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透视图基本知识
H
作图步骤
1、过s点做垂线,在视平线HL 上求得主点s'。 2、AB在画面上,则透视即其本 身。 3、画出AD、BC的全长透视。 4、用视线法求C点透视。 5、过透视点C做AB透视的平行 线 。
X
Ao d
O
X
a
cx b
O
H
s
6.2 两组平行边都与画面相交。
H
F1 Co Do Bo Ao c
★ 画面(V) ★ 基面(H) ★ 基线(OX)
三、有关透视投影的名词术语
★ 视点(S)
★ 站点(s) ★ 主点(s′)
主点 视点
★ 主视线(S s′)
★ 视平线(hh) ★ 视平面
站点
★ 视高(H)
★ 视距(D) ★ 透视图
(1)视点: 人眼所在的位臵; (2)站点(停点、立点):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 (3)主点(视心、心点):中视线与画面的垂直交点; (4)画面:作图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平行 于绘者的脸,垂直于中视线;
( 10 ) 水 平 视 心 : 过视点位臵的垂直 线与地平线相交的 点。 水平视心在仰视或 俯视的时候出现。 由视点至水平视心 的视线与中视线的 夹角为仰视或俯视 角;
(12)视距: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视点到主 点的垂直距离; (13)视线: 视点和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14)视角: 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 (15)视域: 从视点看出去的60度空间范围,此 范围的视域称为正常视域; (16)视向: 作图时所看得方向,分为平视、仰 视、俯视三种; (17)基面: 物体所在平面,也就是停点所在平 面; (18)基线: 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第11章 透视投影
在图11-3中,空间点A与视点 的连线称为视线,视线 中 空间点 与视点 的连线称为视线,视线SA 与视点S的连线称为视线 在图 与画面V的交点 的交点A 就是空间点A的透视 的透视。 是空间点A 与画面 的交点 0,就是空间点 的透视。点a是空间点 是空间点 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称为点A的基点 基点a的透视 的基点, 的透视a 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称为点 的基点,基点 的透视 0, 称为点A的基透视 的基透视。 称为点 的基透视。
画面——投影面 作画面; 投影面V作画面 画面 投影面 作画面; 基面——水平面 为基面; 水平面H为基面 基面 水平面 为基面; 基线——画面与基面的交 基线 画面与基面的交 线OX; ; 视点——眼睛所在的位置, 眼睛所在的位置, 视点 眼睛所在的位置 用大写字母S表示 表示; 用大写字母 表示; 主点——视点 在画面 上 视点S在画面 主点 视点 在画面V上 的正投影s’; 的正投影 ; 站点——视点 在基面 上 视点S在基面 站点 视点 在基面H上 的正投影s; 的正投影 视平面——过视点 所作的 过视点S所作的 视平面 过视点 水平面Q; 水平面 ; 视平线 ——视平面与画面 视平面与画面 的交线 ; 视高——视点 到基面 的 视点S到基面 视高 视点 到基面H的 距离,即人眼的高度Ss; 距离,即人眼的高度 ; 视距——视点 到画面 的 视点S到画面 视距 视点 到画面V的 距离Ss’。 离 。
点的透视就是 过该点的视线与画 面的交点。 面的交点。
求点的透视与基 透视的作图过程 如下: 如下:先连接 s’a’,s’ax’, , 再连sa交 于 再连 交ox于 aºx,引o’x’的垂 的垂 线交s’a’于Aº, 线交 于 , 交s’ax’于aº,则 于 , 分别得到A点的 分别得到 点的 透视与基透视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1-4透视几何 与 建筑透视图
注意: 注意:透视原理的 学习与透视原理在 设计表达中的运用! 设计表达中的运用!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第 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讲义-透视篇
《投影的基本知识》课件
平行投影的应用实例
建筑图纸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常常使用 平行投影来绘制建筑图纸,以准
确表达建筑的形状和尺寸。
地图制作
在制作地图时,地理学家使用平 行投影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平面 地图上,以保持距离和角度的准
确性。
电影和动画制作
在电影和动画制作中,动画师使 用平行投影来创建三维场景的二 维图像,以保持场景的真实感。
投影的原理
投影的原理基于几何学和光学原理, 通过光线传播和物体表面的反射或折 射,将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 来。
投影的分类
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是指光线从一个点出发,通过物体表面反射或折射后,汇聚到一个点上成像。这 种投影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立体感,常用于制作3D电影和游戏。
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是指光线以平行的方式投射到物体上,然后在平面上成像。这种投影方式可以保 持物体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常用于建筑设计、工程制图等领域。
在电影和动画制作中,中心投影也用于制作三维场景的二维图像,通过调整物体的 位置和角度来模拟真实场景。
04
正投影
Chapter
正投影的定义
01
正投影是指平行投影的一种特殊情况,当光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 所形成的影子。
02
正投影的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且物体的各个面都与投影面平行,因此物体的形 状、大小和方向都能在投影面上得到反映。
建筑设计 工程制图
电影和游戏制作 艺术创作
在建筑设计中,投影被广泛应用 于绘制建筑图纸、表现建筑外观 和内部结构等。
在电影和游戏制作中,通过使用 不同的投影方式,可以创造出逼 真的3D场景和角色,增强观众的 沉浸感。
02
平行投影
Chapter
投影与透视知识点总结
