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大事年表(19171991)

合集下载

俄国史 (1)

俄国史 (1)
苏联工业产量迅速提高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列宁和斯大林在这期间
新经济政策 分别实行了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斯大林模式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岁
英国首相丘吉尔,这个斯大林的合作者也曾是对手, 以这样敬畏的口吻评价着斯大林: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 只是手扶木犁的国家;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 了核武器。 ——《 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 》
五 俄罗斯的复兴:
多极化力量中重 俄罗斯加入世贸 要一极
生产资料所有制
工业化道路 政治制度
特点: 经济上:高度集中
政治上:高度集权 文化上:高度划一
即:一个以国家为核心 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 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需要的资金少,资本周 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 象。轻工业积累了资金后才轮到重工业,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 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 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 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这事做迟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应该按照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采 取这样的途径?
苏俄: 新经济政策; 美国: 罗斯福新政; 中国: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1)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这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
斯大林时期建设
〓苏联的五年计划

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

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

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1917年3月二月革命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1918年3月俄首都迁至莫斯科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1921年新经济政策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1922年《九国公约》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上台1922年底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1928年—1937年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1937年苏联完成农业集体化,毕加索《格尔尼卡》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940年4、5月德军进攻欧洲西部1941年6月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诺曼底登陆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4月苏联对柏林发动总攻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1947年3月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1947年8月实行“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建立1947年以色列建立,“马歇尔”计划,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北约建立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匈牙利事件1959年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20世纪60年代初—1973年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1960年非洲独立年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1968年苏联出兵占领捷克1969年尼克松上台战略收缩1979年12月苏占领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1989年苏从阿富汗撤军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1991年8月19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1991年底苏联解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7年—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3—6月科索沃战争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袭。

俄罗斯历史年表(请详细准确)

俄罗斯历史年表(请详细准确)

俄罗斯历史年表(请详细准确)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

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大、演变至15个加盟共和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 *** 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 ”。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

但是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

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

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

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

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建立钦察汗国。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1547年1月19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

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1689年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697---1698年彼得一世随大使团到西欧考察。

1703年开始兴建圣彼得堡。

1713年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拿破仑侵俄失败。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为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出现了布尔什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

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

日俄战争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

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列宁四月提纲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S沙俄、苏俄、苏联(1547~1991(时间轴))

S沙俄、苏俄、苏联(1547~1991(时间轴))
1547.1.19
伊凡四世
“沙皇”(1547~1917) 改革内容(9上P75)
1682~1725
彼得一世
1685 俄国~中国 1689 1812.6.22 1853 1858 俄国~中国 1860 俄国~法国 俄国~土耳其
雅克萨反击战(7下P106) 《尼布楚条约》(7下P107) 拿破仑远征俄国(9上P35) 克里木战争(9上P72) 《瑷珲条约》(8上P10) 《中俄北京条约》(8上P10)
农奴制改革(9上P74)
1861.3.3
亚历山大二世
1864
《勘分西北界约记》 (8上P10) 俄国~中国
1881
左宗棠收复伊犁(8上P12)
1892 19世纪80年代
俄国~法国
《俄法协约》(9上P100) 《中俄改定条约》及《五个 勘界协定书》(8上P10)
1895
日本《马关条约》引起的“ 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8上P17)
1917.11.7
1917.11.7
列宁 1918~1921 战时共产主义(9下P4)
新经济政策(9下P4) 1921.3
1922
苏联(9下P9)
1924.1.21
列宁逝世(9下P26)
1928 1934
第五年计划开始(9下P7) 肃反运动(9下P9) 斯大林模式(9下P8)
1936
斯大林模式(9下P8) 1936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9下P98) 1985
1990 1990
戈尔巴乔夫
中央全会(9下P98) 苏东剧变 (9下P99)
戈尔巴乔夫
1991 1991.8.19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 约》(9下P99) “八一九事件” (9下P99) 《阿拉木宣言》(9下P99)

