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一、《邓稼先》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②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③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④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⑤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⑥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⑦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⑧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⑨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题目中的“站起来了”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和自由。

2.文章②-⑤段,从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
内容上:概括1898年的历史。

结构上:照应题目中的“任人宰割”。

3.这段文字对于邓稼先有什么作用?
先概述这一百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一句改为“邓稼先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

一是原句与前文衔接一致;二是原句强调的是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他的人物品质和精神。

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化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问的内容。

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

2.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
向地壳寻求
..宝藏。

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当时对学术研究专注和求索的精神。

(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

这些成语或仿成语的结构,高度浓缩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情景。

另外,这些结构整齐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

3.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三、《黄河颂》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1.文章开头“望”字有何作用?
这个“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也有想象,条理清楚。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一句的理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这上面文字主要描写了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 请你写出一首关于黄河的古诗。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老山界》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选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星星、山峰、山谷、火堆。

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波涛在澎湃”连用比喻描写声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个排比式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的声响特点,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增强语势,使人的感受更加强烈。

同时运用以静称动的写法,更加渲染了山中的寂静。

3.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山间寂静的特点。

4.选段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突出了中心思想。

五、《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
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表现了我的惊喜与震撼。

2.“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别人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
朴实、善良、关爱孩子。

4.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情。

抒发了作者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

5.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鄙视到敬意。

六、《老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请指出选文记叙的要素。

时间:有一天地点:___“我”家门口___
人物:___“我”和老王_事件:___老王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_
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的“镶嵌”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不能。

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而用“站立”会让读者认为老王的身体较好。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这一句中的“强笑”能否换成“笑着”?为什么?
不能换。

“强笑”说明笑的不自然,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4.“可是我害怕的糊涂了”,作者为什么害怕?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因为老王身体瘦弱得让“我”害怕,他的病态使人害怕。

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

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

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

繁简有时牵涉到内容方面,意思无价值,甚至更坏,当然以不写为是。

内容还会引来其他性质的复杂问题,这里不管,只说用语。

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题里曾较详细地谈到,这里不能多说。

我的想法,值得重视的不是多用少用一两个字,而是应该少用而偏偏多用的这种热爱冗赘的心情,它扩张,无孔不入,就会成为风。

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

一个是
“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

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

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

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

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

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

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简洁”。

2.作者在第一段中举了哪两个例子?
“了”的用法和“太”的用法。

3.选文的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这”指代什么?
出现“叫做”和“叫作”的现象。

八、《驿路梨花》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
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

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间茅草屋。

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间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3.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
..
感动
..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

从那以后,常常
“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峰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

“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4.通读全文,拟写下联。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雷锋精神代代传
九、《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体会文章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作用?
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炫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2.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加点词的情味。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

“笑和嚷嚷”: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显得花儿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

3.结合语境,揣摩下列各句写景的精彩之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花喻为“瀑布”,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儿,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4.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5.联想题。

陈素琰在《<宗璞散文选集>序》中说:“花美在精神,精神要用人用心去感受的。

”请写出两句表现花之精神美的古诗文。

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十、《伟大的悲剧》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1.“1921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这句话渗透斯科特一行怎样的心情?“无比美丽的秘密”指的是什么?
急切、兴奋;指的是作为探险家首先抵达南极点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

2.为什么“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发现雪地上有一个小黑点,可能有人在这里树立了路标——挪威人已经先于他们到达。

十一、《太空一日》
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③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

估计在我之前
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④在这.种.情况
..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

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

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⑥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⑦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

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

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⑧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

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⑨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

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⑩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总领下文。

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这种情况”指代什么?
倒悬的错觉。

3.品析第⑧段中加点动词“趴”的表达效果。

“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舷窗听敲击声的动作,表现了“我”严谨的工作态度。

4.通读选段,拟写一个小标题,写在下面。

神秘的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