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件 第六章 金融抑制与创新共73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6章货币银行学

(3)中长期贷款的比例控制
余期1年以上(含1年)的中长期贷款月末平均 余额÷余期1年以上(含1年)的存款月末平均余额 ≤120%
(4)资产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资产月末平均余额÷流动性负债月末平 均余额≥25%
Slogan here
(5)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总额≤10% 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资本总额≤50% (6)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拆入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4
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包括中间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 直接影响,但却能够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同时也
使银行承受额外风险的经营业务。
Slogan here
1)贸易融通类业务
贸易融通 类业务
银行承兑业务
是由银行为客户开 出的商业汇票提供 承兑服务,即承诺 兑付,经银行承兑 后的票据,可贴现 流通。
1盈利资产增 长率 2存款增长率
Slogan here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1)资本充足率指标
资本总额月末平均余额÷加权风险资产月末平均 余额≥8% 核心资本月末平均余额÷加权风险资产月末平均 余额≥4%
(2)存贷比例指标
各项贷款旬末平均余额÷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 ≤75%
Slogan here
品德
( character )
才能
(capacity)
事业连续性
(continuity)
经营环境
(condition)
6c
资本
(capital)
担保品
(collateral)
Slogan here
3)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益和增 加资产的流动性,因此,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信 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强的政府及所属机构 的证券,如公债、国库券等。此外,一些财力雄厚 、信誉较高的公司债券,也是商业银行投资的对象 。
第6章 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0 美国
德国
IMF
意大利
法国
中国
俄罗斯
瑞士
单位:亿美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6.44
0
中国的外汇储备(1985-2016)
38430.18
217.12
1050.29
23991.52 10663.44
中间业务
集中票据交换
– 同城(或同地区)银行间资金清算的最基本手 段:票据交换
负债业务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对象:国内金融机构 发行情况:
– 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过多 – 公开市场操作
作用:减少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回笼基础货币; 债券到期时,体现为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增加, 货币供应量增加
负债业务
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本形成
– 政府出资 – 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 – 私人银行和部门出资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 中央银行的职能
制度规范时期(1985~)
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 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
一些国家硬辅币由财政部铸造、发行
掌管货币发行准备 调控货币发行数量
中央银行职能的现代表述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充当最后贷款人 ➢保护消费者权益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涵义
货币银行学第6章PPT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央银行是调节宏观经济、管理金融事
业的特殊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
1.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 2.统一票据交换的需要; 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4.金融管理、监督的需要。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货币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松的货币政策);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 (3)中性的货币政策(均衡性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松的财政政策);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 (3)中性的财政政策(均衡性财政政策)。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 包括: 1.组织票据交换清算; 2.办理异地跨行清算; 3.提供跨国支付清算服务; 4.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5.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最终目标
包括:
准备金存款、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外国存款、特种存款。 3.其他负债业务。包括: 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 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2.证券买卖业务; 3.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4.其他资产业务。
包括:
第六章 中央银行
1.贯彻中央银行一致性的货币政策; 2.避免政治权力的更迭对经济的破坏; 3.中央银行制定、实施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央银行是调节宏观经济、管理金融事
业的特殊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
1.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 2.统一票据交换的需要; 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4.金融管理、监督的需要。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货币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松的货币政策);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 (3)中性的货币政策(均衡性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松的财政政策);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 (3)中性的财政政策(均衡性财政政策)。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 包括: 1.组织票据交换清算; 2.办理异地跨行清算; 3.提供跨国支付清算服务; 4.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5.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最终目标
包括:
准备金存款、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外国存款、特种存款。 3.其他负债业务。包括: 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 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2.证券买卖业务; 3.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4.其他资产业务。
包括:
第六章 中央银行
1.贯彻中央银行一致性的货币政策; 2.避免政治权力的更迭对经济的破坏; 3.中央银行制定、实施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
6第六章 商业银行(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案例: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 1998年4月 6日,美国花旗银行(Citibank)的母公司花旗公司 (Citicorp)和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这一消 息给国际金融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这次合并之所以引人注目,不 仅仅是因为其涉及1400亿资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合并,更重要 的在于,一旦这次合并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合并后的 实体将成为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大超市, 从而使“金融一条龙服务”的梦想成为现实。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及资本充足率(1997-2002年)
2020/7/21
资料来源:CBRC、商业银行年报
15
宁波大红鹰学院_Jing Qian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重组及IPO数据表
2020/7/21
资料来源:CBRC、商业银行年报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16
宁波大红鹰学院_Jing Qian
中资银行业海外扩张路径
3
2020/7/21
宁波大红鹰学院_Jing Qian
你熟悉这些银行吗?
