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八(上)(全册)教(学)案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七章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大体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按照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1)不等式及大体性质;(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部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可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需按照这个数是正数,仍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按照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查验答案是不是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份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进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按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肯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肯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等各科全册导学案大全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等各科全册导学案大全小学数学[精品]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精品]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第12册][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导学案及全册教学.[精品]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五册.[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更多资源]:H小学数学精选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导读单[精品]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198页][精品]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精品]青岛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导学案[154页][精品]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131页[更多资源]:G初中数学精选F高中数学精选小学语文[精品]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更多资源]:I小学语文试卷I小学整册教案初中语文[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精品]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14页][精品]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更多资源]:I语文教学精选I高考满分作文初中英语[精品]译林牛津英语七年级A全册导学案[精品]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154页][精品]牛津英语8B全册导学案[名校教师版][精品]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学案.[精品]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精品]湘教版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外研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33.[更多资源]:J英语精品文档高中英语【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6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5unit13-15复习学案(共4套)高中英语】Unit13导学案(共8套)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英语】Unit14导学案(共11套) 北师大版必修5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英语unit15导学案(共10套)[更多资源]:J英语精品文档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术音体美等K政史地等精品L理化生等精品M音体美等精品[精品]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学案[精品]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自学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导学案[175页][精品]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鲁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47页)[精品]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精品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初三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精品]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学案[精品]鲁科版初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精品]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精品]苏科版2011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精品][生物]分子与细胞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全册导学案[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7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118页][精品]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包含每日学生.[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导学案及单元测试题人教新课.[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及单元测试题[精品]新课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学案[精品]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集[精品]初中七八九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332页][精品]初一七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130页][精品]初二八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104页][精品]初三九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104页][精品]大学体育足球选修课教案【精品】中小学各科说课教案大全[整册说课,精心整理][更多资源]:N小学全册教案N各科教学文档N教师工作文档 E教育教管精品E热卖试题题库E精品教程教案E高考真题解析【精品】全册说课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管理培训精品B论文方案报告C营销策划精品D房产物业物流E求职面试礼仪F教育管理精品F精品教程教案G小学数学精选G初中数学精选G高中数学精选H热卖试题题库H电子课本答案H高三数学一轮H高考真题解析I小学整册教案I小学语文试卷I语文教学精选I高考满分作文J英语精品文档K政史地等精品L理化生信息等M音体美等精品N教学教辅文档N教师工作文档O各类资格考试PPT技巧及模板Q心理学等相关R休闲娱乐健身S百科知识大全T各种表格大全U未分类的文档Z不分类的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套精品】小学到高中数学整册教案、试卷【精品】全册说课教案。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1.1全等图形一、自主先学1.请大家欣赏以下几组图片。
问题1:日常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案吗?问题2:这些图案有哪些共同特征?总结:能完全_________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2.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总结: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
二、合作助学3.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并说明全等的理由。
4.完成课本P7页操作题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观察图中三组全等图形,在各组图形中,第2个图形是怎样由第1个图形改变位置得到的?问题2:要确定第3个图形,你应该首先确定哪几个点,怎样确定?三、拓展导学5.找出图中的全等图形。
6. 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沿着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7.将如图的一个等边三角形分割成:(1)两个个全等的三角形;(2)三个全等的三角形;(3)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1) (2)(3) (5) (8)(4) (9)(6) (10) (12) (11) (13) (7)(14)四、检测促学8.找出下面各组图中的全等图形.9.怎样把一个圆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 分成四个呢? 分成三个呢?10.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分成4个全等的图形。
