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虚静的意义
试论道家道教的虚静之美
“三学”探索SANXUE TANSUO【摘 要】 道家的“虚静”思想,是从悟道的角度出发,要求排除主观爱憎、是非成见,以及一切伤害心性的因素,保持空灵的心境,道教的审美意蕴秉承了老庄的虚静思想,将空灵的审美情趣与对道的体验和心性炼养结合起来。
修道就是修心,内心虚静,道性自然会显现,这种对“道”观照的虚静心理,不但是一种修道心态,也可看做是一种审美心态,主体对皆含道性的万物进行观察审美时,内心首先要保持澄空虚静,才能体悟到对象的美。
因而修道的过程也是体验美的进程。
“虚静”之美,是指审美者或者美的创造者在虚静心态下,由外物触动而引起主体虚寂宁静的美感。
【关键词】 道家;道教;虚静;审美【中图分类号】 B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139(2013)05-0109-6对道士清净生活和成“真”成“仙”自由境界的向往是吸引人们慕道的最初因素,“仙风道骨”的道士及其生活和宗教文化如道教的诗词、音乐、绘画中处处展现了空灵、自在、和谐的审美体验,散发着浓郁的审美气质,它的非功利性和自由性赋予了它极高的审美格调,而这一切都源于对万物中所蕴含的“道”的认识。
道家—道教对美的看法、欣赏和体验,就展示在这一认识过程中,它包括了审美心态、审美格调以及可达到的审美境界等方面。
一、何谓“虚静”之美1. “虚静”的内容和审美心态由于“道”虚空无形、无欲、无为,不可言说,因此,人的视听感官根本无法把握,老子认为〔作者简介〕史冰川,四川大学博士,四川大学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四川 成都 610064。
试论道家道教的虚静之美◎ 史冰川ZHONGHUA WENHUA LUNTAN“道”只有在“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之后用直觉来感知,即是指清除后天的习染欲望,让内心变得像镜子一样清净纯明才可以感受到。
庄子对“道”的体悟与老子一脉相承,他说:“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
道家的虚与静修养如何帮助我们提高创造力
道家的虚与静修养如何帮助我们提高创造力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创造力成为了人们追求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因素。
而当我们回溯历史,探索古老的道家智慧时,会发现其中的虚与静修养对于提升创造力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影响。
道家所倡导的“虚”,并非是空洞无物的虚无,而是一种内心的空灵状态。
这种虚,意味着摒弃杂念、消除成见,为新的思想和灵感腾出空间。
当我们的内心被各种琐事、欲望和偏见所占据时,思维就会变得僵化,难以跳出固有的模式去思考问题。
而保持内心的虚,能够让我们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世间万物,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束缚。
比如,在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如果我们的心中已经预设了某种解决方案,就很容易忽略其他可能更有效的途径。
但当我们拥有虚的心态,就能暂时放下自己的固有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从而发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创新点。
再来说说“静”,道家的静并非是身体的静止不动,而是心灵的宁静平和。
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心灵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干扰所打乱,难以集中精力去深入思考。
而静的修养,能够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处于宁静的状态时,思维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敏锐。
我们能够更好地洞察事物的本质,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作往往都是在创作者沉浸于宁静的思考中时诞生的。
比如,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长时间专注于实验数据,突然之间灵感迸发,找到了关键的突破点;作家在安静的书房中,思绪如泉涌,创作出动人的篇章。
虚与静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
虚是为了清除内心的障碍,让心灵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新的事物;静则是为了让心灵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安定下来,深入思考和探索。
只有将虚与静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出内心的创造力。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道家的虚与静修养呢?首先,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身处深山老林或者寂静的寺庙,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
庄子的虚静论名词解释
庄子的虚静论名词解释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庄子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关于虚静的论述。
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虚静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境界和修行状态,它贯穿于庄子的思想中,无论是在对待人生境遇,还是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虚静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虚静到底是什么呢?虚,可以理解为超越客观现象的一种状态,即超越感官所见的表象,归于内心的宁静。
虚并非指完全的空无,而是指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超越一切对立的二元对立,如善恶、美丑等。
虚与静合而为一,是指思绪的安宁,心灵的宁静。
静,不同于尘嚣,是指内心深处的宁静,一种达到幽默境界的安逸。
在庄子的世界观中,虚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能够感悟并超越世事纷扰的智慧。
它不愿受外界所限制,不受主观欲望的驱使,不受社会规范的束缚,而是追求内在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解放。
虚静是一种心态,一种从容自在的心态。
虚静并非仅仅指对自己内心的了解和掌握,它更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回应的方式。
在面对外界的变化和无常时,虚静能够使人保持平静而冷静的心态,对待一切变化均能坦然接受。
