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法的宗旨

合集下载

经济法宗旨和原则

经济法宗旨和原则
• 平衡协调原则,维 护公平竞争原则和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四原则说”
• 经济民主原则,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和 经济公正原则
• 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原则,宏观调控与 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权、责、利统一原 则和维护国家经济主 权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的学说概括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领会经济法宗旨的确立标准和确立方法、经济法宗旨的提炼、宗旨中的重要目标;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
则;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和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经济民主与经济法制相结合的原则 4、从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经济法宗旨的最终定位 2、经济安全的需求及其立法 (一)经济法宗旨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本章教学重难点:除基本理论部分之外,还需要注重应用方面应当掌 握的问题,包括经济法宗旨的研究价值及经济法三项基本原则的主要 内容。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宗旨
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宗旨的基本界定 二、经济法宗旨的具体内容
一、经济法宗旨的基本界定
(一)经济法宗旨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 经济法的宗旨:经济法调整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性意旨及所要实 现的目标,集中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的宗旨作为经济法调整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市场经济主体必须认真遵循的,它贯穿于经济法的原则和具体规则体系中。 2、综合效益原则
适用价值的基本准则。 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法在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时所追求的具体理想目标,是对经济法宗旨的高度概括。
经济法的价值决定经济法的宗旨,经济法的宗旨体现经济法的价值。 (三)本书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界定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社会本位原则;经济民主原则;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张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重庆 401120)[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法宗旨的含义和基本位阶,以及经济法宗旨的确立标准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当前学术界对经济法宗旨的几种观点,批判了各种认识的利弊得失,并从不同层次的调整角度归纳出经济法的宗旨是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努力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中,优先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宗旨;市场经济;两个失灵;社会利益经济法的宗旨是经济法内涵的核心,作为经济法调整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经济法调整应当遵循的总体上的、根本性的意旨。

经济法的宗旨是经济法理论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正确认识经济法的宗旨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特征、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从而打通整个经济法理论体系的脉络。

因此对经济法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法宗旨的基本说明(一)经济法宗旨的含义探寻经济法的宗旨,首先要探讨宗旨的含义。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宗旨”的解释为:“主要的思想或意图、主意。

”宗旨的最基本含义就是主要的目的或意图。

宗旨带有根本之意,是需要效法或遵从的根本性意旨。

在法学领域,一般也是从“主要的目的或意图”的意义来理解“宗旨”一词。

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宗旨,或称经济法的目的,一般是指经济法调整所要达到的目标。

”有学者指出:“法律的宗旨即通过法律条文所反映出来的立法的主要意旨或目的。

”因此,经济法的宗旨所探讨的就是经济法的主要目的或意图。

(二)经济法宗旨的位阶法的宗旨与法的价值、法的原则联系密切,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法宗旨的含义,有必要厘清经济法宗旨的位阶,也就是厘清经济法宗旨与经济法价值和经济法基本原则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一般法理上说,法的宗旨的基本位阶,是在价值之下,而在原则之上。

经济法的宗旨名词解释

经济法的宗旨名词解释

经济法的宗旨名词解释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经济法是指规范和管理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它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手段,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经济法的宗旨进行深入解释,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法律学科。

一、平衡各方利益的宗旨经济法的宗旨之一是平衡各方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的利益往往是相互关联的。

经济法通过制定适用于不同利益主体的法律法规,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保护,同时也限制各方的不正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例如,反垄断法是经济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防止市场中存在的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损害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

反垄断法通过规定并实施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行为,确保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与自由。

二、促进经济发展的宗旨经济法的宗旨之二是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法旨在为市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有序安全的环境,为经济主体的发展创造条件。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持。

例如,公司法是经济法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目的是规范和促进公司的组织、运营和发展。

公司法通过设立公司的法定程序和责任范围,规定公司的权益关系和负责制等规则,为企业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建立了企业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保护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了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和健康发展。

