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综述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综述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综述作者:秦文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0期摘要: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在母语习得领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是在二语习得领域或者外语学习中是否也存在关键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本文主要回顾和介绍了关于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同时对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意义与局限进行了概括与讨论。

关键词:关键期假说;二语习得;年龄[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1、引言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概念最早来自生物学,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关键期阶段,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个体行为的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

有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生物体在某种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确实存在关键期。

后来从20世纪50、60 年代开始,这一概念被应用到语言习得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成为二语习得中的重要问题(崔刚,2011)。

许多学者对年龄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回顾和介绍了其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意义与局限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与讨论。

2、理论基础年龄,与性别、天赋和动机等个体因素一样,被认为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

但是概括来说,年龄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并且是具有争议的。

最早将关键期假说应用到儿童语言习得领域的是Penfiled和Roberts(1959),他们认为儿童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最佳时间是9岁之前,也就是关键期。

9岁之后人类大脑开始逐渐变得僵硬死板。

60年代,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g 发展了这一观点,并提出了著名的关键期(又称临界期)假说。

他认为,在语言的习得中存在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语言的习得比较容易轻松,而过了这个时期,语言的习得相对更加越来越困难。

他将这个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定义到二岁开始至青春期之前。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是指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最强大和最有效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逐渐减弱。

这个假说对于幼儿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根据关键期假说,幼儿时期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机。

在幼儿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特别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能力和语音、语法的感知能力都非常敏感。

在幼儿时期进行英语教学,可以更加高效地促进孩子的语言习得。

关键期假说也强调了输入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能够更好地习得语言。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包括图片、故事、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幼儿英语教学需要注重语言环境的创设。

关键期假说认为,孩子在学习第二语言时,需要置身于具有该语言环境中。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仿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情境,创设一个浸泡式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更好地习得英语。

幼儿英语教学需要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

关键期假说强调,幼儿学习语言是通过积极参与和与他人的互动来实现的。

教师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歌唱、动画等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关键期假说对幼儿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幼儿时期进行英语教学,可以更好地利用孩子的学习能力,注重语言输入、语言环境创设和趣味互动,提高幼儿的英语习得效果。

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多元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英师11101班201100495姓名:关于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摘要: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

通过对近20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分析,大概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和评介外国理论,二是探讨年龄差异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年龄因素,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领域。

但是,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

(王初明,2001)我国学者除了翻译介绍国外理论以外,还主要探讨了所谓临界期或关键期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等问题,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问世。

下面,笔者将对近20年来关于二语习得年龄问题的论文作一综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翻译、评介国外理论的论著国外有关二语习得年龄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多围绕着所谓的关键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或译临界期假说)展开的。

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想来自Lennenberg(1967),后来围绕此理论形成支持派和反对派。

我国学者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主要集中在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介绍和评述上。

戴曼纯介绍了C .Snow和M. Hoefnagel-hohle(1978)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以及一些学者有关“敏感期”假设的实验研究(戴曼纯,1994)。

王初明就国外语言习得临界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致介绍(王初明,2001)。

王立非和李瑛就美国二语习得专家David Birdsong在1999年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假设》(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一书作了评介(王立非、李瑛,200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及其研究视角的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及其研究视角的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及其研究视角提要:第二语言研究的历史短暂但其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理论和流派,它是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下面,我们就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视角作一下简单的了解。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研究视角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兴趣并开展研究要始于五十年代初weinreich(1953)在他的著作《语言的联系》一书中讨论了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体系的关系,并提出了“干扰”(interference)这一重要概念。

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robret lado 提出了语言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现象。

他认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第二语言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第二语言和母语不同的地方,两种语言相同之处的迁移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同之处的迁移,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消极的影响。

到了六十年代末,corder 提出了“偏误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二语习得者语言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发表了著名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文。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

“中介语”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70年代末、80年代初,krashen(1982)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型,这一模型全面的解释了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并且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议也最多的语言习得模型。

八十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以认知理论为基础探讨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语言运用的过程。

有人认为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有观点说语言系统和认知过程分别按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不同的信息。

(完整版)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完整版)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徙研究前言:二语习得的母语迁徙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围,亦属于心理学范围。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平常指母语习得今后的任何其余语言学习。