庄子提倡人们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尽量避免情绪上的波动,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庄子以逍遥游为例,道出了他对于虚静的理解。
逍遥游即在苦辣酸甜之间自得其所,无忧无虑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个逍遥的秘籍就是虚静。
虚静可以让人心境高远,不为物欲所纷扰,使人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虚静的应用不仅限于个人修炼,而是可以应用于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
在庄子看来,虚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使人们能够超越表面的争斗和利益的纷争,能够和谐相处,主动追求共同的利益。
一个虚静的人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并从中获得智慧的收获。
然而,虚静并不意味着冷漠和麻木,虚静并不等于无为。
虚静在庄子哲学中有着积极的内涵,它要求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但也要求人们在内心宁静的基础上,积极地主动担当、奉献和参与社会生活。
老庄虚静无为的哲学观点论述题
老庄虚静无为的哲学观点论述题
摘要:
1.老庄哲学简介
2.老庄的虚静无为哲学观点
3.虚静的内涵和作用
4.无为的内涵和作用
5.虚静无为的现实意义
正文:
一、老庄哲学简介
老庄,即老子和庄子,他们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哲学观点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老庄的哲学体系中,虚静无为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二、老庄的虚静无为哲学观点
老庄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道生,道是宇宙的根本。
人应当顺应道,追求内心的虚静,做到无为而治。
这就是老庄的虚静无为哲学观点。
三、虚静的内涵和作用
虚静,是指内心的空灵宁静,它是一种精神境界。
在老庄看来,只有内心虚静,才能真正认识世界,把握道。
虚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人心境宽广,二是使人智慧增长。
四、无为的内涵和作用
无为,是指不主动干预事物的发展,而是顺其自然。
在老庄看来,世界上
的问题往往源于人们过多的干预和欲望。
无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减少人们的困扰和烦恼,二是可以使事物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
五、虚静无为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虚静无为的哲学观点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同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可以启示我们在管理国家和社会时,尊重事物自身的规律,不盲目干预,使社会更加和谐。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道家虚静的意义
道家虚静的意义“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作为哲学中所述“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论及。
如《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
《管子·心术》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虚以静后”。
虚静说是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
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
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
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
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
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一虚静说的缘起道家“虚静”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与老子所谓的“道”和庄子所谓的“天”有密切的关系。
虚静说的提出,是道家对其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道家认为,“道”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和谐境界,具体表现为无声、无形、无欲、无为,“昏昏默默”。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
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
那么,受“道”支配的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必须是和谐的。
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相合为一,无往而不和谐。
道家的虚与静观念如何促进内心成长
道家的虚与静观念如何促进内心成长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中,“虚”与“静”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观念。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思考,更是能够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内心成长的智慧法门。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虚”。
道家所说的“虚”,并非是指空洞无物或毫无意义的虚无,而是一种包容、开放且不被固有观念和成见所束缚的心态。
它意味着内心如同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想法、感受和经历,而不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判断而产生抵触或拒绝。
当我们拥有一颗“虚”的心时,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世界和他人。
不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而是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意见。
这种心态让我们避免了狭隘和偏见,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事物。
