到一定后,材料内部开始蒸发,形成空洞,进而吸收光束能量,然后高 压辅助气体将孔洞周围熔蚀材料带走,形成切缝,切割辅助气体不与金属反应。我们使用氮气做辅助气 体。
Bypos ©C01o2.m007p0.a92n0By0y9ps,rtorSoflinildeice 14
Cut Control 功能 1. 监控氮气切割过程 2. 寻边检测 3. CPP (脉冲控制穿孔)
©C01o2.m007p0.a92n0By0y9ps,rtorSoflinildeice 15
Bysoft 应用
设置数据库用户的步骤 Set a new user of database: ByDBA-----user management-----New-----set user and password
Bybase使用步骤 Bypart (Flat part) 1.New 2.element 3.contour(Green) 4.F5 F6 5.Technology
Cut Control 监控氮气切割的校准值确定: 1.加载LCC文件,如下图。使用3mm 不锈钢进行直线切割。 2. 将操作页面更换到Setup Value,开始切割,在直线切割速度稳定时,将Calibration during cut激 活,记录下calibration threshold的显示值。 3.测试5次,计算平均值,填写到参数中的calibration threshold里。 4.速度设置为12000mm/min,切割星形,这时不能切透,cut control 起作用,自动重新切割,看是 否在设置的次数内,切割停止。检验完成。
《切割线定理》课件
![《切割线定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262a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d.png)
VSΒιβλιοθήκη 详细描述切线经过切点,并且仅经过该点。这是切 线定义的基本性质,也是切割线定理的重 要推论之一。这个性质说明了切点是唯一 一个点,使得经过该点的切线与圆相切。
05
切割线定理的应用练习
练习一:求切线的长度
01
02
03
总结词
利用切割线定理计算切线 的长度
详细描述
通过已知的圆心到切点的 距离和切割线与半径的夹 角,利用切割线定理计算 切线的长度。
总结词
利用切割线定理计算切线的斜率
详细描述
通过已知的圆心到切点的距离和 切割线与半径的夹角,利用切割
线定理计算切线的斜率。
公式
切线斜率 = (圆心到切点的距离 / 半径) × cos(切割线与半径的夹
角)
06
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切割线定理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难点
掌握如何运用切割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特 别是涉及到几何图形的问题。
03
切割线定理的证明
证明方法一:通过相似三角形证明
总结词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比较三角形之间的边长和角度关系,证明切割线 定理。
详细描述
首先,根据题目已知信息,画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 质,证明切割线与两条割线之间的角度相等,从而得出切割线定理的结论。
证明方法二:通过面积关系证明
推论二:切线与半径的关系
总结词
切线与半径的关系描述了切线和半径之间的角度关系。
详细描述
根据切线的性质,切线和经过切点的半径是垂直的。这意味着切线和半径之间的角度是90度。这个关系是几何学 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用于证明和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激光切割机理论知识
![激光切割机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cf600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7.png)
激光切割机理论知识激光切割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工件表面进行熔化、气化或者去除的加工方法。