“母语迁徙”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踊跃促使或悲观搅乱的作用。

跟着经济的全世界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以阻截的潮流。

可是,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遇到母语的影响,致使不理想的结果。

“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母语迁徙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因为遇到自己母语知识系统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系统移植到英语应用上。

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徙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供给了新思路;有益于国内英语讲课的发展,启迪教师帮助学生战胜母语迁徙的搅乱,促使迁徙,进而提升外语讲课的奏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徙研究的方面在有关文件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徙的理论,母语迁徙的表现形式,母语迁徙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徙现象对教与学的启迪这四个方面张开阐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徙,下边就从这几个方面张开阐述1.1 母语迁徙的研究历理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月,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讲课;二十世纪六十年月Lado 专家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分析假说。

20 世纪 60年关到70年月初,乔姆斯基广泛语法看法,过渡语 ( inter —language ,也称中介语 ) 理论、错误会析 ( error analysis ,也称偏误会析 ) 流行。

在比较分析研究中张开了大批实证研究,此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的确证了然 Lado 等人的理论可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可以解说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常常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像的地方更简单出错误等,同时比较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展望能力也遇到了思疑。

1970 年月末、 1980 年月初,标志理论被引入母语迁徙现象研究领域。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杨洪娟(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10)Scovel (2001)认为,关键期(critical period,也称“临界期”或“敏感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在具体的年龄期限、受影响的语言领域以及关键期的形成原因等方面都有不同看法。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旨在对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概念、第二语言习得是否存在关键期的证据、受影响的领域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并提出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一、语言语言习得关键期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关键期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关键期阶段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个体行为发展特别容易,发展十分迅速。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体在某种行为的形成中确实存在关键期。

例如,Gould 和Marler(1987)对冠雀的研究表明,成年雄雀的叫声中含有某些特定的音符,这种音符能自动触发雄雏雀脑中的收录装置,雄雏雀只有出生后的40- 50 天内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日后才会鸣叫。

过了这段时间,即使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也不会鸣叫。

在本例中,出生后的40- 50 天就是雄雏雀发展鸣叫行为的关键期。

语言习得关键期是指在人生发展的某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情况下,轻松、快速地学习一门外语。

首先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概念的是Lenneberg,他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

Lenneberg (1967)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儿童一般都在一岁半到两岁半期间开始说话?他认为说话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儿童开始说话的时间是生理成熟的结果。

他指出语言习得的重大事件总是与生理成熟的其他事件(站立、行走等)联系在一起,他们有一种同步关系。

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大脑的发育。

人的大脑在出生后迅速发育,大约两岁时,就已经达到成熟值的60%。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语言习得存在一个关键期,即在特定年龄段内学习语言的效果会更好。

这一假说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许多研究者认为,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于外语学习的启示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外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研究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可以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改进提供新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要包括探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分析该假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通过对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作为二语习得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对于了解人类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对我国外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和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为我国外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深入研究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完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丰富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内容,推动外语教学向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新思路、新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概述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是指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特定语言的学习最为容易和有效。

浅谈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研究综述

浅谈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研究综述

浅谈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本文简述了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和一些相关研究,并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共识以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一、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相关理论解释(一)大脑“侧化期”理论“关键期”假设最初提出与母语习得有关。

神经学家penfield和rberts认为,人的一生中有一段固定时期可以自然、容易地学习语言,错过这一阶段,一般很难完全成功地习得母语,这就是“关键期”假设(ritialperidhypthesis,简称ph)。

他们认为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十年是语言的最佳习得时期,因为这时候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1967年,列尼伯格(lenneberg)在他的著作《语言生物学基捶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理论假设。

他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将“关键期”与大脑“侧化期”等同起来。

(二)内在论另一个引发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研究热潮的理论是乔姆斯基(hsky)的内在论(innatethery)。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来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普遍语法(universalgraar,简称ug)和习得机制(lad),当这一机制受到某一具体语言材料的刺激后,儿童大脑中的ug则转化为该语音经验所代表的具体语法。

