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倒置光学显微镜实验

合集下载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通过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结构,了解其形态、组织和功能。

本实验旨在探究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观察不同样本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首先需要检查显微镜的工作状态。

确保显微镜的光源正常,镜头清洁无污迹,并调整好目镜和物镜的焦距。

2. 样本制备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观察。

可以使用显微镜载玻片将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并滴加一滴显微镜油,以增强镜头与样本之间的接触。

3. 调整目镜将样本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将目镜调整到最佳观察位置。

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使得观察到的图像清晰可见。

4. 选择物镜根据所需的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物镜。

较低倍数的物镜适合观察较大的样本结构,而较高倍数的物镜则适合观察细小的细胞结构。

5. 调整物镜将选择好的物镜插入显微镜的物镜孔中,并通过旋转物镜转盘将物镜调整到最佳位置。

同时,通过调节焦距轮,使得样本图像再次清晰可见。

6. 观察样本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我们可以逐渐放大样本的细节。

可以使用显微镜的调焦手轮,或者通过移动载物台来调整焦距。

同时,可以通过旋转物镜转盘来切换不同的物镜,以获得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观察效果。

7. 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样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目镜上的刻度尺来测量样本的大小。

同时,可以使用显微镜上的摄像头将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注意事项:1.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避免镜头表面的指纹和污渍,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可以使用特制的镜头纸轻轻擦拭镜头表面。

2. 在调整焦距时,应该缓慢移动调焦手轮或载物台,避免快速转动导致样本移位或显微镜晃动。

3. 在更换物镜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物镜与样本或载物台的碰撞,以免损坏显微镜的零件。

4. 在观察样本时,应该保持耐心,并细心观察样本的不同区域。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报告

光学显微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

2.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细胞器,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对微小物体进行放大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胞、细胞器等微小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透镜将物体放大,使其在目镜中形成清晰的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口腔黏膜细胞、红细胞、酵母菌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油、酒精、擦镜纸等。

四、实验步骤1. 清洁显微镜,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

2.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将洋葱鳞片叶或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用镊子夹起,放入生理盐水中。

3. 用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材料上,避免产生气泡。

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高度,使材料位于视野中央。

5. 选择合适的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载玻片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6. 转动转换器,选择低倍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体像。

7.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体像更加清晰。

8. 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细胞器,记录观察结果。

9. 使用擦镜纸清洁显微镜镜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细胞: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明显,细胞质均匀,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2. 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呈扁平状,细胞质透明,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3. 口腔黏膜细胞:细胞呈圆形,细胞质透明,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4. 红细胞:呈圆形,无细胞核,细胞质呈红色。

5. 酵母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透明,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细胞器,我们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细胞功能和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洋葱鳞片叶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红细胞是红细胞,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了解了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掌握了其操作方法。

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

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分辨率;3.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生物组织,加深对细胞结构和生物组织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当物体放置在物镜的焦平面附近时,物镜将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位于目镜的焦平面附近,目镜再次放大该实像,形成最终的观察图像。

三、实验器材1. 光学显微镜一台;2. 10×物镜、40×物镜、100×物镜各一个;3. 载物台、载物片、盖玻片;4. 标本: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显微镜至水平状态;2. 将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用盖玻片覆盖标本;3. 将10×物镜对准载物台上的标本,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标本清晰;4. 观察标本的细胞结构和生物组织,记录观察结果;5. 换用40×物镜,重复步骤3和4,观察更细微的结构;6. 换用100×物镜,重复步骤3和4,观察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7. 记录观察结果,分析细胞结构和生物组织的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细胞:细胞呈长条形,细胞壁明显,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淀粉粒;2. 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呈扁平状,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内有丰富的细胞器;3. 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4. 生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了解了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分辨率。

