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意义

合集下载

国企减员增效措施

国企减员增效措施

国企减员增效措施
国企减员增效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组织结构:通过优化组织结构,精简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合并、撤销、调整部分业务部门和岗位,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 推进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3. 加强培训和人才开发: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人才开发,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增强员工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4. 实施绩效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和标准,对员工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5. 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员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6. 实施业务流程优化: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成本。

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在实施减员增效措施时,企业需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与协商,做好转岗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准备工作,同时要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诉求。

深化劳动用工改革 减员增效的宣传报道

深化劳动用工改革 减员增效的宣传报道

深化劳动用工改革减员增效的宣传报道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力市场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深化劳动用工改革,进一步推动减员增效。

这一改革措施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减员增效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也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企业用工成本高、用工效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深化劳动用工改革势在必行。

减员增效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减少冗员和低效人员,企业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益管理水平,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用工效率。

此外,减员增效还有助于推动就业稳定。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通过减员增效,可以释放出更多就业机会,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机会。

深化劳动用工改革,主要包括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简化用工手续,开展企业人员成本管理,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监管机制等方面的举措。

首先,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是深化劳动用工改革的重要方向。

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引导企业创新和发展。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监管机制,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简化用工手续是深化劳动用工改革的重要方面。

企业用工手续繁琐,不仅增加了用工成本,也影响了用工效率。

政府应该推动用工手续的简化,减少企业在用工过程中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用工效率。

最后,开展企业人员成本管理也是深化劳动用工改革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该注重人员结构优化,通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人员工作效率。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深化劳动用工改革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和积极的影响。

首先,企业用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通过简化用工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企业用工成本大幅降低。

大型生产企业减员增效问题研究

大型生产企业减员增效问题研究

大型生产企业减员增效问题研究作者:蔡琦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5年第22期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11-000-01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大型生产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创造利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尤其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型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更需要在“细节决定成败”的指挥棒下,从管理层面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现劳动生产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

笔者在义煤公司这类大型能源生产加工企业就职多年,结合实践经验以企业减员增效为例,借本文表述自身观点。

关键词生产企业减员增效利弊分析一、宏观经济形势及大型生产企业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市场化运作速度的加快,突显出了我国长期积存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上世纪末,国有企业便开始出现了大批职工下岗现象。

如何在稳妥推进改革、提高企业工效的同时,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成为企业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减员增效、下岗再就业”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严峻的宏观就业形势查看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规划司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预期,未来几年内,我国国有企业每年仍然会有大量职工下岗,下岗与再就业的矛盾会更加尖锐。

作为大型生产企业而言,由于大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一些具体工作还没有真正得到深入彻底的改革,经营压力在进一步加大,由于市场营销工作越来越难,很可能会出现大批裁员的现象。

(二)经营环境总体尚好,但局部问题有恶化趋势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大型生产企业当前在减员增效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下岗职工人数增幅过大;问题高度集中并有局部恶化的趋势;大型生产企业的就业环境仍在进一步恶化。

这些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制约着企业和谐稳定环境的打造。

二、减员增效及其政策环境分析(一)减员增效工作实施仍存在很多矛盾随着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必然提出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人工成本的要求;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步入缓增期,社会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降低;此外,优胜劣态的市场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必然激化社会就业矛盾,企业必然要为之付出分流劳动用工的沉痛代价。

论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现状及对策

论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现状及对策

论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现状及对策[摘要] 解决国有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量富余人员的问题,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本文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策略。

[关键词]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现状及对策在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人的问题一向是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减员是难中之难。

在改革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不可避免,减员是直接面对人的改革,利益格局的调整幅度最大,也最直接,这就是减员难的原因。

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的课题。

一、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现状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执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的产物,是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之一。

随着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财政不再对经营性亏损企业实行补贴,银行也要按照商业性原则发放贷款,多数企业再也无力背负承重的冗员负担,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下岗失业矛盾日益突出。

很显然,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就不能回避矛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矛盾。

从长远来看,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也是我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推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与促进就业并不矛盾。

