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政治新格局(完整资料).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十三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以下要点:隋唐重建了大一统政权;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开创、唐朝完善的新官制;三省六部的名称、职能及隶属关系;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事的处所;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朝开创,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后世的影响。理解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创设是隋唐政治新格局的重要体现。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初步学会阅读史料、并从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识读“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联系秦汉制度,分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开创的作用,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比较分析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明确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多重作用及进步意义、明清时期的日趋没落与消极影响,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隋唐的制度创设为盛唐气象的出现提供了制度保障,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②认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也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积极作用
⑵难点:隋唐科举制的多重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Ps:①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在我国官制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朝制度的总结和发展,也基本确立了为后朝延续和继承的格局和设置,一直延续至清代,所以为本课重点。
②学生们对科举制度本身有着先入为主的排斥情绪,让学生客观把握科举制的多重作用——至少在隋唐时期是一种优越的选官用人制度;明清时期渐趋没落,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和科技的进步;以及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㈠.导入新课。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589年隋消灭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结束了持续近400年的大分裂时代,重建大一统帝国。但是隋朝国祚短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兵败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相较而言,学生们对于唐朝的了解远多于隋朝,盛唐王朝得到了太多人的偏爱,隋朝的短命而亡使人往往容易忽略其原本不容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因此可简略提供隋朝各方面情况的简略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使他们对于隋朝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到618年隋炀帝杨广被
吏、礼、兵、刑、户、工分管具体事务
C、三省长官的地位:都是宰相
(2)、作用: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读图学史
讨论问题:根据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分析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变化:一是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分夺了原来宰相的权利,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了皇权。二是三省权责分明,各有所司,既可分工合作,使政令更为合理适切,又可互相制衡,防止大臣独断独行。三是六部的设立使各部门事务的管理更加具体和明确,故而一直延之于清代。
读图思考:与秦汉相比,隋唐中央政权机构的建置有哪些新的特点?
通过读图,学生基本能够答出与秦汉相比机构、官员的设置增多、分工细、臣相权力一分为三等、皇权大特点。
特点作用
集体宰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政令贯彻效率高
互相牵制避免专权和独裁
影响:
隋唐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在国家政治制度上有许多新的创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一扫魏晋以来的陈腐气息,给人一种政治上清明的感觉;一改武将凭借军事实力篡位夺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大一统的格局。进一步完善了中央机构,加强了皇权,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是当时世界
政令下达程序
上下隶属关系
【课堂训练】(有富裕时间再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宰相集体议事处审核执行
草昭
政事堂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