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沉积相分析
测井沉积相分析方法
一、概论
因此,测井沉积学研究是和测井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现代的测井解释需综合不同来源、不同性质及不同尺度的定量和定 性的信息,特别是成像技术的出现在油藏描述领域产生了质的突破。测井信 息是地层岩石物理性质的反映,岩石物理性质控制流体性质,而流体性质又 信赖于沉积物沉积后的成岩和沉积相特征,这就使测井和沉积学之间建立了 联系。第五代成像测井技术的出现提供了这种特征分析的基础,通过穿过地 层的井壁成像资料的形状、平整度、粗糙度、延伸性、角度关系、电阻率差 异等因素的分析,就可对地层的非均质性作出精细的解释并通过不同的测井 技术实现对其认识和标定。 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学研究是测井资料地质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它综合 利用了丰富的测井信息,在沉积学领域又开创了一个新的方向,丰富了沉积 学的研究手段。从测井沉积学研究的背景看,单纯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学 分析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沉积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了解沉积特征 与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测井响应),同时参考野外露头测量、岩心测井和 地震分析的结果,选取适应地质特点的数学方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测井沉积学才能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发挥作用。用测井资料研究沉积学, 关键是方法的使用和模型的建立,同时必须根据研究地区和研究目的的不同, 使这些方法和模型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概论 二、测井划相的基本原理 三、岩电关系研究 四、测井曲线要素分析
五、测井曲线相模式
六、单井划相 七、平面相带组合
三、岩电关系研究
岩性在电性上的特征研究
各类岩石在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华东石油学院, 《沉积岩》 ,1997)
类别 岩性 泥岩 电阻率ρ (Ω ·M) 一般 1—10 ,在特殊情 况下,如陆相淡水泥 岩,钙质泥岩可高达 20—30 5—30 , 炭 质 页 岩 和 油 页岩较大,其大小取决 于碳化程度和含油率 0.3—10000 ,其数值大 小决定于空隙中流体性 质及矿化度,含高矿化 度水者电阻率低,反之 高 与砂岩类似,变化范围 大,泥质砾岩电阻率较 小,钙质及硅质胶结的 和含较大砾石的砾岩电 阻率高 电阻率随岩石密度及钙 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松散者可低到 5—7,致 密者可高达几百至几千 1—10000 ,电阻率与岩 石的孔隙性和结构有 关。含有高矿化度水的 高孔隙性的碳酸盐岩, 其电阻率较低 大于 1000 自然电位 SP (mV) 正值,颗粒越细,泥 质越纯, 偏正越多(地 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 矿化度时则为负值) 正值。颗粒愈细,岩 石愈致密则偏正愈多 负值。含泥质及其它 胶结物愈少,则偏负 愈大 微电极ρ (Ω ·M) 微电极曲线上为低值,并 近于真电阻。微电位与微 梯度曲线读数相近,无幅 度差 与泥岩相似。变质较深的 页岩微电极曲线读数增大 电阻率值不高,微电位与 微梯度曲线有较大的正幅 度差。致密的钙质砂岩在 微电极曲线上显示尖峰, 但幅度差不明显 较细的砾岩与砂岩相似, 胶结紧密的砾岩,微电极 的读数较高,但没有幅度 差 在微电极曲线上以正幅度 出现,但无幅度差或很小 自然伽玛射线强度 (脉冲/min) 强度高,颗粒愈 细,沉强度愈大, 深海沉积和含沥青 的泥岩强度很高 强度高,与泥岩相 似 强度低,含泥愈少 则愈低,泥质砂岩 及含独居石,海绿 石或火山灰的砂岩 则强度高 中等。在泥质砂岩 中强度高 中子伽玛射线强度 (脉冲/min) 低,颗粒愈细含水 越多则强度愈低 声波时差Δ t (μ s/m) 时 差 高, 岩 石 致 密者 变 低 钻时 (min/m) 低或中等 井径 大于钻头直径
单井沉积相划分、单井相
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
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
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
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
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
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相分析的方法、流程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
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单井剖面相分析1.相标志的研究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通常称为相标志或环境成因的标志。
沉积体系分析是从详细观察和描述相标志开始的。
确定沉积体系的标志主要包括: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学、自生矿物、颗粒结构和测井相等标志作为沉积相划分的主要依据,地震相仅作为沉积相判别的辅助标志。
测井曲线沉积相分析
