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测试标准
涂料粘接强度测试标准
![涂料粘接强度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89ff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5.png)
涂料粘接强度测试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料粘接强度的测试方法,包括术语和定义、试验原理、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涂料粘接强度的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1) ISO 2808:2014 塑料橡胶硬质涂层性能测试一般原则(2) ISO 4624:2009 塑料橡胶硬质涂层屈挠试验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定义了以下术语:(1) 粘接强度:涂料与基材之间的最大拉力或剪切力。
(2) 拉伸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3) 剪切强度:在剪切试验中,试样在剪切力作用下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力。
4. 试验原理本试验采用力学试验方法测定涂料的粘接强度。
通过拉伸或剪切试验,测定涂料与基材之间的最大拉力或剪切力,从而计算出涂料的粘接强度。
5. 试验设备本试验所需设备包括以下几类:(1) 万能力学试验机:用于进行拉伸和剪切试验;(2) 涂层厚度测量仪:用于测量涂层厚度;(3) 温度计和湿度计:用于测量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6. 试样制备本试验的试样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制备,包括基材、涂料涂装、固化等过程。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试验要求进行选择。
7. 试验步骤本试验的步骤如下:(1) 在试验环境下,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测量试样的涂层厚度;(2) 将试样固定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并按照相关规定设置试验条件,如加载速度、温度、湿度等;(3) 进行拉伸或剪切试验,记录试样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或剪切力;(4) 根据最大拉力或剪切力和涂层面积计算粘接强度。
8. 结果计算根据所记录的最大拉力或剪切力和涂层面积计算粘接强度。
计算公式如下:粘接强度= (最大拉力或剪切力) / (涂层面积)X 100%在计算结果时,应考虑试验条件和相关系数,如温度、湿度、加载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结果应以平均值表示,并给出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等相关统计数据。
涂料产品国家检测标准
![涂料产品国家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7a85dafad6195f302ba656.png)
涂料产品国家检测标准
省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是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省质监认字(082)]具有第三方公正位的、省唯一专门从事涂料质量检验的省级质检机构。
省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是中国国家论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3C 产品强制性论证检测机构之一。
设在本院的质量机构按照GB/T15481(idt ISO/IEC 导则25)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其检验结果具法定效力和权威性。
质检机构配备了先进的老化试验和检验的仪器装备,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具先进水平的分析仪器,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能能为客户提供“公正、快捷、准确”的质量检测服务。
联系人:高艳涛(工程师)
联系:7。
防水涂料标准
![防水涂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1cce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b.png)
防水涂料标准
防水涂料的标准因产品类型和用途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水涂料标准:
1. 柔韧性检测:在-25℃低温下,对防水涂料进行柔韧性检测。
具体方法是在平板玻璃上进行涂蜡,将防水涂料涂刷在玻璃板上,待其干燥后剪下长二十厘米、宽二厘米的条状样品,置于-25℃下半小时,用铅笔正反各缠绕一次,无裂缝及断裂者为合格。
2. 断裂延伸率检查:检查防水涂料的延伸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3. 粘结力检查:高分子防水砂浆的粘结力应大于,低分子防水涂料的粘结力应大于。
4. 不透水性检查:防水涂料应具有较好的不透水性能。
5. 耐水性检查:将涂料涂刷在水泥块上,放置7天后放入1%碱水中浸泡7天,不分层脱皮、不空鼓为合格。
6. 成膜厚度检查:采用针穿刺法每100平米刺三个点,用尺测量其高度,取其平均值,成膜厚度应大于毫米。
7. 分类:产品按组分分为单组分(S)、多组分(M)两种。
产品按拉伸性能分为Ⅰ、Ⅱ两类。
8. 标记:按产品名称、组分、类和标准号顺序标记。
例如,Ⅰ类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标记为PU防水涂料SⅠGB/T。
9. 一般要求:防水涂料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境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产品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建议查看具体防水涂料的标准文件或咨询相关行业协会以获取准确信息。
涂料常见名词解释及其测试方法及标准
![涂料常见名词解释及其测试方法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46bc766bec0975f465e2e2.png)
附着力:漆膜与被附着物体表面通过物理和化学力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
【检测】1、首先用美工刀片或划格器在油漆涂层上划出十字格子的形状,横纵各划一刀,型成一百个细小方格,格子为1mm×1mm。
划格器的切口应至油漆底层。
2、用毛刷朝对角线方向各刷五六次,把小碎片刷干净,再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并拉开,胶带的粘附力为350-400g/平米。
3、最后用放大镜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
【等级】1、ISO等级:5=ASTM等级:0B,这代表油漆的剥落面积大于65%。
2、ISO等级:4=ASTM等级:1B,一些方格部分或者全部剥落,剥落面积大于35%-65%。
3、ISO等级:3=ASTM等级:2B,代表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面积油漆剥落,甚至有的格子部分被整片剥落,面积超过15%-35%。
4、ISO等级:2=ASTM等级:3B,代表切口和相交处边缘被剥落面积大于5%-15%。
