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中物联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知识要点
![中物联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ee78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e.png)
中物联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第一部分现代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一、物流与流通1、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信息流则从属于商流和物流,所以流通实际上由商流和物流组成;2、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一般称为贸易或交易;3、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与物流作为流通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流通;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商流是物流的先导;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4、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流通是商品生产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联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2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生产决定流通,生产是流通的物质基础,流通的状况制约着生产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速度,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没有现代化的流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5、商物分离原则:物流不需要受商流的影响,商物分离以获得最短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用: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二、物流与生产1、生产系统的组成: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2、生产与物流的关系:没有加工,生产系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物流,生产系统将会停顿;3、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1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 2生产系统必须向物流要效益才能改善自身的发展条件 3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三、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四、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1、经营全球化;2、系统网络化;3、供应链简约化;4、企业规模化;5、服务一体化;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一、物流系统1、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组成的,称为物流子系统; 物流系统的输入:各个环节所消耗的劳务、设备、材料、能源、资金等; 处理转化:设施设备、业务活动、信息处理、管理工作; 输出:物流服务时间效用、空间效用; 限制或制约:资源、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运输能力;政策变化反馈:输出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2、系统设计六要素: 1、P商品种类、品目2、Q商品数量3、R商品流向4、S 服务水平5、T时间6、C物流成本;3、物流系统化目标5S: 1、服务性:无缺货、无货损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低;2、快捷性:按指定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3、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发展立体化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求得空间有效利用;4、规模适当化: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问题是否适当,机械化与自动化如何合理利用;5、库存控制:按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二、仓库的功能、仓储合理化:一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功能2、调节供需功能3、调节运输能力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二仓储合理化: 1、实行 ABC 管理2、科学的库存管理控制;3、运用预测技术三、装卸搬运1、装卸搬运:指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货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 包括:堆放、拆垛、分拣、配货、搬运、移送、其它:贴标签、拴卡片、分装等;2、装卸搬运意义: 1、在物流转换中起承上启下联结作用2、在物流成本中占重要地位3、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关键;3、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1、省力化原则2、消除无效搬运3、提高搬运灵活性4、合理利用机械5、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6、集装单元化原则7、人性化原则;8、提高综合效果;★★★三、配送的概念及特点,配送的种类1、配送的概念: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2、配送的特点: 1、从物流据点至用户一种送货形式2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3 是以供给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应,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 4 是完全按用户要求所进行的运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 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末端输送”地位,与运输比更直接面向并靠近用户;3、配送的分类1、按配送的组织者分类:企业内部配送、企业之间的配送、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定时配送日配、准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线路配送、共同配送共同配送目的:①为了降低费用;②为了车辆满载,避免交叉、重复、迂回和空驶;③为了减少配送网点,节约设施费用支出;④为了减轻交通拥挤和废气公害,保护环境;四、物流信息的组成与分类1按管理层次分类:分为战略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操作管理信息;2按信息来源分类:分为物流系统内信息和外信息两类;★★★五、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作用与特点1、物流系统分析:从系统的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 目的: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形成正确判断所必需的资料和信息,以便获得最优系统方案;2、作用: 是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在规划、设计、实施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特别当系统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或相互矛盾的因素时更需要通过系统分析来保证,这样才能避免技术上大量返工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3、特点: 以整体为目标、以特定问题为对象、运用定量方法、凭借价值判断;第三章物流服务、物流质量管理一、物流服务管理1、物流服务的内涵:从制造业或商贸企业角度理解:物流客户服务是一种为支持企业核心产品服务而向其客户提供的服务过程,是使客户需求得到满足物流保障;从独立的物流服务商的角度理解:物流服务通过专业化分工方式,将物流作为一项服务产品向客户提供,帮助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2、物流客户服务的衡量标准: 1 .库存保有率; 2 ,订货周期; 3 .配送率;4 .商品完好率;3、物流客户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保证顾客对商品的利用可能性; 商品的利用可能性: 1 .保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存货保障; 2 .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的输送保障; 3 .