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宗旨经济法的宗旨之三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无法与企业进行对等的谈判,容易受到不公平交易和虚假广告的侵害。

经济法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经济法中的关键法律之一。

该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并对企业的虚假广告、欺诈行为等不正当行为给予了处罚和纠正措施。

经济法的宗旨的概念

经济法的宗旨的概念

经济法的宗旨的概念经济法的宗旨概念定义:经济法是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是国家在经济领域实施管理、监督和服务的法律框架。

其宗旨是为了保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公平正义。

相关概念:1.规范经济活动:经济法的宗旨在于通过法律规定来引导和限制经济活动,确保经济主体依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2.保护经济秩序:经济法针对不法行为和违法经济活动进行规制,预防和处理诸如垄断、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保障市场公正竞争和市场秩序的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法的宗旨还在于为经济主体提供法律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环境。

通过合理的法律规定,鼓励投资、创业和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4.维护经济公平正义:经济法追求经济活动的公平性和正义性,保护弱势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经济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和违法行为,维护全社会的正当利益。

相关内容:经济法的宗旨体现在众多法律中,如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等。

通过这些法律规定,国家能够在经济领域实施管理、监督和服务,为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

经济法的宗旨在于维护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法律的规制和保护,可以防止市场垄断、欺诈行为的发生,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法的立法和执行,打造公正、透明、稳定的法制环境,为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同时,人们的法治意识也得到了提高,经济法的宗旨被更多人所认同和遵守。

综上所述,经济法的宗旨包括规范经济活动、保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公平正义。

通过制定和执行经济法,国家能够在经济领域发挥管理和服务的作用,为经济主体提供保障,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规范经济活动•经济法通过法律规定和制度建设来引导和限制经济活动,确保经济主体依法经营,遵守公平竞争原则。

•经济法规范了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包括合同订立与履行、公司设立与管理、金融交易与监管等方面,确保经济活动在合法、规范、有序的轨道上进行。

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

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

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经济法的本质、根本任务及基本原则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经济法基本精神最凝练的表达。

对经济法立法宗旨的准确把握,是科学认识经济法的地位、调整对象及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法作为典型的“社会本位”法,其产生根植于国家对经济管理和协调的必要性,得益于法哲学、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即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保障经济总量的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维护竞争秩序、协调社会再分配,将经济个体的行为纳入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中来评价,以使经济自由与秩序、效果与公正、经济民主与集中达到统一。

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历程决定了经济法的历史使命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经济法是因应生产社会化的客观需要,弥补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关系调整“不足”应运而生的。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社会经济的运行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来强制实现平衡。

因而各国均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与此相适应,民法成为这一时期调整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

但是,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纷纷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放任自由的“夜警”角色,主动管理社会经济运行,国家的职能随之扩大,以“国家之手”全面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

为此,各国也制定了大量管理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如1890年美国颁布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1896年德国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1919年德国又颁布了《煤炭经济法》,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以“国家之手”对经济生活进行事前的管理和协调,经济法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也蓬勃发展。

我国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它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成长而产生和发展。

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国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管理经济,这要求国家对整体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的运行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则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决定了国家应当担负起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

经济法的宗旨的概念(一)

经济法的宗旨的概念(一)

经济法的宗旨的概念(一)经济法的宗旨的概念经济法作为法律的一个分支,旨在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法的宗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和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经济法通过建立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保护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运行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反垄断法》的制定,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公司法》的规定,保护股东权益,规范公司治理。

•《合同法》的实施,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

2.促进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经济法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法律框架,保护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包括但不限于:•《反垄断法》的实施,打击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经济法通过规范国家经济活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包括但不限于:•《外国投资法》的实施,管理外国投资行为,维护国家安全。

•《金融法》的制定,规范金融行业,防范金融风险。

4.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法通过鼓励和规范创新,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法》的颁布,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活动。

•《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规范企业环境行为,维护生态环境。

总结经济法的宗旨是为了确立和保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通过建立一系列法规和制度,经济法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护,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济法宗旨的理解

