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剧本甲午中日战争
高三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复习教案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复习教案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1)日本
①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和封建残余及天皇制国家机制相结合表现出非
常强烈的侵略性。
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②19世纪末,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为扩大资本,掠夺原料,寻求国外市场,走上了对外扩
张道路。
③一定程度上的西方列强的支持默许或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华计划的条件。
(2)中国:19世纪末,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各种矛盾进一步
激化。
★★★3.《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
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大借
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
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一起看看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欢迎查阅!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能力要求:(1)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说明《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情感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此后近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
(2)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南海争端日益严重,从领土纠纷上升到了国家历史恩仇的高度,随着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学习和同学们对于本课知识课前的预习,想必大家对于中日两国从历史到现代以来的关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中日两国争端的起因发生在什么时候体现在什么事件上学生踊跃回答,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无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都要对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态度表示肯定,然后引出今天课上所讲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中日两国关系紧张化的历史渊源所在。
二、回顾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现状(展示课件)1.晚清政府现状: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第四课_甲午中日战争
⑵不同:
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归 纳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895-1898年间,国 4、影响: 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 ◆对中国: 企业,资本在万元以 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上就有六十多家,其 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中80%属于轻工业。 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 广州、汉口、天津等 机空前严重; 城市,民族工业有所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发展,其他一些地方 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 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业。 义的发展。
世 亚 界 洲
中 国
中国 朝 中国 东北 鲜 台湾 日本 蒙古
大 陆 政 策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 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大陆政 根本原因 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 日本侵略。 (4)清政府:腐败懦弱 (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 学党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2、经过:
甲午中日战争哪一年爆 发?经过如何?
平壤战役
弃城逃走
丰岛海战 不宣而战
黄海海战
避战自保
辽东战役
临阵脱逃
威海卫战役 献船投敌 签订《马关条约》
战 争 概 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丰岛战役 1894.7 —— 1895.4 平壤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高中历史必修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掌握1894~1901年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
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识记在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应用反抗的事迹。
2.理解:理解掌握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
分析两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分析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所作所为或所持态度及其原因。
3.拓展:通过分析通过分析在这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不同态度,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中国人民中爱国人士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学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次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分析,培养出学生学生的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信念。
2.在两次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借此史实培养出学生不畏强权的精神。
同时通过对欧美俄日等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加深学生爱国注意情感。
3.通过对战中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告诉学生们要珍惜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二、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方式一、教学手段: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师生交流讨论二、教学方法:列表法、比较法、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言:由前段时间的钓鱼岛事件引出课题。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与日本在外交上出现一个重大事件,这也直接导致中日关系更加恶化。
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遭日本巡逻艇冲撞,中方船长被日本政府逮捕扣押。
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然而厚颜无耻的日本政府竟然宣称钓鱼岛的主权归他们。
2.导入新课: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从未宣称过拥有钓鱼岛的主权。
那么,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被暂时夺去钓鱼岛的主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案标题: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3.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2.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甲午中日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触发相关历史知识,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如:你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吗?你觉得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 学习(30分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及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教师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如中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冲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等。
并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可能会引起怎样的结果。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教师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旅顺海战、威海卫海战等重要战役。
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展示,以加深学生对战争过程的理解。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影响教师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如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失去了对朝鲜的主权,战争的失败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等。
3. 深化(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问题,如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等。
4.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内容,提醒学生复习重点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资料,加深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分组讨论的表现和讨论结果。
2. 学生个人的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情况。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本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来深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
六、板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起因:政治、经济冲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经过:旅顺海战、威海卫海战等结果及影响: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失去对朝鲜主权;引起中国民众不满。
最新-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 精品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高一年级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的第五节。
我的说课分为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
从列强侵华过程看,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在这以后中国更加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看,它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此后,一个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战争的余波(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2.能力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开始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战争爆发原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结果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通过对战争的过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丧权辱国;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4.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分析,让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背景。
