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居易新乐府之得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刊
语
文学刊2011.1
○曲敏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作者简介]曲敏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论白居易新乐府之得失
[摘要]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现实精神,诗人“惟歌生民病”的现实精神的确
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然而其诗歌的政治功利性也在另一方面削弱着其诗歌的艺术性,从而使其新乐府诗留下了些许艺术上的缺憾。
[关键词]白居易;
新乐府;得失中图分类号:I 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1)01-0069-02
综观白居易的五十首新乐府诗,大体为现实主义作品,并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正是源于诗人的诗歌理论。
可见,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诗歌不仅诉诸于人的理智,而且诉诸于人的感情,不仅要以理服人,更重要的在于以情感人。正是由于诗人对朝廷、
对百姓都有着强烈的情感,所以才会在诗歌创作中将这种情感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因而也就使得其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现实精神。然而正因为这种“为时”“为事”的精神导致白居易的诗歌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同时诗人过于注重诗歌的政治功能,那么必然就会削弱其诗歌的艺术性,从而留下艺术上的缺憾。
一、新乐府诗之“得”
首先,白居易的诗歌十分强调现实精神与社会功用,而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是和古代再现的诗美观紧密联系的。孔子就十分注重现实,鄙弃幻想,因而儒家学说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反映现实。那么白居易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他的诗论也必然会受到以《诗经》为主旨的传统诗论的影响,《诗经》可谓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创作起点,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手法如实地反映着社会的本来面目。可以说孔子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汉乐府起,就继承了《诗经》“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大多以叙事的手法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状况。但发展至建安时期,叙事的意味已然有所减少,曹操虽然借古题写实事,反映汉末动乱,但形式上已经转向抒发个人情感了。六朝文学更加注重形式,与社会的关系已经日渐疏远,叙事诗也已经是凤毛麟角了。直至中盛唐时期,杜甫诗“因事自立”,才将《诗经》的叙事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杜甫自拟新题,“即是名篇,无复依傍”,真实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全景。诗歌发展到元和时期,
白居易、元稹等人取儒家思想之精华,形成了新乐府。之后,元、白等人便大量创作新乐府诗,白居易不但创作新乐府诗,还形成自己关于新乐府诗的讽喻理论。
白居易关于新乐府诗的讽喻理论大部分得益于传统的儒学理论,并继承了孔子对于文学社会功用的认识。《论语·阳货》篇记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的“兴观群怨”
说是孔子对诗歌艺术性的独到见解,也是文学思想史上最具创造性的提法,给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则尤为突出地继承了这一文学的社会功能。“兴”是就文学作品审美而言,“是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不论是触物生情还是反映现实,为政治服务,都得建立在再现诗美观的基础之上,合适的内容需要恰当的形式来表现。白居易就在充分强调诗歌内容现实性的同时,十分注重诗歌形式方面的要求。他要求诗歌最终达到老妪都解的地步,那么诗歌必然得语言质朴,言简意赅,直陈其事,进而广泛流传,最终达到作者与读者的共鸣。“观风俗”可以说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客观效果。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包含着“重礼教以归化人心”与“尊贤能以澄清吏治”的思想内容。而孔子所说的“观”同样重在诗歌所反映的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便践行了孔子观风俗的诗歌理论。显然白居易的诗歌有着考政治之得失的社会功用。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这种功利主义文学思想必然会达到文学观风俗的社会功能。
孔子所讲的“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怨”则是就文学作品批评社会的功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不但可以把人们团结起来交流思想,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怨刺上政,可以对社会“不仁”的现象加以揭发与披露。在这一点上,白居易是十分赞同并在其诗歌创作中严格实践的。他积极呼吁
“先向歌诗求讽刺”,并且极力提倡以《诗经》为代表的美刺比兴的传统与精神。在白居易看来,诗歌创作一定要有寄托,并且真实客观的反映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人人知诗书之旨,识礼乐之情。当然白居易所讲的“怨刺”是有一定“度”的存在的,他力求做到“怨而不怒”,在揭露时政弊端,同情百姓疾苦
69
语文学刊201
1
.1
的同时,又“发乎情而止乎礼仪”,让统治阶级从他的诗歌中自
省到自己的不足。
白居易不仅在诗歌的内容上继承《诗经》的传统,而且在诗
歌的形式上也效法《诗经》的篇章结构。在这一点上,白居易曾
说过:“首句标其目,卒彰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可见其诗
歌的形式也确实取法于诗三百。总之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白居
易的诗歌创作都力求做到讽喻美刺,言直而切,继承着“温柔而
敦厚”的传统诗歌精神,而又对其进行着超越。
