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2)教学辅导四
现代汉语教学设计方案
![现代汉语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ab59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
2. 汉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等。
3. 汉语文化知识:汉字文化、成语典故、文学常识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语音:讲解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等基本概念,教授拼音方法,进行语音练习。
(2)词汇:讲解词性、词义、词组等基本概念,教授词汇学习方法,进行词汇练习。
(3)语法:讲解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句式等基本概念,教授语法分析方法,进行句子练习。
(4)修辞:讲解修辞手法、修辞效果等基本概念,教授修辞分析方法,进行修辞练习。
3. 汉语运用(1)听:播放汉语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提高听力水平。
(2)说: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读:阅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4)写: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汉语水平。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1abe9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2.png)
(1)词性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请用词性填空,完成以下句子:我()喜欢()吃苹果。
(2)请分析以下句子的成分:她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在公园里散步。
2.答案:
(1)名词;动词
(2)主语:她;谓语:穿着;宾语:花裙子;定语:漂亮的;状语:在公园里;补语:散步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语言要清晰、准确,语调要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记忆。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和练习的时间。
2.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时,适当延长讲解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消化吸收。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现代汉语》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现代汉语的词性与句子成分”。详细内容将包括词性的基本分类及各自特点,以及句子成分的识别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汉语词性的基本分类,了解各种词性的特点。
2.学会识别句子中的各种成分,能够正确运用。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句子构建能力。
二、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词性与句子成分的结合方式。深度上,要讲解清楚每个句子成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表现;广度上,要涵盖各种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典型用法,以便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现代汉语I》-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I》-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6c26b2f0508763230121253.png)
《现代汉语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6102课程名称:现代汉语I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5学分:3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本部分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概况、语音、文字、词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把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
本课程兼有工具课、理论课、实践课的性质。
This course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modern times. Lectures include the basic theories and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pronunciation, writing, vocabulary of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mphasis will be given to students’ 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史》和《古代汉语》等课程打下必要的语言背景基础。
大学现代汉语基础教案
![大学现代汉语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a52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5.png)
大学现代汉语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现代汉语基本知识,掌握基本语法规则,提高书写能力,掌握常用词汇和短语的应用,以说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掌握基本语法规则,学习常用词汇和短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实际应用。
四、课程内容1. 语音和音调(1)汉语音节和音节组合的基本构成;(2)四声及其变调规律;(3)汉语音节的拼读、听写。
2. 词汇(1)基本词汇表(名词、动词、形容词);(2)词类的简单介绍;(3)汉语词汇的构词法,如叠词法、形容词化、动词化等。
3. 语法(1)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2)使用“是”的句子;(3)问句和回答。
4. 书写和阅读(1)常用字的写法和笔顺;(2)常见短语的书写和解释;(3)理解常见文章和段落的意思。
五、教学方法1. 听说训练。
通过模仿、听故事、听音乐,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语音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2. 阅读练习。
通过阅读汉语文章、句子、短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词汇、语法和语言应用等方面的训练。
3. 交际练习。
通过讨论、演讲、问答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对汉语的理解。
4. 书写练习。
通过教学例子的写法和书写技巧,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加强词汇和语言应用方面的训练。
六、教学评价1. 书面测验。
通过各种练习,让学生在书面上展现他们的汉语水平,达到检测和评价的目的。
2. 口语测验。
通过口头练习和听力测试,让学生在口语方面展示他们的汉语水平。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汉语基础教程》或其他相关教材。
2. 辅助材料:汉语字典、学习笔记、录音设备等。