4
2020/7/21
宁波大红鹰学院_Jing Qian
5
2020/7/21
宁波大红鹰学院_Jing Qian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类型及组织制度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创造 ❖ 第五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第六章 商业银行
2020/7/21
宁波大红鹰学院_Jing Qian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货币银行学》课件

ir —参考利率 ie —协议利率 A—协议名义本金 T—远期利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议的天数
2020/11/14
《货币银行学》
10
第二节 金融远期合约交易 一、金融远期合约的概念及种类
• 2、远期外汇交易(FXA)
• 定义:也称远期外汇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将来 某一时间按约定的远期汇率买卖一定金额的某种 外汇合约。
• 标的资产:双方约定买卖的资产;
• 协议价格:双方约定的价格;
• 空头:同意以约定价格卖出标的资产的一方(Short Position)
• 多头:同意以约定价格买入标的资产的一方(Long Position)
• 远期合约的交易是在柜台(OTC)市场上进行的(通常是在两家金融机构之 间或金融机构与某一客户之间)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 第二节 金融远期合约交易 • 第三节 金融期货合约交易 • 第四节 金融期权合约交易 • 第五节 金融互换合约 • 第六节 信用衍生产品交易 • 本章作业
2020/11/14
《货币银行学》
2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
5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
(一)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 •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 发展迅速的原因:转移风险的需要;技术进步的推动;金融业的
竞争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所致;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特性决定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最新发展趋势 • 1、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 • 2、利率衍生工具发展最快 • 3、银行已成为衍生工具的主要使用者 • 4、衍生工具交易地区相对集中
- 利差 (ir ie)A36或 t0365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ppt

•
第一节 利息
一、利息的定义
• 利息是借贷资金的增值额。从借贷关系 中的债权人角度讲,利息是货币资金所 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 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角度讲,利 息则是借入货币或货币资本所花费的代 价。
第一节 利息
二、利息的来源
• 利息来源于剩余产品或剩余利润的一部 分,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第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第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第四, 货币价值形式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
二 货币形式的发展
1. 实物货币:
– 贝壳,牛羊等
2. 金属货币:
– 秦:铜,黄金 – 西方国家:白银,黄金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
•
一百多年前,人们已经用“一纸之符信遥传,万两之白银立集”来形容山西票号 了。这句话不光是夸耀票号的经营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同时说明了票号给人们 带来的便利。“万两白银”即使按今天的标准衡量,重量也将近一吨。带着这样 重的贵重金属做生意,实在说不上方便、安全。用“一纸之符信遥传”这种汇票 方式代替现银往来,不仅方便安全,更重 要的是,它使原本凝滞的商业血脉顺畅 起来,整个社会的财富随着这种顺畅得以迅速增长。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对票号的历史贡献,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如是既无长途 运现之烦,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之险,而收解又可两清。商业之兴,国富以增,票 庄历史上贡献不可谓不大。” 到清朝末年,1904年,山西票号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经营 的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就连清政府的政府税收很大一部分也都由山西票号 汇兑存储,山西票号获得了“汇通天下”“九州利赖”的名声。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光绪仓皇逃往西安。路过山西时,票号 不仅完全支付了这个流亡朝廷的各种花销,而且还送给慈禧、光绪不小的旅费, 其中仅“大德通”一家商号就拿出30万两银子。
货币银行学第六章课件:商业银行

过负债业务所积聚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获取收益的业务。
现金资产
贷款业务
贴现业务
2020/3/20
证券投资业务
23
(一)现金资产 1、库存现金:应付存款户提取现金和日常开支所需 2、准备金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从其吸收的存款中按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提取 的,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
经营性租赁: 出租人将自己的设备反复出租的租赁业务。
6、信息咨询业务
2020/3/20
34
(二)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
商业银行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 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1、担保类业务: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2020/3/20