但是,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国有经济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企业没有竞争力,经济就不能持续健康发展,就业就更没保证;而国有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走减员增效的路子。

尽管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企业在实施人员结构调整、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中,通过主辅分离等形式妥善安置了大批下岗职工和富余人员,但下一步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就大多数企业的情况来看,前一阶段的主辅分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主要是分离之后的单位多数还是纯国有企业,在制度创新、机制转换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还难以完全适应市场要求。

国企减员增效总结报告范文(3篇)

国企减员增效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号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公司于今年年初启动了减员增效工作。

经过半年的努力,公司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减员增效工作总结如下:二、减员增效工作背景1. 政策导向:国家层面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减员增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内部需求:公司发展过程中,部分岗位人员冗余,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运营。

3. 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机制和高效的人才队伍。

三、减员增效工作目标1. 优化人员结构:减少冗余人员,提高人均效能。

2.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流程优化和岗位调整,提高工作效率。

3. 降低成本:通过减少人员数量和优化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四、减员增效工作措施1. 全面调查分析:对公司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人员配置、工作流程、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2. 制定减员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减员方案,明确减员范围、方式和时间节点。

3. 开展培训提升: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岗位调整和优化做好准备。

4. 优化工作流程: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5. 加强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绩效与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五、减员增效工作成效1. 人员结构优化:通过减员,公司人员总数减少了15%,人均效能提升了20%。

2. 工作效率提升:优化后的工作流程减少了20%的时间浪费,工作效率提升了15%。

3. 成本降低:通过减员和优化管理,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了10%。

4. 员工素质提升:员工通过培训,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

六、减员增效工作总结1. 减员增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减员增效工作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今后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浅析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系列措施

浅析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系列措施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财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57浅析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系列措施黄少梅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55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降本增效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怎样让企业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与企业效益的增长是所有企业都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企业生产成本、运营成本都在快速上涨,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企业利润开始降低,甚至还会存在亏损情况,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这种环境下,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降本增效,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参考依据。

一、降本增效概述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降本增效是实现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种创新性思维。

当市场环境日益激烈时,实现持续发展与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是一种战略性思维,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会产生较强的助动力。

在现代企业不断发展与完善中以及现代企业的快速改革转型中都是有着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减少成本、预防生产中不必要的成本出现。

并且,通过成本降低实现生产规模的增加,让企业获得更好发展。

当成本在不断降低时,生产中物资与劳动力消耗都会有所减少,企业资金需求量降低,产品质量提升,给消费者带来满意产品。

首先,当企业在发展时,需要通过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从而获得更多利益实现企业内部资产累积。

当原有产品价格与生产中各个要素保持不变,加强企业生产就能够实现企业规模的拓展,让企业获得更多收入实现自身成长与发展,形成更多的资产累积。

其次,减少生产成本是市场竞争与企业发展形成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种机制。

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基础保障。

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降本增效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重要保障。

并且,降低成本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多利益,让企业经营目标最大化得以实现。

给生产者带来了更多参与感,实现企业与人员之间的平衡,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积极开展交流,从而实现良性互动的效果。

减员增效 岗位职责

减员增效 岗位职责

减员增效岗位职责减员增效是一种组织管理策略,旨在通过精简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其核心原则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削减冗余岗位,优化流程和资源分配,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在实施减员增效策略时,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员工的岗位职责,以确保员工的工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发挥最大的生产力。

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员工在组织中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

减员增效策略下,岗位职责的调整对于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以下是减员增效中岗位职责调整的一些重要方面。

1. 岗位重组和合并:在减员增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岗位职责被合并或重组的情况。

这意味着原来由多个员工分别负责的任务会被整合到一个员工身上,以减少冗余和重复工作。

在岗位重组和合并时,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能力和专长,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员工能够胜任新的工作职责。

2. 岗位描述的重新评估和更新:减员增效的过程中,需要重新评估和更新员工的岗位描述。

岗位描述应该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

更新岗位描述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分配资源和衡量员工的绩效,从而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跨部门和跨功能合作:在减员增效的背景下,员工的岗位职责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在不同的部门和功能之间进行合作与协调。

