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请把常见天体及其特点连起来。

[温馨提示](1)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类地行星:①水星、②金星、③地球、④火星巨行星:⑤木星、⑥土星远日行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大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结构特征:与其他太阳系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温馨提示]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大部分是自西向东的,只有金星逆向自转(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2.两大条件:(1)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状态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有液态水[思考启迪]为解决地球上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们曾提出移民月球的构想,要想把这一想法变成现实,你认为应重点解决月球上哪几方面的问题?提示:①解决昼夜温差大的问题,控制合适的温度;②寻找或解决生存用水问题;③通过氧气的制造和存储运输,保证氧气的供应。

[教材P4~6活动]1.(1)从图1.4可以看出,行星都是逆时针绕日公转的。

(2)根据图和表中的行星轨道倾角数据,行星公转轨道面差不多在一个平面内。

(3)根据表中的行星轨道偏心率数据,最大的水星只有0.206,非常接近圆形。

2.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没有特殊的地方。

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 1 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材分析】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天体,地理环境必然深受自身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深刻影响。

本节内容放在本模块的第一节,旨在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就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初步认识,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地理环境的大背景。

教材采用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地球既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作为普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如果我们向宇宙深处的某些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发送地球的问候,我们如何告诉他们我们的具体位置呢?为什么人类现在的宇宙生命探索仍然没有在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为什么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这节课我们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2.天体及天体体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3.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分析地球在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中的位置,阐述地球的特殊性。
4.地球与其他天体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实例,比较地球与其他天体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地球特殊性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5.情境探究,培养思维: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6.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7.拓展延伸,提升素养:结合教材内容,拓展相关知识,如我国的航天事业、天文观测技术等,提升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2.练习内容:
a.判断题:关于宇宙、地球的基础知识判断;
b.选择题: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分类和特征;
c.填空题:宇宙探索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d.分析题:结合GIS软件,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特殊性。
3.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地球的特殊性及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宇宙及地球相关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但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有待提高。
5.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沟通协作的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顺利开展本章教学奠定基础。
b.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航天动态,关注我国在宇宙探索领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家庭作业:
a.与家长一起观看一部关于宇宙探索的纪录片,分享观后感,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季大伟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季大伟
(板书)地球的特殊性
学生结合幻灯片的图片了解并记忆天体系统的级别
师:大家结合生物所学想一下存在生命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在下面共同回答)
归纳答案:适宜的温度、水和大气
师:为什么地球的这些条件都具备呢?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条件了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及学案的材料完成导学案自主活动3
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在下面各自回答自己认为的存在生命必备的条件
通过从身边的热门电影视频和剧情简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电影剧情材料的阅读及提出的三个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动力。
(板书)天体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常见的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其中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气体球,行星是绕着恒星转动的,卫星是绕着行星转动的。请大家阅读材料1完成自主活动1 将导学案《流浪地球》剧情简介背景材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用笔圈出来。(找一个学生上讲台用鼠标圈)
师:我们看到这里有太阳,行星,彗星,小行星带等,从这个动画图中大家能不能一下认出地球呢?不能,因为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我们称为同向性;它们几乎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运动我们称为共面性;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近似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为近圆性从这里我们看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学生观察幻灯片中太阳系动画,找出组成太阳系的天体。
提问后教师归纳答案:我们看到地球流浪是因为太阳将极速老化,短时间内将吞没地球,太阳系将不适合地球人类生存,所以地球要逃离太阳系去往更远的比邻星轨道。这里的比邻星又是什么呢?它是跟太阳一样的恒星,我们称为天体,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概念——天体。
观看《流浪地球》视频,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阅读导学案的电影剧情简介达到初步感受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效果。
学生观看视频

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人教版)配套课件

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人教版)配套课件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
然天体。月地距离约为
38.4万千米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方法技巧 天体系统的判断
(1)天体之间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二要”:一要相互吸引,二要相互绕
转。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例如,月球绕地球运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2.地球的普通性
从 距日远近 、 自身体积 和 公转方式 来看,地球
与其他行星相比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
行星。
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高级智慧生命
(1)自身条件: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 温度 、
水 、大气等条件。
(2)外部条件:地球有一个安全的 宇宙 环境。
地月系属于银河系;图中天体系统具有从高到低的包含关系。
第(2)题,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其中心天体是地球。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二 行星地球
重难归纳
1.地球的普通性——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运动特征相同。
随堂训练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使地球生命体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是负责“嫦娥”三期工程“采样返回”
任务的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也是“绕、落、回”中
的第三步。读图,回答1~2题。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5篇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5篇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5篇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1[教学目标]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消失生命的缘由。

