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航天与力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 H. Cavendish , 1731–1810 )于 1798 年用扭秤实验第一
个精确地测量了G的数值为
G 6.754 10 m kg s
-11 3
2
卡文迪许成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以后近 200 年中许多人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测量 G 值, 1986 年,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科技数据委员会( CODATA )推荐 -11 3 2 的数值为 G 6.67259(85 ) 10 m kg s 在地球上的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 以称出地球的质量,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然而它的思 想 基 础和牛顿的月地检 验是一致的,即相 信天上人间服从共同的 规 律,引力常量的数值 都是一样的。
以两个人为例:设两个人的质量均为100Kg,相距1m,则 他们之间引力的数量级为10-7N,非常小。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深刻地提示了宇宙万物间所遵循的 引力规律,打破了以前人们头脑中认为天体运动与地上物体运 动有着天壤之别的鸿沟,把天上和人间和谐地统一了起来。
3.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定 牛顿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后 100 多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

x y F’
mv2 P mv1

m

Fx x Fy F
x
②火箭飞行原理
变质量问题--卫星发射.MPG
u m
正方向。
v+dv M-dm
v
dm
t 时刻:火箭主体质量为M,速度为v,取火箭速度方向为
t+dt 时刻:喷出气体质量为dm,气体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 u,火箭速度为 v+dv,则气体对地的速度为 -u+v+dv ,
从苹果到月亮 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被广泛流传,故 事大意是: 1665–1666 年间,一日他在花园中冥 思重力的动力学问题时,看到苹果偶然落地,引 起他的遐想:苹果落地是受到地球的引力,那么 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为什么不掉向地球呢?
1.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
y
h
v0
为解决这一问题,牛顿(Issac.Newton)将地 面附近物体的下落与月亮的运动认真地作 了一番比较。 高塔上物体平抛运动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匀 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于是有: L
则F 1/R2
②引力与m的关系
由于地球上物体无论轻重都以同样的加速度下落, 根据F=ma,得出引力Hale Waihona Puke Baidu质量成正比。又应用牛顿第 三定律,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应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相 等,因此引力也应与地球的质量成正比。由此得出万 有引力定律:
F=Gm1m2/r2
其中G=6.67 10-11N· m2/Kg2
地球
月亮可比作抛体,不受地球引力将作直线运动。 当受地球引力时,不断偏向地球。若其运动曲线的 弯曲正好与地球表面的弯曲程度相同时,则月球永 远也掉不到地球上。
2.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行星 月亮绕地球旋转及行星绕太阳旋转使牛顿领 悟到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有引力作用。
太阳
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向心力F=ma, 那么F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v=u1 ㏑ N1+u2 ㏑ N2 +u3 ㏑ N3 其中u1、u2、u3喷出气体的相对速度,而 N1 、N2、N3各
齐奥尔科夫斯基首 先推导出单级火箭所 能得到的理想速度公 式。
多级火箭示意图
土星”5号运载火箭
“长征”号运载火箭
四、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E=Ek+Ep 2.机械能守恒:在某一过程中,如果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 不对系统做功,或做功之代数和为零,则系统的机械能在该 过程中保持不变。 3.应用 ①第一宇宙速度 航天器 在地面上发射一航天器,使之能沿绕地 球的圆轨道运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称 为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章 航天与力学