经济法宗旨的理解

经济法宗旨的理解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经济法宗旨到底是啥玩意儿!
你看啊,经济法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规矩,它的宗旨呢,那就是要保障这个大家庭的公平和秩序呀!就好比说,咱家里分东西,那不得公平点儿嘛,不能有人多拿有人少拿呀,这经济法宗旨就是要确保大家在经济领域里都能公平竞争、公平分配。

比如说在市场上,那些大企业可不能仗着自己块头大就欺负小企业呀!这就违反经济法宗旨了不是?!
再想想啊,假如没有经济法宗旨,那市场还不得乱套了呀!那些不良商家不就可以肆意妄为啦,卖假货呀、搞垄断呀,这多可怕呀!你就说你要是买到个劣质商品,你气不气?这时候经济法宗旨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出来保护咱消费者啦!
经济法宗旨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呢!就像给车加了油一样,让经济这辆车跑得更快更稳!比如说国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扶持新兴产业,这就是为了让经济更好地向前跑呀,这就是经济法宗旨的功劳呀!
实际上,经济法宗旨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呀!咱每天的吃穿住行,哪一样离得开经济呀,而经济法宗旨就在背后默默地守护着我们呢!它让我
们的经济生活有条有理,有法可依。

你难道不觉得经济法宗旨超级重要吗?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理解经济法宗旨,支持经济法的实施呀!这样咱们的经济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呀!
我的观点就是,经济法宗旨是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我们都要重视它、理解它、维护它!。

试论经济法的宗旨

试论经济法的宗旨

试论经济法的宗旨摘要:经济法的宗旨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是研究经济法学的逻辑起点,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法的宗旨决定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宗旨的体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宗旨向经济法价值转化的保障。

研究经济法宗旨必须遵循揭示矛盾特殊性、主观与客观、实然与应然、相对与绝对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法是为了解决两个失灵的问题而产生的。

经济法的宗旨是保障政府有效干预经济运行。

关键词:经济法;宗旨;两个失灵经济法的宗旨是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研究经济法学的逻辑起点,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九十年代初期及以前,几乎没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探讨上,在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上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之后,学者逐渐发现了研究经济法宗旨问题的价值,并逐渐发现其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经济法宗旨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与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其他范畴相比,对经济法宗旨问题的研究仍明显不足,尚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发挥经济法宗旨问题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因此,对这一范畴进一步进行研究,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对经济法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对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此,笔者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经济法宗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推动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一、经济法的宗旨释义(一)宗旨的含义探讨经济法的宗旨,首先要探讨宗旨的含义。

由于宗旨并非是一个法学专用术语,而是一个日常生活及各学科中普遍使用的术语,因此,我们首先要到日常生活及各学科中去探寻其最一般的含义。

《现代汉语大词典》“宗旨”词条的解释为:“主要的思想或意图、主意。

”;《现代汉语辞海》“宗旨”词条的解释为:“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我国经济法宗旨的具体内容及其理解

我国经济法宗旨的具体内容及其理解

我国经济法宗旨的具体内容及其理解
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是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根本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经济法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它不仅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经济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保护经济秩序和公正竞争。

经济法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公正竞争,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三、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利益。

经济法制的建设要遵循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利益的原则,保护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利益,防范外部干扰和内部破坏,确保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

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利益。

经济发展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和基础,经济法制的建设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利益。

经济法制要在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保障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以上是我国经济法宗旨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经济法制建设的宗旨和目标,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充分发挥经济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 -。

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

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

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经济法的本质、根本任务及基本原则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经济法基本精神最凝练的表达。

对经济法立法宗旨的准确把握,是科学认识经济法的地位、调整对象及其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法作为典型的“社会本位”法,其产生根植于国家对经济管理和协调的必要性,得益于法哲学、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即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保障经济总量的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维护竞争秩序、协调社会再分配,将经济个体的行为纳入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中来评价,以使经济自由与秩序、效果与公正、经济民主与集中达到统一。