5、ISO等级:1=ASTM等级:4B,这代表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的油漆剥落,划格区实际破损小于或等于5%。
6、ISO等级:0=ASTM等级:5B,这代表了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切口边缘完全光滑。
这是最高等级的附着力。
硬度:硬度是指漆膜对于外来物体侵入其表面时所具有的阻力。
漆膜硬度是其机械强度的重要性能之一。
一般来说,漆膜的硬度与涂料的组成及干燥程度有关,如漆膜干燥得越彻底,硬度相对越高。
【测定】可以通过测定涂膜在较小的接触面上承受一定质量负荷时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以确定(包括由于碰撞、压陷或擦划等而造成的变形能力)。
所用测试仪器有摆杆阻尼硬度计、划痕硬度计、压痕硬度计等。
光泽:涂膜表面对照射在其上的光线向一定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也称镜面光泽度。
反射的光量越大,则涂膜的光泽越高。
涂膜表面反射光的强弱取决于涂膜表面的平整和粗糙度,也取决于涂膜表面对投射光的反射量和透过量的多少。
在同一涂膜表面以不同人射角投射的光,会出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
涂料附着力测试与标准简介
![涂料附着力测试与标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53e19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5.png)
涂料附着力测试与标准简介涂料附着力测试是衡量涂料与基材之间黏附强度的一种方法。
它是确保涂层在不脱落、剥落或剥离的情况下能够持久附着在基材表面的重要指标。
涂料附着力测试通过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黏合强度,可以确定涂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常见的涂料附着力测试方法包括划格法、十字划线法、剥离试验法等。
其中,划格法是一种定性测试方法,通过使用划格工具在涂料表面划出一系列格状线条,然后观察涂层附着情况来评估其附着力。
十字划线法同样是一种定性测试方法,使用划线工具在涂料表面划出一条十字线,然后用适当的胶带剥离涂层并观察划线处的变化。
剥离试验法是一种定量测试方法,通过施加外力,如剪切、拉伸或剥离,以测定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强度。
为了确保涂料附着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一系列相关的标准被广泛采用。
国际上常用的标准包括ASTM D3359、ISO 2409和GB/T 9286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评估标准和测试结果的分类。
例如,ASTM D3359标准定义了不同涂层附着力等级,从0B(完全剥离)到5B(无剥离)不等。
涂料附着力测试对于各行业的涂料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和装饰领域,涂料附着力测试可以确保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涂层能够长期保持美观和耐用。
在汽车制造业,涂料附着力测试可以确保车辆表面的涂层在恶劣环境和日常使用中能够保持完好,提供保护和装饰功能。
同时,涂料附着力测试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和其他工业领域。
总结而言,涂料附着力测试是评估涂层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可以确保涂料能够稳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提供长久的保护和装饰效果。
这对于各个行业的涂料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产品质量和持久性的保证提供了基础。
涂料测试标准
![涂料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510a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7.png)
涂料测试标准1. 引言涂料是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家居装饰等领域的一种常见材料。
为了确保涂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制定涂料测试标准对于监控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明确涂料测试的标准和要求,以指导涂料生产商、质检机构和相关使用单位进行涂料质量检测。
3. 测试范围涂料测试涵盖以下方面:-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干燥时间、硬度、粘度等指标。
- 化学成分测试: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OC)、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 耐候性测试:包括耐水性、耐酸碱性等指标。
- 膜厚测试:用于确定涂料施工的膜厚是否符合要求。
- 色差测试:用于检测涂料颜色的均匀度和与标准色的一致性。
4. 测试方法涂料测试应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方法:- 干燥时间测试:将涂料施加在指定基材上,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干燥时间测定。
- 粘度测试:采用粘度计对涂料进行测定,通常使用不同规格的粘度杯或旋转粘度计。
- VOC测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膜厚测试:使用膜厚计对涂料施工后的膜厚进行测定,可根据涂料种类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
- 耐候性测试: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可以采用原位暴露、人工气候箱或盐雾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
5. 结论涂料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涂料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涂料测试标准,涂料制造商可以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要求,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赢得市场份额。
需要注意的是,文档中提到的测试范围和测试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内容,具体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选择。
涂料耐高温检测标准
![涂料耐高温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de25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1.png)
涂料耐高温检测标准
涂料耐高温检测标准是指针对涂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测
试和评估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涂料的耐热性、抗氧化性、抗褪色性和其他高温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在涂料工业中,这些标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满足客户需求非常重要。