比如,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我们能够以“虚”的心态对待,就不会因为对方与自己的观点不同而产生争执和冲突,而是会试图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想法,从而建立更加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
“虚”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如果内心充满了自满和成见,就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
但当我们保持“虚”的状态时,就如同一个空杯子,随时准备接纳新的水源,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信息和智慧,从而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静”。
道家的“静”,是指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为外界的纷繁复杂所干扰。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内心很容易变得浮躁和焦虑。
而“静”的观念则提醒我们,要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当我们内心宁静时,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
纷乱的思绪和情绪就像一团迷雾,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静”能够驱散这团迷雾,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锐和准确。
比如,在面对重要的决策时,如果我们能够让自己先静下心来,排除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杂念,就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各种可能性和后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静”也有助于我们发现自我。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事务所驱使,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虚静论的名词解释
虚静论的名词解释虚静论,又称虚静观,是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主要源自中国古代道家学派,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虚静论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修养为目标。
它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一系列重要的概念上,并以实践和体验为核心。
虚静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虚”。
虚是指内心的空灵和宽广,是摒弃心灵杂念和欲望的状态。
在虚的状态下,心境得到平静,能够与外界环境和谐共处。
虚并非虚无,而是一种从内而外的修养,它源于内在的力量和觉悟。
虚的状态可以让个体更加敏锐地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本质,进而引导个体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虚的境界可以通过修炼和实践来达到。
修炼是一种精神上的锻炼,通过内观和自省来净化内心。
只有从内而外的修炼,才能真正达到虚的状态。
实践则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虚的理念去与周围环境互动。
这种实践并不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成就,而是将重点放在内在的成长和心灵的安宁上。
虚静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静”。
静是指心灵的宁静和安宁,是摒弃浮躁和喧嚣的状态。
只有当内在的杂念消退,心境得到平静时,个体才能真正与自然相通。
静不仅是身体的静止,更是内心的安定。
在这种安静的状态下,个体能够听到心灵深处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的流动和韵律,与自然形成默契的共振。
虚和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虚是内在的远离杂念的状态,而静是外在的远离噪音的状态。
只有在虚静的状态下,个体才能真正与自然相融合,寻求到内心和外界的和谐平衡。
虚静论提倡个体从繁琐的纷扰中解脱出来,追求内在的宁静和自然的智慧。
虚静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化,它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虚静论是一种追求平静和修养的理念,它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内心的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虚静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追求。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虚静论所强调的内心平静和自然与个体的融合,对于减压、提升生活质量和建立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虚静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能够引导人们达到深度和内在的理解。
道家虚静之道的生命哲学解析
了。第 6章 说 : “ 神 不 死 ,是谓 玄牝 。玄 牝 之 谷
慈 、俭 、朴 、反、复 等 观念都 表 现了 “ ” 的 道
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 勤。 ”唐 玄 宗解析 日:“ 至道虚而生物 ,妙用难 明,故举谷 神以为喻说 。 “ ,深也 ;牝 ,母也。谷神应 ” 玄
本质。这就是 《 道德经》所说 的: “ 万物并作 ,
吾 以观 复 。夫 物 芸 芸 ,各 复 归 其 根 。归 根 日静 ,
静日复命 。复命 日常。 ”这里 的 “ 复命 ” ,即复
归虚 静之 本性 或本 真状 态 。 在道 家人 士看来 ,老子 提 出虚 静乃 万物 本 根
似一个玄妙幽深的伟大母性 ,具有产生万物的创 造力。古棣认为:“ ‘ 谷神 ’ 玄牝 ’都是道 的 、‘ 别名。叫它 为 ‘ 谷神 ’是 突出其 虚 的特性 ,即 与具体 的万物 ( )对 比而言 ;Ⅱ它 ‘ 实 L { 玄牝 ’ , 是突出其为原始老祖母之义。 ‘ 谷神不死 ,是谓
物 ,冲用无 方 ,深妙 不穷 ,能母 万 物 。故 寄谷 神
基本特征与精 神。 《 道德 经》 在说 由形而上 之
“ 道” 到具体 的有形质 的万物 的创生过程 时,一 再强调 “ ” 的虚静 的性质 ,这突 出表现在第 道
作者 简介 :吕有云 (9 5 ) 16 一 ,男,四川华 蓥人 ,哲 学博 士,( 东莞 5 30 ) 东莞理工 学院思想政 治理论教 学部 副教授 ,主要 288
道 家虚静之道 的生命 哲学解析
吕有 云
