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公转吗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地球在公转吗教科版
4.6地球在公转吗【教学内容】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主要探究恒星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围绕着太阳公转。
其他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并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
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恒星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围绕着太阳公转。
其他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2.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着视觉位置差异。
过程与方法1.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并做出恰当描述。
2.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2.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3.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一个蓝色和黑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大地球仪。
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在自转,那么地球的自转有哪些特点呢?(1.绕地轴转动。
2.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24小时。
3.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特别指出从北极上空观察它是逆时针转动)2.地球除了自转,还会怎么转呢?(板书:地球在公转吗)3.什么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公转的周期为一年)画出示意图。
4.你是怎么知道地球在公转的?(现在我们只要做航天飞机到太空中连续观察地球一年就知道地球在公转。
但在人们还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运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么知道地球在公转的?)5.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弄清楚地球是不是在公转,板书课题。
二、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1.游戏步骤:闭上左眼,睁开右眼,竖起食指,使其对准黑板上的竖线条。
地球的公转教案人教版反思十汇总
“地球的公转教案人教版反思十汇总”教案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如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是否还有其他运动,进而导入新课——地球的公转。
2.教学内容(1)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解释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公转的过程。
(2)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365天)。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
分别用动画和图片展示这些地理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公转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影响。
(4)地球公转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生产、作息时间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地球公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2)反思地球公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运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动画、图片等直观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巩固。
2.教学改进(1)在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时,可以增加一些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
(2)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加强课堂小结,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实践教案:探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地理实践教案:探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探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引言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运动对我们认识世界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背景知识1. 自转:地球在自转运动中,它的自转轴是倾斜的,所以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年分为四季,不同季节气温和日照时间也有所不同。
三、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认识到这两种运动对地球气候、季节的影响。
四、活动准备1. 地球仪或模型,让学生能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太阳地球运动模拟器(可以使用手表,或者制作简易模型),用于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3. 天气记录表,用于记录不同季节的气温和日照时间。
五、活动步骤1. 观察和探讨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模型,让他们注意到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以及地轴上的两个极点。
引导学生探讨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方式,问他们是否能看到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现象。
2. 模拟自转和公转运动使用太阳地球运动模拟器,让一个学生扮演太阳,手持模型,另一个学生代表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同时,老师可以解释太阳直射带、极圈、温带等地理概念。
3. 实地调查在不同季节,选择几个学生记录气温和日照时间。
可以安排学生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测量温度,并观察日照时间的变化。
记录下来的数据可以绘制成图表,以便后续讨论。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实地调查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 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冬天比夏天冷?- 不同季节日照时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冬天比夏天短?- 自转和公转运动如何影响气候和季节变化?5. 总结和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结论和发现。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并引导他们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重要性。
地球公转的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地球公转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了解地球公转的影响,如引力等。
3. 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如赤道日、极昼极夜等。
4.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地图等地理资料。
二、教学内容1. 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绕着太阳做旋转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地球公转,也叫太阳系中的行星公转。
地球公转是太阳系中的典型运动,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科学意义。
2. 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公转的轨迹是椭圆形,也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公转的速度越靠近太阳,速度就越快,越远离太阳,速度就越慢。
每公转一周,地球总共走过5844亿公里的路程,公转周期为365.25天。
3. 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对人类和动物都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最常见的是引力。
地球公转时,地球上的物体受到太阳的引力和地球引力的交合影响,有了重力,所有东西都会有重量。
4. 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有多个方面。
地球公转运动形成了赤道日、极昼极夜等现象。
赤道日指的是赤道附近地区一年中某一天的任何一个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正上方,日照时间全年最长。
极昼极夜则是指地球上各极地区,在春分点和秋分点各一次,有一天从不显影,这种现象叫做极昼或极夜。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地球绕着什么做运动?”等问题,帮助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概念建立起正确的认知。
2. 互动交流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播放视频、演示模型、提供案例等,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理论,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们的关注点引向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例如:地球绕着什么做运动?太阳系中的行星公转是什么?等问题。
2. 知识讲解分步骤地讲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和规律。
并且在讲解过程中,随时结合实例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球公转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通过与地图和天文星图等地理资料互动,让学生们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地球公转的重要的知识点。
地球公转教案
地球公转教案
【教案】地球公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球公转的轨迹、周期和原因。
3.理解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回顾一下地球自转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转对日出日落和昼夜交替的影响。
2.呈现: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展示地球公转的定义和特点,重点强调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形,且周期为一年。
3.讲解:
解释地球公转的原因,即地球绕太阳公转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
4.实验: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利用一个磁铁和一根绳子,在课堂上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5.拓展:
让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引导他们讨论地球公
转对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的影响。
6.巩固:
请学生完成一些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练习题,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总结:
总结地球公转的内容,并强调地球公转是地球上各种气候现象和季节变化的基础。
8.实践:
鼓励学生到户外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加深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实验和练习题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延伸:
可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研究活动,如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和日照时间变化,进一步探讨地球公转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板书设计:
地球公转
- 椭圆轨迹
- 周期为一年
- 太阳引力的作用
六、反馈和复习:
在下一堂课开头回顾和检查上一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地球公转的知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6地球在公转吗 教科版
4.回教室按照记录表汇报。
(PPT出示问题)(1)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2)不同小组观察到的视差一样吗?为什么?
