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第6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简介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原则。
它涉及到教师的职业行为、职业责任和职业规范等方面。
教师
职业道德对于保证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1. 忠诚和责任感: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对学生和教育工作
具有责任感。
2. 尊重和公正: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其它教师的权利,以及他们
的个性和特点。
教师应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任何一方。
3. 诚实和正直:教师应诚实守信,以身作则,不造假,不伪装,不徇私舞弊。
4. 保密和谨言慎行: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隐私,避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同时,教师要慎言慎行,不传播虚假信息或不适当的言论。
5. 追求卓越: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追求卓越,用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措施
为了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实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建立行为准则: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制定详细的教师行为准则,明确规定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2. 提供培训和指导:学校可以组织职业道德培训,帮助教师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3. 强调人际关系: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提倡相互尊重和合作。
4.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和评估。
结论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对于教师的行为和责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建立行为准则、提供培训和指导以及建立监督机制等措施,可以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实施,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学生。
第6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ppt课件
24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一) 制定标准的基本理念
4 在幼儿教学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 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 范。
ppt课件
25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ppt课件
18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一、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
(三) 在教师礼仪方面
3. 在交往中要学会微笑,以礼待人
园内遇到同事,应微笑、点头示意,遇到幼儿及家长要
互致问候,遇到参观、视察、来访等外来人员,要以礼相待,
正面相见时要微笑、点头示意,坐立时如遇领导、客人询问
要起立招呼,形成一种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氛围;接待家
ppt课件
36
第二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功能在自身方面的体现
2. 对幼儿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对幼儿教师职 业行为的调节功能。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境时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依据的就是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告诉教师要选择那些对孩子有利的、对事业 有帮助的事情来做。因此,教师随着教育目标的指引,会 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调整和塑造自己的教学行为, 并不断在调整中提升自身教育的质量水平。
一、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
(一) 在幼儿教师师德方面
4. 在处理与同事关系上 团结同事协作一致地开展工作,豁达大度 地处理同事间的矛盾。谦虚谨慎、尊重同事, 诚恳待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议论、不 传播流言蜚语,说话要对人对己负责。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知识点归纳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讲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及原则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根本和核心,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的过程、目标和结果。
为了理解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道德和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42、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等内容层次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包括教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和乐教勤业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内容。
这些因素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假设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构成一个较为丰富的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由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教师职业劳动主要具有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以及劳动效果的隐含性等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教师职业的特点:长期性和复杂性;延续性和艰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主体性和示范性;个体性和群体性2、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价值):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3、道德与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相比较有其特殊属性体现:首先,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习性品格和意想之中;其次,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强迫性的;再次,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最后,道德调节是以必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的4、职业道德特征:内在的稳定性;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适用对象的限定性5、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方面:理想、态度、义务、技能、纪律、良心、信誉、作风6、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意识水平高层性;道德境界高尚性;道德意识自觉性;行为举止示范性;道德影响深广性;道德内容先进性7、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及各自表现:一、调节作用: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写作的教育凝聚力;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教育作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三、导向作用:激励;控制;调整;矫正. 四、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确定依据:反映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2、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书育人;乐教勤业;教育民主;教育公正;人格师范;依法执教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1、教师公正的决定因素: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目的制约;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师威信;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2、教育义务的作用: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在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3、教师荣誉的内容体现方面: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性;崇高的人格形象;丰厚的劳动回报正确对待荣誉的要求:要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要处理好自尊与谦逊的关系4、教师威信的意义: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形成途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的师生交往;第一印象的建立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基本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及各自意义与要求热爱教育、乐于奉献: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兢兢业业,扎实练就基本功严谨治学、提高水平:意义: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律法规课件
九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一)办法的主要内容 1 事故责任的认定及责任者的处理 2 事故伤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3 事故处理程序 (二)如何依照《办法》明确法律责任
谢谢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是时代的需要 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面前,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 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总体评价令人担忧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 2、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3、道德情感的丰富性。 4、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1、行政责任 2、民事道 其 它 渠 道
(三)《教育法》对教育法律救济的规定
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一)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学术研究权 3、学生管理权 4、报酬待遇权 5、参与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1)爱国守法 (依 法 执 教) (2)爱岗敬业 (爱 岗 敬 业) (3)关爱学生 (热 爱 学 生) (4)教书育人 (严 谨 治 教) (5)为人师表 (团 结 协 作) (6)终生学习 (尊 重 家 长) (7 廉 洁 从 教) (8 为 人 师 表)
1、是成为合格教师的需要。 2、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3、是时代的需要。 4、修养的内容: ⑴思想品德 ⑵文化知识 ⑶教育能力 ⑷人际关系
四 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1.什么是法律? 2.什么是法规? 3.什么是政策? 4.法律和政策的区别是什么?