一些常见的涂料耐高温检测标准包括:ASTM D2485、ASTM D2486、ASTM D3363、ASTM D523和ASTM D542等。
这些标准要求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在高温下进行的耐热性测试、氧化稳定性测试和色牢度测试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进行测试,可以帮助涂料制造商确定其产品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并提供可靠的性能数据,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1 -。
涂料常见名词解释及其测试方法与标准
![涂料常见名词解释及其测试方法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2b0491d0d233d4b14e69dc.png)
附着力:漆膜与被附着物体表面通过物理和化学力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
【检测】1、首先用美工刀片或划格器在油漆涂层上划出十字格子的形状,横纵各划一刀,型成一百个细小方格,格子为1mm×1mm。
划格器的切口应至油漆底层。
2、用毛刷朝对角线方向各刷五六次,把小碎片刷干净,再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并拉开,胶带的粘附力为350-400g/平米。
3、最后用放大镜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
【等级】1、ISO等级:5=ASTM等级:0B,这代表油漆的剥落面积大于65%。
2、ISO等级:4=ASTM等级:1B,一些方格部分或者全部剥落,剥落面积大于35%-65%。
3、ISO等级:3=ASTM等级:2B,代表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面积油漆剥落,甚至有的格子部分被整片剥落,面积超过15%-35%。
4、ISO等级:2=ASTM等级:3B,代表切口和相交处边缘被剥落面积大于5%-15%。
5、ISO等级:1=ASTM等级:4B,这代表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的油漆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小于或等于5%。
6、ISO等级:0=ASTM等级:5B,这代表了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切口边缘完全光滑。
这是最高等级的附着力。
硬度:硬度是指漆膜对于外来物体侵入其表面时所具有的阻力。
漆膜硬度是其机械强度的重要性能之一。
一般来说,漆膜的硬度与涂料的组成及干燥程度有关,如漆膜干燥得越彻底,硬度相对越高。
【测定】可以通过测定涂膜在较小的接触面上承受一定质量负荷时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以确定(包括由于碰撞、压陷或擦划等而造成的变形能力)。
所用测试仪器有摆杆阻尼硬度计、划痕硬度计、压痕硬度计等。
光泽:涂膜表面对照射在其上的光线向一定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也称镜面光泽度。
反射的光量越大,则涂膜的光泽越高。
涂膜表面反射光的强弱取决于涂膜表面的平整和粗糙度,也取决于涂膜表面对投射光的反射量和透过量的多少。
在同一涂膜表面以不同人射角投射的光,会出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
涂料检测标准
![涂料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af5e0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8.png)
涂料检测标准涂料检测标准⽬前我国涂料检测标准采⽤的是:合成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1995合成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1995;GB/T18582-2001对于外墙,⼈们⽐较关⼼的是涂料的耐⽼化性,因为外墙涂料暴露在⼤⽓中,受到严峻的环境考验,需要有良好的耐⽼化性,国标的检测采⽤氙灯⼈⼯加速⽼化的⽅法来检测。
这种⽅法模拟了天⽓环境变化对涂料的损耗,现⾏的标准是:合格品200⼩时;⼀级品是250⼩时。
对于内墙,⼈们最关⼼的是涂料的耐洗刷性,国标也是采⽤了⼈⼯加速检测的⽅法,⽬前我国国标的要求是≥300次。
除此之外,检测指标还包括在容器中的状态、施⼯性、涂膜外观、⼲燥时间、耐碱性、耐冻融性、和涂层耐温变性和抗裂延伸率等。
应该说国内的检测标准很低,⽐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低很多,⽐如:耐⽼化性在国外⼀般要求在500⼩时以上。
由于杜朗产品只在欧洲⽣产,供应欧洲和全世界其它地区的涂料都遵循欧洲的检测标准,因此在品质上绝对⾼于在国内⽣产的同类产品。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技术指标(GB/T 9756-1955)项⽬指标⼀等品合格品在容器中状态:搅拌混合后⽆硬块,呈均匀状态施⼯性:刷涂⼆道⽆障碍涂膜外观:涂膜外观正常⼲燥时间:不⼤于2h对⽐率(⽩⾊和浅⾊) :不⼩于0.93 0.90耐碱性(24h):⽆异常耐洗刷性:次不⼩于300 100涂料耐冻融性:不变质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平薄型)技术指标(GB/T 9755-1955)项⽬指标⼀等品合格品在容器中状态:搅拌混合后⽆硬块,呈均匀状态施⼯性:刷涂⼆道⽆障碍涂膜外观:涂膜外观正常⼲燥时间:不⼤于2h对⽐率(⽩⾊和浅⾊) :不⼩于0.90 0.87耐⽔性:96h ⽆异常耐碱性:48h ⽆异常耐洗刷性:次不⼩于1000 500耐⼈⼯⽼化性:250h 200h粉化,级1变⾊,级2涂料耐冻融性:不变质乳胶漆检测⽅法及品质控制⽔性建筑涂料⽬前应⽤最多的室内墙乳胶漆,不同的乳胶漆适⽤范围不同,须⽤不同的⽅法来检验和控制产品的质量。
涂料voc测试标准
![涂料voc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bcc5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6.png)
涂料voc测试标准涂料VOC测试标准。
涂料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试标准是指对涂料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测试的一系列标准规范。
涂料VOC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涂料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确保涂料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国际上,涂料VOC 测试标准主要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等机构制定和发布。
涂料VOC测试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VOC含量测试,涂料产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是评估其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涂料产品中VOC的含量,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和标准限值。
