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CY

合集下载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2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2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环境的不断演变,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成长,制定一套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以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背景分析1.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逆反心理、自卑等。

2. 心理危机对小学生健康的影响:心理危机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3.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的必要性:早期干预和及时处置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三、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 内容(1)心理问题的筛查与评估: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筛查与评估机制,包括心理测评、心理访谈等工具,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心理问题。

(2)团体心理辅导:每个班级都应设立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定期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3)个体心理辅导: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学校应派遣专门的心理教师与其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活动。

(4)家校联动: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建立密切的联系与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协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 实施过程(1)教师培训与提高:学校应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心理辅导和干预能力。

(2)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类心理辅导活动,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安排: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1. 应急处置原则(1)快速反应:学校和班级应迅速发现并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判断是否处于紧急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2)紧急疏导:对心理危机处于紧急状态的学生,学校应及时疏导,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3)信息共享:学校、家长和相关专家应及时共享心理危机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干预和处置。

最新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最新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最新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近年来,小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切实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本文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心理问题的现状,提出了一份最新的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小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压力过大。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庭压力的增加,小学生承受的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不断增加,导致他们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2. 情绪波动大。

小学生的情绪易受外界影响,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大、焦虑、紧张、抑郁等问题。

3. 自我认知能力不足。

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认知存在偏差,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情绪。

4. 社交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交往不慎、人际冲突等原因,经常出现社交问题,影响正常的成长。

二、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应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收集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等信息,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2. 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3. 设置心理援助机构。

学校应建立心理援助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4. 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讲座、心理咨询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5. 发挥班主任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班主任心理辅导培训,提高其心理疏导能力。

6. 建立心理干预队伍。

学校应建立小学心理干预队伍,包括班主任、心理咨询师等,形成合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7. 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演练。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演练,模拟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过程,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应急能力。

8. 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儿童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方案

儿童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方案

儿童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方案1. 引言儿童心理危机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干预儿童心理危机,制定一套全面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2. 危机识别与评估2.1 危机识别●教师观察:增加教师对儿童行为、情绪和表现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迹象。

●同伴反馈:鼓励同学、同伴之间的互相关心,通过同伴反馈系统了解儿童在社交中的表现。

2.2 危机评估●专业评估:邀请学校心理医生进行危机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家庭、学校和个体等多方面因素。

●家庭合作:与儿童家庭合作,了解家庭背景和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

3. 干预目标制定3.1 制定个性化目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儿童个性化的心理健康目标,明确干预的具体方向。

●家庭参与:与家庭合作,确保目标的实施能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得到支持。

3.2 干预优先级●确定优先干预领域:根据危机程度,确定干预的优先领域,例如情绪管理、社交技能、学业等。

4. 多维度干预策略4.1 情绪支持●个别心理咨询:为儿童提供个别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教育课程: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培养儿童的情绪认知和应对能力。

4.2 社交技能培养●社交技能训练:组织社交技能训练活动,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团队合作项目: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促进儿童在集体中的积极参与。

4.3 学业支持●个性化学业辅导:提供个性化学业辅导,帮助儿童克服学业困难,建立学习自信心。

●小组学习:推行小组学习模式,培养儿童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家庭互动●家庭参与活动:开展家庭互动活动,促进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家访服务:进行家庭走访,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生活状况,提供相关支持。

5. 干预效果评估5.1 制定评估指标●心理测量:使用合适的心理测量工具,量化评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业成绩:考察学业成绩的提升情况,作为心理干预效果的一项指标。

5.2 定期跟进●定期评估:设立定期评估机制,了解儿童在心理干预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变化。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4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4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环境的不断演变,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成长,制定一套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以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背景分析1.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逆反心理、自卑等。

2. 心理危机对小学生健康的影响:心理危机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3.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的必要性:早期干预和及时处置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三、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 内容(1)心理问题的筛查与评估: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筛查与评估机制,包括心理测评、心理访谈等工具,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心理问题。

(2)团体心理辅导:每个班级都应设立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定期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3)个体心理辅导: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学校应派遣专门的心理教师与其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活动。

(4)家校联动: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建立密切的联系与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协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 实施过程(1)教师培训与提高:学校应组织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心理辅导和干预能力。