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历程决定了经济法的历史使命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经济法是因应生产社会化的客观需要,弥补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关系调整“不足”应运而生的。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社会经济的运行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来强制实现平衡。

因而各国均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与此相适应,民法成为这一时期调整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

但是,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纷纷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放任自由的“夜警”角色,主动管理社会经济运行,国家的职能随之扩大,以“国家之手”全面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

为此,各国也制定了大量管理和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如1890年美国颁布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1896年德国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1919年德国又颁布了《煤炭经济法》,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以“国家之手”对经济生活进行事前的管理和协调,经济法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也蓬勃发展。

我国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它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成长而产生和发展。

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国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管理经济,这要求国家对整体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的运行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则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决定了国家应当担负起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

论述经济法宗旨的内容

论述经济法宗旨的内容

论述经济法宗旨的内容经济法宗旨,是指经济法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经济法是调节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旨在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那么,经济法宗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法的宗旨是保护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法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经济法的宗旨是保护权益和利益的平衡。

在经济活动中,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权益和利益的博弈。

经济法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法律规则,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经济法也要求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实现利益的平衡和协调。

第三,经济法的宗旨是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经济法的重要目标之一。

经济法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规则,为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经济法还要促进创新和创业,鼓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第四,经济法的宗旨是维护社会稳定。

经济活动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社会不平等、环境污染等。

经济法要通过规范和约束经济活动,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经济法还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经济法的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更要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法要通过规范和引导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的统一。

经济法宗旨的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市场竞争、保护权益和利益的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法以此为指导,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法律规则,为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只有在这样的法治环境下,经济才能稳定发展,社会才能和谐进步。

经济法要点

经济法要点

经济法一、名词解释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宗旨:依法运用国家调制手段,来不断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障经济与社会中普遍公正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经济法的特性,由经济法宗旨和根本价值所指引,对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和普遍适用价值的基本准则。

4.经济安全:是指政府按照既定的法律程序,履行一定的经济职能,实现经济危机和经济不景气的克服,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熨平经济周期,增加国民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一种过程或状态。

5.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采取一定形式通过收支行为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

6.预算体制:即预算管理体制,是指通过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预算管理职权、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的方式处理国家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财政法律制度。

7.决算:即为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由预算执行主体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并由权力机关审查批准的法律制度。

8.国债:即国家公债,是国家为了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以按期还本付息为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务。

9.地方性政府债务:简称地方公债或地方债,指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为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以按期还本付息为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务。

(不属于国家公债)10.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1.税收:或称租税、赋税、捐税等,简称税,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的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课征行为或手段。

浅论经济法的宗旨

浅论经济法的宗旨

浅论经济法的宗旨摘要经济法作为现代的新生的独立法律部门,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而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即经济法的宗旨——以促进社会效率来实现社会公平。

因经济法的宗旨与经济学及其他部门法的宗旨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因此经济法又拥有其自身的特征。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对经济法宗旨的研究,将能更加划清经济法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促进法学领域的发展,完善健全我国的法制体系,并最终为实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背景;经济法宗旨;价值;法学的发展;作用Shallow theory purpose of economic lawAbstractHowever, as the modern new independent legal department, has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roots, and its special social background determines its existence of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that is the aimof the economic law, in order to promote social efficiency to realize social justice. For purpose of economic law and economics and other law has a fundamental tenet of the economic law and have different, so its own features. Any of a discipline has its own existenc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law, the research purpose, will be able to more make clear the economic law and other disciplines, promo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w fields of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finally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lay an immeasurable role.Key wordsHistorical background; Economic law objective;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role前言经济法的宗旨是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研究经济法学的逻辑起点,对其进入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一)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一)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一)一、关于经济法宗旨的研究状况各国学者以往多把经济法的宗旨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或概念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他们常常通过经济法的宗旨认识经济法的概念,或者直接把前者引入后者之中。