符合顾客所期望的商品质量保障;4、物流客户服务基本特点:一产品的可得性:缺货率、满足率、发出订货完成情况;二运作绩效:运作速度、持续性、灵活性、故障补救三服务的可靠性:完好、准确到货、结算准确无误、提供正确信息;5、物流服务的特性: 1、从属性从属商流;2、即时性与销售和消费同时发生,无法储存;3、移动性和分散性客户不固定、分布广泛;4、需求波动性需求多变造成供需失衡;5、可替代性企业可自营来代替;6、物流服务对企业重要性: 1、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差别重要一环2、服务水准的确定对经营绩效具有重大影响3、物流服务方式选择对降低流通成本具有重要影响4、物流服务起着连接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纽带作用7、物流服务在产品生命周期动态变化:1导人阶段的物流服务; 需要高度产品可得性和灵活物流服务; 2成长阶段的物流服务; 转变为更趋平衡的服务与成本绩效; 3成熟阶段的物流服务; 成熟阶段具有激烈竞争的特点,调整价格和服务就成为企业的一种标准的战略措施;在饱和阶段中,物流服务一般会变得具有高度选择性,而竞争对手之间会调整各自的基本服务承诺,以提供独特的增值服务,以确保向关键客户提供特殊服务; 4衰退阶段的物流服务; 必须在放盘出售产品或继续有限配送等可选方案之间进行平衡;必须被定位于继续维持相应的配送业务,同时,当产品万一被剔除时又不至于冒过多的风险;第四章物流成本管理一、物流成本概念与含义1、物流成本: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2、物流成本的含义:分成社会物流成本、货主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三个方面;3、社会物流成本:又称宏观物流成本;人们往往用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这种物流成本指的社会物流成本; 社会物流成本三构成: 1 运输成本 2 存货持有成本 3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4、货主企业物流成本:微观物流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物流成本,涵盖生产销售的全部过程;5、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可以看成是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类型: 1、提供功能性物流服务业务 2、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或重要性1、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管理重要性:物流成本管理是实现物流现代化、降低物流成本的手段与工具,其最终还是为了追求物流系统的投入与产出物流总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之间的优化;2、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观察: 1、提高利润水平 2、增强竞争优势从宏观的角度观察: 1、提高行业竞争优势 2、物价降低 3、节约资源三、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又称成本效益背反规律、二律背反效应;包括: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交替损益:高水平物流服务必然伴随高水平物流成本,并呈现边际收益递减 ;2物流功能之间效益背反:物流各项功能活动处于一个统一且矛盾的系统中,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多;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四、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基本内容、日常控制系统主要内容1、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内容:由1、物流成本管理系统2、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组成;2、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基本内容: 1物流成本核算层:明确物流成本构成、对物流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分配归集核算、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目的; 2物流成本管理层:采用会计方法,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3物流成本效益评估层:对企业收益贡献程度评价,进行系统经济效益评估;3、日常成本控制主要形式: 1以物流成本形成阶段作为控制对象;2以物流服务不同功能来作为成本控制对象; 3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项目作为物流成本的控制对象;五、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1、作业成本法基本步骤:1、作业界定:在流程中确认作业及其类型、作业量;2、资源确认:作业决定了使用哪些资源3、资源动因确认:作业使用多少资源4、成本动因确认:将作业成本向产品分配;2、物流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ABC法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物流成本最有前途的方法 ;它真实揭示物流成本与作业的关系,便于发现成本变化的原因和改善的作用点;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一、物流技术及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1、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主要手段;2、是反映物流系统水平的主要标志;3、是构筑物流系统的主要成本因素;2、物流技术装备配置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合理性原则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3选项用物流式器具和设备标准化原则4具有较强灵活性、适应性原则5充分利用空间6减少人力搬运;二、自动仓储系统AS/RS优点与发展趋势1.自动仓储系统优点:1减少占地面积和提高库容;2提高仓库出入库频率;3提高仓库管理水平;4易实现先进先出,防止货物自然损坏,减少货损;5 能适应特殊场合的需要;2.发展趋势: 1.自动化程度提高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5.提高仓库运转可靠与安全性降低噪声;三、集装单元化的概念、特点与原则1、集装单元化的概念:以集装单元为基础组织的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等物流活动的方式; 集装既是一种包装形式,又是一种运输或储存形式; 集装单元化是物流现代化的标志,其实质就是要形成集装单元化系统,即由货物单元、集装器具、物料搬运技术装备设备和输送设备等组成的为高效、快速地进行物流功能运作的系统;2、集装单元化的原则 1集装单元器具标准化原则;2集装单元化的通用化、系统化、配套化原则;3集装单元化的集散化、直达化、装满化原则;4集装单元化的效益化原则;3、集装单元化特点 1实现物流功能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2缩短作业时间,提高效率和装卸机械的机动性3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4便于衔接物流各功能环节,减少差错;5节省包装费用,降低物流功能作用成本;6提高仓容利用率;7能有效地保护物品;第六章第三方物流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1、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第三方物流兴起的原因主要有:1企业外包需求的出现;2一体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2、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分类:分资产公司和非资产公司两种 ;★二、第三方物流的意义.1提高核心竞争力;2降低经营成本;3提高物流服务水平;4增强市场应变能力;5加速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的进程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1与制造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2与商业零售业相结合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3一体化运作模式;第七章物流标准化一、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1、物流标准化概念: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2、物流标准化系统特点: 1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种类繁多,内容复杂,给标准的统一性及配合性带来很大困难;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3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4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国际性;二、物流标准的基本原则1 、市场导向原则2 、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3 、科学发展原则4 、推进企业创新原则;三、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1、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在这个局部中寻找一个共同的能贯穿物流全过程的基点,形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核心,成为衡量物流全系统的基准;2、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以集装系统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这个基点的作用之一,就是以此为准来解决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性;四、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1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2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3 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4 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5 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第八章供应链管理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1、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全面规划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2、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1 、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2 、非核心业务都采取的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3 、供应链企业间形成一种合作性竞争4 、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管理5 、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6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7 、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二、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与主要内容1、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 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2、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 1 、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具体包括链伙伴选择、物流系统设计; 