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题(说明: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叨天(dāo)恓惶(qīhuáng)夤缘(yín)相濡以沫(r ú)B、戕灭(qiāng)聒噪(guō)戏谑(xuè)蜚声国际(f ēi)C、夙昔(sù)衣袂(jué)云翳(yì)含情脉脉(màim ài)D、亘古(gèn)熨帖(yù)桎梏(gù)烟波浩淼(mi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的外表整洁和内心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燥不安的表情。
B、纵观世界文学,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免。
C、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辨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D、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B、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
C、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希为贵。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耿耿于怀的家。
B、仿古建筑虽然也是雕梁画栋、黄瓦红墙,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筑常识,不伦不类,令人贻笑大方。
C、这老爷子对今天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成天慨叹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D、当一名人质实在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三暮四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最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老师信任你,希望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考出好成绩。
注意事项:1.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非答题区域无效。
3.非选择题直接在答题卡上答题区域内作答,非答题区域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
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源头,生命脆弱,需要亲人的关照才能度过婴儿期。
父母为子女操心是责任和本分,而父母与子女的情感是自然产生的无条件的道德情感。
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是孝的起点,经过强化和培养,会成就孝道,进而成为超越个人私利的人格。
父母和子女形成了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后,父母理会孩子的需要,孩子亲近父母,两者相互亲近,达到爱的统一。
子女尽孝是爱的体现,也是人对他人的爱的起点。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是人性的自然产物,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
孝道把对国家的爱以及对君王的忠诚看成是孝的扩展和提升“移孝作忠”。
儒家认为,孝道是治理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艺人们在戏班子里挂名表演,但那些没有挂名的艺人却被称作“打炮”,因为他们只是客串一把,混口饭吃。
这些艺人通常都有某个方面的绝活,因此戏班子也都愿意好好地招待他们。
有一天,一个中年人进来了,看上去并不是很精神,低着头,垂着脸。
XXX问他有没有绝活,他回答说:“到时候再看吧。
”XXX对管事的人说:“吩咐伙上,中午小酥肉。
”中年人在戏班里待了两天,却总是不提登台的事,XXX便找他问:“你这一炮也该放了吧?明天再争不下台口,我也没有闲钱伺候你这位爷了。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 (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春暖花开B. 井底之蛙C. 一箭双雕D. 开门见山答案:B2. 下面哪个句子中没有语病?A. 你好,我不是来晚的。
B. 星期天我们去了长城。
C. 她是我认识的那个人。
D. 上了初中,作业比以前多了。
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比喻?答: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点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使文字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 请举一个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我喜欢古人所说的"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这句句子。
它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让人感叹光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性。
三、阅读理解请参考附件中的阅读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从文中可以了解到的人物的特点是什么?答:根据文中描述,该人物勇敢、聪明、有责任感,并且乐于助人。
2.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答: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作文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下面两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写作:1. 描述你最难忘的一本书,并说明理由。
2. 谈谈你对友情的理解。
答:我选择题目1进行写作。
我最难忘的一本书是《小王子》,这本书通过一个小王子的冒险故事,讲述了关于爱、友情、责任等主题。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并且带给了我许多启示和感悟。
这本书的精彩故事和深刻思想使它成为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一本书。
以上是本次期中考试试卷的文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回顾经典,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血沸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经典文艺形象跨越时空传递着精神力量。
何为经典文艺形象?经典文艺形象指的是,文学艺术创作深为受众喜爱、经过一定时间检验、具有经典意义的艺术形象。
经典文艺形象不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以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使人们获得不断强化的美好审美经验。