自古以来,人类遥望广袤而深邃的星空,在感叹宇宙深 幻莫测的同时,企盼有朝一日能离开地球,飞向星球。由此 产生出许多美妙而动人的神话故事来。如我国古代“嫦娥奔 月”,以及古希腊“伊卡尔飞向太阳”等。它寄托了人类对 宇宙的关注和向往,也表达了渴望能飞到其它星球的心情。 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将人类从神学的枷锁中解放了 出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仅提示了宇宙间万物所 遵循的引力规律,还把“天上”与“人间”和谐地统一起 来。直到本世纪初,随着物理学所取得的极大成功,带动 了整个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 涌现。50年代开始兴起的航天技术就是一棵在物理学丰润 士壤里滋生出来的高科技新苗。正是它使人类飞向宇宙的 这一梦想得以实现。
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或其它航天器,人们制造了由若 干单级火箭串联形成的多级火箭。发射时第一级火箭先点火, 火箭即开始加速上升。等这一级火箭所储存的燃料燃烧完后, 整个这一级就自动脱落,以便增大此后火箭的质量比。随后 第二级点火使火箭继续加速,它的燃料用完后又自动脱落。 然后第三级又点火,这样一级一级地使火箭的有效载荷加速 而最后达到需要的速度。 多级火箭发射后的最终速度为:
人造卫星的上天,载人航天器的发射,人类首次登月 的成功,一个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把人类航天活动推 向高潮。到目前为止,共发射了数千颗不同类型的航天器, 这些航天器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造福于人类。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早在北宋后期,民间流行 的能升空的烟火,已利用了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到14世 纪末,我国明朝一位专门设计兵器的官员万虎(又名万户) 就作过首次升空的尝试。他在一把椅子的背后装上47枚火 药制成的大火箭,让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并两手各持一大 风筝,企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天。当火箭被点 燃喷火后,这只被称为“飞龙”的座椅一下冲了山头,并急 速上升,但没过多久,当火光消散后,飞龙突然下坠,并撞 毁于山脚之下。
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
①引力与R2的关系
由 a=v2/R=4π2R/T2
(T=2πR/v)
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a1:a2= 4π2R1/T12: 4π2R2/T22=R1 T22 /R2 T12
又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T12/T22
=R13/ R23
所以
a1:a2 = R22/ R12
即 a 1/R2
三、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1. 质点或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动量: 动量定理:
p mv F t P P0
称为质点或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当研究对象为一个质点时, 力 F 指作用在该质点上的合力,当为质点系时,F 指作用在该
系统上的合外力。 表述为:作用在系统上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系统动量的增量。 2. 动量守恒定律
0
x
x v0 t 1 2 h gt 2
v0=20m/s L=v0t=80m g=9.8m/s2
设:
h=80m
可得:t ≈ 4s
x v0 t
若 v0 增大一倍,则石子的抛程 也将增大一倍。 抛力越大,石块抛得更远,运 动曲线向下弯的程度越小。只要力 足够大,使石块运动曲线的曲率恰 好与地球表面的曲率相同,则石块 就永远落不到地面上。
dm [(v-u)-v]/dt=-udm/dt
为喷出气体受火箭体的推力。 由作用力与作用力定律,喷出气体对火箭体的推力:
F=udm/dt
例如:一种火箭的发动机的燃烧速率为1.38 104Kg/s, 喷出气体的相对速度为2.94 103m/s,则火箭所产生的推力 为4.06 107(N)。这相当于4000 吨海轮所受的浮力。
③多级火箭 要想增大单级火箭(只有一个发动机的火箭叫单级火箭) 的末速度可以采用两个方法: 一是增大喷出气体的相对速度; 二是增大火箭的质量比。 利用高能推进剂如液氧加液氢的喷气速度可达4.1km/s。 考虑到火箭体本身的结构和必要的载荷,火箭质量比增 大有限制。目前单级火箭的质量比可做到15。因此在目前最 好的情况下,单级火箭从静止开始可获得的末速度为11km/s。 由于实际上从地面上发射时,火箭要受到地球引力和空气阻 力,所以末速度只可能达到7km/s左右。这一速度小于第一 宇宙速度(7.9km/s),所以用单级火箭不能把人造地球卫星 或其它航天器送入轨道。
