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2年矿井动用储量计算
2012盛博矿山储量年报
![2012盛博矿山储量年报](https://img.taocdn.com/s3/m/0da150056c85ec3a87c2c59c.png)
第一章矿山概况第一节、地理概况1、矿山自然状况神木县盛博煤矿(原神木县孙家岔镇排界煤矿整合)采矿权人是神木县盛博煤业有限公司,地址在神木县孙家岔镇柳树峁村盛博煤矿,开采矿种为煤炭,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面积为1.906平方公里。
开采深度由+1150米至+930米标高。
生产能力60万吨/年,采矿证(证号详见后面附件)有效期为2011年8月18日至2019年8月18日。
经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1980年西安坐标系):1、X:4332336.00 Y:37433334.002、X:4333452.00 Y:37432748.003、X:4334097.00 Y:37433794.004、X:4333897.00 Y:37434213.005、X:4333161.00 Y:37434719.00本井田西起柠条塔井田为界,以东为新发矿,东以孙家岔井田为界,北以朱盖塔井田为界,南以华龙煤矿为界,采矿许可证批采煤层为1-2上、1-2、2-2上、2-2、3-1、4-2、4-3、5-1、5-2、5-3;其中:不可采煤层4层(1-2上、4-2、4-3、5-3层),可采煤层6层(1-2、2-2上、2-2、3-1、5-1、5-2)。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井田内有6个可采煤层。
2、矿区概况盛博煤矿隶属于神木县孙家岔镇管辖。
该煤矿于2011年10月动工建设,原矿为神木县孙家岔镇排界煤矿整合区,盛博煤矿以斜井方式开拓,分东西两个工业广场,西工业广场布置主井和风井,主井坡度为16°,风井为20°,副井布置在东工业广场,坡度为6°,盘旋式进入大巷。
本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
现已建成主、副、风井,回风大巷、胶带大巷、运输大巷、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和皮带顺槽以及首采工作面。
第二节开采现状1、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单翼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长壁后退式,井下巷道采用光爆锚喷支护、无轨胶轮车、皮带提升。
矿山开采回采储量计算公式
![矿山开采回采储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1b646f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1.png)
矿山开采回采储量计算公式
矿山开采损失量包括边角损失和装运损失,本矿山边角损失为矿区拐点无法开采部分,装运损失为开采场地中的损失,主要为因边坡滑落、剥离、夹石剔除、爆破飞散及装、卸、运等过程中所造成的矿石损失等。
矿山开采损失量为装运损失量与边角损失量之和,根据剖面图可计算如下:边角损失量=台阶数×台阶面积×边坡长度×容重
=7×35×3709.94×2.00
≈181.7871万t
装运损失量估略为1t矿石约损失0.01t,则装运损失量为:
装运损失量=828.8852×0.01=8.2889万t
开采损失量=181.7871+8.2889=190.076万t
根据《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修订)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中计算公式可知:
采矿损失率=损失资源量/总资源量
×100%=190.076÷828.8852*100%=22.93%
采矿回采率=1-采矿损失率=77%
本矿山采矿回采率取γ=77%
2、设计可采资源量(Qk)
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采矿损失量
=768.0619-190.076
=577.9859万t
3、矿山服务年限
设计可采资源量577.9859万t ,建设规模40万t/年。
矿山服务年限:
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a );
Qk-可采资源量(万t );
A-矿山设计生产能力40万t/年;
α—矿石贫化率(取0%)。
经计算,矿山服务年限约为14年,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年(1445.1401409859.5771≈=-⨯=-⨯=αA Q T k。
矿井储量管理计算方法
![矿井储量管理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934defdaef5ef7ba0d3cd9.png)
大兴石板箐煤矿矿井储量管理第一节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一、矿井储量的分类可采储量:指工业储量中预计可采出的储量设计损失量:为了保证采掘生产的安全进行,在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中,根据国家技术规定,允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
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与工业储量三者间的关系为:T= (I-P) K式中T——可采储量,万tI——工业储量,万tP——设计损失量,包括保安煤柱、隔离煤柱以及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煤。
K——设计采区采出率第二节矿井三量管理一、三量管理的意义搞好三量管理是保证矿井生产正常接续、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二、三量的划分和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瓦斯抽采
![瓦斯抽采](https://img.taocdn.com/s3/m/e99e0eeb524de518964b7d48.png)
3.4 瓦斯抽采3.4.1 瓦斯储量 1、瓦斯储量计算范围矿井可采煤层及受采动影响的围岩。
