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字号”常见错误析
“发文字号”常见错误析_写作指导_
![“发文字号”常见错误析_写作指导_](https://img.taocdn.com/s3/m/794c532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5.png)
“发文字号”常见错误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XX年1月1日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就“发文字号”的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发文字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多少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搭配虚字。
如:“×政字〔XX〕第2号”、“×发字〔XX〕第35号”,这里的“字”“第”均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多余字,应删去。
规范化的用法是:“皖政〔XX〕2号”(即安徽某某人民政府XX年度发的第2号文件)、“皖发〔XX〕35号”(即中共安徽某某委XX年度发的第35号文件)。
二、要素颠倒。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四款已明确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实质上等于指定了“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要素排列顺序。
但个别地方和单位在使用“发文字号”时,并没有按以上指定顺序排列,三要素位置颠倒。
如:“(76)榕银农字第85号”,这一“发文字号”,不仅年号不全、“字”“第”多余、“括号”用错,而且年份前移,是错误的。
规范化的用法应是“榕银农〔1976〕85号”。
三、年号不全。
如“×政发〔97〕8号”、“×政秘〔86〕6号”,这里的“〔97〕”“〔86〕”是指1997年度、1986年度。
虽然,在廿、廿一世纪里,“〔97〕”、“〔86〕”可理解为1997年、1986年,如若事过几个世纪或时间更长一些,为什么不可把“〔97〕”理解为公元97年、997年、1697年、2097年呢?年号不全会给将来查找利用文件档案带来很大麻烦。
所以,年份号应该写全称〔1997〕〔1986《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明确:“年份应标全称”。
四、错用括号。
如“×政办(XX)8号”、“×政办〈XX〉8号”,这里的年份所用的括号“()”、“〈〉”均是错误的。
规范的用法应是六角括号“〔〕”,如“×政办〔XX〕8号”。
公文改错常见错误
![公文改错常见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375ee72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9.png)
公文改错常见错误一、版头使用中得常见错误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得部分称为版头,注意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与签发人。
1、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下行文),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上行文)、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 5 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2、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顺序就是:机关代字+年份+ 发文顺序号。
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得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3、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与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
“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版头使用中得常见错误1、版头混用。
将下行文版头用于上行文;使用“XX文件”式样得版头用于向上级报告、请示工作、任免干部或批复等;使用不带“文件”字样得版头用于发布党得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或批转下级得重要报告、请示。
2、使用非标准版头、使用设计或印刷不标准得版头。
常见得就是:格式不对、尺寸不标准、非红色印刷、发文机关字体不庄重等。
3、使用没有版头得白纸印发文件发文字号中得常见错误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 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1、年号不全。
如:将“ 1 9 9 7”省略为“97”。
2、括弧不对。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年度用六角括弧“。
公文格式中常出现的不规范现象
![公文格式中常出现的不规范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adefb6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a.png)
公文格式中常出现的不标准现象公文格式中常出现的不标准现象一、发文字号不标准有单位发文字号的年份用圆括号“〔〕”或者用中括号“[]”括入,而不是用标准的六角括号“〔〕”括入。
一些公文违背发文字号序号不编虚位(即l不编为001)、不加“第”字的规定,出现“×字[×××]0×号”、“×字[×××]第×号”等不标准格式。
正确的发文字号应为“×字〔×××〕×号”。
二、公文字体不标准标准的公文,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主题词”用3号黑体;批语、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主题词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正文、抄送〔报送〕机关以及印发机关、日期、份数均用3号仿宋体〔仿宋_GB2312〕。
三、公文标题不标准常见错误是在公文标题中使用了标点符号,如逗号、顿号和书名号等。
某单位某文件标题为:关于印发《××单位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三年规划》的通知,应改为:关于印发××单位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三年规划的通知。
四、引用公文不标准引用公文一是要准确,不能随意简化;二是要完好;三是注意排列顺序,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常见错误有:先引文号后引标题、只引文号不引标题、只引标题不引文号。
应当注意必须将“发文字号”要素用圆括号括入,以标注的形式出现。
错例:据××办发〔2022〕l2号文《关于×××的通知》,应改为:据《关于×××通知》(××办发〔2022〕12号)。
五、构造层次序数使用不标准标准的构造层次序数要求,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一是层次顺序颠倒,即下位序数与上位序数倒置;二是层次跳跃;三是“(一)”“1.”“(1)”后标点混淆,出现“(一)、”“1、”“(1)、”的错误现象。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1ec5be6b8f67c1cfad6b810.png)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目前人们习惯上理解的公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在办理公务中形成和使用的通用公文;二是外交、军事等领域使用的专用公文。