在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生物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对细胞结构和生物组织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六、实验结论1.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有效的观察微小物体的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2. 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可以观察到不同层次的结构;3. 细胞结构和生物组织的观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现象。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3-2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15页
3.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 ,这由两类细菌细胞 壁结构和组成不一样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全部细菌都 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 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结协力。用乙醇脱色处理时,两 类细菌脱色效果是不一样。G+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 成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使细 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使得结晶紫— 碘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经洗脱和复染依然 保持初染剂蓝紫色。G-细菌则不一样,因为其细胞壁肽聚糖 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 细胞壁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比较轻易被洗脱出 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颜色。
总菌数 A 16104 B 32000A B(个 / ml) 5
4-3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4页
2. 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基础原理 美蓝是一个无毒性染料,它氧化型呈蓝色,
还原型是无色。用美蓝对酵母菌活细胞进行染 色时,因为细胞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含有较 强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变成无色 还原型。所以,含有还原能力酵母活细胞是无 色或淡蓝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衰老细胞则 呈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死细胞和活细胞进 行判别。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5页
四. 试验内容
1.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判别 (1) 在载玻片上加半滴美蓝染液,在染液上 滴一滴菌液。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 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盖在菌液上。
(2) 将标本片放3分钟后,先用低倍镜然后用 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依据颜

XDS-1B倒置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XDS-1B倒置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从眼前做起从眼前做起地电1. 用途XDS系列实验室倒置生物显微镜配备有特殊设计的长工作距离平场消色差物镜、长工作距离聚光镜和相衬装置,采用倒置式结构,因而特别适合于附着在培养皿底或悬浮在培养基中的活体观察,是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及微生物研究的必备仪器,在水质鉴定、食品检验、化学反应沉淀物和晶体结构分析等工作中亦可发挥巨大作用,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等诸多行业和部门。

2.规格2.1 物镜标记类别放大倍数数值孔径(N.A.)工作距离(mm)盖玻片厚度(mm)备注LWD PLAN 10/0.25LWD PLAN 25/0.40 LWD PLAN 40/0.60 长距平场消色差10⨯25⨯40⨯0.250.400.607.9531.5LWD PLAN ph 10/0.25 LWD PLAN ph 25/0.40 LWD PLAN ph 40/0.60 长距平场消色差负相衬10⨯25⨯40⨯0.250.400.607.9531.5 绿色标志2.2 目镜标记类别放大倍数焦距(mm) 视场直径(mm)附注WF10⨯广角目镜10⨯25 φ20(图一)XDS-1B型外形图(图二)XDS-1A型外形图4 使用(图四)主机底座图(图五)托臂板安装图4 使用(图七)双目镜组4.5 双手握左右目镜筒(7-2)相对转动,可在55-75mm范围内调整双目瞳距与观察者瞳距一致(双像重合)。

(图九)相衬装置4.10 相衬观察4.10.1对XDS-1型4.10.1.1 将环板片(9-1)插入聚光镜相应插孔中。

4.10.1.2 孔径光栏开至最大。

4.10.1.3 相应放大倍数的相衬物镜置入光路。

4.10.1.4 在一个目镜筒中换用对中目镜观察,调节对中目镜的视度调节圈(9-2),并稍调节聚光镜升降手轮,使环板上的亮圈和相板上的暗环成像同时清晰。

4.10.1.5 转动环板座调节螺钉(8-11),使环板和相板的中心重合。

光学显微技术与细胞显微测量实验

光学显微技术与细胞显微测量实验

2023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学号姓名成绩实验一:光学显微技术与细胞显微测量一.实验原理光镜的成像需要光束穿透被观察的样品,用于普通光镜的生物样品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组织处理并制成1~10微米的切片。

普通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先通过物镜进行第一次成像,物镜会将物体放大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这个实像再通过目镜进行第二次放大,最终形成一个倒立的虚像。

荧光显微镜利用短波波长,激发样品,使其产生荧光,通过放大系统放大后,看到的不是样品的本色,而是其荧光。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荧光显微镜会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这些物质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激发时,会发出荧光。

当被观察的样本被这种荧光染料处理后,在显微镜下用特定波长的光进行照射,样本中的荧光染料就会吸收光的能量并发出荧光。

二.实验器材普通光镜44台(两间实验室)、荧光显微镜4台(每间实验室2台)、倒置显微镜4台(每间实验室2台)、小剪、小镊、小刀、牙签、吸管、手套、载玻片、盖玻片、移液器、黄白枪头、擦镜纸、面巾纸三.实验试剂教学标本片:人血标本44片、鸡血标本44片、镜台测微尺44片、目镜测微尺44片、AO 染液(0.1mg/ mL )1.5mLx4支、碘液10mLx4瓶四.实验步骤显微测量的步骤:1.抽出目镜,旋下接目透镜,将目微尺放到目镜光阑上(刻度一面朝下),再将透镜旋上。

