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11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二、实现理想要有鉴定信念
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管条件。它具 有复合型、稳定性、执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对实现理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求学过程
2、信念是认识、情感的有机统一,是是一种综 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理想品质。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1.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人的思 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里状态和自觉能力。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追求的奋斗目标,是由多种 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社会成员的 共同追求,是名族凝聚力的体现。 我国:①和谐 ②科学发展观
六十年大庆
2、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 例:①物质生活 ②精神生活:牛根生、王石、巴菲特 ③道德情操:感恩、宽容 ④职业:体验价值
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进球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有理想信念,就有精神支撑,就有动力。 如上课听讲:需要改的是间操和早操
3、理想与实现是有条件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 入,立足要表现在行动上。 懒惰与怯懦 世界上特立独行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原 因有二。 一是懒惰,因为要对自己负责,成为一 个独特的自己,是必须付出巨大努力的,许 多人怕吃苦,怕麻烦,就宁愿放松自己,做 一个平庸的人。二是怯懦,因为在一个大家 都平庸的环境里,少数人仍要最求优秀的独 特,就会遭到讥笑,忌妒甚至迫害,于是为 了自保而退缩,违心的随大流。
2、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1、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 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 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 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
哈佛告诉你 哈佛学生或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 誉,而是一种证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 志力,人到底可能又怎样的发挥潜力?哈佛 告诉你。 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 高学府的象征。 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 么在哈佛能实现?哈佛告诉你。 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 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来后,往往把 大衣扔在地上,然后边吃边看书或做笔记。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课件
说一说:刘洋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由嫦娥奔月和中国首位女 航天员刘洋的经历,谈谈社会 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 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 导向。 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 为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嫦娥奔月
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习。2003年9月杨满以初试和复试 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攻读硕士研究 生。梦想的画卷在杨满的眼前一点一点地展开。2006年7月杨 满硕士毕业,进入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广西玉林市 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在该院1年的工作经历中,他的 临床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不懈的努力,2007年9月 杨满顺利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读博,于2010年7 月毕业。 从96年跨入中专学习,通过13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杨满从 一名职高生成长为一名医学博士,一路走来的真的不易。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医学浩瀚的海洋里,杨 满还在继续地探索,他将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给社会!
说一说: 1.刚工作不久,“我”的心情为何由喜悦变为沮丧? 2.主人公是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 3.看完这个故事后你有何感悟呢?交流一下吧!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理想是美好的, 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是科学的理想; 凡是不符合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是非科学 的理想。
理想的作用:
前进动力、 精神支柱、 力量源泉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个人理想:个人在物质 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 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 向往。生活理想、道德理 想、职业理想和政治理想 等。
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
一、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和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生问题,提高学生的人生素养。
四、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和作用2.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3. 基本的哲学概念和哲学思想4. 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5. 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阐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介绍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和哲学思想,让学生初步了解哲学的基本内容。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生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哲学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哲学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和课堂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哲学思维能力和人生素养方面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八、教学策略: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九、教学难点:哲学概念和哲学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十、教学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相关教学材料,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兴趣。
十一、教学延伸:可组织学生参加哲学讲座、辩论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哲学视野。
十二、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三、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完善教案,提高教学质量。
十四、教学评价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评价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十五、教学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理念。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doc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学生分析)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
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
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展示图表: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
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讲: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教学课题: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的:1. 了解人生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掌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3. 学会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课时分配:本课时为单课时。
授课类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1. 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概念及其关系;2. 掌握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3. 学会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教学手段、教具:黑板、白板、投影仪、教学PPT。
教学主要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经典案例,引出人生追求理想的话题。
2. 讲授:介绍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
3.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展开讨论,提供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4.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对于重要概念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画图形象化展示。
5. 作业布置:布置思考题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6.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强调人生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
7. 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本课内容。
作业布置:1. 思考题:如何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融入共同理想之中?2. 阅读材料: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探讨和思考。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生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我们学会了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法,以及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授课方式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对于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哲学与人生第三版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毕加索
17岁的时候他的画作获得 了马德里奖
瓦特
十七八岁,决心投身与科学 器械制造
27岁的时候完成了蒸汽机 制作
2.2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 社会理想。
1.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 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
2.3 在奋斗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青春的颜色, 叫奋斗!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
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雷洛夫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 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谢谢观赏
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
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作者 马克思 司马迁
著作 《资本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7年
谈迁 曹雪芹
《国榷》 《红楼梦》
20年 10年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误区一: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误区二: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目录
