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腕管综合征

合集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腕管综合征松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护理体会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腕管综合征松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护理体会
无硬 结 、 痕产生 。 疤
1 病例 介绍
患 者 , ,6 , 持性 血 液 透 析 2 男 5岁 维 6年 , 手 双
2 护

麻 木 、 痛 、 指关 节 弯 曲 困难 2年 , 以夜 间 为 疼 手 尤 甚 。患者 于 1 8 9 4年 因“ 毒症 ” 尿 开始 行血 液透析 , 19 9 6年 改 行血 液 透 析滤 过 至今 , 析频 率 均 为 3 透
的相关护 理文献 报道较 为鲜 见 。本例 维持 性血液 透 析患者在 行腕 管综合 征松 解术 后发 生 了迟 发性
血 肿 , 过 精 心 的 治疗 与 护 理 , 得 了满 意 的疗 通 取 效 , 报道 如下 。 现
胀全部消退后恢复肝素抗凝。在 1后维持性血液 5 1 透析 过程 中 , 内瘘 功 能 良好 , 术部 位肿胀 处皮肤 手
值, 本例 患者 的检验 结果 未有 对 手术影 响 因素 。 预 防出血 : 术前 2 用 影响凝 血 的药物 如 1d停
1 ×1 / 血 红蛋 白 12g L, 小板 计数 9 × 1 0 L, 2 / 血 1 1 L; 0/ 透析前 肾功 能 : 素 氮 5 . o/ ,肌 尿 4 2mm lL
1 2日使用肝 素首 量 1 ,并 给 予 肝素 追加 量 5 0mg mg h 患 者 于 透 析 后 2h出现 手 术 部 位 局 部 肿 /, 胀 , 即给予绷 带局 部加 压 包 扎 4h 立 ,冰袋 冷 敷 4 h 此后 3次透 析 使 用 局 部 枸 橼 酸 抗 凝 。患 者肿 ,

心理 护 理 : 前评 估 患 者 的 心 理 状 况 , 术 了解
电图示 : 双侧正 中神经受损 , 以左侧腕段为主。 尤 诊断为透析相关淀粉样变 、 侧腕管综合征, 双 于 20 0 8年 1 月 行左 侧腕 管切 开 减压 和正 中神经 外 2

腕管综合征疾病详解

腕管综合征疾病详解

疾病名:腕管综合征英文名:carpal tunnel syndrome缩写:别名:疾病代码:ICD:G56.0概述: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年人好发,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Paget 于1853 年首先描述此病。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1.局部因素(1)引起腕管容积减小的因素:如Colles 骨折、Smith 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脱位后畸形愈合,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2)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2.全身性因素(1)引起神经变性的因素: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风等。

(2)改变体液平衡的因素:如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低下。

3.姿势因素用腕过度劳动者,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扶拐杖走路的残疾人,手指及腕关节反复屈伸。

Gellman 等人对77 例截瘫患者调查发现,其中有38 例(占49%)患有腕管综合征。

但需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病因不清楚。

发病机制:腕管是由腕骨沟和桥架其上的腕横韧带共同构成的骨纤维性管道。

腕管的桡侧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骨;背侧为头骨、舟骨、月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

腕横韧带尺侧附着于豌豆骨及钩骨沟,桡侧附着于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顶。

腕横韧带很坚韧,近似梯形,大小如一般的小邮票(约2cm×2cm),厚 1~2mm,远端与掌腱膜相延续,近端与腕掌侧韧带(前臂深筋膜)相延续,其位置约在近腕骨与掌骨基底部水平。

腕管的横断面略似椭圆形,其顶点在桡侧。

在腕管中有 9 条屈肌腱和 1 条神经(即正中神经)通过,腕管的面积与 9 条屈肌腱和 1 条神经的面积总和之比约为3∶1,因而,腕管的面积为腕管内容物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腕管综合征是指由于腕部的腕管周围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腕管是指尺骨和桡骨之间的骨壁和屈腕韧带形成的通道,通过该通道通过的结构包括肌腱、神经和血管。

当腕管周围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时,就会出现疼痛、麻木、刺痛、力量减弱和手指功能障碍等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腕管周围组织的结构改变,导致压迫或损伤神经和血管。

