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安徽宣城宁国市姓氏人口统计及部分姓氏源流
宣姓氏的研究报告
宣姓氏的研究报告摘要宣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本文通过对宣姓氏的历史、起源、分布、人口统计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对宣姓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宣姓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宣姓氏的源流和发展,为深入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1. 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姓氏文化传承非常丰富的国家,姓氏是中国人的重要身份标识。
宣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广泛。
对宣姓氏的研究,可以探讨中国姓氏文化的历史背景,了解宣姓氏的起源及其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变迁。
2. 宣姓的历史起源宣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和西周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宣姓最早出现在河南一带的古代文化遗址中。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宣姓也有早期的记载,例如《左传》和《史记》中都提到了宣姓。
3. 宣姓的人口统计与分布根据中国现代文献的统计数据,宣姓人口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居中,大约占据姓氏总人口的5%左右。
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宣姓人口的分布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宣姓人口较为集中。
4. 宣姓的文化特征宣姓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姓氏往往与家族、血缘、信仰等相关联。
宣姓也有自己的家族文化和信仰体系,例如一些宣姓家族会举办世祖大典和宗祠宣讲活动,以弘扬家族传统和文化。
5. 宣姓的变迁与现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宣姓在人口数量和分布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方面,宣姓的人口规模有所增加,新生儿中取宣姓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宣姓的分布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一些宣姓的后裔已经迁移到了其他地区。
6. 结论通过对宣姓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宣姓的历史起源、人口统计、分布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宣姓作为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在中国姓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研究宣姓,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同时,这个研究还为中国姓氏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基础。
何氏家族——人口、名人、分布、迁徙、发展史
何氏家族——人口、名人、分布、迁徙、发展史何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六百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强,族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
何氏最早的发源在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两地,而这两个地方及及邻省山东、河南境内何氏人家也很多。
其后,在山东的东海,安徽的庐江、合肥,河南的淮阳及四川的郫县,何氏均为当地望族。
何氏在早期主要分布于江淮流域及江淮流域以北地区。
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何氏由江淮迁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从而形成以中国北方为主要繁衍地带的局面。
在这一时期,何氏逐渐繁衍壮大,且形成了庐江、陈郡、东海三大郡望,在政治上与文化上出现大量高官与名人,终使何氏成为名门望族,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由于“永嘉之乱”,何氏在晋朝开始南迁,成为“入闽八姓”之一。
在隋、唐时期,何氏在中国南北地区均得以巨大发展。
尤其以南方各地繁衍为盛。
在此时期,何氏族人在各个领域均出现了十分突出的人物,同时也显示出其聪明才智。
同时,何氏在唐朝中期再次大举入迁福建,使何氏得以继续发展。
宋元时期,何氏由于身处南方且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也使其成为当时更大的望族,此间人才辈出,进士及第者不可胜数,忠义之士也屡屡出现,忠义爱国成为何氏当时的历史特色。
但到了元朝,何氏有成就的文人逐渐增多,从而文名掩蔽了政声,出现了何氏人一辈子不求闻达显要的现象。
明、清时代,何氏的发展自北向南大规模快速推进,且出现了不少钟鸣鼎食之家和世代簪缨之族,出现了何氏文化兴盛,专门人才众多,涉及领域广泛之现象,家族逐渐壮大,从而遍布于全国各地。
在当今,何氏在南方各省区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1%以上,而在北方省区中仅占0.5%,人口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汉族何氏人口的44%。
何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占全国人口的1.2%。
宣城梅氏