2. VOC排放测试,涂料产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进行VOC排放测试可以评估涂料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环境影响,为环保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3. VOC成分测试,涂料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醛、醋酸乙烯等多种成分,各种成分的含量和种类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VOC成分测试可以帮助了解涂料产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种类,为产品的环保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4. VOC释放速率测试,涂料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速率会影响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程度。
通过进行VOC释放速率测试,可以评估涂料产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速率,为环境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5. VOC控制技术测试,针对涂料生产过程中的VOC排放和控制技术,进行相关测试可以评估其控制效果和技术可行性,为涂料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总之,涂料VOC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保障涂料产品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促进涂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于涂料生产企业来说,严格遵守VOC测试标准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涂料VOC测试标准的重要性,促进涂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粉末涂料附着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粉末涂料附着力测试方法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6b5c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0.png)
粉末涂料附着力测试方法及标准1、划格法测定附着力(不适合厚度大于250μm的涂层)标准:GB/T 9286-2021、ISO 2409、ASTM D 3359,其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附着力级别的说明次序刚好相反。
GB/T 9286-2021、ISO 2409由好到坏是用数字0-5评判附着力级别,ASTM D 3359则是用5B-0B评价。
方法:根据不同基材涂层的厚度选择相应的划格器,用划格器平行拉动3-4cm,有六道切痕,应切穿涂膜至底材。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拉动,切痕同样为六道,这样形成许多小方格。
对于软质基材,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成的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前和向后各扫几次,即可评定级别;对于硬质基材则先清扫,再贴上3M胶带,保证胶带与涂层全面接触,用手来回按压使之接触良好,然后迅速拉开,评价等级。
具体的试验结果分级见下表:2、划圈法测定附着力标准:GB/T 1720-2020方法:样板固定在测定仪上,根据情况添加砝码,按下图所示,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5cm,取出样板,评级。
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
3、拉开法测定附着力标准:GB/T 5210-2006(实验室使用)、ISO 4624:2004、ASTM D 4514(便携式拉开法,一般为现场检测使用,试验数据比GB/T 5210-2006较小)方法拉开法是在规定的速率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或涂层与底材间的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MPa表示。
此方法不仅可检验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也可检测涂层之间的层间附着力,全面评价涂层的整体附着效果。
总结以上三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划格法、划圈法均属于间接测定法,测试结果以分级表示。
由于依靠人眼判别,切割过程准确度也不容易控制,存在个体差异而造成误差,但操作简单快捷,被广泛应用;拉开法属于直接测定法,能用数值表示涂层附着力,但方法较为复杂,且需等胶黏剂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试验,试验时间较长。
涂料及涂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涂料及涂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1d461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c.png)
涂料及涂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涂料及涂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涂料及涂料产品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建筑装饰的必备产品之一。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耐久性、美观度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涂料及涂料产品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以及检验方法,以便进行质量监管和检测。
一、涂料质量标准1.色彩和光泽度:涂料产品的颜色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9789《涂料色泽检验方法》。
颜色可以通过比色仪或者视觉进行检验。
光泽度可以通过光泽度计或者视觉进行检验。
2.干燥时间:涂料干燥时间是涂料施工后能够变得干燥,不再粘附其他物体的时间。
涂料干燥时间的测定可以通过质量变化、表面触摸、挂针或者挂球等方法进行。
3.附着力:涂料附着力是指涂料与基材的黏附程度。
一般通过扒拉试验、压敏胶带试验或者划格试验等方法进行。
4.硬度:涂料的硬度可以分为铅笔硬度和划痕硬度。
铅笔硬度是指用铅笔在涂层上不产生划痕的力度。
划痕硬度是指用钢尖在涂层上划痕的力度。
硬度测定可以通过相应的硬度计进行。
5.耐候性:涂料的耐候性是指涂料在室外暴露条件下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常见的耐候性试验方法有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和自然气候老化试验。
二、涂料检验方法1.外观质量检测:通过目测或者显微镜观察涂层的外观,检查是否有鼓泡、流淌、粗糙、脆化等缺陷。
2.固含量测定:通过测量涂料的固体含量来评估涂料的稠度和流动性,主要有烘箱法和红外涂料固化仪法。
3.粘度测定:用来衡量涂料的粘稠度,可以通过流水量、铅珠落下时间或者旋转式粘度计等方法进行测定。
4.干燥时间测定:通过测量涂料从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需要的时间来评估其干燥时间。
可以通过指纹法、触摸法或者测量固化时间的仪器进行测定。
5.附着力测试:涂层附着力的测试可以通过划格法、交叉划格法或者扒拉试验法进行。
6.硬度测试:通过铅笔硬度和划痕硬度来评估涂料的硬度。
铅笔硬度可以通过划铅笔来判断;划痕硬度可以通过用锐利物体在涂层上划痕的效果进行评估。