本文探讨的是第一类。
规范的公文格式不仅有利于体现国家机关的权威性、严肃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就发文字号的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病误,值得探讨。
一、发文字号的规范要求(一)发文字号的构成要素《条例》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
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办法》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以上两个公文法规阐明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正式公文发文字号由三个要素构成:机关代字+年度(份)号+发文顺序号。
比如:闽政文…2009‟28号这个发文字号,三个要【】素齐全。
其中机关代字为“闽政文”,说明公文的制发机关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年度(份)号为“2009”,指的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09年制发的公文;顺序号为“28”,指的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09年制发的第28号文件。
(二)各构成要素的格式要求1、机关代字。
同一单位、同一类公文的机关代字应当统一,如何确定机关代字,虽没有统一规定,但必须注意与名称相近的其他机关相区别,一般不超过6个字。
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一是仅有机关名称代字,没有其他附加成份。
如:闽委办…2009‟54号、闽政办…2009‟3号等。
其中闽委办、闽政办就是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代称。
二是机关名称代字+行文方向代字。
如:国发…2000‟23号,“国”为国务院的代字,“发”表示行文方向为下行文。
关于公文纠错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大全简短正能量
![关于公文纠错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大全简短正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2a365bef5f0e7cd18525361a.png)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大全一、易错的文号使用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符号应当用六角括号〔〕(在电脑“插进”栏里“非凡符号”中选择),而不应当用方括号[ ]或方头括号【】。
如:河教语[2018]5号(不要求(规范))河教语【2018】5号(不要求(规范))河教语〔2018〕5号(要求(规范))二、易错的格式编排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合成。
1.份号:顶格标注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
如“№000017”。
2.密级:用3号黑体,顶格标注在版心左上角其次行(份号下方),两字之间空1个字。
尽密★30年,机密★20年,隐秘★10年。
3.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密级下放。
4.签发人:只有上行文才需注明签发人,“签发人”用3号仿宋。
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
签发人姓名使用3号楷体。
5.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要求(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合成。
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35mm,红色小标宋体字。
联合行文时,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文件两字在其右侧。
6.公文标题。
易出现公文大标题字体错误或加粗的现象。
应为“二号小标宋”,一般用“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代替,不加粗。
7.全文行距。
易出现行距不对,尤其是公文大标题行距过大的现象。
公文大标题及正文行间距应均为固定值28磅,且段前、段后应设置为0。
8.页面边距。
易出现边距随便设置的现象。
公文页边距应为: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
9.正文字体。
易出现全文为黑体、宋体等字体的现象。
正文字体应均为“三号仿宋”(除文中标题外),不加粗,一般用“三号仿宋GB_2312”代替,不能用其他字体。
10.两端对齐。
易出现右端或左端不齐的现象。
正文应设置为两端对齐。
11.左空两字。
常见公文格式错误
![常见公文格式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6b0b4581a0116c175f0e48db.png)
常见公文格式错误
• 结构层次序数表述错误:
• 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 小标题字体为黑体字,不加标点符号;第 二层为“(一)”,小标题字体为楷体字, 可加可不加标点符号;第三层为“1.”,第 四层为“(1)”,第三层和第四层小标题 字体用仿宋字体标注,并且标注标点符号。 第二层和第四层的括号后面不加顿号。 • 公文结构层次序数不得逆向使用。
常见公文格式错误
• 引用文件标题格式错误: • 正文内引用文件时,必须将文件的标题和 发文字号一起引用,并且是标题在前,字 号在后。 • 例如: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做好2013年财 务工作检查的通知》(川华西发〔2013〕 xx号)的要求,我公司开展…………
常见公文格式错误
• 附件格式: • 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 • 附件如有多个,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且上下对齐(后用圆 点,不用顿号)。 • 附件名称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 附件是有发文编号的文件时,只需标注发文字号。 • 附件:1.广告费用管理流程优化会议纪要 • 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广告宣传费用管理办法。 • 3. 川华西(2013)人资69号 • 有两个以上附件时,应注明顺序并标注于各附件首页的左 上方。附件序号和附件标题应与附件说明的内容完全一致。
常见公文格式错误
• 发文机关署名:应用规范化简称或全称,字体是3 号仿宋GB2312,位于正文右下方,居右排,后 空两个字。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左右并排; 若四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则先左右再上下排列。 • 成文日期:应署会议通过时期或领导签发日期, 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不编虚位即01。两 位以上领导会签,署最后一位领导签发日期。领 导签发后,因故不能及时发文,请示领导并重新 签发。 • 首页必须有正文,用印页(发文机关署名页)必 须有两行正文,不能采用页首加圆括号标注“此 页无正文”字样。
公文写作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公文写作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1b1f658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5.png)