2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 3 、供应链管理机制建设;第二部分物流管理第一章采购管理一、采购战略决策1、供应商的分类:1按重要性分类:①伙伴型供应商;②优先型供应商;③重点型供应商;④商业型供应商;2按80/20规则分类:①重点供应商;②普通供应商;3按与供应商的交易关系稳定性角度分类:①短期目标型: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型,价格是双方谈判的重要变量;②长期目标型:双方之间是关系型的,重视长期目标;③渗透型:在长期目标类型上发展起来的,双方业务相互渗透;如投资、参股等;④联盟型:长期的关系型的,双赢或平衡性关系⑤纵向集成型:,把供应商上的成员整合起来,组成准一体化的企业;2、供应商评选步骤:①分析市场竞争环境;②建立供应商选择的目标;③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④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⑤供应商参与;⑥评选供应商;⑦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3、供应商选择方法:①直观判断法;②评分法;③采购成本比较法二、采购进货管理一、采购三种进货方式的环节:1、自提进货: 1 货物清点 2 包装、装卸、搬运 3 运输 4 中转环节 5 验收入库;2、供应商送货:基本省去进货管理,只剩入库验收环节;3、委托运输:把进货风险转移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要抓好二次三方的交接管理和合同签订管理控制工作;二、采购进货策略选择基本原则1、进货方式选择原则: 1 对于进货难度和风险大的进货任务,首选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货方式,次选供应商送贷方式,一般最好不选用户自提进货方式; 2 对于进货难度小和风险小的进货任务,首选是供应商送货进货方式; 2 、安全第一原则 3 、成本效益统一原则 4 、总成本最低的原则第二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一、仓储管理目标,仓储系统的构成1、仓储管理目标: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1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2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 3所有货品都能随时存取;4货品的有效移动; 5保证货品的品质; 6良好的管理;2、仓储系统构成: 1.储存空间仓储空间 = 物理空间 + 潜在空间 + 作业空间 + 无用空间2.货品:Ⅰ.货品特征:供应商、特性、数量、进货规定、品种; Ⅱ.影响货品摆放因素: 1货位单位 2货位策略的决定: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分类随机储存其他分级、分区储存3货位指派原则的运用 4货品特性5补货的方便性 6单位在库时间7订购频率等;3、人员 4.设备: 1搬运与输送设备;2储存设备;二、储存策略1定位储存:优点:容易熟悉货品货位方便存取;缩短出入库搬运距离;不同货品特性间影响最小;缺点:储区空间使用效率低2随机储存:优点:货位可共用,储区空间使用效率较高; 缺点:入库管理及盘点难度较大;出人库搬运距离大;不同特性货品间有影响;3分类储存:优点:便于畅销品存取,有定位储存的各项优点;缺点: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的平均利用率较低;分类储存较定位储存具有弹性,但也有与定位储存同样的缺点; 4分类随机储存:优点:主要是既具有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可节省货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缺点:主要是货品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难度较高5共同储存:优点:有助于减少货位空间,缩短搬运时间,有一定的经济性;缺点:管理上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三、货位分配原则: 1 与随机储存、共用储存策略配合的原则:靠近出口原则; 2 可与定位储存、分类随机储存策略配合原则:以周转率为基础原则;产品相关性原则;产品同一性原则;产品类似原则;产品互补性原则;产品相容性原则;先进先出原则;面对通道原则;产品尺寸原则;重量特性原则;产品特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四、仓储绩效评价指标制定原则: 1 科学性 2 可行性 3 协调性 4 可比性 5 稳定性;五、合理库存量的确定1、库存量的影响因素: 1 库存量与服务水平的平衡; 2 企业的年销售目标; 3 月需求量的变动; 4 商品毛利率与周转率的关系;2、确定库存量的依据:库存量控制的标准是整个供应到销售的过程中总成本最低,涉及到的成本如下: 1 订货成本; 2 价格折扣成本; 3 缺货成本; 4 库存占用流动资金的成本; 5 存储成本; 6 废弃成本;六、库存分类管理1、 ABC分类法:答: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它是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问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 A类:品种占15%,成本占70%~80%,进行重点管理; B类:品种占30%,成本占15%~25%;进行次重点管理; C类:品种占55%,成本占5%,只进行一般管理;2、 CVA 分类法:存货按关键性分 3-5 类,即 1 .最高优先级:关键商品,不允许缺货 2 .较高优先级:基础商品,允许偶尔缺货 3 .中等优先级:比较重要商品,合理范围缺货 4 .较低优先级:替代性高,允许缺货;5、 ABC和 CVA 的区别与联系: ABC 分类法通常表现为 C 类商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CVA管理法比起ABC分类法有着更强的目的性;CVA管理法和ABC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环节的目的;七、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的计算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掌握1、通常库存控制的三种类型: 1、定量订货法需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2、定期库存控制法需确定订货周期和最高库存水准;3、需求驱动精益供应系统;2、定量订货法库存控制优点:1管理简便, 2便于安排库内作业活动,节约理货费用;3便于按经济订购批量订购,节约库存总成本; 缺点:1不便于对库存进行严格管理; 2订购之前各项计划比较复杂; 适用范围: 1单价比较便。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9f844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b.png)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1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28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战略和规划、物流产品与服务、订单处理与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决策、运输决策、库存决策、仓储与搬运决策、设施选址决策、物流管理的组织机构、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务、供应链管理等。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如下教学目的:1.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战略和规划、物流产品与服务、订单处理与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决策、运输决策、库存决策、仓储与搬运决策、设施选址决策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企业中出现的物流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指导企业物流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物流管理的组织机构、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方面的有关活动。
3.对企业物流业务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企业物流业务发展评价、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企业评价和发展反思。
其中,教学目的1.达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规格1;教学目的2.达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规格2;教学目的3.达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规格5.6.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绪论2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物流的基本概念2.物流管理学及其基本理论3.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发展4.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5.供应链及其管理概述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基本概念2.了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3.理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趋势重点:准确理解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基本概念难点:准确理解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基本概念其他教学环节:案例分析(二)第二章物流战略和规划2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企业战略2.物流战略3.物流规划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战略、物流战略的概念和原理2.了解物流规划的时机、制定战略时的指导原则3.熟悉物流规划层次、主要规划领域重点:4.企业战略5.物流战略的概念和原理6.物流规划层次、主要规划领域难点:7.物流规划的流程8.制定战略时的指导原则其他教学环节:案例分析(三)第三章物流产品与服务2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物流产品产品分类、产品生命周期、80-20曲线、重量一体积比、价值一重量比、可替代性、风险特征、产品包装2.物流服务物流服务的重要性、物流服务的因素、订货周期、销售一服务关系、成本与服务、确定最优服务水平、服务一损失函数、服务作为一个约束条件、应急服务教学要求:9.掌握物流产品的性质、客户服务的定义、销售一服务关系、确定最优服务水平10.了解80-20曲线、产品包装、物流客户服务的重要性、服务一损失函数、应急服务11.熟悉订货周期、成本与服务,熟悉产品特征重点:1.物流产品的性质、产品特征2.客户服务的定义、销售一服务关系3.确定最优服务水平难点:1.80—20曲线12.订货周期13.服务一损失函数14.销售一服务关系的模型其他教学环节:案例分析(四)第四章订单处理与信息系统4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订单处理过程订单准备、订单传输、订单录入、订单履行、订单状况的报告。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5章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3fba8a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1.png)