(3)假如观测的“恒星”更远一些,恒星的视觉位置差异会有怎样的变化?
5.科学家观测出的恒星视差有这么大吗?阅读书本第85页灰色方框,这段资料告诉我们什么?
6.总结恒星周年视差
PPT出示:我们把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叫做——恒星周年视差。
这是观察恒星的视觉位置差异。
(学生齐读)
教师在原有的板书“恒星视
差”中间加上“周年”二字
后,问:为什么要加上“周
年”二字呢?
7表扬: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做了科学家做的事情,俨然成了小科学家了。
四﹑课堂小结与延伸
1.现在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将保留哪一种?PPT出示:
A. 地球自转
B. 地球自转的同时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那公转又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2.课堂延伸:证明地球公转的其他证据——星座,比如:不同夜晚同一时间观察到的北斗七星的图片。
PPT出示:
五、巩固作业
1.学生完成作业卡(附后)中的题目并交流。
(同时PPT出示题目)
2.课后阅读资料卡(附后)中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恒星周年视差是怎样
发现的。
3.课后调查:地球公转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变化?
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公转周期:一年方向:自西向东
证据:航天飞机,太空望远镜,卫星等
恒星周年视差
星座
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对地球的自转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
(2)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理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公转的现象。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科学的美妙。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
2.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公转的现象。
2.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共同探讨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3.采用生活实例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地球公转的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
2.准备四季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3.准备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4.准备昼夜长短变化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引起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地球公转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公转的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教案
《地球在公转吗》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三、整理归纳: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是倾斜不变的。
地球的公转初中教案
教案:地球的公转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 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2. 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教学媒体:1. 手电筒2. 地球仪3. 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现象。
2. 提问:地球的自转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二、地球的公转概念(10分钟)1. 讲解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轨道运动,这个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 提问: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它的周期是多久?三、地球公转的规律(10分钟)1. 讲解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2. 讲解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
3. 讲解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会随着时间变化。
4. 讲解二分二至点的含义: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夏至和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
四、地球公转示意图(10分钟)1. 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地球公转的过程。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球公转示意图的特点。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操作地球仪,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
2. 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地球公转的概念、规律和示意图。