八、教学时间分配本课程建议分配40个学时,每节课1.5小时,共25节课。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置教学目标,加强听、说、读、写等练习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逐步建立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https://img.taocdn.com/s3/m/480687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c.png)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第一章:绪论1.1 现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介绍现代汉语的概念和范围分析现代汉语的特点,如语音、词汇、语法等1.2 现代汉语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现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和变化1.3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介绍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意义和目的分析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践和应用第二章:语音2.1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介绍现代汉语的音素和音节结构分析现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特点和分类2.2 语音的变调和异读介绍语音变调和异读的概念和原因分析语音变调和异读的规律和应用2.3 语音的记录和描写介绍语音记录和描写的方法和工具分析语音记录和描写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三章:词汇3.1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和分类介绍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和分类原则分析现代汉语词汇的实词和虚词的特点和用法3.2 词的构成和变化介绍词的构成和变化的方式和规则分析词的构成和变化的应用和语义变化3.3 词义和词义关系介绍词义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词义的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等第四章:语法4.1 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和成分分析现代汉语的词类、短语和句子的结构4.2 词类和词性介绍词类的分类和特点分析词性的判断和应用4.3 句子的类型和结构介绍句子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分析句子的构成和句型变化第五章:修辞5.1 修辞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修辞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修辞的目的和效果5.2 修辞手法和技巧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分析修辞手法的应用和表达效果5.3 修辞格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修辞格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修辞格的应用和表达效果第六章:语用学6.1 语用学的基本概念介绍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分析语用学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和重要性6.2 语境与语言理解介绍语境的概念和种类分析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和作用6.3 语用失误与语用策略介绍语用失误的原因和表现分析语用策略的种类和应用第七章:现代汉语方言7.1 方言与方言学介绍方言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方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7.2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与特点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方言的特点和差异7.3 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讨论方言与标准语的差异和关系分析方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和贡献第八章:现代汉语与文化8.1 语言与文化介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在文化传承和表达中的作用8.2 现代汉语中的文化元素介绍现代汉语中的文化元素,如成语、谚语等分析文化元素的意义和使用场合8.3 跨文化交际与现代汉语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现代汉语的使用和适应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现代汉语的语用问题和文化差异第九章:现代汉语教学法9.1 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介绍教学法的定义和原则分析教学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9.2 教学材料的选取与设计介绍教学材料的选取原则和标准分析教学材料的类型和设计方法9.3 教学评估与反馈介绍教学评估的方法和目的分析教学评估的结果和反馈的作用第十章:现代汉语教学实践10.1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介绍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设计的原则分析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的实践和效果10.2 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种类和实践分析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有效性和应用10.3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总结教学案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语音和词汇的教学: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对汉语的音节结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词汇的构成和变化有深入的理解。
《现代汉语下》教学指导大纲
![《现代汉语下》教学指导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dc46dc453610661fd9f4f4.png)
《现代汉语》(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现代汉语(下)课程英文名称MordenChinese(secondpart)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合用专业汉语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先修课程现代汉语(上)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教课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系统地讲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般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课程简介训练基本技术,培育和提升学生理解、剖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教课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建议教材黄柏荣、廖序东 .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 北京:高等教育第一版社, 2007[1] 邵敬敏 . 现代汉语通论 [M]. 上海:上海教育第一版参照资料社, 2001[2] 张斌 . 新编现代汉语 [M]. 上海:复旦大学第一版社,2002二、课程教课目的本课程语法部分系统地叙述现代汉语词类区分原则,各种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及其种类,剖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拥有鉴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种类,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修辞部分介绍修辞和语境,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的作用,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和规律,不停提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逐渐达到正确、鲜亮、生动、精华、连接、得体的要求。
三、理论教课内容与要求1绪论( 46学时)教课内容(1)语法概说(2)词类(实词)(3)词类(虚词)(4)短语(5)句法成分(6)单句(7)常有的句法失误要求程度基本掌握语法的两个含义,要点掌握语法的性质、语法单位的含义及其互相间的关系、理解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
掌握分类的依照、各种实词的意义、分类、语法特色。