这在德、日学者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如德国“集合说”的代表人物努斯鲍姆(Nussbaum)认为,经济法就是以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为目的的规范的总体或集合:“组织经济说”的代表人物哥尔德密特(GoLdschmidt)认为,经济法就是为了改进生产而规制交易经济和共同经济的法;日本著名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则认为,经济法的宗旨是以社会协调的方式来解决经济循环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经济法就是以“国家之手”代替“无形之手”来对经济运行进行社会协调的法。

1]上述学者对经济法宗旨的研究,是同经济法的概念、本质等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在经济法宗旨的研究中颇具代表性。

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了经济法的宗旨在研究经济法其他理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依其各自的理解对经济法的宗旨作出了概括,应当说,这些认识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观点对于深入研究经济法的宗旨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我国对经济法宗旨的研究十分薄弱,至今尚未见到专门的著述,也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专题加以研究。

但各国的实践表明,唯有正确认识经济法的宗旨,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

为此,必须从经济、社会与法律的关系的角度,探寻经济法的宗旨。

二、对经济法宗旨的认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但也存在着勿庸置疑的弊端,其中最为突出的向题就是“市场失灵”的存在。

依各国经济学家的通说,市场失灵是指在若干领域或情形下,市场机制失去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并因而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

市场失灵的四个原因或称来源是垄断、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和信息偏在。

它们突出地表现为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是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的。

2]市场失灵会增加交易成本,劣化资源配置,从而有碍于经济运行和社会公共利益,进而也无益于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论经济法的宗旨

论经济法的宗旨

试论经济法的宗旨经济法的宗旨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是研究经济法学的起点。

经济法的宗旨决定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宗旨的体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宗旨向经济法价值转化的保障。

经济法是为了解决两个失灵的问题而产生的。

经济法的宗旨是保障政府有效干预经济运行。

在90年代初期及以前,几乎没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探讨上,在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上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之后,学者逐渐发现了研究经济法宗旨问题的价值,并逐渐发现其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经济法宗旨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与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其他范畴相比,对经济法宗旨问题的研究仍明显不足,尚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发挥经济法宗旨问题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因此,对这一范畴进一步进行研究,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对经济法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对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关于经济法宗旨的研究状况各国学者以往多把经济法的宗旨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或概念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他们常常通过经济法的宗旨认识经济法的概念,或者直接把前者引入后者之中。

这在德、日学者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众多学者对经济法宗旨的研究,是同经济法的概念、本质等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在经济法宗旨的研究中颇具代表性。

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了经济法的宗旨在研究经济法其他理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依其各自的理解对经济法的宗旨作出了概括,应当说,这些认识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观点对于深入研究经济法的宗旨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我国对经济法宗旨的研究十分薄弱,至今尚未见到专门的著述,也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专题加以研究。

但各国的实践表明,唯有正确认识经济法的宗旨,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

为此,必须从经济、社会与法律的关系的角度,探寻经济法的宗旨。

第三章 经济法的宗旨和原则 课件.ppt

第三章 经济法的宗旨和原则 课件.ppt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政府适度干预原 则;加强经济责任 制,提高经济效益 原则;平衡协调原 则;维护公平竞争 原则
ko
•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 事的原则;坚持和 发展社会主义公有 制,保护非公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原 则;国家宏观调控 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原则;实行责权利 相结合和国家、集
•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社会本位原则;经 济民主原则;经济 公平原则;经济效 益原则;可持续发 展原则
•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 平竞争原则和责权利相 统一原则
• 经济民主原,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原则,可 持续发展原则和经济公
正原则
• 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原则,宏观调控与市场 机制相结合原则,权、 责、利统一原则和维
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ko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的学说概括
“五原则说” “六原则说” “七原则说” “八原则说”
ko
二、经济法宗旨的具体内容
(一)市场机制及其失灵:确立经济法宗旨的客观基 础 (二)国家调制与公权力的体系革新:实现经济法宗 旨的工具依赖 (三)公正及其观念变迁:经济法宗旨的价值基础 (四)从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经济法宗旨的最终定位 (五)小结
ko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二原则说” “三原则说” “四原则说”
• 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 原则和兼顾各方经济利 益原则
• 社会本位原则与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原则
•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和政府经济管理行为优 化原则
• 市场竞争原则和宏观调 控原则
•经济上的公平与公正原 则,违法行为法定原则, 经济管理权限和程序法 定的原则
因此,经济法的宗旨起着维系和保障经济法制的统一、协 调与稳定的作用。