(2)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类心理辅导活动,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安排: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1. 应急处置原则(1)快速反应:学校和班级应迅速发现并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判断是否处于紧急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2)紧急疏导:对心理危机处于紧急状态的学生,学校应及时疏导,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3)信息共享:学校、家长和相关专家应及时共享心理危机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干预和处置。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1、什么是心理危机。

1964年,心理危机干预的鼻祖G.Caplan 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即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其后,美国心理学家KristiKanel于2003年对心理危机的实质和发展过程做了更为合理和清晰的解释,他提出心理危机包括3个基本部分,即发生危机事件:危机个体感受到危机事件并因此痛苦;以前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对目前问题的解决无效,引起危机个体意识、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功能失调2、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的意义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很快的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3]危机干预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为了降低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带来的直接严重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实践中复原或康复[4]。

近年来,高中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部分学生在遭遇危机事件后,导致自身的生活、学习状态受到极大影响,出现厌学、肢体自残、离家出走等行为,或出现暴力攻击他人,更有甚者,选择以轻生自杀的方式来摆脱痛苦的纠缠。

如果这些冲突性行为只是在学校管理、社会安全或社会法律的层面上得到阻止和解决,而没能在心理层面上予以疏导和帮助,则可能转换成潜在的压力和焦虑,进而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为保障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降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学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二、心理危机干预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及时转介。
2.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需求。
3.家校合作,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2.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伦理审查机制,确保干预措施符合伦理标准。
-定期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检查,防止侵犯学生权益。
十九、心理危机干预的持续改进
1.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改进措施应具体、可操作,并定期检查实施效果。
2.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改进,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与提升
1.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升全校教职员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心理危机干预技巧等。
-培训形式可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2.对心理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提升,确保其能够熟练运用心理评估工具,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鼓励心理教师参加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获取相关资格证书。
-定期组织心理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成功案例,提高心理辅导效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宣传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活动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电影展播、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2.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
十四、心理危机干预的法律法规遵循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二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二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1.引言心理危机指的是个体在面对意外、变故或压力等情境时,无法有效应对,出现心理症状或行为异常的状态。

小学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心理危机。

为保障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

2.心理危机干预制度2.1 心理教育与预防学校应建立心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

心理教育内容应包括情绪认知、心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2 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保障学生的隐私权。

学生可通过个人预约或学校安排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3 心理评估与干预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针对心理问题,学校应制定个别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

3.应急处置方案3.1 提前的心理疏导学校应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准备,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后能够及时处置。

学校需要负责指派专人负责心理危机事件的应对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3.2 心理紧急干预流程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学校应及时调集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相关人员组成干预小组。

干预小组应立即前往现场,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情况。

3.3 心理应急救援方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事件的严重程度,干预小组应制定相应的心理应急救援方案。

这可能包括紧急疏散、安排医疗救治、提供心理援助等。

同时,干预小组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情况。

3.4 危机后的跟踪与支持学校应建立危机后跟踪和支持机制,对受到心理危机影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心理辅导活动,提供心理支持资源。

4.结语建立和完善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和预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心理评估与干预机制。

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救援。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1. 背景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阶段,较为脆弱,可能会面临诸如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成绩下降、家庭变故、生活困难等问题,进而引发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进展以及社交能力影响巨大,为此需要采取应急方案,及时干预、化解,降低对个体和家庭的负面影响。

2. 应急方案2.1 引导与安抚在小学生出现紧急情况时,首先应该为其提供心理引导和安抚。

通过有效的言语引导和体态语言展示自己的关心与支持,让小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安抚。

同时,鼓励小学生自我思考和表达情感,充分发泄,缓解紧张情绪和消除心理不适。

2.2 开展集体心理课程学校组织集体心理课程,通过讲授心理知识、心理技巧与方法、积极心态等方面,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困境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心理辅导师队伍,为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服务,及时解决大部分心理问题。

2.3 制定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问题,例如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等;为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计划,提高小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知度和应对能力。

同时,家长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担任孩子的网络安全好伙伴,在家庭中与孩子一起浏览网络,指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2.4 组织生活娱乐活动在学校组织生活娱乐活动,增强小学生的心理愉悦感和社交能力。