【 摘要】《 道德经》第 1 6章集中表达了道家的生命哲学。按照这种生命哲学 ,虚静是道的基本特性 , 万物禀道而生,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庄子的“虚静”说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对于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庄子“虚静”说的深入探讨。
一、庄子“虚静”说的背景和内涵庄子的“虚静”说源于古代的道家思想。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所生,而“道”的本质是“无”,即“虚”。
这种“虚”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指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
在这种存在方式中,万物得以保持其本真的状态,即“静”。
这种“静”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指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庄子的“虚静”说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他认为,人的心灵应该效仿“道”的这种特性,即“虚”和“静”。
具体来说,“虚”指的是一种去除主观偏见和欲望的状态,使人的心灵更加接近真实的自然;“静”则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使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二、庄子“虚静”说的实践意义庄子的“虚静”说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方法。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虚静”的状态:1.减少欲望和私心:庄子认为,欲望和私心是导致人心不宁、烦恼的根本原因。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减少欲望和私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为自己和他人设立过高的期望和标准。
2.专注内心:庄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专注内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在冥想、艺术创作、自然观察等活动中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摆脱外界干扰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3.遵循自然规律:庄子认为,“道”的本质是“无为”,即不强制、不干预。
人们可以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强行违背自然的意愿。
三、庄子“虚静”说的影响庄子的“虚静”说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的方法,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
道家对静的理解
道家对静的理解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其思想贯穿了中国历史的长河。
其中,道家对“静”这一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独立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此时,宇宙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其中包括人类也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道家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静谧,放弃过多的欲望,使自己沉淀下来,与自然合为一体,达到身心的和谐。
在道家看来,静是一种极致的状态。
只有在静谧的状态下,人才能够真正体味到自然的真谛,也只有在静谧的状态下,人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因此,道家主张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内心的静谧,不要被外部的杂事所干扰,不被欲望所困扰,保持一种长久的平静状态,才能够悟到人生的真谛。
道家的静思想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在面对纷繁的事物时,只有通过静心,才能够彻底理清思路,多方面地考虑问题,从而得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静心获得的感悟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最后,道家对静的理解不仅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自然、对人生的认知和理解。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但是可以尝试通过道家的静思想,追求内心的静谧和平静,培养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领悟,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
道家的虚与静修养如何帮助我们内心平静
道家的虚与静修养如何帮助我们内心平静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充满压力与诱惑的社会中,我们常常感到内心的浮躁与不安,渴望寻找一种能够让心灵得到安宁的方法。
道家所倡导的虚与静的修养,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
道家的“虚”并非是空洞无物,而是一种包容、开阔的心境。
它意味着摒弃杂念和偏见,不被固有的观念和经验所束缚。
当我们的内心处于“虚”的状态时,就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事物和观点,不急于评判和排斥。
想象一下,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杯子,如果杯子已经装满了水,那么就无法再容纳新的液体。
而“虚”就是将杯子中的水倒掉,让杯子有空间去接纳更多不同的东西。
这种“虚”的心态使我们能够摆脱先入为主的想法,以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从而减少因偏见和固执而产生的烦恼和冲突。
“虚”还能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平和。
当与他人意见不合时,如果内心能够保持“虚”的状态,就不会固执己见,非要争个对错输赢。
而是愿意倾听对方的观点,理解对方的立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和矛盾。
这样的心态能够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减少因人际冲突带来的内心困扰。
道家的“静”则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外界的喧嚣和纷扰很容易让我们的心迷失方向。