常见的病因包括韧带压迫、囊肿或肿瘤压迫、肌肉肥大、姿势不当以及重复性劳动等。

此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也可以引起腕管综合征发生。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手掌和手指的疼痛或麻木感,尤其是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症状加重。

病人还可能出现手指动作不灵活、握力减弱以及手指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

严重病例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和感觉异常。

诊断腕管综合征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认神经传导受损的范围和程度,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可用于明确病因。

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休息、使用支撑物、生物反馈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来减轻症状,包括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症状无法缓解的病例,手术通常是通过放松腕管周围的组织压迫来缓解症状。

预防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重复性劳动、适当休息、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定期进行手部和腕部的锻炼等。

此外,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控制基础疾病也有助于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总之,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腕管周围组织压迫或损伤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病症。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保证病情好转的关键。

通过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重复性劳动、适当休息以及进行手部和腕部的锻炼等方法,可以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展开全文腕管是什么,由什么组成?腕管,顾名思义,腕管位于手腕部前面,是一个外围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的管道,其内部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4 条指浅屈肌腱、4 条指深屈肌腱通过。

腕管是一缺乏伸展性的骨-韧带管道,任何因素造成的腕管容量减少或管道内压力增大,卡压正中神经均可导致腕管综合征。

该图片由作者提供什么是正中神经,其有什么功能?正中神经在腕管的远端分为感觉支和运动支,分别主管皮肤感觉和手指运动,如上图左侧图所示。

感觉支:分布于手掌的桡侧半皮肤(即: 掌心向前时,手掌的外侧半皮肤),拇指、示指、中指(1、2、3 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面皮肤(掌心向前时,第4 指的外侧半掌侧皮肤),并覆盖在相应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面的皮肤。

运动支:①使拇指外展运动;②使拇指向掌心屈曲运动;③使拇指近端指节屈曲;④屈曲示指、中指的近端指节和伸直其远端2 个指节。

正中神经受压时,支配的手指手掌皮肤感觉减弱,麻木、刺痛,严重时感觉缺失。

手指运动减弱,相关运动感觉费力,严重时,所支配手指活动能力丧失。

什么是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即我们常说的肌电图。

它是一种精确的定量检查方法,常用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腕管综合征的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检查末梢运动潜伏期、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和末梢感觉潜伏期,若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则认为正中神经损伤。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现在有人也称其为「鼠标手」、「键盘腕」症状,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腕管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后引起腕部以下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候群。

通俗的说,是从手臂通往手指的一根神经--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所致。

正中神经「指挥」3 个半手指,其中拇指、食指、中指会首先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

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桡侧(大拇指侧)3 个半手指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做抓、握、搓、捻等动作时费力,动作不灵活,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猿掌,晚期出现鱼际肌萎缩。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腕管综合征名词解释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 CTS)是一种常见的上肢慢性神经损伤,它是由于腕管内结构变化以及神经传导受到限制,从而引发的上肢病变性病症。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包括肌肉酸痛、疼痛、麻木、无力感等。

腕管的结构主要有腕管胶囊,腕管内有腱鞘和关节粘液囊,以及腱鞘和关节囊液的外侧表面,以及腱鞘和关节囊液之间的小空腔。

腕管内有若干结构,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腕管中神经,它是由腕管胶囊外的肌腱及腱鞘囊构成的。

神经是由外侧的肌腱储存的神经纤维加以组织构成的,神经走过多侧的腱鞘囊,继而穿过腱鞘,穿过关节粘液囊,最终在腕管内的外侧表面的小空腔中出口。

当病变发生时,病变性炎症会在腕管内部形成结构性变化,或者在腕管内形成硬化性变化,或者产生压迫,这些都会对腕管内的神经产生影响,从而引起症状。

一般情况下,腕管综合征的症状会出现在手掌的中央和食指的掌侧。

其中,手掌的中央部位的症状会包括疼痛、灼热感、麻木、感觉异常,126并可能有手指僵硬、无力,以及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

而食指掌侧部位的症状会包括疼痛、麻木、无力感等。

此外,腕管综合征还会导致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发痒、烧灼感、感觉异常、僵硬感等症状。