(2).对战争的经过结合战争示意图,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结合以往所学知识,让学生前后融会贯通。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A、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加剧 B、俄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C、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 D、俄德法三国利害关系不一致
3、《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因为( )
A、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B、意味着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 成 C、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
D、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 形成
4、《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 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
二、《马关条约》
1、签订时间:1895年 2、签订地点:日本马关 3、双方代表: 中:李鸿章 日:伊藤博文
中日《马关条约》
内 容 危 害
(1)割辽东半岛(后赎 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 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 两白银。 (3)增开重庆、沙市、苏 杭四处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练习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 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确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钓野心 ③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④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日 本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
李鸿章推行避战求和政策
高三历史教案-第六课甲午中日战争 最新
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自由竞争变成了垄断,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对殖民地的商业掠夺变成了对它的独占。
这些特征决定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必然激烈地去争夺商品市场、原料市场和投资场所,为它们的工业产品和原料找到稳当的销地和来源,为它们的过剩资本找到最有利的市场。
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这一切最后都归到对殖民地独占的争夺。
这种争夺必然引起各种抢占殖民地的战争。
就亚洲来说,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抢占的中心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是英、美、法、俄,然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抛头露面的打手却是日本。
日本当时还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很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有多余的资本输出到中国来。
那么为什么日本会来充当这场侵略战争的强盗头子呢?这是因为:(1)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垄断集团和军阀集团相互勾结,因此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极力地对外扩张;(2)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再加上经济危机爆发,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集团只能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订了以侵略朝鲜和中国为中心的所谓“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又是日本蓄谋已久的;(3)日本之所以能发动这场战争,与英美的扶持和日本适时利用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不无关系。
2.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派兵开进朝鲜。
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撤军,反而继续大量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二、战争经过①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②日军猛攻平壤,清将叶志超弃城逃入中国境内;③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④日军两路侵入中国,占领九连城、大连、旋顺;⑤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覆没三、结果和影响: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比较表◆《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比较①从割地看:《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高中历史剧本甲午中日战争
高中历史剧本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节录)旁白:19世纪末,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大盛。
为了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侵略成性的日本统治集团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师——中国。
发动了一场旨在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的罪恶战争……第一幕:求和基调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左宝贵叶志超等人地点:坤宁宫西暖阁时间:1894年夏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吃紧,海军衙门上来奏折,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
慈禧: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紧张万分,海军大臣恳请……恳请……(李鸿章犹犹豫豫,吞吞吐吐,面带难色)慈禧:恳请什么呀?李鸿章:恳请太后把办60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慈禧:什么?(把眯着的双眼猛的睁开)要挪掉这笔银子!哼!(站起,来回渡步,后背对李鸿章站定)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来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满面怒容)与日本之战,能和则和,我可不要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李鸿章:是,太后,臣一定照办!(缓缓退出)(天津北洋大臣衙门议事厅)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然要以和为贵,国际友人正在帮我们调停,能不战最好不战。
当前我方,应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日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
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左宝贵叶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齐声)第二幕:平壤失守人物:左宝贵叶志超士兵甲地点:朝鲜平壤城时间:1894年夏(墙外枪炮声骤紧,喊杀声震天)士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多路围我平壤城,形势危急!左宝贵:来,随我上城墙应敌。
(急忙出营)(城墙上死尸累累,已有多处被炮弹击中)左宝贵:各部听令,集中火力,向日军开炮!……啊!开炮!……啊!(做痛苦状,牺牲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砖)士兵甲:左将军,左将军……(失声痛哭)士兵甲:(跑向叶志超营)叶将军,左将军他……他……他……他牺牲了!(痛苦流泪)叶志超:啊!看来,此城已守不住了!来啊!我们从后城门撤退!旁白:叶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里;一直逃到鸭绿江边,方才敢喘一口大气,无怪乎,当时老百姓传“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捉了”。
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
这是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 面而去的地方——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里, 高悬着甲午海战中日军俘获的清政府北洋水 师“靖远”、“镇远”两舰的铁锚,锚周围 摆放着“镇远”舰主炮弹90枚,并围以锚链 数匝。
一、历史背景
思考:根据教材,战争爆发的背景可从 哪几个方面概括? 日本: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 《马关条约》反映 了帝国主义 • 资本输出分割世界 • 的侵略要求。外国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 侵略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中国半殖民 地化的程度大大加 深了
。
四、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 原因: 法三国的侵略权益 过程: 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结果: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 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
准备尚未就绪,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历史背景
日本: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的出台 列强: 默许和支持日本侵略 朝鲜: 爆发东学党起义 中国: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
《天津会议专条》(1885年): “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 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 应先互行文知照。”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第五步:征服全世界
历史背景
日本: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的出台
列强:
朝鲜:
中国:
历史背景
日本: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大陆政策”的出台 列强: 列强对日本是何态度呢? 朝鲜: 中国:
美国: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 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 想乘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权益 俄国: “没有别国的帮助,它无论在财政上或军事 上都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 ——列宁
甲午中日战争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结果。
2.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甲午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等,从而引出甲午中日战争。
2.课堂讲解(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日本的侵略野心: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对外扩张野心膨胀。
清政府的腐败: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清政府仍然腐败无能。
民族矛盾加剧:朝鲜半岛问题成为中日矛盾的焦点。
(2)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半岛发动战争。
8月1日,清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9月17日,中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
10月24日,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占领大连、旅顺。