2、瓦斯储量矿井瓦斯储量按下式计算:321w w w w ++=式中:W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Mm 3; W 1—矿井可采煤层瓦斯储量,M m 3;∑=⨯=ni iiw Aw 1111式中:A 1i —矿井i 可采煤层的地质储量, M t; W 1i —矿井i 可采煤层的瓦斯含量, m 3 /t ;W 2—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各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M m 3;∑=⨯=ni iiw Aw 1222式中:A 2i —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i 不可采煤层的地质储量,M m 3; W 2i —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i 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 m 3/t; 因为地质报告没有提供不可采煤层的地质储量,因此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各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按可采煤层瓦斯储量10%计算。
W 3--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岩层瓦斯储量,M m 3;)(213w w k w +=k —围岩瓦斯储量系数,一般取K=0.05—0.20,取K=0.1。
个煤层采用两个采区瓦斯含量的平均值计算矿井瓦斯储量和可抽采量。
经计算矿井区域内地质瓦斯储量为301.85Mm 3,计算结果见表3-4-1。
表3-4-1 矿井地质瓦斯储量计算表煤层 可采煤层 瓦斯含量(m 3/t) 可采煤层地质储量(万吨) 可采煤层地质储量(Mm 3) 不可采煤层 的瓦斯储量 (Mm 3) 受采动影响能向开采空间 排放的岩层瓦斯储量 (Mm 3) 矿井地质储量(Mm 3)3 12.29 192 23.64 12.8 171 21.89 912.75 167 21.3 10 13.05 276 36.02 12 15.01 230 34.52 17 15.34 306 46.94 18 15.42 263 40.55 19 15.5 159 24.64 总计249.4624.9527.44301.853、可抽放量 (1)瓦斯抽放率根据本章叙述,矿井瓦斯抽放率为61%。
贵定沙沟煤矿关闭闭坑报告
![贵定沙沟煤矿关闭闭坑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ea17bdddccda38366bafa3.png)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定沙沟煤矿关闭闭坑报告二O一七年六月二十八日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定县沙沟煤矿关闭报告根据贵州省煤矿兼并重组政策要求,2016年10月由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规定兼并重组了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定县沙沟煤矿,并作为相邻矿井关闭指标纳入《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实施方案》。
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7 年第 1 号予以关闭,计划于2017年予以关闭。
按照国家、贵州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提请关闭煤矿,拟定8 月31 日以前完成关闭煤矿任务。
第一章矿井概况一、矿山概况1、地理位置贵州省定县沙沟煤矿位于贵州省贵定县新铺乡,与贵定县城直距约8km,隶属贵定县新铺乡管辖,矿山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2、矿权设置采矿权人:贵定县沙沟煤矿法人代表:欧阳广玖颁证机关: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证时间: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日采矿证有效期:2011年12月~2018年9月采矿证编号:C5200002012011120122629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3、矿井开拓方式沙沟煤矿采用斜井开拓。
4、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
5、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表1技术经济指标表2注:该表为原设计9万吨/年为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6、测量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1)工作方法①主井口采用GPS大地控制点(仪器名称型号:南方RTKS86)结合全站仪定位。
②主要巷道采用全站仪(仪器名称型号:KTS4428R),皮尺测量。
③煤层产状采用罗盘测量。
④煤层厚度采用钢卷尺测量。
⑤室内作业整理。
(2)工作量①测点43个。
②测量巷道911m,其中:全岩546m、半煤岩185m、全煤180m。
③煤层产状、厚度测点6个。
(3)工作质量本次工作,基本按照国家的有关测量规范开展工作,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基本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工作质量基本能满足年报的要求。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cccb3eb81c758f5f61f671e.png)
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原煤炭部1982年2月以(82)煤生字第031号文颁发)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储量第三章储量损失第四章损失率第五章储量及损失量的填报第六章附则第一章前言生产矿井储量的数量、形态、分布、损失及其变化情况等资料,是进行矿井设计、制订生产计划和远景规划、安排生产接替的主要技术依据。
