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
摘要: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医学及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所以,从事这个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灵敏性,需要一种对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情。
关键词: 心理咨询基本要求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从事这个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灵敏性,需要一种对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情,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
因为心理咨询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拥有完善的认知体系,避免因为错误归因而导致种种失败;帮助人们摆脱失业、失恋、离异等造成的痛苦,使人们学会应付生活挫折的方法;教会人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避免罹患各种情绪障碍,如抑郁症、躁狂症、歇斯底里症等;帮助人们恢复爱的能力,学会幸福地工作、生活和爱;帮助人们渡过人生各个发展阶段的种种危机;帮助人们完善人格,摆脱自恋、自卑、自闭等不良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二、咨询师的人格特质要求
(一)敏感性和洞察力
能及时地觉察和感知他人的观点、情绪、需求和意愿的能力。心理咨询师可以从来访者的言谈举止中敏感地抓住问题所在,能敏感地观察到来访者在治疗中的表现,并觉察与其外在表现相对应的内在的愿望、心理状态以及关系模式。
(二)价值中立
心理咨询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价值观念的沟通,因此咨询师需清楚地认识到咨询师的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咨询活动的,从而很好地建立完善健康的价值观体系。中立性态度就是要求咨询师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等方面不可固执己见,不要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或观点。[3]人的言谈举止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心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价值取向。我们是不可能希望或要求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相一致的,这显然也是毫无道理的。在咨询过程中,如果我们持某种观点态度,也许我们就会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考虑问题的参照点,或是以某一种固定的价值取向作为判断是非的参考模式。如此,也就会对求助者的个性特点及所持有的观点进行评论或指责,从而失去了中立性态度。丧失了中立性态度,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 咨询师试图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改变当事人, 而不是以当事人的价值观为基础, 实际上就是咨询师把自己的价值观有意或无意的强加给了当事人; 二是, 当事人对咨询师产生对抗情绪, 而这种情绪只会导致咨询进程徘徊不前, 咨询师无法在更深的层次上了解当事人, 因为这种对抗情绪已经把咨询师关在了当事人的心扉之外。中立性态度是咨询师得以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了解,从而有充分可能,建设性地提出适当处理办法的前提。中立性态度还可以增强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便于咨询关系良好、正常的建立。
(三)自我开放特质。
由于咨询过程是咨访双方心灵互动的过程, 建基于彼此的信任。所以, 在辅导的过程中, 强调的是咨询师和当事人同在, 这不仅要求当事人去探索
内心的感受, 也要求咨询师愿意自我开放。如果一个咨询师本身就是自我封闭的, 不愿意开放自己, 这会使得他只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心理咨询工作中, 而把自己的反应、价值观和自我摒弃在治疗工作之外, 这种咨询只能是一种贫乏的咨询; 可以说, 自我封闭的咨询师只能制造自我封闭的当事人。一个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咨询师愿意接纳当事人, 愿意向当事人开放自己, 与这样的咨询师进行交流的当事人不会感到自己是被排斥的, 不被信任的, 自己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不再是孤立无援的。此外, 咨询师的言行举止还会影响当事人的反应模式, 其权威地位也使得他成为当事人行为模仿的榜样; 自我开放的咨询师给了当事人一个重新选择角色模型的机会, 开放的咨询师更能促进当事人的自我开放, 从而更好的与当事人一起探讨当事人的内心, 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 有效地促进当事人的成长。
(四)健康的心态
心理治疗者和大多数来访者一样生活在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问题和麻烦,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们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能在咨询以外解决自己的困难和冲突, 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 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那些情绪不稳定、
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 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
(五)爱心和奉献精神,
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是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最突出的人格要求。心理咨询和治疗者应具助人之心,这种爱心在医患关系中创造了一个安全、自由、坦诚、可信的气氛, 给来访者以温暖, 才能接受来访者的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情绪, 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为人排忧解难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 是难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其成效的,甚至有时付出超常的心血而回报率却很低。所以遇到一时难以解决, 或长期治疗和咨询成效不大的患者,咨询者和治疗者更应具有奉献精神, 持之以恒,对患者一如即往。
(六) 人性观的自我知觉
不同的理论, 基于不同的人性观, 对于建立怎样的咨访关系有一定的影响。持不同人性观的咨询师对咨访关系本身的认识和运用处理各不相同。在咨询中, 咨询师和来访者不是一种权威关系, 而是平等的,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不能将他们的知识作为秘密或者故作神秘, 因为来访者的改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平等关系。咨询师以接受的方式耐心倾听来访者的经历, 这样来访者逐渐知道怎样接受自己。当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对他们的关心和认可时, 就会开始看到自己的价值, 当来访者感到咨询师的真诚时, 就会撕下他们的伪装并真诚地对待自己和咨询师, 积极的改变就有可能发生。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在从事咨询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人性观有一定的自我知觉, 了解自己的人性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自己的理论偏向相一致的, 并且在咨询的过程中, 对来访者的人性进行“澄清”, 因为来访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人性观会对自己的心理有影响。此时咨询师与其探讨人性观时, 应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人性观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如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