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
1.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1)物品种类方面。在考虑运输物品的种类时,应以物品的形状、单件体积、物品的危险性和易腐性,尤其要从物品对运费的负担能力等方面考虑。 (2)运量方面。有些运输方式不适用于批量非常小的货物运输,而有的则只适用于小批量货物运输。 (3)远距方面。运输距离的长短也直接影响到运输方式的选择,通常中短距离运输比较适合于选择公路运输或铁路运输。
物流技术与实务
物流技术与实务
调度基本工作制度 5.3 运输调度 值班制度 会议制度
第五章 物流运输
第五章 物流运输
5.3 运输调度
调度基本工作制度
在铁路调度中,为检查、落实当日运输生产情况,布置、审批次日计划,各铁路局每日召开两次电话会议: (1)第一次电话会议——每日10:00前召开,由调度所主任汇报第一班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保证完成全日计划的措施;根据铁道部不知的次日轮廓计划,向铁路分局下达次日计划任务;布置重点工作要求 (2)第二次电话会议——每日16:00前召开,由调度所主任报告当日运输工作完成情况及次日日(班)计划安排。
物流技术与实务
第五章 物流运输
5.3 运输调度
调度工作的特点、原则与要求
3.调度工作的基本要求 (1)政策性 (5)集中性 (2)预见性 (6)及时性 (3)计划性 (7)经常性 (4)机动性 (8)全面性
物流技术与实务
第五章 物流运输
物流技术与实务 5.1 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的种类 3.水路运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公路运输
第五章 物流运输
5.1 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的种类
4.航空运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特点:运输速度快、包装简单、适于较贵重的小批量物品几生鲜食品的运输。 缺点:运费高,不适合于低价商品的运输;有重量限制;只限于机场周围的城市利用。 因此,航空运输比较适宜5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以及时间性强的鲜活易腐和价值高的中长途运输。
物流工程技术第五章 仓储技术与装备03
![物流工程技术第五章 仓储技术与装备03](https://img.taocdn.com/s3/m/584f61b165ce050876321339.png)
物流工程技术第五章仓储技术与装备一、选择题1.仓库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A) (吴羽双)A、储存与保管职能B、调节供需职能C、流通加工职能D、配送职能2.根据商检法实施条例规定,出口商品应在()申请检验。
(孙晓月)(A) 生产地(B) 装运地(C) 报关地(D) 出境口岸参考答案:A3.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进出境集装箱必须实施( ) (孙晓月) A.卫生检疫B.适载鉴定C.动植物检疫D.A.C都是4. 商检机构检验合格的出口商品,发货人应当在检验证书或者放行单签发之日起()天内报运出口。
(孙晓月)(A) 30(B) 45(C) 60(D) 无限期答案c5.一个托盘的标准重量为(B)文江雪A0.5吨B1吨C1.5吨D2吨6. 下列不属于自动搬运车导向动力的是(C)文江雪A电磁导向B激光导向C红外线导向D 轨道导向7. 封闭式旋转货架的目的不包括(D)文江雪A防潮B防静电C防热胀冷缩D防粉尘污染8. 托盘的标准尺码为(A)文江雪A0.8*1.2 B0.8*1 C 1*1D1*1.29. 仓库在物流中起着蓄水池的作用是指其(C)文江雪A储存与保管职能B流通加工职能C调节供需职能D货物集散职能10. 货物在仓库内的存放和堆码方式一般有(D)文江雪A自身堆码、共同堆码、货架存放B托盘堆码、共同堆码、货架存放C托盘堆码、罐体存放、货架存放D自身堆码、托盘堆码、货架存放11. 下列属于仓储机械设备中辅助设备的是(A)文江雪A托盘B仓储机械C货架D打捆包装设备12. 下列哪一项的储物形态不为托盘(C)文江雪A后推式货架B窄巷道式货架C旋转式货架D移动式货架二、判断题1.站台安装气密门主要是为了节省能源,防止冷气外泄。
(√)(吴羽双)2. 配送职能是指对货物进行产品包装、贴标签、分拣、组装、配发等作用。
文江雪错误。
分析:包装、贴标签、组装属于流通加工职能。
分拣、配发属于配送职能。
3.在满足供需平衡的前提下,仓库越大效率越大,因此越经济。
物流装备与技术第5章连续输送技术与设备
![物流装备与技术第5章连续输送技术与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f8483c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1.png)
链式输送机
总结词
链式输送机是一种利用链条作为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输送 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详细描述
链式输送机由链条、料斗、牵引构件和驱动装置等组成。料斗用于承载物料,并 随着链条的移动而连续输送。链条通常采用圆环链或板式链,具有较高的承载能 力和耐久性。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使链条按照设定的方向和速度运行。
化工与制药行业
机场行李处理系统
在化工与制药行业,连续输送技术用于原 料药、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输送, 确保生产效地传送旅客行李。
连续输送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化
随着物流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连续输送技术的效率将进 一步提高,实现更快速、大运量的物料输送。
特点
连续输送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 率高、能耗低、可靠性好等优点 ,适用于长距离、大运量、连续 稳定的物料输送。
连续输送技术的应用领域
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的输送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
连续输送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煤炭、矿石 等散货的输送,如矿山的矿石输送、火力 发电厂的煤炭输送等。
在农产品加工与流通领域,连续输送技术 广泛应用于粮食、果蔬等农产品的加工、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螺旋输送机
总结词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 运动实现物料连续输送的设备,具有结 构紧凑、密封性好、能输送粘性物料等 特点。
VS
详细描述
螺旋输送机由螺旋叶片、壳体、进料口和 出料口等组成。螺旋叶片的旋转带动物料 沿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 壳体用于支撑和保护螺旋叶片,进料口和 出料口分别用于加入物料和排出物料。螺 旋输送机适用于输送粉状、颗粒状和块状 物料,尤其适用于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的场 合。
螺旋输送机在饲料行业的应用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及标准答案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c6d47f7ec4afe04a1df71.png)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12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13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14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பைடு நூலகம்梦想
感恩
15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16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6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7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8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9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10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11
欢迎您的下载!
22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23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1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2
欢迎您的下载!
ZMH 助理物流师章节练习
责任
梦想
感恩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03bfd86137ee06eff9182f.png)
物流师考试知识点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1、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商流概念: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商物分离概念:在合理的组织流通活动中,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 2、物流的分类有哪些?答:(一)按照作用分类:1供应物流;2销售物流。
;3生产物流;4回收物流;5废弃物物流(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1地区物流;2国内物流;3国际物流(三)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1社会物流;2行业物流;3企业物流。
£ 3、简述企业物流结构?答:(一)企业物流水平结构:根据物流活动繁盛先后次序,可将其分为四部分:1供应物流;2生产物流;3销售物流;4回收、废弃物物流;(二)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物流通过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