正确地测量、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矿井储量及损失量的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各生产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储量管理人员,按本规定的统一要求进行。
第二章储量第1条储量分类1、根据煤炭资源能利用的程度和开采技术条件,储量的分类可用下表形式表述:可采储量工业储量—能利用储量度—(设计损失)地质储量—远景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2、地质储量:指生产矿井井田技术边界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物探、钻探、巷探、地质调查等)查明,符合煤炭储量计算标准要求的全部储量。
根据我国的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情况,按目前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地质储量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⑴能利用(表内)储量:指煤层的厚度、质量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
根据对煤层的勘探和研究程度,又分为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
①工业储量,是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设计和投资根据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包括可采储量和设计损失。
可采储量,是指在工业储量中,预计可以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
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即为可采储量。
②远景储量,指在能利用储量中,研究程度不足,只能作为地质勘探设计和矿区发展远景规划依据的那部分储量。
⑵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指煤层的厚度、质量不能满足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很困难,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
第2条储量的级别1、储量的级别:报据对煤层勘探和研究程度的不同,以及设计、生产部门的需要,储量分为四级:A级、B级、C级、D级。
A级和B级称为高级储量。
2、确定各级储量的条件:⑴A级储量。
八宝山2012年度地质储量计算说明书
![八宝山2012年度地质储量计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2292812227916888486d7f9.png)
八宝山2012年度地质储量计算说明书按照公司2012年度地质工作部署,在收集总结矿山前人地质资料基础上,采用坑探与钻探相结合为主要探矿手段,以年初编制的探矿设计为指导,矿山自3月份开展探矿工作以来,主要以235、165中段作为探矿重点工作区。
在工作区西部揭露了11、3、2号矿脉,经本次进行资源储量估算,获得了新增锑钨矿石量(122b+333)3.88万吨,锑金属量1897.20吨,钨金属量49.10吨;年末矿区保有锑钨矿石量16.76万吨,锑金属量6033.50吨,钨金属701.42吨(未扣除今年采损量)。
一、今年完成地质工作1、钻探工程:本年度在235中段施工了4个钻窝,施工了钻孔25个,进尺2373米,其中见矿孔11个,见矿率为44%。
2、坑探工程:本年度坑探掘进492.6米,主要在235、165中段施工,各工程基本上见矿,只有235中段CD1掘进185米,仅见有金矿化蚀变带约2米。
3、重新编制八宝山锑钨矿井下井对照、235、190、165中段地质平面图、125中段开拓地质平面图及1、2、4号钻窝钻探剖面图。
4、对探矿工程矿化带、蚀变带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化学分析,共采刻槽样47个,岩心样286个。
5、通过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估算了矿山年末资源储量。
二、矿体地质特征矿区内矿脉多产于寒武系探溪组、小烟溪组泥灰岩与板岩的层间裂隙、板岩及炭质页岩夹泥灰岩透镜体中,少数充填于北东向断层内;矿脉由一系列不连续的透镜体状、团块状细脉呈带状分布的小矿体组成,矿脉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走向近东西,向西逐渐转向北西,倾向170—240°,倾角25-40°,延伸长约为200—300米。
矿脉多分布于矿区的西部,品位厚度都比中东部好。
11号矿脉为矿区主要矿体,由多个不连续的小矿体呈带状分布,矿山各中段均有揭露,具工业价值矿体多分布于矿山西部,矿脉大致近东西走向,延伸约300米,倾向170—210°,倾角30—50°,矿体厚度不稳定,多为0.5-0.8m ,最厚1.24米。
煤矿储量计算
![煤矿储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c95c254be23482fb4da4c5e.png)
三个煤量计算本矿井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的接替,采取“以采定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计算出三个煤量来反映矿井生产准备程度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正常接续。
2012年9月矿井试运转前三个煤量计算如下。
一、三量的计算(一)、开拓煤量计算:Q开=(LhM平d-E失-P)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开拓的走向长度,m;h--开拓区的平均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开拓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包括永久和临时煤柱及其它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开=(LhM平d-E失-P)K=(760×180×1.45×1.40-303000) ×90%=752000(吨)(一号井一水平已全部形成开拓量)(二)、准备煤量计算:Q准=(LhM平d-E失-P)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的走向长度,m;h--采区的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呆滞煤量(包括准备期内不能采出的煤量,以及永久煤柱和永久和其它原因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准=(LhM平d-E失-P)K=(800×140×1.45×1.40-6000-8000)×90%=345000(吨)(三)、回采煤量计算:Q回=LhDx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的可采长度,m;h--工作面沿倾斜的可采长度,m;M--煤层的可采厚度,m;d--煤的容重,t/m3;x--工作面的回采率。