投影与透视知识点总结投影与透视是建筑、设计、绘画、摄影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感知和空间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投影与透视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
1. 投影基本原理投影是一种几何学上的技术,它以一定的方式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射到一个二维平面上,从而使得我们可以在平面上观察和分析这些物体。
在投影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物体、投影面和视点的空间关系。
根据不同的投影方式,可以将投影分为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
1.1 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是指在投影过程中,光线是平行的,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形状和尺寸与实际物体的形状和尺寸完全一致。
平行投影主要包括正射投影和斜投影两种方式。
正射投影是指投影面与物体的关系是垂直的,而斜投影是指投影面与物体的关系是倾斜的。
平行投影的特点是投影形体的比例尺不变,适用于工程图、建筑图等。
1.2 透视投影透视投影是指在投影过程中,光线是经过物体和观察者的,具有一定的角度和距离。
这种投影方式具有远大近小和空间感的特点,更符合人眼观察的实际情况。
透视投影在绘画、建筑、摄影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2. 透视基本原理透视是指在投影过程中,根据离观察者的距离远近和物体的大小来改变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尺寸。
通过透视投影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深度和远近关系,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空间感。
透视主要包括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三种方式。
2.1 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在透视投影过程中,根据物体远近关系,将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递减处理,使得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小,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大。
在单点透视中,观察者眼睛、投影面和物体三者关系共线,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远大近小效果。
因此,单点透视也被称为中心透视。
2.2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是在透视投影过程中,根据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远近关系,将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递减处理。
在双点透视中,观察者的眼睛位于一个点上,投影面位于另一个点上,观察者的眼睛与投影面之间的连线与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远近关系一致,使得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尺寸表现出立体感。
透视作用知识点总结
透视作用知识点总结透视作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空间体积和深度、透视变形、透视投影、透视规律及透视技巧等。
首先,一点透视是指在一张画面上只有一个透视点,能够创造出一种线性的、平面的视觉效果。
在一点透视中,物体的远近大小是依靠透视点来确定的。
画家通过透视点将远处的物体缩小,近处的物体放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逼真。
其次,二点透视是指在一张画面上有两个透视点,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二点透视中,画家可以更加灵活地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
通过使用两个透视点,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
再次,三点透视是指在一张画面上有三个透视点,能够创造出更加复杂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在三点透视中,画家可以更加自由地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
通过使用三个透视点,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立体和丰富。
除了以上的基本透视知识点之外,还有一些关于空间体积和深度、透视变形、透视投影、透视规律及透视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也非常重要。
空间体积和深度是指画面中各物体的大小与远近之间的互相关系。
在透视绘画中,画家需要通过线条、色彩和光影等来创造出物体的远近大小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透视变形是指在透视绘画中由于观察角度和透视关系的影响而造成的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画家需要注意透视变形对画面的影响,并通过掌握透视知识和技巧来避免或利用这种变形,使画面更加真实和有吸引力。
透视投影是指在透视绘画中画家通过透视点将物体的各个部分投射到画面上的过程。
画家需要通过掌握透视知识和技巧来正确地进行透视投影,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立体感。
透视规律是指在透视绘画中一些普遍的透视现象和规律,如大的物体看起来比小的物体远、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近处的物体小等。
画家需要通过掌握透视规律来更好地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使画面更加真实和有吸引力。