2.将台尺置于载物台,用低倍镜将台微尺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用测量细胞时所用物镜,调焦,使刻度清楚。

3.转动目镜,使目微尺与台微尺的刻度平行,再使目微尺上某段两端的刻线与台微尺刻线重合,读出两端重合线间,目微尺和台微尺各多少格。

4.计算选定物镜下,目微尺每格实际长度(μm ):目微尺每格长度=台微尺格数/目微尺格数x10μm5.取下台尺,换上细胞标本,用目微尺测量细胞大小。

先用目尺测出佰放:数,再每格长度。

每种细胞测量5-10个(不同视野),计算均值。

倒置显微镜的使用

倒置显微镜的使用

7. 调焦
1)将样品放置载物台中。 2)转动同轴粗微调旋钮,将标本对好焦。
8. 聚光器中心调节
1)确信10X 物镜在光路中。 2)将“视场光阑调节杆”降低直到能从目镜看到视场光 阑像。 3)转动“聚光器调焦钮”升降聚光器,使视场光阑像清 晰地成象在标本面上。 4)转动两个“聚光器中心调节螺钉”,使视场光阑像在 视场中心。 5)更换40X 物镜。 6)调节“视场光阑调节杆”,使视场光阑的象与视场大 致相同。 7)转动两个“聚光器中心调节螺钉”,使视场光阑像在 视场正中。
C: 聚光器再聚焦制动器 E: 聚光器固定螺钉
B: 滤色片滑片
D: 聚光器调焦旋钮 F: 聚光器安装定位孔
G: 聚光器安装定位槽
I: 聚光器调中螺钉 M: 灯室盖指紧螺钉 O: 聚光器支架指紧螺钉
H: 聚光器转动指紧螺钉
J: 聚光器安装(可转动)支架 L: 灯室固定螺钉 N: 聚光器支架(可移动) P: 灯室线
9. 进行观察
1)选择要使用的物镜 2)移动系统聚光器上的“孔径光阑调节杆”, 使孔径为物镜数值孔径的70-80%。(“把目 镜筒转盘”设到<B>位置,转动勃氏镜调焦 螺钉使其聚焦,当观察到物镜的出瞳和孔径光 栏的象时,调节其大小。) 3)调节“视场光阑调节杆”使视场光阑像与视 场相大致相同。 4)把透射照明器里的“ND 减光片”进入或退出 光路以调节视场亮度。
1. 操作之前要求:
(1)检查荧光装置的工作时间,如荧光灯 的工作时间超过使用寿命,应予以更换。 (2)使用物荧光载波片 (3)每次使用之间必须间隔20分钟。
2. 用明场找到视野。 3. 关闭明场光源,打开荧光电源预热5分 钟。 4. 开启荧光盘,并根据要求选择荧光通道。 5. 激发荧光发生器,打开光闸,即可进行 观察。

倒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图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光学显微镜的设计和制作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注重实用性和多功能方面的改进。

在装配设计上趋于采用组合方式,集普通光镜加相差、荧光、暗视野、DIC、摄影装置于一体,从而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同样倒置显微镜也结合其他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些:莱卡倒置显微镜.MC006-5XB-PC金相显微镜主要用于鉴定和分析金属内部结构组织,它是金属学研究金相的重要仪器,是工业部门鉴定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该仪器配用摄像装置,可摄取金相图谱,并对图谱进行测量分析,对图像进行编辑、输出、存储、管理等功能。

XDS-200倒置显微镜是一种载物台在物镜上面的生物显微镜,由于配有长工作距离的聚光镜,长工作距离平场消色差物镜及相衬装置,故可使用各种培养皿和培养瓶,特别适用于对活体细胞和组织,流质,沉淀物等进行显微研究,该仪器可供科研,高校,医疗,防疫,农牧等部门使用。