Q回=LhDx=380×100×1.45×1.40×95%=73200(吨)二、三量的可采期限与计算(一)三量的可采期限根据有关规定三量可采期限为:(1)、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为2年以上;(2)、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8个月以上;(3)、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3个月以上。
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计算
![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793e0ecf8c75fbfc77db297.png)
第2章 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模板1)2.1 井田境界及储量2.1.1 井田境界井田境界的走向长度为8km ,井田境界的倾斜宽度为3.5km ,井田境界的井田面积为28km²。
(还应该以大断层等地质条件给出井田边界的描述)2.1.2 储量根据储量计算公式:Q=S·H·D/cosα可得出井田内的地质储量以及井田内的工业储量。
本设计井田面积为28km 2,井田内包含五层煤,第一层煤厚3.5m ,第二层煤厚2.7m ,第三层煤厚3.2m ,第四层煤厚4m ,第五层煤厚1.6m 煤层总厚15m ,煤层倾角12°。
658917049112331152793125612.)cos(.)cos(=⨯⨯=⨯⨯=︒︒容重煤厚井田面积井田工业储量 t4.578985960=-=井田边界损失煤柱工业储量矿井设计储量 t井田边界损失煤柱=10184531.2 t巷道保护煤柱=9655966.4 t 采区保护煤柱=77794497 t工业广场保护煤柱=16008484.5 t 区段保护煤柱=5053221.5 t 两个风井保护煤柱=2397981 t75%⨯⎪⎪⎭⎫⎝⎛-----=两个风井保护煤柱区段保护煤柱带区保护煤柱巷道保护煤柱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5351056857. =t2.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2.1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年工作日:年设计工作日为300天,四班作业,班工作时数:六个小时,“四六”交叉。
2.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Mt/a,日产量8280t/d,本矿井设计为年产3Mt,为现代大型矿井,矿井设计服务年限70年,由于选择了靠近工业广场的煤层作为首采区,其距离井底车场较近,所以本矿井预计在三年内可以达到设计产量,且超产的可能性较大。
第2章矿井储量与生产能力(模板2)2.1 井田境界及储量2.1.1 井田境界2.1.2 储量1.矿井地质储量:勘探(精查)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2.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A、B、C三级储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3.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的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1]。
储量计算公式及储量台账
![储量计算公式及储量台账](https://img.taocdn.com/s3/m/83d3830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8.png)
储量计算公式及储量台账在储量计算中,面积以平方米(m2)、厚度以米(m )、容重以立方米吨(t/m3)、含量以吨(t )为单位。
储量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第21条储量计算结果必须经验丰富检查。
检查应在原计算图上以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
检查结果若在允许范围内,应以原计算结果为依据如果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予以更正。
储量块段面积的量测,需由他人抽查。
抽查的比例应大于总块段个数的10%。
每个块段两次面积之差,不得超过求积仪的允许误差。
在抽查的块段个数中,有30%以上超过允许误码差时,应全部重算。
实际工作面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100% 工作面损失量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工作面采出量。
即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
计算化工是:Q 面=S 面·h ·d -R式中:Q 面――工作面采出量;S 面――工作面实际采空面积(即工作面运输机巷内侧到回风巷的内侧,开切眼内侧到工作面煤壁这个区域的面积);h ―――平均实际采高。
如其变化较大,应按分块、分段的不同采高计算。
平均实际采高,不包括大于0.05m 夹石的厚度;d ―――煤的容重;R ―――工作面内实际发生的落煤损失。
2、工作面损失量即实际工作面损失(解释见本章第二节第32条)。
一、公式使用范围:本式是计算报告期内单个采区损失率的公式。
1、当计算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累计采区回采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损失量,式中的“采了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采出量2、计算全矿井平均采区损失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损失量之和;式中的采出量亦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采区量之和。