4、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有哪些?答: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局;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的培植和使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关于物流定义的说明: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5、物流定义的说明6、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1经营全球化;2系统网络化;3供应链的简约化;4企业规模化;5服务一体化;物流科学的性质:1。
物流科学是综合性交叉学科;2。
物流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3.物流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2-1物流系统及其存在的制约关系有哪些?答:1。
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2。
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3。
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4。
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2-2物流系统的模式是什么:答:输入、输出、处理、限制、反馈等功能。
第五章 物流系统 (《物流管理》PPT课件)
![第五章 物流系统 (《物流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b6e08a0116c175f0e4892.png)
一目标的体现。 5.调节库存(Stock Control) 在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是提高系统效
益的体现。。
9
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 – 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 – 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 – 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 – 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
(2)确定最短的运输路线。对用某种运输方式存在着多条运输路线时,要 进行比较计算或运用有关数学方法求解。对一个复杂的运输网络,需要借助 于运筹学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及网络技术等解决最短路线问 题。对于不同运输类型的问题,根据其具体特性,适当地选择求解方法,以 确定最佳运输方案。
(3)提高运送效率。努力提高车辆的运行率、装载率,减少空车行驶,缩 短等待时间或装载时间,提高有效的工作时间,降低燃料消耗。
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5.组织及管理 它是物流网络的“软件”,起着联结、调运、运筹、协调、指挥其他各要
“物流师”新培训大纲(7月修改稿)1
![“物流师”新培训大纲(7月修改稿)1](https://img.taocdn.com/s3/m/fcfc5ee98bd63186bcebbc63.png)
页眉内容“物流师”(第二版)培训大纲及试卷结构与形式根据《物流师》国家标准中对“物流师”基本知识及专业知识的要求,确定《现代物流概论》和《物流管理》2本教材是“物流师”必备的知识,《物流常用法律法规》作为参考书。
一、培训目的和要求通过培训,要求学员掌握物流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训合格后,可参加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讲授与学员自学相结合,听课与自学的比例大致是1:2,即听1学时课,自习2学时,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要求每个学员必须认真通读教材。
二、培训内容提要按下列档次:重点掌握、掌握、理解、一般了解《现代物流概论》部分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第一节:物流概论物流与流通的关系,物流与生产掌握物流、商流的概念,商物分离原则,物流的分类掌握企业物流结构、企业物流合理化的作用及途径。
重点掌握第二节:物流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物流科学的产生理解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掌握物流科学的性质。
掌握第三节:我国的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一般了解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系统与系统工程一般了解物流系统概念、功能及其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掌握物流系统模式,物流系统设计要素理解物流系统化的目标重点掌握第二节:物流系统的构成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合理化的途径;仓库的功能,仓储合理化重点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意义及其作业构成掌握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包装合理化重点掌握包装的概念及其在物流中作用,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掌握配送的概念及特点,配送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重点掌握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结构。
理解第三节: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作用、特点掌握物流系统分析方法理解第三章物流服务与物流质量管理第一节: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服务的内涵,物流服务的特性重点掌握物流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物流服务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掌握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理解企业物流服务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物流增值服务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第二节:物流质量管理物流质量的内容,企业物流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方法掌握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ISO9000族标准与现代物流质量管理理解第四章物流成本管理第一节:物流成本管理概述物流成本概念与含义,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重点掌握第二节:物流成本相关理论物流成本冰山说、“黑大陆”学说、“第三利润源”理解物流成本交替损益概念及内容掌握第三节: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与控制理解第四节:物流成本的内容及其核算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的物流构成掌握物流成本的核算目的、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分掌握第五节:物流作业成本分析物流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优点掌握物流作业的定义与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实施理解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第一节: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概述物流技术及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原则。
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研究与实践案例分享
![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研究与实践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12312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6.png)
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策略研究与实践案例分享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4)2.1 物流行业碳排放情况 (4)2.2 物流行业绿色低碳政策法规 (4)2.3 物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4)第三章绿色低碳发展策略框架构建 (5)3.1 策略框架设计 (5)3.1.1 理论基础 (5)3.1.2 框架构成 (5)3.2 策略实施路径 (5)3.2.1 政策法规层面 (5)3.2.2 技术创新层面 (6)3.2.3 企业运营层面 (6)3.2.4 社会参与层面 (6)3.3 策略评估与优化 (6)3.3.1 评估方法 (6)3.3.2 优化策略 (6)第四章物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7)4.1 企业内部绿色管理 (7)4.2 企业外部合作模式 (7)4.3 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 (7)第五章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应用 (8)5.1 绿色包装技术 (8)5.1.1 概述 (8)5.1.2 绿色包装材料 (8)5.1.3 绿色包装工艺 (8)5.2 节能减排技术 (8)5.2.1 概述 (8)5.2.2 节能技术 (8)5.2.3 减排技术 (9)5.3 信息化技术 (9)5.3.1 概述 (9)5.3.2 物流信息系统 (9)5.3.3 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9)5.3.4 物流大数据分析 (9)第六章绿色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 (9)6.1 运输方式优化 (9)6.1.1 运输方式选择原则 (9)6.1.2 运输方式优化策略 (10)6.2 运输网络优化 (10)6.2.1 运输网络布局原则 (10)6.2.2 运输网络优化策略 (10)6.3 运输过程管理 (10)6.3.1 运输过程监控 (10)6.3.2 运输过程改进 (11)第七章绿色物流仓储与配送中心建设 (11)7.1 仓储设施绿色改造 (11)7.1.1 设施选材与设计 (11)7.1.2 设备更新与维护 (11)7.1.3 节能技术应用 (11)7.2 配送中心绿色运营 (11)7.2.1 优化配送路线 (11)7.2.2 优化包装与装卸作业 (11)7.2.3 推广绿色物流理念 (12)7.3 仓储配送网络优化 (12)7.3.1 仓储布局优化 (12)7.3.2 配送网络优化 (12)7.3.3 绿色物流协同发展 (12)第八章绿色物流政策体系构建 (12)8.1 政策法规制定 (12)8.1.1 政策法规的立法原则 (12)8.1.2 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12)8.2 政策激励机制 (13)8.2.1 财政补贴政策 (13)8.2.2 信贷支持政策 (13)8.2.3 价格优惠政策 (13)8.2.4 技术创新政策 (13)8.3 政策评估与调整 (13)8.3.1 政策评估体系 (13)8.3.2 政策调整机制 (14)第九章绿色物流行业实践案例分享 (14)9.1 企业案例 (14)9.1.1 顺丰速运 (14)9.1.2 巴巴菜鸟网络 (14)9.2 区域案例 (14)9.2.1 上海市 (14)9.2.2 成都市 (14)9.3 行业案例 (15)9.3.1 电商行业 (15)9.3.2 快递行业 (15)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5)10.1 研究结论 (15)10.2 存在问题与挑战 (15)10.3 发展趋势与展望 (16)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不断扩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升级方案