6.1 单井沉积相分析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指一定的沉积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相标志的获取和确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地质、地震与钻井。
钻井资料——岩心与测井是地下沉积相确定的最直接、最可靠的相标志,也是进行层序划分的核心内容之一。
综合地质与测井特征两方面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资料,研究了单井的沉积相发育特征,总结出其纵向演化和横向相变规律。
6.1.1 测井沉积相研究6.1.1.1 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从一组能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中,提取测井曲线特征,包括幅度大小、形态、接触关系及组合特征,结合其它测井解释结论将地层剖面划分为有限个测井相,并用岩心资料加以验证,从而建立用测井资料描述地层沉积相的模式。
岩心或岩相分析是测井识别沉积相或微相的地质基础。
由于各类测井曲线所反映的地质特征不同,因而在相识别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表6-1),如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可以反映沉积物垂向粒序、韵律以及沉积结构特征和水动力能量的变化;地球化学测井、能谱测井可反映岩石组分的成熟度,进而分析母岩性质、古地理背景、源区的远近。
另外测井曲线在垂向上的组合规律也是判断沉积微相组合规律的有效方法。
6.1.1.2 表征岩性、层序特征的测井相标志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分析常用的测井曲线是反应岩性变化的自然伽马(GR)和自然电位(SP),有时也配合电阻率,当然不同的地区也有区别,因地而异。
各类测井曲线所反映的地质特征不同:SP、GR、电阻率曲线主要反应沉积物在垂向上的粒序变化和韵律,以及沉积结构特征和水动力能量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组合形态、幅度、顶底接触关系、光滑程度等基本要素来确定单井测井相特征,综合分析后确定单井沉积相的类型。
本地区可以识别出来的曲线形态包括以下几种:(1)钟形曲线下部最大,往上越来越小,是水流能量逐渐减弱或物源供应越来越少的表现。
其特点底部突变、顶部渐变,即为向上变细的韵律,反映出正粒序结构,典型的代表为曲流河点坝或河道充填沉积的产物(图6-1a)。
双鱼石潜伏构造S1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298双鱼石构造是近年来勘探的重点,S1井所处构造位置在双鱼石潜伏构造上二叠系底界高点附近,是一口以栖霞组、茅口组、长兴组、飞仙关组为目的层的风险探井。
开展单井评价可有效的指导后期的勘探开发,其中沉积相为重点内容。
1 沉积背景双鱼石构造地处四川盆地川西西北部,构造位置位于龙门山推覆体构造带和梓潼向斜的结合部位。
2 单井沉积相分析2.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根据区域沉积特征,认为该区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栖二段主要为局限台地相的泻湖、砂屑滩微相。
2.1.1 泻湖微相主要见于栖二段,岩性主要为中晶云岩、中粗晶云岩、细晶云岩,晶粒大小分布不均,最大长1.90mm,他形晶,晶粒间呈嵌晶接触,晶间有少量粘土。
自然伽马较低,略有起伏,分布范围15~35API;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中低值,大部分见正差异,深侧向210~815Ω·m,浅侧向81~307Ω·m。
2.1.2 砂屑滩微相主要见于栖二段中上部,岩性主要为泥晶砂屑灰岩、泥晶极细砂屑灰岩、泥晶粉屑灰岩,砂屑最大长径0.35mm,粒间为泥晶方解石胶结,其间见泥晶白云石呈星点状分布,生屑含量较少。
伽马较低且平直,17~28API;深浅双侧向电阻率中低值,大部分见正差异,深侧向162~307Ω·m,浅侧向57~96Ω·m。
2.1.3 生屑滩微相广泛分布在栖霞组、茅口组,在栖一段最集中,岩性主要为泥晶生屑灰岩、泥晶有孔虫生屑灰岩,生屑含量超60%,以有孔虫为主,次为瓣鳃类、棘屑,少见蜓科、介形虫,粒间泥晶方解石充填,局部见碳沥青。
自然伽马较低,范围24~63API;深浅双侧向上部中低值,下部中高值,大部分见正差异,深侧向151~6095Ω·m,浅侧向98~2343Ω·m。
2.1.4 藻滩微相主要见于栖一段下部和茅口组中部,岩性主要为二叠钙藻泥晶灰岩,以红藻为主,藻类含量超30%,呈次圆、鸭梨形、不规则状,节片晶粒结构,次见棘皮类,基质由泥晶方解石构成。
沉积相分析方法论述
沉积相分析方法论述沉积相分析是指通过研究沉积物中的物理特征、岩相组成及生物群落等,确定沉积环境的方法。
该方法旨在揭示沉积作用背景下的地貌发展、气候演变等地球科学领域的问题。
沉积相分析方法日益成为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并逐渐成为石油地质、地质灾害等领域最为常用的技术。
沉积相分析主要使用多种地质、生物学方法,以较为清晰的序列——沉积剖面(又称震源资料组)为基础,分析沉积相和物源分布情况。
常用技术包括多波束测深、岩芯、化石、地球化学、地震记录等多种方法。
其中,多波束测深技术可以获取海底地形、海沟、海峡、海岸线、水深等地质信息,为沉积相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岩芯是从地下岩层中取出的实际的岩石样品,由于取样深度的不同,能够记录不同时间、地层各自的沉积过程,是研究沉积相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岩芯中颗粒的分析,可以定量地描述颗粒粒度、成分和有机质含量,从而确定沉积相、古环境等信息。