公文写作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一些标点符号经常被用错,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下谈谈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一、发文字号在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常见的错误用法有“[2021]21号”“(2021)21号”“【2021】21号”,应改为“〔2021〕21号”。
二、签发人一份公文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签发人,那么每行的两个签发人姓名之间要空一字。
常见的错误用法是在两个签发人姓名之间用顿号,如“赵××、李××”,应改为“赵××李××”。
三、标题公文标题多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但如果出现法律、法规、规章名称时,要加书名号。
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以下两种:(一)该用却没用书名号。
如“关于印发××管理制度的通知”,制度属于规章,应改为“关于印发《××管理制度》的通知”。
再如“关于订阅××日报的通知”,日报属于报纸,当标题中出现报纸名、刊物名、书籍名时,要加上书名号以避免歧义,应改为“关于订阅《××日报》的通知”。
(二)不该用却用了书名号。
如“关于印发《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要点不属于法规、规章的范畴,应改为“关于印发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除例子中提到的“要点”外,意见、方案、计划、名单等非法规、规章性文件,一般不加书名号。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等于“一律”,如《××部印发〈关于××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这里的“意见”虽然不是法规、规章,但是去掉书名号容易造成理解偏差。
四、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受理机关。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下行文往往有多个主送机关,同系统、同级别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系统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逗号。
这些公文格式常见错误知多少
![这些公文格式常见错误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e68f2e3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6.png)
这些公文格式常见错误知多少作为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配套的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促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公文格式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看看下面14种公文格式常见错误,你中过吗?常见公文错误有哪些>>>>错误1:密级公文未标注公文份号,或使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位置较随意。
正确做法:密级公文应标注份号,并用六位三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标注在公文首页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错误2:涉密公文密级过高或过低,保密期限标注为“有效期内”“发布前”“永久”“长期”“普密”等;公文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汉字小写数字书写。
正确做法:涉密公文应根据涉密程度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标注在公文份号的下方位置,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错误3:不急的公文标注紧急程度,且未按规定位置标注;在标题中的文种前面加注紧急程度,如“紧急通知”“紧急请示”“紧急报告”等。
正确做法: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标注在公文首页版心的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公文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错误4:发文机关标志标注为发文机关名称后加“任免通知”“情况通报”“值班通报”等。
正确做法: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不加“文件”二字),但发文机关名称后不能加文种。
>>>>错误5:发文字号要素中的机关代字概括得不准确、不庄重,字数过长;年度使用“()”或“[]”括入,发文顺序号前“0”占位,且加“第”字;上行文的发文字号标注的位置不准确。
正确做法: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机关代字要求准确、规范、精练、无歧义、易识别;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前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上行文的发文字号标注在红色间隔线左上方位置,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0db22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a.png)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一、常见文件格式错误及整改要求对照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难发现,部分行政机关所印发的文件中存在着一些格式错误。
1. 版心设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上边距为37mm±1mm,左边距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 ×225mm(不含页码)。
注: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
2. 发文机关标识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25mm (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25mm=62±1mm)。
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80mm(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80mm=117±1mm)。
3. 发文字号中年份处所用括号不正确整改要求: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08?”。
4. 发文字号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发文字号文字上边缘与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下边缘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发文字号文字下边缘与红色反线(反线长度与版心宽度相等)之间相隔4mm。
5. 公文总标题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公文总标题第一行文字上边缘上与红色反线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公文总标题最后一行文字下边缘下与主送单位第一行文字之间相隔1行(正文行距)。