苏联

苏联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比较
西方模式(英) 所有制 工业化 道路 农业制 度 经济体 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 生产资料公有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集体化农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式 以公有制为主导, 多种所有制成分并 存。 农、轻、重 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资本主义大农场 市场经济体制
(4)弊端和消极作用: 经济上:经济比例失调,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政治上: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受到破坏; 文化上: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苏联农业集体化和我国的农业集体化有何 重大差别?
苏联是强制推行而我国是农民自愿; 苏联走的是集体农庄道路,我国是走农业 合作社道路; 苏联的富农在集体化中受到迫害,我国的 富农则没有。
12 、思考并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 ?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国际形势: 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经济形势: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根本原因); 个人因素: 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高度集中):
逐渐停滞的勃烈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改革措施: 前期:重点放在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后期:改革步伐缓慢,直至停滞; (2)改革效果: 前期: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后期: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 勃列日涅夫 会矛盾重生,苏联陷入困境。 (3)评价: A、前期增长 原因:符合本国国情调整政策 B、后期缓慢 原因: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 C、改革失败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俄国的两次革命:1917与1991

俄国的两次革命:1917与1991

俄國的兩次革命:1917與 1991一 前 言發生在1917年的俄國革命,距今已有80年。

從某種意義上說,俄國因其「革命」現象而成為研究革命的寶庫。

在本世紀,俄國至少經歷了三次革命:1917年的兩次革命以及從1991年8月的軍事政變到蘇聯解體的過程。

此外,有人把1905年也稱為革命,但我以為將之稱為「戰後改革」或許更妥貼。

其次,1929年起由斯大林發動「自上而下的革命」,對蘇聯社會造成的影響超過了1917年的革命,因為1917年革命只不過是政治革命而已。

再者,從1985年開始的重建(perestroika )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轉折,它導致了1991年的革命;換言之,我們甚至不妨把蘇聯解體看作只是1985年以後變化的一個環節而已。

在1917年以後80年的今年,莫斯科召開了紀念「二月革命」80周年的會議,到11月還有「俄國社會主義革命」80周年的節目。

凡是精讀過列寧著作的人都知道,他在十月革命時並沒有把這場政治變動叫作社會主義革命,而是在解散立憲會議、即革命數個月以後,才使用社會主義的字眼來表述十月革命。

雖然有一種解釋說,俄國革命一開始就是以「計劃」的社會主義為目標,但這完全是「事後諸葛亮」。

起初,有關革命性格、權力構想等,存在各色各樣的可能性,課題是流動的。

不過,到1918年中期為止的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形成了一黨獨裁體制,對農民採取了強壓政策,這為後來的蘇聯以及社會主義奠定了基礎。

在蘇聯解體後的今天,我們應在甚麼意義上紀念這些發生在80年前的事件呢?在三場革命當中,「二月革命」作為從帝制解體轉換為自由的、穩健的政治體制,是具有紀念意義的。

最後一任的蘇聯共產黨書記戈爾巴喬夫就是一個例子。

他是開始重建並且對斯大林時代進行「歷史反思」的歷史性人物。

他在蘇聯解體5年後的談話中說:俄國如果不選擇列寧的十月革命而選擇「二月革命道路」的話,情況也許就好得多(《總結》,1997年第1期)。

雖然這話說晚了,但他批判了十月革命和列寧。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使得封建农奴制度被废除。

1905年,俄罗斯、芬兰、波兰等国家在圣彼得堡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第二届全欧和平会议。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退出了一战。

1922年,苏联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933年,美国成为了经济大萧条期间唯一取得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1941年,德国军队入侵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

苏联红军击败了德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5年,联合国成立,苏联成为创始会员国之一。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成员国有苏联、美国、英国等八个国家。

1980年代末期,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了独立国家。

至此,世界形成了多极化的格局。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它记录了人类过去的成就、事件和经历。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

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正在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学习历史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个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概括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公元前3300年:埃及文明开始出现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文字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1848年: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宣言发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联合国成立1947年:印度独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2001年: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开始以上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历史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的事件。