例如当接受到以英语为语音经验的刺激后,ug则转变为英语语法;同样,以汉语作为语音经验作用于ug,所转化的具体语法为汉语语法。

因此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在0~4岁就能完成。

后续的研究者认为,如果在ug转化之前进行多语语音刺激,儿童完全有可能掌握多种语言,并以双语或多语地区的儿童语言学习作为例证。

(三)语言习得进化理论语言习得进化理论认为,儿童获得语言后,习得能力自然失去。

早期学习语言是为了在一生更长的时期内获得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因此,虽然人在整个成年期一直都在使用语言,但是语言学习机制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完成其使命。

进化模式对语言学习机制的解释是:关键期大约在青春期结束时,在这一阶段,促进发展的选择压力降低,发展的动力减弱。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评述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评述

不够成熟 , 方法未必一定能够验证 自己的假设; 三是缺少对语 言能力进行全面研究 ,一般把对 语言某一方面能力的研究结论推广之全部。这 样得出的结论并不科学 。 除此之外 , 语音研究还 存在一定的困难 : 受试发音的标准与否如何评 判? 标准的 目标 语该如何选择?总之 , 就研究本 身而言 , 存在很 多缺点 , 能够充分证明关键期存 在的证据几乎没有 。 总之 , 用关键期假说解释二语发音的外 国 腔问题 , 不合理的 , 是 正如上述所 说的 , 国腔 外 的产生受诸多 因素 的影响 ,我们应该用科学 的 态度来看待这个 问题 。
期 是 5岁 。B № (9 3认 为 , 言 障 碍 最 大 可 能 19 ) 语 恢 复 的 时 问是 在 儿 童 5岁 之前 。 尽 管 意 见不 一
(9919) 18 ,9 1认为关键期大概 到 1 5岁结束。总 之 ,说法不一的研究结果使得人 们对 二语习得 的关键期的存在受到质疑。 除此之外 ,二语习得关键期 的反对 者不 乏 其人。B dog 92 i s ( 9) r n 1 用句法判断来测 试以英 语 为母语 的法语二语学习者 。 结果 表明 , 过了青春 期才开始学习法语的成人 ,他们 的句法 判断能 力和当地人 的水平相当。这一结果再 次否认 了 二语习得关键期的存在 。 4 第二语言发音和年龄 的关 系 关 键期假说的提出主要根据 年龄对 二语 口 语的影 响。Ln( 9 ) 为: 6岁前 开始学 习 og 90 认 a 1 .