总标题左右居中。
6. 正文中不同层级标题序号及所带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整改要求:一级标题用“一、”,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 ”,四级标题用“(1)”。
(注:最常见的错误是三级标题用“1、”标序。
)7. 正文中标题末尾加点号(最常见的是加句号或冒号)整改要求:任何标题末尾都不能加点号。
8. 落款处重复署发文机关名称整改要求:落款处只标成文时间(汉字,“零”写为“○”),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9. 落款处成文时间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单一机关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4个汉字位置;2个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居中,并拉开字距,使左右各空7个汉字位置;3个及以上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2个汉字位置。
公文写作12类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
![公文写作12类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6ac3f62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8.png)
公文写作12类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公文写作反映公文写作失误的案例是秘书工作者提升业务水平的最好教材。
不少在机关工作的小伙伴经常要与公文打交道,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公文。
如果公文不合格,势必影响流转的速度,并会给单位平白地增添许多麻烦。
“湖南省张家界市”写成“湖北省张家界市”,错将重庆市重新“划归”四川省......接连出现明显差错的公文,引发网友不满。
对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题为《公文出错事非小》表示,公文写作和发布应该是严肃严谨的事,政务公众号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实属不该。
下面给大家推荐的这张表,是公文处理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对照更正表,非常实用。
第一类:公文标题第二类:正文内容第三类:结尾部分延伸阅读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二个:★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错误)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正确)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错误)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公文写作易出现的主要错误
![公文写作易出现的主要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8f9cf101e87101f69e3195da.png)
公文写作易出现的主要错误一、眉首部分:1.文件标识:发文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统称+文件2.发文字号:(1)序号不能有虚位,即数字前不得有0,不得有“第”字样;(2)年号份号颠倒;(3)年号使用的标点符号错误;(4)年份要完整,不能简化。
3.密级错误。
只有秘密、机密、绝密字样,无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要标明份数序号。
4.上行文如“请示”、“报告”有签发人,下行文如“命令”、“通知”、“通告”等没有签发人;且有签发人的时候,签发人应与发文字号在一行居于两端。
二、标题部分:1.标题不全。
标题应由“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构成,对内发文可省略发文机关。
2.组成顺序不对。
注意“关于”与“的”位置,“关于”不能在发文机关前面,如“关于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就是错误地把“关于”提前,而“的”后面一定是文种,如出现“××××的情况报告”就是错误的例子,“情况报告”不是文种,应为“××××情况的报告”。
2.文种不对。
特别常见乱用“请示报告”、“公告”,混淆“函”和“请示”、“复函”和“批复”,“批复”和“指示”,“通知”和“通告”3.多用标点。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有的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4.注意通知中“印发”、“批转”、“转发”的区别5.紧急的在标题中要体现出来三、主送机关:1.多头请示。
上行文多头主送2.有的是请示平级,越级请示;3.有的是直接送个人不送单位(除非是领导个人交办事项,送个人时要写清职务及姓名,不能写成王校长、李书记等),但请示不可以直接给领导4.有的主送机关未写全,特别是简要写法要写全,省市不分等,以及什么省,什么市。
5.主送机关名称,即抬头要顶格写6.必须要有的,缺了主送机关7.党政不分,党对政府部门下命令8.不是联合发文主送机关不能同时主送党政,如出现“市委市政府”就要根据情况删掉一个。
公文常见问题汇总
![公文常见问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11f174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2.png)
抄送
格式不规范
抄送单位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单位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单位后标句号。
23
抄送单位选择不当
避免将请示抄送下级机关,或把向下级机关的一般性公文抄送பைடு நூலகம்级机关。
24
页码
格式不规范
页码应用4号半角白体,两边各有一条4号一字线,单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页码位于左下角。
18
附件
标注不规范
附件名称后不用标点符号,如“附件:×××××”。
19
附件与正文装订不规范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标识。
20
成文日期
格式不规范
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右空4个字(单一单位制发)。
21
公章
位置不规范
公章应上距正文1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应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
4
便函
发文字号置于文武线下1行版心右边缘顶格标识
标题与版心红线之间应空2行,发文字号置于适当位置。
5
标题
字体使用不规范
应用2号小标宋体(或2号宋体加粗代替)。
6
标题滥用符号
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7
标题多行时,分行不规范
标题需要分行时,有整体意义的词语不能分开。
公文常见问题汇总
序号
公文部分
常见问题
示例及纠正方法
1
公文眉首
发文字号括年份的六角符号“〔〕”被用成“[ ]”
应使用六角括号“〔〕”来括年份,如“国发〔2000〕23号”。
2
上行文未标识签发人,签发人名字的字体使用不规范
发文字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
![发文字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fa7ed152d380eb63946d56.png)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就“发文字号”的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发文字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搭配虚字。