透视技巧是指在绘画过程中画家通过掌握透视知识和技巧来更好地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
建筑透视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与画法
就可在画面上画出平面图形各边线
的 全 透 视 , 进平而面求透得视作平图面动图画形 的 透
返回
第26页/共53页
例:已知某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并给定基线和站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设视高为H,试画该平面图的透视图。
作图步骤2:画形体高度透视。 在平面透视图基础上,从各
角向上画出竖直方向角线的透视,
5)
(4)与画面平行的直线没有灭点,它的透视平行于直线本身;其 基透
视为平行于基线的水平直线。如下图示,Ao B o∥AB, ao bo ∥GL,AoBo
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反映直线AB与基面之间的倾角α。
(5)位于画面上的竖
直线的透视与其本身重
合,即反映直线本身的
实长,称为真高线(凡是
位于画面上的直线其透视都
第7页/共53页
返回
点的透视作图方法
求作点的透视投影可以用“视线迹点法”和“灭点视线 法”。 “灭点视线法”涉及灭点,因此在求作直线或平面、立 体时较常应用。求点的透视采用“视线迹点法”较为方便。
掌握点的透视作图,对于理解透视投影的规律,进而求作 直线、平面、立体的透视投影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同学们熟 练掌握用“视线迹点法”求作点的透视的原理、方法。
线。
(7)主点VC(又称“心点”):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影,即过视点作画面
垂线所得垂足。
(8)视距D:视点到画面的距离。 (9)视高H:视点到基面的距离.即人眼离地面的高度。
(10)视线:即投射线,过视点与形体上任何点的连线。 (11)点的透视:通过空间任一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12)透视图:形体在画面上的中心投影,即无数多点的透视的集合。
P A
视平面
A°
VC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4 透视图和轴测图
轴测投影图具有一定的立体 感,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宽、高, 但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 一般只能用作工程辅助图样。
投影基础
第 11 页
(三)正投影图
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向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投影, 再按一定规律将投影面展开到一 个平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图,称为 正投影图,工程上最常用的是三 面正投影图。图2-4所示形体的三 面正投影图如图2-5所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 页
(b)投影 图2-1 物体的影子和投影
投影基础
第4 页
我们把这样形成的“线框图”称为投影。把能够 产生光线的光源称为投影中心,光线称为投影线或投 射线,承接影子的平面称为投影面。这种把空间形体 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要得到物体的投影,必须具备投射线、物体和投 影面3个条件。其中,投射线可自一点发出,也可是 一束与投影面成一定角度的平行线。这样,可将投影 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a)实形性 图2-7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第 13 页
投影基础
积聚性:当物体的某一平面(或棱线) 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 (或一个点)。如图2-7(b)中,垂直于V 面的平面Q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条 直线,棱线BC积聚成b(c)点。
(b)积聚性
(c)类似性
图2-7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土木工程制图
投影基础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的概念及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在灯 光或日光的照射下,在墙面或 地面上就会显现出影子,通过 影子能看出物体的外轮廓形状。 但影子仅是一个黑影,它不能 清楚地反映物体的完整结构, 如图2-1(a)所示。
(a)影子 图2-1 物体的影子和投影
透视投影的原理范文
透视投影的原理范文
透视投影是一种用于在平面上绘制出三维物体的方法。
它通过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视觉效果,使二维图像能够呈现出立体感。
视点是观察者在观察物体时的位置。
在透视投影中,我们通常假设视点位于无限远处的一个点,这样可以确保物体投影的比例保持不变。
视线是从视点延伸出来的一条直线,它连接视点和物体上的点。
视线贯穿物体,决定了物体在投影平面上的位置。
投影平面是一个垂直于视线的平面,它是观察者和物体之间的分隔界面。
投影平面上的点被用来构建物体的投影。
投影点是物体上的点在投影平面上的映射。
投影点位于视线与投影平面的交点上,它的位置取决于物体的位置、视点和投影平面的相对位置。
第一步是确定视点和投影平面的位置。
观察者通常位于投影平面的正前方,而投影平面可以位于观察者的任意位置。
第二步是确定物体在投影平面上的位置。
可以通过选择物体上的一些点,并将它们沿着视线延伸到投影平面上来确定物体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点。
第三步是连接投影点,绘制出物体在投影平面上的轮廓。
通过连接相邻的投影点,可以绘制出物体的轮廓线。
第四步是绘制物体的内部细节。
通过在投影平面上的轮廓线上添加适当的细节,可以增加物体的立体感。
总之,透视投影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视觉效果,将三维物体绘制在平面上,使二维图像具有立体感。
它基于视点、视线、投影
平面和投影点的概念,并通过确定视点和投影平面的位置,绘制出物体在投影平面上的轮廓和细节。
透视投影的原理可以通过几何学和数学方法来解释和计算。
15[1].1透视投影的基本作法
二、透视图的特点
1. 2.