1 8— 7
致 , 总体看来 , 但 语言习得关键期一般指从出生 到青春期 之前这段时间 ,尤其 5 岁之前 较为关 键。在这段时期 , 儿童通过语言环境的刺激 , 轻 松习得语 言, 了这个时问 , 过 学习语言的效率 就 会降低 , 并且困难也会越来越大。 根据 上述 内容, 可以看出语言习得 的最 佳 时期是在青春期之前 , 过了这个时期 , 由于某 种 原因没有 习得语言 的,若要再次习得就 变得非 常困难。不过 ,关键期假说只是针对 一语提出 的 , 否适用 于二语还有待进一步地考察 。 是 f t e o it fr e e r h n c i d v l p- 国腔就 更明显。第一语 言的丧失或减弱 可以减 o h S c ey o rs a c i h l de e o - 2 支持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 究 二语习得 关键期假说的支持者 中, 最具代 少感知 到的第二语言中的外 国腔 (l e 9 9 。 m n 8 (_ ,Sr lN .3 ) Fe , 9 ) g1 eL 5 3_ ei o 3. 4 a 2 表性的就是 Jh sn与 N w ot(9 919 )和 ono epr 18, 1 9 B nar 19 )研究 了母语 是荷兰语 , oget 9 9 s( 二 【】i sn ,D.Ut t t imet n scn 2Br o g d lmae at n n i eod i a a g a e c u st n i n u g ,9 2 Jh sn (9 2 的 研 究 。 Jhl n 与 N w ot 语是英 语的学习者 , ono 19) o I0 s epr 以及母语是荷 兰语 , 二语是 ln u g a q iio .La g a e1 9 . ( 9 9 运用句法判断进 行实验 , 18 ) 被试是母语 为 法语的学习者 ,这些受试 中有一部分是 在正规 【 Bo n 3 rw ,H.D r c lso ag ae I 1 ] .Pi i e fL n ug 瑚I一 n p 1 n a d i昏 oeg u n u g 1朗c ig 汉语或朝 鲜语 的 3 3 — 9岁移居美 国者 , 实验结果 教育机构学习第二语言 , l 到 8岁才接触 以 目标 ig n 1 h n F r i La g a e l h n n Re e r h P e s 0 5 显示 : 7岁之前移居美 国的 被试英语 水平 和本 语为母语 者的语言输入 ,结果二语发音水平基 a d s a c r s ,2 0 . 国人没有多大差别 ;- 6 8 1 岁移居美 国的被试 英 本能够达到本族人的水平 。 这说明 , 年龄是阻碍 作者简介 : 姚宏 霞, 年龄 :3岁, 3 籍贯 : 肃 甘 职位 : 西北师 范大学在读研 究 语水平随年龄呈现下降趋势 。 6 以后移居美 外语学 习者达到本民族 人发音水平 的重 要因索 省白银 市景泰县 , 1岁 国的被试英语水平 比其他年龄组 的都差 。 因此 , 的观点 , 有失偏颇 。 促使二语学习者的发音达到 生 . 究方 向 : 语教 学论 。 研 英 Jhsn与 N w ot认为 , ono e pr 年龄对 二语 学习是有 这一水平的因素有 : 大量 目标语 的输 人 .. b 二 语学习者的模仿能力及模仿愿 望 : 二 语学 习 c . 影响的 。 这说明关键期是存在 的。 3反对二语 习得关键期假说 的研究 者学习二语的动机的等等。 H kt 19) 为 , 明关键 期存 在 必须 au ( 9 a9 认 证 根据上述研究 , 不难发现 , 把年龄看作是影 满 足以下四个条件 : 首先 , 关键期存在 的起始和 响二语发音主要 因素 ,并以此认 为二语习得存 结束 的时间应该明确; 其次 , 关键期结束后 的二 在关键期的结论让人质疑。 首 先 ,关 键 期 假 说 无 法 准 确 解 释 年 龄 对 二 语 习得水平应该 和关键期 内的明显不 同: 另外 , 关键期 内的和关键 期前后 的语言行为应有质 的 语 发音的影响。 问题在于 : 其 不能指 出从哪个 差别 。最后 , 关键期内 , 二语习得 不应受到环境 年龄段开始学习第二语言 ,发音的准确性明显 因素的影响 , 在此期间 , 无论环境好坏个体都会 降低 。b关键期假说没有直接的证据来验证。 . 其次 ,二语发音方面的研究没有得 出一致 习得二语 。 根据上述的第一个条件 , 键期应该 关 方法 , 受试及评估 有 明确 的起始和结束时问 , 关于这个 问题 , 研究 的结论 。由于所采用 的材料 , 者各抒己见 。L re e e br m g认为关键期 应是 2岁 方法 的不 同, 导致结 果大相径庭 。 二语 习得研究 到青春期。Kahn17 ) 为 5岁大脑侧化 完 存在诸 多不足的地方 :一是可供选择 的受试人 rse(9 3 ̄ 很难找到合适 的样本 ; 二是研究 的方法 成 ,关 键 期 就 此 结 束 。Jh sn与 N w ot 群有限 , o no e pr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综述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综述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综述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是否存在关键期这一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介绍“关键期假说”的产生与发展,回顾了这一假说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相关实证研究及成果,提出了今后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关键期假说”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关键期的定义过于泛化、对照试验可比性不强以及研究范围划分不够明确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标签: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年龄因素目的语水平一、引言“关键期”这一假说最早源于生物学。

Lorenz(1937)通过观察雏鸭身上出现的印记行为,提出可能产生印记的有效期间为“发展关键期”,并将之推广到人类器官的发育过程中。

20世纪50年代,Penfield&Robert(1959)將“关键期”这一说法借鉴到语言习得领域,他们认为,人类语言学习过程同人体器官发育过程一样,也存在一个重要阶段。