一个人物形象能够成为经典,必须具备传世性和普适性,也就是说,既经得起时间考验,又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喜欢。
经典文艺形象何以具有如此魅力?一方面,作品立得住,故事足够精彩,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时间考验,其中的文艺形象往往也会深入人心,流传久远。
古往今来,那些被广泛接受和传诵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到《茶馆》《骆驼祥子》等舞台经典,无不因为其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
这样的文艺作品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其中的文艺形象也会启迪人们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进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经典文艺形象身上浓缩着家国历史、时代印记和人性光辉,即便经历时代变迁,艺术魅力也不会因此削减。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经典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对经典作品的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经典人物形象,尤其是“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三大要素。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从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混淆(hùn xiáo)振奋(zhèn fèn)B. 沉着(chén zhùo)拮据(jié jū)瞬息(shùn xī)C. 混沌(hùn dùn)崇拜(chóng bài)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D. 拼搏(pīn bó)惊悚(jīng sǒng)炽热(chì r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这次比赛,他付出了很多心血,甚至晚上也坚持训练。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D.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只要你仔细思考,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往直前,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并不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
D.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像无数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悦耳。
C. 他的眼神坚定如山,仿佛能穿透一切困难。
D.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科幻小说。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有关于历史的,有关于科学的。
C. 他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然后躺在床上休息。
D. 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读起来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西藏高原上,有一种神奇的生物——雪豹。
雪豹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哺乳动物,以其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生存智慧而闻名于世。
它们是高原上的顶级掠食者,善于在雪地中捕猎。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猎物的减少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雪豹的数量正日益减少。
雪豹的生存环境非常苛刻。
它们生活在海拔3000米至6000米的山区,气候寒冷,氧气稀薄。
在这样的环境下,雪豹具有强大的抗寒能力和耐力。
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以捕猎为主。
雪豹的食谱非常广泛,包括山羊、野兔、狐狸等小型哺乳动物,甚至有时也会捕食大型动物,如藏羚羊。
雪豹的捕猎技巧堪称一绝。
它们擅长利用地形优势,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然后发起突袭。
雪豹的爪子锋利无比,能够轻松地抓住猎物。
在捕猎过程中,雪豹还会运用智慧,巧妙地躲避天敌的追捕。
此外,雪豹还具有高度的领地意识,它们会用自己的粪便或尿液来标记领地,以防止其他雄性雪豹侵入。
然而,雪豹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它们的栖息地逐渐缩小。
此外,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雪豹的猎物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更为严重的是,非法猎杀和盗猎现象仍然存在,这给雪豹的生存带来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护雪豹这一珍稀物种,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雪豹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其次,加大对非法猎杀和盗猎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后,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保护雪豹的认识。
(一)阅读下列语句,完成下列小题。
1.雪豹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哺乳动物,以其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生存智慧而闻名于世。
()A. 强调了雪豹的美丽外貌和生存智慧B. 突出了雪豹的习性和智慧C. 强调了雪豹的珍贵和独特性D. 强调了雪豹的习性和珍贵性2.在这样的环境下,雪豹具有强大的抗寒能力和耐力。
()A. 说明了雪豹的适应能力B. 表达了对雪豹的赞叹C. 强调了雪豹的习性和智慧D. 强调了雪豹的珍贵和独特性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
它对人物形象美和作品的语言美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
②人物通讯要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
③人物通讯的形象美与作者能否正确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密切相关。