◇宣城梅氏前言宣城的名门望族——梅氏家族是由宋至清皖南地区最为显赫、独特的世家大族之一,其学术成就在世界范围都有深远影响。
《宣城梅氏》一书的编纂,目的在于以原始翔实的家族史料展现宣城梅氏家族的博大精深。
因史料的排列可能缺乏明显的线索,所以前言部分就宣城梅氏家族的性质、成因、根底、内涵、特色五个方面做一点概括的介绍。
性质宣城梅氏,是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化的统一体,是在宣城这一特定文化地域内产生的姓氏家族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华夏辽阔的疆域之内,就曾相继出现了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文化、楚文化、越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等各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而宣城,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关中河洛地带的衣冠名士为避战乱,南渡长江,侨居于此,首开宣城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脉源远流长,是江南乃至全国文化中心之一。
宣城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
自汉代至晚清的数千年中,历代知名的文化人几乎都在宣城留下足迹,并有大量作品传世。
如郭璞、范晔、江淹、谢朓、孟浩然、王维、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沈括、陆游、杨万里、文天祥、汤显祖、石涛等等。
作为江南“文风昌盛诗人地”、“历代名人人文荟萃地”,宣城浓厚的文化氛围更离不开本地人才的营造构建。
如刘长卿、梅尧臣、吴潜、贡师泰、沈懋学、梅鼎祚、施闰章、梅文鼎等。
地域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有赖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演化。
但由于自然地理有其特强的稳定性,其演化变迁相对缓慢,所以,地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行程中的发展推进,主要附丽于人文地理的更变。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社会精英的倡导、强大家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每一姓氏都有自己专门的家族生命史。
在古人看来,姓氏是表明自己血统所出的血缘标志,每一个姓氏都拥有自己的血缘先祖,醒目地表示了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
宁国惊现南宋时期祁门王氏族谱
宁国惊现南宋时期祁门王氏族谱本帖最后由高原风景美于 2014-7-22 21:08 编辑宁国惊现南宋时期祁门王氏族谱高生元我的一位朋友最近获得《祁门王氏族谱》一卷,望给于整理。
谱外框高34cm,宽24cm;内框高25cm,宽20cm。
该谱是手写稿,多页破残,全卷64页(含空白页)。
一、族谱内容(一)谱存序文三篇。
第一篇文章应是祁门《王氏族谱序》(题缺),由赐进士第翰林编修兼经筵侍讲吴江金孟博于天福十一年(946)夏五月端阳吉日撰写,钤印三方。
晋天福年间以前,祁门王氏即修有谱牒。
文章主要是叙述王姓得姓源流、王姓历史名人、祁门王姓始迁祖王璧行状等内容。
金孟博序文曰:“因其裔孙以其谱请其写序,谨拜观王氏献公之神气,…… 后之人尝思公之志而递续之宜其然焉。
”从序文中可知祁门王氏天福十一年暨南唐前就已经两次纂修族谱了。
第二篇是《王氏宗系叙》,主要叙述王姓得姓由来,王姓由姬姓始,自周灵王太子晋公,直谏事不仕而隐居,时人谓其为王子号曰“王家”,历百余世两千余年至大献公(王璧)迁居祁山(门)县苦竹港,为祁门王姓始迁祖。
文章未署时间,未署名,钤印三方。
第三篇是《王氏族谱序》,由南宋著名诗人祁门人吏部尚书方岳撰写,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
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明《新安文献志》卷九五载有“方吏部(岳)传”)。
方序不足300字,主要是写族谱的重要性及纂修族谱人的功绩。
结尾署名“吏部尚书方岳”,钤印2方。
至南宋方岳生活年代至少已经三次纂修族谱了。
据序的结尾“绍圣四年秋之吉赐进士第”推论,序中人物应是祁门人王舜举。
宋罗愿撰《新安志》卷八“进士题名”载:“绍圣四年何昌言榜,王舜举【祁门直秘阁提举,弟舜中(崇宁五年进士)】。
”又据《安徽人物大辞典》祁门卷载:“王舜举,宋绍圣四年(1097)进士及第,官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通判,曾在信州柳家湾伏击方腊义军,后授朝散大夫、直秘阁提举,擢江东提点刑狱公事。
百家姓宣姓姓氏渊源
百家姓宣姓姓氏渊源宣姓是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七十八位的姓氏。
宣姓起源有三个说法,一说是宣姓来自周厉王的儿子姬静的谥号;一说是宣姓来自宋国国君的赐号;一说是宣姓来自春秋时期的孙叔孙侨如的谥号。
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百家姓宣姓姓氏渊源,希望大家喜欢!宣姓姓氏渊源源于姬姓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时期周厉王之子姬静,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上古周王朝时期,姬静是西周君王周厉王姬胡之子,周厉王在位时被立为太子。
周厉王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41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
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国内平民的极大不满。
周厉王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出征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
周厉王与周边的其他民族也有矛盾。
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
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举措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