随后,Lenneberg(1967)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讨论。

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关键期假说”在母语习得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它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的争论还远未结束,语言学家们各抒己见,就“二语习得领域关键期是否存在”以及“其具体的起止时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二、一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关键期假说”认为,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学习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存在一个时间段,对语言的习得至关重要,过了这个阶段之后,语言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近年来,“关键期存在”这一观点已经在第一语言习得领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证实,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关键期的具体时间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作为最早把“关键期假说”这一理论引入语言学领域的学者,Penfield&Robert(1959)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时间是10岁之前,在这个时间段内,儿童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大脑偏侧化逐渐完成,大脑的可塑性消失,人类的语言机能基本由左脑控制,所以人们在学习语言时会感到吃力。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引言语言习得从婴儿期开始,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发生关键期现象。

关键期是指某个动物或人在特定生理时期内对某种特定环境刺激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或学习习惯的时期。

在语言习得方面,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人在14岁前后学习外语比成年后学习要容易得多。

幼儿英语教学也是根据这个假说来进行的。

本文将结合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和幼儿英语教学的实践,分析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是指儿童在特定的生理和心理时期内学习第二语言会更容易。

这个理论最早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尼科比奇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语言是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获得的,并且关键期是11岁。

此后,很多语言学家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验,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儿童在特定时期内学习第二语言的效果要更好。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背后的原理是,儿童在发育早期大脑皮层内的突触形成和消退的速度较快,容易形成神经元的连接,促进语言认知的发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可塑性将逐渐降低,新的学习任务会变得更加困难。

尽量利用儿童的这种大脑可塑性,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交流语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的英语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在国内,英语教学也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接受英语教育的孩子更容易掌握英语,而且对英语的音、节奏、语法等方面的感知也更敏感。

这些都与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是相关的。

幼儿英语教学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进行,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并且,幼儿时期的英语学习也为之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针对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是培养学习兴趣。

二语习得研究热点综述

二语习得研究热点综述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二语习得研究热点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天凝【摘要】本文着重介绍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动态,并总结最近二语习得的发展特点,并探寻与确定研究方向。

【关键词】二语习得 研究热点一、二语习得研究热点社会派阵营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

他们的理论背景比较复杂,有的受苏联维果斯基(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al Theory)的影响,有的基于会话分析理论(Conversation Analysis Theory),有的信奉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eory),有的相信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ralism),有的以巴赫金的对话主义(dialogism)为基础(Swain&Deters,2007)。

2007年12月,《现代语言》杂志组织了两派辩论。

Larsen-Freeman根据学者对待Firth&Wagner1997年文章的看法,将他们分为三种情况:坚决支持;部分支持;坚决反对。

进入 90 年代以来,有关普遍语法的争论从广义的可及性问题转向了中介语表征性质的具体探讨。

在中介语表征初始状态问题上出现了两种观点:以Schwartz和Sprouse(1996)为代表的完全迁移假设(the Full Transfer Hypothesis)认为,中介语表征符合自然语言的特征;而以Vainikka和代表Young-Scholten(1996)为代表的最简述假设(the Minimal Trees Hypothesis)则认为,中介语表征在某些基本方面不同于自然语言。

对学习者内部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语言学能、动机、认知风格等,这类研究强调学习主体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Ellis(1994)提出了个体差异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由三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变量构成:个体差异→学习者策略→语言学习效果。

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方向研究综述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方向研究综述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方向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关注点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通过阐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成果,从认知加工研究范式、目的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迁移以及第二语言阅读中元认知展望心理学方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未来和发展。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认知加工迁移元认知正文一、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我国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可以说正在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还是外语教学领域,都已经有研究者开始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语言能力结构等(有关综述见王建勤,1997);在外语教学领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包括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特别是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为国内开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们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无论是在研究范围还是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与国外的差距都比较大。

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范围开始拓展到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的方面。

早在20世纪时,桂诗春和宁春岩(1997)就对1993-1995年国内四种外语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中的755篇文章进行了一次分类统计,发现思辨性研究所占的比例(54%)最大,其次是描述性研究(20%)、介绍性研究(13%)和理论性研究(10%),实验性研究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即在755篇文章中仅有24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并且他们还发现80%的研究没有数据,12%的研究虽有数据但无统计分析,有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只占7%。

根据这次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亟待解决研究方法的更新问题。

随着国内刊物对文章要求的提高,思辨性研究比例在减少,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大压力。