近大远小 相互平行的直线在透视图中相交于一点 富有真实性和立体感
宽 窄 长 短
三、透视图的分类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透视图的分类
1、一点透视 、
一点透视的形成
正面透视、平行透视 正面透视、
建筑形体的一个主立面平行画面 Y⊥P,灭点为心点 ⊥ ,灭点为心点s’
H Z H X Y S X s‘ H Z Y s’ H P
透视图的分类
一点透视的应用
一点透视的特点: 一点透视的特点:
形体主立面不变形 作图简单 端庄稳重、 端庄稳重、庄严雄伟
一点透视的应用
室内设计 广场、街道、 广场、街道、群体建筑 对称性或立面复杂的建筑物
透视图的分类
FX
h
P
Z
FY
h
2、两点透视 、
两点透视的形成
X S Y
形体的两个主立面倾斜画面
X与画面相交,灭点FX在hh上 与画面相交,灭点 与画面相交 上 Y与画面相交,灭点 Y在hh上 与画面相交, 与画面相交 灭点F 上 FX
S s
g g 作图原理
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已知A点的基透视 ° 垂直线Aa 已知 点的基透视a°,垂直线 点的基透视 的高度为L, 点的透视。 的高度为 ,求A点的透视。 点的透视
p
p
a
直线的分类
B
画面平行线
透视与直线本身平行。 透视与直线本身平行。 A 透视与基线的夹角,反 透视与基线的夹角, a 映直线对基面的倾角。 映直线对基面的倾角。
H
P B°
H
b A° a°
透视投影
可在h-h上任取一点F,作为辅助水平线的灭点,连Fb°,交ox于t,作 真高线Tt=h,连FT,过b°作竖直线,与FT交得A°,A°b°即为所求。
A
o
A° A
T h
T
V
h
F
H
h
B x
F
h
b° t
h
x′ bo S o
o′
ax
H
t
s
三、平面的透视作图
1. 平面的透视特征 平面图形的透视就是平面图形轮廓线的透视,在一般情况下该透 视仍为平面图形(见图中的△ABC),只有当平面通过视点时,其透 视才会成为一直线(见图中的矩形KLTF)。
却能准确反映形体的三维尺度,作为施工图使用的平面图、立面 图、剖面图,都是正投影图。
3、透视投影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来研究建筑物 的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以及提前展示建筑物建成后的形象和装饰效果。 也常用于艺术造型、广告设计等方面。
二、 透视的基本术语和符号
1、两个主要平面及其交线
bo x
s
fx
o
7、透视图中高度的确定
位于画面内铅垂线,其透视图反映真实高度,称为真高线。距离画 面不同远近的同样高度的铅垂线,具有不同的透视高度,其透视高度可借 助于真高线确定。
h
C
A10 A0
A1 F B
1 0
S
D
s
A
B1
h
B0
B
已知直立于地面上的铅垂线AB的高度H,b°是AB基透视,要求作出 该线的透视。
V h x S s′
K
h o
视高
s
H
§11-2 点、直线和平面的透视投影
第11章 透视投影1
h
连系线 中心视线 O 视点S
a
X
视距
基透视a0 基线 ax0 基面H 站点s
规定:点的透视用与空 间点相同的字母,并在 右上角加一“0”表示。
视高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编写组制作 中国电力出版社
8
11.2.1 点的透视
11.2点、直线和平面的透视特性
27
11.3.2 视点选择
1. 站点 视角通常被控制在 60°范围内,最清晰的在 28°~37°范围内。在特 殊情况下,如绘制室内透 视,可稍大于60°,但不 宜超过90°,否则会失真。
11.3 透视图的种类和及 透视要素的选定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编写组制作 中国电力出版社
28
11.3.2 视点选择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编写组制作 中国电力出版社
25
11.3.2 视点选择
11.3 透视图的种类和及 透视要素的选定
视点、物体、画面是透视作图的三要素。它们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了透视图的形象。
视点的选定,包括在平面图上确定站点的位置 和在画面上确定视平线的高度。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编写组制作 中国电力出版社
1. 站点
设两边缘视线与画面
11.3 透视图的种类和及 透视要素的选定
相交,交点之间距称为
画面宽度,用B表示,将 主点置于画面的中央1/3 范围内,则视距取 (1.5~2.0)B时,视角
就能满足大致28°~
10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编写组制作 中国电力出版社
11.2点、直线和平面的透视特性
பைடு நூலகம்
(2)点的透视作图步骤 1)连接s’a’、sa(交ox于a0x ) 2)由a0x作竖直线交s’a’于点A0。 3)连接s’ax与a0x A0交于点a0,即为所求。
透视投影详解
透视投影详解透视投影透视投影是⽤中⼼投影法将形体投射到投影⾯上,从⽽获得的⼀种较为接近视觉效果的单⾯投影图。
它具消失感、距离感、相同⼤⼩的形体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等⼀系列的透视特性,能逼真地反映形体的空间形象。