级火箭的质量比。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多级火箭一般是三级的。以美国发射 “阿波罗”登月飞船的“土星五号”为例,起飞时质量约为 2800吨,高约85m。其中其中u1=2.9Km/s ,u2=4Km/s, u3= 4Km/s,N1=16,N2=14,N3=12,计算得: v=28Km/s。由于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影响,末速度要比此计算 值小得多。但已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足够完成登月任务了。
万虎的尝试虽以失败告终,但他以自己的鲜血和生 命、勇敢和智慧,宣告了人类航天活动的开始,并 激励后人去进行新的尝试。为了纪念这位航天先驱, 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以“万虎山” 来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表彰他对航天事业 作出的贡献。
以后世界各国进行了各种人类升空尝试,如1 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热气球升空活动等,最终都不 能飞离地球而回落到地面上。为什么人类离天地球 如此困难?是什么原因把万物牢牢束缚在地球上呢? 这个千百年来一直萦绕于人们心头的疑团,直到牛 顿发现万有引力以后才被解开。
由竖直方向动量守恒,有:
Mv=(M-dm) •(v+dv)+dm •(-u+v+dv)
整理后得:
dv=udm/M
喷出气体质量为火箭主体质量的减少,即dm=-dM,
则:
dv=-udM/M
v u ln M1 / M 2
M1为火箭最初的质量,M2为燃料烧完后的火箭质量 其中M1/M2称为火箭的质量比。上式称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如果以喷出的气体dm为所考虑的系统,它在dt 时间内 的动量变化率为:
二、海王星的发现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后,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考验。如 准确预言了彗星的出现等,从而建立了它的权威。然而,在解 释天王星的运动时却出现了空前的危机。 自1781年英国赫歇耳发现天王星后,理论计算与观测资料 有误差。而木星、士星等却吻合,引力理论能解释行星偏离椭 圆轨道的摄动现象。于是,有人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权威 产生怀疑。如果它不能用来解释天王星运动,岂能称为宇宙间 的普遍规律? 若大胆设想,原认为土星是太阳系的边界,后来被新发现 的天王星所突破。那么天王星未必是最后的边界。在天王星的 外面可能还有一颗未知行星,由于它的引力作用,使天王星受 到摄动而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后来由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 勒维烈先后(相隔一年)分别独立完成该工作。
亚当斯(J.Adams):1845年计算出来行星的轨道和质量,将 结果交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天文学家爱勒时,遭冷遇,拖了几个 月才开始寻找,而且不认真,让新行星从望远镜视场中溜掉。
勒维烈(J.Le Verrier):由于巴黎没有详细的星图,因此勒 维烈把自己计算的结果写信给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伽勒 (J.Galle)伽勒很快就于1846年9月18日复信给勒维烈,并 高兴地宣布:“先生,你给我们指出位置的新行星是真实存 在的。” 当勒维烈接到信时,真是惊喜交加,消息一经传出,全球 为之轰动。新行星被命名为海王星。这个被誉为“笔尖上的发 现”不仅揭开了天王星“越轨”之迷,也宣告了牛顿引力理论 的彻底胜利。后来,美国天文学家洛威耳(P.Lowell)和皮 克林(W.Pickering)根据类似的计算,预言海王星之外还有 一颗新行星,直到1930年才由汤博(C.Tombaugh)在照片中 发现,命名为冥王星,这就是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则系统动量守恒。即
p p0 常矢量
完全弹性碰撞
(五个小球质量全同)
3.
应用 ①逆风行舟 风沿着帆掠过,向x轴负方向吹去。 动量增量的方向即是冲量的方 向,也是空气团分子受力的方向。 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帆受到空气 团分子的反作用力F,将其分解为 Fx和Fy,则Fx将使帆船前进。 通常帆船在海中行驶走之字型路线。 万吨巨轮装上风帆,对风帆方 位、升降实行电脑控制,可节省燃 料30%。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经两千 余天文学家表决通过—— 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 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因为根据“保守新行星定义”: 一是必须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 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 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 冥王星对后2条条件不符,冥王星的轨道是和海王星有所 交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