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中曾明确指出,新闻事实本身也含有形象之意,因为事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社会生活中,既没有离开事实的人物,也没有离开人物的事实。
新闻作品报道事实也好,描写人物也好,都是不能将人和事截然分开。
写人必叙事,叙事必写人。
新闻事实是新闻形象的基础,成功的新闻作品,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都不是抽象的,都是以大量事实为基础去塑造形象的。
④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例如描写医学界名人的一篇人物通讯《多重角色王宁生》,这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人物专访,全文主要介绍了王宁生作为医学界重要人物对于其工作领域的贡献,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写道:“王宁生在中医药学界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三次归国记’:第一次回国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第二次他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第三次,他拒绝了德国国家药检所对他发出的正式邀请……其实,在三次归国记后还有一个尾声。
王宁生的妻子宓穗卿教授也曾留学澳大利亚,也能在澳大利亚获得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王教授回国后打电话给妻子,两人在电话里承诺,选择回国,永不后悔。
于是宓教授也回到了祖国,现从事生化药物研究。
”作者记叙王宁生教授的三次归国记并强调妻子跟随归国这一事例,体现了王宁生的报国情怀以及对自己从事的医学事业的热爱,他和妻子在电话里的承诺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医学工作者回国创业的决心。
高一语文人教版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蜿蜒(wān yán)B. 沉湎(chén miǎn)C. 沮丧(jǔ sàng)D. 悲怆(bēi chu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文学名著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B.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
C. 他每天早上坚持锻炼身体,使他的体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D. 她的演讲富有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令人叹为观止。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夺金牌,为国争光。
D. 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迎难而上。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B.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如孔子、孟子、杜甫、李白等。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这是什么?”“这是一本书。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比喻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B.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C. 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克服困难。
D.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白杨礼赞茅盾在这深秋的早晨,我跨过一道长岭,沿着一条岭,走向一条更长的岭去。
走出村庄,走向更大的村庄,走出一截黄土高原,走上千里起伏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啊,我久已向往你!你是历史的长河,你是有力的脉搏,你是一片永不凋零的绿叶!在这长岭上,我远远地望见了几株白杨树。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试卷赋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 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蚕.食差惭.惨.不忍睹断壁残.垣B.江皋.桎梏.病人膏.肓替罪羔.羊C.愚氓.牛虻.对天盟.誓蒙.混过关D.慰藉.界.碑戒.备森严浑身解.数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毛骨悚然长歌当哭纹过饰非阴谋秘计B.摇头摆尾脍炙人口无限景仰叱咤风云C.涕四交流短小精悍梦寐以求绿草如茵D.熙熙攘攘谈吐风雅博闻强记殚精竭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今物业公司手上有三大武器—断水、断电和暴力威胁,这三种手段虽然都是非法的,却被物业公司屡试不爽....地使用着。
B.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C.单纯地讲,一个单位裁减几个人的确算不了什么,但在现行的体制下,这是千.钧一发...的事,一不小心,会招来很多的麻烦。
D.在东洋纱厂里工作的包身工,没有人同情,没有人可怜,她们是“人人得而欺.....之.”,常常成为“拿莫温”“小荡管”的“出气筒”。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联合国成员都有义务交纳会费,根据规定,美国资金必须负责联合国运行费用的20%。
C.走进长影世纪城,如同走进梦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体现着设计匠心,体现着长影的魅力,体现着长春人的浪漫与热情。
D.原来大张旗鼓做促销的各种液态奶,在“三鹿”出事后,一夜之间竟被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等六大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部下架”!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新诗鉴赏辞典》序言(节选)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_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倪(nì寥落(liáo赁屋(lìn 不可估量(liǎngB、砥砺(dǐ踌躇(chú攒射(cuán 殒身不恤(yǔnC、憧憬(chōng桀骜(áo 儆戒(jǐng 毛骨悚然(sǒngD、气馁(něi 不惮(dān 蹂躏(róu言简意赅(gāi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戮没莫明其妙呕歌惆怅而归B.嗔目感人肺俯火钵张灯结采C.迟顿气势磅薄彳亍人事沧桑D.寥廓星辉斑斓辽阔夙兴夜寐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⑪、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______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质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⑫、那高高低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_____在我的周围。