![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升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507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7.png)
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升级方案第一章冷链物流技术概述 (3)1.1 冷链物流的定义与分类 (3)1.1.1 冷链物流的定义 (3)1.1.2 冷链物流的分类 (3)1.2 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历程 (3)1.2.1 传统冷链物流阶段 (3)1.2.2 现代冷链物流阶段 (4)1.2.3 信息化冷链物流阶段 (4)1.3 冷链物流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4)1.3.1 冷链物流技术的现状 (4)1.3.2 冷链物流技术的趋势 (4)第二章冷藏设备升级方案 (4)2.1 冷藏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4)2.1.1 冷藏设备选择原则 (4)2.1.2 冷藏设备应用场景 (5)2.2 冷藏设备的技术升级 (5)2.2.1 节能技术 (5)2.2.2 智能控制技术 (5)2.2.3 安全技术 (5)2.3 冷藏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5)2.3.1 维护保养 (5)2.3.2 故障处理 (5)2.3.3 管理制度 (6)第三章冷冻设备升级方案 (6)3.1 冷冻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6)3.2 冷冻设备的技术升级 (6)3.3 冷冻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7)第四章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升级方案 (7)4.1 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 (7)4.2 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升级 (8)4.3 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维护 (8)第五章冷链物流运输装备升级方案 (9)5.1 冷链物流运输装备的类型与特点 (9)5.1.1 类型 (9)5.1.2 特点 (9)5.2 冷链物流运输装备的技术升级 (9)5.2.1 节能环保技术 (9)5.2.2 智能化技术 (9)5.2.3 轻量化技术 (9)5.3 冷链物流运输装备的维护与管理 (9)5.3.1 维护保养 (9)5.3.2 故障处理 (9)5.3.3 安全管理 (10)5.3.4 节能减排管理 (10)第六章冷链物流仓储设备升级方案 (10)6.1 冷链物流仓储设备的分类与特点 (10)6.1.1 冷链物流仓储设备的分类 (10)6.1.2 冷链物流仓储设备的特点 (10)6.2 冷链物流仓储设备的技术升级 (11)6.2.1 冷库设备的升级 (11)6.2.2 货架设备的升级 (11)6.2.3 包装设备的升级 (11)6.2.4 运输设备的升级 (11)6.2.5 检测设备的升级 (11)6.3 冷链物流仓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1)6.3.1 设备维护 (11)6.3.2 设备管理 (12)第七章冷链物流包装技术升级方案 (12)7.1 冷链物流包装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2)7.1.1 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 (12)7.1.2 常用包装材料的应用 (12)7.2 冷链物流包装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3)7.2.1 真空包装技术 (13)7.2.2 负压包装技术 (13)7.2.3 气调包装技术 (13)7.2.4 生物降解材料包装技术 (13)7.3 冷链物流包装技术的安全与环保 (13)7.3.1 包装材料的安全功能 (13)7.3.2 包装技术的环保功能 (13)第八章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升级方案 (13)8.1 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14)8.1.1 规划原则 (14)8.1.2 规划内容 (14)8.2 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升级 (14)8.2.1 信息化技术升级 (14)8.2.2 仓储技术升级 (14)8.2.3 配送技术升级 (14)8.3 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与管理 (15)8.3.1 运营管理 (15)8.3.2 质量管理 (15)8.3.3 安全管理 (15)8.3.4 成本管理 (15)第九章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技术升级方案 (15)9.1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技术的需求分析 (15)9.1.1 安全与监控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重要性 (15)9.1.2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技术需求的具体内容 (15)9.2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6)9.2.1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技术的应用现状 (16)9.2.2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6)9.3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技术的维护与管理 (16)9.3.1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设备的维护 (16)9.3.2 冷链物流安全与监控系统的管理 (16)第十章冷链物流综合管理与优化 (17)10.1 冷链物流综合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17)10.2 冷链物流综合管理的策略与手段 (17)10.2.1 策略 (17)10.2.2 手段 (17)10.3 冷链物流综合管理的效益分析 (17)10.3.1 经济效益 (18)10.3.2 社会效益 (18)10.3.3 环境效益 (18)第一章冷链物流技术概述1.1 冷链物流的定义与分类1.1.1 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是指在产品生产、储存、运输、配送、销售及消费过程中,通过采用一系列低温技术手段,保证易腐、易变质产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保持品质和安全性的物流活动。
物流师考试大纲
![物流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6e1555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a.png)
物流师考试大纲全国物流师统考培训大纲及试卷结构与形式《现代物流概论》部分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第一节:物流、商流的概念,商物分离的概念,物流的分类重点掌握企业物流结构、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掌握第二节:关于物流定义的说明重点掌握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物流科学的性质。
理解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第一节:物流系统及其存在的制约关系,物流系统模式理解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与特点。
掌握第二节: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重点掌握第三节:仓库的功能,仓储合理化的方法。
重点掌握第四节:装卸搬运的概念及意义,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重点掌握第五节:包装的概念,包装合理化。
重点掌握第六节: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
重点掌握第七节:配送的概念及特点,配送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
重点掌握第八节: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结构。
理解第三章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第一节:物流成本的构成,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掌握第二节:物流服务对企业的意义及其特性,物流服务质量指标掌握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
理解第三节: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和作用重点掌握物流标准的种类,包装标准的内容。
理解第四节: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点重点掌握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实现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途径。
掌握第四章第三方物流第一节: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的物流委托的异同。
重点掌握第二节:物流服务商应具备的条件和经营方式。