五、反思悟学11.回顾质疑:(1)本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2)得到了什么结论?(3)你还有什么疑问?12.下列各组中是全等形的是()A、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C、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D、两个周长相等的圆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1.2全等三角形一、自主先学1.自主阅读课本第9页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对应元素?(3)如何找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4)怎样表示二个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注意事项? 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如图所示,两个能够完全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记作“ ”,读作“ ”.互相_______的顶点叫对应点;互相_______的边叫对应边;互相__________的角叫对应角。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 全等图形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1.1 全等图形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B.两个长方形是全等图形C.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D.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2.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A.B.C.D.3.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4.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全等图形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5.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的度数为()A.90°B.105°C.120°D.135°6.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图形与最左边的图形全等的是()A.B.C.D.7.下列说法:(1)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3)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是()A.(1 )(3)(4 )B.(2)(3 )(4 )C.(1 )(2 )(3 )D.(1 )(2)(3 )(4 )8.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③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9.如图,△ABC≌△DEF,则此图中相等的线段有()A.1对B.2对C.3对D.4对10.全等三角形又叫做合同三角形,平面内的合同三角形分为真正合同三角形与镜面合同三角形,假设△ABC和△A1B1C1是全等(合同)三角形,点A与点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点C与点C1对应,当沿周界A→B→C→A,及A1→B1→C1→A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正合同三角形如图,若运动方向相反,则称它们是镜面合同三角形如图,两个真正合同三角形都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如图,下列各组合同三角形中,是镜面合同三角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与∠2的和为.12.如图①,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图②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与图①中△ABC 全等的图形是.13.下图是由全等的图形组成的,其中AB=3cm,CD=2AB,则AF=.14.如图为4×4的正方形网格,图中的线段均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为格点),则∠1+∠2+∠3+∠4+∠5的度数为.15.下列几种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某校有一块正方形花坛,现要把它分成4块全等的部分,分别种植四种不同品种的花卉,图中给出了一种设计方案,请你再给出四种不同的设计方案.17.如图为人民公园中的荷花池,现在测量荷花池两旁A、B两棵大树间的距离(不得直接量得).请你根据图形全等的知识,用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及标杆为工具,设计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案.要求:(1)画出设计的测量示意图;(2)写出测量方案及理由.18.沿着图中的虚线,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将下面的图形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19.将4×4的棋盘沿格线划分成两个全等图形,参考图例补全另外几种.20.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两条直线,把这个“+”图案分成四个全等的图形(要求至少要画出两种方法).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B.两个长方形是全等图形C.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D.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分析】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A错误;B:长方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B错误;C: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故C正确;D:两个正方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图形,熟练运用“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是本题的关键.2.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形的定义.3.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全等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两只眼睛下面的嘴巴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不相等,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C、圆内两条相交的线段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D、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形的识别、全等图形的基本性质,属于较容易的基础题.4.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全等图形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分析】直接利用全等图形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正确把握全等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的度数为()A.90°B.105°C.120°D.135°【分析】根据对称性可得∠1+∠3=90°,∠2=45°.【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1所在的三角形与∠3所在的三角形全等,∴∠1+∠3=90°,又∠2=45°,∴∠1+∠2+∠3=135°,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充分利用正方形的特殊性质来找到全等的条件从而判定全等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6.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图形与最左边的图形全等的是()A.B.C.D.【分析】根据全等图形判断即可.【解答】解:只有B选项的图形与已知图形全等,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全等图形问题,关键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判断.7.下列说法:(1)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3)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是()A.(1 )(3)(4 )B.(2)(3 )(4 )C.(1 )(2 )(3 )D.(1 )(2)(3 )(4 )【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正确结论.【解答】解:(1)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正确;(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正确;(3)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正确;(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注意: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8.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③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解答】解:②和④都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②和④.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9.如图,△ABC≌△DEF,则此图中相等的线段有()A.1对B.2对C.3对D.4对【分析】根据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得到3对三角形的边相等,根据BC=EF,又可以得到BE=CF可得答案是4对.