而“静”就是让我们的内心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当我们学会让内心安静下来时,就能更加清晰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事务和责任推着走,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而“静”的修养让我们有机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
“静”还能够提升我们的专注力和洞察力。
在安静的状态下,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同时,也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比如,在面对一项复杂的工作任务时,如果内心烦躁不安,就很难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当我们静下心来,专注于问题本身,往往能够发现其中的关键所在,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
浅谈老子的虚静
浅谈老子的虚静文学院09级5班对外汉语张大鹏200910102035一直对老子很感兴趣,也曾大胆尝试着与他老人家进行心灵的对话。
但笔者实在学识浅薄、班门弄斧,不敢与他老人家直接对峙。
可圣人归根结底是凡人,所谓圣人,除了超出常人的学富五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圣人没有敌人,他是博爱的,是无限的延伸,是对整个宇宙的大爱,所谓大爱无疆用在圣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由此,对于圣人的畏惧立刻消失,而改为“敬畏”了。
笔者认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万物平等”,它在乎与尊重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世间的万物,一个“道”便可海纳百川,它包容的是无限广远的宇宙。
于是,笔者与老子的距离拉近,向深层次的心灵对话便成为可能,笔者可以在“虚静”的状态下可以任想象自由驰骋在广阔的无限精神世界中,无所羁绊。
说到“虚静”,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由此对老子的更是彻底地敬佩。
老子发现,自然万物好不热闹,熙熙攘攘,纷纷纭纭,然而又都静静地回归于它的本原。
这就是在万物纷扰后面有个"静",就是"复命",这是一种规律,又称为"常"。
这样,老子悟出来自大自然的道,写出了他的精彩一章,就是第16章。
《老子》在这章里说了一段非常深刻美妙的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狂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意如下:要心虚无欲达到极点,要守持清静做到坚定。
万物都在生成活动,我看到的是循环往复。
万物纷杂生存,又各自返回它们的本原。
返归本原称为"静",这叫复归本性。
复归本性称为"常"。
了解"常"称为"明"。
不了解"常"而妄动乱来,就会遇到凶祸。
了解了"常"就会无所不容,无所不容就会公正。
道家美学特征
道家美学特征嘿,你有没有想过,这世界上有一种美学,就像那深山里的清泉,静静流淌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韵味呢?这就是道家美学啦。
我有个朋友,是个超级急性子。
有一次我们去爬山,他一路冲在前面,就想着赶快到达山顶。
而我呢,慢悠悠地走着,看着路边的小花小草,感受着微风拂面。
他到了山顶等我好久,就不耐烦地说:“你咋这么慢呢,这爬山不就是为了到山顶看风景吗?”我就笑着跟他说:“你呀,就像那只知道目的地的箭,可你却错过了这一路的美景。
道家美学可不这么看,道家觉得,这过程中的一草一木,这脚下的每一步路,都是美的一部分呢。
”道家美学第一个特征就是崇尚自然。
啥叫崇尚自然呢?就好比那天空中的鸟儿,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不需要按照什么人的规划。
这自然的一切,都是最本真的存在。
像那些人工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花园,固然精致,可在道家眼里,也许就比不上那片未经雕琢的野树林。
我记得小时候,老家有个小池塘,周围长满了芦苇。
到了秋天,芦花随风飘舞,那景色真是美极了。
后来有人说要把池塘改造成现代化的景观,把芦苇都拔掉了,种上了规规矩矩的花卉。
我当时就想,这就像把一个灵动的姑娘硬是打扮成了刻板的木偶。
道家美学就是尊重自然原本的模样,自然的美是那种不加修饰的、最纯粹的美。
再说说道家美学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追求空灵。
你看那山水画,大片大片的留白。
这留白可不是画家偷懒哦。
有一次我去看画展,站在一幅山水画卷前。
旁边一个人就嘟囔:“这画咋空了这么多地方,是不是没画完啊?”我就跟他解释说:“你可别小看这留白,这就像音乐里的停顿一样重要。
这留白是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呢。
”就像我们的心灵,不能总是被满满的东西塞着,得有空灵的部分。
这就好比一个房间,如果堆满了杂物,那看起来就很压抑。
可要是有适当的空间,就会让人感觉宽敞舒适。
道家美学中的空灵,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有那么一片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
还有啊,道家美学很注重“虚静”。
这虚静可不好理解。
我有个学画画的同学,他老是画不出那种意境。
[浅谈今本《文子》的虚静说]虚静
[浅谈今本《文子》的虚静说]虚静摘要:《文子》是黄老道家的重要典籍,它在继承战国黄老思想和资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虚静”这一源于老庄道家哲学的概念,在今本《文子》一书中也有相当语言的描述,《文子》对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今本《文子》分别在天道观察、世道政治、人道自身等方面包含了虚静思想,《文子》的思想对“虚静”作了进一步阐释,丰富了“虚静说”。
虚静;《文子》;道《文子》①作为一部道家文献,相传是战国末年黄老学派依托文子,根据流传下来的文子的言论并结合需要加工而成的黄老学著作。
关于文子,《汉书・艺文志》说:“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
”②《隋书・经籍志》说:“《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
”③唐代柳宗元认为:“其旨意皆本老子,然考其书盖驳书也。
”④此后学术界不断对《文子》的真伪提出怀疑。
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帛书及河北定县汉墓《文子》竹简的出土,推翻了伪书之说,确证其为汉初已有的先秦古籍。
事实上,即使旧籍如《文子》者为伪,亦无损其价值,因为其已沉淀入中国传统精神品格之中。
有关《文子》的诸多问题,如文子的身份及生活时代,《文子》的具体成书时间,文子与《文子》其书的关系,至今尚无定论。
然而,《文子》还是可以作为研究文子思想的依据的,就像《论语》虽非孔子手写,但依然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可靠材料。
“虚静”说最早作为一个哲学的范畴出现在先秦时代,老子之论为起源,庄子将其发扬光大。