如:“X政字(20023 第2号”、“x发字〔2002] 第35号”,这里的“字”“第”均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多余字,应删去。
规范化的用法是:“皖政〔2002〕2号”(即安徽省人民政府2002年度发的第2号文件)、“皖发〔2002〕 35号”(即中共安徽省委2002年度发的第35号文件)。
二、要素颠倒。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四款已明确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实质上等于指定了“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要素排列顺序。
但个别地方和单位在使用“发文字号”时,并没有按以上指定顺序排列,三要素位置颠倒。
如:“(76)榕银农字第85号”,这一“发文字号”,不仅年号不全、“字”“第”多余、“括号”用错,而且年份前移,是错误的。
规范化的用法应是“榕银农〔1976〕85号”。
三、年号不全。
如“x政发〔97〕8号”、“x政秘(86)6号”,这里的“(97)”“〔86]”是指1997年度。
1986年度。
虽然,在甘、甘一世纪里,“(97)”、“ [86]”可理解为1997年、1986年,如若事过几个世纪或时间更长一些,为什么不可把“〔97]”理解为公元97年、997年、1697年、2097年呢?年号不全会给将来查找利用文件档案带来很大麻烦。
所以,年份号应该写全称〔1997]〔1986],这也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之规定:“年份应标全称”。
四、错用括号。
如“X政办(2002)8号”、“x政办(2002)8号”,这里的年份所用的括号“()”、“()”均是错误的。
公文格式常见错误案例剖析
![公文格式常见错误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fc0f50f90f76c661371ac9.png)
附件(1/4)
附件格式
• 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 • 附件如有多个,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且上下对齐(后用圆点,不用
顿号(如:“附件:1.××××”不写成“附件:1、××××”) • 附件名称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如:“附件:中国移动××管理办法
”不写成“附件:《中国移动××管理办法》”) • 纪要附件格式问题
1发文常见错误案例剖析发文常见错误案例剖析陶春喜陶春喜二一年十二月六日二一年十二月六日22公文格式常见错误案例剖析关于对关于对的的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内容内容文种文种作者作者事由事由名称名称介词介词助词助词转发转发发文机关发文机关批转批转原文件标题原文件标题文种的通知文种的通知印发印发标题
发文常见错误案例剖析
发文字号(2/3)
▪ 应为:吉诚会所皖决 字〔2005〕第82号
发文字号(3/3)
…告(淮北移动建审〔2009〕第010号、014号,吉诚会所皖决 字〔2009〕第82号),同…
主(抄)送单位(1/2)
• 原则:由外到内、由高到低,请示不多头主送 • 规范一:各市分公司、省公司各部门,安徽中移公司 • 规范二:发往12个以上(含12个)的分公司/部门,标注为
附件(2/4)
附件:1.2010年…… 2.2010年……
附件:1.广告..纪要 2.中国..办法
发文字号(1/3)
• 公文正文中引用发文字号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
• 六角括号输入方法:在WORD中点击“插入”→“符号”, 从中选择后点击“插入”即可。如“安移动办[2005]64号” 应为“安移动办〔2005〕64号”。
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 谢!
成文时间
行政公文中常见的错误与纠正方法
![行政公文中常见的错误与纠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1526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7.png)
行政公文中常见的错误与纠正方法在行政工作中,行政公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件形式,它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和指示,对于行政单位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繁杂的业务和人为疏忽,行政公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对这些错误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纠正方法,以帮助提高行政公文的质量和规范性。
一、格式错误在行政公文中,常见的格式错误包括字体、字号、行距、边距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错误不仅影响了文件的整体美观度,还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清晰。
要纠正这些错误,我们应该:1. 使用规范的字体和字号:在行政公文中,一般使用宋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
2. 控制好行距:行距过大会使得行政公文显得松散,行距过小则会让文本拥挤难读。
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行距。
3. 设置正确的边距:边距设置不当会导致文字排版混乱,不利于阅读。
一般情况下,上下左右边距均应保持适当,如上下边距可设置为2.54厘米,左右边距可设置为3.17厘米。
二、语言表达错误行政公文的语言表达错误主要体现在使用词汇不准确、语句冗长复杂等方面。
这些错误给读者带来理解困难,甚至产生误解。
为纠正语言表达错误,我们可以:1. 使用简洁准确的词汇: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和术语,尽量使用准确简洁的表达方式,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 构建简短的语句:尽量避免长句和复杂的修辞方式,采用简短明了的语句,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意。
3. 避免重复冗余的表达:精简文本中的信息,去除冗余的表达方式,避免重复说明同一事项。
三、内容错误行政公文的内容错误可能包括信息不全、逻辑混乱等问题。
这些错误影响到文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要纠正这些错误,应该注意:1. 提供完整的信息:行政公文需要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避免遗漏重要内容。
在撰写公文时,应事先明确所需信息,并在文中逐项列出。
2. 逻辑清晰有序:行政公文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性,内容要先后有序,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关联。
在撰写时,可以使用分段落落、标题等方式来使文本结构清晰明了。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例析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c17c1e650e52ea55189887.png)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例析发文字号编写不当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
它是一份公文特定的标志,正式公文均应标注发文字号。