【解答】解:∵△ABC≌△DEF∴AB=DE,AC=DF,BC=EF∵BC=EF,即BE+EC=CF+EC∴BE=CF即有4对相等的线段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问题;做题时,结合已知,认真观察图形,得到BE=CF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全等三角形又叫做合同三角形,平面内的合同三角形分为真正合同三角形与镜面合同三角形,假设△ABC和△A1B1C1是全等(合同)三角形,点A与点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点C与点C1对应,当沿周界A→B→C→A,及A1→B1→C1→A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正合同三角形如图,若运动方向相反,则称它们是镜面合同三角形如图,两个真正合同三角形都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如图,下列各组合同三角形中,是镜面合同三角形的是()A.B.C.D.【分析】认真阅读题目,理解真正合同三角形和镜面合同三角形的定义,然后根据各自的定义或特点进行解答.【解答】解:由题意知真正合同三角形和镜面合同三角形的特点,可判断要使选项B的两个三角形重合必须将其中的一个翻转180°;而其A、D、C的全等三角形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图形的知识,学生要注意阅读理解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题目出的较灵活,认真读题,透彻理解题意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与∠2的和为90°.【分析】首先证明△ABC≌△AE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AED,再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得∠AED+∠2=90°,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1与∠2的和为90°.【解答】解:∵在△ABC和△AED中,∴△ABC≌△AED(SAS),∴∠1=∠AED,∵∠AED+∠2=90°,∴∠1+∠2=90°,故答案为:9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2.如图①,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图②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与图①中△ABC 全等的图形是丙.【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ASA,AAS,SSS)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已知图①的△ABC中,∠B=62°,BC=a,AB=c,AC=b,∠C=58°,∠A=60°,图②中,甲:只有一个角和∠B相等,没有其它条件,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和△ABC不全等;乙:只有一个角和∠B相等,还有一条边,没有其它条件,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和△ABC不全等;丙:符合AAS定理,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答案为:丙.【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3.下图是由全等的图形组成的,其中AB=3cm,CD=2AB,则AF=27cm.【分析】根据已知图形得出CD=2AB=6cm,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因为AB=3cm,所以CD=2AB=6cm,所以AF=3AB+3CD=3×3+3×6=27(cm).故答案为:27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的性质,得出CD的长是解题关键.14.如图为4×4的正方形网格,图中的线段均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为格点),则∠1+∠2+∠3+∠4+∠5的度数为22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3=45°,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相等的边,由此可得出全等的三角形,进而得出∠1与∠5互余、∠2与∠4互余,再将其代入∠1+∠2+∠3+∠4+∠5中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图中标上字母,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4×4的正方形,∴∠3=45°.∵四边形ANPE为1×1的正方形,∴AE=AN.∵四边形CDEF和四边形BCMN均为4×3的长方形,∴CE=CN.在△ACE和△ACN中,,∴△ACE≌△ACN(SSS),∴∠AEC=∠ANC,∴∠2+∠4+90°=180°,∴∠2与∠4互余.同理可得:∠1与∠5互余.∴∠1+∠2+∠3+∠4+∠5=(∠1+∠5)+(∠2+∠4)+∠3=90°+90°+45°=225°.故答案为:22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长方形及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3=45°、∠1与∠5互余、∠2与∠4互余.15.下列几种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是①④.【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可得①④正确,但是面积相等或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却不一定全等.【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说法正确;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④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说法正确;故答案为:①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三.解答题(共10小题)16.如图,某校有一块正方形花坛,现要把它分成4块全等的部分,分别种植四种不同品种的花卉,图中给出了一种设计方案,请你再给出四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①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②作一组对边的平行线也能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矩形;③连接一组对边的中点,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矩形,再作矩形的对角线就把每个矩形都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这样就分成了四个全等的三角形;④过正方形的中心做互相垂直的两条线也能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四边形.【解答】解:设计方案如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的意义,要利用正方形及全等形的性质解答,方案多种多样,只要是满足要求就可以.17.如图为人民公园中的荷花池,现在测量荷花池两旁A、B两棵大树间的距离(不得直接量得).请你根据图形全等的知识,用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及标杆为工具,设计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案.要求:(1)画出设计的测量示意图;(2)写出测量方案及理由.【分析】(1)本题属于主观性试题,有多种方案,我们可以构造8字形的全等三角形来测得揽月湖的长度(如下图);(2)根据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分别以点A、点B为端点,作AQ、BP,使其相交于点C,使得CP=CB,CQ=CA,连接PQ,测得PQ即可得出AB的长度.(2)理由:由上面可知:PC=BC,QC=AC,又∠PCQ=∠BCA,∴在△PCQ与△BCA中,,∴△PCQ≌△BCA(SAS),∴AB=PQ.【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与证明;此题带有一定主观性,学生要根据已知知识对新问题进行探索和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这种做法较常见,要熟练掌握.18.沿着图中的虚线,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将下面的图形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分析】直接利用图形形状分成全等的两部分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正确把握全等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9.将4×4的棋盘沿格线划分成两个全等图形,参考图例补全另外几种.【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以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来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解答】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定义: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20.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两条直线,把这个“+”图案分成四个全等的图形(要求至少要画出两种方法).【分析】根据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画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第一节课前热身知识点1. 四边形既有不等边的叫做梯形。
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 ÷ 2。
教学目标1. 能识别矩形和平行四边形。
2.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和定义。
3.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 能灵活解决与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矩形知识点1. 矩形的特点是四条边相互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特殊矩形:正方形,长方形。