XDS-200C电脑型倒置显微镜是将精锐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先进的光电转换技术、尖端的计算机成像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开发研制成功的一项高科技产品。

既可人工观察显微图像,又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很方便地适时观察显微图像,并可随时捕捉记录观察图片,从而对观察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等,还可以保存或打印出高像素图像照片。

4XBC电脑型双目倒置金相显微镜是将精锐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先进的光电转换技术、尖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开发研制成功的一项高科技产品。

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很方便地观察金相图像,从而对金相图谱进行分分析,评级等对图片进行输出、打印。

显微镜成像清晰,视野宽广,整体设计符合人机功能,适合长时间操作。

可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或实验室进行铸件质量的鉴定。

原材料的检验或对材料处理后金相组织的研究分析等工作。

本仪器是系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由于试样被观察表面与工作台表面重合,因此与试样高度无关,便用方便,仪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大方,仪器底座支承面积较大,弯臂坚固,使仪器的重心较低安放平稳可靠,由于目镜与支承面呈45度倾斜,使观察舒适。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第一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

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

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

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

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

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

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有标本移动器,转动螺旋可以使标本前后和左右移动。

有些标本移动器上刻有标尺,可指示标本的位置,便于重复观察。

(6)调节器:调节器又称调焦装置,由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组成,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

粗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10mm,细调螺旋转动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0.1mm。

图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 镜座2. 镜臂3. 镜筒4. 转换器5. 载物台6. 压片夹7. 标本移动器8. 粗调螺旋9. 细调螺旋 10. 目镜 11. 物镜 12. 虹彩光阑(光圈)13. 聚光器14. 反光镜2、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

(1)目镜:它的功能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

倒置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倒置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倒置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倒置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显微镜,其原理是利用荧光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后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观察样品。

相对于传统的正立显微镜,倒置荧光显微镜具有更大的工作距离和深度,适用于观察厚度较大的样品或三维细胞培养。

倒置荧光显微镜的构造与正立显微镜有所不同。

它的光学系由凹透镜、凹透镜、过渡镜和目镜组成。

样品被放置在显微镜的下方,光线通过凹透镜透射到样品上方,然后由目镜观察。

这种布局使得样品可以直接放置在培养皿、培养瓶或光学盖玻片上,方便地观察细胞培养、组织切片和活体显微镜的实验等。

倒置荧光显微镜的关键原理是荧光物质的激发和发射。

荧光物质是一类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下吸收能量并向高能级跃迁,然后通过非辐射跃迁的方式释放出低能级的光子的化合物。

荧光物质通常具有特定的激发波长和特征的发射光谱。

这种特性使得荧光物质可以被用来标记特定的生物分子或结构,并通过显微镜观察。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中,激发光从灯源通过滤光片和凸透镜聚焦到样品上方。

被标记的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荧光物质会吸收激发光并发出发射光。

这些发射光通过物镜的凹透镜透射后经过过渡镜,再从目镜观察。

过渡镜的作用是将发射光和激发光进行分离,以避免激发光进入目镜。

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滤光片,只有发射光可以通过,从而进一步加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倒置荧光显微镜还具有荧光激发区域广、检测极限低、对光线入射角不敏感等优点。

由于光线入射于样品下方,所以样品的厚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较小。

这也使得倒置荧光显微镜特别适合观察厚度较大的样品,如多层细胞、培养组织和活体标本。

此外,倒置荧光显微镜还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细胞动力学研究、组织工程和生物物理学等领域。

总之,倒置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物质的激发和发射原理来观察特定标记的样品。

通过合适的激发光源、滤光片和过渡镜,可以将发射光和激发光进行分离,从而获得清晰的荧光显微图片。

倒置荧光显微镜具有工作距离长、适用于厚度较大的样品以及对光线入射角不敏感等特点,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显微镜。

