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通论!古汉语的词序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打你。
你打我。
打你、我。
你、我打。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置所谓“谓语前置”,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
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谁欤?哭者。
(《礼记·檀弓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
”(《吕览·重言》)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美哉!室。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惜乎!子不遇时。
(《史记·李将军列传》)展矣君子。
(《诗·邶风·雄风》)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久矣,夷狄之为患也。
(《史记·匈奴列传》)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战国策·赵策》)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助哉!夫子。
(《史记·周本纪》)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周南·关雎》)三、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置”。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宾语前置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郭锡良版 古代汉语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二、“六书”与四体二用
1.“六书”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指: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 郑玄注《周礼·地官·保氏》指:象形、会意、 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指:指事、象形、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 我们今天说到六书,一般是指: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转注、假借。
2.四体二用 清·戴震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
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字 之体”,指造字法;“字之用”指用字法。“四 体二用说”被清代文字学家接受,并成为今天的 共识。
3.“六书”性质:六书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人根
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的 字体分类。先有汉字,后有六书。汉字五六千年 以前就有了。
(2)比较宽泛的观点认为,只要二字同义,不论 其音形间有无联系,都可以定为转注。 (3)转注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顶—颠 命—令 父—爸 转注表明了汉字中的同源现象。
3.关于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讬事,令長是也。
語言中有些詞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專門造字, 而是借用一個已造的同音字來表示,這就 是假借。假借的本质就是同音替代。
三、会意
形象会意——会意字的组成部分(意
符)虽然多数是由象形字充当,但该 象形字一旦充当了会意字的部件后, 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质,只是一种形象 的符号。
並
戒
棄
林
森
涉
戍
逐
从
由一前一后的两个 “人“组成,正是 两人前后相随的形 象 莫,即“暮”的初 文,以太阳落入草 丛或树丛中表示傍 晚时分的意义
所谓古今字,是对前代多词多义共用的统
用字与后世为示区别而出现的分化字的称 呼。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 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 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 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第一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
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
郭锡良古代汉语
1、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①菜: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
”《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注:“菜,谓芹藻之属。
”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
”这里“菜”与“肉”分别画然。
到了吴敬梓《儒林外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
如该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
”这里的“菜”显然指前面的“鸭子、鸡、鱼”等。
“菜”的意义演变可以用下图表示:古义今义义素一蔬菜蔬菜义素二肉蛋奶等副食②睡:古义指打盹。
《说文·目部》:“坐寐也。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以上几例中“睡”均为“坐寐”义。
后来“睡”由“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
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古义今义义素一打盹打盹义素二其它睡觉方式③粮: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供旅行者吃的)干粮。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后来泛指各种粮食。
《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
”《后汉书·和帝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
”这两处的“粮”均泛指所有粮食,尤其是后面一句,能做种粮的“粮”显然不是指“干粮”。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的特点
1 象形意义
2 多音字
3 文言文
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字形 常常与实际物体或概念 有直接的象形关联。
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 多音字,需要结合上下 文来确定正确的发音。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正 式书面语言,使用了丰 富的修辞手法。
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用法
古代词汇
了解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 如礼仪、家庭、天地等。
古代汉语的常见词组和成语
四字成语
掌握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四字成 语,如卧薪尝胆和青梅竹马。
谚语和格言
书法艺术
学习古代汉语中的谚语和格言, 如熟能生巧和莫须有。
了解古代汉语中流传的书法艺 术作品,如颜真卿的《多宝塔 碑》。
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影响
1 文化传承
2 学术研究
3 文化体验
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 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 仍然有所体现。
古代书写
掌握古代汉语的书写方式,如 使用毛笔和纸张的选择。
纸张种类
了解古代汉语中使用的不同纸 张种类,如宣纸和绢纸。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主谓宾
古代汉语采用主谓宾的基本句型结构,但有时宾语可以省略。
六艺
了解古代汉语中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字音变化
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字音变化规则,需要特别注意应用。
古代汉语是汉语学、语 言文字学和古代文献研 究的重要对象。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 国传统文化。
结语和总结
通过对古代汉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起和发展,并在 现代汉语中发现其独特的魅力。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探索汉语的源起和发展,了解古代汉语的独特特点,掌握其基本词汇和语法 结构,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影响。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小篆: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的,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丞相李斯建议对 当时的所谓六国文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后的文字。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 规
范,淘汰异体,使文字结构定型,简化 了一些字的结构和笔画,规范了偏旁的 写法,并使之固定下来。小篆的字数, 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所收,有九千三 百五十三个。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 武信是也。” 特点 第一、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是形符, 即都表义。 第二、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记录了一个新词。 分类 第一、同体会意。即用相同的形体构造新字,如: 步 、 林 、从 、比 等字。 第二、异体会意。即用不同的形体构造新字,如: 逐 、 莫 、牧 、取 、休 等字。