1895年1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对中国:加剧了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了戊戌变法。
对日本:提高了国际地位,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亚洲奠定了基础。
对世界: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为列强瓜分中国提供了借口。
3.课堂互动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分析中日两国的差距。
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讨论如何避免战争悲剧重演。
4.课堂小结5.作业布置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侵略野心、清政府腐败、民族矛盾加剧2.过程:战争爆发、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事、威海卫战事3.结果:《马关条约》签订4.影响: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使学生了解了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甲午中日战争情景剧
十六中国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通过和学生沟通得知,甲午中日战争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提问学生几个问题: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战争结果如何?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从学生回答情况来看,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都有所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次战争的理解和认识。
本节课用表演历史情景剧的方式来进行。
一、把剧本内容发给学生甲午中日战争(节录)旁白:19世纪末,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大盛。
为了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侵略成性的日本统治集团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师——中国。
发动了一场旨在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的罪恶战争……第一幕:求和基调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左宝贵叶志超等人地点:坤宁宫西暖阁时间:1894年夏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吃紧,海军衙门上来奏折,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
慈禧: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紧张万分,海军大臣恳请……恳请……(李鸿章犹犹豫豫,吞吞吐吐,面带难色)慈禧:恳请什么呀?李鸿章:恳请太后把办60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慈禧:什么?(把眯着的双眼猛的睁开)要挪掉这笔银子!哼!(站起,来回渡步,后背对李鸿章站定)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来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满面怒容)与日本之战,能和则和,我可不要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李鸿章:是,太后,臣一定照办!(缓缓退出)(天津北洋大臣衙门议事厅)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然要以和为贵,国际友人正在帮我们调停,能不战最好不战。
当前我方,应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日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
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左宝贵叶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齐声)第二幕:平壤失守人物:左宝贵叶志超士兵甲地点:朝鲜平壤城时间:1894年夏(墙外枪炮声骤紧,喊杀声震天)士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多路围我平壤城,形势危急!左宝贵:来,随我上城墙应敌。
2023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四《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2023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四《中日甲午战争》课件2023年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四《中日甲午战争》课件一、概述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
本课件将从背景、战争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对中日甲午战争进行深入讲解。
二、背景1. 社会背景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着列强侵略、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多重挑战。
2. 经济背景中国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化程度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3. 政治背景清朝政府内忧外患,政治体制僵化,官员腐败严重,无力有效应对外敌侵略。
三、战争过程1. 导火索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朝鲜半岛的争夺。
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和中国爆发了战争。
2. 开战经过日本海军迅速击败了清朝北洋舰队,占领了中国的台湾地区。
3. 陆战过程甲午战争中的陆战主要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和山海关地区。
尽管中国士兵表现出一定的勇气,但最终被日军所击败。
4. 战争结果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
四、影响与启示1. 影响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2. 启示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国家独立和解放的紧迫性,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五、课堂练习1. 选择题1) 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a) 日本占领朝鲜b) 中国与日本在台湾地区发生冲突c) 中国海军北洋舰队被日本击败d) 中国政府割让台湾地区给日本2)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什么?a) 中国获得了胜利b) 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c) 日本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中国d) 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2. 讨论题请你谈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你的见解。
六、总结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战争的经过以及结果。
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的重要性,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高中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其危害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三、教学方法:“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讲述甲午战争的爆发的背景,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材料,让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一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国会发展的施政演讲中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
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卫利益线。
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
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因此必须加以保护。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指日本)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去的还要多。
”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布林克莱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帝国主义侵华史》分析:综上材料可以看到:日本征韩侵华早有预谋,是日本既定国策。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确立了以“武国”和扩张为最高国策,积极扩军备战。
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
当日本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
为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日本侵略者借朝鲜农民起义之机,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衅端,战争已一触即发。
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重要战役清朝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因此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
他指示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命令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海战”。
高中历史说课 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历史说课稿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设计六、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高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经过;2.《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初中因为普遍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学生对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高中的校情和学情,我设计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掌握日本发动这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背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这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如何逐渐加深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引导学生明白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是围绕着“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三部曲展开的,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学习历史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方法:1、说教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运用讲授法、对比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
熟记下面的顺口溜,掌握《马关条约》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 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
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
课堂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一 场侵略战争。在战争中,爱国的 清军将领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 中国还是遭到惨败,被迫签订了 《马关条约》。从此,西方列强 开始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方代表: 李鸿章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商埠
英进出口货物的税款,中国 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一个小小的日本,为什 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战败 貌似强大的清政府?