2. 提问: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规律和示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地球公转示意图的理解还有待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地球在公转吗
6.地球在公轉嗎【教學目的】1.知道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公轉,公轉的週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視覺位置差異。
3.能和小組同學合作做地球公轉的模擬實驗,並認真觀察,收集證據,進行記錄。
4.體會到科學家獲得證據的過程中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意識到科學技術的進步,能為科學家提供更為有力的證據。
【教學重點】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公轉週期為一年。
【教學難點】認識恒星的周年視差。
【教學準備】記錄表,兩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紙條,一個紅圓片(太陽),兩個藍色圓片(星星)。
【教學過程】一、引入學習:1.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地球在自西向東自轉,在自轉的同時是不是還圍繞太陽公轉呢?2.思考:怎樣知道地球是否圍繞太陽公轉?3.小結:地球的確是在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證據:1.思考:在人們不能到天空中觀察地球的運動時,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公轉的呢?2.提問:(在黑板上畫一地球運行軌道圖,在軌道外畫兩顆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轉,在公轉的軌道上觀察星星,會看到什麼現象?3.模擬實驗。
(1)談話: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離地球近,有的離地球遠,如果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圍繞太陽公轉,那麼,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會隨著地球的運動而發生變化。
我們可以用一個模擬實驗來研究這種變化。
(2)模擬實驗①講解:在操場上畫一個圓圈,圓圈中放一個紅色小圓片,代表太陽;找兩個竹竿,上面分別貼上一個藍色圓片,分別代表星星,其中一顆星星離地球近,一顆星星離地球遠;在遠處的星星頂竿上掛一木尺,每隔10釐米貼一個記號;然後找一位同學代表地球,背對著圓圈做圓周運動(公轉),在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兩顆星的位置,並做好記錄②學生到操場模擬實驗。
③把兩根竹竿放的更遠一些,再次觀察兩顆星的位置變化,並做好記錄。
4.交流彙報:(1)當地球公轉運動時,星星怎麼運動?(2)當地球運動到A、B兩點時,星星的位置有什麼變化?(3)當星星離我們更遠時,位置又有什麼變化?(4)從這些現象中我們能發現什麼?5.認識恒星的周年視差。
地球的公转教案
地球的公转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球的公转教案目标:1. 理解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现象。
2. 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和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3. 掌握地球公转的周期和轨道形状。
4. 学会利用实例和图表解释地球公转的原理,增强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问题导入:你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为什么我们会有四季之分?2. 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在天空中升起和落下?知识讲解:3. 给学生简要介绍地球的公转概念: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4. 解释地球公转的特点和影响: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如春夏秋冬;也使得我们能够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示范实验:5. 安排一个实践实验来展示地球公转的原理:使用一根长竖直杆代表地球,学生围绕杆中心点绕圈,同时老师作为太阳,站在杆的一侧。
让学生观察站在不同位置时如何产生白天和黑夜。
小组活动:6.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季节(春夏秋冬),以小组形式合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一张描绘该季节特征的海报。
7. 学生在海报中要展现该季节地球公转位置以及对应的太阳高度和角度变化。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回顾与总结:8.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地球公转的重要知识点,并提问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9. 学生集体总结地球公转的周期、轨道形状以及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延伸活动:10.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或其他资源进一步探索地球公转、季节变化以及其他与此相关的知识。
评估方式:11.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12. 个人展示或小组展示海报,评估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实验用具:长竖直杆2. 海报绘制所需的纸张和绘画工具3. 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提供的有关地球公转的绘本、图表和视频教案扩展:根据不同年级和教学时间的要求,可以对教案中的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并加入更多的知识点和实践活动。
深圳优质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出疑问,如何证明地球在公转?