激光切割具有精度高、效率高、适应性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切割加工领域。
1. 激光切割原理激光切割的原理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上,使工件局部区域受热,达到熔化或气化的温度,然后通过气流或者惰性气体流将熔融或气化的材料吹除,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割加工。
2. 激光切割机构激光切割系统主要由激光发生器、激光传输系统、聚焦光学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激光发生器产生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激光传输系统将激光束传输到切割头,聚焦光学系统对激光束进行调节和聚焦,工件支撑系统用于固定和移动工件,控制系统控制整个切割过程。
3. 激光切割方法激光切割可以分为融化切割、汽化切割和氧化反应切割三种方法。
融化切割是将材料加热到熔点后通过喷氧气等氧化剂将熔化材料吹除;汽化切割则是直接将材料气化后通过气流将气化物质吹除;氧化反应切割是将激光束照射到材料表面,使其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
4. 激光切割的应用激光切割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纺织材料等领域的加工。
在金属材料切割领域,激光切割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变形小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
在非金属材料切割领域,激光切割被应用于玻璃、陶瓷、橡胶等材料的加工。
5. 激光切割的发展趋势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切割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未来,激光切割机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切割质量和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激光切割技术也将拓展到更多领域,满足不同行业的切割需求。
结语激光切割作为一种先进的加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激光切割技术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是关于激光切割机理论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ch6切削理论
![ch6切削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115523192e45361066f53d.png)
1.正交切削(Orthogonal cutting)
指切削進行方向,亦即刀具與工件間之相對運動方向,與刀具之刀刃方向垂直,如圖6.2(a)所示。正交切削之刀刃只受到切削方向之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的作用,故又稱為二次元切削。這種切削模式滿足在分析時儘可能減少獨立變數之要求,故常被應用於切削理論之研究上。
使用斷屑裝置(Chip breaker)的目的在迫使連續切屑於切削過程中,即時地折斷成適當長度的小段切屑。斷屑裝置可分為溝槽式和阻斷式兩種基本類型。
1.溝槽式(Groove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e)
在刀具的刀面上,離刀刃口一小段距離處(約0.8㎜)研磨一條平行於刀刃口之溝槽(深度約0.25到0.5㎜),如圖6.5(a)所示。使連續切屑通過時,切屑因捲曲加大而折斷。其缺點為工件材料不同或加工條件不同時,適當的溝槽位置將隨之改變而必須重新研磨溝槽。
1.主變形區(Primary deformation zone)
