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专题9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 了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 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11.2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 社会和谐发展 的战略选择
专题9: 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 环 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
展的战略选择
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
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中国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
2000.
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
相互关系
11.1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 1、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 (1)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就是人与
自然的关系 (2)人与自然的协调
2、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充分利用 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 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与人口的协调。
❖ 1、发展循环经济 ❖ 2、优化经济结构 ❖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4、推进技术创新
❖ 5、深化体制改革 ❖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7、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8、构建和谐社会
复习思考题
❖ 1、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 2、怎样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
社会的协调发展? ❖ 3、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
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书目及文献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
资源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有帮助的,很多情况下,还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资源大多数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需要开发之后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如某个地区地层里有大量石油,这个地区经济完全可能随着石油的开发而腾飞,同理的其他矿物资源也是如此。
但是资源不仅仅是包括矿物资源,各种资源经过合理开发都可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关键是能不能发现,并合理的进行开发。
很多地方利用当地的地理特征或者利用历史文化遗迹等等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沿海的地区针对其沿海的外贸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这也是某种程度上利用了他们的地理优势也是利用了当地的资源,所以改革开放到现在,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绩指标就是招商引资,因为开发资源需要资金,招商引资引来资金,完成对资源的开发,从而带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发展,实际上现在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出让已经成了很多地方政府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动辄天价拍出的黄金地块就是土地资源开发的一个写照。
而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时候还会出现连锁反应,如最初通过矿物资源引来资金带来本地经济的腾飞,居民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能力上升,可能促进本地贸易消费的发展,本地的经济发展又促进本地的土地资源价值上升和资金对于本地的关注程度,这都有利于进一步发现和利用本地的其他资源。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环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心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随之不同。
我国《环保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瞩目的,但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人口、资源、环境等众多领域的问题,而为了使这些方面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我国开始建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并通过相关举措的落实,来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从而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而通过解决在此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和矛盾,来更好地实现更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彼此相协调的发展实施策略,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帮助性的意见。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前言: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相关领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再加上人口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不协调性日渐突出,所以就需要从宏观,微观等各个角度和层面来把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来更好地推进相关的发展策略,进而在保持这三方关系协调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1-2]。
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1.1人口问题一提到人口大国,在世界领域上首先就会想到我国,而作为拥有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我国的人口也经历了高低起伏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我国在此之前之所以推出计划生育的政策,就是因为人口众多加大了各方面压力,而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取消开放二胎政策,也体现了我国人口面临着老龄化以及出生率低等问题,再加上男女的性别比例并不平衡,所以要想更好地发展经济,还需要处理好其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人口问题,还会影响生态环境和资源,这是因为人口众多会带来就业问题,而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需要医疗,教育等资源作为支撑。
所以如果人口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整体的素质一直得不到提高,那么不管是从哪一个层面来考虑,都是不利于我国的发展的。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经济大系统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而且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要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成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供给.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影响。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各类自然资源。
2.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人口发展。
同时,人口又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的能动要素。
一方面,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
3.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又与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使资源利用合理和环境优化;也可以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可见,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就要求人口本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但又不能孤立地发展.这是因为,离开了资源、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类;离开了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有人口发展。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不顾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人口增长是不能长久的.上述诸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方面都能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三个要素中人口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问题。
它是牵动于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根本性依据。
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国情13亿人口的考虑,这个庞大的人口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将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于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
早在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人口增长看作是经济增长两个主要因素之一,他认为人口增加使劳动力数量增加,而使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但是英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观点则恰恰相反,他认为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粮食生产下降,粮食短缺将会变得严重,经济增长不得不停滞下来。
其实,人口增长有利还是有害于经济发展,要视具体情况和环境而定。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世界各地人口密度并不大,人口增长对经济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压力,没有国家政府推行政策来控制人口。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巨大进步使得死亡率大大下降,自然生长率急剧上升,人口增长对经济造成的压力越来越明显。
可见,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不是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利的。
只是到了现在,世界人口激增,地球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人类居住环境愈加恶劣时,人口增加才变成一个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的障碍。
如:高速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重大压力;赡养负担沉重,耗费了大量可用于发展的资源;加剧环境恶化;失业问题严重,劳动力素质下降等等。
(二)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绝对缺乏所阻碍,资源缺乏的国家可以从别的国家进口。
例如,日本、新加坡、以色列、瑞士等国家。
浅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
