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银离子无机抗菌剂,纳米银抗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

徐国荣i李从举2・

1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0029,北京;2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点实验室,100029,北京:

【摘要】介绍了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织物抗菌性方面的应用。简要介绍了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在研究纳米银抗菌性方面的主要成果。并结合其它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纳米银的方向对纳米银往后的发展做了一些展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性后整理

银的杀菌作用很早就己经被人们了解并应用了。而进入21世纪后,纳米技术的发展更是便银离子的杀菌性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町产生强人的杀繭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广谱杀繭且无任何的时药性,能够促进伤II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a,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來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纳米银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电子、化工等多个产业。纳米银在E卩染后整理中的应用近年也得到了非常广发的研究和进展。各种纳米银后整理剂也纷纷进入市场。

1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理:

目前研究发现,纳米银的抗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来发挥3:

(1)纳米银通过抑制多种细胞膜上酶的活性,并与供电子体反应,尤其是能和含有毓基的供电子体反应。转运Na+的还原型辅酶(NADH)即氧化还原型辅酶Q被认为是纳米银最主要的靶蛋白,低浓度的纳米银就可抑制嗜緘性杆菌膜泡中能量依赖的氧化还原形辅酶Q(NQR) 转运离子的活性,同时还能阻碍溶鴻弧菌纯化氧化还桑型辅酶Q的能力。从而提示,纳米银能与氧化还原型辅酶Q特异性的结合是低浓度纳米银杀菌作用的主要机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5-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3001);北京市市属市管髙等学校人才强校计划项目资助

(2)另有学者则认为,在霍乱弧菌、溶藻弧菌中氧化还原型辅酶Q并非是该类细菌生存必需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了 1.25 U M的AgN03后,该两菌种却能被完全的杀灭。Dibrov等也发现低浓度的纳米银无论在Na+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均能导致霍乱弧菌内外膜囊泡的裂解,而且这种效应与转运Na+的氧化还原型辅酶Q存在与否无关。由此提示,纳米银对霍乱弧菌的杀灭作用也不仅仅是通过对特异性靶蛋白的结合,还有可能通过裂解质子泵,调节膜蛋白或调节磷脂双分子层本身的通透性,使H+外漏,进而导致细菌细胞膜的完全裂解,产生杀菌效应。

(3)纳米银还能和蛋白质以及核酸发生反应,纳米银町能通过DNA构型的改变,允许激活基W (如:tst 基W)结合DNA以及RNA聚合酶,破坏细菌核酸,引起细菌繁殖受阻;此外,纳米银在体内、体外均能9细菌DNA碱基对的结合,与细菌DNA逐渐形成不町逆的结介体。但也冇学者则认为人部分纳米银与细菌的结介,只是存在细胞外的表面结合,仅有少量纳米银进入细胞内与细菌DNA结合,因此,纳米银通过与细菌DNA结合,形成结合体,产生抗繭作用这一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证实。

2近年纳米银抗菌性的研宠

21世纪之前,纳米银在织物后整理中的研究主要就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纳米银覆在纤维的表面;二是制造纳米银的功能性纤维。只是单独去研究纳米银。

进入21世纪后,纳米银的抗菌性研究开始往务个方向发展。典型的制备方法、新的使用方法等不断地出现:2.1典型的制备方法

纳米银的常用制备方法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气相法和固相法制备纳米银粉对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液相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常用的液相法右:溶胶•凝胶法、沉淀法等。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不断出现。微乳液法就是液相法制备纳米银的一个新的方法。

科技大学的张万忠、乔学亮等在琥珀酸二异辛酯破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坏己烷为连续相形成的微乳体系中,利用水合腓还原AgNO3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⑷.相对于之前常用的制备纳米银的液相还原法相比,这种方法具右很多的优点:纳米银粒径小、粒子尺寸分布窄、对纳米银粒子的成核过程和晶核生长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控制.