29
股票(禁止或限制)
投资对象
企业债券(主要是大企业) 政府债券(鼓励)
2020/3/20
30
6.3.3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一)中间业务Mid-Business
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 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
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各类金融服务,
2020/3/20
3
2、商业银行的发展 职能分工型(分业经营):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相分
离,主要以短期存贷款业务为主。(英国、美国、日本)
保持银行的安全性和清偿力但限制银行业务的发展
全能型(混业):银行可经营全部金融业务,德国、瑞士、荷兰
有利于银行开展全面的业务但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2020/3/20
现金资产
贷款业务
贴现业务
2020/3/20
证券投资业务
23
(一)现金资产 1、库存现金:应付存款户提取现金和日常开支所需 2、准备金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从其吸收的存款中按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提取 的,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
经营性租赁: 出租人将自己的设备反复出租的租赁业务。
6、信息咨询业务
2020/3/20
34
(二)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
商业银行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 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1、担保类业务: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2020/3/20
29
股票(禁止或限制)
投资对象
企业债券(主要是大企业) 政府债券(鼓励)
2020/3/20
30
6.3.3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一)中间业务Mid-Business
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 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
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各类金融服务,
2020/3/20
3
2、商业银行的发展 职能分工型(分业经营):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相分
离,主要以短期存贷款业务为主。(英国、美国、日本)
保持银行的安全性和清偿力但限制银行业务的发展
全能型(混业):银行可经营全部金融业务,德国、瑞士、荷兰
有利于银行开展全面的业务但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2020/3/20
货币银行学课件 第六章 金融抑制与创新

资本市场落后,间接金融弱, 众多的小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革,
依靠自身积累货币的 办法来获得资金。
只有通过内源融资。
第六章13
6、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的互补关系
资本市场完善的前提下,货币和实际资本都是财富的 组成部分,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
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缺乏,货币与实质资本的关系 是同步增减的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第六章8
社会储蓄,投入到生产中去:促进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恶性循环: 金融落后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阻滞不利于金融的发展。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和政策错误: 经济领域过多干预,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和汇率,使其 低于市场水平,束缚金融的手脚,对经济发展起了相反作 用。
分别提出 “金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理论,充分强调金融 在经济发展中的中介作用。 统称为“金融中介”,“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对于经济发展并不是中性因素,既能促进,也能阻滞,关 键取决于政府政策和制度选择。
第六章10
3、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
(1)对最大的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措施;
(2)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规定限度并实行信贷额度控制 与分配;
(3)为了控制外汇资源,高估本国货币汇率
对金融实行严格控制,作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 手段。 政府过度干预,造成高度封闭性,缺少透明度。
第六章11
4、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 构”
第六章6
5、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性要素吗?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完整的论述大体可 以追溯到熊彼特(Schumpeter,1911)。熊彼特认为,银 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一个支点的角色,因为银行选择 了什么样的企业来使用整个社会的储蓄或者说资本。依 据这个观点,银行可以通过影响资本的配置和必要的利 率调整来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
货币银行学第6章商业银行

不易产生垄断,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经营成本较低 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缺点:
不利于银行的发展,不利于其利用最新的手段和管理工具 银行实力较弱,难以抵抗风险 单一制银行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会人为地造成资
本的迂回流动,削弱银行的竞争力
单一银行组织形式
获得联邦或州立牌照的一家银行只能:
非银行性持股公司和银行性持股公司
作用:一是规避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限
制,二是通过设立子公司来实现业务多元化, 三是服务设施集中,可以节约费用开支。
银行持股公司缺点是,易于形成垄断,不利于 竞争。
4、连锁银行制
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控制两家或者两家以 上的银行,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一 种银行制度。
买方 花旗集团 美洲银行
购并交易规模 800 600
3 三菱银行
东京银行
338
4 瑞士联合银行
瑞士银行
330
5 第一银行
芝加哥第一公司
300
6 三井银行
太阳神户银行
230
7 第一联合银行
科斯泰茨金融公司
166
8 国民银行公司
巴尼特银行
155
9 韦尔斯法戈银行 第一洲际银行
123
10 化学银行
大通曼哈顿银行
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 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一库是中央合作金库。
民族资本商业银行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1948年成立的中国977—1986年) 四家专业银行恢复或建立 2.扩大发展阶段(1987—1994年)。
银行
巨额生产资金
•支付中介:代理客户实施货币收付 •信用创造:利用支票存款创造信用货币 •金融服务(如代发工资等)
缺点:
不利于银行的发展,不利于其利用最新的手段和管理工具 银行实力较弱,难以抵抗风险 单一制银行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会人为地造成资
本的迂回流动,削弱银行的竞争力
单一银行组织形式
获得联邦或州立牌照的一家银行只能:
非银行性持股公司和银行性持股公司
作用:一是规避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限
制,二是通过设立子公司来实现业务多元化, 三是服务设施集中,可以节约费用开支。
银行持股公司缺点是,易于形成垄断,不利于 竞争。
4、连锁银行制
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控制两家或者两家以 上的银行,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一 种银行制度。
买方 花旗集团 美洲银行
购并交易规模 800 600
3 三菱银行
东京银行
338
4 瑞士联合银行
瑞士银行
330
5 第一银行
芝加哥第一公司
300
6 三井银行
太阳神户银行
230
7 第一联合银行
科斯泰茨金融公司
166
8 国民银行公司
巴尼特银行
155
9 韦尔斯法戈银行 第一洲际银行
123
10 化学银行
大通曼哈顿银行
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 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一库是中央合作金库。
民族资本商业银行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1948年成立的中国977—1986年) 四家专业银行恢复或建立 2.扩大发展阶段(1987—1994年)。
银行
巨额生产资金
•支付中介:代理客户实施货币收付 •信用创造:利用支票存款创造信用货币 •金融服务(如代发工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9
3、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
(1)对最大的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措施;
(2)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规定限度并实行信贷额度控制 与分配;
(3)为了控制外汇资源,高估本国货币汇率
对金融实行严格控制,作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 手段。 政府过度干预,造成高度封闭性,缺少透明度。
第六章10
4、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 构”
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现代金融机构:包括少量外国银行机构与本国的国有 银行。
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着传统经营方式的古老机构:如 钱庄、各种金融会、当铺等多种民间金融组织.
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并主要 为小商品经济和个人消费提供金融服务。
第六章11
5、资本的“分割”
“分割”经济:经济单位相互隔绝,无法获得统一的土地、 劳动力、资本品及一般商品价格,也难以获得同等水平 的生产技术。
第六章5
5、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性要素吗?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完整的论述大体可 以追溯到熊彼特(Schumpeter,1911)。熊彼特认为,银 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一个支点的角色,因为银行选择 了什么样的企业来使用整个社会的储蓄或者说资本。依 据这个观点,银行可以通过影响资本的配置和必要的利 率调整来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
【政治环境】【经济制度】【外资政策】【劳动 力价格优势】【国内市场发育】【国际比较优势】
第六章2
4、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的假设
(1)金融市场发达和健全,信用工具非常丰富 (2)生产要素和产品具有"无限可分割性",各经济单 位都能使用相同的技术 (3)货币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 (4)信用发行货币。
只适用于发达经济,而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资本市场落后,间接金融弱, 众多的小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革,
依靠自身积累货币的 办法来获得资金。
只有通过内源融资。
第六章12
6、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的互补关系
资本市场完善的前提下,货币和实际资本都是财富的 组成部分,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