其次,白居易主张“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一语道出他
诗歌的政治功用之所在,可以说白居易的这一主张为诗歌的创
作及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诗经》里,虽然也有部分反映
民生疾苦的诗篇,但更多的主人公还是王公、贵族、官僚、隐士,
诗史杜甫的出现才把士兵、船夫、渔民也作为诗歌的主人公加
以描述,对他们贫寒困苦的生活给予极大同情,对黑暗的社会
现实予以无情的批判。但杜甫对于百姓疾苦的描述与反映仅限
于诗歌,并没有上升到诗歌理论。直至白居易才明确提出诗歌
创作一定要“惟歌生民病”,并且诗人也始终恪守着这一创作原
则,为百姓喊冤,为生民控诉。诗人在生活中饱含为民的满腔热
情,并时时用锐利的眼睛洞察世间不平,进而用诗歌代其口指
斥时政弊端。如《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
黑。卖炭得钱何所赢?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
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碳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
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
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
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人通过起承转合的简单叙述,将一个卖炭老翁的无奈与
困苦,鲜明地展现在了我们读者面前。从诗中我们都看到了“宫
市”制度给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也深刻地理解到这种制度的
罪恶。从字面意思我们不难看出“宫市”表面上是皇帝派出太监
到街上去买东西,但从诗中的“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
直”,我想我们就会知道这种“买”无异于抢。白居易正是捕捉到
了这种个别的场景,寓特殊于一般,描述了如此遭遇的广大人
民,揭示了“宫市”制度之陷民于水火。究其根本,白居易之所以
能够鲜明地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实则并非偶然,他
所处的时代为他提供了现实土壤,诗人的经历也为其心系百姓
奠定了情感基础,再加上诗人“兼济”思想的影响,便促成了诗
人新乐府诗的极强的人民性。诗人心中始终明白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并且也时刻提醒着统治者,希望他们能真正看到“民”
的作用,从而执政为民。这也正是其新乐府诗“惟歌生民病”的
根源之所在。
二、新乐府之“失”
由于白居易积极的人生态度,胸怀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抱
负,又深受传统儒学思想影响,他的五十首新乐府诗作必然带
有极强的功利色彩和为政治服务的目的。这种强烈的政治功利
色彩自然而然会影响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因此也就必不可少
会给其新乐府诗带来一定的缺陷与弊端。章培恒就曾在自己编
著的《中国文学史》中提到:“这种语言风格的缺陷是过于直露,
有时颇为啰嗦,少了些精炼和含蓄。”正是由于内容上要求妇孺
皆知,注重实际功效,在形式也就相应少了斟酌与推敲,语言刚
正激烈的同时也就削弱了诗歌的内敛含蓄功能。
首先,我们读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必然会先注意到其诗歌
的小序。诗人在诗前题以小序,显然是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于
诗人作诗的目的,以求快速地让受众领悟诗歌主旨。然而这种
题解式的做法却束缚了读者的思维,诗歌的意蕴原本是通过语
言媒介传达的,从诗歌的每个字眼,读者就完全可以领会到诗
人的意图。而且不同的读者必然会对同一首诗歌有不尽相同的
理解,如若诗人硬要在这种理解前对读者加以限定,那么势必
会影响诗意的传达。可见,文学作品的创作主要是为了读者的
接受,因而如果作者过多地去限定读者,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诗
文的表达效果。
其次,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在所有的诗歌创作中并不是最广
受欢迎的,其一大原因就是新乐府诗语言过于浅白,缺乏韵味,
“元轻白俗”就是对白居易诗歌过于直白的评价。白居易诗歌语
言的浅白与其诗歌“补察实证”“泄导人情”“救济人病”的现实
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诗人要竭力做到妇孺皆知,其诗
歌创作才会尽量通俗化,语言明白化。但这种浅陋直白的语言
大大削减了其诗歌的艺术性,使得其诗歌缺少诗情,流于说教。
同时,诗人新乐府诗的说理性过强,使得其诗歌一定程度上缺
乏形象性,诗意太露而缺少了诗歌创作所固有的含蓄特点。有
些语言甚至一览无余,没有读之而令人回味的余地。如《杜陵
叟》中,诗人面对无情的长吏愤声疾呼:“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
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虽然表达了诗人
极度的愤慨,但却近乎于一种声嘶力竭的呼喊,已然没有了诗
歌含蓄的情致韵味。
第三,诗人新乐府诗的形式有程式化的倾向。白居易一再
强调新乐府的创作目的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为了达
到这一点甚至不惜牺牲诗歌应有的艺术性。有些诗作为了“卒
彰显其志”而给诗篇添一个议论的尾巴,发表感慨以警示后人。
这无疑会让读者感到不是在吟诗,而是在受教育。此外,诗人在
句式上几乎形成了一个创作模式,五十首新乐府诗好似有一个
固定的框架,框出了诗歌的形体。通常,诗歌最忌形成统一的写
作结构模式,受限制的主体会使创作客体一同受拘泥,从而使
作品失去生机和灵性,缺乏一种鲜活而感人的力量。
总之,诗歌的含蓄与意蕴是其必不可少的特征,语言的多
样性、内容的丰富性都会为诗歌意蕴的形成增色添彩,反映现
实,指斥时政固然是诗歌的一个良好的功用,但若为了实现其
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忽视其文学性则得不偿失。当然白居易新
乐府诗创作特色与缺陷并存,我们既要看到其“为时”“为事”的
人民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平俗浅易的一面。其诗歌的缺陷不
仅仅是其个人创作的遗憾,更是唐王朝封建时代的遗憾。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4]章培恒.中国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67.
[5]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6]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9.35.
作家作品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