(2)《尔雅》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作者说法不一。全书共3卷,20篇。 编排体例: 按所释词的内容分为19类 解说体例: 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解释的方法。 局限: 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简略。 (3)《康熙字典》 编排体例: 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将各部首 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 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注音方法: 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 不足: 错误较多。 (4)《汉语大字典》 字形: 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等形体。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特点 第一、是独体字。 第二、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 分类 第一、纯符号性的,如: 上 、下 、一、二、三、亖、 五。 第二、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性的符号表示意义所在。如: 本 、末 、亦 、刃 、甘 、寸 等字,分别表 示树根、树梢、腋窝、刀刃、香甜和寸口等意义。
古代汉语下(郭锡良)
孔子曰:“求!君子疾(讨厌)夫舍(回避)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辞,借口)。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覆)。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使之来)之,则安(使之安)之。
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
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
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今由与求也相(辅佐)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zhuan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
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宫廷内部啊。
”谋攻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的百人之卒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百人之卒的兵力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伍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伍就差一些。
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克制)其忿而蚁附(像蚂蚁一样)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攻下)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
《古代汉语》课件
动宾结构
探索古代汉语动宾关系的灵 活运用,研究动宾结构在古 代文学中的重要作用。
倒装句
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倒装句 结构,探讨其在修辞和表达 情感中的独特魅力。
词序变化
了解古代汉语词序的变化情 况,分析其影响和演变规律。
古代汉语的文字和文化
象形文字 文化内涵 书法艺术
介绍古代汉字的象形部分,理解形状和意义 的关系。
古代汉语的主要方言
1 晋语
2 吴语
了解晋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卓越地位,探索 其特点和影响。
研究吴语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分布,掌握其 特殊音韵和词汇特点。
3 粤语
4 官话
了解粤语的地位和方言特点,在古代汉语 中的影响和地域性特色。
介绍官话的兴起和发展,探究其在现代汉 语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古代汉语》PPT课件
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性,探索其基本特点,追溯其发展历程,了解主要方言, 掌握其独特的语法特点,探究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并探索古代汉语在现代的 运用。
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性和影响,探索古文学、古典文化和文明观念,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根源。
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
1
音韵规律
探究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了解声母韵母的演变和变异。
探究古代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分析其与 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研究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和艺术表现,了解 中国书法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古代汉语的现代运用
1
文学创作
探索古代汉语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了解古文在当代作家中的影响。
2
文化传承
了解古代汉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探索其在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中 的使用。
3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总结词
掌握修辞手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 法,拟人则是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特征的 修辞手法,排比则是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来加强语气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运用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的词类是根据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如名词表 示事物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句子成分则是用来描述句子中各个词语所 担任的角色,如主语表示句子主题,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等。
• 总结词:掌握词类和句子成分对于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至关重 要。
• 详细描述:了解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 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从而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打比方来形象地描述事物,例如“月如 镜”。
借代
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该事物本身,例如 “布衣”代指平民。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例如“花笑人”形容花开得 美丽。
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例如 “欲饮琵琶马上催”。
04
古代汉语的语法
词类与句子成分
• 总结词: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成分包括主 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01
总结词:重要性
02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是中 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深入了 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古代汉语也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专 业的中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古代汉语对于研究汉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第一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
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
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
古代汉语课则不然。
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
古代汉语上下册(郭锡良)
第一单元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e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花脑袋),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ao(呼叫)。
是炎帝之少女(小女儿),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in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黄河)。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赛跑),入日;渴,欲得饮(喝的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遗弃了他的手杖,化成桃林。
蝜蝂传11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i仆pu(跌倒)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解体例: 先释义,后解形,再注音。以秦汉通行的篆书为对象进行的, 间或举出古文和籀文,为后人认识和研究古代汉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缺点和局限:对一些字的解释有历史唯心主义和封建思想;对一些字形的解 释不正确,失于穿凿。
.