跨部门和跨功能合作有助于解决工作中的重叠和冲突问题,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资源的共享。

为了实现有效的跨部门和跨功能合作,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4. 工作流程和流程优化:减员增效的目标之一是优化工作流程和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在岗位职责的调整过程中,组织应该审查和评估现有的工作流程,并针对其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

优化工作流程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和无效劳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5. 培训和发展:减员增效可能涉及到员工的岗位调整和职责变更,因此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帮助员工适应新的工作职责。

国企改革中的减员增效案例分析

国企改革中的减员增效案例分析

国企改革中的减员增效武汉重型机床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属于国家大型企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由于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武汉重型机床厂开始落伍了。

1996年亏损1953万元,1997年亏损1213万元,1998年亏损了1160万元,1999年亏损1494万元。

企业负债总额达到53187万元,资产负债率达到92.41%,银行累计欠息8000余万元,成为武汉市的严重亏损企业。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在市有关领导的关怀下,在解决了资金的来源后,企业采取了轻装上阵的重大举措,也就是坚决把富余的人员减下来,因而出现4000余员员工同时与工厂签订下岗分流合同的局面。

这种情况并不是武汉重型机床厂一家所特有的,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中,有1000多万名员工顺应了市场改革的大潮。

人员减少了,国有企业的效益却上去了,武汉重型机床厂后来的发展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问题:一、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什么减员能够增效?用管理经济学理论说明;二、能否据此案例判断该企业改革前劳动投入处于何种状况?说明理由;该企业改革前,劳动投入处于冗员过剩,劳动力过剩,但劳动投入不足,三、该企业是不是一直减员下去效益都能增加?为什么?是否所有企业都能减员增效?为什么?依你的判断,该企业减少多少劳动量是合适的?依据是?、不是,该企业非一直减员效益就能够增加,因为劳动力减少在会造成产出降低,从而会出现效益递减,而且并非所有企业都会减员增效,在人力资源投入边际效用递增使,不会达到减员增效的效果,因为减少人力资源,企业会逐渐降低规模经济优势,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企业减少劳动量是边际效用为零时为理论最佳,但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最新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最新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最新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最新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最新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减少冗余的人员和工作岗位,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此外,减员还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以支持其他重要的业务发展和创新。

意义
最新减员增效政策对企业和整个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意义:
1. 提高企业的效率:通过减少冗余的人员和工作岗位,企业可以消除低效率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 降低企业成本:减员可以减少企业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相关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3. 适应市场变化:市场竞争激烈,变化迅速。

通过减员,企业可以更灵活地调整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提前预判和应对潜在的挑战。

4. 资源重新配置:减员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资金。

这些资源和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其他重要的业务发展和创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5. 促进经济发展:减员增效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可以增加企业的生产和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综上所述,最新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减少冗余的人员和工作岗位,
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这一政策对企业和整个经济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企减员动员大会发言稿

国企减员动员大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企减员动员大会,这是一个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员工利益的重要会议。

在此,我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首先,我想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召开这次大会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不得不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调整。

此次减员,是公司根据市场形势和企业发展战略做出的决策,旨在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减员不是裁员,而是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们坚决贯彻国家关于就业和社保的政策,确保员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下面,我就这次减员工作的有关事项发表以下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减员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提高自身竞争力。

减员工作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充分认识减员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减员工作。

二、明确减员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本次减员工作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员工素质,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减员,使员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 优化人员结构。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调整人员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 提升员工素质。

通过培训、激励等手段,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在减员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减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2. 依法依规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就业和社保的政策法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当前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难题与对策

当前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难题与对策

作者: 杨和屏
作者机构: 柳州市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页码: 31-34页
主题词: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富余人员;下岗职工;挖潜增效;效益下滑;企业领导;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效率和效益
摘要: <正>“减员增效”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国有企业存在富余人员多,包袱重,经营效率和效益下滑的问题而提出的举措。