细胞观察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pt培训课件

细胞观察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pt培训课件

实时观察
倒置相差显微镜不仅可以用于观察细胞,还可以进行样品制备、培养、操作等实验操作,具有很高的多功能性。
多功能性
02
细胞观察倒置相差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贴壁细胞
将细胞接种至培养皿或培养板中,待细胞生长至汇合度约70%-80%时进行观察。
悬浮细胞
将细胞接种至适当的培养基中,轻轻摇动培养基以避免细胞沉淀,待细胞生长至汇合度约70%-80%时进行观察。
应用拓展与未来展望
环境监测领域
02
倒置相差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和监测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科研领域
03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倒置相差显微镜将成为科研人员的重要工具,例如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材料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06
细胞观察倒置相差显微镜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
细胞活性检测不准确
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相互验证,如MTT法和CCK-8法等,提高检测准确性。
倒置相差显微镜操作不熟练
加强培训和实践操作,熟悉显微镜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
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干涉图中的明暗区域代表了样品的不同特征,如细胞的边界和内部结构。
倒置相差显微镜的特点
倒置相差显微镜具有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细节和结构。
高分辨率
由于倒置相差显微镜采用倒置设计,可以方便地观察活细胞和组织,无需进行样品制备和染色等步骤。
观察活细胞
倒置相差显微镜可以实时观察细胞的变化和运动,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增强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将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自动聚焦、自动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功能,从而提高观察的效率和准确性。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微生物形态观察》标准实验报告适用专业:环境工程江苏大学生物与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2021年8 月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和保养方法。

2. 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测。

二、实验要求1.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听从指导教师安排;2.认真听讲,不懂就问;3.完成实验报告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光学显微镜、擦镜纸、香柏油或液体石蜡、二甲苯2.微生物示范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四、显微镜的结构、光学原理及其操作方法(一)显微镜的结构和光学原理显微镜分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1.机械装置(1)镜筒: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接转换器。

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

单筒有直立式(长度为160mm)和后倾斜式(倾斜45°)。

双筒全是倾斜式的,其中一个筒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两眼视力不同者调节使用。

两筒之间可调距离,以适应两眼宽度不同者调节使用。

(2)转换器:转换器装在镜筒的下方,其上有3个孔,有的有4个或5个孔。

不同规格的物镜分别安装在各孔上。

(3)载物台:戴物台为方形(多数)和圆形的平台,中央有一光孔,孔的两侧各装1个夹片,载物台上还有移动器(其上有刻度标尺),可纵向和横向移动,移动器的作用是夹住和移动标本用。

(4)镜臂:镜臂支撑镜筒、载物台、聚光器和调节器。

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可改变倾斜度)两种。

(5)镜座:镜座为马蹄形,支撑整台显微镜,其上有反光镜。

(6)调节器:调节器包括大、小螺旋调节器(调焦距)各一个。

可调节物镜和所需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调节器有装在镜臂上方或下方的两种,装在镜上方的是通过升降镜臂来调焦距,装在镜臂下方的是通过升降载物台来调焦距,新式显微镜多半装在镜臂的下方。

2.光学系统及其光学原理(1)目镜:每台显微镜备有3个不同规格的目镜,例如,5倍(5×)、10倍(10×)和15倍(15×),高级显微镜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20倍(20×)的。

光学显微镜在高中生物实验的应用与常用技巧

光学显微镜在高中生物实验的应用与常用技巧

光学显微镜在高中生物实验的应用与常用技巧作者:丁俊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5期摘要: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科学之一,具有较为突出的实验科学特性,高中生物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教学内容,其中光学显微镜在这些实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技巧,不仅对于学生掌握实验对象的生物组成、组织结构具有明确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光学显微镜相关光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本文对光学显微镜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和常用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光学显微镜;高中生物实验;应用0 引言教学仪器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其可以将奇妙的生物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师生共同探索生物的奥秘[1]。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概念和新技术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光学显微镜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显微世界,为学生学习生物相关知识提供了极大便利。

1 显微镜的分类、原理与结构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宏观上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个大类,根据不同应用和组成可以细分成数十种,常规光学显微镜可以观测到的分辨绿最小极限达0.2微米,电子显微镜则能看到更小的物体,分辨率的最小极限可以达到0.2纳米左右,高中阶段,主要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生物实验观察。

“结构是功能的载体”,要想准确了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有效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事先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通常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包括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其中机械系统主要由镜筒、遮光器、压片夹、载物台、细(粗)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座等组成;光学系统由反光镜或调光灯、物镜、目镜等组成。