它为检索和引用公文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管理和统计公文提供依据。
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新国标”)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l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在实践中人们不严格按照规定编写,常出现以下错误:1、机关代字混淆。
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全称的简缩语,就是选用最能反映发文机关本质属性的字词作为本机关的代字。
每一个机关都有自己的代字,也只有一个代字。
如国务院制发公文,其代字为“国发”,四川省人事厅发文,其发文字号为“川人”。
但若简缩不当易造成混淆,起不到代字作用。
如“华东师范大学”,它的代字不能写成“华师大”,因为另外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如用“华师大”就不能分辨,而应写为“华东师大”。
同样,“南京大学”的机关代字不能写成“南大”,因为另外还有“南开大学”,“河南大学”的机关代字不能写成“河大”,因为另外还有“河北大学”。
2、年份不全。
乱用括号。
例如:①金计生 (96) 第15号②夹民政 (2003) 16号③夹府发〔2002〕 47号例①年份不全,应写为“1996”,使用圆括号也不正确,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88 (以下简称“原国标”)规定,应用六角括号“〔〕”,“第”字多余,应删去;例②③年份应置于六角括号“〔〕”内。
3、机关代字、年份、序号次序颠倒。
例如:①成保〔96〕劳人字第51号②〔2000〕外经贸发展审函字第2691号“新国标”和“原国标”都规定了机关代字的结构形式是“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因此,例①的错误是机关代字分列年份两边,且年份不全,“第”、“字”多余,正确的应该是“成保劳人〔1996〕51号”;例②年份在发文机关代字前,“字”、“第”多余,应改为“外经贸发展审函 2000 2691号”。
公文格式判断题中的常见错误汇总
![公文格式判断题中的常见错误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654c0146bd97f192279e968.png)
公文格式判断题中的常见错误汇总发文字号常见错误:(1)发文字号位置错误;(2)发文机关代字位置错误;(3)错误使用“()”;(4)“〔〕”内年份不全;(5)使用多余的“第”字;(6)发文顺序号编有虚位;(7)缺少“号”字。
标题常见错误:(1)缺少发文机关名称,例如:议案、决定等;(2)事由错误,例如:没有或有两个“关于”;(3)文种使用错误,例如:××的请示报告;(4)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5)语法、修辞等其它错误。
主送机关常见错误:(1)不应有主送机关,例如:公告、通告等;(2)对象错误,例如:主送个人、全体市民;(3)同类型机关统称错误,例如:各单位;(4)排列顺序错误,应按党、政、军、群顺序;(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正文常见错误:(1)时间地点表述不明确;(2)错别字,例如:千钩一发;(3)语法修辞错误;(4)标点符号错误,例如:先进工作者;(5)层次序数使用错误;(6)结语使用错误。
附件说明常见错误:(1)名称错误,例如:如文;(2)“附件”二字前未空两字;(3)位置错误,例如:置于成文日期下一行;(4)多个附件时无顺序号;(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署名常见错误:(1)名称使用错误;(2)位置错误;(3)两个以上未分行。
成文日期常见错误:(1)使用汉字;(2)年份未标全;(3)月、日编有虚位。
附注常见错误:(1)附注前未空二字;(2)附注未加“()”;(3)错误安排在附件说明的位置。
抄送机关常见错误:(1)抄送机关名称使用错误;(2)位置错误;(3)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期常见错误:(1)印发机关名称使用错误;(2)印发日期使用错误;(3)印发日期后未加“印发”二字;(4)使用多余的(共印。
公文写作常见格式错误
![公文写作常见格式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8b1a0aec26fff705cc170a70.png)
公文写作常见格式错误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考试中的公文改错题,经常让同学们感到头疼,下文x就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公文改错之常见格式错误,欢迎阅读!公文改错之常见格式错误常见错误一:份号【格式说明】份号指的是同一件公文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注份号有利于加强公文的管理和利用,便于掌握公文的去向,有利于公文的分发、清退、查对、借阅、统计和销毁。
涉密公文一定要标注,不涉密的公文可灵活把握。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数字不足规定数时,前面用”0”补充。
例如:份号是1的公文,正确写法是:000001。
份号是10的公文,正确的写法是:000010。
常见错误二:发文字号【格式说明】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比如国办〔20xx〕10号),国办是发文机关代字,20xx是年份,顺序号是10。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扩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错误写法】考试中常见错误:XXX(20xx)第312号;XXX 【20xx】第312号;XXX【20xx】0312号;【正确写法】XXX〔20xx〕312号常见错误三: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格式说明】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成文日期中的数字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居中编排。
【错误写法】1、没有写发文机关署名;2、日期写成汉字:如“20xx年七月一日”;3、成文日期位置错误。
【正确写法】1、应该有发文机关署名。
比如国务院发文,最后落款处应当加上发文机关署名“国务院”;2、日期写成阿拉伯数字,如20xx年7月1日,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编排。
公文写作真题练习【原公文】XX市商务局文件XX [20xx]47号关于增加备选项目的报告市政府:根据市发改委(XX(20xx)312号)《关于……》文精神,按市领导的批示,经我局3月21日办公会议决定,我局增加XX早餐工程和XX园项目,作为我局20xx年XX市招商推介会的备选项目。
发文字号常见错误
![发文字号常见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d7c3dec4fab069dc502201ee.png)