老庄的虚静,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即在本体论层面上,认为道体虚静,而在认识论层面强调主体虚静。
《文子》直接对《老子》思想进行继承,也对其进行了发展。
作为思想者的老子学说已经不再局限于天算历象的观测与人间祸福的预测,而是将“天道”作为终极的依据,推衍于“世道”与“人道”。
⑤既然《文子》是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那么现从天道、世道、人道三方面来探讨《文子》的“虚静说”。
一、天道观察首先,关于道的本质,《文子》与老子的观念想通。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导读:若从道家的立场研究虚静,则须采取精微的立场分析之,否则,虚静过于混沌而陷入隐晦不明的境地。
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
对于虚静,世人多以一词对待之,即以混沌、综合之眼光对待之虚静乃虚无之境界。
自然,若以大文化、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取虚静复合义亦未尝不可。
但若从道家的立场研究虚静,则须采取精微的立场分析之,否则,虚静过于混沌而陷入隐晦不明的境地。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本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6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
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
无独有偶,近日予读《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时,得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获益颇多。
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
致,谓推致推穷之意。
虚,谓外物本来不有。
静,谓心体本来不动憨山注老子自然多从佛家立场入手,然其对虚、静的内外二分可谓精当,笔者对于虚、静的内、外二分亦是受了憨山大师的启发才得以成文。
窃以为,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
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
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
虚。
道家之虚虽有空之意,然却又不完全类同佛家之空。
道家视野中宇宙万物乃为道所生,应依附于道,顺应大道。
自然,人亦应顺从大道之流行方能逍遥游于万物之间。
然而,遗憾的是,人往往为外物所执而陷入有待的锁链之中,恰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2章)于是,人之本应澄明之道心为外在之物所污染、所束缚,最终陷入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庄子齐物论)的悲哀境地。
故虚当谓从外物的角度而言,即要虚掉外物,进而渐次达到明静之心。
浅谈“虚静”说
浅谈“虚静”说作者:李金娜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0期摘要:“虚静”说最早来自于老庄哲学,经过一代代人地发展改造,它已经变为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古典文论尤其是创作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对于文学创作,它强调虚静的心境对作家创作的积极影响,作家在创作构思时都要通过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一状态,因为只有在此状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顺利地完成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
关键词:虚静道 ;艺术构思创作心境一、“虚静”说与悟“道”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
其时,它最早是被作为一种哲学里的认识论范畴和心理学范畴提出来的。
最早构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1]属于哲学的范畴。
所谓“致虚极,守静笃”[1]便是将自己全部倒空,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我的状态,也就是说使内心清静、虚寂达到极点,他认为这是认识“道”的方法。
老子认为作为事物之源的道是虚静的,因此,只有当心境处于空明宁静状态时方能认识道。
而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著名的“心斋”和“坐忘”说来补充和发挥老子的“虚静”论。
庄子同老子一样认为只有通过“虚静”才能体认不可知的“道”。
但庄子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补充。
庄子为“致虚守静”找到了两种具体方法:“心斋”与“坐忘”。
庄子在《人间世》中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2]认为在认识“道”的过程中,主体应该调动注意的心理功能,全神贯注于认识的对象,从而达到对“道”的深远观照,这体现了庄子对认知心理的深刻理解。
又在《大宗师》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3]这就是使人忘了世间万物,忘了一切存在,甚至也忘了自己的存在,抛却一切知识和杂念,达到与道的合一。
虚静之极,能使人“身与物化”,即丧我忘物,物我同一。
《天道》篇说:“圣人之静也。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1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导读: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
对于虚静,世人多以一词对待之,即以混沌、综合之眼光对待之虚静乃虚无之境界。
自然,若以大文化、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取虚静复合义亦未尝不可。
但若从道家的立场研究虚静,则须采取精微的立场分析之,否则,虚静过于混沌而陷入隐晦不明的境地。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本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6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
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
无独有偶,近日予读《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时,得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获益颇多。
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
致,谓推致推穷之意。
虚,谓外物本来不有。
静,谓心体本来不动憨山注老子自然多从佛家立场入手,然其对虚、静的内外二分可谓精当,笔者对于虚、静的内、外二分亦是受了憨山大师的启发才得以成文。