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缺乏,货币与实质资本的关系 是同步增减的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只有同时持有货币和实际资本,才能满足持有财富的 要求。
第六章13
7、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担心Fra bibliotek为了有效控制通货膨胀,过分干预金融,将利率、汇率人为 压低。
8、主权恐惧
内向型。宁肯相信政府干预的力量而不相信“看不见的手”
第六章14
三、金融抑制的表现
1、理论的发起。
1973年,美国经济学者 E.S.SHAW (肖)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R.I.MCKINNON(麦金农) 《经济发展的货币、资本》
第六章1
3、发展中国家储蓄的制约
收入 因素
【谨慎】【远虑】【增加收入】【为改善生活而 储蓄】【经营企业或投资而储蓄】【虚荣】【吝 啬】【税收制度】【企业制度】
非收入 因素
外资引进 的各种因 素
【物价水平】【利率】【收入分配】【人口增长】 【人口结构变化】【社会福利】【储蓄动机和形 式】【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经济周期变动】 【投资环境变化】
第六章8
二、金融抑制的根源
1、自然经济严重。 在发展中国家,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 商业化程度也低. 经济货币化程度低
2、金融体系发展缓慢。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工具种类少数量有限,发行范围狭小; (3)金融机构单一。 (4)金融市场普遍处于落后状态,直接融资市场落后, 直接融资非常少; (5)资本市场比货币市场更为落后;
第六章4
结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 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这种干预在金融领域表现 为: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和汇率, 使其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由于政府性制定的利率 和汇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又不能有效 地制止通货膨胀,(有时甚至有意制造通货膨胀), 使得实际利率为负数,加大了银行贷款的成本。 各方面的控制和规定束缚了金融业的手脚,使其 不能正常发展,对经济发展起了反方向的制约作 用。这便是金融抑制。
第六章7
社会储蓄,投入到生产中去:促进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恶性循环: 金融落后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阻滞不利于金融的发展。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和政策错误: 经济领域过多干预,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和汇率,使其 低于市场水平,束缚金融的手脚,对经济发展起了相反作 用。
第一节 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
一、储蓄与利率管制
1、中国的储蓄概念: 个人在银行或者其他 金融机构的存款或存 款行为=储蓄存款
储蓄形式多样化,还有现金储蓄、 实物储蓄和其他金融资产储蓄;
现代经济学认为,储蓄主体应该 多样化,而不能仅仅指居民.
2、西方储蓄的概念: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 除消费后的剩余,即:储蓄=收入-消费。
第六章3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却不相同: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货币化程度,商业化 程度都很低。金融领域 存在“二元”状态;
第二,生产要素,特别 是资本具有“无限不可 分割性”。发展中国家 里各生产单位不可能采 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对 市场的反应各有不同。
第三,货币与实际资本 之间在发展中国家里只 能是互补关系,而不是 替代关系。
第六章6
通过对金融与经济增长相互关联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到: 1. 金融发展不仅能够创造一个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而且直接推
动经济增长。 2. 但是,不论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
融体系,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得到更方便快捷 的金融服务,节省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 3. 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有效率的金融体系背后,起支撑作用的 是完善的法律体系,对投资者的保护,以及相互默认的遵守契 约的精神。
分别提出 “金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理论,充分强调金融 在经济发展中的中介作用。 统称为“金融中介”,“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对于经济发展并不是中性因素,既能促进,也能阻滞,关 键取决于政府政策和制度选择。
第六章15
2、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压制):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对金融 活动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
3、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
(1)对最大的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措施;
(2)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规定限度并实行信贷额度控制 与分配;
(3)为了控制外汇资源,高估本国货币汇率
对金融实行严格控制,作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 手段。 政府过度干预,造成高度封闭性,缺少透明度。
第六章10
4、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 构”
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现代金融机构:包括少量外国银行机构与本国的国有 银行。
传统金融机构:存在着传统经营方式的古老机构:如 钱庄、各种金融会、当铺等多种民间金融组织.