透视投影也称为透视图,简称透视。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透视图常⽤来表达设计对象的外貌,帮助设计构思,研究和⽐较建筑物的空间造型和⽴⾯处理,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辅助图样。
透视投影符合⼈们⼼理习惯,即离视点近的物体⼤,离视点远的物体⼩,远到极点即为消失,成为灭点。
它的视景体类似于⼀个顶部和底部都被切除掉的棱椎,也就是棱台。
这个投影通常⽤于动画、视觉仿真以及其它许多具有真实性反映的⽅⾯。
在平⾏投影中,图形沿平⾏线变换到投影⾯上;对透视投影,图形沿收敛于某⼀点的直线变换到投影⾯上,此点称为投影中⼼,相当于观察点,也称为视点。
平⾏投影和透视投影区别在于透视投影的投影中⼼到投影⾯之间的距离是有限的,⽽平⾏投影的投影中⼼到投影⾯之间的距离是⽆限的。
当投影中⼼在⽆限远时,投影线互相平⾏,所以定义平⾏投影时,给出投影线的⽅向就可以了,⽽定义透视投影时,需要指定投影中⼼的具体位置平⾏投影保持物体的有关⽐例不变,这是三维绘图中产⽣⽐例图画的⽅法。
物体的各个⾯的精确视图可以由平⾏投影得到。
另⼀⽅⾯,透视投影不保持相关⽐例,但能够⽣成真实感视图。
对同样⼤⼩的物体,离投影⾯较远的物体⽐离投影⾯较近物体的投影图象要⼩,产⽣近⼤远⼩的效果.透视投影的原理和实现by Goncely摘要:透视投影是3D渲染的基本概念,也是3D程序设计的基础。
掌握透视投影的原理对于深⼊理解其他3D渲染管线具有重要作⽤。
本⽂详细介绍了透视投影的原理和算法实现,包括透视投影的标准模型、⼀般模型和屏幕坐标变换等,并通过VC实现了⼀个演⽰程序。
1 概述在计算机三维图像中,投影可以看作是⼀种将三维坐标变换为⼆维坐标的⽅法,常⽤到的有正交投影和透视投影。
正交投影多⽤于三维健模,透视投影则由于和⼈的视觉系统相似,多⽤于在⼆维平⾯中对三维世界的呈现。
投影透视课程知识点总结
投影透视课程知识点总结一、投影透视的基本概念1. 透视的定义透视是一种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物体远近、大小和空间关系的绘画技巧。
透视是3D世界投影到2D平面上的一种方法,通过变换和缩放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感。
2. 透视的分类在投影透视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线性透视和大气透视。
线性透视是通过水平线和消失点来表现物体远近和空间关系的方法,大气透视则是通过色彩和对比来表现远近的效果。
3. 透视的原理投影透视的原理是基于人类的视觉系统和光线传播的规律,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的变化来理解透视的规律和表现方式。
二、投影透视的基本技巧1. 比例和尺寸在投影透视中,正确的比例尺寸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准确地掌握比例和尺寸,我们可以更真实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大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
2. 透视线和消失点透视线和消失点是投影透视中的基本概念,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透视线和消失点,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现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关系。
3. 光影和色彩投影透视中,光影和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准确地表现光影和色彩,我们可以更生动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 素描和构图素描和构图是投影透视中的基本技巧,通过精细的素描和构图,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也可以更丰富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三、投影透视的应用领域1. 绘画投影透视在绘画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准确地表现透视和空间感,我们可以创作出更真实和立体的作品,也可以更好地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2. 设计在设计领域中,投影透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准确地表现透视和空间感,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设计作品,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和效果。
3. 建筑在建筑领域中,投影透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准确地表现透视和空间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现建筑的结构和空间关系,也可以更好地表达建筑的设计意图和效果。