例如组织运动会、趣味比赛、文艺汇演等,让小学生感受到快乐和归属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增加积极情感体验。

2.5 按时开展健康监测学校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给予及时诊疗和治疗。

开展身体健康监测也有助于缓解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紧张感。

3. 总结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应该得到特殊关注与重视。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应急方案,专业的心理辅导队伍,并组织丰富的娱乐生活活动,增加小学生的体验和感官刺激。

同时,对于网络安全、健康监测等方面,也应该定期开展教育和检测。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3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3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1.引言心理危机指的是个体在面对意外、变故或压力等情境时,无法有效应对,出现心理症状或行为异常的状态。

小学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心理危机。

为保障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

2.心理危机干预制度2.1 心理教育与预防学校应建立心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

心理教育内容应包括情绪认知、心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2 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保障学生的隐私权。

学生可通过个人预约或学校安排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3 心理评估与干预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针对心理问题,学校应制定个别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

3.应急处置方案3.1 提前的心理疏导学校应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准备,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后能够及时处置。

学校需要负责指派专人负责心理危机事件的应对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3.2 心理紧急干预流程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学校应及时调集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相关人员组成干预小组。

干预小组应立即前往现场,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情况。

3.3 心理应急救援方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事件的严重程度,干预小组应制定相应的心理应急救援方案。

这可能包括紧急疏散、安排医疗救治、提供心理援助等。

同时,干预小组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情况。

3.4 危机后的跟踪与支持学校应建立危机后跟踪和支持机制,对受到心理危机影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心理辅导活动,提供心理支持资源。

4.结语建立和完善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和预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心理评估与干预机制。

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救援。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
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在遭受突发或长期心理创伤时,因感受到情绪和生理上的极端压力,导致其失去应对能力和控制能力之一种状态。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包括:
1. 关注体验: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表现,对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情绪等进行积极干预并跟进。

2. 心理疏导: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如情绪化的倾诉、正向引导、沉默陪伴等,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3. 倾听:面对学生的问题和烦恼,要耐心地倾听,尊重学生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4. 引导问题:采用专业的引导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并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一步评估改善方案。

5. 暂时撤离:在必要时,可以把学生安排到舒适的环境中,暂时撤离课堂,让学生有时间平静情绪,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回归课堂。

6. 建立联系:积极与家庭、班主任、心理教师、社工、医生等多方协调沟通,联合起来给予学生持续干预和照顾。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三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三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____字)一、引言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某些压力或困境时,心理状态出现严重紊乱、情感失调等问题,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心理发展脆弱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建立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对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 心理辅导师制度学校应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师制度。

心理辅导师承担对学生的心理诊断、评估和咨询工作,为学生提供从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育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3. 心理咨询服务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自愿或经老师、家长推荐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将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个体或群体心理咨询,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建立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和心理干预方案等。

这有助于及时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根据档案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5. 心理危机响应机制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响应机制,包括危机事件识别、紧急处理和后续支持等。

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学校将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三、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1. 个体心理危机的处置个体心理危机是指个别学生在面对个人问题时出现情绪或行为上的明显异常。

处理个体心理危机应采取以下措施:(1)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扰;(2)制定个体心理干预方案,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合作;(3)监测学生的改善情况,跟进干预效果,并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心理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影响,导致个人心理健康状态出现不稳定、异常或受损的情况。

尤其是在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心理危机的发生十分常见,如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等。

为了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危机,建立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危机的特点、常见类型以及应急预案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危机的特点1. 多样性:心理危机存在多种类型,如人际关系困扰、学习压力、焦虑症状等,每个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危机都是独特而复杂的。

2. 隐蔽性: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常常不够明显,易被忽视或误解,但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3. 易感性:小学生心理抵抗力相对较弱,他们对外界压力和困扰的承受能力有限,容易受到负面情绪和影响的干扰。

二、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1. 适应障碍:当小学生面临环境改变、家庭变故或人际关系问题时,适应能力不足,出现情绪低落、退缩、抑郁等问题。

2. 学习困难: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扰和挫折,无法有效应对时,可能出现自卑、学习厌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 家庭问题:当小学生面临家庭变故、家庭冲突、家长离异等问题时,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困扰。

三、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设计1.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力量,应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感度和专业知识。