[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

[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识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①天体类型A、恒星由炎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B、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C、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自身不能发光。

D、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

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E、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似乎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F、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根本的天体〔附:练习稳固对天体特征学问的理解和熟悉〕②天体系统的层次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A、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

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自然卫星。

B、太阳系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C、银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

D、总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新人教版(2019年)版本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节主要介绍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空间中的地理位置,属于地球科学基础。

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和老师对天文地理学不能够深入了解和精讲细讲。

但是这一节内容衔接了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让学生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和理解,能更快的进入到高中学习的状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学会通过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四、教学难点:1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五、课时要求:1课时六、教学方法:1、图文结合法:本节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离我们的具体生活较远,学生难以更好的了解,需要有大量的图片做支撑。

2、多媒体教学法:尤其是月相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需要图片和影视,帮助学生理解,增强他们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我国载人飞船工程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会忆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感受时,这样写道:“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的无可比拟!……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山的仙女缓缓飞行。

”地球真的会发光吗?如果不是,那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为什么是明亮的?这与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我们下面来了解一下。

(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贴切现实)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晴朗的夜晚我们从天空能够看到:闪烁的恒星,模糊的星云,明显位移的行星,月球,或者有时候看到的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

,这些都是天体。

1 天体概念: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物质,统称为天体2天体分类:分为天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3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这,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教案(4课时)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教案(4课时)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阅读图1.1 ,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图 1.2 ,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1.4和表1.1 ,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图1.5 ,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

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大气、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方向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科学正确的宇宙观,破除封建迷信;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

【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和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等,所以,要了解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必须先了解宇宙。

今天我们将在宇宙中找到地球的位置。

【学习新课】:1.1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 )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性)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例如:恒星、星云、行星、月亮、流星、彗星等所以: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2 )宇宙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之中(运动性)①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2.设计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就某个宇宙主题进行小规模的研究,如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3.布置实践作业,如观测星空,记录所见天体,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清晰性和逻辑性。布局上,我将采用以下结构: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分析作业中的错误,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讲解。
3.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宇宙中的地球》是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开篇位置,是学生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重要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宇宙、地球的了解和看法,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实践活动: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地球模型、观测星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4.激励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动机。
5.结合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实际意义。
1.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通过书面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特征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安排学生制作宇宙模型或绘制宇宙结构图,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宇宙结构的理解。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篇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_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学生知道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及其运动特征、结构特征等性质,从中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能够说出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学生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2、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教材分析:本章是地理一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同时本章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

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

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案【篇一: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运用资料说出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知识窗“多样的天体”等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实践、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科普材料,增强对宇宙环境的感性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利用资料证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

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景:凭着你的认识,你怎样向别人描述宇宙或地球?(学生交流,尽情畅谈,插入读图1-1-1“人类信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分类汇总引入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内容安排、知识结构:宇宙——太阳——地球)[图1-1-1解析]1972~73年美国“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铝板镌刻的图案,图中表达的含义:◆太阳系及其九大行星◆地球在九大行星中的位置◆航天器发射路径◆根据地球上人类特征绘制的一对男女裸体人像◆人像背后是按比例绘制的航天器外形,表明人体大小◆地球相对于14颗脉冲星的位置关系◆氢分子结构图 [讨论]如果请你画一幅图画与“外星人”对话,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 [拓展资料]美国“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铜板刻录的唱片“地球之声”,长120分钟◆ 115幅照片、图表(含中国长城、家宴)◆60种语言的问候语(含中国普通话、粤、厦门和江浙方言)◆地球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人类的音乐(包括贝多芬等西方经典名曲、各国民族乐曲、中国古乐“高山流水”说明新课标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媒体展示: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高中地理_必修一_教案__人教版

高中地理_必修一_教案__人教版

地理Ⅰ(必修·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

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

从的结构特征。

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9:1.1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9:1.1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活动[新课导入]新闻导入,引出牛郎织女,引出宇宙:昨天,记者从腾讯方面获悉,七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4.27亿次,突破除夕10亿的峰值。

5.20元因为谐音“我爱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七夕示爱红包,而13.14、9.99、7.77金额的红包也受到用户的喜爱。