五 有那些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一) 教育法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教师职业道德(逐章节整理)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导言:1.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同时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道德好似一定社会和阶级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在长期的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一、职业与教师职业(一)职业的产生与含义职业: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业务和工作。
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义务是职业的本质特征。
所从事专门业务和工作是职业的外部特征。
职业生活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又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职业的特点: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
(二)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和社会意义1.教师职业的本质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的发展的一种职业。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长、延、艺、2体)论述题第一,长期性和复杂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①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③教师的劳动效果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以验证。
复杂性:①教师劳动任务复杂;②教师的劳动对象存在差异;③教师的劳动工具日益复杂;④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⑤教师的劳动结果丰富多样。
第二,延续性和艰苦性。
延续性: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艰苦性:教师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难度高,其艰苦性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给的精神。
第三,艺术性和创造性。
艺术性:①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艺术上;②表现在德育工作的艺术性;③教师的艺术性来自于教师的不短创造和创新。
第四,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表现在: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①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②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及③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都体现着教师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家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家
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包括教师的职业操守、道德品质、职业态度等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严格要求自己等。
教育政策法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它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规划等方面。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有序进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家精神则是指教育家所具备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
它包括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方面。
教育家精神要求教育家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关注学生成长、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等精神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家精神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础;教育政策法规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家精神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教育家精神则是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的升华和引领。
只有三者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第6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4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二、近代社会的教师职业发展
•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工业经 济时代,这也标志着人类近代社会的开始。 “资本+技术+劳动力” • 劳动力水平的快速提高,需要教育者快速地将科学技术传授给受教育 者,客观上要求大批社会成员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这促使教师成 了以传递知识为生的“工人”。
13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 (二)古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在夏、商、周三个朝代长达一千多年 的奴隶制社会当中,教师职业道德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在这一时期, 中国逐渐产生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化的官学系统,学校教育服从于奴 隶主贵族的统治,实行“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于是, 教师职业与贵族身份走向了“合二为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奴隶主 贵族的道德要求也走向了“合二为一”。 这一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呈现出强烈的奴隶主专制统治的政治色彩。
3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 •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源自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 要。早在原始社会,教育活动就萌芽了。 •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活动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 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形式多为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教育内容涉及到 生产劳动、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 这些远古人类教育活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 奴隶社会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体的进一步分工、阶级的产 生以及文字的出现,学校应运而生,诞生了“学在官府”、“官师合 一”的教育制度。因而有学识的“政府官吏”自然成为学校里的教师, 以吏为师、师吏合一相当普遍。 这一时期的教师任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形成专门化的教师任用 制度。教师只是官吏仕途升转中的一站,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并未 产生。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第六章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境界与内容
(四)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指教师在职业道德认识、情 感、信念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集体、社 会做出的可以观察到的反应及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即 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教育 事业及他人、集体和社会方面的行为。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包含了职业道德认 知、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和职业道德行为四 方面,它们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第六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LOGO
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与意义 2、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与内容 3、掌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与意义
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 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思考:幼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第三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
(一)知行统一原则
知,即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及其在这一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等。这是教师职 业道德修养的前提。行,即行为,也就是教师把职业道德的理论认识付诸行动,这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知行统一即是劝诫幼儿教师要保持言行一。
(二)注重实践磨练