2.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热线服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及时解答疑问和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法。

3. 配备专业心理人员: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为学生提供个体或小组咨询,并通过个别辅导和心理测评等方式进行干预。

4. 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学习状况,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5. 鼓励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通过家访、家长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互相交流对孩子的观察和发现。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干预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干预
儿童青少年对多巴胺引起的冲动非常敏感,容易发 生冒险行为;
儿童青少年更多地依靠杏仁核所控制的情绪作用, 而非额叶的理性控制。
2019/7/3
13
儿童青少年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为 教育和干预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儿童青少 年大脑的可塑性也是一面双刃剑,处于这 一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也极易发生问题行 为;
人格因素:
高价人格(情绪不稳定、神经质、易怒、焦虑、 激动、易变、冲动、乐观等特质) 和低价人格 ( 依赖、自责、强迫、完美主义)等人格素质与 抑郁有高相关。
31
自杀原因:
压力过大,却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或者应对能 力是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
心理承受能力差; 模仿
2019/7/3
32
个案1 为转学扬言自杀!
父母平日千依百顺,一个不满意,独生子女就拿“自杀” 相逼,这种表演型自杀行为在羊城少年中并不少见。读 初一的女儿被父母安排去了一所全封闭式的寄宿学校, 内心始终非常抗拒,当时正值张国荣跳楼自杀事件刚发 生之时,女儿就寻死觅活地要“跳楼,不想活了”。家 里人怎么哄都听不进去,无奈之下家长只得找心理专家 求救。
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 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为5.07% 左右,据估计其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 陷多动障碍,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
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 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
2019/7/3
35
自杀前的表现:
把想死的念头对周围人说,或在日记、绘 画中表现出来
突然收拾东西,与关系密切的人道谢 没有理由的赠送礼物、打电话、写信 好象变了个人 ……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通用5篇)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通用5篇)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1一、目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了解自我。

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努力使小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合格的小学生。

并对孩子的学习有个好的支持作用。

二、实施方案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相结合。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学期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面就这方面工作做简单总结。

一、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人格健全。

儿童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儿童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儿童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金宇儿童少年的心理危机背景●自然灾害●重大的突发事件●家庭瓦解●急重病儿童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儿童可能出现的反应●生理上的紊乱:头痛或其它身体不适;退化行为(尿床或咬手指);饮食或生活习惯的改变;做恶梦;●心理上的紊乱担心、紧张或不安;对父母特别依恋,害怕陌生人,或者害羞;对黑夜、分离或独处过度害怕;攻击行为增加;不想上学;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典型反应:●1. 婴幼儿(0-2.5岁)吸手指头;食欲减退或增加;尿床,大小便失禁,便秘等排泄的混乱;急躁、无缘无故地哭泣语言能力退步:说话困难(例如:口吃)运动能力的退步退缩、黏者家人害怕黑暗或动物,畏惧夜晚对大声或不寻常的声音、震动有惊吓反应,过度警觉回避与灾难有关的事情(影像或身体感受)或是警觉反应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对所处安全世界的破坏显得特别脆弱,非常需要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对婴幼儿的紧急救助策略●处境:对安全世界的破坏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慰。

●心理救助目标:重建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避免不必要的暂时分离;多安排一些重建安全感的睡前活动。

多给予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进行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预期可能的暂时退化行为,不要对此过度担心;借助闲谈而不是刻意的用简单的语言协助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提供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以玩耍的方式玩出灾难中的体验;维持作息和饮食方面的规律,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补充生理需求,缓解情绪压力,应对可能的胃口不佳;2、学龄前儿童的典型反应(2.5-6岁)●明显的不安和害怕;●重复说创伤的经验;●对灾难后特定的事件的害怕;●害怕灾难再次发生;●不想要的视觉影像和创伤记忆挥之不去;●日常行为退化到较小年纪的模样;●特别退缩、静默不语或特别难管和不听话;●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睡眠失调:做噩梦、梦游、不易入睡等;●身体不适或查不出原因的病痛;●对灾难周年纪念、节日的哀悼或烦乱反应;对学前期儿童的紧急救助策略●处境:语言表达和独立行为能力仍然有限,需要及时的安慰与陪伴。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CY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CY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CY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指在面对剧烈的生活变故、不可调和矛盾冲突或无法解决的心理题目等情况下,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要求或变化,导致个体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状态。