CONTENTS
1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教案9-11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理解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开拓创新。
3.运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重点】1.辩证思维方法。
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组结合教材所给材料——“被斥责的勤奋”排练小品。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启发思考)学生表演小品:“被斥责的勤奋”教师:为什么“勤奋”被斥责?学生:讨论(略)。
教师:“被斥责的勤奋”故事中的导师是在强调思考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教师: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材中“事例一”蔡伦如何解决造纸的难题?“事例二”那位发明工人是怎样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发明了“吸水纸巾”的?学生:讨论(略)。
教师:蔡伦解决造纸的难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了思维创新;那位发明“吸水纸巾”的工人,在“无用”中想到了“有用”,全面地看问题,运用了辩证思维。
上述两则事例,都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在造纸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板书)教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什么指导作用?学生: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教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哲学与人生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 是对未来社会发展 的总体设计,是社 会成员的共同追求
2015-5-28
社会
22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理想
20世纪60年代
计划经济
吃不饱 穿不暖
吃得饱 穿得暖
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15-5-28 23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015-5-28 6
朱德
最早是从一根扁担了解到他。他的名字很响, 四川人知道,中国人知道,亚洲人知道,世 界人也知道 他,毕业于清政府遗留下来的一所军校 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在旧军队中先后担任 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甚至司令 拥护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抗日战争中威名显赫 解放战争中更是功不可没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他的名字一直跟一个人名分不开,你们看图 他像谁? 注:从军早,资格老,在军队的中威信相当 高
理想: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P137) (时间要求)
(过程)
2015-5-28
10
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类型)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社会理想:拯救国民
2015-5-28
11
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 (1)我的理想是毕业两年后买一辆小轿车,天天开着车 上班。生活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2015-5-28
1
2015-5-28
2
1、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 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 时寂静无声。停了片刻,一个同学站起 来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另一 个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 一个学生站起来,昂首挺胸地说:“为 了中华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 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请问这位少年 是谁?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理想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
相互讨
提问1:什么是目标,为什么人生发展必须 论,回答
有明确的目标? 参考答案:P122
问题
25分钟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社会组织在一
定时间范围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标准和结
果。
人总是为着某种目标而生活,有了目标,人
人生理想。 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
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 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确立正确的人
生目标。
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信念,坚强意
志,勇担责任。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 目标。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
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
系。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了解理想信念与意
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
标。 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
书,找到 知识点,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教师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讲解充分
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 理解知识
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内容,并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 将不理解
最新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精品课件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gèrén)理想 的关系
3、社会理想与个人(gèrén)理想的关系
老师 (lǎoshī)引 导
歌手丛飞 资助贫困儿童
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
让更多的孩子上学
第二十页,共26页。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gèrén)理想的 关系
3、社会理想(lǐxiǎng)与个人理想 (lǐxiǎng)的关系
当下 (dāngxià)、
现在
一、理想(lǐxiǎng)源于现实又高于现 实
2、理想(lǐxiǎng) 从何来
内容
(nèiróng)
讲授
理想 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是一定的现实基础的产物
第九页,共26页。
一、理想(lǐxiǎng)源于现实又高于现 实
3、理想(lǐxiǎng)与现实的
关系
奋斗
现实 源于、高于 理想 转化 现实
第十四页,共26页。
二、社会理想(lǐxiǎng)与个人理想 (lǐxiǎng)的关系
2、什么(shén me)是社会理 想
社
道德理想
政治理想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第十五页,共26页。
内容
(nèiróng)
讲授
会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gèrén)理想的 关系
2、什么(shén me)是社会理 想
社会理想: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
讲授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gèrén)理想 的关系
实践 (shíjiàn)训 练
歌手丛飞,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 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 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 1994年以来(yǐlái),他先后资助了178名贫困失学 儿童。2005年4月,丛飞患胃癌住院,他的爱是伟 大、无私的,他即使在病入膏肓时想的还是受资助 的孩子。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教案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第一课时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阐释了如何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按照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的逻辑线索进行说明的。
中职生只有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把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成长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为社会做出奉献,从而实现个人梦想。
这是本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社会理想起主导作用,是个人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人生不能没有人生追求,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明确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道理。
2.情感态度观念:人生理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自觉性,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的视频(或展示图片),提出思考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梦是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各自的理想,讨论回答。
〈新课讲授〉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根据同学们交流的各自的理想,共同归纳出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分析)展示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讨论理想的作用。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提出学生讨论的三个问题:(1)什么是个人理想?有哪些分类?(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播放采访中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的视频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谈体会。
)教师归纳总结: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哲学与人生教案》word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哲学与人生的定义2. 哲学对人生的影响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实例分析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2. 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定义:解释哲学和人生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讨论哲学对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哲学与人生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教案章节:第二章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 让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培养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
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概述2.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3. 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
2. 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存在、知识、价值、意义等。
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意义:讨论哲学对个人思考、决策和行动的影响。
4. 探讨方法的介绍:介绍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如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章节:第三章人生的价值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观。
2. 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3.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价值观的定义及分类2. 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3.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含义与作用1.2 探索人生哲学的意义和价值1.3 分析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2.1 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2.2 探讨道家思想的宇宙观与人生观2.3 学习佛家思想对人生痛苦的解答2.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章:西方哲学的演变3.1 掌握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思想3.2 了解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3.3 分析西方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提升全球视野。