周厉王十八年(公元前841年),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周厉王仓皇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朝边境之地彘邑(山西霍县)不敢回朝,最后于周公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死于彘邑。
周厉王出逃后,周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史称“共和执政”。
自周厉王十八年(周公共和元年)开始,中国有了明确的纪年历史。
在周厉王十八年国人发生暴动时,太子姬静仓皇逃入周召公府宅避藏,结果被国人们发现,赶来包围了府宅,要周召公把他交出来。
周召公尽力劝说国人饶恕太子,国人在激愤之下拥入宅中搜捕。
周召公赶入内室,将自己的儿子与太子对换了服装,忍痛将儿子推出来交给了国人。
国人们不辨真假,当即将假太子杀死后离去。
姬静就冒充周召公的儿子生存了下来。
周厉王逝世后,周公、召公利用神灵迷信平服了众怒,扶持姬静继位。
姬静在位四十六年,逝世后的庙号为宣王,史称周宣王。
让历史文脉绵延相传系列之——宁国(附:宁国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性建筑名录)
让历史⽂脉绵延相传系列之——宁国(附:宁国市历史⽂化名镇名村保护性建筑名录)宁国东汉建安⼗三年(208),孙权分宛陵县南乡置宁国县、怀安县。
两县先后数次被废⽴,于唐天宝三年(744),以原宁国、怀安⼆县地,置宁国县,从此宁国县名⼀直沿⽤⾄今。
当年东吴孙权为何⽤“宁国”⼆字作为⼀个县的地名呢?现探源如下: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王幼⼦)于康⾢,世称康叔。
后周公(武王之弟)⼜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了卫国,定都朝歌。
康叔即为西周卫国肇基祖,传九世祖卫武公,封⼦季亹(men)于甯⾢(今河南修武县获嘉。
“⾢”有多种解释,《说⽂》:“⾢,国也。
”)为甯国,国⼈以地名为姓⽒,季亹为“甯”⽒始祖,现河南修武是甯⽒发源地。
甯國为卫国的诸侯国,甯國介于今河南新乡市与焦作市之间的修武县。
甯國意取吉语,《易·乾卦》⽈“⾸出庶物,万国咸宁”;《书·康诰》⽈“裕,乃以民宁”;《诗·⼤雅》⽈“遹求厥宁”,皆为“安”之意。
即祈求邦宁国泰,长治久安之意。
公元前691年宁跪(卫国⼤⾂)⼊秦,秦襄公曾孙因功谥号“宁公”由嬴改为宁姓。
所以秦地陕西等地宁姓颇多。
汉字简化后“甯”亦称为“宁”。
春秋争霸战中,楚庄王六年(公元前608年),庄王亲率⼤军出伐陈国和宁国,击溃来援的晋军。
庄王⼗七年(公元前597年)春,楚郑邲地之战结束数⽉后的同年冬天,楚庄王乘胜攻灭萧国,形成对甯国的⽉形包围,甯国险遭灭国。
在220多年中,甯⽒傲居卫国公族为卿达七世,直⾄公元前546年甯喜(卫国⼤⾂)被卫献公诛杀,招⾄灭门诛连,甯⽒被迫外逃开始迁散。
公元前469年北魏吞齐,⼜迫甯⽒外迁河北、⼭西、安徽和岭南两⼴。
约在此期间,甯国家族(可能是王族)的⼀⽀⼀路南逃,来到了今天的安徽省宁国市⽵峰办事处万福村⼀带定居下来,取名仍为“甯国”。
那时的甯国还是荒芜之地。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甯姓⼈⽒不断增加,居住地亦向霞西、庄村、青龙、西津扩展,甯国(今为万福村)成为甯姓⼈⽒的中⼼活动地带。
钟氏谱牒研究文献【11】合肥东乡钟氏渊源考
钟氏谱牒研究文献【11】合肥东乡钟氏渊源考合肥东乡钟氏渊源考钟姓是一个拥有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姓氏,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6位。
关于钟姓的来源,史料记载,有“地名说”和“官名说”两种说法。
“官名说”,是说古代宫庭有掌击奏乐的官,名钟师,钟姓最早的一支系以官为氏,是周朝乐官钟师的子女。
“地名说”,是说钟姓最早以食邑地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为姓氏,复姓钟离。
秦末有伊卢人钟离昧为项羽杀,其第二子接,开始居于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为避仇,省“离”,单姓钟氏。
钟接即是钟氏的祖先。
不管哪种说法,都说明钟姓起源较早。
从长社钟接(公元前202年)起,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了。
以后数百年间颍川长社一向是钟氏的发展繁衍中间。
这里曾孕育出很多卓异人物,如楷书鼻祖钟繇就是颍川长社人,历仕曹魏三朝,迁太傅,史称“钟太傅”。
所以很多姓氏书均说钟氏“望出颍川”,钟氏族人大都以“颍川”为堂号。
以后随着中原文化的崛起,钟氏也与中华民族其他姓氏一样,南迁到江、浙、闽、赣、川诸省,甚至岭南的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部分钟姓后裔还随大陆其他姓一道迁至台湾等。
元末明初,因为长期战乱,南方江西等地的钟氏后人,又相继北迁安徽等地。
钟姓先祖来到安徽后大都聚居在合肥以东店埠一带,俗称“合肥东乡”。
据近代族人考证,来到合肥东乡钟油坊、钟家巷(钟宝岗)、三户钟的三支钟姓后裔,均来自江西。
现分述如下:钟油坊(南家)据钟油坊宣统三年(1911年)创修的《钟氏家谱》载,此支为颍川郡集贤堂。
明末清初(元元1644年)始迁祖西楼公由江西太平府锡镇街(今江西省)迁至合肥油坊巷。
传至四世,二公明吾由郡城移居城东大兴集东北隅,创立油坊二座,故名“钟油坊”。
因该地处肥东县南部,简称“南家”。
到五世,明吾公二子伏枝公、秀枝公分为两支。
本支迄今已有337年(截至六修家谱2001年,下同)历史,传至十八世。
从十世到十八世字辈分别为宏、运、文、学、继、先、维、有、树(书)。
宣城邓氏迁徙及分布考
宣城邓氏迁徙及分布考我宣城邓氏自一世祖天和公避居新干桃花溪金水渡,二世祖友信公率文仲、文通、文德三子(长子文伯留居桃溪)移居乐安招携茅宅(即今招携坪头村)以来,历经近千年的迁徙繁衍,发展成今天近八万后裔(已有联系),其居住地星罗棋布,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等省市。
除湖南的安化、沅陵、溆浦及江西乐安、新干、宜黄、宁都等地较集中外,其它地域较为分散。
现根据各地老谱记载和现在掌握的相关资料,按文伯、文仲、文通、文德四公分支作一个大概叙述:一、文伯公后裔在四公房中,人丁最旺,分布最广。
除留居桃溪及周边路东、浒坪、上洲、塘头、花园、乌塘、楼前等村外,主要分布在江西乐安、樟树、新余、萍乡、永丰、兴国和湖南安化、沅陵、溆浦、广西、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新疆等省市。