四、投影透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1. 多观察和实践学习投影透视需要多观察和实践,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化和实践绘制不同透视的物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透视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透视知识点
透视知识点(材料说明:本材料仅为我参照课件,针对老师强调的点、易错点,结合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整理概括所得,特别强调仅供同学们复习参考)第一部分:必背透视知识点1、把人眼视为投射中心时,空间几何元素在投影面上的中心投影被称为透视投影或者透视图。
简称透视或者焦点透视。
2、由视点、画面和物体构成的包括视觉和投影空间的整个透视投影关系。
其中的视点、画面、物体构成了透视关系的三个要素3、透视变化的条件:纵深关系(没有远近纵深关系,就没有透视。
)4、透视变化的规律:空间物体(直线)由于远近距离关系产生的透视变化规律有三种;物体大小的变化、直线方向的变化、平面方向的变化视向是视线的方向(投影的方向),即中视线的方向。
视向主要分平视、仰视、俯视三种。
5、定义:在视中线与基面(地面)平行的投影中,空间物体(直线)与基面平行、对画面垂直时形成的透视称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6、作透视图的实质:如何表现各种线段在纵深关系中的距离与长度的变化。
距点法、测点法(也称量点法)。
7、在透视投影中,凡视线平视,直线与基面平行,对画面成一定角度时的透视称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8、与画面平行的光线(称平行光线),即侧面光线,和与画面相交的光线(称相交光线),即对面光线(逆光)和背面光线。
相交光线侧面光线分左侧光和右侧光;对面光线分正对面光、左侧对面光和右侧对面光;背面光线分正背面光、左侧背面光和右侧背面光。
9、注透视图中物体落影的消失规律是随着物体所在面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影灭点(光足)的位置要根据物体的所在面来确定。
10、在透视投影中,凡是直线(平面)与基面和画面都倾斜时形成的透视,称倾斜透视。
由于倾斜透视一般有三个消失点,故又称三点透视。
根据视向的变化的规律,倾斜透视可分为平视的倾斜透视和仰视与俯视的倾斜透视。
11、斜面透视又分为平行倾斜透视和余角倾斜透视。
其中,平行倾斜透视的消点是在其斜面底迹消点(心点)的垂直上方或下方,余角倾斜透视的消点是在其斜面底迹消点(余点)的垂直上方或下方。
透视投影
二、透视基本规律及画法
一般景物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的集合要素点、线、面组 合成体。因此,研究透视的基本规律也须从点、线、面这些 基本集合要素的透视入手。
(一)点的透视
点的透视仍为点,它是过 该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也 可运用正投影图中求直线与投 影面交点的方法获得,此称为 “视线迹点法”。
点的透视作法
(二)直线的透视
1、直线的透视特性 直线的透视一般仍为直线,只有通过视点的直线其透视 才为一点。位于画面上的直线其透视与本身重合,具有真实 行。 2、直线的透视作图法 (1)视线法:利用直线的灭点、迹点和视线在画面H投 影作直线段的透视,成为视线法。它是作透视图时最常用的 方法,是其他作透视图方法的基础。 (例题) H面平行线的透视作法 H面垂直线的透视作法 (2)量点法:凡是平行于H面的线段且与画面相交,可 由迹点作OX的平行线,并在其上量取各线段。即,量点到 直线段的灭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视点到灭点之间的距离。 3、透视高度的量取
O O
推论:1、互相平行的画面相交线仅有一个共同灭点。 2、与画面V平行的直线无灭点。 3、与画面V垂直的直线,其灭点就是心点S‘。 4、平行基面的画面相交线,灭点必在视平线上。返回
如图所示:AB直线为 画面平行且与H面倾斜的透 视作法,设AB的H面投影ab 为已知,又知它的左下端离 开H面的高度为h,以及AB 的水平倾角α为30度。求透 视A0B0及次透视a0b0。 其解题方法是:先求A 点的透视和次透视,过A点 作画面的V的垂线AA1,A1 的H面投影a1,A1 a1反映A 点到H面的距离,A A1的灭 点为心点。其次因AB为V面 的平行线,故AB‖A0B0,ab‖ a0b0因此AB与H面的夹角α 即为A0B0与a0b0的夹角,即 画面平行线与基面的倾角在 视图中保持不变。(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11 直线的透视
§11.3 直线的透视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11.3.1 直线的透视、迹点与灭点 2)直线上点在透视中仍保持从属性。 直线上点的透视与基透视一定在该直线的透视与基透 视上,即从属性不变。如图11-10中直线上点C。
图11—10 直线上点的透视
§11.3 直线的透视
§11.3.1 直线的透视、迹点与灭点 3)直线的迹点和灭点
