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模式介绍

发现式教学: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设计思路说明

1.激趣导学:导趣环节的目的是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学、喜欢学,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目标导学:在“导学”环节里,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的组织引导。

3.导思点拨: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4.设问寻疑: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5.诊断反馈: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还可以安排在新课进行中的发现性训练或强化训练。

6.拓展延伸:此环节属于延伸阶段,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情感。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

教材分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

学情分析

整体来看,本文不难理解。但有些语言不仅非常优美,也有着深层次的含义,这对于学生来讲,不可能一下子理解透。解决这个问题要靠老师的巧妙引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本文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

1.每到春天,我们都会走出校园去春游。谁能说一说自己春游时的感受?(出示春景图)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游的文章——《只拣儿童多处行》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对于作家的了解。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2.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由于本课中左窄右宽结构的字特别多,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不仅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同时注意“盈”是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乃要包住里面的“又”字。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3.课文的朗读。

(1)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朗读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散文的语言美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4)成千盈百涌流座无虚席叽叽呱呱聚精会神烂漫忸怩欢畅活泼浑身解数

(5)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盈”(后鼻音)“澜”(边音)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7)学生点评。

(8)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9)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10)指名读,评价。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言而有序是好文章的标准之一,浏览全文,你发现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拿出笔来,到文中找找这些地点。

3.指名回答,相机出示:

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4.根据这些地点的变化,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春游。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师:游记类的文章一般都会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展开叙述,看!这样的条理多么清晰!

第二课时

一、品词析句、探究体验

围绕“多”字学课文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多处行”。

1.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语句画下来。

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A、哪些词可以体现出儿童多?

B、有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比喻:将儿童比作小天使,体现出孩子天真活泼)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A、座无隙地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它的近义词吗?

B:“喷发“可以用”散发“代替吗?(不能,因为喷发更加能体现出孩子的朝气蓬勃)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