漆膜涂料性能测试项目和标准
![漆膜涂料性能测试项目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f6b1120c22590103029dc2.png)
粘度试验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测定法
GB/T 9269-1988
建筑涂料粘度的测定 斯托默粘度计法
GB/T 6753.4-1998 色漆和清漆 用流
涂
出杯测定流出时间
装
性
干燥时间
GB/T 172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能
测
涂层耐洗刷性 GB/T9266-1988 建筑涂料 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ASTM D2247-02 涂层在
漆膜耐化学试剂 性
耐清洁性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 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ASTM D543-95(2001) 塑料
耐化学腐蚀性试验方法
ASTM D1308-02E1 家用化学品对透明和着色有
机面漆影响的试验方法
试
ASTM D968-93(2001) 用落沙磨蚀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的试验方法
ASTM D4060-01 Taber磨蚀机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试验方法
ASTM D3884(Taber)
ASTM D6037-02 (光泽涂层)
漆膜耐磨性 DIN EN ISO12947(Martindale)
GB/T 1768-1979
GM
9900P-2002
GM 9126P
GMW 3402
FLTM BN 107-01
漆膜耐人造汗液 FLTM BL113-06-2002
ISO 105-E04-1994
漆膜耐溶剂性
ASTM D5402-93(1999) 用溶剂擦除法评价有机覆层的耐溶剂性
AAMA 2605-2005 铝型材高性能涂层的性能要求和测试程序
涂料检测标准
![涂料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62d9f80242a8956bece454.png)
涂料检测标准目前我国涂料检测标准采用的是:合成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1995合成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1995;GB/T18582-2001对于外墙,人们比较关心的是涂料的耐老化性,因为外墙涂料暴露在大气中,受到严峻的环境考验,需要有良好的耐老化性,国标的检测采用氙灯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来检测。
这种方法模拟了天气环境变化对涂料的损耗,现行的标准是:合格品200小时;一级品是250小时。
对于内墙,人们最关心的是涂料的耐洗刷性,国标也是采用了人工加速检测的方法,目前我国国标的要求是≥300次。
除此之外,检测指标还包括在容器中的状态、施工性、涂膜外观、干燥时间、耐碱性、耐冻融性、和涂层耐温变性和抗裂延伸率等。
应该说国内的检测标准很低,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低很多,比如:耐老化性在国外一般要求在500小时以上。
由于杜朗产品只在欧洲生产,供应欧洲和全世界其它地区的涂料都遵循欧洲的检测标准,因此在品质上绝对高于在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技术指标(GB/T 9756-1955)项目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在容器中状态: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施工性:刷涂二道无障碍涂膜外观:涂膜外观正常干燥时间:不大于2h对比率(白色和浅色) :不小于0.93 0.90耐碱性(24h):无异常耐洗刷性:次不小于300 100涂料耐冻融性:不变质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平薄型)技术指标(GB/T 9755-1955)项目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在容器中状态:搅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施工性:刷涂二道无障碍涂膜外观:涂膜外观正常干燥时间:不大于2h对比率(白色和浅色) :不小于0.90 0.87耐水性:96h 无异常耐碱性:48h 无异常耐洗刷性:次不小于1000 500耐人工老化性:250h 200h粉化,级1变色,级2涂料耐冻融性:不变质乳胶漆检测方法及品质控制水性建筑涂料目前应用最多的室内墙乳胶漆,不同的乳胶漆适用范围不同,须用不同的方法来检验和控制产品的质量。
涂料和油墨树脂检测标准与方法
![涂料和油墨树脂检测标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8327cfb9f3f90f76c61b98.png)
涂料油墨树脂检测标准与方法一.取样方法:检测标准: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二.颜色测定方法:检测标准: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GB/T 1722-1992三.粘度检测方法:检测标准:胶黏剂黏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GB/T 2794-2013;四.细度检测方法:检测标准:色清、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测定法GB/T1724-1979(1989)、GB/T6753.1-2007;五.不挥物含量(固含量)检测方法:(一)检测标准: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1725-2007;(二)注意事项:称量约1g,加热温度和时间(105±2℃,2h)。
六.醇酸树脂酸值检测方法:(一)检测标准:塑料用聚酯树脂、色漆和清漆用漆基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GBT 6743-2008;(二)注意事项:按GBT 6743-2008 中方法A的规定进行测试,计算按8.1.2的规定进行。
溶解样品用溶剂甲苯:乙醇=1:1或双方商定的其它溶剂。
(三)酸值的检测步骤:1.仪器碱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天平。
2.试剂0.15N氢氧化钾标准溶液,1%酚酞溶液,乙醇和甲苯的混合液(乙醇:甲苯=1:2)。
3.测定方法称取0.3-0.5g的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40g混合液,稍微加溶解样品,冷却至常温。
以酚酞为指示剂(即加入5-8滴酚酞溶液),用0.15N的KOH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红色为终点,记下消耗KOH溶剂的体积。
4.计算酸值=V*C*56.1/M式中:V----试样消耗KOH溶液的体积,mlC----KOH溶液的溶度,NM----试样的质量,g七.软化点检测方法(环球法):松香树脂软化点测定(环球法)标准操作规程(一)、仪器(1) SYD-2806F型全自动软化点测定仪一套。
(2)烧杯:容量约为800ml,直径90mm,高度不低于140mm。
(二)、实验步骤称取直径约 5mm的松香试样约5g于具柄瓷皿中,慢慢加热在尽可能低得温度下熔融,避免产生气泡和发烟。
油漆硬度测试标准
![油漆硬度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b9a8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4.png)