二、什么是视差
由学生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排队,由于观察者位置改变,视觉上会产生差异,称为视差。
3、恒星的周年视差模拟实验
1.介绍模拟实验的器材
灯泡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转盘模拟日地模型轨道,红星和蓝星模拟两颗远离太阳系的恒星。
5.分析数据2
通过红蓝两星位置关系的数据,可以发现,太阳与其他恒星之间的距离越远,恒星周年视差会越来越小。
4、延伸
通过学习科学家贝塞尔的故事,了解恒星周年视差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和应用。
2.模拟实验1
随机选择日地轨道上不相同的A、B、C、D四个点,测量读取当地球运行到该点时,红星相对于蓝星而言,处于什么位置。
3.分析数据1
通过红蓝两星位置关系的数据,可以发现,位置改变会导致视差改变,从而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4.模拟实验2
将红星和蓝星的位置移动,模拟宇宙膨胀,太阳与其他恒星距离发生变化。随机选择日地轨道上不相同的A、B、C、D四个点,测量读取当地球运行到该点时,红星相对于蓝星而言,处于什么位置。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地球在公转吗》
知识点来源
□学科:科学
□年级: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教科版
□所属章节:第四单元《地球在公转吗》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屏:Camtasia Studio
视频制作:Adobe Premiere Pro CS6
设计思路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和这节课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地球的自转及其证据。此外,宇宙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即新鲜、好奇又觉得深奥、难懂。因为宇宙单元的教学一直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难点,宇宙相对其他事物更宏观的、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常需要借助模拟实验或是建模来帮助学生认识。在这节微课中,为了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实验,我将先让学生通过现实场景感受什么是视差,再通过一个恒星周年视差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经历模拟实验来获得“周年恒星视差”的概念,通过客观的观察“恒星”和科学的思维推理来证实地球在公转,并感悟到建立假设是探究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寻找证据又需要执着的科学精神。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它在宇宙中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转。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给地球带来了四季变化。
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的基本机理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一、知识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机理;2. 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3. 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机理;2. 地球公转和自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3. 地球公转和自转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2. 帮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3. 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机理和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3. 图片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象,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四季变化和地球公转自转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地球的问题,例如:地球是如何在宇宙中旋转的?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地球自转的速度有多快?Step 2:讲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机理通过PPT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机理,包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等基本知识。
Step 3:实验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借助小太阳、小地球和小月球组成的小型模型,实验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让学生自己摆出地球、太阳、地轴的位置关系,模拟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运动。
Step 4:四季变化的原理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向学生讲解四季变化的基本原理,包括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和自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气温、阳光角度等发生变化。
Step 5:四季变化与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通过讲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变化的机理。
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引言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它绕着太阳既进行自转又进行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对于理解地球的日夜更替、季节变化以及地理经纬度等概念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并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是自转轴和自转方向。
1. 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是地球通过其南北两极的惯性连线确定的。
自转轴是倾斜的,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倾角是23.5度。
自转轴上的地点称为地球的极点,其中北极位于北纬90度,南极位于南纬90度。
2. 自转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地球东转或顺时针转动。
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我们根据自转的时间来划分地球的日夜。
三、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有三个基本特征,包括公转轨道、公转周期和公转速度。
1. 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被称为地球的椭圆公转轨道。
地球在其轨道上的运动被称为地球环绕太阳的一次公转。
2. 公转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我们通常将公转周期称为一年。
3. 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指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的线速度。
地球的公转速度不均匀,离太阳近的时候速度较快,离太阳远的时候速度较慢。
四、教学活动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1. 观察自转与公转让学生形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地球、太阳和自转轴的角色。
让地球围绕自转轴旋转,并同时围绕一个太阳模型做椭圆形运动。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2. 制作模型学生可以使用纸板、图钉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和太阳模型。
通过手动操作模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原理。
3. 绘制地球运动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图。
地球公转的教案
地球公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并能够描述地球公转的过程;2. 能力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概念、特点和规律;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地观察和模拟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地球公转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图表资料等;2. 实验器材:手电筒、小球、铅笔、手表等;3. 图表资料: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地球公转的轨道图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教师出示太阳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太阳昼夜不停地变化的现象,并询问学生对太阳的认识;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为什么会一直在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Step 2 学习地球公转的概念、特点和规律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特点和规律;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并解释地球公转的原理和过程。