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并主要 为小商品经济和个人消费提供金融服务。
第六章11
5、资本的“分割”
“分割”经济:经济单位相互隔绝,无法获得统一的土地、 劳动力、资本品及一般商品价格,也难以获得同等水平 的生产技术。
第六章5
5、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性要素吗?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完整的论述大体可 以追溯到熊彼特(Schumpeter,1911)。熊彼特认为,银 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一个支点的角色,因为银行选择 了什么样的企业来使用整个社会的储蓄或者说资本。依 据这个观点,银行可以通过影响资本的配置和必要的利 率调整来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
【政治环境】【经济制度】【外资政策】【劳动 力价格优势】【国内市场发育】【国际比较优势】
第六章2
4、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的假设
(1)金融市场发达和健全,信用工具非常丰富 (2)生产要素和产品具有"无限可分割性",各经济单 位都能使用相同的技术 (3)货币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 (4)信用发行货币。
只适用于发达经济,而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资本市场落后,间接金融弱, 众多的小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革,
依靠自身积累货币的 办法来获得资金。
只有通过内源融资。
第六章12
6、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的互补关系
资本市场完善的前提下,货币和实际资本都是财富的 组成部分,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
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缺乏,货币与实质资本的关系 是同步增减的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只有同时持有货币和实际资本,才能满足持有财富的 要求。
第六章13
7、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担心Fra bibliotek为了有效控制通货膨胀,过分干预金融,将利率、汇率人为 压低。
8、主权恐惧
内向型。宁肯相信政府干预的力量而不相信“看不见的手”
第六章14
三、金融抑制的表现
1、理论的发起。
1973年,美国经济学者 E.S.SHAW (肖)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R.I.MCKINNON(麦金农) 《经济发展的货币、资本》
第六章1
3、发展中国家储蓄的制约
收入 因素
【谨慎】【远虑】【增加收入】【为改善生活而 储蓄】【经营企业或投资而储蓄】【虚荣】【吝 啬】【税收制度】【企业制度】
非收入 因素
外资引进 的各种因 素
【物价水平】【利率】【收入分配】【人口增长】 【人口结构变化】【社会福利】【储蓄动机和形 式】【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经济周期变动】 【投资环境变化】
第六章8
二、金融抑制的根源
1、自然经济严重。 在发展中国家,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 商业化程度也低. 经济货币化程度低
2、金融体系发展缓慢。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工具种类少数量有限,发行范围狭小; (3)金融机构单一。 (4)金融市场普遍处于落后状态,直接融资市场落后, 直接融资非常少; (5)资本市场比货币市场更为落后;
第六章4
结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 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这种干预在金融领域表现 为: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和汇率, 使其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由于政府性制定的利率 和汇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又不能有效 地制止通货膨胀,(有时甚至有意制造通货膨胀), 使得实际利率为负数,加大了银行贷款的成本。 各方面的控制和规定束缚了金融业的手脚,使其 不能正常发展,对经济发展起了反方向的制约作 用。这便是金融抑制。
第六章7
社会储蓄,投入到生产中去:促进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恶性循环: 金融落后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阻滞不利于金融的发展。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和政策错误: 经济领域过多干预,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和汇率,使其 低于市场水平,束缚金融的手脚,对经济发展起了相反作 用。
第一节 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
一、储蓄与利率管制
1、中国的储蓄概念: 个人在银行或者其他 金融机构的存款或存 款行为=储蓄存款
储蓄形式多样化,还有现金储蓄、 实物储蓄和其他金融资产储蓄;
现代经济学认为,储蓄主体应该 多样化,而不能仅仅指居民.
2、西方储蓄的概念: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 除消费后的剩余,即:储蓄=收入-消费。
第六章3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却不相同: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货币化程度,商业化 程度都很低。金融领域 存在“二元”状态;
第二,生产要素,特别 是资本具有“无限不可 分割性”。发展中国家 里各生产单位不可能采 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对 市场的反应各有不同。
第三,货币与实际资本 之间在发展中国家里只 能是互补关系,而不是 替代关系。
第六章6
通过对金融与经济增长相互关联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到: 1. 金融发展不仅能够创造一个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而且直接推
动经济增长。 2. 但是,不论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
融体系,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得到更方便快捷 的金融服务,节省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 3. 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有效率的金融体系背后,起支撑作用的 是完善的法律体系,对投资者的保护,以及相互默认的遵守契 约的精神。
分别提出 “金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理论,充分强调金融 在经济发展中的中介作用。 统称为“金融中介”,“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对于经济发展并不是中性因素,既能促进,也能阻滞,关 键取决于政府政策和制度选择。
第六章15
2、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压制):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对金融 活动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