第四章 经济法的宗旨与原则

第四章 经济法的宗旨与原则
2011-4-23 14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宗旨
(二)研究经济法宗旨的实践价值 在立法方面, 1、在立法方面,立法宗旨作为相关立法 的首要条款,其地位非常重要; 的首要条款,其地位非常重要; 在法律实施方面, 2、在法律实施方面,经济法的宗旨同样 会产生重要影响; 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为, 因为,可以通过目的解释实现经济法的 宗旨。 宗旨。
2011-4-23
22
第二节 经济法的原则
(四)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1、调制法定是调制适度和调制绩效的基 础; 调制适度是调制法定的展开, 2、调制适度是调制法定的展开,是调制 绩效的实现手段; 绩效的实现手段; 无论是调制法定,还是调制适度, 3、无论是调制法定,还是调制适度,都 是为了实现调制绩效的总体目标。 是为了实现调制绩效的总体目标。
2011-4-23 6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宗旨
2、语义分析 根本” (1)“宗”是“根本”、“旨”是“精 神”; 经济法的“经济” (2)经济法的“经济”体现了对效率的 追求; 追求; 经济法的“ 体现了对公平、 (3)经济法的“法”体现了对公平、正 义的追求。 义的追求。
2011-4-23 7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宗旨
2011-4-23 21
第二节 经济法的原则
(三)调制绩效原则 兼顾效率和公平, 1、兼顾效率和公平,是经济法调整的重 要目标, 因而追求调制的效果或绩效, 要目标 , 因而追求调制的效果或绩效 , 追求总量的平衡和社会总福利的增长, 追求总量的平衡和社会总福利的增长 , 也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原则。 也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原则。
2011-4-23 10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宗旨
(二)保障基本人权的目标 经济法是分配法, 1、经济法是分配法,涉及对相关主体权 利与权力、 利与权力 、 社会财富与主体利益等多个 方面的分配; 方面的分配; 2、保障人权的目标在经济法的各个部门 法上都有体现。 法上都有体现。

论经济法的宗旨

论经济法的宗旨

论经济法的宗旨〔提要〕政府自有之以来,就一直处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地位。

在当今中国,政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宏观调控的主导、是国有财产保护的主力、是对外贸易的代表,政府处于我国经济活动的核心地位。

毫无疑问,政府应当在国民经济中享有充分的权力树立必要的权威。

但政府是“双刃剑”,它既可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可能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政府要成功地干预好经济即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受到法律干预,即依法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明确政府责任,那种不受法律干预的政府往往不可能干预好社会经济反而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基于此,经济法理论应反思传统经济法理论立论的不足,完善经济法基础理论,认识到经济法不仅仅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之法”,而且还是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干预政府之法”,“干预政府”是经济法的根本宗旨所在。

中国经济法走过了十多年的创建历程,现在正走向自我认识的阶段。

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经济法的自我认识提供了历史契机和现实基础。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法治经济,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经济法主治的经济。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认识中国经济法的宗旨是中国经济法学的重大课题。

一我们认为,认识经济法的宗旨,必须首先抓住经济法的核心。

恩格斯曾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1〕,而且“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2〕。

考察人类经济活动史,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不论在什么历史阶段中,不论在什么社会环境里,不论在什么经济形式下,政府作为重要的政治权力自有之以来就一直处于整个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地位。