浅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邢婉地理科学专业 1256408067 摘要: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形成消费压力和就业压力,一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形成消费压力和就业压力,另一另一方面,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经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然而经济发展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
因此需要采取重视产业创新等各种措施,更高效地利用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势,,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正文: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涉及到的是人口、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涉及到的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目前,目前,目前,发发展中国家在为实现工业化和追赶发达国家而努力奋斗,展中国家在为实现工业化和追赶发达国家而努力奋斗,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危害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而且还直接地阻碍了经济增长。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多边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怎样的呢?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关于人口增长是否有碍于经济发展,早在18世纪就存在着争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人口增长看作是经济增长两个主要因素之一。
他的观点是,人口增加使劳动力数量增加,人口增加使劳动力数量增加,而劳动力增加使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而劳动力增加使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而劳动力增加使劳动分工变得越来越细,从而导致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但是,英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观点则与斯密的观点针锋相对。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学发展的关系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学发展的关系摘要: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须慎重面对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已变得越加突出,控制人口增长,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已成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鉴于此,笔者根据当地现实,就笔者就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关系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使人们对此有一个更加理知的认识。
?中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协调发展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但是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却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和成熟的意见,目前的主要观点有:第一,理论需要抽象,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因为人口、资源、环境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象,所以首先要进行抽象。
第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围,广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仅要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内容,还应包括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再生产、狭义经济再生产与环境再生产三位一体的广义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没有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表面现象抽象出这一学科最基本的概念,不是从一个基本概念入手,进行科学的演绎,形成其学科体系,而是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而治之的研究。
(2)没有形成一条研究的主线,在内容安排上存在或然性,明显存在切蛋糕式研究的缺陷。
(3)没有按照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即不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与概念体系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而是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关于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
OCCUPATION2010 101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也持续高速增长,北京市的人口容量已经接近极限。
城市的拥挤、资源的耗竭直接限制着北京市未来的发展。
一、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系统的建立1.系统的建立人口方面,选取人口规模作为人口模块的代表指标,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受出生、死亡、迁移三方面的因素影响。
资源环境方面,以资源开发利用量与后备资源量为代表指标。
将生产用与生活用的资源消耗区分开,以区分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双方面对资源压力。
经济发展方面,以经济增长作为代表指标。
以就业岗位的提供作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以污染排放作为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共同构成承载力因素,人口规模受到承载力的制约。
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选取的各项指标,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系统,如图1所示。
2. 系统内各模块关系简述(1)人口与经济发展。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受出生、死亡、流动人口迁入三个因素的制约。
长期的人口控制政策使得出生率下降,经济发展也带来死亡率的下降。
这两个因素都不是影响北京市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与首都的特殊地位引来的流动人口迁入是北京市人口发展的主要问题。
流动人口来京的主要目的是就业,通过就业获得更高的收入。
因此考虑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应从就业着手。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两个方面。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北京的经济飞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结构性问题也开始被我们所关注。
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
就业包括两个方面,即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人口的不断迁入使北京市的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大,过多的劳动力供给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奥肯定律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经济结构调整会带来机构精简、淘汰落后产业,使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受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双方面因素的限制产生不定向的变动。
人口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
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
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正文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
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
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
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
为提高粮食产量。
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广东应该如何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长期以来,在就业、资源分配、环境承载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累积了巨大矛盾,形成一系列的人口问题。
不要以为人口问题是一个涉及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多方面内容的丰富总体就跟我们距离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广州火车站春运期间动辄上百万的客流量,再如珠三角日趋严峻的人居环境和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的现象等,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广东应该如何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是要将人口问题置换成提高城市门槛限制人口迁入,还是强化执行计生政策?这些方法都行不通,因为人口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不紧紧限于计划生育,而是突进到社会综合治理的方方面面。
要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就要实现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社会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就广东实际情况来看,在人口经济活力方面,珠江三角洲强,东翼、山区五市中,而西翼弱,广东地区人口总体上具有向珠三角地带集聚的趋势,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对当地环境的压力过大。
针对这些情况,珠三角应该减少从东翼、西翼及山区五市迁入人口,以彻底解决当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广东地区应该依据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可通过政策鼓励农村自主创业,不仅可以提升农村收入,还能让劳动力在农村发展,促使人口向平衡方向发展。
发展山区旅游业,保护生态的同时能发展经济。
此外,还能通过交通的建设,设立经济共同体,以经济发达的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
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制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当前,广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给广东省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契机,也给调整人口分布带来了大好时机。
政府部门应抓住这一机会,顺应自然、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推进人口合理化迁移,将人口逐步向东西翼以及山区五市迁移,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本区产业升级。
人口基数 资源环境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关系 第二篇
一、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结构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
这五者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立足于环境,主张“生态核心论”者有之;强调人口因素的作用,主张“人口中心论”者有之;认为经济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的基础,主张“经济决定论”者有之,等等。