图1为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其中物镜的作用是让被观察物体形成方法倒立的实像,而目镜的作用是再一次放大物镜所成的实像,使其成为虚像。

XDS-1B倒置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XDS-1B倒置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从眼前做起XDS-1系列倒置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渝食药监械生产许20060009号医疗器械注册号:渝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20106号产品标准:YZB/ 渝0048-2007;GB/T2985-2008页脚内容0页脚内容1XDS-1系列倒置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申明:此说明书中内容,如产品因技术改进发生变更,恕不预告,敬请客户谅解!从眼前做起请珍惜您周围的环境,杜绝可以避免的污染,在您使用XDS-1系列倒置生物显微镜之前,请您仔细地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它可以指导您正确使用,免除错误操作造成仪器页脚内容2地 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沪渝村82号 电 话:(023)67959666 68287856 传 真:(023)68283256 网 址:http//: 邮 编:400712生产地址:重庆北碚歇马(重庆光学仪器厂)目 录1. 用途 (1)2. 规格............................................................1 3. 安装 (3)4.使用 (5)5.维护保养 (7)6.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9)7.标准配套表 (10)页脚内容310 25 4010 25 40WF101020 WF161614 S 559.5 S 6.3 6.37.6 S0.650.65DZ 1111PF1017.4 102.3 总放大倍数物镜总放大倍数目镜1254观察WF 10(φ20)100250400 WF 16(φ14)160400640摄影S 55125200S 6.3631582522.4 载物台纵横方向行程50mm×75mm,刻尺格值1mm,2.7粗微调焦组粗微调焦手轮同轴安装,粗动行程10mm,微动手轮格值0.002mm。

2.8双目瞳距调节范围55~75mm.2.9 摄影幅面24mm36mm.2.10 摄像装置选配2.11 电源输入: 220V50Hz (或110V60Hz)保险丝管: 520 1A游标格值0.1mm。

尼康TE2000-U倒置显微镜使用操作说明

尼康TE2000-U倒置显微镜使用操作说明

荧光( ) 荧光(E)显微术
适用于本身属于或被染色后形成荧光体的样品。 荧光体在一定波长光(紫外或可见)的激发下 发光(即荧光,波长长于激发光)。需配荧光 附件和滤光器等。前者主件为激发光源,一般 分汞灯系统和卤灯系统,汞灯既适用于紫外光 激发也适用于可见光激发,且能量较高;后者 只适用于可见光激发。(此处插入拍摄图片)
关键点:将有ph 标记的物镜与物镜相同 ph 标记的聚光器模块一起送入光路,在 进行显微术前,校正(对中)物镜里的相差 板及聚光器模块里的环形光阑。
1. 用明视场(BF)显微术对样品聚焦。 用明视场( )显微术对样品聚焦。 2. 相差观察时对显微镜的调整。 相差观察时对显微镜的调整。
1) 将ph 物镜转入光路。 2) 转动“聚光器转盘”,使其与在光路中 的物镜(步骤1中所安置的)具有相同的ph 标记。 3) 向右转动聚光器上的“孔径光阑调节 杆”,完全打开孔径光阑。
1. 复位 1) 逆时针转动,松开透射照明器中的 “聚光器再聚焦指紧螺钉”。 2) 把“目镜筒转盘”设置到<O>位。 3) 把显微镜右侧的“中间放大倍数刻度 盘”打到<1X>。 4) 逆时针转动,松开显微镜右侧粗⁄微调 旋钮后面的“物镜再聚焦定位环”
2. 打开透射照明器 1) 把电源后部的“外部开关”打到开的 位置; 2) 把电源“电源开关”打开。(把开关拨 至│); 3) 按下显微镜左侧的“照明器开关”接 通灯泡。
5. 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进行观察
1) 把所需放大倍数的相差物镜移入光路。 2) 转动“聚光器转盘”,使其与在光路上 物镜(步骤1中所安置的)具有相同的ph 标记。 3) 调节放入光路中的环形光阑中心。(见程 序3)
6. 更换样品 利用使用显微镜主机上的“物镜再聚焦 定位环”,透射照明器上的“倾斜”装 置及“聚光器再聚焦指紧螺钉”,可容 易更换样品。 7. 显微镜操作结束后与明视场显微术步骤 相同。 相同。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掌握显微镜维护的基本知识。

