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货币政策(答案)
第九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参考答案
第九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第九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第九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物价水平2.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3.消费物价指数4.开放型通货膨胀(公开型)抑制型通货膨胀(隐密型)跳跃通货膨胀步行式通货膨胀跑步式通货膨胀B90式通货膨胀市场需求扎上型通货膨胀成本大力推进型通货膨胀供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5.市场需求扎上型通货膨胀6.货币7.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8.左提高减少9.大于10.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11.需求管理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供给政策12.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13.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上升14.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15.需求转移型部门差异型外部输入型二、单项选择题1.a2.c3.d4.a5.a6.d7.a8.d9.d10.d11.b12.a13.a14.c三、多项选择题1.abd5.bcde9.bce2.abcde6.bcde10.bcde3.abcd7.ae11abcde4.de8.abcd12.abcde四、判断正误题1.对2.错3.对4.对5.对6.对7.错8.对9.错10.错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对17.错18.错五、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通货紧缩: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广泛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广泛的.持续的上升。
双要素论:指出通货紧缩包含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上升。
三要素论:指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上升的经济现象。
物价水平上升就是其最基本.最明显的特征。
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2019中级经济师-金融--46、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体系(3)
4.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实施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可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根据需要选择运用。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以抑制或刺激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经济。
②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就金融机构对客户购买房地产等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抑制房地产及其他不动产的交易投机。
③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所采取的优惠措施。
(2)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①贷款限额:即中央银行可以对各商业银行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也可规定商业银行某类贷款的最高限额,以控制某些部门发展过热。
②利率限制:即中央银行规定存款利率的上限,规定贷款利率的下限,以限制商业银行恶性竞争,造成金融混乱、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或牟取暴利。
③流动性比率:即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全部资产中流动性资产所占的比重。
(提高安全性)④直接干预:即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进行合理干预。
如限制放款的额度和范围,干涉吸收活期存款,对经营管理不当者拒绝再贴现或采取较高的惩罚性利率等。
(3)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①道义劝告:中央银行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劝其遵守政策,主动合作。
②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指导”执行。
间接信用控制的优点:比较灵活,节省费用间接信用控制的缺点:缺乏法律约束力,要求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声望和足够的控制信用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例题:多选】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A.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B.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D.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时间E.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数量【答案】ABCD【解析】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1)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第九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名词解释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3.国私共有垄断资本4.财政政策5.货币政策6.产业政策7.收入政策三、综合选择1.国家垄断资本产生从根本上说:A.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B.科学技术发明的结果()C.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D.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C.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D.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3.国家垄断资本的主体是:A.私人企业垄断资本()B.公私合营垄断资()C.国有企业垄断资本()D.公共资本()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B.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B.资本输出() C.资产阶级国家() D.私人垄断资本()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状态()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涨的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从根本上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7.不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是:A.微观经济主体()B.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C.社会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D.收入差距问题()8.被称为资本主义“经济自动稳定器”的政策是: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产业政策()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要有: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的结合()10.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结合的具体原因是: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的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科技研究社会化耗费巨大,需国家承担()11.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形式有:A.利用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B.利用财政手段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C.利用国有制经济逐步取代私有制经济()D.利用金融手段来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1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政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收入政策()13. 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经济计划化()D.法律手段()14.国私合营企业建立的途径主要有:A.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的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B.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立新的企业()C.吸收私人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外结合()15.国家垄断资本的作用:A.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区结构的调整()B.国有垄断资本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基础力量()C.消除了全社会范围的失业()D.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6.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以下工具来调控经济:A.扩大信贷规模()B.改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公开市场业务()D.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17.在经济处于衰退时,政府一般会采取以下政策: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紧缩性的财政政策()D.扩展性的财政政策()18.西方国家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目标主要表现为:A.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B.保持经济稳定增长()C.实现充分就业()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A.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C.有利于保障宏观经济的均衡()D.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与劳动的对抗()20.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和需求矛盾的需要()C.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D. 是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三、分析判断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垄断经济没有根本的区别。
2024版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
目录
货币政策概述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挑战
01
CHAPTER
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信用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02
CHAPTER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信贷计划管理,通过控制信贷规模来调节经济。