“发文字号”常见错误析张华松《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就“发文字号”地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地规定.但是,“发文字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多少不规范地现象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搭配虚字.如:“×政字〔〕第号”、“×发字〔〕第号”,这里地“字”“第”均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地多余字,应删去.规范化地用法是:“皖政〔〕号”(即安徽省人民政府年度发地第号文件)、“皖发〔〕号”(即中共安徽省委年度发地第号文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要素颠倒.《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四款已明确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实质上等于指定了“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要素排列顺序.但个别地方和单位在使用“发文字号”时,并没有按以上指定顺序排列,三要素位置颠倒.如:“()榕银农字第号”,这一“发文字号”,不仅年号不全、“字”“第”多余、“括号”用错,而且年份前移,是错误地.规范化地用法应是“榕银农〔〕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年号不全.如“×政发〔〕号”、“×政秘〔〕号”,这里地“〔〕”“〔〕”是指年度、年度.虽然,在廿、廿一世纪里,“〔〕”、“〔〕”可理解为年、年,如若事过几个世纪或时间更长一些,为什么不可把“〔〕”理解为公元年、年、年、年呢?年号不全会给将来查找利用文件档案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年份号应该写全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明确:“年份应标全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错用括号.如“×政办()号”、“×政办〈〉号”,这里地年份所用地括号“()”、“〈〉”均是错误地.规范地用法应是六角括号“〔〕”,如“×政办〔〕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乱设虚位.发文字号中地“发文序号”常常出现虚位,如“×政秘〔〕号”,这里地“号”应改为“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已明确规定:“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摆放有误.常见错误有三种:一是该居中摆放而不居中;二是不该居中摆放却居中;三是上下排放距离不当,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就发文字号地摆放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附件地《条文释义》中讲地非常明确和具体:发文字号地位置,本标准规定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行,发文字号与红色反线(即文件版头上地一条红色横线)之间间隔(发文机关标识与红色反线之间地距离是行位置,而发文字号应标在第行,不要紧贴红色反线).发文字号一般应居中排列.其实,发文字号地摆放有三种不同类型:①有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发文机关标识地(俗称大文头)下行文,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发文机关标识之下、红色反线上方,居中摆放处(如上规定);②上行文(上报地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时,发文字号移到左边,左空字(上下摆放位置,如上规定在红色反线上方处),签发人姓名居右安排,右空字;③“只用发文机关名称作发文机关标识地公文,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横线(红色反线)之下,公文标题之上地右侧”(见施行地《安徽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第三章公文格式第十一条第四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字体字号不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字号,用号仿宋体字.而有地字号小于号;字体,有地用小标宋体字,有地用楷体,也有地用黑体,五花八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八、与“公文编号”混为一谈.这一问题多出现在教课书中,如某函授大学编著地《中国实用文体大全》、某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地《公文写作教程》、近年新出版地某函授大学教材《应用文写作》、某省党校系统干部中专教材《语文》等都把“公文编号”解释为“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度、顺序号”,把“公文编号”混同于“发文字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公文编号”与“发文字号”是两个不同地概念.“公文编号”也叫文件编号,“是一份文件总印数地次序号”(《实用公文词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阐述更明确:“公文份数序号(公文编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地顺序编号”.而“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除此之外,“公文编号”与“发文字号”还有两大区别:①写法上地区别.“公文编号”地写法过去是“××”,现为“××”,位置标于文件左上角.而“发文字号”地写法是:“国发〔〕号”即国务院年发地第号文件.②标注位置地区别.“公文编号(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行〔所谓版心:即公文印刷用纸除去天头(上白边)、订口(左白边)、右白边、下白边,余下地可排印文字地部分〕.而“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行,距红色反线处;大文头(有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发文机关标识地文头)地下行文,居中排列;小文头(仅以发文机关名称作发文机关标识地文头)地下行文或平行文,移至红色反线下靠右摆放;上行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时,发文字号移至左边,左空字(红色反线上方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已进行多次修订和完善,并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执行标准(—),我们在编印教材和公文实际应用中,就应该严格按《办法》和国家执行标准执行,这样才能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地标准化、规范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60adb2f77232f60ddcca1e7.png)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
其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对于公文格式,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格式》),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央办公厅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
但是不少单位和部门制发文件,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去做,而是各行其是,制发文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公文格式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
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效能,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一)文种使用乱。
一是生造文种。
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
《办法》所确定的公文文种共有13类14种,即:命名、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除此之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式"通知"的"附件"行文。