提示:一是清政府本身的腐败没落、决 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 二是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又受到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主要内容: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放通商口岸;④开设工厂。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事件是:( C ) A、黄海战役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之战 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将台湾割让给侵略者 的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和日本签定《马关条约》的中国代表是?
李鸿章
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 后,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节录)
旁白:19世纪末,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大盛。
为了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侵略成性的日本统治集团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师——中国。
发动了一场旨在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的罪恶战争……
第一幕:求和基调
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左宝贵叶志超等人
地点:坤宁宫西暖阁
时间:1894年夏
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吃紧,海军衙门上来奏折,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
慈禧: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
李鸿章:是,可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紧张万分,海军大臣恳请……恳请……
(李鸿章犹犹豫豫,吞吞吐吐,面带难色)
慈禧:恳请什么呀
李鸿章:恳请太后把办60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
慈禧:什么(把眯着的双眼猛的睁开)要挪掉这笔银子!哼!(站起,来回渡步,后背对李鸿章站定)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来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满面怒容)与日本之战,能和则和,我可不要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
李鸿章:是,太后,臣一定照办!(缓缓退出)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议事厅)
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然要以和为贵,国际友人正在帮我们调停,能不战最好不战。
当前我方,应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日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
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
(
左宝贵叶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齐声)
第二幕:平壤失守
人物:左宝贵叶志超士兵甲
地点:朝鲜平壤城
时间:1894年夏
(墙外枪炮声骤紧,喊杀声震天)
士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多路围我平壤城,形势危急!
左宝贵:来,随我上城墙应敌。
(急忙出营)
,
(城墙上死尸累累,已有多处被炮弹击中)
左宝贵:各部听令,集中火力,向日军开炮!……啊!开炮!……啊!(做痛苦状,牺牲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砖)
士兵甲:左将军,左将军……(失声痛哭)
士兵甲:(跑向叶志超营)叶将军,左将军他……他……他……他牺牲了!(痛苦流泪)叶志超:啊!看来,此城已守不住了!来啊!我们从后城门撤退!
旁白:叶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里;一直逃到鸭绿江边,方才敢喘一口大气,无怪乎,当时老百姓传“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捉了”。
第三幕:黄海受制
人物:丁汝昌邓世昌士兵乙李鸿章
(
地点:黄海海面
士兵乙:报告提督大人,我军前方遭遇日舰袭击。
丁汝昌:好,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旁白:激战中,致远号被击中且已弹尽粮绝,船体发生倾斜。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中弹了!
邓世昌:还击!狠狠的打!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
邓世昌:什么!没有炮弹了!(神情怒视着日本的吉野舰)好!那我们就与他们同归于尽!传令下去,全力加速,目标吉野舰!(双手做转盘状)
|
士兵乙:(眼含热泪,但神情坚毅)是!大人!