掌握第三节: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分类,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重点掌握第四节: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项目与内容。
掌握第五节:第四方物流的定义及特征。
理解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第一节:物流技术及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原则。
重点掌握第二节: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作用、类型和应用特点掌握起重机械类型及其主要的技术性能参数一般了解运输机械的类型和使用特点,叉车的特点、类型一般了解第三节:仓储技术装备分类与特点,货架的作用与种类掌握堆垛起重机的类型与工作特点掌握自动分拣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基本技术要求,分拣机的类型掌握自动仓储系统(AS/RS)的概念与分类,自动仓储系统的优点。
新一代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研发与推广计划
![新一代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研发与推广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f26a9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3.png)
新一代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研发与推广计划第一章绿色物流技术概述 (2)1.1 绿色物流技术的定义与意义 (2)1.1.1 定义 (2)1.1.2 意义 (2)1.2 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3)1.2.1 信息化技术 (3)1.2.2 电动化技术 (3)1.2.3 低碳化技术 (3)1.2.4 循环经济 (3)1.2.5 智能化技术 (3)1.2.6 绿色包装技术 (3)1.2.7 绿色仓储技术 (3)1.2.8 绿色物流园区建设 (3)第二章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研发目标 (4)2.1 研发目标概述 (4)2.2 研发关键指标 (4)2.3 研发任务分解 (4)第三章新一代绿色物流技术研发 (5)3.1 节能环保型物流装备研发 (5)3.2 新能源物流装备研发 (5)3.3 智能化物流装备研发 (5)第四章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推广策略 (6)4.1 推广原则与目标 (6)4.1.1 推广原则 (6)4.1.2 推广目标 (6)4.2 推广渠道与方法 (6)4.2.1 推广渠道 (6)4.2.2 推广方法 (7)4.3 推广计划与时间表 (7)4.3.1 推广计划 (7)4.3.2 时间表 (7)第五章物流包装绿色化技术研发 (7)5.1 环保包装材料研发 (7)5.2 包装废弃物处理技术 (8)5.3 包装设计与优化 (8)第六章绿色物流运输技术与装备研发 (9)6.1 节能减排运输装备研发 (9)6.1.1 节能减排技术概述 (9)6.1.2 节能减排运输装备研发 (9)6.2 低碳运输路径规划 (9)6.2.1 低碳运输路径规划方法 (9)6.2.2 低碳运输路径规划策略 (9)6.3 运输过程碳排放监测与控制 (10)6.3.1 碳排放监测技术 (10)6.3.2 碳排放控制策略 (10)第七章绿色物流仓储技术与装备研发 (10)7.1 节能仓储设备研发 (10)7.2 仓储废弃物处理技术 (10)7.3 仓储管理与优化 (11)第八章绿色物流配送技术与装备研发 (11)8.1 配送过程优化 (11)8.2 配送装备绿色化 (12)8.3 配送网络优化 (12)第九章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政策支持与法规建设 (12)9.1 政策支持措施 (12)9.1.1 财政补贴政策 (12)9.1.2 税收优惠政策 (13)9.1.3 产业引导政策 (13)9.1.4 技术创新政策 (13)9.2 法规建设与监管 (13)9.2.1 完善绿色物流法规体系 (13)9.2.2 加强绿色物流监管 (13)9.2.3 落实环保法规 (13)9.3 政策法规实施与评估 (13)9.3.1 政策法规实施 (14)9.3.2 政策法规评估 (14)第十章绿色物流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14)10.1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4)10.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14)10.3 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 (14)第一章绿色物流技术概述1.1 绿色物流技术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绿色物流技术是指在物流活动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实现物流系统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技术体系。
物流装备第五章流通加工及包装装备与操作
![物流装备第五章流通加工及包装装备与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26677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3.png)
5.包装罐(筒)
包装罐是罐身各处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罐 颈短,罐颈内径比罐身内径稍小或无罐颈的一种包 装容器,是刚性包装的一种。
特点:包装材料强度较高,罐体抗变形能力 强。主要有3种:
1)小型包装罐:一般是做销售包装、内包 装,罐体可采用各种方式装饰美化。
2)中型包装罐:一般做化工原材料、土特 产的外包装,起运输包装作用。
包装和物流的关系 :
包装为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它 既是生产的重点,又是物流的始点。
5.3.2包装的主要功能
包装应使用适当的材料、容器和技术,使物品安全到达目 的地——在物品运送过程的每一阶段,不论遇到何种外在影响, 都能保证产品完好——而且不影响物品价值。
在物流中包装主要的作用如下:
1.保护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便是对于物品的保护作用。 2.方便物流,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3.促销:这是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措施:通常是采用冷冻包装、真空包装或高温灭菌方法 。
5.防虫包装技术
防虫包装技术,重用的是驱虫剂,即在包装中放入有一定毒性和嗅 味的药物,利用药物在包装中发挥气体杀灭和驱除各种害虫。
6.危险品包装技术
危险品有上千种,按其危害性质,交通运输及公安消防部门规定分 为10大类,即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然物品、 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 品等。
1)捆扎机裹紧技术
2)采集技术
3)选择高强保护材料
3.防锈包装技术
1)防锈油防锈蚀包装技术
大气防蚀是空气总的痒、水蒸气及其他有害气体等作用于 金属表面引起电化学作用的结果。
用防锈油封装金属制品,要求油层要有一定厚度,油层的 连续性好,涂层完整。不同类型的防锈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 行涂覆。
第五章 物流信息技术【精选】
![第五章 物流信息技术【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8f7e90a561252d380eb6e7b.png)
23
5.常见的二维条码 (1)PDF417 (2)QR Code条码 (3)汉信码
24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无线射频(RFID)技术
一、无线射频的概念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的基本原
3.物流条码的标准体系 第一部分 码制标准
国际上公认的物流条码只有三种,即EAN-13码、交插二五码和 UCC/EAN-128条码,这三种码制基本上可以满足物流条码体系的应 用要求。
第二部分 应用标准
(1)位置码 (2)储运单元条码 (3)条码应用标识
第三部分 产品包装标准
为了便于运输和仓储,物流单元一般采用箱式包装或集装箱托 盘。物流条码应该符合物流单元包装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位置,以 便于识读。
2.商品编码原则 (1)唯一牲 唯一性是指商品项目与其标识代码一一对应,即一个 商品项目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标识同一商品项目。 (2)无含义 无含义代码是指代码数字本身及其位置不表示商品的 任何特定信息。在EAN及UPC系统中,商品编码仅仅是一 种识别商品的手段,而不是商品分类的手段。 (3)永久性 产品代码一经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
19
第一节 条码技术
六、二维条码
1.二维条码的产生 一维条码仅仅只是一种商品的标识,它不含有对商品
的任何描述, 一维条码无法表示汉字的图象信息,在有些应用汉字
和图象的场合,显得十分不便。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条码在有限的几何空
间内表示更多的信息,从而满足千变万化的信息需求。 二维条码正是为了解决一维条码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诞 生的,在有限的几何空间内印刷大量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货架的分类:
• 1、通道式货架;(货架之间预留通道)
• 货柜式货架:一般用于储存小件、零星货物 • 托盘货架:存放装有货物托盘的货架 • 悬臂式货架:用于长条形材料存放 • 贯通式货架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 (1)货架
轻型货架
•层架
•层格架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通道式货架
•入库的单元货物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入库端流向出库端。这样的仓库, 在排与排之间没有作业通道,大大提高了仓库面积利用率。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旋动式货架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图书货架系统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阁楼式货架
• 底层货架不但是保 管物料的场所,而 且是上层建筑承重 梁的支撑(柱), 承重梁的跨距大大 减小,建筑费用也 大大降低。也适用 于现有旧仓库的技 术改造,提高仓库 的空间利用率。也 可以多层结构。
的安全; • 4、降低物料搬运作业成本; • 5、充分利用货位,加速货位周转,减少货
物堆码的场地面积。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二)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种类