对幼儿教师来说,参加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是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加强 师德修养,关键在实践。它是检验师德修养的标准,是推动师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 ,也是幼儿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链接
3、乐业
乐业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乐业,即以业为“乐”,乐就是 享受、快乐,即能够享受职业生活,从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乐业指向的并不只是 职业本身,而是幼儿教师自身的生命状态,即一种从幼儿教师职业中获得生命的 充实、和谐、完满的生命状态。如果说“敬业”是师德建设的起点,“悟业”是 师德修养的根本,那么,“乐业”就是师德修养的归宿。 道德利人 道德利己
第6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二、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萌芽 ➢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原始社会
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整个社会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不存在 剩余的劳动产品,因而也就无法为脑力劳动者(包括教师)提供物质 生活的基础,“教师”这一职业也就无法产生。直到原始社会末期和 奴隶制早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有了足以供给脑 力劳动者的剩余产品,才逐渐产生了专门从事教师工作的独特群体, 教师这一职业才真正开始萌生,而用于约束教师行为的一些模糊的道 德规范也逐渐发展起来。这可以视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萌芽期。
11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 (二) 教师职业道德 • 1、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
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 质,是教师从业之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 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 2、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 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等内容层次构成。
3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 •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源自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
要。早在原始社会,教育活动就萌芽了。 •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活动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
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形式多为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教育内容涉及到 生产劳动、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 ➢ 这些远古人类教育活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 奴隶社会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体的进一步分工、阶级的产 生以及文字的出现,学校应运而生,诞生了“学在官府”、“官师合 一”的教育制度。因而有学识的“政府官吏”自然成为学校里的教师, 以吏为师、师吏合一相当普遍。 ➢ 这一时期的教师任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形成专门化的教师任用 制度。教师只是官吏仕途升转中的一站,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并未 产生。
《学前教育法规与职业道德》课件——第六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实践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含义
1.修养
“修”是整治、提高,求其精美的意思;“养"是培育、长养,求其充分发展。 “修养”定义为人们在政治、道德、学术、技艺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
和涵育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职 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 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 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提高道德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
意向和愿望与对道德修养效果的
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追求统一起来。
理论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原则与过程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原则
3.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以自律为 基础,同时有效地运用外部的他律形式,将外在约束与主观 能动性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与品质的提高。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与职业道德
第六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 德实践
学习目标
1.掌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四个 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内涵。 2.理解“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 和“四个相统一”的相互关系。 3.掌握幼儿园如何成为“四有好老师” 的路径。
情境导入
谢文琴,衙前农村小学一位极普通的农村老师,从教18年,一直坚守岗 位,他用生命铸就教师之魂。2003年谢文琴被确诊得了脑肿瘤,一个3 公分左右的肿瘤长在她的脑子里。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她整个人都懵 了……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她首先想到的还是她的学生:这才刚开学呀, 班集体还没稳定,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怎么着也得撑到 期中啊! ……
目录/content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问题思考
1.与其他职业劳动相 比,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是什么?
2.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那些 特点?
3.联系个人受教育经历, 谈谈学习和实践教师职业 道德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范畴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目录
CONTENTS
一 教书育人原则 二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三 为人师表原则
第三节 关爱学生
目录
CONTENTS
一 关爱学生的基本内涵 二 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 三 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
一 关爱学生的基本内涵
关爱学生就是从关心、爱护学生角度出发,密切 关注学生的成长,对学生付出全部的爱,把教师与学 生情感的交流转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好教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 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 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二 职业和职业道德
(一)职业的产生 所谓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
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 的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二 职业和职业道德
(二)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 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 念、情操和品质。
职业道德的特征:第一,职业道德具有传承性;第 二,职业道德具有专业性;第三,职业道德具有多样 性。
三 为人师表原则
(一)为人师表原则的含义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 良好的榜样示范。
为人师表是教师应当遵守的基本的师德原则。
三 为人师表原则 (二)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资考点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资考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资考点】一、引言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是任教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伦理准则,而教育政策法规则规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权责。
本文将就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的关系展开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深刻理解这一教资考点的重要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职业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包括一般职业道德要求,又包含教师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要求。
2.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1)师德操守:教师应遵循师德准则,保持高尚品质,做到诚实守信、为人师表。
(2)教育人格塑造:教师应以身作则,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榜样。