儿童青少年作为心理发展不健全的人群,更容易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

为了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危机的常见表现儿童青少年在遭遇心理危机时,通常会表现出一些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异常:儿童青少年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呈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例如悲伤、无助、绝望等。

2.行为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可能会发生明显转变,例如变得孤僻、退缩,或者过度依赖他人。

3.学业问题: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于学习等。

4.社交困难:儿童青少年可能表现出与人交往问题,例如退缩、逃避社交场合等。

5.身体症状:一些身体上的症状也可能与心理危机有关,例如失眠、食欲改变、体重波动等。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心理危机的发生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1.保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健康的心理防线,增强心理抵抗力,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提供支持和引导:干预过程中,心理专家能够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建立积极心理机制: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儿童青少年可以学习并建立积极的心理机制,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4.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不仅在于解决眼前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策略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有效的效果:1.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与专业心理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诉心声,获得安慰和支持。

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与干预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早期发现和干预青少年心理危机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重要话题。

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特征青少年心理危机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行为异常、社交问题、学习困难等多种症状。

早期发现这些特征对于及时干预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早期发现的途径家庭观察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情绪波动等来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及时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

学校关怀学校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环境,老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来发现心理问题,并及时介入帮助。

心理测试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

专业心理测试工具能够客观评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干预提供依据。

干预措施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常见的干预方式,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心理专家的交流,解决内心的困惑和压力,学会有效应对问题。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旨在帮助青少年排解负面情绪,树立积极心态。

通过专业的引导,使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己,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社会支持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外,社会资源的整合也是重要的干预手段。

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广泛的支持和帮助。

早期发现和干预青少年心理危机是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共同努力,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问题、介入干预,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让我们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小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有些小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如自闭产生、分离焦虑、攻击性行为、自伤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处理,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建立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在个体面临某种内外部压力或者突发事件时,人的心理功能受到严重挫败,造成思维、情绪、意志等方面的异常状态。

心理危机在小学生中的表现类似于焦虑、紧张、情绪波动大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成长受到很大影响。

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开发与实施1. 沟通与倾听心理危机预防的基础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

同时建立学生信任感,做到真正的关心、明确问题。

这样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候,学生更愿意主动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2. 发现与记录老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管理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情况做到逐一记录,发现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

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情绪异常、行为异常等。

3. 及时干预当发现学生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措施,分类对待,针对性干预。

如果是情绪不稳定,可以采用疏导方式,做一个贴心的心理安慰;若是长期的心理困扰,可以选择专业辅导或咨询;如果情况严重,立刻采取危机干预等救援措施。

4. 个体化干预每个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不尽相同,在应对危机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5. 后续跟踪和服务对于已经接受过干预的学生,应该在之后的日常教育中对其进行关注和跟踪,及时沟通,记录问题,解决问题。

6. 持续改进收集干预效果统计数据,做到定期评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总结小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预案的制定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事件,更重要的是在平常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监控,及时防止问题的发生。

儿童心理危机干预

儿童心理危机干预

5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
4、评估自杀、自伤、伤人风险
5、提供物质、精神支持(肯定情绪体验,避免大事化小、猜疑 等)
6、激活支持系统(同学、家长、老师)
7、提供心理宣泄机会释放心理压力
8、帮助其寻找资源(援助热线、社会支持系统、正性社会事 件的记忆、挫折应对的经验)
9、心理咨询
心理危机预防
矛盾冲突
面临各种急需作出决断的矛盾及 长期的心理冲突等状况,如青春 期性问题
人际因素
人际关系紧张或持续的人事 纠纷极易使个体陷入心理危 机
3
心理危机概述
心理危机三个阶段
震惊与逃避阶段:麻木、迟钝、否定现实。任务是体验失落。
面对与瓦解阶段:愤怒、畏缩、焦虑、内疚、讨价还价、思念、维持心中的希
望。任务是重新体验悲痛。
自杀、自伤
非自杀性自伤 是指个体不以死亡为目的,采取一系
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 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常常伴有一种迫切 感与渴求感,常见于青少年,且常首发于 青少年的早期阶段。
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 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反复动作、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 、暴饮暴食、自责、怪罪他人等。
5心理危机概述ຫໍສະໝຸດ 心理危机发展• 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4周内消失。
• 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 的帮助或干预。
• 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的 帮助或干预。
5
心理危机概述
心理危机结果