窃以为,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
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
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
虚。
道家之虚虽有空之意,然却又不完全类同佛家之空。
道家视野中宇宙万物乃为道所生,应依附于道,顺应大道。
自然,人亦应顺从大道之流行方能逍遥游于万物之间。
然而,遗憾的是,人往往为外物所执而陷入有待的锁链之中,恰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2章)于是,人之本应澄明之道心为外在之物所污染、所束缚,最终陷入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庄子齐物论)的悲哀境地。
故虚当谓从外物的角度而言,即要虚掉外物,进而渐次达到明静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虚静的意义“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作为哲学中所述“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论及。
如《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
《管子·心术》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虚以静后”。
虚静说是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
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
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
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
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
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一虚静说的缘起道家“虚静”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与老子所谓的“道”和庄子所谓的“天”有密切的关系。
虚静说的提出,是道家对其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道家认为,“道”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和谐境界,具体表现为无声、无形、无欲、无为,“昏昏默默”。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
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
那么,受“道”支配的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必须是和谐的。
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相合为一,无往而不和谐。
但是,在道家看来,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极不“和谐”的。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十八章》)他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仁义,为学修身等说法,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认为恰恰是这些东西悖乱了人们的心态。
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十九章》)这实际是要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章》),恢复到原始的无知无欲状态,亦即“婴儿”式的天真无邪状态。
但是,事实上人们又不可能返老还童,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精神得到净化,恢复到素朴和谐的心态。
所以,老子一再强调说:“载营魄报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十章》)这就是说,只有弃绝一切知识和经验,涤除一切精神上的污染,使其一尘不染,“见素抱朴”,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达到“道”的和谐境界。
故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四十七章》)庄子发展了老子的上述观点。
他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齐物论》在庄子看来,“道”往往被微小的成就隐蔽起来,话也往往被漂亮的言辞隐蔽起来,于是就有了儒墨两家的是非之争。
如果各以所是而攻其所非,就不如“以本然之明照之”(王先谦注)。
所谓“本然之明”,就是“道”的本来面目。
而要恢复“道”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排除一切隐蔽大“道”的“小成”,亦即局部的、片面的知识和经验。
庄子又说:“去知与故,循天之理。
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不思虑,不豫谋。
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疲)。
虚无怡淡,乃合天德。
”(《刻意》)庄子这里所谓的“知”,指人的智慧和知识;所谓的“故”,指事与物,引申为人的经验。
他认为,人一旦有了智慧、知识和经验,就有了“成心”;有了“成心”,也就有了是非,而“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德充符》)。
所以说:“多知为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道);若彼知之,则是离之”(《在宥》)。
只有“去知与故”,才能够“循天之理”;只有“其神纯粹,才可以“合天德”,与“道”为一。
当然,庄子也并非一味反对知识和经验,他反对的只是世俗社会的“一曲”之识。
因此,庄子主张要有“真知”,“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
所谓“真人”,即是“才全”之人,他们之所以有“真知”,是因为他们排除了世俗的“知”,一切都顺任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冥会自然之“道”的真谛。
庄子又说:“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惑乎?”(《则阳》)成玄英疏曰:“所知者,俗知也;所不知者,真知也。
”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去小知而大知明。
”(《外物》)所谓“以无知知”(《人间世》),“不知而后知之”(《徐无鬼》),都是说明只有去除了世俗之知,才能够知“道”。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摒弃俗知呢?道家提出了“虚静”的方法。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