(3)敬业精神:教师应具备崇高的教育事业追求,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4)专业道德规范:教师应遵守教育教学规范,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权益。
三、教育政策法规1. 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教育政策法规是国家为规范教育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依据。
2. 教育政策法规对教师的指导与要求(1)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应根据教育政策法规指导,秉持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2)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师应根据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合理组织和管理教学进程,确保教学秩序和安全。
(3)学生权益保护:教师应积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落实国家法律对学生权益的保护措施。
(4)考试评价与奖惩:教师应按照教育政策法规规定的考试评价制度,公正、公平地进行考试评价,并执行相关奖惩措施。
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的互动关系1. 教师职业道德指导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行为和态度,为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提供了伦理指导和道德底线。
2. 教育政策法规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政策法规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要求和责任,规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
二、影响学生精神成长 (一)解读精神成长 ——平等、尊重、无歧视或忽视 (二)如何实现学生的精神成长 1.保护学生成长的权利 2.保护儿童的童心 3.鼓励和赞赏学生的进步
专题二:尊重学生P164 一、尊重学生的权利 (一)学生的权利 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等 赋予的权利。 (二)学生权利的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各种活动,使用其设施设备、 图书资料 2.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与中小学生 相关)
三、尊重学生差异P167 差异是客观存在,重在如何看待差异? (一)接纳和利用差异 如身心、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 (二)评价学生要多元化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 (三)以丰富而可供选择的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利用、挖掘各种课程资源
专题三:引导和帮助学生P170 教师的“应为”是什么?如何“应为” 一、借助课程影响和教育学生 (一)学生不是教师劳动的直接产品 如何理解“直接”? (二)课程是教育的工具和产品 内容、方式、途径、主体接受、内化程度等
专题四:关爱学生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何爱是关键:“爱生才能真正地教好学生” 。 二、学习如何关爱学生 (一)教育爱是一种接纳和宽容 (二)驾驭爱是对学生满含信任和鼓励的期望 (三)教育爱是一种理性、平衡的爱
专题五:和学生一起成长P183 一、进入“同学”时代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米德的三种“文化适应”: “同辈文化” 二、教师向学生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施教 (二)有利于营造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 (三)有利于我们重新人数和理解教师的生 活
拓展内容:健康人格标准 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自信 和谐的人际关系:诚恳、谦虚、公平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回避现实,溶于现实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希望、向上,浓厚兴趣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愉快、满意、欣慰的心 境,调节和控制情绪 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如一向是爽朗、乐观、 外向,还是沉闷、悲观、内向等。
教师职业道德6章
⑴人格权利的平等性
⑵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⑶尊重热爱的双向性
⑷相互影响的长久性
2.他人评价
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使人们对教师惊醒道德评价的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相对评价
2.绝对评价
3.定性评价
4.定量评价
1.参照法
2.量表自评法
3.横向比较法
4.期望值比较法
2.分析反馈功能
3.预测功能
4.导向功能
1.善恶标准
⑴善恶标准的历史性和阶段性
⑵善恶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⑶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
2.职责标准
3.素质标准
1.在评价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据问题上,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观点
2.坚持用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观点来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
3.坚持用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观点来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师行为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规范的形成起到保障、维护的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使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机制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教师个体思想、行为的道德价值起评判作用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调节教育人际关系的杠杆
1.评定功能
含义
作用(道德评价是道德他律机制的核心)
功能
标准
依据
外在形式
内在
形式
具体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的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职业道德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赖以发挥作用的“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 •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源自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 要。早在原始社会,教育活动就萌芽了。 •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活动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 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形式多为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教育内容涉及到 生产劳动、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 这些远古人类教育活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 奴隶社会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体的进一步分工、阶级的产 生以及文字的出现,学校应运而生,诞生了“学在官府”、“官师合 一”的教育制度。因而有学识的“政府官吏”自然成为学校里的教师, 以吏为师、师吏合一相当普遍。 这一时期的教师任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形成专门化的教师任用 制度。教师只是官吏仕途升转中的一站,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并未 产生。
21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 (四)促进功能
职业道德对教师个人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 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个体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它既是一种 外部的激励,又是教师的自我激励。它是教师职业行为的精神基础和 内在动力。 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有利于促 进整个教师行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提升教 师职业的地位和作用。
• (三)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 (四)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 • (五)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17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 (一)认知功能
• (二)调节功能
• (三)教育功能 • (四)促进功能
18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的内容愈来愈科学合理,层次愈来愈清晰明了,这有利于促进教师对 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践履,同时也有利于增进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的规
范和引导的作用。
16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 (一)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 • 1、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 • 2、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全面性 • (二)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