2. 初步掌握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1. 材料:羊毛装片、血涂片、字母装片、兔脊神经节切片。

2. 器材: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

[实验内容与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

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

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

(一)机械装置1. 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

2. 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

3. 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

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否则显微镜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ss倒。

4. 调节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节器 (大螺旋)和细调节器(小螺旋)两种。

粗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作较快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适于低倍镜观察时调焦。

细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使用于在低倍镜下用粗调节器找到物体后,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藉以对物体不同层次、深度的结构做细致地观察。

5. 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

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

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而镜筒倾斜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角,在镜筒中装有使光线转折45°的棱镜;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式的。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技术和单层扁平上皮的观察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技术和单层扁平上皮的观察

角 化 的 复 层 扁 平 上 皮 ( 表 皮 )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
复层扁平上皮(角膜)
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
变移上皮光镜图(膀胱空虚状态)
变移上皮光镜图(膀胱扩张状态)
五.作 业 1、使用显微镜应注意哪些事项? 2、绘制单层扁平上皮结构图。 3、单层上皮分为哪几种?
(4)调焦 光线对好后,将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 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被检物体对准镜台孔正中, 用标本移动器上的压片夹卡紧,然后调焦。转动粗 调焦螺旋调节镜台与物镜间的距离,从侧面注视, 以二者间距离5mm为度。然后自目镜观察,慢慢转 动粗调焦螺旋,同时移动标本移动器,直到基本看 清标本物像。 (5)低倍镜观察 用粗调焦螺旋调焦后,再轻轻转 动细调焦螺旋,以便得到清晰的物像。如果观察的 目标不在视野中央,可调节标本移动器,使之恰好 位于视野中央。★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的 关系如何?若光线不适,可拨动可变光阑的操纵杆, 调节光线至适宜。
(7)油镜观察 转动粗调焦螺旋,使物镜与 镜台保持一定距离。滴1滴香柏油于玻片标本 待观察的区域上,将油镜头转至工作位置, 眼睛从侧面注视,转动粗调焦螺旋,直至油 镜头浸没于香柏油内,几乎与载玻片相接触, 但不能相碰。然后从目镜中观察,用粗调焦 螺旋极其缓慢地向上调节至出现物像为止, ★注意勿将粗调焦螺旋转动方向搞反了,以 免油镜头与载玻片相碰而损坏了镜头及玻片。 再用细调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此时还应适 当增加光的亮度。
四. 上皮组织的观察
单层扁平上皮光镜图 (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
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壁层)
单层扁平上皮(血管内皮)
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
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八生物倒置光学显微镜实验【引言】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遂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17世纪中叶,英国的胡克和荷兰的列文胡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

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九台保存至今。

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

1827年阿米奇第一个采用了浸液物镜。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显微观察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他为此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古典的光学显微镜只是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元件的组合,它以人眼作为接收器来观察放大的像。

后来在显微镜中加入了摄影装置,以感光胶片作为可以记录和存储的接收器。

现代又普遍采用光电元件、电视摄象管和电荷耦合器等作为显微镜的接收器,配以微型电子计算机后构成完整的图象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实验目的】①学习和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②学习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标尺和溶液中μm量级的聚苯乙烯小球,并利用软件采集图像作处理。

③利用磁镊系统观察记录并分析DNA长度与磁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仪器】光学倒置显微镜,载玻片,标尺,修饰有DNA分子的样品槽,三维手动微操纵仪,磁铁【实验原理】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

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物体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

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A'B'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

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

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图1. 显微镜成像原理。

2.显微镜的几个基本概念2.1分辨率(分辨距离):显微镜能分辨的最小距离,用D 表示。

D=0.61/ n sin λα ;D :分辨率 λ:光波的波长 n:介质折射率 α:物镜镜口角的一半在明视距离(25cm )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 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 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