在当今中国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同样处于这种核心地位。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是先导。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高度极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这一改革过程其实是对旧体制下的那种政府主治的反思、纠偏和调整,最后走向市场主治的市场经济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经济法的宗旨目录论文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2)一、经济法产生的背景 (2)二、比较经济法与经济学、行政法、民法等学科宗旨的不同 (2)三、从其他方面来论证经济法的宗旨 (3)(一)从法理价值层面来讲 (3)(二)从伦理学角度来讲 (4)(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4)(四)洞析西方经济发展史 (4)(五)从统治阶级视角来分析 (5)四、对经济法宗旨的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一)明确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 (5)(二)经济法宗旨以社会公平 (6)参考文献……………………………………………论文摘要经济法作为现代的新生的独立法律部门,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而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即经济法的宗旨——以促进社会效率来实现社会公平。

因经济法的宗旨与经济学及其他部门法的宗旨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因此经济法又拥有其自身的特征。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对经济法宗旨的研究,将能更加划清经济法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促进法学领域的发展,完善健全我国的法制体系,并最终为实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背景经济法宗旨价值法学的发展作用前言经济法的宗旨是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研究经济法学的逻辑起点,对其进入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九十年代初期以前,很少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探讨上,在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上取得丰硕成果之后,学者逐渐发现了研究经济法宗旨问题的价值,并逐渐发现其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对这一范畴进一步研究,对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于经济法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对于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在此,笔者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经济法的宗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推动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一、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俗语有云:“时势造英雄”,一个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一个时代的拯救者,其作为其成就都是跟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时代的需要催生了一个时代的英雄。

由此及彼,经济法的产生也跟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离不开的,而其特定的社会环境的需要,有决定其当初的所存在的宗旨。

经济法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失灵,由于市场本身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三缺陷——市场障碍、唯利性、被动性和滞后性,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从而扰乱了整个市场有序地运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动荡,影响国家的和谐状态,进而威胁统治经济的根本利益。

为了消除这种威胁,解决市场经济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来进行遏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并且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定稳固下来,最终产生了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

所以最初的相关经济法出现的直接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即社会效率。

但随着民主意识的的增强,公平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无法避免的差距现象逐渐普遍化,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本身失灵的可能性也促使社会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最终促使应以社会为本位的以追求社会公平为根本目的的经济法宗旨的转变,此转变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一种历史的必然性。

二、比较经济法与经济学、行政法、民法等学科宗旨的不同首先,相对于经济学而言,经济法是一种知识性的社会行为规范,而经济学则纯属一门学科知识体系,前者对经济主体进行了一定的规制,而后者对经济主体予以了科学的引导;从二者所存在的价值层面来讲,二者所追求的根本目的不同,经济学主要追求社会效率,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财富价值,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中,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而不顾社会的整体利益。

而经济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宗旨在于促进社会效率的同时,又注重实质性的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以实现更高的社会效率来达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资本扩张和利益的驱使下,人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度追求,造成了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明显冲突”。

【2】有学者认为:“确定经济法的任务或者说经济法的目的就成了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存在了不同于民法、行政法的特定目的和任务,经济法才有可能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3】与行政法比较,笔者认为经济法是作为一门社会法,经济法以促进手段式的目的——社会效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经济良好运行的健康状态,最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公平。

而行政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行政管理关系,虽然国家行政管理中一部分涉及经济领域,具有经济性的内容,但其经济法的调整方式和内容大相径庭。

而其最终的目的是以实现国家职能的方式,维护社会治安和政治秩序,阶级性质表现的十分明显,具有相当的不平等的因素存在其中。

而经济法主要是以国家调节经济来实现社会的绝大多数的平等,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再次,与民法作对比,民法主要表现为一种私法的性质,其目的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其宗旨在于以合法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此,民法的宗旨的实现方式与经济法的宗旨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其宗旨可以看作是经济法宗旨实现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但是由于其对个体利益的追求过于强调,忽视了他人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可能导致利益分配的集中,阻碍实质性公平的实现。