(一)、在江西新干桃溪的文伯公之子觉道公后裔,到第十世大寿迁路东,十五世文可、信可、智可迁白沙,季伦迁浒坪,敬立、恒立迁乌塘,能安迁楼前。
其后裔外迁分两支:一支是第七世君仲第五子家元、漠雅父子徙居乐安公溪滁溪,第六子家青迁乐安马迹湾,第七子家英迁乐安丁垅,后子孙又转迁崇仁铁炉、黄塔岗以及浙江龙泉八都、廉泉、巴泉等地。
第七世君平公幼子佑明公从新干桃溪迁清江下汽,再迁清江邓坊。
十三世琳甫公生子三:仲渊、达泉、仲谦,长子仲渊从新干桃溪迁清江鹿渚,仲渊之五世孙君慊迁清江后雒(后代又分迁湖南浏阳),聚曾迁清江鹤溪,次子达泉迁清江临江城内,幼子仲谦从新干桃溪迁丰城白沙(后代又支迁白沙附近店里、教堂等村)。
十二世子游公由桃溪迁中湖(其后裔待考),次子从政由中湖迁灌溪(上门房)。
十二世叔信由桃溪迁乐安龙潭。
二十九世国璋、国义二公从新干迁云南镇雄。
觉道公新干桃溪第十四世景瑞公生三子,长子永复徙乐安塔元,次子永清迁乐安戴坊中泽,从远迁乐安龙潭。
至二十一世绍翁于1390年由中泽迁新余凌阁,后代又支迁清江临江;由十四世永清公传至二十世志文、志椿、志辉三兄弟,志文公由中泽迁平安,后二十八世有子孙迁龚坊炉下,志椿留居中泽,志辉由中泽迁乐安丰溪。
安徽绩溪胡氏家族
安徽绩溪胡氏家族安徽绩溪胡氏家族美丽如画的黄山景区东侧,群峰环抱之中,有一人杰地灵之处——绩溪。
绩溪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一个县。
这个县虽然不大,但历史上却出过不少名人,尤其以胡姓为多。
如北宋名臣胡舜陟、南宋文学家胡仔、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徽墨名家胡天注和红顶商人胡雪岩、近现代著名学者胡铁花和胡适等等……都出自绩溪的胡氏家族。
绩溪县是全国胡姓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
在这里,胡姓被公认为是家族最大、人数最多的姓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
绩溪胡氏,人才辈出,成为名门望族,除了得江南物华天宝之利和徽文化尊学重教之熏陶外,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成功奥秘呢?近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赴皖南,探访神秘的绩溪,神秘的胡氏。
清明前后的皖南,一场细雨洒过,一幢幢灰白相间的徽派建筑清新悦目,林木更加苍翠葱郁。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伴着各地来的游客,嗅着徽文化浓浓的气息,来到绩溪县。
始祖胡公满绩溪县城,位于黄山山系和天目山山系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
在这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有幸找到了一位专职“导游”——绩溪县徽文化研究会会长黄来生。
他先从徽文化说起:徽州是一个古老的地理概念,它包括现在安徽省的绩溪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江西省的婺源县,古称“徽州一府六邑”。
绩溪是其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县,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
漫步绩溪县城,不时能看到“胡氏人家酒”、“胡仕宾馆”等“胡氏”的印记。
“以前,县城的胡氏文化很浓厚,光是胡姓祠堂全县就有30座,后来大多在‘文革’中被破坏了。
如今要想了解胡姓名人,还得去绩溪县名人档案馆。
”黄来生说,绩溪县城小,去哪里都方便,完全不需要以车代步。
在档案馆里,记者看到从隋唐至今的286位绩溪名人中,胡姓人士占了很大比例。
馆长告诉我们,在1987年编写的《绩溪县志》中,胡姓人物占了全县立传人物的1/3以上。
对于家族姓氏的来历,绩溪胡姓人很少能说详细,但都能说出他们始祖的名字——胡公满。
1213-安徽省宣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宣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宣城市统计局2011年6月30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市政府和市以下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253.2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65.86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2.57万人,下降4.73%,年平均下降0.48%。
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277.80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73.56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24万人,增长1.55%,年平均增长0.15%。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82.1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36.8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0人减少0.4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9.80万人,占51.25%;女性人口为123.49万人,占48.7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60下降为105.1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6.90万人,占14.57% ;15-64岁人口为187.41万人,占73.99%;65岁及以上人口为28.97万人,占11.4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66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3.99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7.20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2.6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9.52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天下汪姓都是一家?徽州汪姓的由来及其扩散的历史过程