随着改革深化,加快企业“两个转变”的进程,国有企业解决富余人员问题,摆脱经营困境,增强效益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最近我们以搞活国有企业以及企业制度改革为主题,对柳工、柳机、柳空、五菱集团、电机厂、开关厂、建机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减员增效”情况进行调查。

下面,是调查的情况和提出的对策。

对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思考
奋 发 向上 的动 力 。从 另 一方 面看 , 施 减 员 增 效 是 实 确 保 职工 长 远 利 益 的要 求 。 江 泽 民 同 志 指 出 : 行 实 减 员 、 岗 分流 , 轻 国有 企 业 负担 , 助 下 岗职 工 下 减 帮
干部在教育职工时常用“ 优胜 劣汰” 的词句 , 甚至有 人把减员下岗作为惩处职工 的手段 , 显然不符合 这
冗员 问题 。本 文 拟就 这 一 问题 谈 点 个人 看 法 。

多的劳动力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一定意义上
讲, 后者 对 于 企业 扭 亏增盈 更具 有 现 实意 义 , 全是 完
着 眼于 职工 的 长远 利益 。
在 对 减 员 增效 形 成 共 识 的 同时 , 们 还 应 注意 我 解 决 在 实施 过程 中 出现 的一 些 问题 。一 是 不 能 “ 刮 风” 。对 待 减 员 问题 一 定 要 辩 证 地 看 问题 , 不 能 决 搞 形 式 主义 , 该具 体 问题 具体 分 析 , 应 那种 机 械地 推 行 单 位减 员定 额 、 比率 的做 法 是 不 可 取 的 。二 是 定 不 能 搞 一刀 切 。减员 增 效不 应 是简 单 划一 地 减员 或 下 岗。现 在 一些 单 位 以年 龄 划 线 , 区域 或 行 业 为 以 界 , 使部 分 技术 骨 干或 有 用人 才 被减 掉或 外 流 了 , 致
维普资讯
20 0 2年 5月
理 论 学刊
Th o yJ u n l e r o r a
M ay. 0 2 02
第 3期
总 第 19期 0
No 3 S r No 1 9 . e. .0
对 国有 企 业 减 员 增 效 的思 考

关于减员增效的稿件

关于减员增效的稿件

关于减员增效的稿件1. 降本增效的文章浅析企业的减员增效工作国有企业转企改制前,普遍实行“减员增效”策略,实质是一种变革性裁员。

所谓变革性裁员,是指由企业战略变革、组织变革、重大技术革新等引发的,追求人员配置与组织特征相互吻合为次要目标的职位和人员削减活动。

然而“减员增效”是一把双刃剑,于企业有利有弊。

特殊是规模化裁员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隐患或损害,需要慎重加以处理。

一、减员增效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严重战略措施,也是国有企业进行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国有企业要进展,要进步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量,就要处理存在的内部冗员严峻,劳动生产率低下,人工成本不堪重负,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突出问题。

因而,减员增效工作的深化开展已势在必行。

那么,减员增效工作如何开展,怎样运作将是摆在我们面前难以处理而又必需处理的问题。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行鼓舞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构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在当前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中,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石油企业生存与进展的客观要求与必定选择。

(一)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由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开头全面走向市场,自主运营,自傲盈亏,普遍追求效益最佳化,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要达此目的,除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技术配备外,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实行全体分流、部分分流、零星分流等方式,把富有人员减下来,重新安置工作,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全体竞争实力。

不然的话,企业没有效益,,危及生存,甚至被淘汰,这是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打算的。

这几年,石油企业在精干队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见到了明显成效。

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国外人均产油2000—3000吨,而我们人均产油不足100吨,仅是国外人均产油量的二非常之一。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人员配备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人员配备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人员配备的现状及建议一、关于人员配备的基本概念解析(一)人员配备的概念人员配备是指对组织成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的人员,以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理解人员配备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人员配备的主体是企业和组织的人事部门。

组织人事部门的专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其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的基础,这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领导拍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