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不同时间、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的化石、遗骸以及痕迹化石的分析,来确定当时的生物特征,进而判断出沉积相环境。
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古生物群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地层区划及环境指示意义。
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岩芯分析,特别是对其中某些元素含量和组成、同位素等进行的分析,来推导出岩石的成因、沉积环境变化、地球物理学参数等方面的信息。
沉积相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沉积物,推断出当时地理环境及其特征,从而确定相应的沉积相。
常用的沉积相有低地沉积相、海侵沉积相、海岸沉积相、河流沉积相等。
其中,低地沉积相多由淤泥、砂、卵石等非生物成分组成,是一种比较平静的环境;海侵沉积相是海水侵入陆地形成的沉积相;海岸沉积相是位于海岸或岛屿沿岸的沉积相;河流沉积相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沉积相。
沉积相研究是探索地球演化规律的必不可少的技术。
通过对沉积剖面的分析,可以研究区域地貌演化,为勘探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提供依据。
测井相分析及八大沉积
曲流河
这种定义与国外文献中的Sheetflow Deposition 相当,主要是由于漫岸流将悬浮物携带到泛滥平原堆积而成,沉积物在垂向上可以逐渐增厚,其 搬运方式为悬浮负载。 主要是指河道内的充填沉积,这一过程是河流携带的大量沉积物在流水的能量小于颗粒自身的重量时,沉积物发生卸载并充填于河道内的堆积 形式。 二)前积或进积作用(Progradation) 通过分析取芯井典型沉积微相类型对应的测井曲线响应,建立岩性和电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主要是指发生在冲积扇的扇中平原,大量砾石已堆积的前提下,细粒物质沉积在搬运卸载的过程中,因前期堆积的砾石形似筛子一样具高渗透 性,使细粒物向下渗透并产生选择性沉积的过程。 注意油层水淹后曲线形态畸变 本文把它拓展为由于河水或洪水漫过堤岸,远离河道,流速减慢,大量悬浮物质卸载形成的冲积泛滥平原沉积。 第四节 碎屑岩的八大沉积作用 这种定义与国外文献中的Sheetflow Deposition 相当,主要是由于漫岸流将悬浮物携带到泛滥平原堆积而成,沉积物在垂向上可以逐渐增厚,其 搬运方式为悬浮负载。 广义的前积作用,是指碎屑物于一定环境下,不断地向前加积,故也称顺流加积(Downstream Accretion)。 目的是将在取芯井确定的沉积微相类型推广到非取芯井。 分流河道间则为低幅齿形或平直曲线。 (3)应用地层倾角测井 (3)应用地层倾角测井 辫状水道:厚度小于心滩,自然电位幅度中等,为钟形或齿化钟形。 是指沉积物和水的混合物中由流体紊动向上的分力支撑颗粒,使沉积呈县浮状态,并与上覆水体形成明显的密度差,在密度差引起的重力作用 下,沉积物沿着(水下)斜坡流动并向前堆积的过程。
量的云母 槽状交错层理 积物的供给量 色浅质杂
的
漏强 S
震 形
幅 或
行排列
六盘山盆地海参1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分粒 度 曲 线 的综 合分 析 方 法 。对 海参 l 井 剖 面 可分 为侏 罗 系安 定 组 辫状 河三 角洲 相 , 白垩 系三 桥 组 辫 状 河 三 角洲 平 原 亚 相 ;和 尚 铺组 、马东 山 组 下 部 辫状 河 三 角洲 前 缘 亚 相 ;李洼 峡 组 、乃 家河 组 、马东 山组 上 部滨 浅 湖一 半 深 湖亚 相 ( 表1 )。
中一 细砂岩组成 ,单个河道厚度 大 ,向上逐渐变细 ,顶部为褐 红 、褐灰 、褐紫色泥质岩 ,反映了气候干旱条件下陆上辫状河
相 氧 化 环 境 的沉 积特 征 ,沉 积 物较 细 ,不 含 砾 岩 。分 为辫 状 河 三 角 洲平 原 、辫 状河 三 角 洲前 缘 两个 亚相 。
六盘 山地 区位于青藏高原最东北缘 的宁 夏境 内,在大地构 造体 系中 ,其 东 、北面 为较稳 定的鄂 尔多斯地块和 阿拉善地 块 ,而西 、南则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活跃 的东祁连造山带与 西秦岭造山带 ,其间以鄂尔 多斯周缘断裂系和青藏高原东北缘
体 系 ;早 白垩 世 初 ,石 峡 口断 层 活 动 强 烈 ,六 盘 山 盆 地进 入断
表 1 海 参1 井 辫状 河 三 角洲 湖泊 沉积 相 划分
陷盆地发育阶段 ,形成东断西超的箕状 凹陷 ,东西部具有 不对
称 的 结 构 ,缓 坡 和 陡 坡 具 有 不 同 的 沉积 物 供 给 方 式 和 能 量 分布 形式 ,因 而具 有 不 同的 沉积 相 组 合特 征 。
一
辫状河三 角洲 平原
河道 河漫 滩 泥坪、滩坝 沙 半深湖泥 远 岸沙坝
步 缩 小 ,古 气 候 更 趋 于 干 旱 炎热 。盆 地 地 形 较缓 ,物 源 主 要
辫状河
沉积相分析作业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有相邻的四口井,从盆地内部向盆缘分别为井1、2、3、4,井间距分别为3000m、2000m、4000m,其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某一层段地层由下向上在四口井中的特征如下,试画出井3的单井沉积相柱状图、沉积相连井剖面图。
井4该层段总厚约24m。