§11.1 概述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11.1.1 透视原理 从生活经验中我们知道,人眼观察物体时,所形 成的视觉具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相互 平行的直线 在无限远处 交于一点等 现象。这种 现象称为透 视。 如图 11-1所示。
§11.1 概述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透视图是用中心投影法作出的单面投影,其形成
艺术设计制图
电子教案
第1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11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本章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以及绘 画透视图的基本方法、步骤。重点讲解点、直线、平 面透视规律和特性。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理解, 为学习建筑物透视作图方法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 1.了解透视图形成原理、正确理解透视作图中的 术语及其概念。 2.熟练掌握线、面透视的特点与规律。 3.掌握透视作图的基本方法—视线迹点法。 4.了解透视图的分类、透视作图中视点、画面与 建筑形体相对位置选择要点。
过程大致如图11—3所示。从投影中心(相当于人的眼
睛或照相机镜头)向形体引一系列投射线(相当于视线), 投射线与投影面交点的集合所构成的图形即为形体的透 视投影。这种图示方法在建筑行业被广泛用于表达建筑 物的设计效果,此时通称为建筑透视图。
图11—3 透视图形成原理
§11.1 概述
§11.1.2 透视作图中的术语与符号(一)
图11—15 画面平行线的透视
§11.3 直线的透视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11.3.2 直线的位置及其透视规律 4.与画面相交的直线 与画面相交的一般位置直线有 两种情况:①前低后高直线,其灭点在视平线的上方,称 为天际点,如图11-16(a)中直线AB的灭点Ft;②前高后 低直线,这种直线的灭点在视平线的下方,称为地下点。如 图11-16(b)中直线AB的灭点Fd。 所有直线的基面投影都是水平线,水平线的灭点定在 视平线上,即任何直线的基透视的灭点一定在视平线上, 这两种位置直线也不例外,它们基透视的灭点仍在视平线 上,如图11—16a、b所示。其中Ft与f或Fd与f分别在垂直 于视平线HL的一条竖直的投影连线上,f在视平线上。
点a以及位于基线上的点ap,并画出连线a′s′ ap s′ 3. 画出站点s与基点a连线(即视线SA、Sa在基面上的正投影), 从而求得点ag。 4. 过ag作垂直于基线的竖直线,交a′s′ 为点A的透视和基透视。 图11—9 点的透视作图
、
。
、ap s′于点A°和a°,即
用视线迹点法求点的透视
a a
图11—9 点的透视作图
§11.2 点的透视
§11.2.3 点的透视作图—视线迹点法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用视线迹点法求点的透视作图要领如下: 1. 在图纸适当地方分两块分别画出代表画面和基面的区域,并画 出基线g-g和视平线h-h。如图11-9(b)所示。代表画面和基面的区域 应该上下对正。 2. 确定站点s以及主点s′,作出空间点A在画面上的正投影a′、基
§11.1 概述
§11.1.2 透视作图中的术语与符号(二)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7)主点: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影,即过视点作画面垂线所得到的垂足。 主点也称“心点”,本书以字符s′表示。 (8)视距D:视点到画画的距离: (9)视高H:视点到基面的距离。相当于人眼离地面的高度。 (10)视线:即投射线,过视点与形体上某一点的连线。 (11)点的透视、基点及基透视:通过视点和空间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称为点的透视,空间点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称为“基点”,基点的透视称为该 空间点的基透视。 广义的基透视是指一切空间几何元素在基面上正投影的透视。
图11—4 透视中的术语与符号
透视基本术语和符号图例
空间点A 点A的透视
A
主点
视线
P
画面 视平线 中心视线 (视距)
E
视平面 点A的 基透视 基面投影 a
GL
A°
VC
视点 ao
ag
视高
站点
e
基面
基线
G
§11.2 点的透视
§11.2.1 点的透视及表示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如图11-5所示,通过空间点A和视点S的视线与画面P的交 点即点A的透视,用与空间点名称相同的字母加角标“°”表示 ,如Ao。点A的基点a与视点S所连视线与画面的交点称为空间 点A的基透视,用基点名称a加角标“°”表示,如点A的基透视 Ao。由上可知,求一点的透视作图,实质是求过该点和视点连 线与画面交点的作图问题。
图11—12 直线的迹点、灭点
