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

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表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塑造与弘扬,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辩与道德伦理思想。因此,吸取家训文化中的营养因素,对于我们今天的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乃至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迪作用。

一、家训文化的内涵

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它包罗广泛,情感真挚,言简意赅,说理透辟,针对性强,便于践行,所以深得世人称许。

家训又称家教、家范、家诫或家规。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

二、家训文化的消失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社会和家庭的基础。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伦理社会”。具体而言,一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国之本在家”,

因而十分重视“齐家”,而“齐家”在于“修身”;修身就是家庭成员个体的道德修养。这就决定了家训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而修身齐家也就成了家训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内容。第二,传统社会的家庭是以家长制为主体的宗法制结构。宗法制家庭、家族的特点,就是家或家族通过立子立嫡的继承法而代代相传。

家训就是达到家庭、家族得以代代延续的文化基础。以上两条决定了中国古代家训的发达。

如上所述,古代家训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机制,这就是家长为权威和立子立嫡代代延续的宗法制的家庭结构。传统家训主要是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事实上,家训文化之所以有效并得以传承,关键在于家长对于家庭成员具有无可撼动的绝对权威。不听父言、反抗父训,就是不孝,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惩处。所谓“家训”,实际上就是“父训”。如《曾国藩家书》中的家训,基本上是曾国藩对弟、对子的训示。而在今天,家长制已经瓦解,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不是靠制度,而是靠父亲的道德威信和经济地位,也就是说,“家训”的建设失去了制度的保障。

其次,随着时间的变迁,大家族、大宗族的家庭结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和小型化的现代家庭。2014年

卫计委发布的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户平均人数已由20世纪50年代前的5.3人降至2012年的3.02人,“小家庭”结构让家庭成员更趋独立,加上人员流动性大,让原本具有血缘联系的家庭成员“天各一方”,感情也日趋淡化。由于计划生育的长期实行,以及“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宣传,改变了几千年来的“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冲击了中国人光宗耀祖、维护家族荣誉的传统观念。而在古代,家训是与家族荣誉的代代相传同行的,因而才有立家训、尊家训的动力。无疑,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产生传统

家训文化那样的社会基础。

三、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古人尤其强调家训和

培育良好家风,在一个人的“幼稚之时”,就对其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家训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精华

第一,做人要坦荡无私、诚实守信。

传统家训极为注意子弟的修身养性。《居家格言》称:“惟愿有子孙者,未教他做家,先教他做人;教他做好人,先教他有好心。明伦理,顾廉耻,习勤俭,守法度,方是教训。”

第二,学习要勤奋刻苦、立志成材。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往往把立志成才与读书知理联在一块。明代郑晓《训子语》告诫儿子“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左宗棠在《与子书》中反复强调:“读书做人,先要立志”、“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立志之后,就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始终不渝。曾国藩家训中有“求业之精,别无它法,日专而已矣”的良训。

第三,生活要勤劳俭朴。

《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子曰:礼与俭也,宁

俭,似俭尤要。望雅曰:一生之计在勤,一年之计在春,一

日之计在寅。治家、治国、治心,道岂有先乎者此?似勤尤要。曰:二者皆要。尤要在克勤克俭之人耳”。由此可见,古人将“勤”与“俭”置于同等的地位。

第四,齐家要孝亲敬长。

古人极为重视“父慈子孝、夫妻爱敬、兄友弟恭、平和礼让。”许多家训要求子女居家则“孝顺父母”,以修身、齐家;入仕则“忠君”,以治天下。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先于四海。”

第五、交往要扶危济贫,德洽乡里。

古人有云:“达则皆济天下”,意为自己有能力则要扶危济贫,救天下人于水火之中。家长告诉孩子与人和善相处,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在处理邻里关系上,也要求孩子与邻交好。待人接物要礼貌为先。宋人李邦献《省心杂录》指出:“家庭和睦,家道才会昌盛;在外与人和睦,做事才容易成功。”

(二)对古代家训文化的扬弃

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有上述积极的内容,也有诸多消极的方面。

首先,传统文化中宣传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从而抑制了个性的发展。古人教育子孙勿多气、勿多事、戒盈满、戒多欲。朱熹就曾告诫子孙:“不可言人之恶,及说人家长短

是非。”这样,培养的后人自然是一代又一代与世无争、明哲保身之人。

其者,传统家训文化中男女有别的观念极为严重,倡导

男尊女卑。《颜氏家训•治家》也说:“妇主中馈,唯争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这种种对妇女的说法,都充分体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三)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将之抛弃,才能使传统的精华始终闪出夺目的光彩。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摒弃中庸之道,培养孩子个性。首先要解放孩子,还其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有充实的时间和空间来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探索自然的奥妙,增长人生智慧,促成个性特长。家长的责任在于发现孩子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并提供适宜的条件,使其不断提升。其次,从要求孩子“成龙” 到先让其成人。现代家长对孩子在治学方面的期望很高,往往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把培养目标定在不切实际的高度,如一定要让孩子考第一名、考取名牌大学等,或者学习各种演讲、音乐等技能,一旦达不到目的就是失败。事实上,在把孩子培养成材之前,教其做人,培养基本素质是首要的。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的重视是很高的,而许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分清本末,将传统中的人文道德教育重视起来,从而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摒弃男女有别,发扬民主精神。当代的女性拥有着与男性同等的地位,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上都不输于男性,所以,应抛弃旧观念,将女儿儿子同等看待,给他们以同等的学习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