由下向上:(1)紫红色块状泥岩,1.0m;(2)浅灰色中细砂岩,具逆韵律,向上渐变为褐色,底突变,但冲刷不明显,含少量螺类化石碎片,0.3m;(3)红色泥岩夹粉砂质泥岩,块状,偶见植物根及干裂,厚2.1m;(4)浅灰色钙质砂岩,底突变,略具逆韵律,含湖相生物碎片,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上,跳跃组分表现为多段式,0.8m;(5)由几层灰褐色薄层砂岩迅速变为红色泥岩,块状,具植物根迹,2.4m;(6)灰黑色水平层理泥岩夹褐色油页岩,具鱼类及介形虫,4.0m;(7)由下部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渐变为砂岩,砂岩中具4—5个逆韵律,发育砂纹交错层理及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常见湖相生物碎片,跳跃组分表现为多段式,3.5m;(8)灰色、灰黑色泥岩夹煤层,2.0m;(9)具有二个正旋回,每个旋回下部为具底冲刷的砂砾岩、砂岩,有平行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向上渐变为粉砂岩、粉砂岩与泥岩的薄互层,具爬升层理及虫孔、植物根,总厚3.6m;(10)红色水平层理或块状泥岩,常夹中厚层正旋回砂岩、粉砂岩,旋回底具冲刷,常见暴露构造,3.9m;(11)灰色灰绿色泥岩,水平层理,夹油页岩,见螺、双壳化石及植物碳屑,2.6m。
井3从下向上依次为:(1)红色泥岩,块状,见植物根,2.7m;(2)灰白色含砂质生屑灰岩,底突变,但无冲刷,生屑以双壳、腹足类为主,较破碎,0.4m;(3)由灰岩、泥灰岩变为黄色、黄绿色钙质泥岩、泥岩,见植物碳屑及少量双壳碎片,1.5m;(4)红色块状粉砂质泥岩、泥岩,见植物根、钙质结核,2.1m;(5)灰白色砂质生屑灰岩,含大量较破碎的双壳、腹足、介形虫碎片,具逆韵律,1.1m;(6)灰黄色钙质泥岩,含双壳碎片,块状,向上颜色增红,2.0m;(7)灰色、灰黑色水平层层理泥岩,向上部油页岩夹层增多,含介形虫、鱼类化石,7.7m;(8)灰白色具逆韵律粉砂岩、砂岩,见中小型复杂交错层理,含双壳类等碎片,2.1m;(9)灰色水平层理泥岩,含介形虫化石,1.9m;(10)灰色水平层理泥岩,向上部逐渐出现少量略具逆韵律的粉砂岩薄层,含少量介形虫化石,1.4m;(11)浅灰色中薄层粉砂岩,见复杂的小型交错层理及浪成波痕,含植物碳屑薄层,1.3m;(12)灰白色中厚层粉砂岩、砂岩,向上部单层厚度加大,粒度变粗,分选好,具槽状、楔状交错层理,1.6m;(13)3—4个具底冲刷的正旋回,旋回下部砂岩具板状、槽状交错层理,旋回上部粉砂岩、泥岩常见小型砂纹交错层理,夹煤线,3.2m;(14)灰色灰绿色泥岩与具逆韵律的砂岩石薄互层,砂岩层向上减少,变薄,泥岩中含双壳类,0.7m;(15)灰黑色泥岩,含介形虫化石,中部夹厚约1.4m的滑塌岩,7.8m。
单井沉积相分析
单井剖面相分析1.相标志的研究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通常称为相标志或环境成因的标志。
沉积体系分析是从详细观察和描述相标志开始的。
确定沉积体系的标志主要包括: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学、自生矿物、颗粒结构和测井相等标志作为沉积相划分的主要依据,地震相仅作为沉积相判别的辅助标志。
当某些层段相标志不甚明显时,可借助相的共生组合规律加以判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划分岩石相①在岩心观察和实验基础上首先进行岩石相分类;②划分岩石相不仅要区分岩石类型,而且要反映沉积时水动力、地化及生物作用条件,对于碎屑岩储层水动力条件和能量与储层质量好坏一般有紧密联系,因此储层碎屑岩的岩石相尽可能与能量单元统一起来。
③对每种岩石相的沉积作用或沉积环境作出解释。
(2)垂向层序的分析①垂向层序是地下地质工作中沉积相分析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一定的微相有一定的垂向沉积层序,但一种垂向层序可能有几种微环境成因,所以垂向层序是很重要的相标志,而不是绝对标志,需结合其它标志综合判别。
②碎屑岩储层垂向层序一般又是层内非均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确定各微相砂体的典型垂向层序是储层描述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③垂向层序以自下而上岩石相的组合序列来表示,以最基本的沉积旋回为单元进行组合。
④垂向层序的分类和描述要满足划分微相和各微相作用沉积学解释的要求。
⑤每类垂向层序应选择代表性取心井段分别作出相柱子图,内容除沉积学描述外,还应包括反映储层物性及典型测井曲线。
(3)沉积旋回分析①以最小沉积旋回为单元的垂向层序分析作为基础,逐级向上扩大进行各级沉积旋回分析。
②沉积旋回分析的目的是搞清垂向上微相演化,进一步确认亚相(大相),并从相组合上检验微相,要应用全部的相标志进行综合分析。
③各级沉积旋回反映盆地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碎屑物供应量的变化,水进水退、沉积体的废弃转移、各次沉积事件间能量的差异以及每次沉积事件本身能量的变化过程。
④沉积旋回分析应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反复进行,从各级旋回的岩相组合和演化规律上互相检验相分析的合理性。
单井相划分
单井相划分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
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
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
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
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
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相组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相(1)残积相(2)坡积-坠积相(3)山麓-洪积相(4)河流相(5)湖泊相(6)沼泽相(7)沙漠相(8)冰川相(1)滨岸相(2)浅海陆棚相(3)半深海相(4)深海相(1)三角洲相(2)澙湖相(3)障壁岛相(4)潮坪相(5)河口湾相相分析的方法、流程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