§11.3 直线的透视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11.3.2 直线的位置及其透视规律 直线相对于画面P、基面G的位置不同,其透视就具有 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快速、 正确绘制它们的透视投影。 1. 基面平行线 基面平行线指与画面相交的基面平行线(即水平线)。 基面平行线的灭点必在视平线上,它与画面的交点M到基 线的距离反映该水平线到基面的距离,如图11—13所示。 直线迹点到灭点的连线,是直线全长的透视,简称为 全透视。例如,图11-13中的MF即直线AB的全透视,而 A°B°为直线AB的透视。mF称直线AB基透视的全透视, a°b°则为AB的基透视。 图11—13 直线的迹点、灭点
图11—10 直线的透视
§11.3 直线的透视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11.3.1 直线的透视、迹点与灭点 特殊情况下,直线的透视(或基透视)也可能积聚为 一点。如图11-11所示,直线AB延长后通过视点S,因而 AB的透视积聚为一点。而当直线与基面垂直时,它的基透 视积聚为一点,此时直线的透视仍为直线段、且与基线垂 直。如 图11-11 中直线 CD。
图11—12 直线的迹点、灭点
§11.3 直线的透视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11.3.1 直线的透视、迹点与灭点 如图11-12所示,点mg是AB在基面上的正投影ab延 长后与画面P的交点,点mg必在基线GL上。ab的灭点是 ab上无穷远点的透视。过视点S作与ab平行的视线,该视 线与画面P相交点即ab的灭点f,称为AB的基透视灭点,或 简称为基灭点。 因为Sf与ab平行,是一条与基面平行的直线,它与画 面P只能交于视平线h-h上一点f。由此可推论:凡是与基面 平行(且与画面相交)的直线的灭点都在视平线上。 AB的基透视必通过点mg和灭点f。直线的灭点F和基 灭点f在一垂直于基线的竖直线上。 4) 相互平行的直线具有同一个灭点。
图11—5 点的透视
§11.2 点的透视
§11.2.2 点的透视规律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3) 位于同一条视线上的所有点的透视重合于一点,但它们 的基透视不重合,如图11-5中的点A和点B。位于同一条铅垂线 上的点,由于它们的基点重合,所以它们的基透视重合为一点, 但它们的透视不重合,如图11-6中的点A、点B以及点C。这又验 证了第一条规律。
§11.2.3 点的透视作图—视线迹点法 点的透视是过空间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该交点也 可称为视线迹点。因此,求点的透视就是求过空间点的视 线迹点。这种作图方法称为“视线迹点法”。 如图11-9(a)所示,空间一点A与它在画面上的正 投影a′连线A a′垂直于画面P,该连线和视点S与主点s′连 线构成一平面。这个平面与画面P的交线必过点a′和s′, 且与视线SA交于点A°。同理,S s′及aap所确定的平面 与画面P的交线必过点ap和s′,且与视线Sa交于点a°。 换言之,点A的透视必在a′s′连线上,而其基透视a°必在 s′ap连线上。又知点的透视A°和基透视a°应在过ag的 竖直线上。
GL
ag
Sg
GLΒιβλιοθήκη GLagSg
GL
s a’ HL a° GL as GLGL as a’ HL A°
S’
s
A°
S’
HL
HL
a° GL
空间分析
透视作图
最后结果
§11.3 直线的透视
§11.3.1 直线的透视、迹点与灭点 1)直线的透视一般仍为直线段。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直线的透视是过该直线上一系列点的视线所构成的平面与 画面P的交线,所以直线的透视一般情况下仍为直线。如图1110中直线AB 的透视A°B°。 直线在 基面上正投 影的透视称 为该直线的 基透视。通 常情况下也 为一直线。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透视作图中有许多专用术语、符号,熟练掌握、深入理解这些术语及 其所涉及的概念,对于理解透视原理、掌握透视投影的作图方法是非常重 要的。下面介绍有关术语和符号 (参见图11—4) : (1)基面:建筑形体所在的地平面,相当于H投影面。以字母G表示。 (2)画面:画透视图的平面,相当于V投影面。用字符P表示。若无特 别说明,画面与基面相互垂直。 (3)基线:画画与基面的交线,相当于OX投影轴。常在基线两端注写g 表示,也可采用GL表示。 (4)视点:投影中心,相当于人的眼睛。以大写S表示。 (5)站点:视点S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相当于人站立的位置。以小写s表 示。 (6)视平线: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即过主点s′所作的水平线。 常在视平线两端注写h表示。本书在透视作图中也采用HL表示。
图11—8 点的透视
§11.2 点的透视
§11.2.2 点的透视规律
透视投影 基本知识
当点在画面后面时,点的基透视必在基线GL(g-g)的上方,如 图11-8中的点A。 若点位于画面的前方时,其基透视必在基线GL(g-g)的下面。 如图11-8 中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