苏联知识点时间轴

苏联知识点时间轴

苏联知识点时间轴1917.11.7(俄历10.25)十月革命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1918.1.28红军建立根据列宁的建议,1918年1月28日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通过关于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

红军最高领导机关是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直接指挥机关是军事人民委员部。

起初,红军以赤卫队为骨干,按照自愿的原则,动员劳动者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的先进分子参加红军。

2月23日,苏俄劳动人民为抗击德国军队入侵,踊跃参加红军,经英勇战斗,阻止了德军的进攻。

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红军的建军节。

1918至1920苏俄内战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苏维埃俄国,其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白俄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进行的战争在苏联被称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

1922.4斯大林上台1922年4月,在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

在1922年12月第一次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的报告。

他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

1922.12.30苏联成立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

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

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个加盟共和国。

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

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复习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复习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察新政的特点)
背景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国会纵火案”,解放工会等 反犹狂潮
德国纳粹 政权的建立
建立标志
法 西 斯 势 力 的 猖 獗
恐怖政策
对世界影响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22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背景
经济危机 军部独裁专政
1936年,新内阁完全受军部控制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 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 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 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 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材料三
第二单元 课程标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 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思维 导 图
凡 尔 赛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①1922年,苏俄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
②罗斯福总统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1)从图①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 根据材料一说出上述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2分) (2)结合材料二说出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1分) (3)结合材料二观察图②,试猜想一下,罗斯福总统会与美国农民说些什么?(2分) (4)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苏维埃国家大事年表(1917~1989)

苏维埃国家大事年表(1917~1989)

苏维埃国家大事年表(1917~1989)1917年4月3日列宁回到俄国。

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在芬兰火车站热烈欢迎列宁。

4月4日列宁向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参加者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4月提纲)的报告。

4月24日----29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

5月4日----28日全俄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

列宁就土地问题发表讲话。

大会选出了农民代表执行委员会。

5月5日以格.叶.李沃夫公爵为首的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成立。

6月3日----24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6月18日西南战线俄国军队开始进攻。

彼得格勒(四十余万人)、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爆发群众反战示威。

7月3日----4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和水兵在“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下举行示威。

7月4日的示威遭到枪击。

7月5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和彼得格勒委员会呼吁停止七月示威。

临时政府公开镇压布尔什维克党。

《真理报》编辑部被捣毁。

根据中央委员会的建议。

列宁转入地下。

7月24日以亚.费.克伦斯基为首的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成立。

7月26日----8月3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大会。

8月12日----15日反革命的国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8月25日----30日科尔尼洛夫将军发动反革命叛乱。

8月31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扩大会议。

通过《关于政权》的决议,彼得格勒的工兵代表通过布尔什维克的《关于政权》的决议。

9月1日临时政府决定组成以亚.费.克伦斯基为首的五人执行内阁。

9月10日----14日列宁写成《大难当头,出路何在?》的小册子。

列宁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题为《布尔什维克必须夺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

9月14日----22日“民主会议”在彼得格勒举行。

9月25日以亚.费.克伦斯基为首的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成立。

10月1日----2日列宁写《给中央委员会、莫斯科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以及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信》、《告工人,农民、士兵书》,号召推翻临时政府,把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1-2课复习

1-2课复习

第2课
中国应从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 取哪些教训?
1.国民经济各产业比例协调发展、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处理好“三农”问题、 4.保护资源与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 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 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历史上俄、英都发生过标志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二者主 建立的社会制度不同 要的不同在于: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事件是_________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事件是__________
俄国1861年改革 3、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 十月革命 4、俄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______________ 十月革命 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 巴黎公社 6、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俄国十月革命所走的道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共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效仿俄国十月革命发动的起义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失败 __________和________,但结果_______。中国特色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9、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开始于新文化运动后期。
原因:
。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917 年 3 月 二月革命 时间:

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

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

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早在十九世纪,俄罗斯已有学者积极参与了航空的早期研究。

其杰出代表人物当推曾被列宁誉为“俄罗斯航空之父”的机翼理论创立者、Н.Е.儒可夫斯基。

他的早期论著《论鸟的滑翔飞行》(1891)和《论飞机最佳倾角》(1887),在人类航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1913 年,俄国著名航空设计师И.И.西科斯基于 24 岁时研制的 S-6B“俄罗斯勇士号”四发巨型飞机在一个漫长的白夜中,由他亲自驾驶进行了首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由该机改制的“伊利亚.穆罗麦茨号”不久又成为世界上第一种重轰炸机)伊利亚.穆罗麦茨号但沙俄时代的俄罗斯航空事业总体而言相当落后,航空技术发展相当缓慢。

其航空工业尚处于“萌芽阶段”,全部从业人员还不足一万人。

它留给革命政权的,只有不足一千架的破旧的外国飞机。

……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共产主义领袖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很快接管了沙俄遗留下来的飞行工具和航空“作坊”,苏联的航空发展开始走上正规。

军队除了四下搜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航空器材之外,还立即恢复了已经一律收归国有的旧航空企业中的生产。

其中,著名的杜克斯工厂和彼得堡工厂率先开工,以弥补东部和南部一些工厂因仍遭“白匪”控制而造成的损失。

作为航空科技的领头羊,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即ЦАГИ/ “扎基” )于 1918 年先期创立。

此后数十年间,她一直是指导全俄航空技术开发的权威机构和学术中心。

在全面展开此文之前,让我们先粗略地回顾一下仅仅在二、三十年代里,ЦАГИ 所做的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1918 年,她已开始了空中飞行试验,以修正仅靠地面实验带来的误差;1925 年,她出版了阐述螺旋桨工作原理与计算方法的《空气螺旋推进器》一书;1926 年,她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洞(试验段直径3m/6m,流速 30/70 米/秒),并对法国的纽堡式战斗机进行了全尺寸吹风校验;1927 年,她出版了权威的《飞行动力学》一书和《空军技术》杂志;1928 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一份学术报告《空气动力研究》;1935 年,她已在附面层控制以及开裂式襟翼等机翼增升装置的理论和实用性开发方面都取得了初部成果。

前苏联大事年表(19171991)

前苏联大事年表(19171991)

前苏联大事年表(1917—1991)前苏联大事年表(1917—1991)列宁时期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注1)爆发,之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

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托洛斯基)指挥的红军通过内战击败了白军和众多西方国家的武装干涉。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正式成立。

斯大林时期1924年,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逝世,之后约瑟夫·斯大林获得最高权力。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

同时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展开了大清洗。

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

虽然斯大林被西方国家和一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个残酷和犯下严重罪行的独裁者,但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

1938年,英法采用“绥靖政策”为了将“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炮制了慕尼黑阴谋。

1939年4月中旬,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

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议:①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②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③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

然而,谈判毫无结果。

英法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拒绝苏联提出保障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安全,实际上给希特勒指出一条向苏联进攻的道路,企图“祸水东引”。

1939年冬,苏联因领土纠纷入侵芬兰,迫使芬兰割让部分领土,史称苏芬战争。

当法西斯德国1941年入侵苏联后,芬兰加入了轴心国集团。

1939年8月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

此时,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失望透顶,因此于8月23日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维埃国家大事年表(1917~1989)

苏维埃国家大事年表(1917~1989)

苏维埃国家大事年表(1917~1989)苏维埃国家大事年表(1917~1989)1917年4月3日列宁回到俄国。

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在芬兰火车站热烈欢迎列宁。

4月4日列宁向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参加者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4月提纲)的报告。

4月24日----29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

5月4日----28日全俄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

列宁就土地问题发表讲话。

大会选出了农民代表执行委员会。

5月5日以格.叶.李沃夫公爵为首的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成立。

6月3日----24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6月18日西南战线俄国军队开始进攻。

彼得格勒(四十余万人)、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爆发群众反战示威。

7月3日----4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和水兵在“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下举行示威。