由于相分析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期主要讨论单井剖面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测井沉积相分析课件
在不同测井方法和不同井段之间,保持数据 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数据一致性
对测井数据进行校准和标定,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规范性
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便于数据的共 享和处理。
03
沉积相的识别与分类
沉积相的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01
02
03
岩心观察
通过观察岩心,了解沉积 物的颜色、成分、结构、 构造等特征,是识别沉积 相最直接的方法。
05
测井沉积相分析的应用与展望
测井沉积相分析的应用领域
1 2
油气田勘探
通过测井沉积相分析,确定油气储层的分布和特 征,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煤田勘探
利用测井沉积相分析技术,研究煤田的沉积环境 和煤层特征,提高煤田的勘探精度和开发效益。
3
地质灾害防治
通过测井沉积相分析,研究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的成因和发育规律,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 学依据。
详细描述
河流沉积相分析是测井沉积相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测井曲线,可以识别出不同类型河流的沉积特征 ,如河道、河漫滩、河口等。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河流的水动力条件、搬运能力、沉积物的粒度、矿物成分等因 素有关。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预测地下岩层的分布和储层性质,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实例二:三角洲沉积相分析
01
电法测井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地层电学性 质随井深的变化,以获取地层岩 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
02
03
核磁共振测井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测量地层中 氢原子核的弛豫时间,以获取地 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信息。
04
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预处理
碎屑岩单井储层评价的内容及主要评价方法
碎屑岩储层评价的方法及技术碎屑岩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是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直接目的层。
在我国陆相碎屑岩储集层占已发现油气田地质储量的90%。
因此,发展和加强碎屑岩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碎屑岩储层评价的主要类容包括:岩石学研究,沉积相分析,成岩作用研究,温度和压力分析,储集空间和物性评价,含油性评价和综合评价七个方面。
岩石学研究的内容包括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岩的分类。
成分研究包括颗粒成分和填隙成分的研究;碎屑岩结构研究包括碎屑岩颗粒本身特征,胶结物特征及碎屑岩和填隙物之间的关系等;沉积构造研究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变形构造,生物扰动构造和化学成因构造的研究。
沉积相分析是指通过对沉积剖面的岩性,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的相标志的研究今儿恢复地质时期沉积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岩性标志,古生物标志和地球化学标志。
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研究是在对岩心或者野外地质剖面详细观察描述并系统采集样品的基础上进行的。
包括随些谈颗粒的成岩变化,结构的成岩变化,成岩定向组构的形成和胶结物类型及世代。
储层温度压力评价的内容包括储层温度,储层压力。
储层温度评价又包括现在地温环境,储层古地温和储层温度的性质的评价。
地层温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1,随测井仪器测量;2,随地层测试器测量。
古地温研究方法又两种:一是以镜质体反射率为地温计的方法;二是粘土矿物及其他自生矿物地温计法。
压力评价方法有:1,录井方法;2,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储层储集空间和物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岩样表面的孔隙特征,岩心表面的裂缝特征,孔隙的成因类型,孔隙按大小分类,孔隙的结构特征,储层物性和储层的非均质性。
其评价方法有地质录井方法,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用试油试采资料确定地层的有效渗透率,确定裂缝性储层,实验室分析方法和数学地质方法。
储层含油气性评价是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包括确定储层含油气类型,划分岩石的含油气级别;判断留题类型;确定留题类型,建立流体分布剖面和建立判断油气水层各项指标的标准。