14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 (三)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近代中国的教师职业道德一方面深受传统儒家伦理和传统师德观念的 影响,另一方面也逐渐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伦理观念的师德观念。康
有为提倡“新学”,反对旧学,主张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观念
以及课程设置,开办新式学堂,这推动了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理 解。梁启超则发表了《变法通议·论师范》的文章,提出了要对教师的
说,“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神圣而令人赞叹和敬畏的。
20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 (三)教育功能
所谓教育功能,即通过师德原则、规范、范畴的学习'和引导,运用说 理感化、评价、激励、榜样示范来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所从 事的职业,正确认识自己,善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对他人、对社会应 尽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形成教师的道德信念、风范和判断能力,支配 自己的行为,塑造教师的人格,从而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和师德水平, 强化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
6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高等教育的发展 模式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径,即学习、借鉴的目标单一 而集中,那就是以苏联为榜样。 主要表现在: • 第一,每一大行政区至少建立一所健全的师范学院,各省和大城市应 设置健全的师范专科学校或师范学院; • 第二,原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应加以整顿巩固,充实文理科的各系; • 第三,设在综合性大学内的教育学院,应逐渐独立设置,并增设数理 科系; • 第四,大学文学院中的教育系应逐渐归并于师范学院; • 第五,以个别大学的文理学院为基础,成立独立的师范学院。 由此,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均为独立设置,大体上形成了 “定向型” 教师教育体系。
7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 (二) 教师任用制度化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化
教师任用方式制度化
8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三、当代社会的教师职业发展
• (一) 专业化教师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明确指出, 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要求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队伍。 • (二) 教师任用专业化 教师资格认证的专业化
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进行专门的培训,以此来获得新式教育所需要的
新式师资,最终完成变法图强的目标。
15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四)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当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正在不断走向发展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 从泛政治化走向了突出专业伦理,从保守狭隘走向了兼容并蓄,从形
式口号走向了求真务实,从经验总结走向了法制建设。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
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等内容层次构成。
12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二、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萌芽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原始社会 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整个社会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不存在 剩余的劳动产品,因而也就无法为脑力劳动者(包括教师)提供物质 生活的基础,“教师”这一职业也就无法产生。直到原始社会末期和 奴隶制早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有了足以供给脑 力劳动者的剩余产品,才逐渐产生了专门从事教师工作的独特群体, 教师这一职业才真正开始萌生,而用于约束教师行为的一些模糊的道 德规范也逐渐发展起来。这可以视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萌芽期。
13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 (二)古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在夏、商、周三个朝代长达一千多年 的奴隶制社会当中,教师职业道德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在这一时期, 中国逐渐产生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化的官学系统,学校教育服从于奴 隶主贵族的统治,实行“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于是, 教师职业与贵族身份走向了“合二为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奴隶主 贵族的道德要求也走向了“合二为一”。 这一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呈现出强烈的奴隶主专制统治的政治色彩。
• (一)认知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规定了教师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道德 原则。指明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守的规范和要求引导教师在教育 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调节教师在从教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矛 盾和言行,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顺利完成。通过学习和 实践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可以明确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能做的,了解教师职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一个优秀教师的 标准。
22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 (一)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
• (二) 促进师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完善
• (三) 促进社会文明传承和发展
23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 (一)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
师德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教 师职业对从业者有着高标准、全方位的道德要求,将师德视为从业的 核心资质和必要条件,视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首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 的确立促进教师职业愈益专业化。
4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二、近代社会的教师职业发展
•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工业经 济时代,这也标志着人类近代社会的开始。 “资本+技术+劳动力” • 劳动力水平的快速提高,需要教育者快速地将科学技术传授给受教育 者,客观上要求大批社会成员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这促使教师成 了以传递知识为生的“工人”。
教师聘用的制度化
9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 (一)道德及职业道德的内涵 •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 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 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2、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在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 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应当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具 体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良心、 作风等方面内容。
19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 (二)调节功能
所谓调节功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通过教育、评价、沟通等方式和途 径,指导和纠正教师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交往关系中的行为,协 调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这种调节表现为外部调节和内部调节两种。外部调节主要是借助于师 德规范的外在要求,借助于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的调节手段来进行。 内部调节则更主要是靠教师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良心来进行。如康德所
• (二) 教师职业道德
• 1、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 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 质,是教师从业之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 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 2、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下篇:教师职业道德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