第二:人员配备的客体既包括主管人员也包括非主管人员。

二者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但同时主管人员和非主管人员在具体的人员配备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也是根据具体需要而有所不同。

第三:人员配备的目标是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人员配备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以组织目标实现为使命才能保障它存在的合理性。

(二)人员配备的意义1.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基础组织目标的确立为组织明确了工作方向,组织结构的建立为组织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条件,但是,要真正实现组织目标,还要靠组织中最主要的因素-人,没有人,组织就犹如没有血肉的空骨架,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人员配备的恰当与否尤其重要,直接决定了组织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 人员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组织活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资源支持,其中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人力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决定了组织活动能否得到执行;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优质与否直接决定了组织活动是否高效。

因此,优化的人员配备是组织能够有效实践的保证。

(三)人员配备的原理1.职务要求明确原理主要是指对主管职务及相应人员的需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主管人员的方法越是完善,主管人员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2.责权利一致原理主要是指组织越是要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要主管人员的责权利一致。

3.公开竞争原理主要是指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

关于国有企业实施减员增效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实施减员增效的思考

作者: 江训柳
作者机构: 江西省九江长运总公司
出版物刊名: 交通企业管理
页码: 44-44页
主题词: 国有企业 减员增效 下岗职工档案 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 就业观念 好的社会自立意识 基本生活费 自谋职业
摘要: 1.国有企业要正确引导职工走出就业观念的误区。

与其捆在一起受穷,还不如去闯一番天地。

国有企业要多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职工转变死守“铁饭碗”的旧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走自谋职业、自我发展的道路。

2.要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一是要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对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企业要千方百计按规定标准给予保障。

二是要确保职工不因下岗而中断其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

三是再就业。

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减员增效政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企业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而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减少员工数量,企业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如果企业存在低效或无效的员工,减员可以将他们淘汰出去,同时提升企业整体效率和生产力。

另一方面,减员增效政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员工。

通过减少员工数量,企业可以使员工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责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此外,减员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成长空间,从而激励员工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能力。

首先,减员增效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环境。

只有有效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减员增效政策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从而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减员增效政策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职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员工而言,只有具备优秀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才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和获得更高的收入。

减员增效政策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激励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

最后,减员增效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减员增效政策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减员增效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其意义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职业发展,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意义

浅谈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意义

减员增效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确保减员 过程平稳有序,避免对企业和员工造成不良影响。
建议
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 定科学合理的减员增效方案,明确减 员目标和措施,确保减员过程平稳有 序。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 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减员增效提供 有力保障。
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 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 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未来展望
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应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现代 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技术创新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 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
降低成本
通过精简机构、优化流程、创新用工模式等措施 ,企业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增强竞争力
通过加强培训与开发,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 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挑战与对 策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挑战
员工安置问题
减员后如何妥善安置被裁员工,避免引发社会问题,是国有企业 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注员工发展
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员工提 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发员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推动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 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
通过减员增效,可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意义
(第三次作业)
学院:财税学院
班级:税务12403
姓名:洪悦
学号:07
浅谈国企减员增效的意义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增加国企效率和活力对促进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且由于国企冗员现象严重,致使服务态度恶劣,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减员增效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冗员、帕金森定律。

正文:积极:
(一).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社会的一个行政机构,冗员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实施“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的改革方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

减员的实质是企业生产力内部要素结构调整和整体功能优化。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性要素。

劳动者的功能,只有同其他生产力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发挥。

所谓企业减员,就是减少企业产力中人的要素,调整人与物的结合比例。

因此,减员过程也就是企业生产力内部要素结构调整和整体功能优化的过程。

减员是为了增效。

在“帕金森定律”的作用下,企业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的冲动,冲动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使劳动力需求处于长边位置。

在劳动力溢散效应助长了员工懒惰,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不好等,劳动力生产力底下,严重滞存。

减员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激发企业活力,增加市场竞争力。

毫无疑问,国企减员只是一种手段,增效——改善绩效才是一种目的。

国有企业减员的本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使其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力争有一个大的发展。