教学目标1. 掌握矩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3. 能够解决与矩形相关的问题。
第三节平行四边形知识点1.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
2. 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
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的画出平行四边形。
2.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3. 能够分辨平行四边形和其他的四边形。
4. 能够解决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
第二章比例和单位换算第一节倍数和倍数的性质知识点1. 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倍数性质:(1) 两个数的比例相等,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倍数;(2) 若a, b与c成比例,则它们的倍数也成比例。
3. 倍数应用:量的倍数、面积倍数、体积倍数。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倍数的含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倍数以及倍数的应用。
第二节均分知识点1. 如何将一个数分成几等份称为均分。
2. 两个数分别和它们的平均数的关系。
3. 三个或三个以上数和它们的平均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均分的概念。
2. 掌握均分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解决与均分相关的问题。
第三节比例知识点1. 比例的概念。
2. 比例的四种关系:等比、比例、反比、无关。
3. 比例的计算和综合应用。
4. 度量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
2. 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1章全等三角形1.1 全等图形1.2 全等三角形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边边边SSS数学活动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章轴对称图形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的性质2.3 设计轴对称图案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第3章勾股定理3.1 勾股定理3.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数学活动探寻勾股数第4章实数4.1 平方根4.2 立方根4.3 实数4.4 近似数数学活动有关实数的课题探究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5.1 物体位置的确定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系的象限数学活动确定藏宝地第6章一次函数6.1 函数6.2 一次函数6.3 一次函数的图像6.4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6.5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6.6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数学活动温度计上的一次函数课题学习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电子课本教科书图片知识点总结(2)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3)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1)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2)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1、已知两边:(1)找第三边(SSS);(2)找夹角(SAS);(3)找是否有直角(HL)。
苏教版数学-八(上)全册教案(完美版)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1.1 全等三角形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4练习.【探研时空】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AEC=30°,∠EAC=65°,∠ECA=85°)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4习题11.1第1,2,3,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疑难解析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3.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教具准备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1) (2)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教学过程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教师活动】(出示教具)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理论认知】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信不信?【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画一个△A ′B ′C ′,使A ′B ′=AB ′,A ′C ′=AC ,B ′C ′=BC :1.画线段取B ′C ′=BC ;2.分别以B ′、C ′为圆心,线段AB 、A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 ′B ′、A ′C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 是一个钢架,AB=AC ,AD 是连接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ACD .(教师板书)【教师活动】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 ≌△ACD ,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证明:∵D 是BC 的中点,∴BD=CD在△ABD 和△ACD 中,,.AB AC BD CD AD AD =⎧⎪=⎨⎪=⎩∴△ABD ≌△ACD (SSS ).【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从例1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问题思考】已知AC=FE ,BC=DE ,点A 、D 、B 、F 在直线上,AD=FB (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明△ABC ≌△FDE ,除了已知中的AC=FE ,BC=DE 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8练习.【探研时空】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5习题11.2第1,2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疑难解析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11.2.2 三角形全等判定(SAS)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简单的推理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重、难点及关键1.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难点:应用结合法的格式表达问题.3.关键:在实践、观察中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教具准备投影仪、直尺、圆规.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操作分析【动手画图】【投影】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活动】动手用直尺、圆规画图.已知:∠AOB.求作:∠A1O1B1,使∠A1O1B1=∠AOB.【作法】(1)作射线O1A1;(2)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3)以点O1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1A1于点C1;(4)以点C1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1;(5)过点D1作射线O1B1,∠A1O1B1就是所求的角.【导入课题】教师叙述:请同学们连接CD、C1D1,回忆作图过程,分析△COD和△C1O1D1•中相等的条件.【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发现下面的相等量:OD=O1D1,OC=O1C1,∠COD=∠C1O1D1,△COD≌△C1O1D1.归纳出规律: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评析】通过让学生回忆基本作图,在作图过程中体会相等的条件,在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新知,使学生的知识承上启下,开拓思维,发展探究新知的能力.【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作法.【教学形式】操作感知,互动交流,形成共识.二、范例点击,应用新知【例2】如课本图11.2-6所示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侧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例2,分析:如果能够证明△ABC≌△DEC,就可以得出AB=DE.在△ABC和△DEC中,CA=CD,CB=CE,如果能得出∠1=∠2,△ABC和△DEC•就全等了.证明:在△ABC和△DEC中12CA CDCB CE=⎧⎪∠=∠⎨⎪=⎩∴△ABC≌△DEC(SAS)∴AB=DE想一想:∠1=∠2的依据是什么?(对顶角相等)AB=DE的依据是什么?(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学生活动】参与教师的讲例之中,领悟“边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学会分析推理和规范书写.