天下汪姓都是⼀家?徽州汪姓的由来及其扩散的历史过程在百家姓⾥,“汪”姓算是⼀个很特别的姓⽒,关于汪姓的传奇说法⾮常的多,“天下汪⽒出徽州”、“天下⽆⼆汪”、徽州“⼗姓九汪,皆华后也”(这个华就是汪姓共祖汪华)。
汪姓是个⼤姓,在中国⼤陆按⼈⼝算,⼤约可以排到60位以内,⼈⼝约五百⼆⼗九万两千余,占全国⼈⼝总数的0.33%左右。
特别在⼈⽂荟萃的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带,汪姓家⼤业⼤,名⼈辈出。
汪姓分布图:关于汪姓的起源⾮常多,说法有出⾃1、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
2、源于姬姓,出⾃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肱次⼦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
3、源于地名,出⾃古代汪⽔,属于以居⾢名称为⽒。
4、源于汪野国,出⾃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等多种说法。
最早汪姓在北⽅的⼭西省境内发展成了⼀⼤望族。
东汉末年,汪⽂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带望族当然最有名的说法是汪姓与汪华的关系,汪华是唐初歙州歙县东乡登源⼈(今属安徽绩溪县汪村),少年时以勇侠闻名,隋末据有宣、杭、睦、婺饶五州,建号“吴王”。
唐朝武德年间被授予歙州刺史,总管歙、宣、杭、睦、饶、婺六州军事,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丁兴旺,⼦孙分布于皖浙赣许多地⽅。
到了宋代,尤其称盛于安徽黟县、安徽歙县和江西婺源。
宋朝的邓世名说:“今黟、歙之⼈,⼗姓九汪,皆华后也”。
宋元之际,汪华裔孙已播衍到福建和⼴东潮州府程乡县境内。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西、⼭东地区。
两汉⾄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
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和福建地区扩散。
汪姓是我国南⽅的⼀个典型⼤姓。
清初汪姓始⼊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
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的77%。
安徽省宁国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安徽省宁国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宁国,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东北侧,东邻浙江杭州,西靠黄山,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距沪、宁、杭三城市170-300公里,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
历史沿革宁国县,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
秦属鄣郡地。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属丹阳郡宛陵县。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吴分宛陵县南部置宁国、怀安两县。
“宁国”地名中“宁”字,在1956年汉字简化前,有“寜”、“甯”两种繁体。
明、清及民国县志名称均使用“挛”,县政府名称使用“甯”。
使用“挛”字意为:“宁国”之名出自《易经·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旨在祈求邦宁国泰,长治久安。
使用“甯”字意为:当初置县,因驻地宁国乡而得名。
“宁国”乡名源于春秋时期卫国的诸侯国“甯國”(在今河南省修武县)。
甯氏(以国为姓)族人南迁定居于今宁国万福一带,居住地以姓氏故里为名,逐步沿用为乡名。
宁国、怀安建县初属丹阳郡。
吴景帝(258-263年)时分丹阳郡西部设故鄣郡,宁国、怀安属故鄣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故鄣郡置宣城郡,宁国、怀安两县属宣城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宁国、怀安两县入宣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宁国、怀安县,宣城郡改为宣州,宁国、怀安两县属宣州。
唐武德六年宁国、怀安县又并入宣城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宣州为宣城郡,天宝三年以原宁国、怀安两县地置宁国县,属宣城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宣城郡复称宣州,宁国县属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改宣州置宁国府,宁国县属宁国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府为路,宁国县属宁国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路为府,置宁安府,宁国县属宁安府。
至正二十一年明太祖改宁安府为宣城府,宁国县属宣城府。
至正二十六年又改宣城府为宣州府,宁国县属宣州府。
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改宣州府为宁国府,宁国县属宁国府。
安徽宣城郎溪定埠吕氏源流纪略
安徽宣城郎溪定埠吕氏源流纪略华夏吕氏,源出姜姓,乃炎帝一脉。
其裔孙伯夷,辅尧佐舜臣禹有功,封四岳侯伯,长诸侯,谓“心吕之臣”,受氏“有吕”。
说文:“吕,膂骨也。
”喻君国之所倚重焉。
自得氏凡四千年,蕃衍绵瓞竟成巨族,心吕者蔚然于史。
吕尚为周文、武师,伐纣灭商兴周,著《六韬》滥觞兵学,首封齐国;穆王司寇吕侯作《吕刑》,创始刑典;吕不韦相秦,纂《吕氏春秋》,奠一天下基业;吕雉后汉高祖,肇始称制坤主。