(二).机制减员是“方向”
市场经济中,作为竞争的主体,企业的经营宗旨和本质是追求效益最大化。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π=TR-C),即当总收益达到最大,并且总成本实现最小时,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为实现这个宗旨,企业必须转换并建立一整套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自觉减员机制就是其中之一。

企业减员增效,一是精干主体,分
流辅助,即将企业将非生产部分和间接辅助部分从企业主体分离出去,面向社会,创收节支,独立核算,自付盈亏。

二是下岗分流,转岗就业即按合理用工定额,确定主体职工编制,通过竞争上岗,裁剪富余人员,使多数下岗职工向非工业转移。

(三).总产量的达到最大
总产量(TP)是指企业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之后生产出来的产量总和。

TP=f(L) 为一定量的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总和。

AP=TP/L 为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指每增加一个工人生产的产品MP=△TP/△L。

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家已研究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起初MP上升,但达到一定程度后MP可能呈现下降趋势。

只有当工人数在AP达到最大值(A)和TP 达到最大值(B)之间,即A<=L<=B,才是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的最佳区间。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以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减少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MRTS(LK)=-△K/△L,由此见来,每增加一个工人是以减少机器数量为代价的,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机器对在生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因此为保持TP的最大,适当减员,具有促进作用。

(四).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
国企减员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会资源可以配置在需要的行业,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五).经济理论中有一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说:随着投入的某一要素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是递减的。

以此推出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是随着产量的上升而先下降后上升的。

国企冗员太多,企业的成本曲线都是处于上升阶段。

减员是为了提高边际产量,从而降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消极:
(一).由于裁员需依法支付被裁人员相应补偿和替代其工作的各种成本,从而丧失了已在被裁员工发生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投资。

若在考虑到员工抵制,法律诉讼,外部制裁,内部冲突等问题给企业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裁员给国企带来的经济损失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二). 许多国有企业的裁员行为着眼于企业财务资产、资源、技术效率、利润率等硬实力的提升,到头来却往往由于损伤其形象、口碑、品牌、影响力、文化、传统、行为规范、心理契约等“软”实力而无助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企业裁员时,应认真把握企业自身一贯奉行的价值观念、管理方式、行事风格、企业文化等软实力。

企业降低软实力的损失并不亚于硬实力降低的损失,而且是长时间难以弥补的。

因此,国企这种减员增效是有很大风险的。

(三).1.国企职工多年来为国家作了不少贡献。

一下子不少人就下岗了。

作为企业把这些人全部推向了社会。

但是无论怎么推,国家这么多人,也不可能推倒国外去。

企业人少了,社会下岗人就多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人尤其是老职工一辈子创造物质资料,但是掠夺了资料,把人推向社会,社会拿什么管?
结果就是社会贫民增多,没人管,管也管不了。

企业的这种不顾及老一辈职工的功劳或苦劳的行为容易激起公众的不满心里,从而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更大的问题。

2,减完了员是不是就能增效了呢?完全两回事。

有的原国有企业,效益不算好,但是还养了不少工人。

人都被裁了,企业还怎么经营?经营
不了,就有可能会破产。

有些人愿意企业凋敝,这样就可用很低的价格,买入企业资产了。

这个国企就这样没了。

若是这种结果,企业还需增什么效?
所以减员增效,常常是员也减了,效也没增,企业破产了,资产低价处理了!
3,不少情况下,企业还在,也没破产。

员确实减了,效也增了。

但是增的就是减下来那部分员工的工资。

职工或者下岗,或者年老职工提前低工资内退。

这样企业节约了一部分工资。

产生了一些效益,这些效益呢,再拿出相当一部分奖励经营者。

其实不过是把老年职工该得的那部分工资拿出来,领导层从新分配。

结论: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样,国企减员增效也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自身资源,提高总产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更多社会压力,更严重者将企业自身搞垮以致最终破产。

因此企业进行减员增效时需要慎重考虑,以找到更好的均衡点,做到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又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自身经济效益的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编写组
2.《现代微观经济学》 [美] 欧文·B·塔克
3.有些借鉴百度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