”(《十六章》)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
他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天道》)又说:“唯道集虚。
”(《人间世》)老庄都认为,“道”是万物之根本,而“虚静”则是“道”的根本属性,因此,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具备“虚静”的心态,排除人世间的一切不和谐因素,然后才能与“道”合一。
关于这一点,庄子在《庚桑楚》一文中说得较为具体: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
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
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
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
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这就是说,一切荣辱观念,七情六欲,知识技能,都是悖乱心志、束缚心灵、牵累天德、蔽障大“道”的因素。
只有使它们“不荡胸中”,保持绝对的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境界。
因此,老庄特别重视以“虚静”二字来要求人的精神状态。
庄子在《知北游》中借老子之口说:“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在庄子看来,只有除去世俗之知,保持虚静,使精神“纯粹而不杂”,才能实现精神世界的无限自由:“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
”(《刻意》)由此可见,道家提出“虚静”说,完全是从体“道”的角度出发,要求先要扫清通往大“道”的一切障碍。
在此基础上,再进而以主体的“虚静”心态,去领悟“道”的“虚静”境界,亦即“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从而“以天合天”(《达生》)。
不仅如此,道家提出“虚静”说,既是作为一种“合天”的途径,也是当作道家理想的人生境界。
这就是,先讲“道”讲“天”,而后接着讲人生。
正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中国哲人的文章与谈论,常常第一句讲宇宙,第二句便讲人生。
更不止此,中国思想家多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之本根,宇宙之本根便是道德的表准;关于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原理。
所以常常一句话,既讲宇宙,亦谈人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页)二虚静说的扩展《庄子·天道》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又说:“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
”其实,老庄“虚无为本”的思想正是“虚静”观念的基础。
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
这里的“虚”是对内心而言,“静”是对外物而言。
因此,虚内,则精神洁净;静外,则无知无欲。
如此这般之后,精神就会不受任何干扰,保持纯净,犹如一尘不染的大镜子,然后就可以直接照见大“道”了。
这也即是老子又一说法:“涤除玄鉴”。
庄子同样也把“圣人之心”比作镜子。
他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天道》)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并非任何精神都可以遇“道”,只有绝对净化了的精神,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庄子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他认为,“道”无所不在,它存在于百物之中,要精神之镜不反映万物是不可能的。
因此,庄子主张:“圣人之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应帝王》)成玄英疏曰:“夫物有去来而镜无迎送,来者即照,必不隐藏。
亦犹圣智虚凝,无幽不烛。
”(《庄子集释》)很显然,精神这面“镜子”,可以物来即照,但对“物之粗”,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物之精”,要无所用心,“心无所知”(《人间世》)。
既不产生感觉印象,也不形成是非判断,不在“镜面”上留下任何痕迹,仍然保持一尘不染。
如此一来,精神这面“镜子”就可以“无幽不烛”,从而直照“不期精粗”的大“道”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呢?庄子主张,以虚静来养神。
他说:“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一而不变,静之至也。
无所于忤,虚之至也。
不与物交,淡之至也。
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刻意》)简言之,这就是虚怀若谷,清静专一,顺应自然。
养神,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受到各种矛盾和喜怒哀乐的精神困扰。
养神与养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更强调人的精神状态,需要达到“无己”和“物我两忘”的境界。
由此不难看到,以虚静来养神,固然包含超脱于现实世界的意思,但精神世界的自由,首先是“惟神是守”(《刻意》),是“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于天”(《养生主》)。
单纯强调超越、超脱、超然,不抓住虚静之本,就仍然会“滞于物”,而难以“胜物而不伤”。
虚静是为了养神,养神又是为了修养身心而与“道”合一。
这样,养神实际上是作为“虚静”与体“道”之间的中介环节而存在的。
虚静以养神,其实是精神的净化过程。
对此,庄子提出了“心斋”和“坐忘”,他说:“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所谓“心斋”,就是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
在庄子看来,“凡外重者内拙”(《达生》),留心于外物就会使内心蒙蔽,所以必须进入“心斋”而摒除一切杂念。
而且庄子认为,要使精神保持“纯粹而不杂”,不仅需要排除外来的干扰和污染,还要肃清内心已有的世俗污点,忘掉名利、事功,甚至连自己的形体也要忘掉。
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坐忘”。
从《庄子》一书来看,“坐忘”实际上包含了三个过程。
这就是“无名”、“无功”、“无已”。
《逍遥游》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里的“圣人”、“神人”、“至人”之名,其实并无多大意义。
《庄子》一书中这类名称,尚有“大人”、“直人”、“全人”等,均指得“道”之人。
对于这些称谓,我们可不必细加分辨。
值得注意的倒是“无名”、“无功”、“无己”。
因为,这三个层次,既是虚静说的扩展,也是庄子按照他的“道枢”的要求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