【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例2.【教学形式】教师讲例,学生接受式学习但要积极参与.【评析】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三、辨析理解,正确掌握【问题探究】(投影显示)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教师活动】拿出教具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本质.操作教具: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铰合在一起,•使长木棍的另一端与射线BC 的端点B重合,适当调整好长木棍与射线BC所成的角后,固定住长木棍,把短木棍摆起来(课本图11.2-7),出现一个现象:△ABC与△ABD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相等的条件,但△ABC 与△ABD不全等.这说明,•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操作教具、发现问题、辨析理解,动手用直尺和圆规实验一次,做法如下:(如图1所示)(1)画∠ABT;(2)以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T于C、C′;(3)•连线AC,AC′,△ABC与△ABC′不全等.【形成共识】“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形式】观察、操作、感知,互动交流.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0练习第1、2题.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请你叙述“边角边”定理.2.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是:首先分析条件,•观察已经具备了什么条件;然后以已具备的条件为基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来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边或角对应相等,再设法证明这些边和角相等.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5习题11.2第3、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右边部分板书“边角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题.11.2.3 三角形全等判定(ASA)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过程,能运用已学三角形判定法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几何推理意识,发展思维,感悟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应用“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2.难点:学会综合法解决几何推理问题.3.关键:把握综合分析法的思想,寻找问题的切入点.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直尺、圆规.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在情境问题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巩固学习【知识回顾】(投影显示)情境思考:1.小菁做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ED=FD,•将上述条件注在图中,小明不用测量就能知道EH=FH吗?与同伴交流.(1) (2)[答案:能,因为根据“SAS”,可以得到△EDH≌△FDH,从而EH=FH]2.如图2,AB=AD,AC=AE,能添上一个条件证明出△ABC≌△ADE吗?[答案:BC=•DE(SSS)或∠BAC=∠DAE(SAS)].3.如果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一定会全等吗?试举例说明.【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和提问.【学生活动】通过情境思考,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学会正确选择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小组交流,踊跃发言.【教学形式】用问题牵引,辨析、巩固已学知识,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激发求知欲.二、实践操作,导入课题【动手动脑】(投影显示)问题探究: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AB,∠A′=∠A,∠B′=∠B(即使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把画出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感知问题的规律,画图如下:画一个△A′B′C′,使A′B′=AB,∠A′=∠A,∠B′=∠B:1.画A′B′=AB;2.在A′B′的同旁画∠DA′B′=∠A,∠EBA′=∠B,A′D,B′E交于点C′。
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教案 苏教版 教案
课题§2.1勾股定理(1)课型新授时间第二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2、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重点勾股定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难点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学法指导探索、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旁注与纠错一.课前预习与导学:得分阅读课本第44页到45页。
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课本第44页几幅图回答:①观察这枚邮票图案小方格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②你能分别计算以BC、AC、AB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吗?你有什么发现?(2)在课本第45页方格纸上完成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并分别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以直角边、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 你又有什么发现?(3)勾股定理的文字表述和式子表述。
(4)说说勾股定理的作用。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情境创设1、复习提问:直角三角形边、角有哪些性质?2、用多媒体展示邮票,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分析这枚邮票的图案,见教材P44的图2-1,你有哪些发现?二、勾股定理的探究1、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给出教科中“如图2-1,小方格的面积看作1,以B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以A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6,你能计算出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吗?”2、实验:引导学生认真看课本P44实验,并在课本P45的格线图上,完成画图过程3、通过以上练习,你对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有什么联想?(教者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出结论)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22cba=+其中a、b是两直角边,c是斜边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你能说明吗?引导学生观察P44的图,教者在黑板上画图,引导学生思考。
实际上,图中的四边形面积可表示为abbaba2)(222++=+还可以表示为2421cab+⨯,而这两者是相等的,所以就可以得到式子2224212cababba+⨯=++化简可得222cba=+。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7)
(5)
(10)
两个图形面积相同, 但形状不同;
两个图形形状相同, 但大小不同。 形状与 它们不能重合,不是全等图形 大小全 都相同
全等图形的特征是:能够完全重合。
练一练:请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全等图形__________ (1)两个面积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2)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3)两个面积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4)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5)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矩形) (6)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矩形) (7)两个周长相等的圆 (8)两个面积相等的圆
B
A
D
C F E
∴△ABC≌△DEF(SAS)
一、回顾与思考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2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
成“角边角”或“ASA”)。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在△ABC与△DEF中, ∠A=∠D,
AB=DE, ∠B=∠E,
B
A
D
C F E
∴△ABC≌△DEF(ASA)
一、回顾与思考
∴∠B=∠CDF,∠BDE=∠C
∴△BDE≌△DCF(ASA)
∴ BE=DF,DE=CF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解决下面的问题: 已知:如图,∠ A=∠D,∠ACB=∠DBC. 求证:AB=DC.
证明:∵ ∠ A=∠D,∠ACB=∠DBC
∴∠ABC=∠DCB 在△ABC和△DCB中
ABC DCB BC CB ACB DBC
B
C
E
F
探索活动:
如图,△ABC与△DEF、 △MNP能完全重合吗?