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可如下图1所示: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和关系上图1中,实线“——”表示要素之间直接作用关系,虚线“……”表示要素之间间接作用关系。
宏观上可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则是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
从资源角度审视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都可归结为资源的物质变换:自然资源的物质变换,社会资源的物质变换,更多的是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物质变换。
因而没有资源的物质变换便谈不上发展,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
人口——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没有人类参与的自然资源进行的物质变换,是自然进化;只有人类参与并且按照人的目的进行的物质变换,才称上我们所说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按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会员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代际关系上定义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多共识,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宗旨。
发展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紧紧同人口变动,包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联系在一起。
通过人口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改变着资源和环境,形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类型。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
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人们进行物质变换手段的增强,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突飞猛进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使人们不得不反省自己的传统发展方式:如此发展下去后果怎样,发展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于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率先在一系列国际环境会议上,提出和讨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最早由环境问题引起。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01
丰富和完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理论体系,为相关
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
02
指导国家和地区制定合理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政策,促
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意义
03
提高公众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认识,推动社会形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展望
人口变化趋势
未来人口增长将逐渐放缓, 但人口总量仍将保持较大规 模。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 将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 措施应对。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 高,对资源的需求将继续增 加,资源环境压力也将持续 加大。因此,加强资源节约 和环境保护是未来发展的重 要任务。
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
人口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素 质的提升,包括教育水平、技能 水平等,这些高素质劳动力能够 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
创新能力
高素质人口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 和适应能力,能够推动科技进步 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 的动力。
健康水平
良好的健康水平是劳动力有效参 与经济活动的前提,人口健康水 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 发展。
01
02
03
资源开发程度不断提高, 但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部分地区存在资源过度 开发、浪费和破坏现象。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 间存在矛盾,需要寻求 平衡。
04
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 支撑作用明显,但也带 来一些问题。
资源约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1
02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
简要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21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越来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
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已构成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总的说来,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比如要重视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1章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实体承担者,人口同居住工作地区环境发展情况的相对比较水平是一个重要指标。
人口增长过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可能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和经济上的贫因与落后,并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人口的剧增,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而且由此而产生的失业、环境、粮食等问题还使它们面临生存的威胁。
从资源方面来看,人口过多,必然造成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导致资源过度消耗,从而加重资源危机。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发现并创造新资源,但目前人类技术进步还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长,那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不仅有限,而且必须与一定的生态系统共存,其承受能力十分脆弱。
人口通过利用资源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为满足人口群体生产和消费的增加,土地沙漠化,森林和草场的破坏,温室效应等将随之而来。
由此观之,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是全部问题的重中之重,应当着重注意和解决。
第2章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是发展的背景和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中所提供的水,森林,矿石,化石燃料等等资源的利用,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一.你怎样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你怎样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1、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2、它们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间的实质是发展问题;3、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核心关键因素,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发包括环境、资源、经济状况及社会变动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二、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道难解的题是什么?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他们之间关系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见问题1提高人口素质。
三、我国在人口问题上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实行计划生育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内容: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四、我国的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除此之外,我国资源问题还有哪些表现?总量丰富,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少。
1、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2、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造成区域性短缺;3、资源结构性短缺。
五、说说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如何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什么?1.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现象。
2.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运用科学技术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科技六、在PRED问题中,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人口问题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发包括环境、资源、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变动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七、合理的人口观是怎样的?我们在人口问题上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的增长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1控制人口数量。
八、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1、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
2、从我国的资源国情,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破坏浪费严重,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造成区域性短缺,资源的结构性短缺。
发表记人口与发展
发表记人口与发展人口与发展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因素,都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发展、人口与环境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如果人口过多,就会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压力。
其次,人口结构也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年轻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劳动力的增加,这对于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
而老年人口的增加,则会给社会养老保障等方面带来挑战。
因此,合理调整人口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口与社会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规模扩大,这会带来社会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但是,人口的过快增长也会给社会带来压力,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