Step 3 实地观察地球公转1.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地球公转的活动;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使用手表和铅笔标记出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间;3. 学生观察并记录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间,根据记录结果讨论太阳在地平线上运动的方向。
Step 4 模拟实验地球公转1. 教师向学生展示模拟实验的材料和步骤;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模拟实验,使用手电筒作为太阳,在黑板上固定一个小球模拟地球,通过固定小球的轴线和手电筒的光束改变太阳照射的区域,通过手动转动小球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3. 学生观察并记录模拟实验的结果,通过实验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和规律。
Step 5 结束和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地球公转的概念、特点和规律;2. 教师询问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理解程度,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他们对地球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地球公转教案幼儿园
地球公转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可以公转的概念
2.经过实际操作,能够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地球的公转
2.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
3.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
例如:你知道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它是每天都在同一个位置不动的吗?背景音乐可以选择《小星星》或《行星进行曲》等。
2. 展示地球公转图片
找一些带有地球公转的图片,放到幼儿面前进行展示,让幼儿看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特点,特别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3. 立体图案模拟
使用泡沫球、牙签等物品,让幼儿制作一个立体的地球,在周围镶嵌上其他天体的形状,以模拟地球公转的现象。
在模拟时,可以让幼儿拿到牙签按照规律在球体上插入星球,并带助于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
4. 操作演示
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将制作好的立体模型放在转盘上,进行演示,让幼儿一起观察,并随时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发现其中规律。
5. 学习笔记和纪念品制作
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笔记,记下自己在模拟实验中发现的有趣的事情。
并通过让幼儿制作一些简单的纪念品,来留下这次实验的美好记忆。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将会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以及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发掘问题、思考问题,使幼儿能够从中感受成就感,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习惯。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 教案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一、引言1.1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1.1.1自转: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
1.1.2公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1.1.3地轴倾斜:地球轴与垂直于公转轨道的夹角约为23.5度。
1.1.4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1.2地球运动的重要性1.2.1影响气候: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太阳辐射量不同。
1.2.2形成生物节律:地球自转影响生物体的生物钟。
1.2.3地理现象的解释:如极昼极夜、地球五带等。
1.2.4影响人类活动:如农业、航海等。
1.3教学目的与意义1.3.1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理解。
1.3.2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1.3.3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素养。
1.3.4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地球自转2.1.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1.2自转周期:约24小时。
2.1.3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
2.1.4自转速度:极点为0,赤道最快。
2.2地球公转2.2.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2.2公转周期:约365.25天。
2.2.3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2.2.4公转轨道:近似椭圆。
2.3地轴倾斜的影响2.3.1四季形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3.2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
2.3.3五带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2.3.4气候变化:不同纬度地区气候差异。
三、教学内容3.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3.1.1自转影响公转现象的观察:如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
3.1.2公转影响自转速度的变化:如地球赤道部分的自转速度。
3.1.3地轴倾斜对自转公转的影响:如季节变化。
3.1.4地球运动的整体性:自转与公转共同决定了地球的环境和气候。
3.2地球运动的实际应用3.2.1天文观测:通过地球运动预测天体位置。
3.2.2航海导航:利用地球自转公转进行航线规划。
3.2.3农业生产:根据地球运动安排种植时间。
3.2.4能源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与地球运动相关。
初中地球公转周期教案
初中地球公转周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周期。
2. 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周期。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1.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周期。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地球公转示意图。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有其他的运动吗?2. 学生回答: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
二、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周期(10分钟)1. 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2. 讲解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大约365天。
3.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讲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0分钟)1. 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2.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答案,并进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地球公转的概念、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强调地球公转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使学生掌握了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周期,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公转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讲解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部分学生对于图中的直射点和回归线等概念理解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教案地球公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教案地球公转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育教案中,地球的公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初步认识天体运动规律,也能够引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富有趣味性和深度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教案,重点介绍地球公转。