⑬、中学生吸烟既_____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
A、创新弥漫违反B、创立弥留违反C、创新弥留违犯D、创立弥漫违犯4、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1至10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诗是在打破旧诗形式中站立起来的,但即使是“五四”时期的开路先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对传统持有的一种近乎“暧昧”的情绪:胡适是在“以文为诗”的“宋诗运动”中袭取传统的;俞平伯在《社会上对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中更是直言不讳:“我们现在对于古诗,觉得不能满意的地方自然很多,但艺术的巧妙,我们也非常惊服的。
”百年新诗总是要竭尽全力地摆脱传统诗学的影响,走上自己的道路,但事实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又回到了传统的层面之上,从新月派、象征派到现代派,新诗尽管吸收了许多西方诗歌的技巧,但与此同时,新诗无疑也再现了古典时代诗歌的格调与韵致;而中国诗歌会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50年代中后期两次大规模地采集民歌也确实再现了遥远的“采诗”景象,这些能够说明的问题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离开传统而谈新诗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百年新诗在文体重建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从传统诗学中寻找依据。
当然,那种要从形式与韵律的角度重新为新诗套上“枷锁”的做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新诗的文体建设要从传统诗学中寻找依据,但绝不是将过去的一切照搬过来。
从文体形式的角度上说,今天的新诗已经形成了形式灵活、文体自由的特点,那么,我们从吸收的角度上说,关键是应当从类似形式较为灵活多变的屈原骚体诗、宋词中找寻与传统的融合点。
(摘编自张立群《反思与重建——论百年新诗文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重构的可能》)材料二:“传统”是古已有之的,也可以是正在创造的。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2024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摈弃摒除鬓若刀裁濒临绝境B.嫡亲嘀咕枫叶荻花涤荡邪祟C.窜逃撺掇蹿红歌坛人头攒动D.黏液砧板拈花惹草沾沾自喜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笑魇蹂躏赝品放浪形骸B.厮打吞噬纨绔契而不舍C.讪笑脊髓寒暄以德抱怨D.逡巡阜盛悚然落木萧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襄阳地方特色小吃金刚酥享誉湖北,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就连回乡探亲的华侨也要多带几盒,这使得金刚酥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清明前夕,众多莘莘学子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来到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并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C.20xx年2月12日,朝鲜悍然进行的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半岛局势剑拔弩张。
D.3月22日晚,20xx年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中国男足在第93分钟利用门前混战实现了绝杀,以1:0击败了伊拉克队,拿到了三分。
队员们弹冠相庆,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欢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根据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所作的政府报告指出,中国仍将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在7.5%,并给经济结构重组以机会。
C.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弘扬科学精神,而且传播科学知识,还能激发青年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D. 行人闯红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漠视交通法规和生命的恶习,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劝学》的作者荀子,名况,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他为荀卿。
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了性恶论,在政治上他主张法后王。
B.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本】《秋日私语》秋天来了,它带着一种特别的气息,轻轻地走到了我们的身边。
这气息里有丰收的喜悦,也有淡淡的离愁。
在这样的季节里,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故事。
对于我来说,秋天不仅意味着自然界的收获,更是一段关于成长与变化的记忆。
总之,秋天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季节。
它教会了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不断向前迈进。
正如诗人所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问题】1.文章开头提到“秋天来了,它带着一种特别的气息”,请问这里的“特别的气息”具体指什么?(4分)A. 丰收的喜悦B. 淡淡的离愁C. 丰收的喜悦和淡淡的离愁D. 自然界的美丽景色2.根据文中描述,作者小时候与爷爷一起在田野里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述。
(4分)3.“做人要像这稻子一样,即使经历了风雨,也要坚强地站立着。
”这句话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4分)4.为什么说秋天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季节?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分)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人间草木》汪曾祺①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素心兰。