腕管综合征可以由放射性物质、化学酸碱及腕管压迫等原因引起,这些都可以造成病变性的炎症,从而引起神经病学症状。

有时腕管综合征会伴有集中性疼痛,这种疼痛称为“Carpal Tunnel Syndrome”,症状包括手指或者手腕内、掌侧及出口处有明显的疼痛、肿胀及灼热感。

如果患者没有正确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病情会延续,有时会变得更加的严重,造成手腕更严重的功能受损。

因此,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首先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和放射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并对患者进行腕管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也有多种,包括药物治疗、腕管成形术、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上肢慢性神经损伤,其症状表现为手掌和食指掌侧的疼痛、麻木、无力感等,患者应该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透中的肿胀手综合征

血透中的肿胀手综合征

血透中的肿胀手综合征
透析患者的手部及胳膊肿胀,静脉迂曲疼痛,严重时就像冻伤一样,特别影响他们的生活,这种情况就叫做肿胀手综合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做一个动静脉内瘘手术,手术后,上肢静脉回流显著增加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如果近心端静脉存在狭窄,可造成肢体远心端静脉回流阻力增大,组织灌注不良,发生肿胀手综合征。

因此,肿胀手综合征是动静脉内瘘的一个并发症,此并发症常见的原因如下:
透析患者的手部及胳膊肿胀,静脉迂曲疼痛,严重时就像冻伤一样,特别影响他们的生活,这种情况就叫做肿胀手综合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做一个动静脉内瘘手术,手术后,上肢静脉回流显著增加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如果近心端静脉存在狭窄,可造成肢体远心端静脉回流阻力增大,组织灌注不良,发生肿胀手综合征。

因此,肿胀手综合征是动静脉内瘘的一个并发症,此并发症常见的原因如下:
在治疗方面,回流静脉的狭窄梗阻是形成肿胀手的关键因素,故血透患者应特别注意回流静脉的保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中心静脉插管。

造瘘手术时应注意瘘口大小,静脉分支结扎,减少损伤,术后可行适当保健运动,应规范透析治疗,改善内环境,积极治疗引起血管内膜增生的原发病,可适当应用他汀类药物、远红外照射治疗,防治血管内膜增生,一般患者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握拳、抬高患肢、喜疗妥
外敷等可改善肿胀症状,若效果欠佳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血管内球囊扩张,特别严重的经过上述方法后肿胀无好转的可以考虑闭瘘,选择其他部位另行造瘘或插管透析。

对于每一位尿毒症透析患者而言,身上的每一条静脉都可能成为将来的“救命线”,如果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上肢肿胀及透析流量异常,请及时告知医生,及早治疗。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概述腕管是由腕骨构成底和两侧,腕横韧带横跨于其上构成一个骨-纤维隧道。

腕管内通过的有拇长屈肌腱、2-4指的浅、深屈肌腱以及正中神经及其伴行动脉。

正中神经最表浅,位于腕横韧带与其他肌腱之间。

拇长屈肌腱被桡侧滑囊包裹,其他肌腱为尺侧滑囊包裹。

当腕关节掌屈时,正中神经受压,同时用力握拳,则受压更剧。

正中神经出腕管后分支支配除拇内收肌以外的大鱼际诸肌、第1、2蚓状肌,及桡侧3 1/2手掌、指皮肤感觉。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外源性压迫最常见的是来源于掌侧的腕横韧带浅面对腕管产生的压力,此处只有皮肤和皮下组织。

皮肤严重瘢痕和良性肿瘤也可压迫,但较少见。

二、管腔变小由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粘液性水肿或因外伤后瘢痕形成而增厚;腕部骨折、脱位(桡骨下端骨折、腕骨骨折、月骨周围腕脱位等)可使腕管后壁或侧壁突向管腔,使腕管狭窄。

三、管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增大腕管内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脂肪瘤、外伤后血肿机化,以及滑囊炎、屈指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等,都将过多占据管腔内容积,而使腕管内各种结构互相挤压、摩擦,这时较为敏感的表现出功能障碍的即是正中神经。

四、部分病人虽然没有上述原因,但由于某些工作性质如木工、厨工等,长期使用腕部过度用力,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腕管内压力在过度屈腕时为中立位的100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300倍。

这种压力改变是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的原因。

临床表现一、症状好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为男性的5倍,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起病缓慢,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发胀,常入睡数小时后痛醒,适当抖动手腕后缓解。