要点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差别词等词类的意义、分类和语法特色。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设计(3篇)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e282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6.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2)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和特点;(3)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现代汉语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3)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语音知识: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声韵拼读等;2. 词汇知识:词的构成、词的类别、词义、词性等;3. 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句式变换等;4. 修辞知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5. 现代汉语应用: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交际应用等。
三、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现代汉语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3. 任务驱动法: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现代汉语;4.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课堂讲解(1)教师结合案例,讲解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任务驱动(1)教师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现代汉语教学实践(3篇)
![现代汉语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f292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a.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现代汉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交际、表达、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现代汉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现代汉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现代汉语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现代汉语教学内容1. 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语音辨析等。
2. 词汇:包括词语的构成、词义、词性、同义词、反义词等。
3. 语法:包括词法、句法、修辞等。
4. 阅读与写作: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文章鉴赏等。
5. 汉字:包括汉字的构成、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常用字等。
四、现代汉语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现代汉语知识。
3. 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 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现代汉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或学年末,通过考试、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4fb9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e.png)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课程简介《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通过对绪论、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的相关知识,提升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汉语规范化的认识,展示汉语所蕴含的汉文化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一)案例名称:推广普通话与民族文化自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推广普通话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解释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政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理解普通话在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1.绪论部分:介绍现代汉语概况、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强调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汉语拼音方案》在推广普通话中的关键作用。
2.案例分析:以“推广普通话打赢攻坚战——对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几点思考”为例,分析普通话在民族地区推广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普通话的重要性: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法定地位,以及普通话在协调社会生产生活关系、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增进各民族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实践: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介绍该地区通过制定政策、编译双语教材、开展双语培训等措施,大力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方法1.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利用线上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播放普通话推广视频、分享相关新闻报道等;线下课堂则注重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普通话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2.图片展示与讲授结合:通过图片展示普通话推广的成效,如民族地区群众学习普通话的场景、双语教学的成果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使用)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8a61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7.png)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使用)I 前言现代汉语是我校英语专业、英教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本课程以语言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根据高校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突出实用性,重点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着重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英语、英语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4学时。
四教材:《现代汉语通论精编》,上海教育出版社,邵敬敏,1版,2012年。
II 正文导论现代汉语概述一教学目的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二教学要求(一)了解现代汉语的性质(二)了解现代汉语的历史传统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教学内容(一)现代汉语的基本上属性(二)普通话的定义及其检测标准(三)书面语和口语形成的历史进程(四)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地位(五)现代汉语的三大变体: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和功能变体第一章语音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对传统的语音学和音位学有一定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听辨和构音能力;语言特征的分析和描写能力;各类语音单位结构的分析能力;语言的比较分析能力。