工件材料發生剪切變形的區域稱為主變形區,為刀具之刀刃與材料接觸處延伸至工件材料表面之區域,如圖6.1中之Ⅰ區。主變形區為材料因受到塑性流(Plastic flow)應力作用而產生變形之處,影響此區域形成的狀態及考慮因素為材料本身的特性、刀具的幾何形狀、切削力和振動現象等。
第六章切削理論
切削加工(Cutting or Machining)的定義為使用刀具從工件材料上去除不需要的部份,因此獲得零件產品所要之形狀、尺寸和表面特性的一種製造方法。切削加工常是產品製造過程中,獲得最後尺寸和形狀的加工方法,尤其是對於精度要求較高的產品,在利用鑄造或塑性加工等方法成形後,需以切削加工進行後續處理才能達成設計之相關要求。然而,切削加工是利用材料去除的方式得到產品,故對於材料的應用言較為浪費材料,也需要使用較多的能量和勞力,且通常比其它成形加工法花費更多的時間。若操作不恰當時,很容易造成產品的品質及表面特性之不利影響。近年來由於加工技術的進步,如精密鑄造、精密鍛造及粉末冶金等加工方法,也可以用來直接製造成最終形狀、尺寸和表面特性要求的產品,並取代部份切削加工的應用。又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很多非傳統切削加工方法被應用於切削以前認為不可能切削或極為困難切削的材料,或者特殊精度及外形要求的產品。但是對於一些具有特殊的內部輪廓、外型曲線、螺紋或溝槽等幾何形狀,和特性表面特性要求的產品,則必須仰賴切削加工來完成。對於不是大量的生產的產品,切削加工更是可銑初其擁有之經濟性和便利性的優勢,為其他加工方法所無法比的。因此,使用切削刀具的切削加工方法,仍是目前最主要而且廣被採用的機械零件製造方法。用來執行材料去除工作的機器,一般稱之為工具機(Machine tool)。根據切削加工的定義可知它所構成的三要素為被加工成形的工件(Workpiece),硬度比工件高的刀具(Tool),和從工件上分離而被去除的切屑(Chip)。本章討論之切削加工的主要對象為金屬材料,執行將工件材料分離產生切屑的操作,必須利用硬度更高的刀具才可達成。刀具的基本型式依其完成一次切削操作使用的刀刃數目可分為:
Blade理论手册
![Blade理论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c1177d6b14e852458fb57c0.png)
目录1.简介 (1)1.1目的 (1)1.1闪变强度 (2)1.2理论背景 (2)1.3技术支持 (2)1.4文档资料 (3)1.5致谢 (3)2.空气动力学 (4)2.1叶素理论和动量理论的组合 (4)2.1.1致动圆盘模型 (4)2.1.2尾流旋转 (5)2.1.3叶素理论 (5)2.1.4叶尖和轮毂损失模型 (6)2.2尾流模型 (7)2.2.1均衡尾流模型 (7)2.2.2冻结尾流模型 (7)2.2.3动态尾流 (7)2.3稳态失速 (8)2.4动态失速 (8)3.结构动力学 (9)3.1模态分析 (9)3.1.1叶轮模型 (9)3.1.2塔架模型(轴对称模型) (10)3.1.3塔架模型(多成员模型) (11)3.1.4转子和塔架之间的连接器模型 (11)3.2运动方程 (11)3.2.1自由度 (11)3.2.2用公式表示运动方程 (12)3.2.3运动方程的解 (12)3.3结构载荷的计算 (13)3.4结构扰度计算 (13)4.传动系动力 (14)4.1传动系模型 (14)4.1.1定速模型 (14)4.1.2刚性轴模型 (14)4.1.3柔性轴模型 (14)4.2发电机模型 (15)4.2.1恒速感应发电机 (15)4.2.2定速感应发电机:电气模型 (15)4.2.3变速发电机 (17)4.2.4 变速发电机—双馈电机模型 (17)4.2.5变速发电机-具有全额定变流器的同步电机 (19)4.2.6变滑差发电机 (25)4.3传动系安装 (26)4.4能量损失 (26)4.5电网 (27)5.闭环控制 (28)5.1 引言 (28)5.2 定速桨矩调节控制器 (28)5.2.1 稳态参数 (29)5.2.2 动态参数 (29)5.3 变速失速调节控制器 (29)5.3.1 稳态参数 (29)5.3.2 动态参数 (30)5.4 变速桨距调节控制器 (31)5.4.1 稳态参数 (31)5.4.2 动态参数 (32)5.5 传感器模型 (33)5.6 桨距调速装置的建模 (33)5.7 PI控制算法 (35)5.7.1 增益表 (35)5.8 控制模式变化 (36)5.9 用户自定义控制器 (37)5.10 信号噪声与离散化 (37)6. 