沿海地区的用户更为浪漫,广东省为七夕发微信红包最多的省份,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则紧随其后。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推进(新知识传授)[教师精讲]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像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各种探测器等则是人造天体。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教案设计第一章行星地球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由3.培育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力量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生疏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一般性和特别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由教具预备课本插图和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课导入]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或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或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当体会到地理学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今日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学问的渊博今日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游览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精讲]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视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生疏些天体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生疏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师:录像中都有些天体呢生:〔多人分别答复〕闪耀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绕行星转的卫星……师: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天体像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各种探测器等则是人造天体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 页看图 1.1 中的四幅图片①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中的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云它的大小为12 光年×7 光年总辐射强度比太阳强几万倍②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以外表反射太阳光而发光土星有秀丽的光环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 740 倍之多质量约是地球的 95 倍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流星雨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四周的恒星命名的如照片所示的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 年天文工作者在西班牙拍摄到的④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消灭而得到证明的著名大彗星哈雷彗星消灭时风光蔚为壮丽彗尾横跨半个天空与银河争辉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 76 年师: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人们还可以观测到更多更遥远的天体宇宙中有如此之多的天体那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生:〔一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师:答得好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进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生疏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1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 38.4 万千米2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地球是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 1.5 亿千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3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又组成浩大的恒星集团称为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 2023 多亿颗银河系主体局部的直径约为8 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 万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05 亿千米4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很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量为 150 亿~200 亿光年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这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师:依据我们刚刚学习的学问大家一起来看教材第 4 页的活动〔合作探究〕师:〔学生填写后〕位同学说说你是填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1 课时完)其次课时[课导入]〔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可能显得太渺小在银河系中想觉察它的身影也比较困难在太阳系中虽无法与太阳齐肩但也算是八大骨干之一了特别是太阳对地球的照顾很多使地球在平凡之中作出了特别的表现我们就到太阳系中了解一下地球〔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投影图片:太阳系模式图〕师: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挨次请一位同学看图答复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师:答复正确!八大行星绕太阳的转动叫公转我们常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运动下面我们来做一项活动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请大家连续看投影认真观看表示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呢生:方向一样师:大家观看得很准确答复得格外好A 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的特点大家再看表 1.1——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然后答复: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分别是大还是小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都较小师:很好!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稍大一些最大也不过17°因此八大行星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说明它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的特点八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 0 只有水星和冥王星较大分别为0.21 和0.25 它们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有近圆性的特点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别的地方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别的地方师:格外正确!地球具有的运动特征其他七大行星也有下面再请大家看投影〔投影: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见下表〕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师:依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构造特征可以把八大行星分为三大类请你分析数据答复以下问题: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些特征生:〔可以让不同的同学进展补充〕师:〔评价学生答题状况多鼓舞〕依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觉察这三类行星分别有以下特征: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离太阳近外表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另外类地行星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卫星很少或者没有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距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外表温度低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都很小它们的卫星数目多并且有光环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它们距离太阳远外表温度最低都在-200℃以下平均密度大体上介于前两类之间远日行星表层气体以氢和甲烷为主远日行星都有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光环师: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别的地方生:没有师: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别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行星师:〔过渡〕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板书〕三、存在生命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消灭生物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着亲热的关系请大家看书P6 内容争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些生:〔读书争论总结〕师:温度和水分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496 亿千米〕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进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拢在地球四周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氢、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首先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上升结晶水汽化;其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例如火山爆发加速了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的过程;再次地表温度的渐渐降低使水汽经过分散、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原始大洋的消灭孕育了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并渐渐向高级生物进化师:〔设问〕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请大家阅读教材P6:探究地外文明我们要找地外生命应当考虑些因素生:应当参照地球上消灭生命的条件来查找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在再做一个活动主题是: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查找外星人的方向提示:生命的消灭需要些条件查找一颗什么样的恒星在这颗恒星四周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这颗行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合作探究〕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宇宙的范围是格外之大随着人类探测手段的进展人们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还会扩大人们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生疏也就会越准确和全面我们还学习并知道了地球的一般性与特别性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这就为同学们将来查找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指明白方向布置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难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悉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①天体类型
A、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
B、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c、行星
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自身不能发光。

D、卫星
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

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E、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好像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F、彗星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基本的天体
(附:练习巩固对天体特征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
A、地月系
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

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天然卫星。

B、太阳系
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c、银河系
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

D、总星系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按照从低级到高给的顺序依次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总星系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划分依据:距日距离、质量、体积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表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原因:A、日地距离适中——适于生命姓的发展的温度条件
B、质量和体积适中——吸附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c、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原始海洋的形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究其原因,除其所处的位置及自身条件外,还和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很大的关系。

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课堂小结]
.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课堂练习]针对每个教学目标而选取的题目,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