语言能力跟其他一些技能,它在获得过程中存在很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个特征。
现代汉语(下)课用教案
![现代汉语(下)课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d8697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9.png)
现代汉语(下)课⽤教案第三章⽂字是要注意同⾳词和多义词的复习按照研究者的⽬的分为:历史语法、描写语法、⽐较语法;按照研究者采⽤的⽅法分为: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成语法。
其他两删掉,不⽤了另外同义词和同⾳词也请⼤家注意复习第⼀节汉字概说教学⽬标:掌握⽂字的性质、发展历程;汉字的特点;汉字⾳义之间的关系;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汉字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汉字⾳义之间的关系;⽂字与语⾔的关系;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教学难点:⽂字的性质;汉字⾳义之间的关系;教具、教学素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法:讲授法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含义(⼀)“⽂”和“字”的区分:1.从本义上讲,“⽂”是指“错画也”;“字”是指“滋乳也”。
2.从汉字结构上讲,“⽂”是以类象形,“字”是“形声相益。
(⼆)“⽂字”的含义:“⽂字”⼀词有两个意思,⼀是指⼀个个的字,⼆是指记录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般都采⽤第⼆个定义,关于第⼆个定义⼜有⼴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义派”认为凡是⽤来传达某种信息,表达⼀种意思的符号,图形都可称为⽂字。
(也就是⼀切能传达信息的符号——包括记事符号和记⾔符号)“狭义派”认为只要⽤来记录某种语⾔的书写符号体系,具有固定的形、⾳、义。
(也就是说它是记⾔的符号,具有固定的语⾳、语义,它和语⾔或语⾔中的词语发⽣逐⼀对应的关系。
⼆、“⽂字家族”的简介:1.表形⽂字(⼜叫图画⽂字):圣书字、楔形⽂字——钉头字(丁头字)、玛雅⽂字。
优点是逼真,缺点是有很多的局限性。
2.表意⽂字——⽤图画间接地或图形的结合表⽰⼀定的事物。
汉字是典型的表意⽂字。
3.表⾳⽂字:也叫拼⾳⽂字,是⼀种⽤字母表⽰语⾳的⽂字。
它与声⾳发⽣直接联系,如a、b、c。
现在世界上⼤多数⽂字都是拼⾳⽂字,使⽤最为便利。
三、⽂字的性质:语⾔是⼈类最重要的交际性⼯具,⽽⽂字是⼈类交际最重要辅助性⼯具。
⽂字是依附于语⾔的。
《现代汉语》学习指导教程
![《现代汉语》学习指导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2d434d8aa00b52acfc7ca3e.png)
《现代汉语》学习指导《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一、“现代汉语”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讲授现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的系统基础知识和理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本课上课时数为80课时,1学期完成各部分课时大体分配如下:序论、文字12课时,词汇24课时,语法40课时,总复习4课时。
课时与课内练习时间的比例,一般应为3:1,授课与课外复习、练习的时间比例,不少于1:2。
三、“现代汉语”教学应当注意以下事项(一)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要贯彻执行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法令,加强规范化观念。
(二)教学中必须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把握重点和难点,精讲多练。
同时注意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运用。
把知识变为技能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现代汉语能力的要求。
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一、序论明确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语言。
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有关重要政策。
了解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和方法。
1.汉语、现代汉语,方言和普通话,普通话的形成2.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当前的任务;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3.“现代汉语”课程的目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二、汉字认识汉字的性质、特点,认识汉字发展的趋势。
掌握现行汉字正字法,正确使用汉字。
1.文字,汉字,现行汉字介绍《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汉字的性质、特点。
2.形声字的现状,形声字的优点与缺点。
3.汉字形体的演变,隶变,演变规律:简化、规范化。
4.汉字的结构系统:笔画、笔顺、偏旁、部件等,汉字的结构方式。
5.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6.正字法:规范汉字,《简化字总表》等政策文件;纠正错别字。
三、词汇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词语的特点,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1.语素及其类型2.词及词的不同类型,语素、词、字的关系及区别3.词义词义的性质,词义的发展,词义和语音形式,同音词。
《现代汉语(1)、(2)》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1)、(2)》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1365d7da26925c52cc5bf8f.png)
《现代汉语(1)、(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31003课程名称:《现代汉语》(1)、(2)总学时数:96(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开设,每学期48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研究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也是体现素质教育特色的一个窗口。
作为“龙头型”课程,本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其他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分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讲授绪论、语音、文字、词汇四部分,第二学期讲授语法和修辞两部分。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或进一步从事语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章。
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绪论部分讲授“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现代汉语概况,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要求学生能熟练的掌握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概况,明确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有关重要政策,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以及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和方法。
语音部分讲授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等,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牢固地掌握有关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分析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的方法及朗读的技巧,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概述,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使用规范汉字五部分。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汉字性质,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掌握汉字的结构(笔画、部件、造字法),认识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必要性,正确使用规范汉字,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18c1a7fab069dc502201d6.png)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法、语用等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循序渐进。