改革开放初期的货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货币政策逐渐转向市场化,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相结合,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不同经济形势。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就围绕利率展开对经济和货币均衡过程的研究,其中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最有影响。
利率传导机制
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观点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又影响到金融市场,引起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金融市场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作用。
最新货币政治复习(答案)
最新货币政治复习(答案)一、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用来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方式1. 基准利率调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以影响借贷和投资行为。
2.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等金融资产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
3.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和货币供应。
三、货币政策的限制和影响1. 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 trade-off: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可能导致通胀上升,而过度紧缩则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2. 国际传导效应: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引发资本流动,进而影响汇率和国际贸易。
3. 政治和利益冲突:货币政策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利益相关方,因此政治因素可能对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
四、全球货币政治的争议和合作1. 美元霸权: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担忧,而美国则面临着维持这一地位的挑战。
2. 区域合作与竞争:各个地区的国家在货币政策上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如欧洲区域的统一货币政策。
3. 国际机构的角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在促进全球货币政治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货币政策的未来挑战和发展方向1. 数字货币的兴起:随着加密货币等数字货币的兴起,中央银行需要应对新的货币形态和监管挑战。
2.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因素。
3. 创新和技术驱动:中央银行需要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探索利用新技术推动货币政策的创新和改进。
以上是关于最新货币政治的复习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学第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3.挤出效应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 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4.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陡峭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变动如果对均衡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A.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支出系数小C.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6.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 )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 )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督-第二节:货币政策体系(三)
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年初调整再贷款分类,设立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类别,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新设的支小再贷款,并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主要发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存款准备金政策使用频率较高
2.再贴现与再贷款:
(1)再贴现
2008年以来,为有效发挥再贴现促进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再贴现管理:
适当增加再贴现转授权窗口,以便于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法人申请办理再贴现;
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机构范围,城乡信用社、存款类外资金融机构法人、存款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可申请再贴现;
C.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部大
D.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小
【答案】B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
1.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定位: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2)三种功能:测度功能、传导功能、缓冲功能
(3)选择标准:
内生性:必须是反映货币均衡状况或均衡水平的内生变量。是内涵要求。
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例题:单选】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这种交易行为称为( )。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习题册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九章货币政策一、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 再贴现率4.公开市场操作二、单项选择1.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 ) 是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A.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C.利率D.长期利率2.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利率B.汇率C.货币供应量D.通货膨胀绿3 .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政良的最终目标总( )A.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4. 部分国家在20世纪末采的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以调节( )为主要操作手段的货币政策方法被称为奉勒规则:A.货币供应量B.短期利率C.长期利率D.高能货币5.一下属于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范明畴之内的是( )A.周期性失业B. 偶然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6.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率7.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 )A.大额可转让存教单B.银行承兑汇票C金融债券D.国库券8.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利率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货币供应量 D. 基础货币9.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信用配额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存款准备金政策10.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应该(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11.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公开市场操作C.再贴现政策D.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1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 )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13.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磋商等方式,指导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达到信用控制的目的。
9第九章-货币政策(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第3版ppt课件可编辑)精选全文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中介目标的含义及其选择标准
2、选择标准 可测性: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能够迅速获取 可控性: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相关性:两者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稳定和统计数量上的相关性
体保持稳定,不发生明显的波动,也就是要求既要防止物价上涨,又要 防止物价下跌。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 围内,以防止通货膨胀。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一般要求物 价上涨率应控制在5%以下,以2%~3%为宜。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 都能在较合理的条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理 中央银行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途径发挥作用: ①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余额,从而调控其信用规模。 ②通过影响存款乘数,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中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政策效果表现在: ①通过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即使调整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 动; ②即使法定准备金率不变,也会限制了存款机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③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提 高法定准备金率将冻结一部分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应量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有效需求总量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对最 终目标有直接影响,由此其与最终目标直接相关。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远期中介目标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1、原始存款2、超额准备金3、基础货币4、货币乘数5、M1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第9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创造》习题及答案.