一般来说我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研究的主要特征有:1随着研究的进展逐渐形成假设;2通过自然的观察和访谈收集资料;3资料来源于自然情境;4对资料进行叙述、描述;5研究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案例。

浅谈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内语言学习关键期研究综述

浅谈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内语言学习关键期研究综述

浅谈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内语言学习关键期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针对二语习得领域内的语言学习关键期研究作一简要综述,简述了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证性研究。

回顾了二语习得关键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从赞成与反对两方面探讨了关键期假设存在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综述一、引言所谓关键期(ritialperid,简称p),是指在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快速地学习一门语言(frkinandrdan,1983)。

语言学习到底有无关键期?关键期对第二语言习得究竟起多少作用?这些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语言研究者在二语习得中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

本文就二语习得关键期研究作一个简要的综述,分析国内外二语习得关键期研究的现状,理清研究的思路,以供同仁们参考。

二、关键期假说理论提出的历史回顾20世纪中期,外语学习最佳起始年龄的问题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成为语言学家和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早在1959年,美国神经学家penfield和rbert提出了“白版理论”。

他们的研究从生理学的角度指出:儿童的语言习得与大脑的发育有关。

儿童出生时大脑就具有固定的功能用于语言和感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是人生最初的十年,当大脑逐渐失去可塑性时,最佳时期将会消失。

1967年,lenneberg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首先提出了关键期假设(ritialperidhypthesis,简称ph)。

关键期假设认为:青春期以前,学习者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期,大脑的可塑性较强,因此比较容易学会地道的第二语言,而成人发育完全成熟,大脑逐渐失去可塑性,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因此较难学会第二语言。

这个观点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后,语言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就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的焦点。

三、支持关键期假设的观点和研究赞成关键期假设理论的risitineeber-fx和helennaville用一种行为主义和电生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年龄是否起限制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等问题。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作者:余巧玲金云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7期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来自认知行为实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不断丰富着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本文将从这些研究中分析二语习得关键期赞成派和反对派的主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第二语言关键期年龄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0前言1967年,Lenneberg首先提出了关键期假设,认为语言获得只能在2岁到青春期这一关键期发生。

但这一假说主要针对第一语言提出,那么关键期假说能否拓展到第二语言?这一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究者们就儿童学习外语是否比成人存在优势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70年代末,这场争论到达了高潮。

80年代,关于关键期假设争论的焦点已从儿童二语习得是否有优势转向这种优势出现的原因何在。

反对关键期假设的研究者认为语言输入和认知发展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儿童与成人二语习得差异的决定因素,并非生理因素;而赞成的学者则以实证研究为依据,坚信二语习得关键期的存在。

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关于第二语言获得脑神经机制的研究。

本文将根据二语习得关键期的认知行为实验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从赞成和反对两方面探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设存在的依据。

1认知行为实验研究认知行为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检验二语习得关键期。

一种是不连续检验:若在关键期之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的成绩显著好于在关键期之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即关键期前后个体的分数出现不连续现象,则表明第二语言的习得存在关键期;如果没有出现不连续现象,则说明第二语言的习得不存在关键期;另一种是相关检验:青春期前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的学习年龄和第二语言成绩是否存在相关,如果青春期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的成绩和获得年龄显著相关,而青春期之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的成绩和获得年龄相关不显著,则说明第二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在相关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学习第二语言会更为有效。这个时间段通常被认为是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而超出这一时间段的成年人则可能会在发音、语法等方面遇到一些困难。
研究还发现,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母语背景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学习者的不同背景和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1.3 研究意义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的机理和规律,为外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特点,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研究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还可以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外语教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通过对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可以不断提升我国外语教学水平,应对日益增长的外语学习需求,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200字】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影响,深入分析在不同年龄段学习外语的学习效果和习得能力存在的差异,为制定更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影响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为改进我国外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实际指导。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对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探讨,为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在我国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研究也旨在为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证据支持,为二语习得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和交流作出贡献。
2.2 相关研究综述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是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最佳习得期的理论。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上,认为在儿童时期学习第二语言更容易,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效果较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方面也有很强的能力,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儿童。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摘要】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是指在特定年龄段内学习第二语言会更容易、更有效。