二、体征正中神经分配区(拇、示、中指)皮肤感觉迟钝或过敏。

大鱼际可有萎缩,拇指对掌无力。

叩击腕部可出现Tinel征,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手的感觉异常可加重(Phalen试验),腕管内压增高。

血液透析—血透长期并发症

血液透析—血透长期并发症

血液透析—血透长期并发症长期血液透析为什么会合并腕管综合征维持性血透病人可能ß2-微球蛋白淀粉沉积,引起关节疼和活动障碍,临床表现为肩痛、腕管综合症和手指屈曲。

实际上腕管综合症就是全身全身淀粉样变的局部表现,多数因为正中神经通过狭窄的腕管时受压所致,透析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患者常有患侧手指麻木、烧灼感或者针刺样疼痛感,手僵硬或肿胀;有时可能手部感觉异常,疼痛可以放射到前臂;症状常在透析中或夜间加重,活动后减轻;常发生在造瘘测,未造瘘侧上肢也可发生;致残率高,但是死亡率低。

腕管综合征该如何治疗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阻止ß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性的进展,唯一的方法就是肾移植,其他方法都是姑息性的。

预防是关键,防治措施主要有:1,应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虽不能降低ß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性的发生率,但是能够延缓临床症状的发生,推迟腕管综合症的发生。

2,使用高通量、高效透析器,有普通透析器相比,可以不分清除ß2-微球蛋白。

3,间断行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较好清除ß2-微球蛋白。

4,采用血液灌流可以吸附ß2-微球蛋白。

5,有症状的患者可以给予止痛药,对于急性关节痛可采用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物,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

6,对于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有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行腕管松解术,多数有效,但2年内可以服用。

血液透析病人为什么会皮肤搔痒皮肤瘙痒主要原因如下:1,高钙血症,特别是伴有高磷血症时,易引起皮肤钙化并刺激局部肥大细胞,造成组胺释放,引起瘙痒。

2,一些未明确的尿毒症毒素的作用,经过充分透析后瘙痒可缓解。

3,对透析过程所用产品有低程度过敏。

4,与透析患者的皮肤干燥有关等。

什么是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症是透析病人合并的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之一,患者常常主诉腿部有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夜间突出,于静止时加剧,反复摆动肢体或行走后可稍减轻不适感。

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可能会导致患者抑郁,一般以上的透析患者会有轻重不等的不安腿综合症表现,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正。

以手工作业者多见。

[应用解剖]腕管是指腕掌侧的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所构成的骨-纤维隧道,其内有正中学段拇长愿肌慰和4个手指的指家用肌睫,指茂田就湖过,用中越用手找心,的手机建与腕横韧带之间。

[病因病机]在腕管内,通过的组织紧密排列,而且构成腕管的组织坚韧,无雅性,任何原因引起的腕营内的压力增高,均可使正中神经受压致神经功能障碍,产生临床症状。

腕部的创伤,如骨折、脱位、扭挫伤等,使腕横韧带增厚,或改变腕管的形状,或减少腕管的容积,或腕管内有脂肪瘤、腱鞘囊肿等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多,均可导致腕管的相对狭窄,使正中神经受压,发生腕管综合征。

[临床表现]本病主要表现为腕以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内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刺痛,可向肘、肩部放射,或伴有手握力减弱,拇指外展、对掌无力。

疼痛多在夜间、晨起或劳累后出现或加重,活动或甩手后症状可破轻。

寒冷季节患指可有发冷、发绀等改变。

用相长者大鱼际萎缩,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脱用。

可诊试验CTme碰门、旗试院、出许谈购阳性。

[诊断要点]1.病史无外伤史。

2. 临床症状患手饶侧3个半手指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夜间加重。

3.体征患手握力减弱,桡侧三个半指皮肤感觉减退,重者大鱼际肌菱缩。

所诊试验(Tinel征)、屈腕试验、出汗试验阳性。

4.辅助检查X线可见腕管原发骨骼病变。

肌电图检查可见正中神经腕部损害征象。

[辨证论治]以手法、药物、针灸、水针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1.手法治疗先按压、揉摩外关、阳溪、鱼际、合谷、劳宫等穴及痛点,然后将患手在轻度拔伸下,缓缓旋转、屈伸腕关节数次。