• 装卸搬运设备
•
起重机械 通用起重机(如门吊)
•
专用起重机(集装箱桥)
•
运输机械 连续运输机械(带式输送机)
•
装卸机械 非连续运输机械(给料机)
•
• (A) P141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 1.门式起重机属于()。 • A.轻小型类起重机械B.桥式类起重
机械 • C.臂架类起重机械D.堆垛类起重机
械
• B P139 • 2.反映起重机械工作繁忙程度和载荷轻
重程度的参数是()。 • A.工作级别B.轮压 • C.起重力矩D.起升高度 • A P140
• 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 • 3、选用物流工器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 • 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适应各种不同物流环境 • 5、充分利用空间;(向空中发展,这样可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
间)
• 6、减少人力搬运:手推车\升降台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2020/12/11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目录
• 5.1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概论; • 5.2 装卸搬运技术装备; • 5.3 仓储技术与装备; • 5.4 集装单元化技术及其装备; • 5.5 包装技术与装备.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5.1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概论
•先进的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物流管理 •是提高物流能力,推动现代物流迅 •速发展的两个车轮,二者缺一不可
• 66.装卸搬运技术装备应用特点是:适 应性强、设备能力强和( A )。
• A.机动性较差 B.作业范围广泛 • C.作业成本低 D.作业环境较差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5.2.2 起重机械
(一)原理;一般具有一个起升运动和一个或几个水平运动 (二)组成:驱动装置、工作机构、金属
结构、安全保护装置。 (三)分类:图谱 P139 (四)性能参数:P140-八大参数。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悬臂货架
• 适用于保管 管材、型钢、 铝型材、塑 钢材等长大 的物料。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5.3.3堆垛起重机的类型与应用特点
(一)类型: 1、按有无导轨分:有轨堆垛机和无轨堆垛机; 2、按高度不同分:低层型5米以下;中层型5米-
15米;高层型15米以上; 3、按驱动方式分:上部、下部和上下结合驱动; 4、按自动化程度分:手动、半自动和自动。 (二)堆垛起重机的工作特点 1、桥式堆垛起重机; 2、巷道式堆垛起重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气力输送机
• 中短距离输送粉状小 颗粒的散料
• 可曲线布置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螺旋 输送机
• 短距离输送粉状小颗 粒的散料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堆料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堆取料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散装水泥卸船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辊筒式输送机
•辊轮式输送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1.提高物流系 统效率的主要
手段
•5.1.1物流技术 •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3. 是构筑物流系统的 主要成本因素
•2.反映物流系统 水平的主要标志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5.1.2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的 基本原则--(论述)
• 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
– 对于作业量很大,特别是重、大货物,启动频繁、重复、节拍短促而有规律 的作业,适宜采用机械化系统。对于要求作业效率高、精度高,或影响工人 的健康、有危险的作业场合,适宜采用自动化系统
•曾考题
• 94.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的基本原则 是( ABDE )。
• A..物流系统动作的快速性、及时性、 准确性和经济性
• B.合理性 C.服务水平 D.标准化 E.灵活性与适应性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5.1 .3 企业自动化物流系统
• 企业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仓库系 统、自动输送系统、自动导引搬运车系统 (AGVS)、机器人作业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消防自动报警喷水灭火系统、实时监控系统、 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及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等。
• 全方位自动导引车(AGV)主要有装配型和搬运型两大类:
• 装配型AGV主要用于汽车生产线,实现了发动机、后桥、油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部件的动态自动化装配;也用于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和其它产品 的自动化装配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 搬运型AGV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纺织、造纸、卷烟、食品
等行业,是建设无人化车自动化立体仓库,实现仓储物流自动化 管理的最佳选择。
需要在叉车的后部装有平衡重)应用最广泛 (五)自动导向搬运车系统(AGVS)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几种叉车的图示
•平衡重式叉车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前移式叉车
• 门架(或货叉)可以前后移动的叉车。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侧面叉车
•货叉和门架位于车体侧
•面的装卸作业车辆,称侧 •面叉车。适用于长大物料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 AGV系统的中心控制台应用中文视窗
操作软件,用户界面友好,可进行多车系统 集中调度、监视、管理。通过网络通讯,采 用激光或磁导航技术,保证了AGV快速行走, 精确定位,可实现工作区域内全方位自由行 走,自动安全避让等功能。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自动导引车 •单举升装配型
•双举升装配型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典型起重机械图示
•单主梁门式起重机
•双梁门式起重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门座式起重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桥式起重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5.2.3运输机械
(一)运输机械的类型
输送机械、装卸机械和给 料机械三大类
图谱 :P141
(二)输送物品的特性:散料 特性和成件物品的特性;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电动托盘搬运车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AGV
• 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简称AGV)是新松公司 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攻关项目之一,现已完全实现产业化。
• 新松公司拥有AGV控制技术领域内我国唯一自主版权。该技术操 作简便、稳定可靠,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 3.下列运输机械中与其他三种不是同一类的 是()。
• A.气力输送机B.斗式提升机 • C.船机 D.辊子输送机 • C P141 • 4.中短距离曲线路径输送需烘干的稻谷,可
应用下列哪种机械()。 • A.板式输送机B.刮板式输送机 • C.振动式输送机D.气力输送机 •D
•货柜式货架
•托盘货架
•悬臂式货架
•贯通式货架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 2、移动式货架;货架可在地面敷设的轨道上
移动,可在较多排架中只留出一条通道。通过货架移 动,选择所需通道的位置
• 3、重力式货架;有储存整批纸箱包装商品和
储存托盘商品两类;纸箱或托盘依靠本身重力由高端 人口沿滚道向低端出口滑行。
•保
•验 •修 •全
•设 •运 •设 •设
•养
•设 •设 •设
•备 •设 •备 •备
•设
•备 •备 •备
•备
•备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分类(二)
•按作业方式分
•搬运机械
•起重吊装机械
•存取设备
•叉 •车
•输 •送 •机
•桥式 •起重 •机
•门式 •起重 •机
•汽车 •起重 •机
•巷道 •堆垛 •起重 •机
•搬运型
•超低车身搬运型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5.3 仓储技术与装备 •仓储技术设备是指仓库进行
• 5.3.1 仓储技术装备
•生产和辅助生产作业以及保 •证仓库及作业安全所必须的
1、分类:
分类(一)•各种机械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按功能分
•物
•商
•储 •料 •分 •计
•品
•检 •维 •安
•存 •搬 •拣 •量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高架叉车
• 高架叉车又称三向堆 垛叉车,即叉车向运 行方向二侧进行堆垛 作业时,车体无须作 直角转向,而使前部 的门架或货叉作直角 转向及侧移,这样作 业通道就可大大减少, 提高了面积利用率; 此外,高架叉车的起 升高度比普通叉车要 高,一般在6M左右, 最高可达13M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装卸 •堆垛 •机器 •人
第五章物流技术与装备
2、仓储机械的特点
1. 工作范围较小,运行线路较固定; 2. 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性较高; 3.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4. 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