留下心理阴影和 创伤,遇到类似 的危机事件时出 现新的反应。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CY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CY
儿童是灾难中最易感的人群之一; 儿童的发育阶段会影响其行为和对创伤事件
的理解。
危机中帮助儿童的基本原则
▪ 支持性的倾听者,对儿童的文化、种族和 民族经历敏感;
▪ 以与儿童发育阶段相适应的方式进行回应; ▪ 意识到儿童的情感状态:害怕还是退缩; ▪ 确定儿童目前对其处境和家人是否安全/舒
服; ▪ 帮助儿童将其经历正常化; ▪ 必要时转诊或寻求其他帮助。
▪ 容忍孩子超乎寻常的行为及情绪反应; ▪ 给与心理支持与再保证; ▪ 帮助孩子有机会谈谈这些灾难与经验的感
觉与情绪,同时也分享你的感觉;
要点
▪ 探讨孩子对灾难的知觉,留意并更正错误的解释 并回答问题。探索的焦点:not why, but how;
▪ 允许孩子哀悼或追念他的失落; ▪ 每一个孩子应对重大压力和处理哀伤的方式都不
▪ 将问题性描述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描述; ▪ 治疗过程就是一个故事的创作过程。
叙事治疗—注意事项
▪ 使用开放式的问题,避免封闭式的问题; ▪ 应当提供表达的机会给不同的孩子,并允
许有一些语言能力较差、较害羞、较不舒 服的孩子不表达意见,并可以鼓励同伴间 的支持; ▪ 通过言语上的认可及正常化孩童的经验, 使他们安心; ▪ 老师的角色是促进及引导,不要去控制整 个讨论内容,这样对孩子最有帮助。
戏”,并订立规则与结果,建立掌控感。
12-18岁(青少年)
▪ 可能的创伤反应
▪ 灾难引发的失控行为:如不顾危险 拼命进灾区抢救生还者或其他危险 行为;
▪ 压抑异常情绪,如悲哀、罪恶、羞 愧等;
▪ 逃避外在的活动;
▪ 容易发生意外;
▪ 睡眠和进食紊乱。
▪ 发现自己对灾难的影像与记忆挥之 不去,并烦恼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8岁(青少年)
可能的创伤反应
灾难引发的失控行为:如不顾危险 拼命进灾区抢救生还者或其他危险 行为; 压抑异常情绪,如悲哀、罪恶、羞 愧等; 逃避外在的活动; 容易发生意外; 睡眠和进食紊乱。 发现自己对灾难的影像与记忆挥之 不去,并烦恼不已; 人生观的改变; 个性改变; 模仿成人的行为(如结婚、怀孕、 退学、切断与旧友之间的关系); 害怕长大,需要家人的呵护。
家长/老师的处理方式
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事件; 在对话中接纳并协助孩子说出强烈的情绪; 能预期并了解孩子的退化行为; 暂时放松标准,但仍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理 解并遵守常规; 严格限制会造成伤害的活动(如到灾区 玩)。 对处于害怕状态的孩子,不要轻易离开;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作息规律; 必要时提供夜晚的安抚措施:如睡前吃少 许小点心、开一盏夜灯、让孩子抱着柔软 的布/毛线玩具; 就地取材,给孩子简单的游戏道具(如石 块、沙子、筷子等),让他能把有关灾难 的害怕感受玩出来。
家长/照料者的处理方式
维持孩子作息时间和饮食的规律 性 避免不必要的暂时分离 给与额外的安抚活动预料到孩子 会有暂时的行为退化,不过度担 心; 协助孩子用简单的话说出其内心 复杂的感觉:在闲谈中让孩子将 事情讲出来; 就地取材,给孩子简单的游戏道 具(如石块、沙子、筷子等)。 让他能把有关灾难的害怕感受玩 出来。
家长/老师的处理方式
逐步让孩子能重新掌握自己原来就可自理 的生活步调; 适度给与具体明确的,且可以胜任的家务, 培养其责任感; 演练未来灾难时的安全措施。
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
游戏、木偶戏:帮助整合灾难中的观察与经历,宣泄情 绪; 短剧或木偶戏:呈现灾难/创伤事件发生时的情况; 绘画或集体创造壁报,然后分成小组讨论; 故事:写或说; 小组讨论:老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在灾难/创伤事件中的 感受、恐惧或经验来带动。 脑力激荡计划:面对灾难/创伤事件时的应对措施; 鼓励孩子组织或策划班级活动,或自行设计一个“灾难 游戏”,并订立规则与结果,建立掌控感。