汉以降,吕氏名仕显宦,鸿儒学宗,代有所出,唐吕延之一门三代七进士,宋有吕氏九相百卿,明有吕氏三尚书四侍郎,如此不一而足矣。
定埠吕氏祀奉始迁祖雪屋公,讳裔,字继宗,吕尚七十五世孙。
其先原汴人,后寓居金陵,及七世祖从庆公避黄巢乱,徙歙州堨田,复迁旌德丰溪。
雪屋公曾任杭州教授,宋绍兴壬子致仕,遂卜居定埠,于今八百七十四年矣。
公生子三:讳忠、?、怘。
忠传华、霖、楫三世,楫生子二:长曰珙,谱称胜一公,次曰玥,谱称胜四公,兄弟析居为上下房。
谱称:“六世珙玥分上下。
”、?、怘子孙,至六世已不见谱载。
上房珙公生子诩;诩生子纯、绎;纯生子宁、实,绎生子宸;宁生汀、汜、汲;实生泗,宸生沐。
此即上房五房祖也。
下房玥公生子二:长曰谊,谱称福九公;次曰谱,谱称兴二公。
及长分爨,谊为东分,谱称西分,谱称“七世谊谱列东西”,亦定埠吕氏下房“一祖三宗”所自尔。
谊公传纮、寅、泽三世。
泽生子八,曰恭、曰敬、曰信、曰敏、曰惠、曰雍、曰述、曰泰,谱称东八房。
谱公生子二,长曰纶,次曰绪;纶生宷、宦;宷生汪、溢二子,均征为军户,其后脱谱;宦生子六,曰江、曰渊、曰澄、曰清、曰润、曰洪,谱称西六房。
此定埠吕氏下房十四房祖也,绪公生子定,定公无胤见载。
定埠吕氏自雪屋公传至十一世,三百余载,已为旺族,又越五百余年,至今三十二世矣。
其间支分派生,何啻百千,子孳嗣育,当逾十万。
地仄人众,子孙播迁,其势必然。
或宦商不归,或挈家远徙,历修家谱,屡有记载,唯年久记略,实难述及矣。
安徽10大姓氏的由来及分布情况
安徽10大姓氏的由来及分布情况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有6000多万的常住人口。
在安徽的6000多万的人口中,有10大姓氏占比较高,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姓氏中有什么故事吧:1、王姓:安徽王姓有500多万人口。
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
隋朝时,王姓各支向各地迁播。
2、张姓:张姓在安徽有差不多500万人。
张挥为张姓始祖,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
3、李姓:李姓在安徽有425万人,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故里,也是李姓发源地。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
4、刘姓:刘姓在安徽有332万人,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
刘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公元前300多年前,刘姓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
5、陈姓:陈姓共有274万人分布在安徽省,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西晋末年,中原动荡,居民纷纷南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已经是陈姓主要的迁移的地区。
6、杨姓:杨姓人口占安徽人口的2.61%,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7、吴姓:吴姓在安徽有157万人口,尊太伯为始祖,仲雍为传代始祖。
周初吴姓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8、徐姓:徐姓在安徽有142万人口,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
9、周姓:周姓属于以氏族和国名作氏。
周朝初期,周姓开始由西向东迁徙繁衍进入到安徽等地。
10、朱姓:128万人分布在安徽省,朱襄氏被尊为朱姓始祖。
西周时,周武王封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后部分邾人南迁至安徽丹阳、江苏丹徒等地。
你认识有安徽的朋友吗?他们的姓氏有什么故事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吧。
1987年安徽宣城宁国市姓氏人口统计及部分姓氏源流
1987年安徽宣城宁国市姓氏人口统计及部分姓氏源流一、姓氏录1987年调查,全县15岁以上人口241782人,共有姓氏365个,其中万人以上的姓有王、陈、张3个,共有人口3336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8%;5000人以上的姓有李、刘、汪、胡、杨、吴、黄、程8个58441人,占%;2000~5000人的姓11个32305人,占%;1000人以上的姓18个24591人,占%;500~1000人的姓20个15130人,占%;不足500人的姓306个77946人,占%。
全县500人以上的60个姓是:王12355人、陈10816人、张10198人、李9942人、刘8667人、汪8291人、胡7185人、杨6962人、吴6094人、黄5782人、程5518人、朱4750人、余4652人、方3786人、周2693人、徐2591人、何2584人、郑2411人、孙2357人、赵2231人、彭2152人、叶2098人、洪1689人、高1672人、章1662人、傅1601人、潘1540人、谢1539人、江1432人、许1369人、罗1357人、储1345人、蒋1286人、严1275人、郭1228人、金1196人、姚1154人、邵1132人、熊1076人、蔡1038人、明981人、曹980人、葛975人、戴959人、马951人、袁940人、宋876人、林852人、万839人、汤763人、邓734人、钟724人、唐689人、包670人、谭592人、闵542人、孟531人、倪524人、陶504人、邹504人。
不足500人口的姓氏,按笔划录列如下:丁卜刁凡习毛文韦尤尹孔仇从戈牛卞巴水双云勾开车历龙边弗白乐司餐皮申冯石史田甘占帅兰可邝古宁仙左冉布业艾安汝戎牟仲池成宇庄伏红全阮米乔丽任祁纪吉吕伍邬阳仰向华邢曲关毕过齐匡闬束肖邱库束冷应杜谷辛怀沐但邰邴狄扶寿苏芮沪初甫沙余岑沈花庞国苑昌范郁於卓练青杭昂房鸣行季武易尚郎宛屈苗杰欣宗单钮宫茹留项闻施柳涂祝侯段晏钦柯科娄兹宣南查祖信骆郝贺阁荣郜皇苟修禹要柏胥饶须席复宦赴费夏秋柴晁能乘容敖桑班聂浦党凌桂贾都莫殷奚晋秦顾皋翁庹钱随龚染隆乾梅戚屠笪盛商雪斜阎崔寇康麻谌常彪续营盘密智掌韩董惠景温童曾焦游辜雇湛揭超斯锁富强湖鲁疏隗琚赖阙裘蒯楼詹满雷褚窦解瑞腾楚訾率领甄端廖管臧翟阚裴缪黎餐穆操雕霍薛鞠璩糜魏濮瞿鳌薄复姓有:皇甫欧阳诸葛二、部分姓氏来历宁国县民原以土著占多。
中国百家姓安徽
中国百家姓安徽百家姓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蒙学教材,。