兰花素雅清逸,有隐士之风,而素心兰尤甚。
它开在深山石隙间,与世无争,自有一股仙风道骨。
我小时在家乡见过一种兰花,花瓣淡紫,中心白色,状如蝴蝶,香气浓郁,人们称之为“蝴蝶兰”。
这种兰花,我后来在北京见过,不是蝴蝶兰,而是素心兰。
素心兰的香气很淡,近乎没有,但有一种特别的气息,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我曾经在一本关于兰花的书里看到过这样的描述:“素心兰,清雅绝尘,幽香远播,有‘空谷佳人’之称。
”我觉得这是对素心兰最好的评价。
②秋天是属于菊花的季节。
菊花种类繁多,颜色各异,姿态万千。
有黄菊、白菊、红菊、墨菊……有的像球一样圆润,有的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恍若隔世B. 恶贯满盈赔了夫人又折兵C. 蹑手蹑脚纵横捭阖D. 惊心动魄略知一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
B. 为了确保高考的顺利进行,学校对所有考生进行了严格的封闭式管理。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展现出了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D.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爱心和耐心。
3. 下列诗句中,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一片金黄的麦田,就像铺满大地的金子。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小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的佼佼者。
D. 那条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面镜子。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稳重诚实B. 勤奋勇敢C. 精彩丰富D. 悲伤感慨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满载而归B.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 水落石出D. 青出于蓝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B. 这座山峰巍峨壮观。
C.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D. 那条小河清澈见底。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西瓜又大又圆。
B.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
D. 那个山峰高耸入云。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一年四季,各有各的韵味。
B. 他勤奋好学,聪明伶俐,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正确的是()A. 领略领略风光领略道理B. 倾诉倾诉衷肠倾诉心情C. 神秘神秘莫测神秘至极D. 竭尽竭尽所能竭尽全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心里非常高兴。
D. 我很喜欢这本书,每天都要看上几遍。
3. 下列诗句中,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B.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C.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
D.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欣慰欣喜若狂欣喜万分B. 沉重沉闷沉重如铅C. 稀疏稀奇稀疏平常D. 慷慨慷慨激昂慷慨大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词语中,出自《诗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列词语中,出自《离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词语中,出自《论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不经心漫无边际B. 恣意妄为恣意独行C. 恍若隔世恍若云烟D. 喜出望外喜出望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我对他的看法,从原来的否定变为现在的肯定。
C.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D.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女作家。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每天起早贪黑,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那个运动员在比赛中屡次犯规,引起了观众的不满。
C. 我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希望她能给我一些建议。
D.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了。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蓝天白云之间。
B. 春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宛如少女的长发。
C. 他走路的样子,像一只大猩猩,让人忍俊不禁。
D. 那个姑娘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美得让人陶醉。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在努力学习。
变换后:他努力学习,每天都在。
B. 原句:老师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变换后: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珍惜时间。
C. 原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变换后:同学们举手发言,纷纷。
D. 原句:这本书很受欢迎。
变换后:这本书,很受欢迎。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他高兴地说,“我们去公园玩吧。
”B. “你知道吗?”他问,“那座山叫什么名字?”C. “这本书很有趣。
”他笑着说,“你可以看看。
”D. “这个苹果多少钱?”他问,“我要买一个。
”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B.剔透(t)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C.愧怍(zu)媲美(p)趿拉(tā)一蹴而就(c)D.氛围(fn)倨傲(j)谄媚(xin)瞋目而视(chēn)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账,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B.现代哲学家大都不懂自然科学,或者只懂一百年前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有所了解的哲学家,几乎如恒河沙数。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