油漆硬度测试标准油漆硬度测试是评价油漆表面硬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油漆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漆硬度测试的标准化对于油漆行业的发展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油漆硬度测试的标准方法和相关标准规范,以便为油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概述。
油漆硬度是指油漆膜抵抗外力作用而不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油漆硬度测试旨在评价油漆膜的耐磨性、耐刮擦性以及整体质量。
硬度测试的标准化对于油漆生产、施工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试方法。
1. 铅笔硬度测试。
铅笔硬度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油漆硬度测试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铅笔尖端的硬度来对油漆膜的硬度进行评价。
测试时,选用不同硬度的铅笔,用一定力度在油漆表面画线,根据铅笔划痕的深浅来评价油漆的硬度等级。
2. 划痕硬度测试。
划痕硬度测试是利用一定负荷下的金属或石材划过油漆膜表面,通过划痕的深度或产生的划痕形状来评价油漆的硬度等级。
常用的划痕硬度测试方法包括铅笔划痕法、划格法等。
3. 钢球落下硬度测试。
钢球落下硬度测试是通过从一定高度落下的钢球对油漆膜进行冲击,根据产生的凹坑深度或直径来评价油漆的硬度等级。
三、相关标准规范。
1. GB/T 6739-2006《涂料硬度测定硬度铅笔法》。
该标准规定了利用硬度铅笔进行涂料硬度测定的方法。
2. GB/T 9755-2001《涂料硬度测定划痕法》。
该标准规定了利用划痕硬度测试仪进行涂料硬度测定的方法。
3. GB/T 1735-2009《涂料硬度测定钢球落下法》。
该标准规定了利用钢球落下硬度测试仪进行涂料硬度测定的方法。
四、结论。
油漆硬度测试是评价油漆膜表面硬度的重要方法,通过铅笔硬度测试、划痕硬度测试和钢球落下硬度测试等方法可以对油漆的硬度进行评价。
相关的标准规范对于油漆行业的发展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于从事油漆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涂料不挥发物检测标准
![涂料不挥发物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1b7e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a.png)
涂料不挥发物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试方法:涂料不挥发物的测试方法通常采用重量法或体积法。
重量法是将涂料样品在特定条件下干燥,然后测量干燥后样品的重量,计算不挥发物的含量。
体积法是将涂料样品在特定条件下干燥,然后测量干燥后样品的体积,计算不挥发物的含量。
2. 测试条件:涂料不挥发物的测试条件通常包括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干燥设备等。
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选择应根据涂料的类型和要求进行确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测试设备:涂料不挥发物的测试设备通常包括烘箱、天平、计时器和干燥器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过校准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测试结果:涂料不挥发物的测试结果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即不挥发物的含量占涂料总重量或总体积的百分比。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过验证和确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涂料检测标准
![涂料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df62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8.png)
涂料检测标准涂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为了确保涂料的质量和性能,涂料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涂料检测的标准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涂料检测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涂料检测的标准。
1.外观检测标准。
外观是涂料产品的第一印象,因此外观检测是涂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外观检测标准主要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涂料,其外观检测标准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2.物理性能检测标准。
物理性能是涂料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附着力、硬度、耐磨性等。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涂料的使用寿命和效果,因此物理性能检测标准是涂料检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化学性能检测标准。
化学性能是涂料产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包括耐化学腐蚀性、耐候性、耐水性等。
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涂料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效果,因此化学性能检测标准也是涂料检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涂料检测的方法。
1.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涂料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涂料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可以得到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实验室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和严格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现场检测。
除了实验室检测外,现场检测也是涂料检测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施工现场对涂料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和涂料性能符合要求。
三、涂料检测的意义。
涂料检测的意义在于保障涂料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涂料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通过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涂料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四、结语。