7月4日的示威遭到枪击。

7月5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和彼得格勒委员会呼吁停止七月示威。

临时政府公开镇压布尔什维克党。

《真理报》编辑部被捣毁。

根据中央委员会的建议。

列宁转入地下。

7月24日以亚.费.克伦斯基为首的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成立。

7月26日----8月3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大会。

8月12日----15日反革命的国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8月25日----30日科尔尼洛夫将军发动反革命叛乱。

8月31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扩大会议。

通过《关于政权》的决议,彼得格勒的工兵代表通过布尔什维克的《关于政权》的决议。

9月1日临时政府决定组成以亚.费.克伦斯基为首的五人执行内阁。

9月10日----14日列宁写成《大难当头,出路何在?》的小册子。

列宁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题为《布尔什维克必须夺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

9月14日----22日“民主会议”在彼得格勒举行。

9月25日以亚.费.克伦斯基为首的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成立。

10月1日----2日列宁写《给中央委员会、莫斯科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以及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信》、《告工人,农民、士兵书》,号召推翻临时政府,把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14.俄国苏联大事记

14.俄国苏联大事记

14. 俄国苏联大事记
1. 1917 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列宁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
2. 1922年底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联
3.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4. 1918-19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 1921-1929 新经济政策
6. 1929-1991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7. 1953-1964 赫鲁晓夫改革,美苏开始争霸
8. 1964-1982 勃列日涅夫改革
9. 1955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0. 1547.1.19伊凡四世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

俄国沙皇历史从此开始
11. 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俄中两国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2.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3. 1917.11月7十月革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
14. 1903俄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出现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15.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前苏联1917-1937年重大历史事件

前苏联1917-1937年重大历史事件

前苏联1917-1937年重大历史事件喀琅施塔得事件、苏波战争、苏俄内战、乌克兰大饥荒、苏联肃反运动。

1、喀琅施塔得事件1917年2月,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水兵爆发起义,3月分布在其他基地的整个波罗的海舰队水兵起义。

11月7日,波罗的海舰队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发出了十月革命开始的信号。

而这发出十月革命第一炮的战舰,正是从喀琅施塔得基地开出的。

喀琅施塔得事件的象征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这次事件在布尔什维克看来无疑是一场悲剧,而在其反对势力看来则象征着布尔什维克的失败,这在于喀琅施塔得水兵在十月革命中极为特殊的地位。

1917年俄国革命普遍得到了俄国水兵的大力支持。

1906的维亚普里革命中,起义水兵控制了赫尔辛基附近的许多岸防工事和要塞,但是在仍然对沙皇*** 效忠的波罗的海舰队猛烈轰炸下,起义被镇压。

喀琅施塔得水兵曾是十月革命最重要支柱之一,其中1/10是布尔什维克党党员,曾被苏共领导人称为十月革命的“荣光和骄傲”。

2、苏波战争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

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目标是控制同样的领土,那些地方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失去。

两国都声称自己获胜。

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声称成功的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而苏俄则声称波兰的向东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击退,认为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的一部分。

3、苏俄内战苏俄内战(俄语: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вРосси́и),又称苏俄国内战争或对苏干涉战争,是于1918年到1922年在崩溃的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中国外蒙古和波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苏联大事年表(1917—1991)
前苏联大事年表(1917—1991)
列宁时期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注1)爆发,之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

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托洛斯基)指挥的红军通过内战击败了白军和众多西方国家的武装干涉。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正式成立。

斯大林时期1924年,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逝世,之后约瑟夫·斯大林获得最高权力。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

同时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展开了大清洗。

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

虽然斯大林被西方国家和一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个残酷和犯下严重罪行的独裁者,但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
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

1938年,英法采用“绥靖政策”为了将“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炮制了慕尼黑阴谋。

1939年4月中旬,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

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议:①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②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③缔
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

然而,谈判毫无结果。

英法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拒绝苏联提出保障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安全,实际上给希特勒指出一条向苏联进攻的道路,企图“祸水东引”。

1939年冬,苏联因领土纠纷入侵芬兰,迫使芬兰割让部分领土,史称苏芬战争。

当法西斯德国1941年入侵苏联后,芬兰加入了轴心国集团。

1939年8月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

此时,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失望透顶,因此于8月23日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出兵瓜分波兰领土,占领东欧部分地区。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并入苏联。