伊朗的Tilaki, RM; Zad, Al等人研究了钱脉冲激光消光法制备纳米银粒子时周W的液体坏境対

粒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近年來,磁控溅対技术作为一种十分冇效的薄膜沉积方法,被普遍和成功地应用与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微电子、光学薄膜和材料表面处理领域中,用于薄膜沉积和表面覆盖层制备。

江南大学的王鸿W、何艳丽、高卫东等在低温条件2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聚乳酸非织造布表

面沉积不同厚度的纳米结构银薄膜,研究PLA基纳米结构银薄膜厚度对样品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振荡烧瓶法测试样品的抗菌性能。研究表明:当纳米结构银薄膜厚度为1 n m 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

葡萄球繭的抑繭率均达到100% 2.2纳米银复合材料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材料进行fi合是近年功能整理剂研究的一个很巫要的方向。能够将多个功能结介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早在2001年,就冇人提出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须走复合材料的道路这一思想•这几年纳米材料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以点•纳米银也在这方面有了很人的进展。

2.2.1纳米银粒子和其它纳米材料的fi合

师范人学的马少华、李贵安等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银、一•氧化硅复合颗转,纳米银料子{15-20 nm)具有良好的面心立力结构,且均匀分散于一氧化硅颗粒表面。将硏磨很细的粉末样品于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比较好地解决了纳米银离子的分散问

穗国Rudolf公司开发的纳米二氧化钛类型的纳米银抗菌剂RUCO—BAC AGP就是纳米银复合材料技术的一个应用

韩国的Ki, HY; Kim, JH等人在乙醇相中用含有银和硫混合物的硫化纳米银胶体溶液处理羊毛织物,所用的纳米银的平均粒径为4.2纳米⑹。

2.2.2纳米银离了掺杂在纳米材料中制备纳米复合材料除单质银外,银离子的杀菌能力也是很强的,

银离子的接触反应,造成微生物共冇成分被破坏或者产生功能障碍。由于Ag+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O 798 V-+0. 798 V, 25*C),反应活性很人。当微量Ag+接触细曲细胞膜时,因后者带负电,依靠库仑引力,使两者牢固吸附,Ag+穿透细菌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并与筑基反应,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

胞合成誨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堆殖的能力而死亡,而且银离子会从死菌体中游离出來继续杀菌,因

此抗菌作用持久。此外,Ag+也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物质传送系统,达到抗菌效果。将银离子掺杂在纳米材料中町以制备成掺杂有银离子的纳米以合材料。

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钛的抗菌作用机理都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发挥作用的: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价带上帝饿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上,生成带负电荷的高活性电子,同时在价带上形成带正电荷的空穴,在体系内电场的作用b\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迁移到粒子表面不同的位置,然后活泼的电子被氧化钛表面吸附的氧分子俘获形成过氧负离子。而空穴则将吸附于氧化钛表面的水分子氧化成氢氧自由基。这些过氧负离子和氢氧自由基会将细菌杀死。从氣化锌和氧化钛的杀菌机理可以看出,这两种材料的杀必须要有紫外线的照射,这就限制了其发挥作用的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利用金属离子掺杂和复合半导体的方法制备出了Ag7TiO2/SiO2复合纳米材料。使得氧化锌和氧化饮在不需要紫外线照射卜就能发挥杀菌的作用9

纳米二氧化钛是有效组分氯化银的我体,在湿状态卜-(如排汗),释放出具有抗菌效果的银离子(自我反馈),如图1所示.由于RU-C0-BAC AGP有很大的表面活性,Ig纳米级的RUCO-BACAGP大概有600000cm的表面积,只需少量使用就町达到很好的效果。

e iD 亠• ◎

QHq S Ag- x^AgCI • cr

纳米级RUCO-BAC AGP能够吸附在织物表面,耐水洗和干洗,还无需使用影响手感的粘合剂和交联剂。纳米级银沉积在织物的狭缝里,町与织物永久性结合,其至用洗涤剂反复洗涤也无法去除。

陆斌等制得了含Ce纳米材料(介孔材料),然后用一定量的硝酸银乙醇溶液浸渍制得含铺银介孔材料,经过超声分散、搅拌、干燥后,在马费炉中5009培烧得到了含飾银纳米抗菌复合材料

3纳米银和其它技术的结合

近年來,助剂的研究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微胶囊技术就是研究较多的一个。纳米银和微胶«技术的结合也有了研充•纳米银、纳米银涪胶对织物的抗制整理,从实验结果和之后的服用性能看,抗菌性能很好,但随看时间的延续,织物变黄、棕、祸其至变黑,可能是纳米银直接与空'(中的一些元素长时间接触引起的。

微胶囊是一类只有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外层为半透膜,内部为液体或敏感性物质。通透性是微胶囊的主要特征,控制通透性,就町以冇选择地允许不同人小的物质透过微胶囊膜。因此可以解决纳米银、纳米银溶液在使用中的问题。纳米银微胶囊不仅可以防止银的变色,还町以在服用中微胶婕通过半透明膜或受摩擦作用逐渐释放,发挥持久的抗菌效果。把纳米银材料制成微胶囊对增进被封闭物质的缓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