本文首先概述了二语习得的理论,介绍了关键期假说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和实践策略。

接着对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探讨了关键期假说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启示。

最后展望未来幼儿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强调了二语习得理论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英语学习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为幼儿英语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幼儿英语教学、理论概述、教学方法、实践策略、有效性评估、启示、发展方向、结语1. 引言1.1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与幼儿英语教学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是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认为在某个特定的年龄范围内,学习者更容易习得第二语言。

而幼儿英语教学作为二语习得的一种情境,也受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

幼儿英语教学是指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英语学习和教育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习得能力处于相对敏感的阶段,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能力较强,因此适合进行英语教学。

在幼儿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幼儿的语言习得效果。

对于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对幼儿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未来,随着教育理论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幼儿英语教学也将朝着更加科学、灵活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习得,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二语习得理论是指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形成心理过程和规律的一种理论。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能力与母语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具体的过程与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对第二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
杨洪娟
(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Scovel (2001)认为,关键期(critical period,也称“临界期”或“敏感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在具体的年龄期限、受影响的语言领域以及关键期的形成原因等方面都有不同看法。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旨在对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概念、第二语言习得是否存在关键期的证据、受影响的领域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并提出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一、语言语言习得关键期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
关键期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关键期阶段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个体行为发展特别容易,发展十分迅速。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体在某种行为的形成中确实存在关键期。

例如,Gould 和Marler(1987)对冠雀的研究表明,成年雄雀的叫声中含有某些特定的音符,这种音符能自动触发雄雏雀脑中的收录装置,雄雏雀只有出生后的40- 50 天内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日后才会鸣叫。

过了这段时间,即使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也不会鸣叫。

在本例中,出生后的40- 50 天就是雄雏雀发展鸣叫行为的关键期。

语言习得关键期是指在人生发展的某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情况下,轻松、快速地学习一门外语。

首先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概念的是Lenneberg,他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

Lenneberg (1967)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儿童一般都在一岁半到两岁半期间开始说话?他认为说话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儿童开始说话的时间是生理成熟的结果。

他指出语言习得的重大事件总是与生理成熟的其他事件(站立、行走等)联系在一起,他们有一种同步关系。

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大脑的发育。

人的大脑在出生后迅速发育,大约两岁时,就已经达到成熟值的60%。

青春期前后(大约13 岁),大脑成熟值达到了 100%。

在青春期之后大脑基本上丧失了可塑性。

因此,Lenneberg 认为自然语言习得只能发生在关键期即2 岁至青春期。

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语言的习得最为容易,超过这段时间,语言的习得能力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Krashen (1973)认为,5 岁是语言潜能发展的高峰期。

尽管学者们对关键期的意见不一致,但综合各种意见可以看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的这段时间,其中1—5 岁较为关键。

二、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实验研究
母语习得中存在着一个关键期,对此,绝大多数学者都表示赞同。

但是,在将母语习得中的关键期运用到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时,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Scovel (2001)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关于关键期假说主要有三种立场:存在关键期;关键期存在于某些领域;没有关键期。

持有上述三种立场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一)支持关键期假设的实验和研究
支持关键期假设的专家、学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证明了关键期的存在及其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

例如Asher (1969)等人在美国调查了不同年龄的古巴移民的英语发音情况,结果发现 6 岁之前到达美国的移民,发音和美国人接近的占 71%,而13 岁之后到达美国的移民,发音与美国人接近的占 17%。

O ya-ma (1978)调查了 60 名移居美国的意大利人。

他们于 6 至 20岁到达美国,已经在美国居住了 5- 18 年。

结果发现只有 12 岁之前到达美国的人讲起话来更接近美国人的口音,而在美国居住的时间长短对口音则影响不大。

这两项研究均表明,学习者年龄大小与第二语言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口语理解的准确性有关。

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如Patkowski (1990)在研究中发现,15 岁前到达目的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取得了母语或近似母语的口语等级。

Thompson (1991)在研究中也发现,年龄是预测第二语言最后达到的口语等级的最重要因素。

以上这些研究都表明,第二语言习得者年龄越小,其二语口语越接近于目标语国家人的口音。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运用脑成像技术,对双语被试进行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结果。