例如,《关于××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关于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等,这里的"操作规定"、"说明"均不应作为文种使用,可以改成《××关于印发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种使用的还有"条例"、"规定"、"办法"、"总结"、"计划"等,有的甚至把"安排"、"要点"、"细则"这些既不是公文文种又不是应用文体种类的东西常常作为公文文种直接行文,都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文字号”常见错误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XX年1月1日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就“发文字号”的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发文字号”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多少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搭配虚字。
如:“×政字〔XX〕第2号”、“×发字〔XX〕第35号”,这里的“字”“第”均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多余字,应删去。
规范化的用法是:“皖政〔XX〕2号”(即安徽某某人民政府XX年度发的第2号文件)、“皖发〔XX〕35号”(即中共安徽某某委XX年度发的第35号文件)。
二、要素颠倒。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四款已明确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实质上等于指定了“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要素排列顺序。
但个别地方和单位在使用“发文字号”时,并没有按以上指定顺序排列,三要素位置颠倒。
如:“(76)榕银农字第85号”,这一“发文字号”,不仅年号不全、“字”“第”多余、“括号”用错,而且年份前移,是错误的。
规范化的用法应是“榕银农〔1976〕85号”。
三、年号不全。
如“×政发〔97〕8号”、“×政秘〔86〕6号”,这里的“〔97〕”“〔86〕”是指1997年度、1986年度。
虽然,在廿、廿一世纪
里,“〔97〕”、“〔86〕”可理解为1997年、1986年,如若事过几个世纪
或时间更长一些,为什么不可把“〔97〕”理解为公元97年、997年、1697年、2097年呢?年号不全会给将来查找利用文件档案带来很大麻烦。
所以,年份号应该写全称〔1997〕〔1986《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明确:“年份应标全称”。
四、错用括号。
如“×政办(XX)8号”、“×政办〈XX〉8号”,这里的年份所用的括号“()”、“〈〉”均是错误的。
规范的用法应是六角括号“〔〕”,如“×政办〔XX〕8号”。
五、乱设虚位。
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序号”常常出现虚位,如“×政秘〔XX〕008号”,这里的“008号”应改为“8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已明确规定:“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
六、摆放有误。
常见错误有三种:一是该居中摆放而不居中;二是不该居中摆放却居中;三是上下排放距离不当,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就发文字号的摆放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附件的《条文释义》中讲的非常明确和具体:发文字号的位置,本标准规定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发文字号与红色反线(即文件版头上的一条红色横线)之间间隔4mm(发文机关标识与红色反线之间的距离是3行位置,而发文字号应标在第3行,不要紧贴红色反线)。
发文字号一般应居中排列。
其实,发文字号的摆放有三种不同类型:①有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发文机关标识的(俗称大文头)下行文,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发文机关标识之下、红色反线上方,居中摆放4mm处(如上规定);②上行文(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时,发文字号移到左边,左空1字(上下摆放位置,如上规定在红色反线上方4mm处),签发人姓名居右安排,右空1字;③“只用发文机关名称作发文机关标识的公文,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横线(红色反线)之下,公文标题之上的右侧”(见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某某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第三章公文格式第十一条第四款)。
七、字体字号不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字。
而有的字号小于3号;字体,有的用小标宋体字,有的用楷体,也有的用黑体,五花八门。
八、与“公文编号”混为一谈。
这一问题多出现在教课书中,如某函授大学编著的《中国实用文体大全》、某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文写作教程》、近年新出版的某函授大学教材《应用文写作》、某某某党校系统干部中专教材《语文》等都把“公文编号”解释为“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度、顺序号”,把“公文编号”混同于“发文字号”。
“公文编号”与“发文字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文编号”也叫文件编号,“是一份文件总印数的次序号”(《实用公文词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阐述更明确:“公文份数序号(公文编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而“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除此之外,“公文编号”与“发文字号”还有两大区别:①写法上的区别。
“公文编号”的写法过去是“no.000××”,现为“000××”,位置标于文件左上角。
而“发文字号”的写法是:“国发〔1991〕2号”即国务院1991年发的第2号文件。
②标注位置的区别。
“公文编号(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所谓版心:即公文印刷用纸除去天头(上白边)、订口(左白边)、右白边、下白边,余下的可排印文字的部分〕。
而“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距红色反线4mm处;大文头(有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发文机关标识的文头)的下行文,居中排列;小文头(仅以发文机关名称作发文机关标识的文头)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移至红色反线下靠右摆放;上行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时,发文字号移至左边,左空1字(红色反线上方4mm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已进行多次修订和完善,并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执行标准(gb/t9704—1999),我们在编印教材和公文实际应用中,就应该严格按《办法》和国家执行标准执行,这样才能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