二、采区损失率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采区采出量。
矿产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a71d07eff9aef8941e0697.png)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 法等等。
(一) 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1. 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2. 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3. 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块段 编号 资源储量级别 块段 面积 (m 2)平均厚度(m ) 块段 体积 (m 3)矿石体重(t/m 3) 矿石储量(资源量) 平均品位(%) 金属储量(t ) 备注123 45678910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
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 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
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2010年采掘接续汇报材料
![2010年采掘接续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7f6cc34028915f804dc242.png)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30煤矿2011年采掘接续情况汇报材料一、2010年矿井生产和采掘布置情况1、2010年矿井生产任务完成情况:2130煤矿2010年全年计划生产原煤48万吨,洗精煤32万吨,掘进进尺3183m,截止8月底,原煤共完成31.22万吨,精煤完成21.32万吨,掘进进尺完成1819米,分别完成计划的65.04% 、66.63%和57.15%。
2、2010年矿井生产和采掘布置情况:2010年,2130煤矿共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一个开拓工作面,采掘比为2:3。
其中:回采工作面为一采区26111综采工作面(5月份回采完毕)和二采区24221工作面,二采区25221综采工作面为26111工作面的接续工作面(6月份开始回采)。
掘进工作面为二采区五号煤层25221工作面回风调整巷结束后施工24222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目前正在施工);开拓工作面为风井改建工程完工后施工二采区+2035m水平甩车场、+1960m水平甩车场、+2035m水平甩车场、+2120m水平甩车场(目前正在施工)。
3、矿井“三量”基本情况2130煤矿现开采+2130m~+1950m水平之间煤层,截止2010年8月底,矿井剩余可采储量786万吨。
开拓煤量786万吨,准备煤量786万吨,回采煤量142万吨。
其中:1、一采区剩余可采储量218万吨,二采区剩余可采储量570万吨;2、一号煤层282万吨(一采区剩余120万吨、二采区剩余162万吨;),4、5、6号煤层累计570万吨;3、4号煤层二采区剩余104万吨,5号煤层一采区剩余19万吨、二采区剩余222万吨;6号煤层一采区剩余80万吨、二采区剩余81万吨;4、详见储量计算表。
二、2011年生产接续及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1、2011年矿井三量情况:截止2010年底,矿井开拓煤量771万吨、准备煤量771万吨、回采煤量130万吨。
服务年限25年。
2、2011年产量进尺计划情况:根据采掘接续计划,2011年2130煤矿计划生产原煤45万吨(其中工程煤3.6万吨),精煤量28万吨(2010年精煤回收率62%),计划进尺4306米。
2012年动用储量文字说明
![2012年动用储量文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f04880ba6c30c2259019e26.png)
2012年度贵州省织金县永兴煤矿《动用矿山资源储量计划备案的报告》织金县永兴煤矿2012年3月织金县国土资源局:我矿根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已编制2012年度动用矿产资源储量计划,材料备齐(见附件1、2、3、4)。
特上报备案。
附件:1、2012年度动用矿产资源储量计划文字说明2、2011年度《矿山储量报告》3、动用储量计划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图4、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图织金县永兴煤矿2012年3月22日2012年度永兴煤矿动用矿产资源储量计划文字说明织金县永兴煤矿2012年3月织金县永兴煤矿为了搞好矿井储量管理工作,科学的,合理的,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矿井储量资源,依照国家煤炭管理的有关规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特编订2012年度生产矿井动用储量计划。
第一章矿井概括第一节位置交通织金县绮陌乡永兴煤矿位于织金县城西北部,相距县城平距3Km左右,行政区划隶属织金县绮陌乡所辖。
有公路通过矿区,交通比较方便。
第二节矿证相关情况法人代表张正楼,矿长何云,采矿许可证号为:5200002011111120665,2011年10月颁发,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呈不规则四边形,面积 1.0106km2,井田走向长 1.35~1.7Km,宽0.6~0.65Km,生产规模15万t/a 。