苏联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反
对社会主义的阿道夫·希特勒迟早会撕毁和约。

因此,苏联开始将大批物资、设备从欧洲部分运往大后方,为之后的苏德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斯大林有一点还是失算了,他始终认为德国攻下英国之前不会对苏联发动袭击。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以500万兵力、5100架飞机、3800辆坦克和大量大炮,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

斯大林仓促应战,在战争爆发后的一周内,没有发布过任何命令,也没签署过任何文告。

由于战争准备不足,苏联红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这也是令苏联成为二战中伤亡最大的国家的重要原因。

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直到1944年6月6日盟军发起诺曼底战役。

1945年,包括苏联红军的盟军在攻占了德国全境,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并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全歼日本关东军。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此一举动令苏联倍感威胁,因此针锋相对地于1955年和他的社会主义盟国签订了华沙公约,成立华沙公约组织,同北约相抗衡,冷战时期开始。

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斯大林逝世。

苏联共产党高层领
导人之间进行了几年的政治斗争,最后赫鲁晓夫成为了最高领导人。

此后,赫鲁晓夫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赫鲁晓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接触。

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中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达成一系列协定,中苏关系全面改善,结束了此前两国长期的敌视关系。

1954年10月3日,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正式会谈,赫鲁晓夫最终对毛泽东想拥有核武器这一要求妥协,答应派专家协助中国建立一座小型原子能反应堆。

此后,中苏关系进入黄金时期。

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面批判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并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

但因此一度引发政治动荡,同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

1956年10月30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承认存在大国沙文主义,并表示今后将采取措施予以改正。

12月31日,赫鲁晓夫新年宴会重新评估了斯大林。

1958年,对于在中国建造长波电台、建立军港的问题上,以及在意识形态的问题上中苏发生严重分歧,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1960年,苏联从中国撤走了所有的科技人员和专家,并向中共追讨朝鲜战争时期所提供的武器的款项,开始了苏共与中
共一系列纷争。

1961年4月12日,苏联“东方-1”号升空,尤里·加加林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

1962年10月,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引发了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一次最严重的军事危机。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获得政权,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此间,原本有机会改善中苏关系,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注2)。

特别是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的边境冲突,更是令中苏关系雪上加霜。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武装干涉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民主改革。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这两次行动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外推行扩张政策,除了东欧集团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纳入苏联阵营,或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

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权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他提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为了剥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将别国变成苏联的附庸国。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还与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耗散了国力,加剧了苏联国民经济遇到的困难。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被视为苏联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橱窗,但是由于入侵阿富汗,却变成了有史以来抵制国家
最多的一次奥运会。

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5年,共产党改革派人物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接掌政权。

他改变了许多以往观念。

戈尔巴乔夫试图改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治国方法,在国内实行改革和公开化政策,对历史错误进行清算。

他试图在苏联建设“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

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导致其失去民心。

尤其是在1989年,共产主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积累的错误发生了总爆发,共产党及其政治目标在东欧国家日益不得人心,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倒台。

苏联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

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

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

联盟开始走向解体。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

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
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立国家国协),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

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晚19时25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

19时32分,在克林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余年的苏联国旗落下了,此时,世界都意识到:一个普日超强大国——苏联已成为历史。

注释注1:公历为虽为11月7日,但俄历为10月25日,故得名
注2:当时,中共派周恩来去参加苏联的一场宴会,打算修复中苏关系。

但宴会上,一位军官借着酒意说:“中苏关系出问题是因为赫鲁晓夫和毛泽东闹矛盾的关系,现在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只要你们在把毛泽东搞掉,中苏友好就能永世长存了。

”周恩来听完,当场表示严正抗议,并愤怒离席。

后来勃列日涅夫为此找到周恩来,希望他能谅解,并称这只不过是酒后失言而已。

周恩来义正辞严地回答:“这不是酒后失言,而是酒后吐真言!”当然,这件事并不能说是中苏关系恶化的主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