监控 (38)6.1启动 (38)6.2 正常停机 (38)6.3 紧急停机 (39)6.4 刹车动态特性 (39)6.5 空转与停机模拟 (39)6.6 偏航控制 (39)6.6.1 主动偏航 (39)6.6.2 偏航动态特性 (40)6.7 摇摆约束 (40)7. 风的建模 (42)7.1 风剪切 (42)7.1.1 指数模型 (42)7.1.2 对数模型 (42)7.1.3用户定义的模型 (43)7.2 瞬变风 (43)7.2.1 单点时间关系函数 (43)7.2.2 3D湍流风 (43)7.2.3 IEC瞬变过程 (43)8. 波浪和水流的建模 (45)8.1 塔架和基础模型 (45)8.2 波谱 (45)8.2.1 JONSWAP/ Pierson-Moskowitz谱 (45)8.2.2 用户定义谱 (46)8.3波浪绕射近似法 (46)8.3.1 MacCamy-Fuchs近似法 (46)8.3.2 简单截止频率 (47)8.4 波浪粒子运动学 (47)8.5 轮车扩展理论 (48)8.6 不规则波浪的仿真 (48)8.7 规则波浪的仿真 (49)8.8 约束波 (50)8.9 水流速度 (51)8.9.1 近表面水流 (51)8.9.2 次表面水流 (51)8.9.3 近岸水流 (52)8.10 总速度和加速度 (52)8.11 作用力 (52)8.11.1 Morison方程的相对运动形式 (53)8.11.2 作用在圆柱元素上的纵向压力 (53)10 湍流模型 (58)10.1 三维湍流模型 (58)10.1.1 基本von Karman模型 (58)10.1.2 改进的von Karman 模型 (59)10.1.3 Kaimal 模型 (62)10.1.4 Mann模型 (63)10.1.5在模拟中应用3 维紊流风场 (64)11. 地震模拟 (65)11.1 动态响应计算 (65)11.2 响应谱 (65)11.3 兼容地震加速度图的响应图谱的生成 (65)12. 后处理 (66)12.1 基本统计 (66)12.2 傅里叶谐波,及其周期性和随机性成份 (67)12.3 极限载荷的预测 (67)12.4 频谱分析 (69)12.5 概率,尖峰和水平正交分析 (70)12.6 雨流法循环计算与疲劳分析 (70)12.6.1 雨流循环计算 (71)12.6.2 疲劳分析 (71)12.7 年发电量 (72)12.8 极限载荷 (73)12.9 闪变 (73)12.10极限外推载荷 (73)13. WindFarmer Link模块 (74)13.1 目的和原因 (74)13.2确定性风场疲劳载荷计算概述 (74)13.3 WindFarmer Link的一般方法 (75)13.4 尾流建模 (75)13.4.1 尾流影响的扰动强度 (76)13.4.2 湍流粘滞性尾流模型 (76)13.5 风流建模 (77)13.5.1风场风向标数据和加速因素 (77)13.5.2风速和方向分布 (77)13.5.3 上升气流角 (77)13.6尾流影响和环境模拟的选择 (78)13.6.1尾流影响的模拟 (78)13.6.2 环境模拟 (79)13.6.2.1 统一区域 (79)13.6.2.2 用户定义的区域 (79)13.6.3 不可操作性模拟 (79)13.7 Bladed模拟软件的生成 (79)13.8风况文件结构 (80)13.9 常规的预处理过程 (80)13.9.1 风力机等级方法 (80)13.9.2 IEC等级比较 (81)13.10后处理程序 (81)1.简介1.1目的GH Bladed是一个用于风机性能和载荷计算的集成化的软件包,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a风机初步设计b详细设计和部件规范c风机性能认证凭借其先进的图形用户界面,它允许用户直接进行如下作业:a所有风力机参数的规范1.空气动力学结构属性2.动力传动和电气系统3传感器与制动器4控制和安全系统b.投入运行的环境和负载情况规范1.风场2.波形和电流3.地震4.风机故障情况5.电网分布情况c.稳态性能的快速计算,包括:1.空气动力学信息2.性能系数3.功率曲线4.稳态运行载荷5.稳态停机载荷d动态仿真包括以下工况:1.正常运行2. 启动3正常和紧急刹车4.空转5.停机e.对结果分析、处理后获得:1.基本的统计数据2.周期性组件分析3.概率密度在峰值、水平和交叉分析4.频谱分析5.互谱图、相关性和传递函数分析6.雨流循环计数和疲劳分析7. 变量的组合8.动态功率曲线和年发电量9.极限载荷(最恶劣工况下)10. 统计推算出的极限负荷1.1闪变强度输出:计算结果可以以图形方式输出,也可以结合WORD文档报告输出。