D
1.5 60
A
1.5
M
3
3 45 1.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优秀12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优秀12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假日小队。
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书中58、59页图)(板书课题:假日小队)二、新授。
1、看图说一说在这个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哪些活动?(表演、拍照、浇树、收废电池等。
)2、从图中数一数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问题吗?还能提出用减法算的问题吗?书中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节目是今天假日活动的第几个节目?在它后面还有几个节目?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该怎样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3、老师手指照相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胶卷有多少张吗,他们已经照了多少张?还有多少个小朋友没有照?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瘪时说说解题思路。
)4、老师手指浇水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俩一共要浇多少棵树?还有多少棵小树苗没有浇;求已经浇了多少棵,该怎样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5、让我们再去看一看收废电池这一组的同学今天收获怎样?说说她们各收了多少节电池?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谁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节?三人一共收多少节?等等。
)6、你们开展过假日小队的活动吗?你能解决活动中的哪些实际问题?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三、师生共同谈收获。
四、小结。
愉快的假日小队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真是收获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动再见。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详细教案合集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中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疏通字词音:逶迤岷mín山难nán 困难,难能可贵横héng 横竖nàn 苦难,难兄难弟hèng 蛮横更gèng更加蒙méng 乌蒙,蒙昧,蒙混过关gēng更新mēng 蒙骗,欺上蒙下měng 内蒙古磅páng磅礴尽jǐn尽管bàng磅秤jìn尽心形:崖悬崖岷岷山逶逶迤涯天涯泯泯灭诿推诿睚睚眦必报萎萎缩义:逶迤磅礴走泥丸开颜等闲——(把困难、复杂的事物看得)平常、寻常。
(悠闲:主要用于态度从容、闲适,有悠然自得之意。
两者都可表示自在的心态和神情。
)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崖,山石的陡立的侧面。
(悬崖:主要形容山势陡峭。
两者都有山势陡峭险峻的意思。
)颜——脸,脸上的表情。
二.明确本单元各篇课文的文体,介绍本课文体常识(一)1.《七律·长征》——七言律诗2.《<长征组歌>两首》——歌词3.《老山界》——回忆录(回忆性叙事散文)4.《草》——短篇小说5.《<长征>节选》——电视文学剧本(节选)(二)律诗分五言和七言两种,限定一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或长律。
律诗八句,两句一联。
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格律较严,偶句要压韵,颔、颈两联要对仗/对偶(即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相互成对),字的平仄(平[阴平、阳平]、上、去、入[仄])也有规定。
三.背景介绍1.关于长征,你知道哪些?(让学生交流已有的资料)2.观看长征影片,了解历史:1934年10月,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我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等腰梯形设计轴对称图案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03、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
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共10篇)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15页第五题谢很简单啊∵PD‖AB,PE‖AC ∴∠ABP=∠DPB,∠ACP=∠EPC ∵BP、CP分别平分∠ABC,∠ACB ∴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二): 苏教版8年纪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2页第4题和53页第4题!是菱形因为矩形对折在对折后的点是图1的中点,且两个对角线相等且垂直所以它是菱形S正方形OECF=(a/2)2=a2/4S四边形OMCF=1/4a2阴影部分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1/4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三): 八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54页的 45题的答案要过程哦【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有45题吗如果是4、5的话4.答:四边形EHFG为菱形证明:∵E是BC中点G是BD中点∴EG∥CD,且EG=1/2CD同理FH∥CD且FH=1/2CD.FG=1/2AB∴EG∥=FH∴四边形EHFG为平行四边形∵AB=CD∴EG=FG∴四边形EHFG为菱形5.答:AG⊥CG证明:∵E、F分别是AB、AC的中点∴AF=CF∴EF是△ABC的中位线∴EF∥BC∴∠GCD(2)=∠FGC(3)∵CG平分∠ACD∴∠FCG(1)=∠GCD(2)∴∠FCG(1)=∠FGC(3)∴CF=GF∴AF=GF∴∠FAG(4)=∠AGF(5)∵∠1+∠3+∠4+∠5=180°∴∠AGC=90°∴AG⊥CG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四): 数学补充习题八年级上~变量与函数(二)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5,底边长为x,腰长为y.(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x等于多少时,此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一、y与x函数关系式:2y+x=45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xx,即2y+x>2x,2y+x=45所以2x x x=15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五):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38页答案把偶数2、4、6、8······照下表的样子排成五列,自左往右分别称为似一列、第二列······第五列.第100个偶数(也就是200)将会出现在哪一列中这是我以前的作业答案,我也不知道对不对.老教材了.错了莫怪我!100除4=25(组)答:他在第四列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六): 跪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26, 请在8点前给我答案谢谢【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26页:1、5厘米,150,1.5,125,0.1252、1.8厘米3、(1)2(ab+ac+bc)(2)abc4、6a a5、48平方分米6、(1)80平方米(2)2400立方分米,合2.4立方米.27页:1、(1)1.5立方米(2)2.4千克2、(1)64立方厘米(2)可切割成1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七): 苏教版数学补充习题六年级上册第83.86.87页答案.