有《七录斋集》*。
C.《楚辞》作者屈原,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喜用香草、美人作比喻,表现复杂抽象的道德品质与主观意识。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
(4分)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
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
于是乎,出现了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
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
(不超过60字)(5分)二、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4分)春的感知严阵(1)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来一封短信,信上说: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下雪,而此时的江南,却已春意浮动,因此希望通过这几株兰草,给我带来一些春的感觉。
(2)友人带来的兰草,是放在蒲叶编织的包里外加草绳裹起来的,所以虽经路途遥远,我打开时,包里的泥土却依然保持着江南空气里的那种柔润。
看到兰草根部的那一团褐里透红的泥土,我不由想起江南那些如淡墨一样微微隐现于云影中的小山,我想,正是这些小山,正是这些小山的泥土,培育出了我面前的这些兰草吧。
(3)当我把这几株兰草,小心地栽进一只青花瓷盆里时,才发现兰草的根部居然已经发出几支小小的尖尖的裹得紧紧的青玉一样的花苞,看到这几支在窗外皑皑白雪映照下显得极其珍贵的花苞,想起胡适先生有关兰草的那首诗以及他面对从山中带来的兰草,一日看三遍,苞也没一个的失望和无奈,我不由感到春色乍然光临的那种幸运和喜悦。
(4)我想,这也许正是友人不远千里为我带来兰草的用意所在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
节气一到,大地春回,又有何处何地不在春天的萌动之中呢?因此,面对这几株兰草,我不免浮想纷涌。
(5)那么,雪里也有春色吗?有的。
只要大的气候到了,雪里也充满春意,你看到那些雪里的白杨吗?它戴雪的梢头,正孕满了三春的绿意。
你看到那些冰上的垂柳吗?它挂冰的枝条,正蕴含着柔情万千。
你看到那些梅园吗?你看到那些竹园吗?你看到那些樱桃园吗?你看到那些玫瑰园吗?此时此刻,它们也都在或深或浅的积雪里,忙碌地编织着它们春天的梦境,它们知道,在这个新的春天里,人们需要多少梅花,人们需要多少绿竹,人们需要多少樱桃,人们需要多少玫瑰。
(6)那么,风里也有春色吗?有的。
把皮帽摘下来,把棉帽摘下来,你便会感觉到这些依然带有寒意的风里,正怎样百般地将你爱抚。
你的发丝、你的衣袖、你的领口以及你的每一粒纽扣上,都会悄悄留下它带来的有着二十四番花信的憧憬。
难道不是吗?千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此时此刻正从我们身边似乎是默默的但却是一涌而过的人间最美丽最值得品味的风景。
(7)那么,雨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沉重的雨衣收起来,把雨伞也收起来。
不要遮住那些雨,不要挡着那些雨,去接受那满面的嫣红吧,去接受那满身的姹紫吧。
要知道,此刻在你面前出现的每一颗雨点里,都藏着一个开放的故事,此刻在你面前消失的每一阵雨声中,都留下了一片发展的辉煌。
(8)你知道山也有声音吗?你知道我们所有的山脉,此刻正在说什么吗?你当然知道水声,但你知道我们所有的水系,此刻正在说什么吗?那些美玉,那些青瓷,那些琴弦,那些绘画,那些溶化,那些凝固,那些打造,那些建筑。
那些普普通通的车轮,那些普普通通的道路,那些普普通通的脚印,那些普普通通的汗水和泪水,还有那些几乎司空见惯的普普通通的微笑里,普普通通的握手里和普普通通的呼吸里,都布满了留待你去解密的这个正在到来的全新的春天的数码。
(9)你注意到南极冰盖上那一面正在飘动的五星红旗吗?(10)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
(11)由此,我不由深深地感谢送我兰草的这位江南友人,因为这时我才知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
(《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8.第三段作者由眼前的兰草想到胡适的有关兰草的诗及其看兰草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9.以第五段为例,赏析作者描写雪中春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4分)10.第十段中说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
联系全文,请分类概括这一切所包含的内容。
(3分)11.最后一段写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二)现代诗歌鉴赏(6分)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1213题。
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12.这首诗歌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2分)13.如何理解诗中的老马形象?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
(22分)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1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脱身以逃(有时)B.忠义暴于朝廷(显露)C.视五人之死(比较)D.且矫诏纷出(假托)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A.亦以明死生之大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不能容于远近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臣死且不避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死而堙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A.肇锡余以嘉名B.夫晋,何厌之有?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求人可使报秦者1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4分)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苏轼《留侯论》)(二)2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4分,任选4小题,每小题1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3),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4)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鸿门宴》)(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四、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分)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