沉积微相研究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沉积微相研究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在油田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储层的沉积相研究内容和方法不同。
在开发阶段,根据地质、测井、钻井、油田生产等动态和静态资料,研究了不同开发区砂体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在对某地区某油田组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发阶段沉积相研究在储层描述中的方法与应用,包括宏观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研究、沉积微相类型与沉积特征、平面构造、平面构造等。
这些方法对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的断块油田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沉积微相;沉积构造沉积特征;砂体形态一、单井沉积相分析利用岩心取心资料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研究区岩石类型及特征,进行沉积构造、岩石相分析、垂向层序和沉积旋回分析,建立起适合研究区的综合柱状图。
单井相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岩心相分析;②测井相分析。
(一)岩心相分析(1)岩石结构和矿物标志岩石矿物性质能够反映物源区母岩性质,成分成熟度的高低反映沉积物的搬运情况,有助于了解沉积物当时的沉积环境,同时岩石矿物性质也影响着开发效果,特别是粘土矿物,对油田注水开发至关重要。
根据取心井岩石薄片资料统计结果表明,组内石英平均含量小于19.2%,最低为4%;长石平均含量一般小于26.7%;岩屑平均含量为30%~70%分选中等的占60%,好的为30%。
砂粒次棱角-次圆状占70%,次棱角状占20%。
岩石成分成熟度极差,结构成熟度属于中等偏差。
①根据组内的10个样品点的岩心薄片分析表明,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岩屑含量高岩屑含量在96 %以上,成分复杂,岩屑颗粒中,石英类含量为11%~25%,钾长石含量为7%~16%,斜长石含量为3%~8%。
②根据10、3和3-1井的岩石重矿物分析表明,七克台组主要矿物有锆石、磁铁矿、赤铁矿等,磁铁矿和赤铁矿含量50%~80%,绿帘石含量在20%左右。
(2)砂岩的粒度分布特征粒度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碎屑岩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
碎屑岩的粒度分布及分选性是搬运能力的度量尺度,是判别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水动力条件的良好标志,同时储层物性与粒度密切相关。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2沉积相分析
(3)微相分析 ①划分岩石相 a.在岩心观察和实验基础上首先进行岩石相分类; b.划分岩石相不仅要区分岩石类型,而且要反映沉积时
水动力,地化及生物作用条件,对于碎屑岩储层水动力条件 和能量与储层质量好坏一般有紧密联系,因此储层碎屑岩的 岩石相尽可能与能量单元(Energy Units)统一起来;
c.对每种岩石相作出沉积作用或沉积环境意义上的解释 d.岩石相划分举例及常用代码。
3
4
关
1
2
3
4
5
合 序
态
系
碎屑岩岩心描述图例
②岩心描述顺序及尺寸。按地层年代由老而新,即自下 而上进行观察描述,尺寸应细到厘米级。
③岩石学描述
a.颜色、岩性、粒度、含油气产状,并据此作出基本 定名,应采用标准样板对比;
b.碎屑矿物成分的定性估计,着重描述特殊矿物及岩 屑;
C.胶结程度的定性估计,着重描述特殊胶结物; d.含有砾石时,砾石的成分、大小、圆球度; e.特殊岩层、碳酸盐岩、蒸发岩、火山岩等。
岩性 命名
1 粘土
4 细砂
2
粉砂
4.3 中—细
砂
2.3 极细—极
细砂 4.7
细—中砂
粒度
编码 6.3
6.7
7
岩性 命名
极粗 —粗
砂
粗—极 粗砂
极粗砂
2.7
粉—极细 砂
3
3.3
3.7
细—极细 极细—
极细砂
砂
细砂
5
5.3
5.7
6
中砂 粗—中砂 中—粗砂 粗砂
7.3
7.7
8
含砾极粗 极粗砂—
砂
栎
砾石
②常规需要进行的沉积学实验内容: a.粒度分析:各类砂体都需选代表性样品; b.粘土矿物鉴定:各类泥岩及砂岩(杂基); c.微量元素分析:各类泥岩为主; d..同位素测定:砂、泥岩中含有物; e.薄片、铸体薄片鉴定:各类砂岩; f.重矿物鉴定:各类砂岩; g.古生物鉴定。
测井沉积相沉积特征分析
利用“测井相”研究岩性
1.可建立岩石成份与测井响应之间关系。 2.岩石结构和测井响应之间可建立关系
岩石结构包括:粒度、分选、磨圆程序等均可在 测井曲线上可反映出来。 3.岩石构造与测井响应之间关系 4.测井相与地质相对应关系
第15页/共142页
第16页/共142页
岩石组合及层序的测井解释模型
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在纵向上有不同的岩相组合,在横向上有 不同的分布范围及沉积体的几何形态,砂体的内部具有不同的粒度,分 选性,泥质含量。
一、测井曲线要素及其常规组合测井曲线地质意义
1.幅度:分为低幅 、中幅 、高幅三个等级 2.形态
2.测井曲线自动分层;
3.确定测井相;
把相应每条曲线平均值算出来, 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存储 空间,即形成一个数组-测井 相。
测井相图形式:
①蜘蛛网图:以每个点为中 心;
②阶梯状图
第12页/共142页
砂岩
石灰岩
第13页/共142页
第14页/共142页
测井相分析成果的主要用途