要全的30、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如果乙先走12千米,那么甲用1小时就能追上乙;如果乙先走1小时,那么甲只用1/2 小时就能追上乙.求两人的速度设乙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甲的速度为12/1+a=a+12千米/小时a×1=(12+a-a)×1/2a=6千米/小时甲的速度为12+6=18千米/小时31、某市举行环城自行车赛,一圈7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5/7 ,出发后来1又1/6 小时,两人第二次相遇.问:甲、乙二人每分钟相差多少千米设乙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甲的速度为5/7a千米/小时7×2/(a-5/7a)=7/614/(2/7a)=7/61/3a=14a=42千米/小时每分钟相差a-5/7a=2/7a=2/7×42=12千米/小时=0.2千米/分钟32、用价值100元的甲涂料和价值240元的乙涂料配置成一种新涂料,新涂料每千克比甲涂料每千克少3元,比乙涂料每千克多1元,求这种新涂料每千克多少元设新涂料每千克a元,则甲涂料a+3元,乙涂料a-1元/千克100/(a+3)+240/(a-1)=(100+240)/a10(a-1)a+24(a+3)a=34(a-1)(a+3)5a -5a+12a +36a=17a +34a-513a=51a=17元新涂料每千克17元33、甲乙丙三人进行60米赛跑,当甲到终点时,比乙领先10米,比丙领先20米,按原速前进,乙到达终点时,比丙领先多少米甲跑100米,乙跑90米丙跑80米设乙到终点丙跑a米那么90:80=100:a90a=8000a=800/9领先丙100-800/9=100/9米34、客车与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7:5,则相遇后货车经过多少小时到达A地设a小时货车到达A地5/12:4=7/12:a5/12a=7/12×4a=28/5小时35、红白球若干个,红球白球比是5:7,后来又放了6个红球,这时比是1:1,现在多少个球设红球和白球各有5a个,7a个根据题意(5a+6):7a=1:17a=5a+62a=6a=3现在有(5+7)×3+6=42个36、甲乙两班85人,将乙班的11分之1转到甲班,甲乙两班人数比为9:8,甲班原来多少人设甲班有a人,那么乙班有85-a人[a+(85-a)×1/11]:(85-a)×(1-1/11)=9:88a+8/11×(85-a)=90/11×(85-a)88a+680-8a=7650-90a170a=6970a=41甲班有41人37、甲班捐的是乙班、丙班和的3分之2,乙班捐的是甲班、丙班和的5分之2.如果甲班和乙班共捐144元,丙班捐了多少元设甲班捐了a元,则乙班捐了144-a元丙班捐了(144-a)/(2/5)-a=360-7/2a元根据题意a=(144-a+360-7/2a)×2/33a=288-2a+720-7a12a=1008a=84元那么丙班捐了360-7/2×84=66元38、两个分子相同的最简分数和是1又18分之7,两个分母的比是2:3,这两个分数分别是几设分母分别为2a和3a那么1/(2a)+1/(3a)=25/185/(6a)=25/18a=3/5那么这2个分数分别为5/6和5/939、大街上有一辆车身长12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人行道上有甲乙两人相向跑步,某一时刻汽车追上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甲.90秒后汽车遇到跑来的乙,又经过1.5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经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18千米/小时=5米/秒汽车和甲是追及过程,速度差=12/6=2米/秒甲的速度为5-2=3米/秒汽车和乙是相遇过程,速度和=12/1.5=8米/秒乙的速度为8-5=3米/秒设甲乙之间的距离为s米汽车和乙相遇的时候,一共行了s-5×6-3×6=s-48根据题意(5+3)×90=s-48s-48=720s=768米汽车离开乙后甲乙距离768-(3+3)×(6+90+1.5)=183米再经过183/(3+3)=30.5秒相遇参考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八): 求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书后习题答案买教材解读上有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九): 六年级数学上册《补充习题》答案86---92《补充习题》第86页答案.①: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含义,再说一说哪种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哪种最低,并按一定的顺序把表中的百分数排列起来.8.1%>7.6%>1.3%>0.1% 答:菠菜里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菜最低.②:写出下面的百分数.百分之六=6% 百分之一百零九=109% 百分之三点七=3.7%百分之二百=200% 百分之七十五=75% 百分之零点零三=0.03%③:哪一种食品的合格率高一些48÷50=96%86÷90≈95.6%答:甲种食品合格率高.④:小芳用3分钟做了48道口算题,做错了5道.小力用5分钟做了70道口算题,做错了9道.谁的口算正确率高一些48—5=43(道)43÷48≈89.6%70—9=61(道)61÷70=87.1%答:小芳的口算正确率高一些.《补充习题》第87页答案.①: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火硝、木炭、硫磺,这三个成分质量的比是15:2:3.配制这种火药是时用去16千克硫磺,需要火硝和木炭各多少千克120:16:24=15:2:3答:火硝120千克,木炭24千克.②:(题目太长了,我就不打了.)120×六分之五=100(棵)100×一百分之九十=90(棵)答:四年级植树90棵.③:(题目太长了,我就不打了.)9021÷90979≈9.9%答:是消灭的鸟的种类的9.9%.④:学校图书室有文艺书960本,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多50%.科技书有多少本960×50%=480(本)960+480=1440(本)答:科技书有1440本.(纯属手打.)(下面几页下次再打)八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十): 六年级数学补充习题上85答案10、有一项工程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甲工程队单独做正好如期完成,如果乙工程队单独做就要超过5天才能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作3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正好按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甲做3天相当于乙做5天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5:3那么甲乙完成时间之比=3:5所以甲完成用的时间是乙的3/5所以乙单独完成需要5/(1-3/5)=5/(2/5)=12.5天规定时间=12.5-5=7.5天1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现在乙队先做5天后,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作,还需要多少天完成乙5天完成5×1/30=1/6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1/20+1/30=1/6那么还需要(1-1/6)/(1/6)=(5/6)/(1/6)=5天12、一项工程甲独完成要10天,乙独做需15天,丙队要20天,3队一起干,甲队因事走了,结果共用了六天,甲队实际干了多少天乙丙的工作效率和=1/15+1/20=7/60乙丙都做6天,完成7/60×6=7/10甲完成全部的1-7/10=3/10那么甲实际干了(3/10)/(1/10)=3天12、加工一个零件,甲需要4小时,乙需要2.5小时,丙需要5小时.