涂料检测是涂料行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涂料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涂料检测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涂料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涂料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涂料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料测试标准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使用标准序号项目名称检验依据1 附着力GB/T 1720-79(89)GB/T 9286-1998; JC/T 423-91中5.10GB/T 5210-2006;ISO 4624:2002;JTJ 275-2000中附录c.3 ASTM D3359-20022 外观和透明度GB/T 1721-20083 颜色GB/T 1722-92;GB/T 9281-88; GB/T 9282-88;ASTM D1209-20054 粘度GB/T 1723-93;GB/T 2794-1995;GB/T 9269-88B法;GB/T 6753.4-19985 细度GB/T 1724-79(89);GB/T 6753.1-2007;ISO 1524:20006 固体含量、挥发物和不挥发物GB/T 1725-2007;ISO 3251:2003;GB/T 16777-1997中47 遮盖力GB/T 1726-79(89);JC/T 423-91中5.78 干燥时间GB/T 1728-79(89);GB/T 9273-88;GB/T 6753.2-869 硬度GB/T 1730-2007;GB/T 6739-2006;ISO 1522:1998;ISO 15184:1998;ASTM D3363-200510 柔韧性GB/T 1731-93;GB/T 1748-79(89);GB/T 6742-2007;GB/T 11185-89;ISO 1519:200211 耐冲击性GB/T 1732-93;JG/T 24-2000中6.12;GB/T 9779-88中5.10;GB/T 20624.1-2006;GB/T 20624.2-2006;ISO 6272-1:2002;ISO6272-2:2002;ASTM D2794-1993(2004)12 耐水性GB/T 1733-93;GB/T 9274-88 GB/T 5209-8513 耐油性HG/T 3857-2006;GB/T 9274-88;HG/T 3343-1985;14 耐热性GB/T 1735-79(89)15 吸水率HG/T 3856-2006;HG/T 3344-198516 光泽GB/T 9754-2007;ISO 2813:199417 灰分GB/T 1747.2-200818 稠度GB/T 1749-79(89)19 稀释剂、防潮剂水分HG/T 3380-1987中3.4;HG/T 3858-200620 稀释剂、防潮HG/T 3859-2006序号名称检验依据剂白化性21 稀释剂、防潮剂胶凝数HG/T 3861-200622 回粘性GB/T 1762-80(89)23 耐化学试剂性GB/T 9274-88;GB/T 9265-8824 厚度GB/T 13452.2-200825 耐磨性GB/T 1768-2006ISO 7784-2:1997GB 5237.5-2004中6.8; ASTM D968-200526 打磨性GB/T 1770-2008或手工打磨27 闪点GB/T 5208-200828 酸值GB/T 6743-200829 密度GB/T 6750-2007;ISO 2811-1:1997;GB/T 13477.2-200230 贮存稳定性(30天)GB/T 6753.3-8631 流挂性GB/T 9264-8832 耐洗刷性GB/T 9266-8833 最低成膜温度GB/T 9267-8834 划痕试验GB/T 9279-2007;ISO 1518:199235 软化点GB/T 9284-8836 杯突试验GB/T 9753-2007;ISO 1520:200637 耐沾污性GB/T 9780-2005;JG/T 24-2000中6.15;GB/T 9755-2001中附录A;GB/T 9757-2001中附录A38 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GB/T 16592-199639 电泳漆电导率HG/T 3335-1977(1985)40 涂层耐温变性JG/T 25-1999GB/T 13492-92中5.1241 耐干热性GB/T 4893.3-200542 脱漆剂脱漆效率HG/T 2881-199743 施工性(重涂适应性)GB/T 6748-86中2.5;GB/T 9755-2001中5.4;HG/T 2592-94中6.3;JG/T 3049-1998中5.5HG/T 3346-1999中4.944 初期干燥抗裂性GB/T 9779-88中5.5;JG/T 24-2000中6.845 容器中状态GB 3186-82(89)中4.3;GB 9755-2001中5.3;HG/T 2594-94中6.1;JG/T 3049-1998中5.4 46 鲜映性GB/T 13492-92中5.15序号名称检验依据47 渗色性(耐硝基漆性)GB/T 13493-92中4.18;HG/T 2009-91中4.9;HG/T 2576-94中附录C;HG/T 2594-94中6.8;HG 2239-91中4.11;HG/T 3354-1987中3.948 耐乙醇性HG/T 2005-91中5.1749 筛余物HG/T 2006-91中4.3;HG/T 2597-94中4.350 溶剂可溶物中硝基HG/T 2277-92中4.14;HG/T 2592-94中6.1251 漆膜颜色及外观GB/T 9761-88;GB/T 9755-2001中5.7;HG/T 2592-94中6.6;HG/T3668-2000中5.852 加速泛黄性HG/T 2576-94中附录B53 溶剂可溶物组成HG/T 2594-94中附录C54 适用期HG/T 2661-95中4.16;HG/T 2884-1997中4.9;HG/T 3668-2000中5.955 白度JC/T 423-91中5.856 耐干擦性JC/T 423-91中5.1257 溶解性HG/T 3380-1987中3.358 混合性HG/T 2884-1997中4.559 低温贮存稳定性JG/T 24-2000中6.6;JG/T 3049-1998中5.11;GB/T 9755-2001中5.5;GB/T 9756-2001中5.5;JG/T 26-2002中5.660 对比率GB/T 9755-2001中5.8;GB/T 9756-2001中5.8;GB/T 9757-2001中5.7;JG/T 26-2002中5.961 透水性GB/T 9779-88中5.862 刷涂试验GB/T 6753.6-8663 击穿强度HG/T 3330-1980(1985)64 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HG/T 3331-197865 拉伸强度GB/T 16777-1997中8.2、8.3;GB/T 528-199866 断裂伸长率GB/T 16777-1997中8.2、8.367 粘结强度GB/T 9779-88中5.6;JG/T 24-2000中6.14;JG/T 3049-1998中5.1068 苯酐含量HG/T 2453-93中6.14;HG/T 2576-94中附录D69 不挥发分中金属锌含量HG/T 3668-2000中5.1370 不粘胎干燥时间GA/T 298-2001中6.1.571 玻璃珠撒布试验GA/T 298-2001中6.1.1372 玻璃珠牢固附GA/T 298-2001中6.1.14序号名称检验依据着率73 泳透力HG/T 3336-1977(1985);HG/T 3339-1977(1985)74 耐湿热GB/T 1740-200775 耐盐雾性GB/T 1771-2007;ASTM B 117-2007;ISO 7523:199676 人工气候老化GB/T 1865-1997;GB/T14522-93中b;GB/T 18244-200077 耐紫外光人工老化ISO 4892-3:2006;ISO 11507:1997;SAE J2020-2003ASTM G154-2004;GB/T16585-1996;GB/T14522-93中a78 环氧树脂检验HG/T 2884-1997中4.13;HG/T 3668-2000中5.1479 游离TDI GB/T 18446-2001;HG 