由于测井相分析能够获得深度准确、质量较高的单井岩 相柱状图,故它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性,研究岩相特征。 2.为单井解释、多井评价确定地层模型提供依据。 3.研究地层层序关系,进行地层对比。 4.研究油田储集层的纵、横向变化及油气层分布,予测有利 含油气区。 5.提供各类岩相统计结果,对研究区域性的生、储、盖条件 极为有利。 6.进行沉积相与构造地质研究。
据曲线形态分为光滑、微齿、齿化三个等级
5.第五章 沉积相分析
20
沉积相
q
20
微相 亚相
相
支流 间湾
水下 分支 河道
支三
流 间 湾
角 洲 前
三 角 洲
缘
水下
分支
河道
支 流 间 湾
水 下 分 支 河 道
支 流 间 湾三
角三 洲角 前洲 缘 水下 分支 河道
河 口 砂 坝 支流 间湾
1480 1500 1520 1540 1560 1580
水 下 分 支 河 道
三 角三 洲角 前洲 支缘 流 间 湾
水下 分支 河道
第三节 实例分析
2、地震相分析
一、辽中凹陷东下段
第三节 实例分析
一、辽中凹陷东下段
3、速度-岩性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4、地震相转沉积相
一、辽中凹陷东下段
第三节 实例分析
二、辽西凹陷沙二段
1、地震相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二、辽西凹陷沙二段
2、 速 度
岩 性 分 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四、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
沙三段低位体系域地震砂岩指数图
3、速度-岩性分析
沙一段湖扩体系域地震砂岩指数图
第三节 实例分析
四、埕北断阶带沙河街组
沙三段低位域沉积相图
4、地震相转沉积相
沙一段低位域沉积相图
思考题 1、地震相向沉积相转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地震相向沉积相转换的步骤?
第一节 地震相转沉积相的方法与原则
◆ 地震相直接转换的沉积相通常比较粗糙
地震相多半有不同程度的多解性,加上地震分辨力的限 制、构造假象和地震陷井的干扰等因素
2、在有钻井的探区,转换应尽可能结合钻井资料。
测井相
线就构成了该沉积相的映像,测井曲线越完善,所反应的
情况越好。
2、用于测井相分析的测井曲线类型
测井曲线类型很多,如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 、井径(CAL)、声波时差(AC)、密度(DEN)、补偿中子
(CNL)、微球型聚焦电阻率(RXO)、中感应电阻率
(RIM)、深感应电阻率(RID)等,它们可以从不同方面 反映岩层特征及所含流体性质。测井相分析一般选用 自然电位或自然伽玛曲线。
线特征:为一套低幅反向齿形,齿中线上倾、平行。 (2)主河道沉积:发育在泥石流沉积上,水流冲刷、搬运能力强.沉积
有滞留的碎屑支撑砾岩,底部常有残留的泥石流层。曲线特征:中幅、
正向或对称齿形,齿中线下倾或水平。 (3)扇中辨状河道:水浅流急,河道迁移快,以含砾砂岩为主,曲线特征
:中幅、厚层,常由几个齿叠加而成,具箱形或钟形的外貌,齿中线水平
选加好,代表砂体上部受波浪影
响。
③箱形:反映沉积过程中能量
一致,物源充足的供应条件,
是河道沙坝的曲线特征。 ④指形:代表强能量下的中层 粗粒堆积,如海滩、湖滩。
以及一些组合形式
3.接触关系
顶底接触关系反映砂体沉积初期、末期水动力能量 及物源供应的变化速度,有渐变和突变两种,渐变又分 为加速、线性和减速三种,反映曲线形态上的凸型、直 线和凹型。突变往往表示冲刷 ( 底部突变 ) 或物源的中断 (
二、测井曲线要素
通过分析取芯井典型沉积微相类型对应的测
井曲线响应,建立岩性和电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最
终实现根据测井曲线即能判别岩性和沉积相。
利用测井曲线来判别沉积相主要从曲线的幅
度、形态、顶底接触关系、齿中线以及光滑程度来
进行分析。
1.幅度:分为低幅、中幅、高幅 2.形态:①钟形:反映水流能量 向上减弱它代表河道的侧向迁移 或逐渐废弃。 ②漏斗形:反映砂体向上部建 造时水流能量加强,颗粒变粗分
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单井沉积相解释
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单井沉积相解释黄凤祥;桂志先;夏振宇;杨亚华;易院平【期刊名称】《中州煤炭》【年(卷),期】2016(000)009【摘要】由于成像测井具有极高的纵向和横向分辨率,则可利用其图像所反映的信息进行沉积相识别。
利用岩心资料对成像测井图像进行标定,并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岩性及层理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进行沉积相解释。
通过对沉积相的分析,可将研究区分为曲流河道、泛滥平原、河漫滩沉积和天然堤4个微相。
对比常规测井资料识别沉积相方法,成像测井资料解释沉积相方法更简单准确。
在沉积相的分析中,根据该地区的常规测井数据,用交会图法对沉积相进行分析验证。
在交会图中,相同的沉积相在交会图上表现为相同的特征分布,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岩心资料可准确识别沉积相。
【总页数】6页(P119-124)【作者】黄凤祥;桂志先;夏振宇;杨亚华;易院平【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江西省页岩气投资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96;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相关文献】1.成像测井资料在涠洲油田砂砾岩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J], 吴洪深;曾少军;何胜林;王丽2.电成像测井资料在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体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J], 赖富强;孙建孟;于华伟;王敏3.FMI成像测井在利津洼陷沉积相解释中的应用 [J], 吴红霞;谢云;邱以钢4.成像测井资料在礁滩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性和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以伊拉克鲁迈拉油田为例 [J], 吴煜宇;张为民;田昌炳;宋本彪;高计县;高严5.电成像测井资料在基岩潜山变质岩解释中的应用 [J], 訾慧;王慧;邴彦龙;韩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井剖面相分析