其次,人口的结构对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年轻人口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活力的增强,老年人口的增加则意味着养老保障等问题的加剧。
因此,合理调整人口结构,使得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人口与环境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人口的增多意味着更多的土地被开发,更多的资源被消耗,这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多的废弃物、排放物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增加。
因此,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人口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人口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发展中,各国都需要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政策,以实现人口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只有在人口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关系
人口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关系人口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变化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口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地理关系,并分析其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一、人口稳定与资源利用人口稳定对资源利用和环境压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爆炸往往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
以中国为例,人口众多的东部沿海地区长期以来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这导致土地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相比之下,人口相对稳定的西部地区更能保持自然环境的相对完整性。
因此,实现人口稳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二、人口稳定与劳动力市场人口的年龄结构对劳动力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口结构年轻化的国家,劳动力人口比例较高,劳动力市场相对活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给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项严峻的问题,大规模离退休人员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因此,保持人口的稳定和年龄结构合理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三、人口稳定与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人口的稳定与城市化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的过度聚集会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不稳定。
例如,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过度集中问题,这导致该城市的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相比之下,人口稳定的城市可以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的繁荣。
四、不同地区的人口稳定与发展人口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关系在不同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人口过度增长的问题。
这两种不同的人口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发达国家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压力,提高养老环境和服务水平,同时鼓励移民和合理生育政策以保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结束语
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结束语总之,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上。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在世界人口空气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
诚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科技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从自然界直接提取的资源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变少,新资源代替旧资源的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忽略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放松对世界人口的控制,如果人类盲目乐观地认为地球有能力供养超出自身承载力的数百倍人口那也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空前增长,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也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
我们必须看到,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客观上存在某种比例关系。
我们应该自觉地保持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使人口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互适应。
人口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
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
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正文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
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
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
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
为提高粮食产量。
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第十章包头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十章包头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繁多,影响成因复杂。
包头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仅从众多关系中选择主要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
第一节包头市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一、包头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指两个系统协同运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
人口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可通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来衡量。
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则协调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变动,二者如果不相适应,则协调度就会超出一定的范围。
人口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增长1%,就需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才能维持原有的水平。
所以通常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E”来表示两者的协调“度”或“级”。
弹性系数E=经济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其含义见表10-1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及相应的弹性系数(见表10-2、图10-1),利用弹性系数进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分析。
(一)包头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演变从1953年至2008年,包头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缓进阶段(1953年-1978年)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协调阶段(1979年-2008年)。
1、改革开放以前的缓进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包头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反向变化的年份较多,变化也很大,与政治、经济、生态大事件密切相关,如:1953年人口较上一年的增长速度为1.90%,生产总值较上一年的增长速度为-0.54%,弹性系数为负值,人均财富减少,因而进入了退步状态。
又如:1963年人口呈现负增长,生产总值较上一年的增长速度为9.56%,弹性系数为负值,但人均财富增长,进入了协调状态。
再如:1967年人口较上一年的增长速度为1.63%,生产总值较上一年的增长速度为-15.35%,弹性系数为负值,人均财富大为减少,进入了退步状态。
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或改变这些影响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而言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人,从古至今人口一直都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不仅能带来充足的劳动力来生产财富更能用智慧的大脑创造财富。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人口资源利用好了能产生不可估量的财富,但若管理不当,比如人口数量的增长失去控制将会造成的问题也将会是让人们头疼不已的问题。
人口资源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口总体,系进行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
人口资源是其主体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基础,与一般意义的自然资源相同,也面临着合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的问题。
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天然形成的,且相对比较稳定,而人口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动态特征不仅受生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特别受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引用自‘百度百科’/view/1836795.htm)人口与社会社会发展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层面,人口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口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其与社会发展有着日趋显现、日趋紧密、日趋复杂的关系.1.3社会发展对人口转变的影响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国家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政策等三股主要力量推进下发展的。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人口转变的发动机,政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则是加速器。
从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控制政策实施的时间进程关系看,人口死亡率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启动,并主导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人口转变过程;生育率转变的启动及迅速转变是在20世纪70年代,并把中国带入人口转变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李建新、涂肇庆,2005;陈卫,2005)这表明,中国的人口转变主要是由社会发展启动的。