而经济法的出发点在于社会效率,落脚点在于社会公平,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目标,而且又与在弥补民法所过分追求的个体利益的实现所带来的弊端又契合的偶然天成。

三、从其他方面来论证经济法的宗旨(一)从法理价值层面来讲。

效率与公平都是法律所追求的对象,但是当二者之间必须选择其一的时候,就出现了法律价值的冲突,在此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在整合和选择的过程中,应遵循“两善相权取其重”的法益权衡原则。

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前提下,还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当今我国及国际社会状态下,两极分化表现的十分明显,贫富差距日趋扩大,这一“马太效应”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经济法而言,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都是其价值所在,但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历史阶段内,效率可能是作为社会的根本目标,但是由于历史变迁所带来的不同的历史特点,效率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手段式的目的,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所以公平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是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故法律所追求的效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的手段,故经济法的宗旨亦由此可见。

(二)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

“天赋不是道德上的应得,应当把个人的天赋看成是一种社会的共同资产,虽然资质的分布只是一个中性的事实,但社会制度怎么对待与处理它们却表现出正义与否的性质。

”而就是因为此天赋差距的存在成为如前所述的“马太效应”的原因之一。

因此,这种差距的存在就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欲最大限度地缩小这种差距,改变这种不平等的事实,达到事实上的平等,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并非同等而是不同等的尺度。

也就是说为了事实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要突破。

总而言之,具体的操作原则就是“最大的最小值规则”,即在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方面,始终从最少受惠者的立场来考虑。

从而得知,效率始终是蕴含在手段中的目的,始终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实现社会公平。

(三)从心理学方面来看。

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私欲,这种私欲表现为对个人利益最大满足的需求,而通过“囚徒困境”可以得知在合作的经济活动中,个体的理性不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这种理性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个体的私欲。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合作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互利共赢的不可避免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也是满足社会个体利益的手段。

如果过于强调社会效率的话,就会驱使社会个体的私欲的不断膨胀,很大程度上导致经济主体的恶性竞争,促使市场经济环境逐渐恶化,造成市场经济不断衰退,最终反过来损害社会的个体及整体利益,阻碍社会的前进和良性的发展。

所以只有通过呼吁社会经济主体以实现经济利益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公平,并以法律的规范把此理念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稳固下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四)洞析西方经济发展史。

从英国的圈地运动到三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先后先后确立,资本主义体系也逐渐完成,三次工业革命多带来的成就促进了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狂飙式的发展,在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在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之后,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深入人心,在充分利用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优越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下,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因市场本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与弊端而带来的众多的负面影响,资本的高度集中所导致的垄断资本,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问题的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最终促使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对经济进行调节,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规制,而罗斯福新政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序幕正式拉开。

而究其真正是由于自由主义的观念下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导致的忽视社会公平从而滋生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社会的动荡,接着,“帕累托改进”以社会公平为核心价值理念以社会为本位的以追求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原理随之诞生。

由此可见,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二者皆为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但是社会公平才是最终的诉求,这种诉求在当今我国不仅应作为经济法的应然性的价值目标,而且在实然性的层面得随处可寻。

(五)从统治阶级视角来分析。

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统治者进行阶级统治的根本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须以一定的社会状态为载体,既当今世界,和谐社会不仅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更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利益的不二之选。

而和谐的基础是利益的均衡,这种利益的均衡归根结底就是实质的公平,而公平又不是绝对的,否则就陷入空想的平均主义,为实现相对公平的社会状态,建设一个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的橄榄型社会是与之相应的理想国。

但就我国而言,贫富差距现象日益突出的“金字塔”模型社会须亟待调整和改进,虽然表面上我国的社会政治趋向平和稳定,但实际上已是暗流涌动。

食品安全问题,工程安全问题,不断加剧的环境问题,各种屡出不穷的犯罪问题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预示着以追求效率优先的政策方针已走到尽头,改革开放所提出的片面注重效率的指导思想已不适应当今中国,此时统治阶级须更加强调公平,把公平视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