术者左手握住患者腕上,右手拇、示两指捏住患手拇指末节,向远心端迅速拔伸,以发生弹响为佳。

依次拔伸拇、示、中、环指。

2.针灸治疗取阳溪、外关、合谷、劳宫等穴。

3.药物治疗(1)内服药:治宜祛瘀通络为主,可选大活络丹等。

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不少人合并有腕管综合征(CTS)。

目前认为CTS 的成因可能是机体产生的β_2-微球蛋白(β_2-M)不能被排出,逐渐蓄积,由于炎症等诱因使其沉着于特定部位所致。

慢性透析疗法诱导期,患者血清β_2-M 浓度可高达25mg/dl。

随着透析的长期化,β_2-M 浓度继续增加,当超过40mg/dl 左右时,其浓度上升变缓。

1987年一年间,日本行慢性透析疗法的86112例患者中接受CTS 手术者1216例,占1.41%,男女比为1.3∶1.0。

透析未满1年的患者中作了CTS 手术的为0.03%,1~2年中的为0.07%,2~3年中的为0.05%,3~4年中的为0.07%,4~5年中的为0.13%,5~6年中的腕管综合征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嵌压引起的手疼痛、感觉异常、麻木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1975年,Warren等首先报道血液透析病人发生腕管综合征,近年来逐步认识到腕管综合征是长期血液透析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具有特殊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发病概况自60年代开展慢性血液透析工作以来,依赖透析生存的末期肾衰病人日渐增多,随着病人生命的延长,长期透析引起的晚期并发症也临床表现: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疼痛、肿胀或麻刺感,尤以夜间或透析期间加重,晚期患者出现单纯的鱼际肌萎缩。

自20世纪60年代对肾衰进行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缺血,从而出现神经传导受损并伴随麻木、疼痛的周围神经嵌卡综合征。

它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相关性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原因系大量β2微球蛋白沉积于腕管内压迫正中神经所致,其临床表现与外科常见的CTS相同,近年来,CTS已经逐渐成为维持性血透患者常见的致残性并发症之一。

目前治疗CTS有腕管松解术和非手术治疗,CTS的非手术治疗是指常规的类固醇局部注射。

维持性血透患者CTS的非手术治疗除了常规方法外,可通过血透串联血液灌流清除体内的β2-MG以延缓病情进展。

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腕管综合征5例

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腕管综合征5例

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腕管综合征5例张兆锋钱均黄一雄侯明钟沈尊理贾万新摘要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病因。

方法对5例长期血透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相关观察及检查。

结果透析性腕管综合征有其特征性临床表现。

结论透析性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综合征,应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

关键词血液透析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 five patients on long term hemodialysis.//ZHANG Zhao-feng,QIAN Jun,HUANG Yi-xiong,et al.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20008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and etiology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 patients receiving long term hemodialysis. Method:five patients undergoing long term hemodialysis affected carpal tunnel syndrome were observed and examined .Results:hemodialysis associated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s chracterised in clinical. Conclusio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 patients on long term hemodialysis is a special kind of syndrome which should be dignosis,therapy and precaution early.Key words Hemodialysis; Carpal tunnel syndrome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嵌压引起的手部疼痛、感觉异常、手指麻木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组合型人工肾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组合型人工肾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是 当 前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 难 题 之 一 … 。 Znr 等 和 i a gf
作者单位 : 50 4 00湖北恩施 , 民族学院附属医院 肾病 内科 4 湖北
Go m n r d a 等使用标记 的 p 微球蛋 白方法进行体 内及体 l 2 外实验证实了透析膜对 8 2微球蛋白有吸附能力 。 ( 下转 第 2 1 ) 1页
2 结 果
率。本研究着 重观 察组 合型 人工 肾透 析对 腕管 综 合
征的影响。
1 对 象与 方 法
1 1 研究对 象 选 择 我 院维持 性 血 液透 析 患者 4 . 2 名, 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器组和组合型人工 肾组 各 2 1 例 。透析 龄超 过 l 2个 月 , 情稳 定 , 慢性 感染 、 病 无 肿 瘤及血液系统疾病。 12 材料 和方法 高通量 透析器组 采用费 森 A 60 . V 0 透析器 , 瑞典 A 9 K 5透析机 ; 组合型人工 肾在 高通 量透 析器组的基 础上串连 H A树脂血液灌流器 。 高通量 透 析器 组 ( 周 2次 ) 组 合 型人 工 肾 组 每 ,
2l 第 2 00年 O卷 第 3
・2 09 ・
组 合 型 人 工 肾 透 析 治 疗 慢 性 肾衰 竭 腕 管综 合 征 的 临 床 观 察
谭 德 敏
【 摘要】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 肾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4 例慢性 2
肾衰竭 行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 , 随机分 为高通 量透 析器 组和组合型人工肾组各 2 例 , 1 高通量透析器组应 用费 森 A 60透析器 , 合型人工 肾组 在高通量透析器组 的基础上 串连 H V0 组 A树脂 血液灌流 。治疗前 、 后分 别测定 患者血 中 B 2微球蛋 白( 2 1 MG) 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 情况 。结 果 组 合型人 工 肾组 治疗后 症状 和体 征 明显 3 , 改善 , 2微球蛋 白明显下降 。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和组合 型人 工 肾透 析均改 善维持 性血液 透析患 者的临 床 B 症状 , 组合型人工。 但 肾更明显 ,2 [ MG清 除率更低 。 3