激光切割理论
![激光切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17cdd1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2.png)
激光切割理论
激光切割就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照射到被切割材料表面,瞬间让材料升温并熔化、汽化,从而实现切割的目的。
这其中涉及到好多关键的因素。
比如说激光的波长、功率、脉冲宽度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切割的效果和质量。
波长决定了激光能穿透材料的深度和精度,功率大小则关系到切割的速度和能处理的材料厚度。
脉冲宽度嘛,会影响到切割面的粗糙度和热影响区的大小。
而且,材料本身的性质也很重要。
不同的材料对激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一样,像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就有很大差别。
还有切割的工艺参数,像切割速度、辅助气体的类型和压力,都得精心调整,才能得到理想的切割效果。
另外,激光切割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也不能忽视。
好的设备能保证激光束的聚焦精度和稳定性,让切割线条更笔直、更光滑。
总之,激光切割理论是个相当复杂但又充满魅力的领域,要想真正掌握好,还得不断学习和实践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线切割模型中辅料成本的降低1、介绍:、目前生产的太阳能电池80%为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
多线切割技术,可以把晶体硅加工成更薄、尺寸更大的片子。
这种高效率、高产能的技术把160微米的金刚线缠绕在一个表面涂有均匀树脂层并开有很多平行凹槽的绕线导轮上,形成一个张平行的线网,导轮通过一个功率强大的电机驱动,然后带动整个线网,使线网在一个相对较高且稳定的速度运行,线速一般在5-25m/s,通过喷嘴把含有磨料的砂浆喷到线网上,由钢线带入切割部位。
要加工的原料被固定在一个工作台上,工作台垂直缓慢的下降并通过线网,从而一次加工大量的硅片片。
图一多线切割的原理在多线切割中,磨料颗粒被悬浮液带动运动,切割活动从本质上就是根据滚动嵌入切割模型形成的高速3体研磨加工。
在整个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中硅片的加工成本占有很大的比例,硅片成本的降低很好的降低电池成本。
两年前我们才开始尝试着从理论上研究多线切割中的一些宏观上的物理现象,阐明一些参数对多线切割的影响,如线速和进给速度。
在此我们也特殊强调了砂浆和钢线对切割的影响。
2、多线切割的动态平衡图二多线切割中的几何分析切割到时间t时,工作台的位置为z(t),B(t)是线弓,u(t)已加工的距离(切割距离)。
根据公式(1)可以得出当切割台速大于硅料的磨损率时线弓增大,相反的当硅料的磨损率大于台速时线弓减小。
达到动态平衡时v T=u,这时加工速率一定,线弓不变(∂B/ ∂t=0)。
这时的切割效率在一个不变的状态。
3、3体机械磨损加工模型在多线切割中的切割磨损是指切割方向上已切割的距离u,所以磨损率或者切割速度u=du/ dt。
总的磨损量或原料去除体积Vu = K·L·u,原料的磨损率或者去除率V u=d V u/ dt= K·L·u。
磨损模型参数:u 是切割距离,L 原料的宽度,K 是切口损耗宽度或者切口宽度。
从三体磨损理论和摩擦学知识的经验可以得出原料去除量(磨损体积)与垂直方向上的压力Fv 和原料总的切割距离(负载长度)有关,V u =b ∙F v ∙l ,比例系数b 称为磨损系数,它取决于很多相关参数, 如原料的弹性性能、接触表面的性质、磨料的形状和尺寸、砂浆的流动性等。
P 为垂直方向上钢线和砂浆工件之间的压力:P =F vA c Ac 为钢线和工件的接触面积,Ac 是按半圆柱形近似假设的值,A c =(π/2)DL ,我们获得一个磨损比例和切割速度的关系:u =πD2K bPv f D 为钢线的直径, π2 (D K )b 可以理解为在多线切割中的球形损耗率。
方程式(3)中的切割速度u 与接触压力P 和线速v f 成正比。