Weber- Fox 和Neville (1996)用一种行为主义和电生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年龄是否起限制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等问题。

该研究发现,青春期之后,第二语言句法学习能力的降低与脑的发育成熟有关。

对比而言,词汇语义的加工则不受这种脑成熟的影响。

据此他们认为,语言习得可能有多个关键期,即有些语言知识习得的关键期在青春期之前,另外一些语言知识习得的关键期则可能在其它时间。

(二)关键期存在于某些领域的实验和研究
支持关键期假设的学者主要是针对语音或者口语领域进行了实验研究,Long (2005)认为不但语音方面存在关键期,词汇、语法方面也同样如此。

首先,在形态和句法学习的早期阶段,成人的习得速度比儿童快,大龄儿童的习得速度比小龄儿童快。

但是,儿童时期开始学习的人最终会超过成人时期开始学习的人。

其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不在6 岁以前开始接触外语,就不可能获得跟母语者一样的口音;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时间是12 岁。

词汇和搭配方面也有敏感期。

对于某些人,这个敏感期到6 岁结束;对于其他人,结束时间大约是 15 岁。

形态和句法方面的敏感期也是到15 岁结束。

在这一立场的众多研究中,最有名的是 Johnson 与 Newport (1989)的研究。

他们研究了 46 名母语为朝鲜语和汉语的被试在英语的环境下对英语语法的掌握情况。

这些被试到达美国的时间从 3 岁到 39 岁不等。

在实验中,被试被分为两组,一组是 15 岁之前到达美国的;另一组是 17 岁之后到达美国的。

两组被试平均在美国已经生活了9 年。

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口语句子是否符合语法。

结果发现,7 岁前移居美国的被试语言水平同本土美国人没有区别,8 岁后,测试成绩开始下降(但成绩下降的趋势是平缓的),明显显示出成熟带来的衰退。

总的来看,学习英语的年龄越晚,学习者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越差。

Johnson 与 Newport 的研究说明,英语语法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关键年龄,其中8 岁
之前学习英语者的成绩最好,但过了一定的关键年龄,并不是语言的学习完全不可能,只是学习的效果不如关键期内学习的效果好。

(三)反对关键期假设的实验与研究
对关键期假设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

他们从语言输入、认知发展,社会心理和习得环境等方面,列举了许多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否认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存在。

Snow 等人(1978)对关键期假设作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以母语为英语的荷兰语习得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他们在自然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习得进行了纵向研究。

结果发现12 岁至 15 岁的被试和成人被试其荷兰语的掌握在最初几个月最快,而在学习了一年以后,8 岁至 10 岁,12 岁至 15 岁的被试的荷兰语的掌握最好,而 3 岁至 5 岁的儿童在所有的测验中成绩最差。

他们的研究结果否定了关键期的存在。

Harley (1986)考察了母语为英语的孩子学习法语的情况,得出了与 Snow 等人类似的结果。

Cook (1996)认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第二语言,要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年限联系起来考虑。

如果学习者准备长时间学习第二语言,那么儿童较成人更具有学习语言的优势。

如果学习者只是短时间内学习第二语言,那么这段时间内,成年人较儿童更具有优势。

综合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不难看出,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否具有关键期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而且与第一语言习得关键期相比而言,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的作用可能相对弱些,因为诸多事实表明,成年人同样可以学会、学好第二语言,而且在某些方面,如:词汇和句法,成年人较儿童更有优势。

三、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既涉及到社会的、文化的等因素的影响,又涉及到个人生理因素的影响。

在生理因素中,学习者的年龄无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对于儿童第二语言教学,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该较早地进行。

根据儿童在关键期内最容易习得纯正的语音的观点,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初期,重点应强调第二语言语音、语调的学习,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对于成人语言教学,尽管按照关键期假说,大部分成人难以达到母语者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人的外语水平不能渐次提高,不能满足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事实上,即使是年纪很大的学习者,也能稳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包括语音水平。

如果能有教师的指导,就更是如此了(Scovel,2001)。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重视关键期的作用,又不能过于看重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为二语习得的结果也会受到诸如个体条件、个人学习动机、个人的努力程度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关键期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过分夸大关键期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