下面有unjs小编整理的中国百家姓安徽,欢迎阅读!答:安徽省最新百家姓排名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陈、刘、杨、吴、周、徐、孙。
相关资料: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张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刘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64,600,000人。
5.陈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赵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黄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9.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前十名总人口约为5.5亿人。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钟57汪58田59任60姜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漕89钱90汤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 100文第101—200名101庞 102樊 103兰 104殷 105施 106陶 107洪 108翟 109安 110颜111倪 112严 113牛 114温 115芦 116季 117俞 118章 119鲁 120葛121伍 122韦 123申 124尤 125毕 126聂 127丛 128焦 129向 130柳131邢 132路 133岳 134齐 135沿 136梅 137莫 138庄 139辛 140管141祝 142左 143涂 144谷 145祁 146时 147舒 148耿 149牟 150卜151路 152詹 153关 154苗 155凌 156费 157纪 158靳 159盛 160童161欧 162甄 163项 164曲 165成 166游 167阳 168裴 169席 170卫171查 172屈 173鲍 174位 175覃 176霍 177翁 178隋 179植 180甘181景 182薄 183单 184包 185司 186柏 187宁 188柯 189阮 190桂191闵192欧阳193解 194强 195柴 196华 197车 198冉 199房 200边第201—300名201辜 202吉 203饶 204刁 205瞿 206戚 207丘 208古 209米 210池211滕 212晋 213苑 214邬 215臧 216畅 217宫 218来 219嵺 220苟221全 222褚 223廉 224简 225娄 226盖 227符 228奚 229木 230穆231党 232燕 233郎 234邸 235冀 236谈 237姬 238屠 239连 240郜241晏 242栾 243郁 244商 245蒙 246计 247喻 248揭 249窦 250迟251宇 252敖 253糜 254鄢 255冷 256卓 257花 258仇 259艾 260蓝261都 262巩 263稽 264井 265练 266仲 267乐 268虞 269卞 270封271竺 272冼 273原 274官 275衣 276楚 277佟 278栗 279匡 280宗281应 282台 283巫 284鞠 285僧 286桑 287荆 288谌 289银 290扬291明 292沙 293薄 294伏 295岑 296习 297胥 298保 299和 300蔺。
宣城梅氏
◇宣城梅氏前言宣城的名门望族——梅氏家族是由宋至清皖南地区最为显赫、独特的世家大族之一,其学术成就在世界范围都有深远影响。
《宣城梅氏》一书的编纂,目的在于以原始翔实的家族史料展现宣城梅氏家族的博大精深。
因史料的排列可能缺乏明显的线索,所以前言部分就宣城梅氏家族的性质、成因、根底、内涵、特色五个方面做一点概括的介绍。
性质宣城梅氏,是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化的统一体,是在宣城这一特定文化地域内产生的姓氏家族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华夏辽阔的疆域之内,就曾相继出现了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文化、楚文化、越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等各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而宣城,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关中河洛地带的衣冠名士为避战乱,南渡长江,侨居于此,首开宣城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脉源远流长,是江南乃至全国文化中心之一。
宣城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
自汉代至晚清的数千年中,历代知名的文化人几乎都在宣城留下足迹,并有大量作品传世。
如郭璞、范晔、江淹、谢朓、孟浩然、王维、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沈括、陆游、杨万里、文天祥、汤显祖、石涛等等。
作为江南“文风昌盛诗人地”、“历代名人人文荟萃地”,宣城浓厚的文化氛围更离不开本地人才的营造构建。
如刘长卿、梅尧臣、吴潜、贡师泰、沈懋学、梅鼎祚、施闰章、梅文鼎等。
地域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有赖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演化。
但由于自然地理有其特强的稳定性,其演化变迁相对缓慢,所以,地域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行程中的发展推进,主要附丽于人文地理的更变。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社会精英的倡导、强大家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每一姓氏都有自己专门的家族生命史。
在古人看来,姓氏是表明自己血统所出的血缘标志,每一个姓氏都拥有自己的血缘先祖,醒目地表示了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
小岭梅氏的古往今来
小岭梅氏的古往今来《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88期小岭梅氏的古往今来张有根在宣纸之乡小岭,以曹氏为故家大族。