这个公式是摩擦力学中特有的Archard 定律,它常用在三体磨损模型生产加工中。
在台速和线速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针对于多线切割的‘损耗定律’:(2)(3)图三v T =π2D K bPv f 这个公式给出了在切割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台速v T 和Pv f 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在多线切割中台速v T 和Pv f 近似的为线性关系。
4、 垂直受力分析单根线的受力图当工作台携带工件垂直下降通过张紧的线网时,线网收到向下的压力,线弓向下,每根钢线都要受到垂直向上的合力Fv ,Fv 为垂直方向上的分量Tz 的合力。
F v =2T z =2T sin α α是钢线与水平放向上的夹角。
假设α很小(当(4)(5)图四α≪1 rad 时sin α=tan α=α),垂直方向上的力F v 近似可以表示为:F v ≅4TδGF ∙B T 是钢线张力,δGF 是导轮间的距离,B 为线弓大小。
选用的数值为T=25 N, B=6 mm, δGF =600mm ,F v 单位为N 。
这个张力可以在实际切割中用张力测量器测量。
在试验中用的硅块的横截面尺寸为100 x 100mm2,在实验条件下,我们得到了台速、线速和F v 的关系图。
线速5m/s 时F v 与台速的关系台速500um/min 时F v 与1/v f 的关系(6)把台速和磨损率保持在平衡状态,F v 与切割参数的关系变为:F v =KL b v Tv f 在台速1000μm/min 和线速10 m/s 时F v 与台速v T 和线速的倒数1/v f 的比值在图中能表示出来。
5、 钢线磨损钢线和磨料同样受到和工件相同的压力,能很好的完成摩擦切割。
根据Archard 定律,钢线的损耗体积V f = b f F v l ,下标f 代表钢线。
钢线和硅料的磨损比率的比值为;V fV u =b f b 在切割的任何时候,单片硅片的切割损耗面积Su =L ∙u ,硅料的去除体积Vu =K ∙Su 。
钢线的磨损u f 是指钢线表层被去除的平均磨损厚度,换句话说就是钢线使用前后直径变化得一半。
旧钢线横截面的表面积就是:S f =πu f D −u f钢线的磨损体积:V f =l f ∙S f =π∙l f ∙u f ∙ D −u f钢线和硅料的磨损体积比为:V fV u =π∙l f ∙u f ∙ D−u f K∙S u 在实际生产中,钢线的消耗量C f 通常是指加工单位面积的硅片所消耗的钢线量,单位为km/m 2,因此定义为:Cf =l fS u 根据公式(11)(12)可以得出:(7)(8)(9) (10) (11)(12)C f =V f V u Kπ∙u f ∙ D−u f 求解公式(13)需要知道Vf/Vu 或者bf/b ,公式(8)中给出了两者的关系。
由于bf/b 是未知的,只能通过估算Vf/Vu 的值来确定,Vf/Vu 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分析砂浆的组分变化来确定,在这儿我们假设钢线全部磨损的主要成分是铁。
硅和铁的含量在旧砂浆中占到20%-40%。
根据硅和铁的比重我们可以得到V f /V u 的值在5%-10%。
根据这个比值由公式(13)得到如下图的趋势。
上图给出了160um 钢线在三种不同磨损比率和切口损耗在200um 时的钢线消耗量。
这个曲线图给出了钢线直径在10-20um 变化时,钢线的消耗量为3-6km/m 2,按照目前的切割情况我们可以得出最佳的耗线量在3-5 km/m 2。
切口损耗和线径成线性关系,从公式(13)中可以看出钢线的磨损仅受到钢线直径的影响很小。
随着钢线直径的减小受到的影响也会变得不准确。
(13)依据多线切割中的参数,有一种单独的方法是根据平均切割时间、平均线速、平均台速近似的得出钢线消耗量C f :C f =v f v T p l 1L p 是槽距,L 是硅块横截面的边长,l 是硅块总的负荷量长度(负载),譬如当v f =15m/s ,v T =450um/min ,p=450um ,l=2000mm (4×500),L=156mm ,根据公式(14)得出钢线的消耗量为2.9km/m 2。
在切割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从公式(14)可以看出切割大数量、大面积的薄硅片将成为必然。