1979年政府开始执行的严格控制人口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加速了人口转变的进程,特别是农村人口转变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口生育率进入低生育状态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关系更为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
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
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正文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
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
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
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
为提高粮食产量。
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随着人口素质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
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日益加重的氮、磷污染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加剧了水体污染。
另一方面来说,酸雨蔓延、温室气体变浓和全球变暖。
臭氧层消耗加剧和紫外线辐射变强,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空气质量变差,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除了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外,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导致大量动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同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2)人口素质的提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为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人们一面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一面增加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努力控制住环境污染恶化趋势。
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强条件下控制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面对这一现实,首先就是要使环境不再恶化,守住现有较低的环境质量水平线;其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供的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并逐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为此,相应的决策选择一是要扩大宣传,加强全民的环境意识。
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种选择——保护环境。
唤起近13亿民众关心环境、爱护环境、改善环境。
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1资源的定义关于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将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即为资源。
它包括三层涵义二是资源的价值属性:一是资源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主要是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
,任何资源均有其可开发、利用的价值。
三是资源的物质属性,虽然科学院正在探索是否存在非物质和反物质,但是现存世界的统一性仍在于它的物质性。
2、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1)人口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短缺严重。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量的增大,总体资源稀缺性加剧,耕地、淡水等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
人口对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且来自每个人消耗量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为很强的“加权效应”。
在农业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扩张受到限制,消费资源的生产规模和结构受到限制。
进入工业化社会冲破这许多限制,在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驱动下,消费资料尤其是多种耐用消费品的巨大增长和迅速更新换代,使人均消耗资源大增,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表现出强有力的“加权效应。
”联合国的一项统计表明,1960~198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8亿,增长60%;同期世界能源消耗增长130%,倍加于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原因,为人均能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所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欲望无限,21世纪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呈增强态势。
尤其是人口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这种“加权效应”不断升级,资源短缺加剧,许多已亮出“黄牌警告”。
(2)人口素质的提高对资源的有利方面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从各个方面实现节约和优化资源的产业结构,包括节约和优化使用水、土地、生物资源的农业产业结构,节约和综合利用水、能源、矿产资源等的工业结构,节约和优化经营使用再生和非再生资源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外贸结构和社会结构,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也都有不足的方面,总体上是稀缺的。
要从稀缺性上建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滥垦滥伐、胡挖乱采破坏资从源头上保护好资源,在实践中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社会的发展,主要使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比如说中国的基本医疗体系使资金回拢,由国家统一规划,减少了科技信息资源的重复浪费。
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中国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资源有效利用,由原先提出的义务教育到教育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利用权力集中资源使广大受教育群体得到资源优化的待遇。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对于中国而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迫在眉睫和任重道远的。
央央中国可以说是物产丰富、资源多样,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拥有着13亿的大国而言,这让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资源平均到每一个人又是少得可怜。
所以巨大的人口又迫使着中国不得不重视资源的利用。
这也是我们作为新一代人的任务。
3、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1社会经济的定义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
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
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
3、2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1)人口对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消费的主体也是人,因此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生产消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首先,对人口过少的国家:1,缺少潜在需求。
2,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
3,市场规模小,影响贸易活动。
其次,对于人口过多的国家:1,人口增长吞噬经济发展成果,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那么所需要的资本额也要相应增大。
2,在土地及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压力九越重。
工业社会前期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就得从农业中准备。
而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土地和资源占有量减少,劳动力生产水平及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以及起飞所必需的资本形成也会随之降低。
并且人口增长过快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多不利条件:恶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增加失业;降低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导致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2)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有些国家由于抓住了人口爆发所带来的机遇,而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例如,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及其有利的一面:1,增加投资吸引力,国民生产总值规模较小的国家,在发展初期会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2,加速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加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利用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提高“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塑造人”的认识入手,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复杂的问题,协调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
尽快制定和规范涵盖全社会(包括农村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同时,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从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发挥老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制约城镇化的政策、制度障碍的逐步消除,加快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
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总结: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在一定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等都是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问题。
因此,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更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周丽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龙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龙口,264000 张巧玉,宗世富《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李建民原新陈卫民朱镜德黄乾姚从容吴帆(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