1.相标志的研究
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通常称为相标
志或环境成因的标志。
沉积体系分析是从详细观察和描述相标志开始的。
确定沉
积体系的标志主要包括: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学、自生矿物、颗粒结构和测井相等标志作为沉积相划分的主要依据,地震相仅作为沉积相判别的辅助标志。
当某些层段相标志不甚明显时,可借助相的共生组合规律加以判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划分岩石相
①在岩心观察和实验基础上首先进行岩石相分类;
②划分岩石相不仅要区分岩石类型,而且要反映沉积时水动力、地化及生物作用条件,对于碎屑岩储层水动力条件和能量与储层质量好坏一般有紧密联系,因此储层碎屑岩的岩石相尽可能与能量单元统一起来。
③对每种岩石相的沉积作用或沉积环境作出解释。
(2)垂向层序的分析
①垂向层序是地下地质工作中沉积相分析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一定的微相有一定的垂向沉积层序,但一种垂向层序可能有几种微环境成因,所以垂向层序是很重要的相标志,而不是绝对标志,需结合其它标志综合判别。
②碎屑岩储层垂向层序一般又是层内非均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确定各微相砂体的典型垂向层序是储层描述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③垂向层序以自下而上岩石相的组合序列来表示,以最基本的沉积旋回为单元进行组合。
④垂向层序的分类和描述要满足划分微相和各微相作用沉积学解释的要求。
⑤每类垂向层序应选择代表性取心井段分别作出相柱子图,内容除沉积学描述外,还应包括反映储层物性及典型测井曲线。
(3)沉积旋回分析
①以最小沉积旋回为单元的垂向层序分析作为基础,逐级向上扩大进行各级沉积旋回分析。
②沉积旋回分析的目的是搞清垂向上微相演化,进一步确认亚相(大相),并从相组合上检验微相,要应用全部的相标志进行综合分析。
③各级沉积旋回反映盆地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碎屑物供应量的变化,水进水退、沉积体的废弃转移、各次沉积事件间能量的差异以及每次沉积事件本身能量的变化过程。
④沉积旋回分析应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反复进行,从各级旋回的岩相组合和演化规律上互相检验相分析的合理性。
⑤沉积旋回界线应是确定性的时间界线。
(4)单项指标相分析
常用于碎屑岩储层相分析的单项指标有:
①粒度分析;
②微量元素分析;
③孢粉古气候分析;
④古生物分布分析。
(5)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是利用地震反射波的特征来识别的,这些特征包括地震相的外形、内部结构、顶底接触关系、振幅、连续性、视周期、层速度、反射特征的横向变化等。
由于不同的沉积相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及结构,它们就具有不同的地震波的反射特征。
利用地震波特征的差异,就可以划分地震相,并转化为沉积相。
(6)测井相分析
所谓测井相是指表征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的总和,而且这种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于周围其它测井响应。
①测井组合的选择
在进行测井相分析之前,必须选择有效的测井组合。
不同的测井曲线对不同的岩性有不同的测井响应,选择测井系列主要应考虑测井曲线对岩性、薄层及储集层物性和含油性的分辨能力。
常用的测井方法为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密度、中子及地层倾角等。
②测井相与沉积相关系的建立
沉积相是由特定的相标志表示,而测井相则是由特定的测井响应来表示。
测井相与沉积相相当,不同的沉积相带因其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不同而导致测井响应不同。
但由于测井曲线的多解性,两者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
因此,必须用已知沉积相对测井相进行标定,首先在取心井中将测井曲线或参数划分为若干种测井相,将这些测井相与岩心分析的沉积相进行相关对比,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反过来在没有取心的井中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
③测井相分析的方法
测井相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建立岩心相与测井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测井相库;然后依据测井相库资料对各井、各层段划相;最后归纳、建立全区和整个沉积过程的沉积相模式。
测井相分析的相标志主要有单一曲线的形态、多曲线的梯形图或星形图、地层倾角测井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