6、 砂浆消耗我们通过SEM 分析可以发现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大的SiC 颗粒结团,研究表明这些吸聚现象存在使用过的砂浆中,主要是硅粉颗粒和其他一些切割产生的颗粒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与SiC 颗粒表面形成结团。
上图为使用过的砂浆SEM 图,左侧为油性切割液砂浆,右侧为聚乙二醇切割液砂浆。
静电势力指颗粒之间的吸引或者排斥力,这个电势能力是一个颗粒在一种特殊的介质中受到的力的总和。
如果这些颗粒悬浮于一种含有大量的正电或者负电的介质中,他们之间将相互排斥,形成不了聚(14)合物。
然而当这种介质中的电势能很小或者接近零时,颗粒之间的阻力将忽略不计,相互吸引形成聚合物。
电势能稳定或不稳定的悬浮液之间的界限在+30mV 或者–30mV。
当颗粒带有超过+30mV 或者–30mV的电势能时,一般认为是稳定的。
影响电势能最重要的因素是PH值。
电势能随PH值变化的趋势悬浮或者胶状体系在电势能为零时(等电点)的PH值是最不稳定的,可以通过稀释来控制砂浆体系的稳定性,上图中反映了使用PEG配置的使用过的砂浆的PH和电势能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发现当旧砂浆的电势能越接近于0,悬浮液的悬浮性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凝聚结团。
这个聚团物(SiC-SiC 或者SiC-Si)的性质很难通过对电势能的测量得到。
根据SEM和电势分析证明,切割过程中的产生的微粉吸附于较大的SiC颗粒表面,对切割效果产生影响,如下图。
这些磨料不再对工件产生接触,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圆球的滚动,降低了切割效率。
旧砂浆切割能力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在切割微粉吸附于磨料表面,阻碍了切割。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假设“涂层影响”是砂浆损耗的主要原因。
为了测试这一点,我们决定在使用砂浆所能接受的最大切割微粉的流量,确保砂浆中所有的磨料表面被覆盖上。
d 、A 、V 和N 分别代表磨料的直径、表面积、体积和数量,δ、a 、Ω和n 分别代表切割产生的微粉的直径、表面积、体积和数量。
假设都为球形颗粒,把一个磨料颗粒完全覆盖所需要的切割微粉颗粒的平均数量n:n =n N =A ς=4 d δ 2 ς是切割微粉颗粒的投影面积,ς=π δ2 2,通过激光衍射技术测量粒径分布发现在实际生产中切割产生的微粉颗粒的直径δ比磨料直径d 小5-10倍,因此根据公式(13)得n 的取值范围为100-400。
(14)实践证明当切割微粉的数量(所有杂物颗粒如:硅粉、氧化铁等)达到现有砂浆中磨料数量的25%-30%时显示砂浆已消耗,切割效率降低。
因此M k /M a ≈0.3,M k 是切割微粉的数量,M a 是磨料的数量。
根据体积比V a /V k =( M a / M k ) (ρk / ρa ),n /N 可以表示为:n N = d δ 3 M k M a ×ρa ρk 因为切割微粉中含有铁,使用中ρa/ ρk ≈1,n 的数量在250-350之间,支持我们涂覆假设。
到目前为止公式(15)(16)均是根据磨料和微分的平均直径计算的,然而这两种微粒均有一个粒径分布。
切割微粉粒径的分布如下图,利用涂覆模型我们很好的描述了碳化硅颗粒和切割微粉的状态,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更真实的模型来研究各种粒径颗粒所占的贡献。
利用激光衍射技术得到在使用过的砂浆中切割微粉的粒径分布。
最终我们得到一条圆滑曲线,为Γ,如下图。
它给出了在不同粒径的磨料完全覆盖的情况下切割微粉所占的比例。
(16)涂覆模型曲线,上图给出了砂浆中磨料的平均粒径所能允许接受的切割微粉的最大数量比。
当r2=0.9991时,可以模拟得到一个关系方程:Γ=159.41×d50−0.7905d50代表磨料的中间粒径分布,Γ是切割微粉所占的重量比,实际上技术切割微粉和所有固体颗粒的数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