根据《小岭曹氏宗谱》中记载,在小岭曹氏于宋末元初到达小岭之前就有多姓人士在此居住,并对小岭进行开发。
在曹氏到达小岭之后,又有一些姓氏来到小岭,与小岭曹氏一起和睦相处,为小岭宣纸事业的发展共同做出贡献。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本文专就梅氏的一支在小岭的发展做出初步研究,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迁小岭梅氏远祖略述要说明小岭梅氏的来龙去脉,就必须从小岭梅氏的远祖和梅姓一支迁居小岭的原因说起。
(一)小岭梅氏的远祖和繁衍分布查有关材料,我们得知,小岭谢母坑梅氏是北宋一代诗宗梅尧臣的嫡系后裔,追根溯源,其始祖为商朝诸侯梅伯。
据《文峰梅氏旧谱序》“按:梅本子姓,系出殷汤,纣时曰梅伯者,以谏被废。
周武王封伯孙於汝南为忠侯。
遂以梅为氏。
此梅氏所系始也。
”根据一些其他可以看到的材料分析,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梅氏发祥于今湖北黄梅一带,后因故大批迁衍于河南汝南。
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早期的梅氏主要是活跃于现在的河南省汝南县一带,换言之,后来各地的梅姓人家,大多是从这里逐渐分支出去的。
所以散布到全国各地的梅氏家族都自称为“汝南世家”。
明朝初期,梅氏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地。
明末清初,满清八旗屠川,始有大批四川梅氏避居云南。
清代以后,梅氏在全国分布更广,并有渡海赴台,更有侨居海外者。
如今,梅氏在全国均有分布,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六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梅氏人口的74%。
梅氏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中国姓氏排行第136位的姓氏,人口约160万,占全国人口的的0.1%。
(二)小岭梅氏的直系祖先为宣城文峰山口梅氏据2000年新编之《梅氏宗谱》中“宛溪公谱系首页图”记载:“之慨,居吴兴。
(子)远,五代时为宣城掾,因家焉,乃宣城梅氏始祖。
”“大庾公谱系首页图”记载了一块墓碑出土的情况,并引用了墓碑上的文字:“远公墓前土中所藏碑式,东南松儿岭塘坎界西北望水岗月埂界丈计二百一十六弓零二步‘宣掾梅公远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7年安徽宣城宁国市姓氏人口统计及部分姓氏源流
一、姓氏录
1987年调查,全县15岁以上人口241782人,共有姓氏365个,其中万人以上的姓有王、陈、张3个,共有人口3336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8%;5000人以上的姓有李、刘、汪、胡、杨、吴、黄、程8个58441人,占%;2000~5000人的姓11个32305人,占%;1000人以上的姓18个24591人,占%;500~1000人的姓20个15130人,占%;不足500人的姓306个77946人,占%。
全县500人以上的60个姓是:王12355人、陈10816人、张10198人、李9942人、刘8667人、汪8291人、胡7185人、杨6962人、吴6094人、黄5782人、程5518人、朱4750人、余4652人、方3786人、周2693人、徐2591人、何2584人、郑2411人、孙2357人、赵2231人、彭2152人、叶2098人、洪1689人、高1672人、章1662人、傅1601人、潘1540人、谢1539人、江1432人、许1369人、罗1357人、储1345人、蒋1286人、严1275人、郭1228人、金1196人、姚1154人、邵1132人、熊1076人、蔡1038人、明981人、曹980人、葛975人、戴959人、马951人、袁940人、宋876人、林852人、万839人、汤763人、邓734人、钟724人、唐689人、包670人、谭592人、闵542人、孟531人、倪524人、陶504人、邹504人。
不足500人口的姓氏,按笔划录列如下:
丁卜刁凡习毛文韦尤尹孔仇从戈牛卞巴水双云勾开车历龙边弗白乐司餐皮申冯石史田甘占帅兰可邝古宁仙左冉布业艾安汝戎牟仲池成宇庄伏红全阮米乔丽任祁纪吉吕伍邬阳仰向华邢曲关毕过齐匡闬束肖邱库束冷应杜谷辛怀沐但邰邴狄扶寿苏芮沪初甫沙余岑沈花庞国苑昌范郁於卓练青杭昂房鸣行季武易尚郎宛屈苗杰欣宗单钮宫茹留项闻施柳涂祝侯段晏钦柯科娄兹宣南查祖信骆郝贺阁荣郜皇苟修禹要柏胥饶须席复宦赴费夏秋柴晁能乘容敖桑班聂浦党凌桂贾都莫殷奚晋秦顾皋翁庹钱随龚染隆乾梅戚屠笪盛商雪斜阎崔寇康麻谌常彪续营盘密智掌韩董惠景温童曾焦游辜雇湛揭超斯锁富强湖鲁疏隗琚赖阙裘蒯楼詹满雷褚窦解瑞腾楚訾率领甄端廖管臧翟阚裴缪黎餐穆操雕霍薛鞠璩糜魏濮瞿鳌薄
复姓有:皇甫欧阳诸葛
二、部分姓氏来历
宁国县民原以土著占多。
历清末战乱、瘟疫摧残,生民十不留一。
战乱后,湖北、河南、湖南、浙江、福建及本省安庆(含潜山、桐城、怀宁)和江北(含合肥、庐江、巢县、无为、和县、含山等县)移民次第入迁,形成五方杂处格局。
多数居民姓氏难究稽考。
现据部分旧志、宗谱记载,记述少数姓氏来历大略如下:
县东仙姓祖籍河南汤阴,原姓不详。
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宣州佥判柏龄上书宋钦宗赵桓,予知“靖康之乱”必然发生。
未久,果验所言。
帝以其所料如“仙人”之灵,
赐姓仙,命名仙柏龄。
旋由岳飞推荐任帝王宫廷侍卫。
建炎初(1127),其子仙立扈驾南渡,授殿都虞侯,从岳飞屡立战功,高宗倍加赞赏,御书诏赐仙姓。
仙立之子仙仲友,武举进身,任宣、歙、广三郡巡检,迁居宁东孔夫关麓,世代繁衍,聚族而居,“仙家村”因此得名。
仙仲友为其始祖。
宁国饶姓明、清时期宁国十三大姓之一。
先祖系陶唐(尧)后代,因食采饶阳以为姓。
后散居江淮南北,北宋时期由江西临川迁宁国城东,历代迁徒无常。
今沙埠、金沙(原属宁国)饶姓,均为其后裔。
县东朱姓祖籍江苏,继迁歙县、休宁,为朱熹后裔。
其十四世祖朱洁庵壮游天目山,取道宁东千秋关,以此地钟灵毓秀,卜筑落花尖麓(今云梯乡境内)。
为宁国朱氏始祖。
云梯吴姓原籍江苏。
北宋年间,南容州水陆转运使吴仁寿(南宋左丞相吴潜曾祖)为避契丹之扰,宦游宁国,爱县东“云梯山若城郭之状,风土有生化之机”,即卜居于此。
云门洪姓原籍歙县篁墩。
其二十二世祖洪标,客游宁国三十一都(今瓦窑铺、桥头铺一带),以其风淳俗美,水秀山青,即迁居来宁国,世代繁衍,聚居云门、中村。
众村张姓原籍浙江湖州,五代十国后唐同光年间(923~925),其祖张采五弃官游宁国,爱浔潭(今众村)山水之胜,迁此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