显微镜的分辨率越小,即表示它的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它的性能越好。

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

2.2孔径角:由标本上一点发出的进入物镜最边缘光线L 和进入物镜中心光线OA 之间的夹角α;称为孔径角。

2.3数值孔径:令NA = n sin α⋅, 叫物镜的数值孔径。

数值孔径与显微镜的分辨率有密切关系, NA 越大,分辨率越高。

介质折射率n 代表了该媒质的光密度,如玻璃和空气(即光的传播速度)。

一般情况下,在物镜和样品之间为空气,其折射率约为1。

在样品和物镜之间以油替代空气的一类特别的透镜称为油镜,油镜所用的浸油折射率约为1.5, 因此使用油镜可以提高分辨率。

最大的数值孔径一般是1.2—1.4。

2.4放大率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和实际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叫显微镜的放大率或放大倍数。

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主要由物镜、镜筒长度、目镜所决定。

适合的放大倍数决定于物镜的数值孔径,一船应为数值孔径的500――1000倍。

2.5焦点深度一般物镜成象时并不仅仅只成一个平面,而是上下一定范围内都能看清楚,超出这段距离的物体就模糊不清。

这段距离位于显微镜焦点的上下很小的范围之内。

这段距离的上下限叫焦点深度。

焦深随物镜倍率增加而减小,越是高倍的物镜焦深越短。

对于显微摄影,如果需要焦深较大的效果,则可以选择同倍率下NA较小的物镜或使用带光阑的物镜,减小NA值。

2.6视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的一定范围叫视野。

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小的时候所能看到的标本的范围大,而总放大率愈大所能看到的标本的局部愈小。

所以说视野与显微镜的总放大率成反比。

在同一总放大率的条件下视野也可有大小差别。

这种差别决定于目镜的某些性能。

首先目镜的视场光栏的直径是最主要的条件。

视场光栏的直径叫目镜的视场数值.2.7工作距离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物镜数值孔径一定的情况下,工作距离短孔径角则大。

数值孔径大的高倍物镜,其工作距离小。

【实验装置】光学显微镜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3.光学部分(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磁镊装置整个装置建立在一倒置显微镜(Nikon-TE2000U)上。

样品池由两片载玻片夹住一片侧面抛光的盖玻片并用玻璃胶密封构成。

上面载玻片上面钻有两个1 mm 大小的小孔,玻璃管从小孔中接出并与硅胶管相连,一根硅胶管连接微注射泵,另一根接样品溶液。

通过调节微注射泵的流速和拉伸方式,可以使样品进入或流出样品池(图2A)。

一端带有磁球而另一端带有地高辛的DNA溶液引入后可通过地高辛和抗地高辛之间的特异结合,连接在铺好抗地高辛的抛光盖玻片侧壁上,形成如图2B所示结构。

样品池一侧有安装在手动微操纵仪的永磁铁,通过吸引磁球对DNA施加拉力。

可以通过改变永磁铁的位置来改变磁力大小。

样品池内显微镜成像通过外接CCD 每秒25帧成像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主机上安装的图像采集卡并录像保存视频供分析(图2C )。

磁球在焦平面x 方向的运动相当于一个阻尼摆运动。

热涨落倾向于让小球偏离平衡位置δx,导致了x 方向回复力θFsin F x =与之抗衡,这里θ为摆偏离平衡位置夹角,F 为垂直于x 方向的外力.由于θ较小,L /x sin δθθ=≈,于是有F x ≈F δx/<L>=k x δx,其中<L>为DNA 的末端距长度即磁球到侧壁的距离,k x =F/<L>,是该阻尼摆的有效劲度.这样摆的小角度的x 方向运动可以看作一维谐振子运动,其能量等于k x < δx 2>/2,而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小球在垂直磁场方向即x 方向自由度上的能量为K B T/2,这样K B T/2= k x < δx 2>/2= F< δx 2>/(2<L>),得到:2/B F K T L x δ=, (1)其中K B 为波尔兹曼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 δx 2>为磁球布朗运动X 方向的均方差。

磁球的运动轨迹利用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自相关算法程序分析采集的视频得到。

这样δx 和〈L 〉可以通过图像分析直接得到并通过上式求得外力大小。

图2. A)样品池设计;B)实验设计;C)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1.显微镜使用实验时先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 6~7 cm 左右。

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在载物台上放上标尺,先用10倍物镜观察,使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