旁白:就在致远舰冲向敌舰的时候,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240余名士兵与舰同沉大海!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丁汝昌:中堂大人,我军致远号和经远号都被击沉(声音低沉),但日舰队也受到重创,我请求下令北洋其余舰只一起迎敌。
李鸿章:不可!我军已是伤亡惨重,应好好休整,我命令你将北洋舰队开入威海卫,不许出海迎敌,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丁汝昌:是(很委屈的样子,摇摇头做无可奈何状,退出)
旁白:就这样,因为李鸿章的避战自保方针,使的日本轻松获得了黄海制海权。
以至这支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在后来的威海卫之战中全军覆没!
第四幕:屈签条约
$
旁白:威海一战北洋海军损失殆尽,日本军队直指京津,清政府慌忙派出李鸿章以头等全权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马关乞和。
人物:李鸿章伊藤博文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一份早已拟好的包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割占台湾岛等共11条的条款文本,示意李鸿章签字,李鸿章看后大惊失色。
)
李:请允许鄙人略述己见。
首先,赔款二万万两,数额过巨,实非今日我国所能承担。
能否再减轻
伊:如既已言明,本备忘录是在尽量予以减轻而后所拟定,实无再减之余地,尚乞谅解。
今后如战争继续,赔款数额将不止于此。
李:如我方第一次复文中所详述,核计贵国开销之数,远不及二万万两。
今提出如此苛刻条件,以我国一国之力,无论如何亦难负担如此巨款,必借洋债。
洋债为数既多,本息甚巨,中国实无偿还此等债务之财源。
`
伊:鄙人不敢遽然赞同阁下之说。
贵国土地富饶,人民众多,富源广大无比。
李:即使我国富源广大,但尚未开发,毫无办法。
伊:贵国人多,超过四亿,比我国人口多出十倍,如欲开发富源,实轻而易举。
李:虽国大人多,无人杰可奈何!
伊:国步艰难之际,英雄辈出,至执掌国政者亦有之。
即可用以开源。
李:(微笑)愿向我国进建议,礼聘阁下为鄙国宰相如何
伊:(亦微笑)鄙人一身已献给我国天皇。
如蒙陛下恩准,不拘何时,亦不拒绝为贵国竭尽微力。
李:今日我国实困难至极,希阁下给以充份同情与体谅。
纵令现在得以订立讲和条约,赔款金额如此巨大,将立即为世人所知晓。
外国之资本家将乘我国困难之机,贪图非常之高利,彼时,我国必将陷入更加困难之境地。
?
伊:关于此事,以鄙人之地位不能进行任何谈论。
李:当然。
但另方面,若订约即不可更变,否则我国将成为不履行条约之背约行为,必将再惹贵国以背约作为再开战端之理由。
故在尚未发生此种不幸之前,不能不再乞阁下减轻所提条件。
切望阁下斟酌我国情形,再加以考虑。
伊:条约一旦缔结,贵国则不能不认真履行。
如贵国背约,我方不得已而将再次诉诸武力,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李:正因为如此,鄙人才不得不再请求阁下采取宽大措施,使条件减至今日我国可能履行之程度。
伊:此备忘录之条件,已充份体谅贵国情形,在可能减轻之限度内,业已减轻,因此不能允许再减轻分毫。
时至今日,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矣!
李:贵国为战胜者,我国为战败者。
战胜者之要求,无论何等条件,败者亦必服从。
但以如此苛刻条件指令我国,终非我国所能忍受。
伊:如此,即当遣兵至台湾。
我一声令下,即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搭乘增援之大军,陆续开往开战之地,到时恐北京之危实也不堪设想矣!
李:台地瘴气甚大,从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
台民大都吸食鸦片烟,以避瘴气。
怕贵军不能持久。
~
伊:但看我日后据台,必禁鸦片。
李:台民吸烟,由来久矣。
伊:鸦片未出,台湾已有居民。
倭国鸦片进口,禁令甚严,故无吸烟之人。
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呢
伊:还没咽下去,饿的厉害!(李默然,遂持笔签字)
(谈判结束,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握手告别,再次请求将赔款大幅减少。
伊藤摇头)
伊:送君一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笑看李反应,李面露难色)李:鄙人对:“天无度,地无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
(伊大笑,遂散。
)
旁白: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纷纷反对割地议和。
台湾人民高呼:“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此后,台湾人民展开了英勇卓绝的反割台斗争,直至台湾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