第11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B.安全性C.效益性D.周期性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流通中现金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
A.75美元B.375美元C.575美元D.750美元4.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A.M0B.M1C.M2D.M3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货币供应量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前者<后者D.不确定8.如果(,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B.e<0C.e=0D.不确定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
A.2B.3C.4D.5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20万B.13万C.7万D.6万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5%B.10%C.15%D.20%12.内生变量是由(。
A.政策因素决定B.经济因素决定C.非经济因素决定D.人为因素决定性13.基础货币等于(。
A.通货+存款货币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C.通货+存款准备金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A.增加5%B.下降5%C.同增同减D.不变(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单选多选案例合计
2009 5题5分2题4分1题2小题4分13分
2010 5题5分1题2分1题4小题8分15分
2011 5题5分2题4分0题0分9分
2012 5题5分2题4分1题4小题8分17分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教材新旧对比]
表9第九章变化情况(较小)
2012年版2013年版知识点变化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货币政策体系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货币政策体系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实
施
第180页,介绍社会融
资总规模概念
第181页,增加对SHIBOR
的介绍。
第182-183页,删掉
2003-2005我国的金融
宏观调控操作,补充增
加2012年的宏观调控。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本节要点]
1.央行的独立性
2.央行的职能
3.央行的业务
第二节货币政策体系[本节要点]
1.货币政策的特征
2.金融宏观调控要素
3.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4.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一、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货币政策(答案)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3.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4.通货紧缩5.自然失业6.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9.准备金;基础货币10.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1.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2.自存准备;法定准备13.买进;出让14.有价证券15.现券交易;回购交易16.回购交易17.消费信用控制18.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9.法定准备金政策20.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2.窗口指导;道义劝告23.凯恩斯24.货币25.流动性陷阱26.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 A2.C3. C4.C5. D6. D7. C8. A9. A 10. B 11. D 12. A 13. B 14.B 15.C 16.D 17. C 18. C三、多项选择题1.ACDE 2.ABDE 3.AB 4.CD 5.ACE 6.AC 7.BCE 8.ABCE 9.ABCE 10.CE 11.ABCD 12.ABE 13.AC 14.BD四、是非判断题1. 错;2. 对;3. 错;4.对;5. 对;6. 错;7. 对;8. 错;9. 对;10. 错;11. 对;12. 错;13.对; 14. 错; 15. 对;16. 错;17.对; 18.错;19. 对;20.错;21.错;22. 对;23. 错;24. 对;25. 对。
五、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一般所说的货币政策目标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3.菲利普斯曲线: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币值稳定;而要维持币值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
这一关系可以表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5.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7.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8.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时间、按照某个价格,买入(卖出)相同数量的同种证券的交易。
卖出并约定将来买入的交易,称为正回购;买入并约定将来卖出的交易,称为逆回购。
9.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它是对证券市场的贷款量实施控制的一项特殊措施。
10.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新购买住房或商品用房贷款的限制措施。
对不动产信用施以控制,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对不动产的贷款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限制性措施。
11.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从内部结构和数量两方面,根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以直接干预的总称。
比较重要的手段有信用分配、利率管制、流动性比率管制和直接干预等。
12.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执行中央银行的政策。
13.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最多运用窗口指导手段的是日本中央银行,其最初目的是稳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1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其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1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固然与货币当局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与作为政策传导体的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政策的配合程度等方面有关,但也往往受制于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问题。
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6.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
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并着手制定新政策,修正政策的实施方位或力度,操作政策工具,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内部时滞又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17.外部时滞:是指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从新政策制定到它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是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
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六、简答题1.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具体含义。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1)稳定币值;(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
答: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都是国家经济政策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除此之外,各个目标之间都有矛盾,主要表现在:(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3)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3.为什么要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选择标准是什么?答:在现实经济中,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往往难以直接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因此,在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还需要确定一些适宜的中介目标,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对这些中介目标施加作用或产生影响,再由中介变量的变动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性能良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符合以下4个标准:(1)相关性。
(2)可测性。
(3)可控性。
(4)抗干扰性。
4.简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答: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1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3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4不易混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效果。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也有缺点:首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应量既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也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变化,后者的受控因素非中央银行完全可控。
其次,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存在时滞。
第三,货币供应量还有货币层次选择的问题。
析央行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及优缺点。
答: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2)调节货币供应量。
优点: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
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
缺点: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和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增加经济的波动,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另外也可能使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造成金融不稳定。
简析央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机制、优点及其局限性。
答: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产生四种影响。
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他们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
其次,再贴现政策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和调整信贷结构。
第三,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
第四,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即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但它同样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第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第二,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第三,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
简述央行公开市场政策作用。
答: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2)影响利率水平。
(3)影响利率结构。
公开市场政策特点:(1)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证券的数量和规模、适当的期限结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2)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操作规模、时机以及实施步骤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3)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万一发现错误可立即实施逆向操作进行纠正。
(4)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5)国内外资本的流动、国际收支的变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和行为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能抵消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
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答: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主要有:(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2)不动产信用控制(3)消费者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9.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内容。
答: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二是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的利率弹性。
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发生影响的是利率下降,后又促使投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