现在有187个零件需要加工,如果规定三人用同样多的时间完成,那么各应该加工多少个甲乙丙加工1个零件分别需要1/4小时,2/5小时,1/5小时那么完成的时间=187/(1/4+2/5+1/5)=187/0.85=220小时那么甲加工1/4×220=55个乙加工2/5×220=88个丙加工1/5×220=44个13、一项工程,由甲先做5/1,再由甲乙两队合作,又做了16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效比是2:3,甲乙两队独立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甲乙的工作效率和=(1-1/5)/16=(4/5)/16=1/20甲的工作效率=1/20×2/(2+3)=1/50乙的工作效率=1/20-1/50=3/100那么甲单独完成需要1/(1/50)=5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3/100)=100/3天=33又1/33天14、一项工程,甲队20人单独做要25天,如果要20天完成,还需再加多少人将每个人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还需要增加1×25×20/(1×20)-20=25-20=5人。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4.练习八(1)》备课教案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4.练习八(1)》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44.练习八(1)》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和简单的乘法运算,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法则掌握不牢固,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效果有很大影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练习题,包括口算、笔算和应用题等多种类型。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视频等。
3.准备计算器、纸张、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呈现(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讲解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口算、笔算练习。
教师选取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第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和简单应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部分学生对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还不够清晰,对实际应用题的解答还不够熟练。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形变换,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4.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准备练习题、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教学材料。
2.教学环境:创设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准备黑板、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3.学生准备: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Chapter 1: Congruent Triangles1.n of Congruent Triangles: Two triangles that can completely overlap each other are called congruent triangles.When two triangles are congruent。
the vertices that overlap each other are called corresponding vertices。
the sides that overlap each other are called corresponding sides。
and the angles that overlap each other are called corresponding angles。
The side een two adjacent angles in a triangle is called the adjacent side。
and the angle formed by two sides that share a common endpoint in a triangle is called the included angle.A triangl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its congruent form through n。
n。
or n.2.n of Congruent TrianglesThe symbol "≌" is used to represent congruence。
which is read as "is congruent to"。
For example。
△ABC≌△DEF is read as "triangle ABC is congruent to triangle DEF".Note: When two congruent triangles are denot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
【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
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
疑难解析
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 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 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 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 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 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教具准备
四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 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 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 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 记作△ABC≌△DBC.
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角的度数. (∠AEC=30°,∠EAC=65°,∠ECA=85°)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4习题11.1第1,2,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反之, 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 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3.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1) (2)
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版数学八年级
上册
教案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 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重合了.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4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
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教学容
本节课主要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