矿界拐点坐标(西安80)点号X坐标Y坐标1 2953264.726 35573983.2082 2953658.73 35573818.2063 2954840.735 35573818.2114 2954264.73 35574596.214面积 1.0106Km2第三节矿井设计及生产情况一、矿井设计情况永兴煤矿原设计情况:贵州丰顺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编制了《织金县绮陌乡永兴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简称原设计),并获黔煤规字〔2008〕623号文批复。
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单水平上下山联合开拓。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3730b433687e21ae45a969.png)
煤矿工业储量计算方法煤矿资源/储量计算根据详查报告总结,勘探区共获得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预测的资源量(334)321345万t。
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0512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预测的资源量(334)28997万t。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占总资源量的28.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2.8%,详见表44。
2、资源/储量评价和分类根据煤层查明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条件和开采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1)矿井控制的资源量90512万t。
由于本地区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简单,各煤层的开采受不利因素限制极少,无孤立不可采块段,开采效益显著,因此设计把控制的资源量作为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即矿井获得控制的经济预可采基础储量(122b)90512万t o(2)获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01836万t。
矿权范围内共获煤炭资源/储量321345万t o表44 矿井资源/储量分析表单位:万t3、矿井探矿权范围工业资源/储量根据《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行性评价后,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的基础储量及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可信度系数之和。
可信度系数值取0.7~0.9。
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矿井,333的可信度系数取0.9,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的矿井取0.7, 根据本矿井各主采煤层均为较稳定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的赋存情况,取0.85的可信度系数。
按此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262072.6万t,见表45。
4、矿井探矿权范围设计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二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全矿井各类煤柱留设共计2210.2万t,留设方法如下:(1)井田边界煤柱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井田边界安全煤柱,煤柱宽度为50m共留设2210.2万t。
矿山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矿山地质储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3fbf3f83c4bb4cf7ecd19b.png)
露天开采储量计算公式
1、各分段矿体体积计算公式:
(1)当上、下两水平层矿体面积相差<40%时
S 1+S 2 Ⅴ= .H 2
(2)当上、下两水平层矿体面积相差>40%时
S 1+S 2+√S 1.S 2 Ⅴ= .H 3
当矿体作楔形尖灭时
S Ⅴ= .H 2
当矿体作锥形尖灭时
S Ⅴ= .H 3
式中:V :分段矿体体积(m 3)
S 1、S 2:分段上下两水平层矿体面积(m 2)
H :分段高(m )
2矿体各矿石类型体积计算以该矿石类型上、下水平层的面积和占分段矿体上、上两水平总面积的比例乘以分段矿体总体积求得。
S 1i +S 2i Ⅴi = .V S 1+S 2
式中:V i :分段某矿石类型体积
S 1i :S 2i :分段某矿石类型上、下两水平层面积
S 1、S 2:分段矿体上、下两水平层总面积
V :分段矿体总体积
3矿石储量计算公式
Q=V .(1-G ).D
式中:Q :矿石储量
V :某矿石类型体积(m 3)
G: 矿体平均夹石率(%)(≤0.5~1.99m 夹石厚度占矿体总厚度比例) D :矿石类型体重值(t /m 3)。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d7472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6.png)
动用储量计算公式储量计算是指对其中一种资源的量进行估算或计算,用以确定其在储存区域内的总量或可采的量。
储量计算是资源开发、评估和管理的基础,对于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其他地下水资源等的管理和规划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能源资源的储量计算公式:石油储量的计算通常基于石油藏的体积和有效含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石油储量=石油藏体积×有效含量其中,石油藏体积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和资料分析得到,有效含量是指石油中可以直接开采利用的部分。
天然气储量的计算也是基于天然气藏的体积和有效含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天然气储量=天然气藏体积×有效含量天然气藏体积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和资料分析得到,有效含量是指天然气中可以直接开采利用的部分。