首先,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公转,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入手。
比如,带领孩子们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从清晨到傍晚,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这种观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通过观察,孩子们能够发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至西逐渐变化的,这种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地球公转的概念。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孩子们观察地球的旋转轨迹,以及不同季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地球公转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形,同时也能够理解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帮助孩子理解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通过参与模型的制作和观察,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公转的原理。
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张大的纸板,上面绘制一幅太阳、地球和月亮的模型图。
然后,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一个小的地球模型,并固定在模型图上。
通过手动转动地球模型,孩子们可以模拟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地球公转的原理。
此外,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地球公转的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实验活动。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安排孩子们举行“地球公转游行”的活动。
孩子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角色,按照地球公转的路径进行游行。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地球公转的概念,并且加强对季节变化、白昼黑夜等现象的理解。
最后,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综合性活动。
地球公转幼儿园教案
地球公转幼儿园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的科普教育中,了解地球公转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它不仅是地球自转与月球绕地球运动之间的关联,也是日、月、地三者间位相关系的基础。
通过教授地球公转相关知识,可以让幼儿们了解到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改变季节的原因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2.知道地球公转的周期;3.知道地球公转引起季节变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感知、实物模型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2.合作探究,养成探究科学规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2.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个橙色的球体,以及几张卡片,上面有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简笔画。
然后将球体放到教室中央,引导孩子看球并回答几个问题:•这是什么?•它的形状和颜色是什么?•它是固体还是液体?•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2. 活动环节step1. 自转的表现在黑板上画出太阳、地球和相应轨道,并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让孩子们模仿地球的自转,在班级中央站成一个圆,绕着教室中央的球体转动。
同时,请老师引导孩子讨论自转的表现,有没有其他物体也有这种运动。
step2. 公转的变化让孩子们围着球体团成一个环,模仿地球的公转运动,并手拿太阳、地球和月亮的简笔画,比较三者公转的不同。
step3. 季节变化请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地球公转引起季节变化的原因,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摸索和提问的方式加深理解。
step4. 总结引导孩子们回答以下问题:•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久?在一周中的哪个时间段,我们看到白天?看到黑夜?•地球公转多久?一个月有多长时间?我们是如何认识到四季的?3. 结束环节请孩子们向家长讲述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孩子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理解了地球公转引起季节变化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在公转吗》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处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看到远近不同的恒星有视觉上的位置差异。
视差的存在就是公转的证据。
教科书提供了相关的史料,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是如何被人们证实的。
恒星周年视差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在公转轨道上观察轨道外的物体,会出现视觉差异。
由此地球在公转,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观察天空中的恒星,也应当可以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
学生了解了这一事实后,就进一步进行推论:如果能观察到恒星视差现象,就证明地球在公转;如果不能观察到恒星视差现象,就说明地球没有公转。
根据事实推理,是我们期望学生掌握的一种科学方法。
本课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在一个圆圈(模拟公转的轨道)上观测远近不同“星星”的位置变化。
教科书再进一步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天文学家贝塞尔等观测恒星周年视差的工作,从而证明地球确实在公转。
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天文学家们是如何证实地球公转的,了解天文学家们在没有条件离开地球来直接观测地球运动情况下,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和客观的观察来证实地球公转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素材。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2、过程与方法:结合模拟实验观察做出解释并进行逆向推理,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勇于冲破原有的束缚批判思维,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给全班学生准备:两根木杆、一把直尺、一些小木条、作业本、一个红色圆纸片、两个蓝色圆纸片等。
粉笔在桌上画好AB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模拟实验,实验前要落实“怎么看到视差”和“视差如何记录”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模拟实验
1、课前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新书推荐我发现这句话对本节课学习也验证了这句话。
2、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昼夜交替现象,刚刚我就请班长把上节课大家的假说画在黑板上,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六课地球在公转吗。
(板书)
3、什么叫公转?flash播放(公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逆时针转动,公转的周期为一年也就是一圈)
4、地球真的在公转么?我们科学是讲究证据的,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知道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呢?
5、引导学生把视野开阔,我们可以到宇宙中会有什么发现?坐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和太空望远镜观察,只要做航天飞机到太空中连续观察地球一年就知道地球在公转。
现在的科学技术的发达,让我们认识地球和宇宙很方便。
6、但是时光倒退在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又是怎么知道地球在公转的呢?科学家就是观察这些满天的恒星,恒星是一种自己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
距离地球最近的是太阳,太阳地球距离达到最近时约为1.471亿千米,距离最远时达到约为1.521亿千米。
由于恒星离我们很远,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就假定恒星不动。
7、我们现在来假设
地球真的绕太阳公转,当它从轨道A点逆时针运动到轨道B点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天空中不同远近的1号星和2号星时,请你看1号星和2号星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会看到什么现象??