第四章: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4.1 探索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4.2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4.3 讨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途径4.4 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5.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5.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六章:道德哲学与人生伦理6.1 探讨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6.2 学习人生伦理的原则与标准6.3 分析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6.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素养,提升道德判断力。
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境界7.1 理解美学的内涵与作用7.2 探索人生境界的提升与美学的关系7.3 分析艺术作品对人生的影响7.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第八章:信仰与人生意义8.1 探讨信仰的含义与类型8.2 学习信仰对个人人生的影响8.3 分析无神论与有神论对人生的影响8.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信仰问题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思想道德修养。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2024)
课程性质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发
展。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分析
人生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课程意义
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学生 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把握社会,从而做出正确的人 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和自我管理能力,提 高情感表达和沟通能 力。
24
情感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
01
实施方法
2024/1/29
02
03
04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心 理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情感教
育。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情感教育方案。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 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5
心理健康标准及维护方法
2024/1/29
勇于尝试和创新实践
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2
06
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
2024/1/29
23
情感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形成健 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情 感品质。
营造积极、和谐、健 康的校园氛围,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2024/1/29
自我修养
个人应该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通过阅读、思考、实践等方式不断提 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素质。
18
05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 力培养
2024/1/29
19
批判性思维概念及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定义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旨在评 估、分析和改进思考过程,从而做出 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哲学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 人生价值与意义探讨 • 自我认知与成长策略 •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2/29
3
人际关系问题
表现为沟通障碍、冲突和孤独感。应对方法包括学习沟通技巧、建立 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等。
2024/2/29
25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 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
应对压力
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如 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寻求支 持等。
培养积极心态
关注积极的事物,保持乐观和 自信,培养心理韧性。
01 02
西方哲学流派
包括古希腊哲学(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世纪哲学(如经院哲 学)、近代哲学(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和现代哲学(如分析哲学 、大陆哲学等)。
东方哲学流派
包括中国哲学(如儒家、道家、佛家等)、印度哲学(如瑜伽派、胜论 派等)和日本哲学(如神道、禅宗等)。
2024/2/29
0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策略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需求、主动沟通、建立信任 。
3
维护人际关系策略
保持联系、定期聚会、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 。
2024/2/29
22
06 情感管理与心理 健康维护
2024/2/29
23
情感管理原则和方法
2024/2/29
认知重评
01
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评价和解释,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
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十一课第十二课(优秀范文5篇)
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十一课第十二课(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1.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学生分析)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
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
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归纳——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由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对他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思维方法。
[导入新课]
我们对认识论的一些观点前三单元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天我们那么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融汇贯通,学以致用。
3.在认识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提问4: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P127参考答案: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
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敢于承担责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堂小结>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
准备上课
同学考虑先不回答
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同学们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第11课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周第学时教案计划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实际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专业:班级:科目:《哲学》(新教材)课时:2课时授课地点:授课形式:讲授参考教材:第11课: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人民群众的含义,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二)能力目标理解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青年应该怎样服务人民,奉献祖国。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路线。
学情分析1.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德育课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
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
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在上了高二年级后,我发现学生整体素质比较普通,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是我目前来说最需要做的。
2.结合有的班级都是女孩子,有的班级都是男孩子,去边学习氛围不高的情况下,我会将更多有趣的,当下青少年热衷的实例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不是一味“埋头学习”让他们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能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哲学与人生这门学科,本身理论性较强,让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本章节应当结合相应案例,相应视频进行学习,方可达成教学目标。
在本次教学中,为使学生听理论性较强课程更感兴趣,加入了大量视频分析环节。
2.教学措施和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公共课组公开课
班级:中二(3)时间:2014/6/5 教者:魏佳艳
【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明确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小组合作、个人发表意见等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巩固知识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意识,增强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自觉性,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人生目标的确立,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2.播放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的视频,提出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中国梦”?看完视频后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教师点评导入新课。
新课
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
(1)什么是理想
学生畅谈各自的理想,教师点拨归纳出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的分类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相关内容。
(3)理想的作用
教师展示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学生根据名言讨论理想的作用。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提出学生讨论的问题:
(1)什么是个人理想?
(2)什么是社会理想?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概括归纳概念。
(3)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与最高理想是什么关系?
学生看书后回答共同理想,师生共同总结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一系列图片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总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图示展示。
教师归纳总结: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教师简单地补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对立关系。
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之中
(资料分析)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名成长为医学博士的职高生的心路历程
学生看完资料后讨论:如何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之中?中职生应该如何将自己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并归纳知识点。
畅谈收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畅谈收获
练习交流课件展示
课后提高课件展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