腕管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手腕处的腕管过于狭窄而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保守治疗
对于轻度的或早期的病例,可以尝试保守治疗:
1. 避免重复磨损:限制重复性手部活动和姿势,以减少手腕的压力。

2. 暂停活动:停止导致症状的某些活动,如打字、使用鼠标等,部分病人手腕好转后还可以逐渐恢复。

3. 物理治疗:可采用局部理疗、按摩、包括冷敷热敷疗法等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

4. 药物治疗:可采用口服及局部涂敷等方法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

二、手术治疗
当病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且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是腕管解剖术,即手术通过切除手腕处的腕管的部分或全部来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最佳治疗方法需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患者在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完整的身体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透析患者“抓握”无力,当心患上这种病

透析患者“抓握”无力,当心患上这种病

把三叉神经痛当牙痛,女子误拔3颗牙☉张青梅/郑 琳外五科主任鲁明结合她的症状及表现,明确诊断为右侧三叉神经痛。

考虑到保守治疗没有明显效果,鲁明建议王姐手术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后,去年12月31日,鲁明在王姐脸上打了一个针尖样的小孔,利用这个小孔在全麻下为她实施了微球囊压迫术。

“现在脸颊不痛了。

”王姐顺利康复出院。

鲁明介绍,微球囊压迫术也称“针尖内手术”,整个创口仅一个针眼大小,操作时间大约10分钟,特别适合年老、体弱、有严重系统疾病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

鲁明提醒,三叉神经痛很难自愈,如果诊断有误,后果严重,所以当脸部有明显剧疼时,请立即到神经科就诊。

(摘自《广州日报》)月份开始,疼痛又加剧了。

每次吃饭前,王姐都要先吃药,等药效来了,再赶紧吃饭。

否则就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

王姐回忆,有一次开着摩托车在路上,风轻轻一吹,疼痛就发作了。

“双手无意识地放开车把手去捂住右脸颊,失去控制的摩托车随即倒地,险些酿成大祸。

”为寻求进一步的诊疗,王姐找到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该院接诊的副院长、神经 透析患者“抓握”无力,当心患上这种病☉杨 彦“现在手腕不感觉疼了,可以正常拿筷子吃饭了,最开心的是第二天就能正常透析,不影响治疗。

真的太感谢高主任了!”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高民团队成功为七旬李奶奶施行手术,困扰老人多年的顽疾终于治好了。

李奶奶是位尿毒症患者,透析已12年。

这几年来,李奶奶总是感觉双手疼痛、麻木,伸不直,渐渐地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到医院一检查,才得知患上了“腕管综合征”。

据介绍,常见的腕管综合征也叫“鼠标手”,顾名思义此病与操作鼠标过多有关,主要是因为正中神经通过的腕管变窄使得正中神经受卡压而缺血,导致正中神经功能损害的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临床主要表现为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和麻木,以中指为重,疼痛和麻木往往夜间更加明显。