8、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能不能给你带来启发。
迁移
9、教师出示游戏规则:竖起食指当做恒星,使其对准黑板上的竖线条,也当做恒星,眼睛左右互换就相当于地球公转。
闭上左眼,睁开右眼你看到了什么?然后睁开左眼,闭上右眼,观察手指的位置。
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10、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号星和2号星明明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左眼和右眼观察,手指的位置方向相反,这样的现象叫做视觉误差。
板书:左眼看在右边右眼看在左边
11、地球在A点观察1号恒星时,延长投影到这里(A’),如果地球转动到B点观察到恒星的位置就会到这里(B’)。
12、我们刚刚是假设地球公转的,发现了视差现象,也就是说假如我们观察到(),就说明地球在公转假如我们没有观察到(),就说明地球没有公转。
天空中的星星位置不同。
如果地球在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板书这种推理的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
13、为了更好的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14、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模拟地球、太阳和两颗恒星呢?
同学们来模拟地球,桌子来模拟太阳,蓝色纸片模拟远点的恒星、橡皮泥近点的恒星,同学们背对桌子自西向东模拟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逆时时针转,看到两个球位置发生移动来得出产生视差。
15、认识记录表提出疑问,这个表格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表格中的“在AB两点观察1号星的视觉差”是什么意思?
计算方法:如果在同一侧,距离相减;如果不在同一侧,距离相加。
16、那么我们这节课的模拟实验该怎么做呢?温馨提醒,学生阅读。
1、古代天文学家一般都在晚上观测星空,所以在转动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背对太阳观察。
2、转一圈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要边转边画,A、B两点位置记录
3、逆时针旋转,所有同学一个一个轮流来,第一次做近时第二次做远时,到远一点的地方再观察一次
17、现在先请第4小组来示范一下,其他同学请仔细观察,有没有意见和建议。
纠错:现象1:组员顺时针转动。
逆时针选择。
现象2:学生一直在转。
转到A 或B点时,要停下来仔细观察1号恒星在2号恒星的哪边第几格?
18、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9、根据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①存在视觉上的误差。
从视觉上看,两颗星都会相对观察者转动,并且与观察者的运动方向相反。
②恒星离我们远时,产生的视差大。
恒星离我们近时,产生的视差小。
20、通过刚才我们的实验,发现存在视觉上的差异,而且这两颗恒星离我们远时,产生的视差大。
恒星离我们近时,产生的视差小。
如果距离再远些视差会如何?
20、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模拟实验,存在恒星周年视觉差说明了什么?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恒星周年视差就可以证明地球的公转?请你看1号星和2号星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只要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就可以证明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因为恒星假定不动,而我们看到恒星位置发生了改变,这就说明了地球在公转。
21、除了观察恒星周年视差,我们还能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证明地球在公转。
(板书:星座)比如一年四季同一时间观察到的北斗七星的图片。
你发现了什么?(位置发生了变化)
二、科学史和科学精神不断追求不被束缚
1、以上就是我们的研究,那么天文学家们对恒星视差有什么探索呢?是怎么得到地球在公转的呢?
2、日心说需要更多科学证据支持,所以很多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寻找证据
3、学生阅读教材第85中的资料,并思考:什么叫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为什么贝塞尔能够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他发现的视差是多少?
4、资料中天鹅座61星的视差为0.31角秒,这个视差相当于把一枚硬币放在16千米远处的宽度,想象一下,把一枚硬币放在16千米远处,你能看到什么?
5、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838年贝塞尔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跨度整整295年,你有什么想说的?搞科学研究需要什么精神?坚持不懈才能发现真理。
科学研究需要怀疑批判精神需要证据
6、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将保留哪一种(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为什么?
7、本节课我们是如何学习的?先假设地球在公转推理发现会有恒星视差,接着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恒星视差的存在,逆向推理得出地球在公转拍照
板书设计:地球在公转吗
假设地球在绕太阳转证据:
公转周期1年?——视觉差异——模拟实验发现了恒星周年视差
自西向东——————————
星座位置变化
航天飞机,太空望远镜,卫星等
地球公转周期:一年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①两次观察,1号星在视觉上都是先相对处于2号星边,后相对运动到2号星的边,即1号星相对于2号星存在
的位置差异;
②前后两次观察,由于我们的观测距离不同,近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远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
①两次观察,1号星在视觉上都是先相对处于2号星边,后相对运动到2号星的边,即1号星相对于2号星存在
的位置差异;
②前后两次观察,由于我们的观测距离不同,近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远时观测时,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