5
五、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1.传统的方法 ——死记硬背 2.科学的方法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感性认识指阅读文言作品(文选); 理性认识指学习古汉语各种知识与理论(通论)。 (1)多读(古代作品)——学好古汉语的基础 (2)多记(常用词)——学好古汉语的关键 (3)勤练(运用)—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4)勤查(工具书)——阅读古书的重要基本功
.
6
第二章 常用工具书
.
7
一、工具书的特征及其功用
1.什么是工具书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 为人类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 型的图书。 2.工具书的特征 查考性 概括性 易检性 3.工具书的功用 (1)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工具 (2)工具书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 (3)工具书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学工作的工具。
.
8
二、工具书的种类
1.字典、词典 字典—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 词典—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 2.类书、政书 类书—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诗赋文章、俪词骈语等,按类或 韵编排以便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册府元龟》。 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如《政典》、《通典》。
.
10
5.表谱、图录 表谱—包括年表、历表和其他历史表谱,是供查年月日、历史大 事、人物生卒以及职官、地理之沿革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年 表》、《历代名人年表》。 图录—包括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和人物图录,是一种以图形揭 示历史文物和事物形象的工具书。如《郑和航海图》、《历代舆地 图》。
.
11
三、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
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不知或读不准音则不能检字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难于掌握
.
12
四、几种常用的工具书
1.查检字音、字义 (1)《说文解字》
古代汉语
.
1
第一章 绪论
.
2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1.含义:广义地说,就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 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2.汉语发展的分期 (1)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2)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3)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4)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
3
3.古代书面语分为两个系统 (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 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2)古白话:六朝以后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二、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
对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而言,学习目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1.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 2.培养对古代汉语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前一个目的与普通高校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相同,后一个目的 则反映了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
释字体例: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
不足:错误较多。
(4)《汉语大字典》
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
字音:用汉语拼音注音,并收录中古的反切,还标明上古的韵部等。
字义:释义详尽,并收有语言例证。
.
14
2.查检词语、典故
.
4
三、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由文选、常识和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1.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 2.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理论 3.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
四、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2.有助于提高理解与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3.有助于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 4.有助于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
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三家的说法有异: 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周礼解诂》: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清代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称名、班固的次第。
内容:以经传的虚词为主,以子书与其他书的材料为辅,东汉后的一概不录。
缺点:收字太少。
(3)《词诠》 (杨树达著,1928年出版)
体例: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解释虚词是先标明词类,后释义,再列举例句。
缺点:分类过于琐细。
.
15
第三章 汉字的构造
.
16
一、“六书”概说
1.“六书”的来源、称名、次第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 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 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9
3.年鉴、手册 年鉴—汇辑一年内的重大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并按年度出版的连 续性出版物。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教育年鉴》。 手册—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以供读者随时翻 检的一种工具书。如《文学手册》、《旅游指南》。 4.目录、索引 书目—图书目录的简称。如《艺文志》、《经籍志》。 索引—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里的具体内容,或主题、书名、篇名、 人名、地名等摘录下来,加以编排并注明出处以便查阅的工具书。 如《十三经索引》、《春秋经传引得》。
.
13
(2)《尔雅》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作者说法不一。全书共3卷,20篇。
编排体例:按所释词的内容分为19类
解说体例: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解释的方法。
局限: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简略。
(3)《康熙字典》
编排体例: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
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辞源》、《辞海》
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1)《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1711年出版)
体例: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内容: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小说等。
缺点:对虚词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内部体例欠严密。
(2)《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1819年出版)
体例:按古声母排列,共分为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