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手运动功能障碍,如做抓、握、搓、捻等动作时费力,动作不灵活,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1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面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症。

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的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及麻木,以中指显著。

夜间疼痛比较明显,可放射至前臂及肩部。

因为正中神经掌皮支在前臂下端发出,从腕横韧带表面通过,故不山现手掌的感觉异常。

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肌力减退,常有大鱼际肌萎缩。

个别病例晚期出现神经营养改变,如手指发凉、发绀、指甲增厚脱落、少汗等。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检查:压迫或叩击腕横韧带,背伸腕关节时疼痛加重;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腕部,手掌面,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痛,或者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疼痛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可放射到肘,肩部,白天活动及甩手后减轻;上述部位的感觉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瘫痪,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且连续几天不缓解,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早日作出诊断,采取措施治疗。

偶尔会有患者因长期病变,从而致使拇指下的“大鱼际”肌肉出现萎缩,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间歇性皮肤发白。

腕管综合征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

在病变的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和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的病变。

腕管综合征好发于30~50岁年龄,女性为男性的5倍,双侧发病者约占1/3~1/2,双侧发病者女∶男为9∶1,由于正中神经受压,拇,食,中指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而致醒,活动后缓解,少数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而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发生大鱼际肌萎缩,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

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付文成;叶朝阳
【期刊名称】《中国血液净化》
【年(卷),期】2004(3)1
【摘要】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DCTS)是长期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重要表现,系大量β3-微球蛋白(β2-MG)沉积于腕管内压迫正中神经所致。

该病随着透析持续时间的延长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已成为长期透析患者的主要致残并发症。