要点
探讨孩子对灾难的知觉,留意并更正错误的解释 并回答问题。探索的焦点:not why, but how; 允许孩子哀悼或追念他的失落; 每一个孩子应对重大压力和处理哀伤的方式都不 一样,不要告诉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或 是“应该要做什么,应该要怎么样”; 留意孩子过度的自责与罪恶感,并注意自杀的先 兆,并及时转诊。
危机发展的四个时期
1、出现了一个关键的境遇,并分析一个人的 应对机制是否能够满足这一境遇的需要; 2、随着紧张和混乱程度的增加,逐渐超过了 个人的应对能力; 3、需要解决问题的额外资源; 4、可能需要转诊才能解决主要问题。
危机的特征
危险和机遇并存 症状的复杂性 成长和变化的机会 没有快速解决的方法
重复叙述创伤的经验; 明显的焦虑和害怕; 对灾难/创伤事件后的特定的事件害怕; 害怕灾难/创伤事件再次发生; 一些不想要的视觉影响或创伤记忆挥 之不去; 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讲,成绩 下降。 日常行为的退化; 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睡眠紊乱:做噩梦、梦游、难以入睡; 抱怨身体疼痛,或者无原因的病痛; 对灾难周年纪念或节日表现悲伤或烦 躁。
面临应激情境或事件人们会出现的一系列 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
• (1)生理改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胃部不适、恶 心腹泻 ,出汗或寒战,头痛,耳朵发闷“听觉丧失”,身心疲惫,休 息睡眠不足,肌肉抽搐 肌肉酸痛,月经周期紊乱,性欲改变,皮疹过 敏烧灼感等 • (2)情绪改变:麻木(对自己经历感到麻木或反映迟钝),否认 (不相信发生的创伤事件是真实的),紧张害怕(心理余震), 内疚 自责(怀疑自己没有尽力或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有罪恶感),责难、 愤怒(因心力交瘁、筋疲力尽而觉得生气、暴躁易怒) ,噩梦,感到 被遗弃,孤立无助感,悲伤、抑郁(过分为受难者悲伤忧郁),焦虑、 易激惹,过度警觉等 • (3)认知方面:记忆问题,定向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思 考与理解困难,控制不住地想灾害事件或眼前反复“闪回”灾害景象, 计算能力下降,决策判断困难,能力下降等。 • (4)行为方面:沉默募言与人疏远,容易发火、常与人争执,对 人不信任,对环境警觉,回避触发回忆的场所与活动,工作效率下降, 饮酒、吸烟、用药增加等。
危机中帮助儿童的主要目标
识别、应对、缓解 灾难导致的应激, 尽快重建危机前的 功能状态
危机中帮助儿童的一般步骤
建立关系 识别、定义、专注于问题 理解情感 倾听 清晰的沟通
家庭的角色
对儿童提供帮助和照料 灾难经验的互相影响 创伤性情感的正常化 灾难救援人员的作用
现场研究与干预工作
云南澜仓地震 (1988) 克拉玛依特大火灾 (1994-1995) 张北地震 (1998-1999) 长江流域大洪水 (1998-1999) 洛阳12-25特大火灾(2000-2001) 大连5.7空难 (2oo2) 北大山难 (2002〕 SARS (2003) 北大幼儿园 (2004)
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
小组讨论、设计家庭、学校或社区救灾计 划; 班级讨论会,且协助班级计划——学生如 何帮助重建社区而努力; 将教学活动与灾难经验相结合; 同伴辅导; 课外活动:短剧或演讲、辩论赛等方式; 学生刊物。
我们能做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理干预
默默地用“心”陪伴 无条件地、不加评价的倾听 无条件地接纳哭诉者 抱现实的态度 学会处理情绪 治疗者也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 促进被干预者以健康的方法解决悲哀 随时播撒希望的种子