每节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综合性的、启发性的,它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使用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以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为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为辅,配合使用《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前者为编制音像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后者对《现代汉语通论》的重点、难点作了阐述,并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增补了一些内容。
另外还有与主教材相配套的《普通话教程》,指导学生进行语音发音、正音、辨音实践,消化教学内容。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本课程音像教材的使用主要是在语音部分,以播放录音为主要方式,辅以录音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音发音、正音、辨音技巧。
四、教学建议(一)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讲解知识时,多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分析实例时多联系学到的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
(二)现代汉语讲的是语言的断代的知识,有些内容的讲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历史发展,如声调、文字结构、词义,补充讲授应适当。
(三)启发学生多观察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事实,自觉地掌握语言规律。
(四)重点在分析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不在术语上纠缠。
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应以教材说法为准,切忌将个人观点或其它教材观点强加于学生,以免影响教学。
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其作用,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了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有明确的了解。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二(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二(词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c2149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b.png)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二(词的分类)第二、三节词的分类(上下)1.词类划分的标准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目的是说明句法结构的规律,指明词的用法。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给词分类只能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词类划分的标准历来有三种说法:意义;意义和功能;功能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二是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产生什么样的关系。
2.词类和词性词类和词性是两个概念:词类指称的对象是集体,指词性相同的一类词;词性指称的对象是个体,指类别相同的一个一个的词。
3.现代汉语的词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包括连词、介词、助词。
此外还有叹词和象声词,它们是比较特殊的词类,也归入虚词。
4.区分动词与形容词词的归类,难度最大的是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这里把动词与形容词作个比较:第一,“能带宾语的是动词”,“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
这区分动词与形容词的充分条件。
但根据这充分条件,只能确定“能带宾语的都是动词”,却不能说“不能带宾语的都是形容词”。
因为不及物动词也不能带宾语。
第二,能加“很”(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是形容词(其中一个语素有显示程度的作用,这个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但这个条件也不很充分,因为有的动词也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能带“很”),如动词“了解”就可以带“很”。
不过,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主要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动词,其他动词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所以,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加“很”)还是可以作为动词与形容词的一个辅助区别条件。
另外,还有一类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充当谓语,只能用来修饰名词,如“初级”、“西式”、“国营”、“主要”等,我们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
第三,动词与形容词都可以重叠,但动词重叠后表示“尝试”的意味,如“休息休息”;而形容词重叠表示某种程度,如“冷清――冷冷清清”表示程度的加强,“(个子)高――(个子)高高的”表示程度恰到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2)教学辅导四第六章语言运用第一节语言与交际一、语言运用与言语交际1、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存在于社会,社会依赖于语言。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什么是言语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言语行为的产品。
言语是个别的,具体的,属于个人的。
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言语交际的三要素:交际者、交际环境、交际工具(语言)。
二、交际角色1、什么是交际角色交际角色指交际者在交际中的身份和地位。
每个人的特定身份是由多重身份构成的综合体。
交际者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关系,并以某种身份并处于某种关系中同对方说话,这种身份和地位就构成了他的交际角色。
2、交际角色和语言运用(1)言语交际必须切合交际角色的身份。
如:(孔乙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孔乙己》)(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阿Q正传》)“一斤绍酒。
——菜?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我一面说给跟我上来的堂倌听,一面向后窗走……(《在酒楼上》)(2)针对不同的交际者,要恰当地使用称呼语。
如:群众甲长官。
战士老大爷,我们不兴叫长官,叫首长。
参谋长(紧接)叫同志。
(《智取威虎山》)可是闯王,我的李哥,如今嫂子同明远尚未回来,咱们的将士本来不多,又有许多染病不起,马上竖起大旗,能够不吃官军的亏么?(姚雪垠《李自成》)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说:“呵,闰土哥——你来了?……”接着我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
信是早收到了。
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地说。
(鲁迅《故乡》)(3)要恰当地使用反映不同交际者关系的词语。
如:扶养——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抚养——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赡养——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三、交际环境——语境1、什么是语境语境——言语环境,即客观存在的言语活动的环境。