用铜仿膜透析15年以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付文成;叶朝阳
【作者单位】200003,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上海解放军肾病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16
【相关文献】
1.一例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护理 [J], 邱碧辉;符霞;叶锡兰;宁志芳
2.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J], 陈静;张斌;马晓红
3.超声引导下的环线切割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J], 徐斌;吴楠;符常河;唐彬
4.手术治疗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二例 [J], 郑尘非;徐玉兰;王绿萍
5.电针为主综合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张翠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
1、正中神经的走行:自臂丛内外侧束发出后 沿肱动脉外侧下行,在肘窝处位于肱二头 肌腱膜深面,然后在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 入前臂,沿前臂深浅二肌群间下行,至腕 部变浅紧贴掌长肌深面,指浅屈肌浅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腕横韧带内入掌。
正中神经的分支:在前臂远端,与桡侧腕屈 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发出掌皮支,分布 于掌心及鱼际皮肤;
2、胸廓出口综合征:为臂丛神经压迫,手臂内侧感 觉异常,麻木痛。常位于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 区,另外还有锁骨下血管的压迫症状。
【治疗】
1、非手术治疗: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CTS是 有效的,适合于症状轻、病程短、全身情况不允 许手术的患者。
治疗方法包括 1)、外固定:症状明显者,用石膏托或夹板 固
易患人群
不但电脑族易患,其它一些频繁使用双 手的工作者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 建筑设计师、矿工等都可能患此种病。此 外,一些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 也可能患上腕管综合症。
【解剖】
腕管为腕掌侧一个骨性纤维管道,其桡侧 为舟状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 状骨,背侧为头状骨、舟状骨、小多角骨 及覆盖其上的韧带,掌侧为腕横韧带。腕 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 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9条肌腱,1条神 经)
(此检查目前在临床上被认为是最准确的诊断方式 )
MRI检查
腕管内压力测定
超声检查--超声测量正中神经的截面积是诊断腕管 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鉴别诊断】
大多数病人不需作检查,仅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则 能作出明确诊断;但仍需与颈椎病及胸廓出口综 合征等疾病鉴别。
1、颈椎病神经根型:除腕部以远的症状外尚有前臂、 上臂的改变, Phalen征阴性。
定腕部于轻度背伸位1-2周。 2)、服消炎止痛类药物。 3)、腕管封闭:用利多卡因和类固醇制剂作腕管内
注射,每周一次,3-4次一疗程 4)中医理疗。
封闭 进针部位
进针深度
2、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2周无效,急性的 CTS,腕管内占位性病变的,症状较重的, 应及早行手术治疗。切断腕横韧带,解除 对正中神经的压迫。有时需同时进行正中 神经束间松解术。
3. 占位性病变:腱鞘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多
4. 慢性劳损,如过度掌屈、背伸;或退行性变, 腕骨骨质增生等
5. 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多见于妊娠(体液滞留)、 哺乳、绝经期妇女,也可见于甲低患者(改变体 液平衡 )、糖尿病(引起神经变性)
【病理】
病变初期正中神经水肿、充血,逐渐由于 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纤维化,神经轴 突压缩和髓磷脂鞘消失,最后神经组织转 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 织代替,成为不可逆改变。
5、屈腕试验(Phalen试验)和神经干叩 击试验(Tinel征)均阳性。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腕关节极度掌屈, 一分钟后,自觉正中神经单一支配区麻木 加重者为阳性。可双侧对比。也可在屈腕 时,检查者拇指压迫腕部正中神经部位, 一分钟后,麻木加重者为阳性。
神经叩击实验(Tinel征):用手指轻叩腕部, 如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异常感者为阳性。
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 “女性对自己 的身体感受比较在意,更容易觉察身体的疼痛, 对疼痛倾向于“大惊小怪”,而男性恰恰相反。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急剧改变,愈来愈多的人 每天长时间接触、使用电脑,重复着在键盘上打 字和移动鼠标,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
的活动,这种病症也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 的现代文明病——“鼠标手”
腕管综合征 carpal tunnel syndrome
( CTS )
(鼠标手 )
【概述】
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的一系列 症候群。又称迟发型正中神经麻痹。
易发人群:多见于30~60岁女性,男女 比为1:2~5。 易发部位:腕管内,多为单侧。
女>男是因为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 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女性较多从事繁琐、
入掌后发出鱼际支(返支)和3条指掌侧总 神经。
【解剖】
2、正中神经的支配:前臂大部屈肌群;
手掌:大鱼际的三个鱼际肌-拇对掌肌、拇 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及第1、2蚓状肌 ;
3、感觉:手掌侧拇、食、中及环指桡侧半, 手背侧示、中指远节。
4、运动:鱼际支瘫痪-拇指不能对掌,不能 与手掌平面成90度角,不能用拇指指腹接 触其他指尖,或出现猿手畸形。
【临床表现】
1、30-60岁的劳动人群。 2、腕部、手掌桡侧、桡侧3或4个手指桡侧麻 木、疼痛、蚁走感,症状夜间或清晨明显, 可放射到肘、肩部。活动及甩手后减轻。
3、上述区域感觉减弱或消失--以示、中指末 节掌面为多。拇外展、屈曲和对掌肌力减弱。 压迫腕掌侧、背伸腕关节可加重症状。
【临床表现】
4、严重者,可见鱼际肌萎缩、瘫痪。拇指、 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成为 不可逆的改变。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 )
神经叩击实验(Tinel征)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
2、屈腕试验(Phalen试验)阳性。 3、神经叩击实验(Tinel征)阳性。
4、腕管封闭后症状明显消退。

5、辅助检查:
X线片--是否有骨性的压迫。
电生理检查--比较敏感、可靠的指标。肌电图检查 示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有变缓 。
【解剖】
【病因】
任何能使腕管内容物增多、增大或使腕管容积缩 小的因素均可导致本病。多数病人病因不明,主 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腕部外伤:包括骨折、脱位、扭伤、挫伤等, 改变了腕管的形状,减少了腕管原有的容积 2.腕管内各肌腱周围发生慢性炎症改变:如非特 异性屈肌肌腱滑囊炎、类风湿性肌腱滑膜炎、急 性钙化性肌腱炎等,滑膜增生,体积增大
①常规手术治疗--切断腕横韧带,解除对正 中神经的压迫。优点是松解彻底,适应症 广泛,还适应于继发性病例。缺点是创伤 大、痛苦多,病人恐惧心理。
常规的手术方法即沿大鱼际皮纹尺侧作弧 形切口,向近侧延伸至腕关节掌腕皮纹, 切开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该术式已在 临床运用多年,疗效肯定。常规做正中神 经外膜松解。除非有明显神经受损的证据, 否则不宜盲目做正中神经束间松解,以免 损伤神经纤维。腕管内注射泼尼松龙,减 轻炎性反应,减少瘢痕及粘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