处理方式
鼓励谈论对灾难的经验与感受; 将灾难反应正常化; 协助建立成就感或自信心。 暂时行为放松标准,但仍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理解并遵守 常规; 鼓励从事运动或其他肢体活动; 关注青少年在家中、学校以及同伴间的行为; 协助青少年了解“灾难会造成心理创伤”的事实,且需 要时间来克服; 不要急着做重大决定; 关心及理解,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演练未来灾难时的安全措施。
班级座谈—要领

生命意义班会(我的五样) 惊慌、恐惧、忧虑经验的分享; 应对历程的分享; 对周围环境安全性的说明; 清楚的区分可以控制与不可控制的因素; 说明学校做了些什么来减低危险性,增加安全感; 做一些必要的演练或提醒; 鼓励同学交换个人经验。
与学生个别谈话—要点
留意孩子情绪负载过重的指标,并观察行 为反应持续的时间,区别需要进一步的个 别谈话或转诊的儿童; 容忍孩子超乎寻常的行为及情绪反应; 给与心理支持与再保证; 帮助孩子有机会谈谈这些灾难与经验的感 觉与情绪,同时也分享你的感觉;
2-5岁(幼儿园)阶段
可能的创伤反应
重复讲与灾难有关的事情; 明显的焦虑与害怕; 行为退化、退缩或沉默不语; 分离焦虑; 丧失活动或游戏兴趣。睡眠紊乱; 对死亡或灾难的原因了解不清; 对灾难有神奇的解释; 对灾难有某些视觉的影像或不愉快 的记忆,挥之不去又不能表达自己 的痛苦; 对灾难周年纪念或节日表现出悲伤 或烦躁。
叙事治疗—目的
协助儿童转化危机的意义,变为大家共同 的问题; 将问题性描述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描述; 治疗过程就是一个故事的创作过程。
叙事治疗—注意事项
使用开放式的问题,避免封闭式的问题; 应当提供表达的机会给不同的孩子,并允 许有一些语言能力较差、较害羞、较不舒 服的孩子不表达意见,并可以鼓励同伴间 的支持; 通过言语上的认可及正常化孩童的经验, 使他们安心; 老师的角色是促进及引导,不要去控制整 个讨论内容,这样对孩子最有帮助。
针对家庭的危机干预计划
向家长传递关于创伤的常见的反应 具体的问题、详细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庆祝、建立掌控感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反应和支持
婴幼儿阶段(0-2岁)
可能的反应
睡眠、如厕时间错乱; 对大声或异常的声音、响动有 惊跳反应、过度警觉; 身体僵硬(突然全身不能动); 急躁、无故发脾气、哭泣; 丧失已经学会的语言或动作; 退缩、害怕和家人分开、粘着 家人; 对灾难有关的事情(如影像或 身体感受)有逃避或警觉反应。
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马艺洪
5· 12汶川地震
5· 12汶川地震
危机的定义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这种应 激或挫折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心理失衡, 而这种失衡状态便称为危机(crisis)。 一般来说,确定危机需符合下列三项标准: ⑴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如地震、空难、车祸、恐 怖事件、交通事故、战争、暴力、火灾、洪水、山难、 海啸、SARS等); ⑵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 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⑶当事人或病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 无效。
灾难后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
根据人们遭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可 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进行干预: 一级受害者: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 属; 次级受害者: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 三级受害者:指参与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要 有医生、护士、精神卫生人员、红十字协会工作人员、 急救人员、战士、警察; 四级受害者:指突发公共事件区域的其他人员,如:居 民、记者等,次级受害者家属; 五级受害者:指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人。 特别对易感人群(如:老人 、儿童)更需要特别心理援 助。
自由绘画技术 (The Free Drawing Technique)
自由绘画、分享 用图画写成日记 壁报画,故事集 剪贴画
注意事项
没有所谓的正确画法; 允许使用不同的素材; 成人陪同,但尽可能减少控制和介入; 颜色、形状的文化含义
叙事治疗—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