2454-93中附录B;HG/T 2660-95中附录B;HG/T 3608-1999中附录A;GB/T 18583-2001中附录D8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水分含量HBC 12-2002附录A中第二部分;GB 18582-2001附录A中A.3.181 胶粘剂中水分含量GB/T 606-88;GB 18583-2001附录E中E.5.282 游离甲醛、甲醛及甲醛聚合物GB 18582-2001中附录B;GB 18583-2001中附录A;HBC 12-2002中附录B83 卤代烃含量HBC 12-2002中附录D84 苯含量GB 18581-2001中附录A;GB 18583-2001中附录B;HBC 12-2002中附录D85 甲苯、二甲苯、乙苯含量GB 18581-2001中附录A;GB 18583-2001中附录C;HBC 12-2002中附录D86 铅含量GB/T 9758.1-88;GB 18581-2001中附录B;GB/T 13452.1-1992;GB 18582-2001中附录C;HBC 12-2002中附录C87 镉含量GB/T 9758.4-88;GB 18581-2001中附录B;GB 18582-2001中附录C;HBC 12-2002中附录C 88 铬含量GB/T 9758.6-88;GB 18581-2001中附录B;GB 18582-2001中附录C;HBC 12-2002中附录C 89 汞含量GB/T 9758.7-88;GB 18581-2001中附录B;GB 18582-2001中附录C;HBC 12-2002中附录C90 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HG/T 3860-200691 邵氏硬度GB/T 2411-1980(1989)序号名称检验依据92 耐冷液性GB/T 4893.1-200593 耐砂浆性GB 5237.5-2004中6.9.5;HG/T 3792-2005中5.1994 体积固体含量GB/T 9272-2007;ISO 3233:199895 六价铬GB/T 9758.5-1988;ISO 3856.5:198496 船舶漆耐盐水性GB/T 10834-200897 丝状腐蚀试验GB/T13452.4-200898 粘结强度GB/T 16777-1997中699 电阻率GB/T 16906-1997100 胶化时间GB/T 16995-1997101 异氰酸酯基含量HG/T 2409-1992102 粒度分布ISO 8130-13:2001103 异氰酸酯单体含量ISO 10283:1997104 含水量ASTM D3792-2005105 耐溶剂擦拭ASTM D4752-2003;ASTM D5402-93(1999);HG/T 3792-2005中附录B;HG/T 3793-2005中附录B;HG/T 3830-2006中附录A106 残留单体含量ASTM D4827-2003107 T弯GB/T 13448-1992;ASTM D4145-83(2002);DIN EN 13523-7-2001;HG/T 3830-2006中附录B108 溶剂可溶物氟含量HG/T 3792-2005中附录B109 树脂中PVDF树脂含量HG/T 3793-2005中附录A110 动态抗开裂性JG/T 157-2004中附录B 111 抗粘连性HG/T 3828-2006中6.4.13112 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JTJ 275-2000113 耐码垛性GB/T 9280-2008;ISO 4622:1992114 流动性ISO 8130-5:1992115 MEQ值ISO 15580:2000116 VOC含量ISO 11890-1:2007;ISO 11890-2:2007 117 耐碱性JTJ 275-2000中附录C.1118 耐热度GB/T 16777-1997中5119 延伸性GB/T 16777-1997中7120 加热伸缩率GB/T 16777-1997中9121 低温柔性GB/T 16777-1997中10122 不透水性GB/T 16777-1997中11序号 名 称检 验 依 据123 玻璃化温度 GB/T 19466.2-2004;ISO 11357-2:1999;ISO 16805:2003124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ISO 13885-1:1998) 125 不挥发分中金属锌含量HG/T 3668-2000中5.13 126 全锌含量 GB/T 6890-2000中附录A127 泳透力 HG/T 3952-2007中5.4.2.7128 L-效果 HG/T 3952-2007中5.4.2.8129 Gel 分率 HG/T 3952-2007中5.4.3.12130 遮盖力 HG/T 3851-2006;GB/T 5211.17-88;GB/T 1707-1995中5.10 131 热稳定性 GB/T 1711-89132 密度 GB/T 1713-2008133 筛余物 HG/T 3852-2006;GB/T 5211.14-88;GB/T 5211.18-88 134 干粉耐热性 HG/T 3853-2006135 水悬浮液pH 值 G B/T 1717-86136 流动度 HG/T 3854-2006137 颜色 GB/T 1864-89;GB/T 5211.20-1999138 水溶物 GB/T 5211.1-2003;GB/T 5211.2-2003139 挥发物 GB/T 5211.3-85;HG/T 3001-1999中6.3140 装填体积和表观密度GB/T 5211.4-85 141 耐水性GB/T 5211.5-2008 142 耐酸性143 耐碱性 144 耐油性145 耐溶剂性146 耐石蜡性147 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GB/T 5211.11-2008148 水萃取液电阻率GB/T 5211.12-2007 149 水萃取液酸碱度GB/T 5211.13-86;HG/T 3001-1999中6.6 150 吸油量 GB/T 5211.15-88151 消色力 GB/T 5211.16-2007;ISO 787-17:2002152 着色力 GB/T 5211.19-88153 易分散程度 GB/T 9287-88154 二氧化钛含量 GB/T 1706-2006中7.1155 硫酸钡和总锌量GB/T 1707-1995中5.1序号名称检验依据156 氧化锌含量GB/T 1707-1995中5.2157 铁含量GB/T 1863-89中5.1;HG/T 3006-86中2.1;HG/T 2249-91中5.1;HG/T 2250-91中5.1158 铬酸铅GB/T 1863-89中5.9;GB/T 3184-93中5.12;HG/T 2249-91中5.8159 总钙量GB/T 1863-89中5.10;HG/T 2249-91中5.9;HG/T 2250-91中5.8160 有机着色物存在GB/T 1863-89中5.13;HG/T 2249-91中5.12;HG/T 2250-91中5.11161 总铅含量GB/T 3184-93中5.11 162 氧化锌含量GB/T 3185-92中5.1 163 金属物含量GB/T 3185-92中5.2 164 氧化铅含量GB/T 3185-92中5.3.1165 锰的氧化物含量GB/T 3185-92中5.4.1166 氧化铜含量GB/T 3185-92中5.5.1167 二氧化硅含量HG/T 3007-1999中5.3;HG/T 3006-86中2.2 168 氧化钡含量HG/T 3007-1999中5.1169 三氧化二硼含量HG/T 3007-1999中5.2170 水可溶分HG/T 3007-1999中5.4171 盐酸不溶物含量GB/T 3185-92中5.6172 灼烧减量GB/T 3185-92中5.7;HG/T 2248-91中5.5173 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GB/T 13451.2-92174 氧化铅(以Pb计)GB/T 9723-88175 锰的氧化物(以Mn计)GB/T 9723-88176 氧化铜(以Cu计)GB/T 9723-88177 颜料耐光性GB/T 1710-2008178 色差GB/T 11186.2-1989 ;GB/T 11186.3-1989 179 干粉白度180 油膜白度序号检验依据名称181 抗石击性SAEJ 4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