2、语境的区分背景—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时代、地域、国家、民族、文化、宗教等)情景—听说关系及时间处所环境(交际者、交际目的、交际内容、交际场合等)句境—语内环境(篇章、语段、话题及上下文)3、语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1)规定了言语的含义。
(2)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
(3)有助于突出言语的表达效果。
言语交际必须注意切合语境。
(1)规定了言语的含义深——这里的水很深,大概有十几米深吧。
庭院深深深几许。
这篇课文的内容太深,不容易看懂。
感情浅,添一添;感情深,一口闷。
这画中的绿叶颜色着得太深,不好看。
夜深了,月亮也快落下去了。
昨天他的动人报告,给人的印象很深。
(2)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如:请问今年贵庚?您今年高寿?能告诉我您的芳龄吗?您多大年纪了?你今年几岁了?生活没有一个解,事业也没有一个解,一切问题都不是简单的一次函数,而是f(x),像对数图像,你可以无限接近,却永远不能穷尽。
(孟晓云《多思的年华——中学生心理学》)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这舞台上的角色。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3)有助于突出言语的表达效果但阿Q这回的回来,却大与先前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
天色将黑,他睡眼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穿的是新夹袄,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搭连,沉钿钿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
(鲁迅《阿Q正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鲁迅《孔乙己》)四、交际类型和语体(一)交际类型1、常见的交际类型(1)独白型——会话型(2)正式型——随意型(3)口头型——书面型2、交际类型的言语特点(1)独白型的特点:内容新鲜,能吸引对方。
(2)会话型:必须遵守合作原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美)格拉斯的会话原则:1)量的准则。
指所提供的信息量。
如:妈妈:暑假作业做完了吗?儿子:算术做完了。
2)的准则。
要求信息真实,不说假话、反话。
如:教师:贝鲁特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学生:是秘鲁的首都。
教师:那么罗马呢?学生:是罗马尼亚的首都。
记者招待会上。
记者:中国最近打下了美制U-2高空侦察机,请问是用的什么武器?是导弹吗?陈毅外长: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3)关系(相关)准则。
说话要切题,不能答非所问。
如:甲:有朋友了吗?乙:我们还是谈点别的问题罢。
4)方式准则。
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歧义。
如: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
操曰:“吕伯奢非我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搜至厨下,却见一猪欲杀。
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三国演义》第四回)(3)正式型: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词语精当,句子严密,口气庄重。
(4)随意型:话题灵活,语句活泼,口气随意。
(5)口头型: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调适宜。
(6)书面型:言语规范,恰切周密。
(二)语体及其类别语体是言语交际功能的体式。
1、事务语体——适宜于处理公私事务的一种语体。
言语平实朴素,简明扼要,不尚文采。
右列四条,全边区军民人等一律遵照,不得违背。
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
切切。
此布。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田同志:我们今天在你场吃过饭,每人只算两角钱,实在太少。
以六斤肉计每斤七角,即四元两角,还有其他饭菜,至少十元才公道。
除每人已给两角外,另补八元,请查收。
任何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核算制。
彭德怀(1966年)三月二十八日2、科技语体科技语体是适用于发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一种语体。
言语崇尚谨严。
从语法上讲,预处理程序控制行与语言的其他成份无关,它们可以出现在程序代码的任何地方(但宏替换和文件包含一般出现在文件的开头)。
预处理程序控制行的作用范围仅限于说明它们的那个文件,出了那个文件它们就失去了作用。
(《 C语言及其应用》)3、政论语体政论语体是适用于发表政治主张、思想观点的一种语体。
言语要求观点鲜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既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诸因素的制约,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既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语言文字现代化就是为中国现代化事业“通水”、“树木”,不仅需同步,而且要先行。
(《在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人民日报》1995年12月5日社论)4、文艺语体文艺语体是适用于文艺创作的一种语体。
言语要求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鲁达)提着醋钵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是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稍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水浒》第三回)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乱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终还没有来。
(鲁迅《社戏》)恩特骇然谢道:“各位误会则个,小的不谙足球也!”市长慈祥笑道:“想您老人家此三年中去了东方孔学礼仪之邦,学得如此谦逊!实在令人汗颜汗脚!”(王蒙《球星奇遇记》)第二节语言和信息一、语言运用和信息传递(一)语言是信息载体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即传递信息的代码。
言语交际是语言信息的传递过程。
这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二)信息传递的条件要求1、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共同的语言码。
2、编码和解码都必须保证语码和信息内容的统一。
3、传递中要保持信道畅通。
二、句子解释的因素(一)句内因素句内因素是句子本身的结构要素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包括:词义、语义、句法结构、语调、语气、口气等。
1、词义。
词的意义不同影响句子的解释。
如:杜鹃在树上歌唱——杜鹃在园中开放向前看——向钱看地下工作者(煤矿工人)——地下工作者(反特英雄)2、语义。
语义是语句结构中体现出来的意义。
如:他借了我三元钱。
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这是鲁迅的书。
他在路口看到过老王。
3、句法结构。
句法关系和结构层次常影响句子的解释。
1)结构关系。
如:我要炒鸡蛋。
谁要出租汽车?2)结构层次。
如:你的任务是写好书。
这是两个煤矿工人抢救国家财产的故事。
4、语调、语气和重音。
如:他是我们班的同学。
——他是我们班的同学?——他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班明天去黄山考察。
——你们班什么时候去黄山考察?——哪一班明天去黄山考察?——你们班明天去哪里考察?——你们班明天去黄山干吗?(二)句外因素句外因素是句子结构以外的影响句子意义的因素。
包括:指称意义、社会文化意义、联想意义、暗示意义、预设等。
1、指称意义(1)指称意义是词、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代表的具体内容。
如:一个希伯莱语教师发现自己的一双拖鞋忘在家里,于是派一位学生带着他写给妻子的便条去家里去拖鞋。
他在便条上写着:Send me your slippers with this boy.(2)指称意义不同于词义。
如:你—我—他(3)指称信息分已知信息(旧信息)和未知信息(新信息)。
如:苏州城外有座灵岩山,灵岩山上又座灵岩寺,灵岩寺建在吴宫旧址之上,寺内寺外至今还残存着许多吴宫遗址。
(戴庆钰《明山丽水江南》)(4)定指和不定指定指是说话人预料受话人能够确定某一词语所指对象。
不定指是说话人认为对方不能确定所指对象。
如:孙悟空大闹天宫。
正方形有四条边。
有一个字很难认,我把它写出来,请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