煤炭储量的计算主要基于煤层的体积和含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煤炭储量=煤层体积×含量煤层体积通常通过地质勘探技术获得,含量是指煤层中可用煤炭的含量。
矿产资源的储量计算主要基于矿石的体积和含量。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矿产资源的储量计算公式:金属矿的储量计算公式如下:矿石储量=矿石体积×含量矿石体积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和资料分析得到,含量是指矿石中可用金属元素的含量。
非金属矿的储量计算公式与金属矿类似,也是基于矿石的体积和含量进行计算。
稀有金属矿的储量计算公式通常与金属矿类似,计算方式基于矿石的体积和含量。
地下水资源的储量计算主要基于地下水的可用量和地下水含水层的厚度。
下面是地下水资源储量计算的一种简化公式:地下水储量=可用地下水量×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其中,可用地下水量是指在可开采范围内的地下水总量,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和资料分析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之一,实际情况可能因资源特性、地质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储量计算的准确性对资源开发和管理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计算和评估。
矿业权评估师科目矿业权评估案例精讲
![矿业权评估师科目矿业权评估案例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fecc1eb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d.png)
槽探:((340-140)×61×1.5+140×30×1.5÷10000=2.46(万元) (2分)
1/1万地质草测:9.67×2816×65%×1.5÷10000=2.65(万元) (1.5分)
1/2000实测地质剖面:1.13×2892×1.5÷10000=0.49(万元) (1.5分)
化探土壤测量:7.66×6218×1.5÷10000=7.14(万元)
答题要点:(略) 注:判定有关有效工作量及效用系数的原则可参考2004版指南或
《矿业权评估利用地质勘查文件指导意见》 6.本勘查区范围内共施工4个浅井,工程量为30.00m,用以揭露、控
制浅部矿体。浅井按设计要求,以80~160米间距布设,基本达 到地质目的。因覆盖层较厚,致使部分工程难以揭露到基岩,施 工质量一般。浅井均未见到金矿(化)体,获得的地质、矿产信 息较少。 根据以上表述,按《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建议范围,分析确定浅井工程工作质量系数的取值级次及 取值范围。(4分) 答题要点: 浅井工程工作质量系数应归为3级,建议范围0.50~0.99 。 注:应熟练掌握效用系数及价值指数评判建议范围表
答题要点: 孔斜调整和项目年度工作量调整 。
4. 根据《普查报告》及探矿权人填报的地质勘查工作量评估基础表,本 勘查区范围(评估范围)内金矿普查时于2005~2007年完成了 1:2000地质剖面测量421.50m,用以编制勘探线剖面图件。根据前叙 评估报告中勘查工作重置成本计算方式,简答1:2000地质剖面测量工 作是否属有关且有效的工作量,是否计入直接勘查工作重置成本,并 说明原因。 (评估资料中已表述:间接勘查工作重置成本可采用直接勘查工作重置 成本乘以间接费用分摊系数确定,间接费用分摊系数为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2
二、2012年矿井动用储量估算
2011年度3号煤层采空动用源储量34.39万吨,采出煤量28.49万吨:其中工作面采出28.29万吨,掘进采出0.2万吨。损失煤量0.77万吨。摊销煤量8.01万吨。采区工作面回采率平均为97.4﹪。(见下表2-1各回采工作面资源储量估算表)
表2-1回采工作面资源储量估算表
年月
煤层
工作面编号
采煤
方法
工作面动用量(万吨)
采出量(万吨)
损失量(万吨)
回采率(%)
面积(m2)
采高(m)
视密度(m3/t)
储量
(万吨)
2012
3
3404
下分层
7470
4.2
1.45
4.55
4.44
0.11
97.6
2012
3612
一次
5075
6.23
1.45
4.58
3.44
1.14
75.0
2012
上分层
2000
2.80
1.45
0.81
0.81
2012
摊销3
上分层
1500
2.40
1.45
0.52
0.52
2012
摊销4
上分层
1650
2.40
1.45
0.57
0.57
合计
26.42
22.10
4.32
83.6
1
15.6
81.2
2011
3
3610
上分层
6.7
6.50
0.20
97.0
3611
上分层
10.2
9.95
0.25
97.5
3404
上分层下分层
9.8
9.48
0.32
96.7
3404
上分层
2.6
2.47
0.13
95.0
摊销
2.1
2.1
摊销
3.2
3.2
摊销
3.4
3.4
合计
38
28.4
9.6
75.0
总计
121
95.8
3613
上分层
10200
2.40
1.45
3.55
3.44
0.11
97
2012
3610
上分层
121752.Biblioteka 01.454.59
4.48
0.11
97.6
2012
3611
上分层
16000
2.80
1.45
6.50
6.30
0.20
97.0
2012
摊销1
上分层
2000
2.60
1.45
0.75
0.75
2012
摊销2
一、2010、211年矿井动用储量估算
经核算,本矿井2010、2011年度共动用资源量121万吨,采出煤量95.8万吨,工作面损失煤量4.5万吨,巷道保安煤柱摊销煤量20.7万吨,采区回采率平均为79.2﹪。详见表1-1。
表1-12010、2011年矿井动用资源储量统计表
年月
煤层
工作面
编号
采煤方法
动用储量(万吨)
采出量(万吨)
损失量(万吨)
回采率(%)
2010
3
3405
全高
11
10.3
0.7
93.6
3607
上分层下分层
40(12)
27(12)
1.0
96.4
3607
全高
2
1.8
0.2
90.0
3610
上分层
6
5.5
0.5
91.7
3611
上分层
24
22.8
1.2
95.0
摊销
4.4
4.4
摊销
7.6
7.6
合计
83
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